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66634U - 净水系统及净水机 - Google Patents
净水系统及净水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166634U CN208166634U CN201820426890.6U CN201820426890U CN208166634U CN 208166634 U CN208166634 U CN 208166634U CN 201820426890 U CN201820426890 U CN 201820426890U CN 208166634 U CN208166634 U CN 2081666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purification system
- switching module
- water outlet
- waterway switch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0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2351 waste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1223 reverse osmosi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8213 purified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80 bacter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395 bree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88 bree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49 f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99 tap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0679 tap wat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净水系统及净水机,该系统包括:水泵、水箱和滤芯,其中,水泵的一端选择性地与净水系统的进水口和水箱的一端相连,水泵的另一端选择性地与滤芯的一端及净水系统的出水口相连;滤芯的另一端选择性地与净水系统的出水口及水箱的另一端相连。本实用新型的系统通过水路切换能够使纯净水进入反渗透膜元件,不易结垢,并且能够对反渗透膜元件中的水垢以及其他污染物起到清洗作用,从而有助于提高反渗透膜元件的使用寿命,也避免管路堵塞。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净水系统及净水机。
背景技术
反渗透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常见应用形式是制成反渗透膜元件,反渗透膜元件一般具有一个圆柱形的压力容器作为壳体,其内部有一根带有多个孔的中心管以及卷在中心管上的交替层叠的多层反渗透膜和隔网等材料,利用反渗透原理实现水的净化。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反渗透膜元件内的反渗透膜变干,会影响其使用效果甚至造成反渗透膜失效,所以目前对于反渗透膜元件的常用保养方式是当反渗透膜元件处于非工作状态时,使壳体内充满自来水,从而防止反渗透膜变干,以便保持反渗透膜元件的性能。然而,在净化过程中,反渗透膜会在表面容易形成杂质污堵和无机结垢等,从而影响了反渗透膜元件的使用寿命,且容易引起管路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水系统,该通过水路切换能够使纯净水进入反渗透膜元件,不易结垢,并且能够对反渗透膜元件中的水垢以及其他污染物起到清洗作用,从而有助于提高反渗透膜元件的使用寿命,也避免管路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净水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净水系统,包括:水泵、水箱和滤芯,其中,所述水泵的一端选择性地与所述净水系统的进水口和所述水箱的一端相连,所述水泵的另一端选择性地与所述滤芯的一端及所述净水系统的出水口相连;所述滤芯的另一端选择性地与所述净水系统的出水口及所述水箱的另一端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净水系统,将水泵的一端选择性地与净水系统的进水口和水箱的一端相连,水泵的另一端选择性地与滤芯的一端及净水系统的出水口相连,将滤芯的另一端选择性地与净水系统的出水口及水箱的另一端相连,从而通过水路切换能够使纯净水进入反渗透膜元件,不易结垢,并且能够对反渗透膜元件中的水垢以及其他污染物起到清洗作用,从而有助于提高反渗透膜元件的使用寿命,也避免管路堵塞。