CN208169495U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69495U
CN208169495U CN201820506466.2U CN201820506466U CN208169495U CN 208169495 U CN208169495 U CN 208169495U CN 201820506466 U CN201820506466 U CN 201820506466U CN 208169495 U CN208169495 U CN 2081694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inner frame
attachment
wall
lever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0646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尼坤·辛格尔
丹尼斯·巴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694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694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00Flexible shafts; 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mitting movement in a flexible sheathing
    • F16C1/10Means for transmitting linear movement in a flexible sheathing, e.g. "Bowden-mechanisms"
    • F16C1/22Adjusting; Compensating length
    • F16C1/223Adjusting; Compensating length by adjusting the effective length of the flexible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26Generation or transmission of movements for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s
    • F16H61/36Generation or transmission of movements for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s with at least one movement being transmitted by a cab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00Flexible shafts; 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mitting movement in a flexible sheathing
    • F16C1/10Means for transmitting linear movement in a flexible sheathing, e.g. "Bowden-mechanisms"
    • F16C1/1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movement to or from the flexible member
    • F16C1/14Construction of the end-piece of the flexible member; Attachment thereof to the flexible mem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Change-Speed Gearing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变速器,具有包括杆销的外部手动杆;转换器线缆;以及附接组件,适于将转换器线缆固定到杆销且包括:外框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外框架内且可相对于外框架沿轴向方向调节的内框架,内框架包括在其内延伸的弹簧且限定包括保持壁的保持块;以及附接块,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内框架内且与弹簧接合且包括限定突出闩锁的柔性臂,附接块可相对于内框架在脱离构造和接合构造之间轴向移位;在脱离构造,弹簧将柔性臂偏置成与保持块接触,使突出闩锁设置在保持壁的第一侧,在接合构造,突出闩锁设置在保持壁的第二侧。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变速器,以至少实现使安装者容易地确定变速器的转换器线缆是否已被适当地固定到外部杆。

Description

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涉及一种变速器附接组件,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将转换器线缆固定到自动变速器的外部手动杆的弹簧加载式附接组件。
背景技术
在用于机动车辆的常规自动变速器系统中,直接机械联动装置通过线缆将驾驶员操作的换档杆连接到变速器上的换档机构。可通过借由转换器线缆连接到变速器系统的转换杆手动地促进自动变速器系统内的换档操作。可以在停车档、前进档、空档和倒档位置之间手动移动转换器。
