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69445U - 一种盘形变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盘形变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69445U
CN208169445U CN201820402137.3U CN201820402137U CN208169445U CN 208169445 U CN208169445 U CN 208169445U CN 201820402137 U CN201820402137 U CN 201820402137U CN 208169445 U CN208169445 U CN 2081694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driven
shaft
speed change
driven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0213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醇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40213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694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694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6944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盘形变速装置,特别是一种结构简单的盘形变速装置,属于变速器装置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主动轴以及从动轴,该主动轴与从动轴同轴心线装配,并且相互间具有间隙,该主动轴与从动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板体,该板体以板面相对的方式装配,板体的内侧均设置有多个环形齿并且对应设置在各个板体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盘形变速装置结构简单,采用盘状结构减小盘形变速装置的整体体积,另外,该结构能够有效实现变速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盘形变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装置,特别是一种结构简单的盘形变速装置,属于变速器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变速器是用来改变来自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的机构,它能固定或分档改变输出轴和输入轴传动比,又称变速箱。变速器由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有些汽车还有动力输出机构。传动机构大多用普通齿轮传动,也有的用行星齿轮传动。普通齿轮传动变速机构一般用滑移齿轮和同步器等。
变速箱由变速传动机构和变速操纵机构两部分组成。变速传动机构的主要作用是改变转矩和转速的数值和方向;操纵机构的主要作用是控制传动机构,实现变速器传动比的变换,即实现换档,以达到变速变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盘形变速装置,该盘形变速装置结构简单,占用空间较小。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盘形变速装置,包括主动轴以及从动轴,该主动轴与从动轴同轴心线装配,并且相互间具有间隙,该主动轴与从动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板体,该板体以板面相对的方式装配,板体的内侧均设置有多个环形齿并且对应设置在各个板体上,主动轴上设置有1个主动齿轮,从动轴上设置有至少1个从动齿轮,该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分别装配于环形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盘形变速装置,主动齿轮一侧的主动轴上也设置有随主动轴转动卡块,主动齿轮可绕主动轴装配轴线转动,该主动齿轮与主动轴之间具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盘形变速装置,动齿轮固定设置在主轴上并随主动轴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盘形变速装置,还包括用于装配板体的装配轴,板体上设置有装配孔,通过装配孔使板体可转动的装配于装配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盘形变速装置,环形齿包括同圆心直径不等的第一环形齿、第二环形齿、第三环形齿以及第四环形齿。该方式的设计有利于提升变速效果。
进一步的,该从动齿轮包括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三从动齿轮和第四从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装配于从动轴所在的第二环形齿之间,第二从动齿轮装配于从动轴所在的第三环形齿之间,第三从动齿轮和第四从动齿轮对称装配于第四环形齿之间并与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中轴线装配,从动轴穿过第四从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之间以及第三从动齿轮和第四从动齿轮之间分别设置有卡块,从动齿轮沿从动轴装配轴线自由转动,从动齿轮与从动轴之间具有间隙。该结构的设计是不仅实现前进的变速,同时还实现倒退的功能。
进一步的,该从动齿轮为1个,该从动齿轮固定设置在从动转动轴上并随从动轴同步转动。
进一步的,卡块与从动齿轮或主动齿轮之间为轮齿/卡槽配合,卡块与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为键配合。该方式有效的实现传动效果,以及调速效果。
进一步的,卡块设置有拨叉槽,该拨叉槽内装配有拨叉,拨叉通过拨动杆连接于档杆以控制卡块的移动。