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净水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水泵的一端之间;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在所述水箱的一端与所述水泵的一端之间,其中,当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所述第二电磁阀开启时,所述水泵的一端与所述水箱的一端连通,当所述第一电磁阀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关闭时,所述水泵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水路切换模块,所述第一水路切换模块至少包括:第一进水端、第一和第二出水端,所述第一进水端与所述水泵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出水端与所述净水系统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二出水端与所述滤芯的一端相连,其中,当所述第一水路切换模块切换至所述第一出水端时,所述水泵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当所述第一水路切换模块切换至所述第二出水端时,所述水泵的另一端与所述滤芯的一端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水路切换模块,所述第二水路切换模块至少包括:第二进水端、第三和第四出水端,所述第二进水端与所述滤芯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三出水端与所述净水系统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第四出水端与所述水箱的另一端相连,其中,当所述第二水路切换模块切换至所述第三出水端时,所述滤芯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当所述第二水路切换模块切换至所述第四出水端时,所述滤芯的另一端与所述水箱的另一端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设置在所述滤芯的另一端与所述净水系统的废水排出端之间,其中,当所述第三电磁阀打开时,所述滤芯的另一端与所述废水排出端连通。
进一步地,当所述水泵打开、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所述第二电磁阀打开、所述第一水路切换模块切换至所述第二出水端、所述第二水路切换模块切换至所述第四出水端、所述第三电磁阀打开时,进行RO膜冲洗。
进一步地,当所述水泵打开、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所述第二电磁阀打开、所述第一水路切换模块切换至所述第二出水端、所述第二水路切换模块切换至所述第四出水端、所述第三电磁阀关闭时,进行混水去除。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路切换模块和第二水路切换模块均为一进二出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路切换模块和第二水路切换模块均由两个一进一出阀构成。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净水机,包括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净水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净水机,将水泵的一端选择性地与净水系统的进水口和水箱的一端相连,水泵的另一端选择性地与滤芯的一端及净水系统的出水口相连,将滤芯的另一端选择性地与净水系统的出水口及水箱的另一端相连,从而通过水路切换能够使纯净水进入反渗透膜元件,不易结垢,并且能够对反渗透膜元件中的水垢以及其他污染物起到清洗作用,从而有助于提高反渗透膜元件的使用寿命,也避免管路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结构及水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系统及净水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结构及水路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净水系统包括:水泵10、水箱11和滤芯12。
其中,水泵10的一端选择性地与净水系统的进水口和水箱11的一端相连,水泵10的另一端选择性地与滤芯12的一端及净水系统的出水口相连;滤芯12的另一端选择性地与净水系统的出水口及水箱11的另一端相连。这样,通过水路切换能够使纯净水进入反渗透膜元件,不易结垢,并且能够对反渗透膜元件中的水垢以及其他污染物起到清洗作用,从而有助于提高反渗透膜元件的使用寿命,也避免管路堵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该净水系统100例如还包括:第一电磁阀13和第二电磁阀14。
第一电磁阀13设置在进水口与水泵10的一端之间;第二电磁阀14设置在水箱11的一端与水泵10的一端之间,其中,当第一电磁阀13关闭、第二电磁阀14开启时,水泵10的一端与水箱11的一端连通,当第一电磁阀13打开、第二电磁阀14关闭时,水泵10的一端与进水口连通。也即是说,水泵10通过第一电磁阀13和第二电磁阀14选择性地与进水口和水箱11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该净水系统100例如还包括第一水路切换模块15。