对于采用转换器的变速器系统,在将转换器线缆连接到变速器时会出现问题。通常,变速器具有外部杆,转换器线缆可附接到外部杆。在一些情况下,安装者会难以确定转换器线缆是否已被适当地固定到外部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变速器,以至少实现使安装者容易地确定变速器的转换器线缆是否已被适当地固定到外部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变速器,变速器具有包括杆销的外部手动杆;转换器线缆;以及附接组件,附接组件适于将转换器线缆固定到杆销,其中,附接组件包括:外框架;内框架,内框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外框架内且可相对于外框架沿轴向方向调节,其中,内框架包括在内框架内延伸的弹簧,且其中,内框架限定包括保持壁的保持块;以及附接块,附接块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内框架内且与弹簧接合,其中,附接块包括限定突出闩锁的柔性臂,且其中,附接块可相对于内框架在脱离构造和接合构造之间轴向移位;其中,在脱离构造中,弹簧将柔性臂偏置成与保持块接触,使得突出闩锁设置在保持壁的第一侧,且其中,在接合构造中,附接块沿着保持块的方向轴向移位,使得突出闩锁设置在保持壁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柔性臂限定适于接合外部手动杆的杆销的下接触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杆销与下接触表面的接合实现柔性臂沿正交于轴向方向的方向的位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附接块包括限定保持槽的底壁,且其中,在接合构造中,杆销的至少一部分接合保持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保持槽是U形保持槽,且其中,在接合构造中,U形保持槽适于接合杆销的颈部的截面的外周界的至少2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杆销包括头部,头部的直径大于颈部的直径,且其中,在接合构造中,头部设置在附接块的底壁和附接块的柔性臂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保持块限定接合壁,且其中,杆销的头部在接合构造中接合接合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接合壁限定与杆销的头部的几何结构互补的几何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固定变速器转换器线缆的方法,包括:在附接组件处,使内框架相对于外框架轴向移位;使设置在内框架内的附接块与变速器操纵杆接触以偏转附接块臂;以及作为响应,将附接块从第一轴向位置轴向移位到第二轴向位置以接合变速器操纵杆并将内框架锁定到外框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使内框架轴向移位包括相对于形成在外框架的内壁中的至少一个凹槽移位设置在内框架的至少一个臂上的至少一个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将附接块轴向移位到第二轴向位置使附接块与至少一个臂接合,以将内框架锁定到外框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接触附接块包括使附接块的柔性臂的下接触表面与变速器操纵杆的销的头部接触,以使柔性臂沿正交于附件块的轴向位移的第一方向偏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响应于使附接块轴向移位至第二轴向位置,柔性臂适于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缩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轴向移位附接块包括:在设置于内框架和附接块之间的弹簧处,偏置附接块以使附接块轴向移位。
一种车辆包括变速器,变速器具有包括杆销的外部手动杆。车辆进一步包括转换器线缆和适于将转换器线缆固定至杆销的附接组件。附接组件包括外框架和内框架,内框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外框架内且可相对于外框架沿轴向方向调节。内框架包括在内框架内延伸的弹簧。内框架限定包括保持壁的保持块。附接组件进一步包括附接块,附接块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内框架内且与弹簧接合。
附接块进一步包括限定突出闩锁的柔性臂。柔性臂可限定适于接合外部手动杆的杆销的下接触表面。在一些方法中,杆销与下接触表面的接合使柔性臂沿正交于轴向方向的方向移位。
附接块可相对于内框架在脱离构造和接合构造之间轴向移位。在脱离构造中,弹簧将柔性臂偏置成与保持块接触,使得闩锁设置在保持壁的第一侧。在接合构造中,附接块沿保持块的方向轴向移位,使得闩锁设置在保持壁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
附接块可进一步包括限定保持槽的底壁。例如,保持槽可为U形保持槽。在接合构造中,杆销的至少一部分接合保持槽。例如,在接合构造中,U形保持槽可适于接合杆销的颈部的截面的外周界的至少25%。
杆销可包括头部,头部的直径大于颈部的直径。在接合构造中,头部可设置在附接块的底壁与附接块的柔性臂之间。