进一步的,该环形齿分别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为锥齿配合,锥齿直径较小的一端均位于靠近环形齿中心一端。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盘形变速装置结构简单,采用盘状结构减小盘形变速装置的整体体积,另外,该结构能够有效实现变速的功能;
2、借助具体的环形齿、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的设计实现更好的变速效果,并且利用该方式能够有效均衡板体两侧的受力问题,实现更好的传动效果;
3、卡块的设计使本方案进行更好的变速操作,有效提高整个盘形变速装置的变速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卡块与齿轮之间的装配方式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标记:1-板体、2-主动轴、3-从动轴、4-环形齿、41-第一环形齿、42-第二环形齿、43-第三环形齿、44-第四环形齿、5-主动齿轮、6-从动齿轮、61-第一从动齿轮、62-第二从动齿轮、63-第三从动齿轮、64-第四从动齿轮、7-卡块、8-装配轴、9-拨叉槽、10-拨动杆、11-档杆、12-卡槽、13-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盘形变速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主动轴2以及从动轴3,该主动轴2与从动轴3同轴心线装配,并且相互间具有间隙,该主动轴2与从动轴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板体1,该板体1以板面相对的方式装配,板体1的内侧均设置有多个环形齿4并且对应设置在各个板体上,主动轴2上设置有1个主动齿轮5,从动轴3上设置有至少1个从动齿轮6,该主动齿轮5与从动齿轮6分别装配于环形齿之间。
基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实际操作中,该主动齿轮的设计具有不同的方式,在其中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主动齿轮5一侧的主动轴上也设置有随主动轴转动卡块7,主动齿轮5可绕主动轴装配轴线转动,该主动齿轮与主动轴之间具有间隙。
当然,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该变速装置需要采用驱动装置,而该驱动装置连接于主动轴或者从动轴。采用不同的接入端实现不同的变速方式。
基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设计基础上,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装配板体的装配轴8,板体1上设置有装配孔,通过装配孔使板体可转动的装配于装配轴上。具体的,该装配轴8为固定设置,例如固定在外部装置上,并借助该装配轴使整个盘形变速装置进行固定装配,并定位。
基于上述的设计要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板体1可采用板面为多边形形状。作为更优化的设计,如图2所示,本设计中,该板体1采用板面为圆形形状。该设计方式能够便于该盘形变速装置的装配,尤其是在力的传动过程中,板体受力均衡,环形齿与齿轮之间的受力也更为均衡。尤其是在高速的转动过程中,更是有利于转动的稳定性能。
在对环形齿进行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环形齿4包括同圆心直径不等的第一环形齿41、第二环形齿42、第三环形齿43以及第四环形齿44。当然,环形齿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可以为1个,该方式为同步传动。当然至少2个以上可以实现较好的变速方式。可以为3个、5个或者6个。
而在主动进行设计的要求上,针对从动齿进行具体的设计,在其中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该从动齿轮6包括第一从动齿轮61、第二从动齿轮62、第三从动齿轮63和第四从动齿轮64,第一从动齿轮61装配于从动轴所在的第二环形齿之间,第二从动齿轮62装配于从动轴所在的第三环形齿之间,第三从动齿轮63和第四从动齿轮64对称装配于第四环形齿之间并与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中轴线装配,从动轴3穿过第四从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61和第二从动齿轮62之间以及第三从动齿轮63和第四从动齿轮64之间分别设置有卡块7,从动齿轮6沿从动轴3装配轴线自由转动,从动齿轮6与从动轴(3)之间具有间隙。具体的,第一从动齿轮61和第二从动齿轮62之间以及第三从动齿轮63和第四从动齿轮64之间分别设置有卡块。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输出端,作为正方向使用的为第一从动齿轮61、第二从动齿轮62、第三从动齿轮63。而第四从动齿轮64是作为反方向的设计。结合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设计在作为骑车变速箱的部件中则为6进2倒的设计结构。而在倒挡中,为了避免速度过快,该第四从动齿轮装配于第三环形齿之间,并与第二从动齿轮关于装配轴轴线对称。
基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设计原则上,具体的,每个环形齿4沿主动轴2和从动轴3装配轴线对称。而在具体实施方式当中,上述过程中,主动齿轮5和从动齿轮6分别与主动轴2和从动轴3之间的间隙为1-3mm。该方式有效的保证整体装置的体积小化。从动轴与主动轴之间的间隙为1-3mm。
基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设计原则,同理,主动齿轮装配于环形齿4之间。根据变速需要,可装配于环形齿中任意一对之间。作为更加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才主动齿轮装配于第一环形齿41之间。
而结合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盘形变速装置实际使用过程中,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的数量以及装配方式可以实现不同的变速比,也不排除采用反向的使用,而该反方向中,则取消第四从动轮。