第一水路切换模块15至少包括:第一进水端151、第一出水端152和第二出水端153,第一进水端151与水泵10的另一端相连,第一出水端152与净水系统的出水口相连,第二出水端153与滤芯12的一端相连,其中,当第一水路切换模块15切换至第一出水端152时,水泵10的另一端与出水口连通,当第一水路切换模块15切换至第二出水端153时,水泵10的另一端与滤芯12的一端连通。也即是说,水泵10通过第一水路切换模块15选择性地与滤芯12和出水口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该净水系统100例如还包括第二水路切换模块16。
第二水路切换模块16至少包括:第二进水端161、第三和第四出水端163,第二进水端161与滤芯12的另一端相连,第三出水端162与净水系统的出水口相连,第四出水端163与水箱11的另一端相连,其中,当第二水路切换模块16切换至第三出水端162时,滤芯12的另一端与出水口连通,当第二水路切换模块16切换至第四出水端163时,滤芯12的另一端与水箱11的另一端连通。也即是说,滤芯12通过第二水路切换模块16选择性地与水箱11和出水口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水路切换模块15和第二水路切换模块16例如均为一进二出阀,如图1所示,一进二出阀为具有一个进水口及两个出水口的电磁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水路切换模块15和第二水路切换模块16分别也可以由两个一进一出阀构成,两个一进一出阀通过并联也可实现水路切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该净水系统100例如还包括第三电磁阀17。
第三电磁阀17设置在滤芯12的另一端与净水系统的废水排出端之间,其中,当第三电磁阀17打开时,滤芯12的另一端与废水排出端连通。其中,第三电磁阀17即为废水电磁阀。
在具体示例中,通过选择性对第一电磁阀13、第二电磁阀14、第一水路切换模块15、第二水路切换模块16、第三电磁阀17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控制,切换不同的水路,从而使净水系统实现不同的工作模式及不同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
在具体示例中,净水系统的工作模式例如至少包括:制水、出水、正常冲洗、冲洗RO膜、去除混水、冲洗水箱和待机。
具体而言,当水箱11水位低于高水位线时,需要进行制水,则水泵10打开、第一电磁阀13打开、第二电磁阀14关闭、第一水路切换模块15切换至第二出水端153、第二水路切换模块16切换至第四出水端163、第三电磁阀17关闭,此时净水系统进入制水模式,进行制水。此时,水路流向为:进水口→第一电磁阀13→水泵10→第一水路切换模块15→滤芯12→水箱11。
当需要出水时,进行出水,当水箱11中有水时,则水泵10打开、第一电磁阀13关闭、第二电磁阀14打开、第一水路切换模块15切换至第一出水端152、第二水路切换模块16切换至第四出水端163、第三电磁阀17关闭,以进入出水模式。此时,水路流向为:水箱11→第二电磁阀14→水泵10→第一水路切换模块15→出水口。或者,
当需要出水但水箱11中无水时,则水泵10打开、第一电磁阀13打开、第二电磁阀14关闭、第一水路切换模块15切换至第一出水端152、第二水路切换模块16切换至第四出水端163、第三电磁阀17关闭,以进入出水模式。此时,水路流向为:进水口→第一电磁阀13→水泵10→第一水路切换模块15→出水口。
正常冲洗时,水泵10打开、第一电磁阀13打开、第二电磁阀14关闭、第一水路切换模块15切换至第二出水端153,第二水路切换模块16切换至第四出水端163、第三电磁阀17打开,以进入正常冲洗模式。此时,水路流向为:进水口→第一电磁阀13→水泵10→第一水路切换模块15→滤芯12→第三电磁阀17→废水排出端。
冲洗RO膜时,水泵10打开、第一电磁阀13关闭、第二电磁阀14打开、第一水路切换模块15切换至第二出水端153、第二水路切换模块16切换至第四出水端163、第三电磁阀17打开,以进入冲洗RO膜模式。此时,水路流向为:水箱11→第二电磁阀14→水泵10→第一水路切换模块15→滤芯12→第三电磁阀17→废水排出端。也即是说,当水泵10打开、第一电磁阀13关闭、第二电磁阀14打开、第一水路切换模块15切换至第二出水端153、第二水路切换模块16切换至第四出水端163、第三电磁阀17打开时,进行RO膜冲洗。
去除混水时,水泵10打开、第一电磁阀13关闭、第二电磁阀14打开、第一水路切换模块15切换至第二出水端153、第二水路切换模块16切换至第四出水端163、第三电磁阀17关闭,以进入去除混水模式。此时,水路流向为:水箱11→第二电磁阀14→水泵10→第一水路切换模块15→滤芯12→第二水路切换模块16→水箱11。也即是说,当水泵10打开、第一电磁阀13关闭、第二电磁阀14打开、第一水路切换模块15切换至第二出水端153、第二水路切换模块16切换至第四出水端163、第三电磁阀17关闭时,进行混水去除。
冲洗水箱11时,水泵10打开、第一电磁阀13关闭,第二电磁阀14打开、第一水路切换模块15切换至第二出水端153、第二水路切换模块16切换至第四出水端163、第三电磁阀17打开,以进入冲洗水箱模式。此时,水路流向为:水箱11→第二电磁阀14→水泵10→第一水路切换模块15→滤芯12→第三电磁阀17→废水排出端。
当净水系统处于待机模式且当待机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时,控制净水机进入冲洗RO膜模式,当待机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间时,控制净水机进入冲洗水箱模式,其中,第一预设时间小于第二预设时间。也即是说,当大于第一预设时间时,进行一次冲洗RO膜。当大于第二预设时间时,执行冲洗水箱动作。且,冲洗水箱11的时间间隔比冲洗RO膜的时间间隔要长。