在一些方法中,保持块限定接合壁。接合壁可限定与杆销的头部的几何结构互补的几何结构。杆销的头部可在接合构造中与接合壁接合。
在另一种方法中,一种用于固定变速器转换器线缆的方法包括:在附接组件处,使内框架相对于外框架轴向移位。使内框架轴向移位可包括相对于形成在外框架的内壁中的至少一个凹槽移位设置在内框架的至少一个臂上的至少一个凸起。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使设置在内框架内的附接块与变速器操纵杆接触以偏转附接块臂。接触附接块可包括:使附接块的柔性臂的下接触表面与变速器操纵杆的销的头部接触,以使柔性臂沿正交于附件块的轴向位移的第一方向偏转。
作为响应,该方法包括:将附接块从第一轴向位置轴向移位到第二轴向位置,以接合变速器操纵杆并将内框架锁定到外框架。使附接块轴向地移位可包括:在设置在内框架和附接块之间的弹簧处,偏置附接块以使附接块轴向移位。在一种方法中,将附接块轴向地移位到第二轴向位置可使附接块与至少一个臂接合,以将内框架锁定到外框架。响应于使附接块轴向移位至第二轴向位置,柔性臂可适于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缩回。
一种用于固定变速器转换器线缆的附接组件包括外框架和内框架,内框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外框架内且可相对于外框架轴向移动。附接组件进一步包括附接块,附接块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内框架内且可相对于内框架轴向移动。附接块的轴向位移将内框架固定到外框架,以防止内框架相对于外框架轴向移动。
内框架可进一步包括从内框架的内壁延伸的导销。附接块可包括穿过附接块的后壁设置的孔口。导销可穿过孔口设置。弹簧可绕导销设置在内壁和附接块之间以沿轴向方向偏置附接块。
在一种方法中,附接块包括至少一个侧导轨,内框架的内壁包括至少一个侧引导件,至少一个侧引导件适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侧导轨以允许附接块沿轴向方向移动。
附接块可包括柔性臂,柔性臂限定从其突出的闩锁。内块可包括限定保持壁的保持块。附接块的轴向位移可使闩锁与保持壁接合。
在另一方法中,内框架包括至少一个臂,至少一个臂具有从其延伸的至少一个凸起,外框架包括至少一个内壁,至少一个内壁限定形成于其中的至少一个凹槽。至少一个凹槽适于接收至少一个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变速器,其能够使安装者容易地确定变速器的转换器线缆是否已被适当地固定到外部杆。
附图说明
图1是变速器线缆附接系统的示例的图示。
图2是处于第一构造的附接组件的立体图。
图3是处于第二构造的附接组件的立体图。
图4是附接组件的内框架的立体图。
图5是附接组件的附接块的立体图。
图6是附接组件的内框架和附接块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仅是示例且可以各种及替换的形式体现。附图不一定按比例;一些特征可能被夸大或最小化以示出特定部件的细节。因此,本文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而仅仅是作为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各种方式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代表性基础。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参照任何一个附图示出和描述的各种特征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其它附图中所示的特征组合,以产生未明确示出或描述的实施例。所示特征的组合提供了用于典型应用的代表性实施例。然而,对于特定应用或实施方式,可以期望与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一致的特征的各种组合和修改。
现在参考图1,变速器10包括外部手动杆12、转换器线缆14和用于将转换器线缆14附接到外部手动杆18的附接组件16。在一种方法中,附接组件16可附接到外部手动杆12的突出销20。销20可包括销颈部22和附接到销颈部22的销头部24。在优选方法中,销颈部22具有沿水平截面方向的圆形几何结构,销头部24具有沿竖直截面方向的锥形几何结构。例如,销头部24可为截头圆锥形的销头部,或者可为球形销头部。还可设想其他形状和构造。
如将理解的,附接组件16可在例如图2所示的脱离构造和例如图3所示的接合构造之间移动。在接合构造中,例如,附接组件16可附接到销20,使得附接组件16接合销颈部22,销头部24设置在附接组件16的腔中。
现在参考图2,附接组件16包括外框架30、可相对于外框架30轴向移动的内框架32、以及可相对于内框架32和外框架30轴向移动的附接块34。外框架30、内框架32和附接块34可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在一个示例中,一个或多个上述部件可由塑料制成。在另一示例中,一个或多个上述部件可由具有33%玻璃纤维填充物的尼龙6/6制成。
可使用任何合适的方法将外框架30固定到转换器线缆14。例如,可通过包覆成形将外框架30固定到转换器线缆14。
内框架32至少部分地固定在外框架30的腔内。例如,内框架32的外壁可设有一个或多个凸起或导轨,其与设置在外框架30的内壁中的一个或多个凹槽或通道配合。在另一示例中,内框架32的外壁设有一个或多个凹槽或通道,其与设置在外框架的内壁上的一个或多个凸起或导轨配合。