基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设计原则上,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卡块7与从动齿轮或主动齿轮之间为轮齿/卡槽配合,卡块7与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为键配合。作为更加具体的,该卡块7上设置有卡槽12,齿轮上设置有与卡槽匹配的定位块13。具体的,该卡槽12与定位块13分别至少具有3个。该卡槽12和定位块3为圆周阵列分布。当然,该卡块7与齿轮之间可以为轮齿配合,卡块两端设置有内齿,齿轮上设置有匹配的外齿。而在卡块7与转动轴之间的配合,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均匀分布有多条键槽,卡块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对应的键,并通过键与键槽实现滑动。在变速箱领域中,该方式也成为花键配合,即,卡块内设置有内花键,转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上设置有外花键。
更加具体的,第三从动齿轮与第四从动齿轮之间的卡块还设置有凹槽,该凹槽用于装配装配轴8,该装配轴8与卡块之间具有间隙。
当然,为了更好的实现档位的变换,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该环形齿4分别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为锥齿配合,锥齿直径较小的一端均位于靠近环形齿中心一端。该方式是必然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锥齿的啮合。
基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设计原则上,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该环形齿4的齿数为偶数。
基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为等尺寸锥齿。该方式的设计有效的保证环形齿的高度一一致,同时保证受力的均衡。当然,也可以采用不相同尺寸,因此,同一环形齿上装配的从动齿轮或/和主动齿轮为等尺寸。
作为更加具体的,本设计中的一种盘形变速装置的变速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齿轮数量,增加个齿轮将增加多级速度的转化。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主动齿轮5固定设置在主轴上并随主动轴同步转动;该从动齿轮6为1个,该从动齿轮6固定设置在从动转动轴上并随从动轴同步转动。
基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设计原则上,该主动齿与从动齿设置于不同的环形齿之间。例如,主动齿设置于第一环形齿41上,从动齿设置于第四环形齿44上。该方式的设计方式能够有效的实现变速功能,仅作为一级变速。也可以设置在相同的环形齿之间,作为同速度输入和输出。本实施方式中,不需要采用卡块。
更加具体的,该固定连接可以采用键连接,也可以采用焊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另外,从动齿轮6采用1个时也可以采用类似于实施例中从动齿轮的装配配方式,即,从动齿轮6可绕从动轴的装配轴线自动转动,该从动齿轮6与从动轴之间具有间隙。
结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2,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在装配或者数量上可以进行交叉组合,采用多种组合方式进行装配。
本设计应用于汽车中,采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能够有效的实现变速。当然于传统的结构不同的是,本设计中为盘形,另外在传统从动轴上设计拨叉的结构上增加主动轴也具备拨叉的结构,该方式有效的提高了盘形变速装置的变速效率。
本设计应用于车床、铣床等机械加工装置上时,可以增加环形齿数量或者传动齿轮的数量,从而能够提供更多变速方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盘形变速装置结构简单,采用盘状结构减小变速装置的整体体积,另外,该结构能够有效实现变速的功能,并且相同尺寸的传动齿轮提高齿轮的通用性,有利于对变速箱后期的维护/维修提供,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盘形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轴(2)以及从动轴(3),该主动轴(2)与从动轴(3)同轴心线装配,并且相互间具有间隙,该主动轴(2)与从动轴(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板体(1),该板体(1)以板面相对的方式装配,板体(1)的内侧均设置有多个环形齿(4)并且对应设置在各个板体上,主动轴(2)上设置有1个主动齿轮(5),从动轴(3)上设置有至少1个从动齿轮(6),该主动齿轮(5)与从动齿轮(6)分别装配于环形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形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5)一侧的主动轴上设置有随主动轴转动卡块(7),主动齿轮(5)可绕主动轴装配轴线转动,该主动齿轮与主动轴之间具有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形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5)固定设置在主轴上并随主动轴同步转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形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装配板体的装配轴(8),板体(1)上设置有装配孔,通过装配孔使板体可转动的装配于装配轴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形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齿(4)包括同圆心直径不等的第一环形齿(41)、第二环形齿(42)、第三环形齿(43)以及第四环形齿(44)。