在所有的工作模式及过程中,优先处理出水。当需要出水时,就执行出水动作。其中,如果没有进行去除混水动作,需要出水时则需要先执行去除混水动作,再执行出水动作。
进一步地,当退出制水模式结束时,进入去除混水模式,当退出除混水模式时,进入冲洗RO膜模式。换言之,即在每次制水完毕执行去除混水动作,然后再进行冲洗RO膜动作。
进一步地,在制水过程中,如果需要冲洗的话,则执行正常冲洗动作。
进一步地,在待机时,当退出冲洗RO膜模式且水箱11中的水位低于第一预设水位时,进入制水模式。当处于冲洗RO膜模式且需要出水时,切换至出水模式,并在退出出水模式后进入制水模式。换言之,即在执行冲洗RO膜的动作后,由于水箱11中的水不满了,冲洗RO膜后进入制水过程。如果在冲洗RO膜过程中需要出水,则停止冲洗RO膜执行出水动作,出水结束后进行制水动作。
当退出冲洗水箱模式且水箱11中的水位低于第二预设水位时,进入制水模式,并在退出制水模式时,进入去除混水模式,并在退出去除混水模式时,进入冲洗RO膜模式,并在退出RO模式时,进入待机模式。当处于冲洗水箱模式且需要出水时,切换至出水模式,并在退出出水模式时,进入冲洗水箱模式。换言之,待机一定时间后,执行冲洗水箱动作。冲洗水箱完成后,由于水箱11中无水,所以执行制水动作,制水完成后执行去除混水,然后执行冲洗RO膜的动作,然后进入待机。如果在冲洗水箱时,需要出水,则按照水箱11中污水的情况进行出水。出水结束后,接着执行冲洗水箱的动作。
进一步地,当处于正常冲洗模式且需要出水时,切换至去除混水模式,当退出去除混水模式时进入出水模式。换言之,即正常冲洗时,需要出水,则停止正常冲洗,先进行去除混水然后执行出水动作。
在一些示例中,例如,水箱11可被配置为可拆卸、可更换的结构,使水箱11可以像滤芯12一样经过一定时间进行更换,这样可以不使用纯净水冲洗水箱11,从而更加节水。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净水系统例如还包括第一TDS检测装置和第二TDS检测装置(图中未示出)。
其中,第一TDS检测装置与第三电磁阀17(废水电磁阀)相连,以检测废水中的TDS;这样,可以根据废水中的TDS精确地控制冲洗RO膜的程度和时间,以及确定第一预设时间,即待机时需要再次冲洗RO膜的时间间隔。第二TDS检测装置设置在水箱11内,以检测水箱11中的TDS;这样,可以根据水箱11中的TDS精确地控制冲洗水箱的程度和时间,以及确定第二预设时间,即待机时需要再次冲水箱的时间间隔。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净水系统,使用纯净水冲洗滤芯,解决了滤芯反渗透,造成寿命短的问题;使用纯净水冲洗废水电磁阀,有效的解决了废水电磁阀堵塞的问题;使用纯净水冲洗水箱,有效的解决了水箱使用久了细菌滋生的问题;使管路中都是纯水,有效的降低了第一杯水的TDS(Total dissolved solids,总溶解固体)值;使整个管路充满纯净水,解决了泵前面管路的混水问题;有低水位检测,可以把水箱的水完全用完,不存在残余水;使管路中都是纯净水,所以冲洗的次数大大降低,从而解决了废水比很大的问题,可以更节水,进而,提升了系统性能,且成本低,易于实现。
该净水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可概述为:每次制水结束,对管路使用纯净水进行冲洗,使整个管路充满纯净水,解决泵前面管路不是纯净水的混水问题。在待机时,对滤芯使用纯净水进行冲洗,从而滤芯里面全是纯净水,废水电磁阀的前后管路几乎也是纯净水,这个冲洗时间根据系统测试进行确定,这样就提高了滤芯的使用寿命,也使废水电磁阀不易结垢,不会产生堵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净水系统,将水泵的一端选择性地与净水系统的进水口和水箱的一端相连,水泵的另一端选择性地与滤芯的一端及净水系统的出水口相连,将滤芯的另一端选择性地与净水系统的出水口及水箱的另一端相连,从而通过水路切换能够使纯净水进入反渗透膜元件,不易结垢,并且能够对反渗透膜元件中的水垢以及其他污染物起到清洗作用,从而有助于提高反渗透膜元件的使用寿命,也避免管路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净水机,包括本实用新型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描述的净水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机的具体实现方式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具体实现方式类似,具体请参见系统部分的描述,为了减少冗余,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净水机,将水泵的一端选择性地与净水系统的进水口和水箱的一端相连,水泵的另一端选择性地与滤芯的一端及净水系统的出水口相连,将滤芯的另一端选择性地与净水系统的出水口及水箱的另一端相连,从而通过水路切换能够使纯净水进入反渗透膜元件,不易结垢,并且能够对反渗透膜元件中的水垢以及其他污染物起到清洗作用,从而有助于提高反渗透膜元件的使用寿命,也避免管路堵塞。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泵、水箱和滤芯,其中,
所述水泵的一端选择性地与所述净水系统的进水口和所述水箱的一端相连,所述水泵的另一端选择性地与所述滤芯的一端及所述净水系统的出水口相连;
所述滤芯的另一端选择性地与所述净水系统的出水口及所述水箱的另一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水泵的一端之间;
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在所述水箱的一端与所述水泵的一端之间,其中,