内框架32可设有与外框架30的内壁配合的臂40。在一个示例中,如图2所示,臂40的外壁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凸起或齿42,其与外框架30的内壁上的对应的凹槽44接合。在另一示例中(未示出),外框架的内壁包括一个或多个凸起或齿,其与臂的外壁上的对应的凹槽接合。较佳地,臂40具有足够的柔性,使得臂40向内弯曲使齿与相对凹槽选择性地接合和脱离。
以这种方式,内框架32可相对于外框架30轴向且渐进地移位。例如,内框架32可轴向移位以更好地将附接块34与外部手动杆12的销20对齐。以这种方式,在变速器部件的组装期间可考虑转换器线缆组件和/或外部手动杆销位置的变化。例如,内框架32的臂40与外框架30的内壁的配合可使用户在由外框架30限定的内腔内沿着约14毫米(例如,+/-7毫米)的范围调节内框架32。
内框架32相对于外框架30的轴向位移可有助于使车辆中的转换器与变速器10上的换档机构(由外部手动杆12协助)同步。例如,可通过内框架32相对于外框架30的轴向调节来消除可能由车辆转换器和变速器10上的换档机构之间的制造变化性引起的不一致。
现在参考图4,内框架32可包括沿内框架32的臂40的内壁延伸的轨道46。在所示方法中,轨道46可突出到内框架32的臂40的内壁中。在该方法中,轨道46可接收附接块34的侧部导轨以引导附接块34沿轴向方向移动。在另一方法中,轨道可为向外突出的导轨,例如,其尺寸适于接收在设置于附接块中的对应轨道中。
内框架32还可包括在臂40之间延伸的中央支架50。内框架32可进一步包括保持主体52。保持主体52可与中央支架50固定或与其一体成型。在优选方法中,保持主体52的侧面与内框架32的臂40隔开,以使附接块34的侧壁构件在保持主体52和内框架32的臂40之间通过。
保持主体52包括保持壁54。保持壁54可为竖直的、可沿第一方向(例如,朝向附接块34)倾斜、或者可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例如,远离附接块34)倾斜。还可设想保持壁54的其他几何结构。如将理解的,当附接组件16处于接合构造时,保持壁54与附接块34的一部分配合以阻止附接块34沿转换器线缆14的方向移动。
内框架32还可包括延伸到内框架32的中央腔中的导销56。弹簧58固定到内框架32的内壁,并且设置成使得弹簧58的线圈围绕导销56。导销56和弹簧58可由不锈钢制成。
现在参考图5,附接块34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纵导轨62的侧壁构件60。侧导轨62的尺寸可设定成适于接收在内框架32的臂40的内壁的轨道46内。后壁64在侧壁构件60之间延伸。
附接块34进一步包括顶壁70。例如,顶壁70可从附接块34的后壁64延伸。较佳地,顶壁70的尺寸设定成适于限定第一顶壁区域72、第二顶壁区域74和接触表面78,其中,第一顶壁区域72限定第一厚度,第二顶壁区域74具有限定第二厚度的突出脊部或闩锁76,接触表面78在第一顶壁区域72和闩锁76之间延伸。较佳地,闩锁76的第二厚度大于第一顶壁区域72的第一厚度。例如,接触表面78可为倾斜的接触表面,或者可为在第一顶壁区域72和闩锁76之间延伸的平坦表面。以这种方式,在接收到接触件(例如,来自销20)时,顶壁70可围绕第一顶壁区域72弯曲。也就是说,闩锁76可围绕位于第一顶壁区域72处或附近的枢轴线旋转。以这种方式,顶壁区域72可称为柔性臂。
现在参考图6,附接块34可进一步包括底壁80。较佳地,底壁80包括竖直底壁82,其限定穿过底壁80的孔口。如图所示,竖直底壁82可限定具有宽孔口区域84和较窄孔口区域86的“U”形孔口。
以这种方式,附接块34的底壁80、侧壁构件60、后壁64和顶壁70形成销腔88,销腔88的尺寸设定成适于接收销(例如,销20)的至少一部分。
如图6所示,附接块34可设置在内框架32的臂40之间。例如,附接块34可设置成使得附接块34的侧导轨62设置在内框架32的轨道46内。附接块34的底壁80设置成使得底壁80的上表面位于保持主体52的下表面下方。此外,内框架32的导销56可通过穿过附接块34的后壁64的孔口设置。可抵靠附接块34的后壁64的后表面按压弹簧58,以将附接块34沿内框架32的中央支架50的方向偏置。
再次参考图2,在脱离构造中,弹簧58将附接块34抵靠内框架32偏置。更确切地说,弹簧58将附接块34的顶壁70的闩锁76抵靠内框架32的保持主体52的后壁偏置。保持主体52的后壁可称为保持主体52的接合壁。在该构造中,闩锁76与后壁对齐使得接合壁阻止附接块34沿由弹簧58推动的方向的轴向移动。这样,闩锁76保持在保持壁54的第一侧。
为了将转换器线缆14固定到外部手动杆12,用户将附接组件16放置到销20上方。如所讨论的,内框架32可与外框架30配合以使用户相对于外框架30调节内框架32。更确切地说,用户调节附接组件16,使得用户能够将附接块34放置在销20上方。在此过程中,销头部24进入由附接块34和保持块52的接合壁形成的销腔88。
附接组件16上的向下力使销20接合顶壁70的接触表面78并向上驱动顶壁70的闩锁76,摆脱与内框架32的保持块52的接合壁的轴向对齐。在闩锁76设置成不与保持块52的接合壁轴向对齐的情况下,附接块34的后壁64上的弹簧58的压缩力使附接块34被沿着保持块52的方向轴向驱动。当沿轴向方向驱动附接块34时,销20从与第二顶壁区域74接合移动到与第一顶壁区域72接合,其中第一顶壁区域72的厚度小于第二顶壁区域74的厚度。
在附接块34进行充足的轴向移动时,闩锁76通过保持壁54并偏转回原始对齐。沿相反方向的轴向移动大致通过闩锁76和保持壁54的接合来阻止。较佳地,附接块34的底壁80的竖直底壁82接合销颈部22的壁。例如,底壁80的竖直底壁82可沿销颈部22的周长的约25%至50%接合销颈部22。销头部24固定在较窄孔口区域86上方,其中较窄孔口区域具有比销头部24小的截面几何结构。