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盘形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从动齿轮(6)包括第一从动齿轮(61)、第二从动齿轮(62)、第三从动齿轮(63)和第四从动齿轮(64),第一从动齿轮(61)装配于从动轴所在的第二环形齿之间,第二从动齿轮(62)装配于从动轴所在的第三环形齿之间,第三从动齿轮(63)和第四从动齿轮(64)对称装配于第四环形齿之间并与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中轴线装配,从动轴(3)穿过第四从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61)和第二从动齿轮(62)之间以及第三从动齿轮(63)和第四从动齿轮(64)之间分别设置有卡块(7),从动齿轮(6)沿从动轴(3)装配轴线自由转动,从动齿轮(6)与从动轴(3)之间具有间隙。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盘形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从动齿轮(6)为1个,该从动齿轮(6)固定设置在从动转动轴上并随从动轴同步转动。
8.如权利要求1或2或6所述的一种盘形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卡块(7)与从动齿轮或主动齿轮之间为轮齿/卡槽配合,卡块(7)与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为键配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盘形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卡块(7)设置有拨叉槽(9),该拨叉槽(9)内装配有拨叉,拨叉通过拨动杆(10)连接于档杆(11)以控制卡块的移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形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环形齿(4)分别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为锥齿配合,锥齿直径较小的一端均位于靠近环形齿中心一端。
CN201820402137.3U 2018-03-23 2018-03-23 一种盘形变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694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02137.3U CN208169445U (zh) 2018-03-23 2018-03-23 一种盘形变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02137.3U CN208169445U (zh) 2018-03-23 2018-03-23 一种盘形变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69445U true CN208169445U (zh) 2018-11-30

Family

ID=64375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0213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69445U (zh) 2018-03-23 2018-03-23 一种盘形变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694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12456B1 (en)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CN102996746B (zh) 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
US10808806B2 (en)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US10323722B2 (en)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EP3312461B1 (en)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US10634221B2 (en)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EP3312450B1 (en)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US20200398937A1 (en) Bicycle transmission using variable speed motor and planetary gear mechanism
CN106224453A (zh) 一种大减速比外啮合中空轴行星减速器
CN106838153B (zh) 一种七前一倒四自由度行星变速器
CN208169445U (zh) 一种盘形变速装置
CN207961430U (zh) 一种变速装置
JP5989891B2 (ja) フローティング歯車多段変速機
CN102720814A (zh) 一种圆盘曲线轮无级变速传动机构
US20230265913A1 (en) Multi-speed planetary transmission
CN207297764U (zh) 一种多挡多动力行星齿轮变速装置
CN105090381A (zh) 同轴串列积木式无箱变速器
CN209458357U (zh) 一种双离合单排行星齿轮两挡自动变速器
CA2102452A1 (en) Power transmission
CN108194584A (zh) 一种变速装置
CN207278797U (zh) 一种稳定支撑的纵置双离合变速器
CN207278796U (zh) 一种对称性纵置双离合变速器
CN203130944U (zh) 大范围大功率无级变速器
CN208605580U (zh) 一种新型三分支非圆齿轮无级变速传动装置
JP2016180510A (ja) フローティング歯車減速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30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