在接合构造中,销头部24接合保持块52的接合壁。在一种方法中,保持块52的接合壁可设有与销头部24的几何结构互补的几何结构。例如,如果销头部24是具有倾斜侧壁的截头圆锥形销头部,则保持块52的接合壁可为具有与截头圆锥形销头部的斜面相对应的斜面的倾斜接合壁。类似地,如果销头部24是球形的,则保持块52的接合壁可为弯曲的接合壁,其曲率半径对应于球形销头部的曲率半径。
在接合构造中,附接块34沿保持块52的方向轴向移位,使得闩锁76设置在保持壁54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以这种方式,在接合构造中,外部手动杆12的销20固定在由附接块34和保持块52的接合壁形成的销腔88中。
附接块34轴向移动到接合构造实现了将内框架32的臂40锁定成与外框架30的内壁接合的附加功能。更确切地说,臂40的凸起或齿42经锁定成与外框架30的内壁上的对应凹槽44接合。锁定可通过将附接块34的一个或多个部分抵靠臂40的内壁按压来执行。例如,在接合构造中,附接块34的侧壁构件60可将臂40偏置到锁定位置,或者防止臂40弯曲到解锁位置。当相对于外框架30锁定内框架32时,会大致阻止内框架32相对于外框架30的轴向移动。
以这种方式,本文描述的附接组件16可在将转换器线缆14固定到变速器10的外部手动杆12时执行两个功能。首先,弹簧加载式动作使外部手动杆12的销20固定在附接组件16内。其次,附接块34的轴向移动抵靠外框架30偏置内框架32的臂40。较佳地,这种偏置将内框架32相对于外框架30锁定(即,大致阻止内框架32相对于外框架30的轴向移动)。通过执行附加的锁定步骤,附接组件16因此自动执行组装步骤,否则该组装步骤需要用户手动致动。
与先前的方法相比,附接组件16可提供附加优点:减少将转换器线缆14附接到变速器外部手动杆12所需的用户力。例如,可通过由柔性材料形成顶壁区域70来实现该优点。通过形成顶壁区域70的几何结构也可以实现该优点,使得第二顶壁区域74可相对于第一顶壁区域72弯曲。例如,第一顶壁区域72的厚度可足够窄以提供第二顶壁区域74的期望弯曲。
附接组件16还可提供指示附接组件16处于脱离构造和/或指示附接组件16处于接合构造的用户反馈。
附接块34可向用户提供附接组件16处于图3的接合构造的视觉指示(例如,销20固定在附接组件16内)。例如,保持块52的保持壁54部分的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设有用户在视觉上可辨别的视觉指示器。视觉指示器可为独特的颜色、颜色涂层、颜色图案、符号或图标或其他视觉指示器。
例如,顶表面可设有红色指示器(例如,着色剂涂层或符号)。以这种方式,当用户看到红色指示器时,可通知用户附接块34并未完全处于接合构造。相反,当用户不再看到红色指示器时(例如,在使接触表面78与销头部24接合之后),可通知用户附接块34完全处于接合构造。
在另一方法中,附接块34的顶壁70的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设有视觉指示器。在另一方法中,保持块52的保持壁54的顶表面和附接块34的顶壁70的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都可设有视觉指示器。
在一种方法中,附接组件16设有盖。盖可在外框架30的相对侧壁之间延伸,或者可在内框架32的相对侧壁之间延伸。盖优选地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并且优选地当附接组件16处于脱离构造时覆盖附接块34。以这种方式,用户可具有两个不同的指示附接组件的构造的视觉指示器。例如,保持块52的保持壁54的顶表面可设有第一视觉指示器(例如,红色指示器),并且附接块34的顶壁70的顶表面可设有不同于第一视觉指示器的第二视觉指示器(例如,绿色指示器)。以这种方式,当用户看到保持块52的保持壁54的顶表面上的红色指示器时,可通知用户附接块34并未完全处于接合构造。相反,当用户看到附接块34的顶壁70的顶表面上的绿色指示器时(例如,在使接触表面78与销头部24接合之后),可通知用户附接块34完全处于接合构造。
附接块34还可向用户提供附接组件16处于图3的接合构造(例如,销20固定在附接组件16内)的声音指示。在优选方法中,闩锁76与保持主体52的表面的突然接触实现声音反应。例如,当闩锁76接合保持主体52时,其可提供可听见的“啪嗒声”,指示其完全通过保持壁54。以这种方式,用户具有声音指示,即,附接组件16处于图3的接合构造(例如,销20固定在附接组件16内)。
可以各种变速器构造实施本文所述的附接组件16。例如,可以线控换档变速器来实施附接组件16。线控换档变速器是指在变速器控制装置与变速器之间没有机械连接的装置。相反,用户操作的换档模块将电信号传输到电子控制器,电子控制器指挥单独的致动器施加或释放各种诸如离合器或制动器的摩擦元件以获得期望的齿轮比。在一些方法中,变速器可设有由其中一个致动器操作的驻车锁爪。驻车锁爪可与变速器中的至少一个齿轮接合,以阻止车辆运动或从至少一个齿轮释放以允许车辆运动。响应于驾驶员将变速器换档到驻车档,驻车锁爪可被接合。当然,也可使用各种其他的驻车元件来阻止车辆运动,例如驻车制动器。
在一些构造中,操作摩擦元件和驻车锁爪的致动器是液压致动器。在正常车辆操作下,发动机驱动变速器泵向致动器供应液压且能够施加或释放摩擦元件或驻车制动器。由于在换档模块和变速器之间没有机械连接,在没有液压到致动器的情况下,驾驶员将无法将变速器从驻车档换档到其他档位。当发动机关闭时,换档模块可以不可用于换档。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理想的情况是,在发动机不运转的情况下将车辆从驻车档换档到另一档位。例如,如果发动机不可操作,则理想的情况是,将变速器换档脱离驻车档以便于牵引。作为另一个示例,理想的情况是,将车辆滚动到新位置而不运行发动机。使用标准换档模块,在不操作发动机就可以换档脱离驻车档是不可能的。因此,变速器可设有手动超控机构。这可包括在车辆发动机罩下方可用的机构或在舱室内可用的线缆机构。这种方案可能使用户难以接近,难以通过车辆布线,并且还增加了车辆的复杂性和成本。另外,在车辆发动机罩下方可接近的已知的超控机构包括在正常变速器操作期间移动的外部超控杆。这种外部运动零件容易受到积聚的泥土、雪、冰或其他碎屑的影响并抑制变速器操作。
尽管上面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并不意在这些实施例描述由权利要求涵盖的所有可能形式。在说明书中所用的措词是用于说明而不是用于限制,且应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多种更改。如上所描述,各种实施例的特征可加以结合以形成未详细描述或说明的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实施例。尽管各种实施例可以被描述为相对于一个或多个期望的特性而言提供了优点或者优于其他实施例或现有技术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认识到,一个或多个特征或特性可能受到损害以实现期望的整体系统属性,这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和实施方式。这些属性可包括但不限于成本、强度、耐久性、寿命周期成本、可销售性、外观、包装、尺寸、适用性、重量、可制造性、组装容易性等。因此,被描述为相对于一个或多个特性而言比其他实施例或现有技术实施方式较不令人满意的实施例不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外并且对于特定应用而言可能是期望的。

Claims (8)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具有包括杆销的外部手动杆;
转换器线缆;以及
附接组件,所述附接组件适于将所述转换器线缆固定到所述杆销,其中,所述附接组件包括:
外框架;
内框架,所述内框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外框架内且可相对于所述外框架沿轴向方向调节,其中,所述内框架包括在所述内框架内延伸的弹簧,且其中,所述内框架限定包括保持壁的保持块;以及
附接块,所述附接块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内框架内且与所述弹簧接合,其中,所述附接块包括限定突出闩锁的柔性臂,且其中,所述附接块可相对于所述内框架在脱离构造和接合构造之间轴向移位;
其中,在所述脱离构造中,所述弹簧将所述柔性臂偏置成与所述保持块接触,使得所述突出闩锁设置在所述保持壁的第一侧,且其中,在所述接合构造中,所述附接块沿着所述保持块的方向轴向移位,使得所述突出闩锁设置在所述保持壁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臂限定适于接合所述外部手动杆的所述杆销的下接触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销与所述下接触表面的接合实现所述柔性臂沿正交于所述轴向方向的方向的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接块包括限定保持槽的底壁,且其中,在所述接合构造中,所述杆销的至少一部分接合所述保持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槽是U形保持槽,且其中,在所述接合构造中,所述U形保持槽适于接合所述杆销的颈部的截面的外周界的至少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销包括头部,所述头部的直径大于所述颈部的直径,且其中,在所述接合构造中,所述头部设置在所述附接块的所述底壁和所述附接块的所述柔性臂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块限定接合壁,且其中,所述杆销的头部在所述接合构造中接合所述接合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壁限定与所述杆销的所述头部的几何结构互补的几何结构。
CN201820506466.2U 2017-04-11 2018-04-10 车辆 Active CN20816949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484,624 2017-04-11
US15/484,624 US10337553B2 (en) 2017-04-11 2017-04-11 Spring-loaded cable attachemen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69495U true CN208169495U (zh) 2018-11-30

Family

ID=62251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06466.2U Active CN208169495U (zh) 2017-04-11 2018-04-10 车辆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37553B2 (zh)
CN (1) CN208169495U (zh)
DE (1) DE202018101887U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1021826S1 (en) * 2020-03-12 2024-04-09 Tornatech Inc. Mechanical activator for electrical contactor in a fire pump controll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70612A (en) * 1995-11-13 1996-11-05 Teleflex, Inc. Core adjust with sliding rear spring cover
US5673596A (en) * 1996-01-31 1997-10-07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Core adjuster with lock member
US5709132A (en) * 1996-07-22 1998-01-20 Telefex Incorporated Cable length adjustment mechanism
US5911791A (en) * 1998-01-22 1999-06-15 Teleflex Incorporated Remote control assembly having an improved locking design
US6994650B2 (en) 2003-11-12 2006-02-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ark brake mechanism for integrated transmission and transfer case
KR101317375B1 (ko) 2011-07-21 2013-10-1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주차 브레이크 시스템
US9062752B2 (en) 2013-04-23 2015-06-23 Fca Us Llc Park release apparatus for a transmission
EP3286460B1 (en) 2015-04-23 2019-03-27 Kongsberg Automotive As Gear shift mechanism for a vehicle transmiss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91948A1 (en) 2018-10-11
DE202018101887U1 (de) 2018-05-11
US10337553B2 (en) 2019-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18615B1 (en) Modula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shifter
JP5597843B2 (ja) 変速機用のギヤシフト装置
EP0784766B1 (en) Shift control mechanism to manually shift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US5509322A (en) Shift control mechanism to manually shift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JPH0523388Y2 (zh)
US7469614B2 (en) Electronic actuated shifter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s
US5682789A (en) Selector lever system for manually shiftable automatic transmissions
CN201992051U (zh) 一种可调节的换挡杆
CN104169617B (zh) 驻车释放方法及具有驻车释放装置的车辆
US20040226801A1 (en) Vehicle shifter
KR101821243B1 (ko) 차량용 도어 래치 시스템
KR20170077440A (ko) 차량용 도어 래치 시스템
EP1018606A3 (en) Clutch control system with warning of incorrect drive-off gear selection
CN208169495U (zh) 车辆
JP4592679B2 (ja) ギヤシフトフィニッシャ
EP0757192A3 (en) Vehicle transmission shift lever
WO2010060531A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s automatikgetriebes eines kraftfahrzeugs
KR102584386B1 (ko) 차량용 변속 장치
EP0459485A1 (en) Control device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EP2527692A1 (de) Notentriegelungseinrichtung für ein automatisches Getriebe
US20070256795A1 (en) Entrainment device for a roller blind and roller blind system for a vehicle roof
JPH10272950A (ja) ケーブル調整装置付きシフト装置
CN211117529U (zh) 车辆换挡装置及车辆
EP3091256B1 (en) Shift by wire shifting device
KR102495149B1 (ko) 차량용 회전형 변속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