当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所述第二电磁阀开启时,所述水泵的一端与所述水箱的一端连通,当所述第一电磁阀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关闭时,所述水泵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水路切换模块,所述第一水路切换模块至少包括:第一进水端、第一和第二出水端,所述第一进水端与所述水泵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出水端与所述净水系统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二出水端与所述滤芯的一端相连,其中,
当所述第一水路切换模块切换至所述第一出水端时,所述水泵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当所述第一水路切换模块切换至所述第二出水端时,所述水泵的另一端与所述滤芯的一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水路切换模块,所述第二水路切换模块至少包括:第二进水端、第三和第四出水端,所述第二进水端与所述滤芯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三出水端与所述净水系统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第四出水端与所述水箱的另一端相连,其中,
当所述第二水路切换模块切换至所述第三出水端时,所述滤芯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当所述第二水路切换模块切换至所述第四出水端时,所述滤芯的另一端与所述水箱的另一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设置在所述滤芯的另一端与所述净水系统的废水排出端之间,其中,
当所述第三电磁阀打开时,所述滤芯的另一端与所述废水排出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水泵打开、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所述第二电磁阀打开、所述第一水路切换模块切换至所述第二出水端、所述第二水路切换模块切换至所述第四出水端、所述第三电磁阀打开时,进行RO膜冲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水泵打开、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所述第二电磁阀打开、所述第一水路切换模块切换至所述第二出水端、所述第二水路切换模块切换至所述第四出水端、所述第三电磁阀关闭时,进行混水去除。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路切换模块和第二水路切换模块均为一进二出阀。
9.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路切换模块和第二水路切换模块均由两个一进一出阀构成。
10.一种净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净水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426890.6U CN208166634U (zh) | 2018-03-27 | 2018-03-27 | 净水系统及净水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426890.6U CN208166634U (zh) | 2018-03-27 | 2018-03-27 | 净水系统及净水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166634U true CN208166634U (zh) | 2018-11-30 |
Family
ID=64374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426890.6U Active CN208166634U (zh) | 2018-03-27 | 2018-03-27 | 净水系统及净水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16663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62935A (zh) * | 2021-05-21 | 2022-03-11 | 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 净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净水设备 |
-
2018
- 2018-03-27 CN CN201820426890.6U patent/CN20816663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62935A (zh) * | 2021-05-21 | 2022-03-11 | 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 净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净水设备 |
CN114162935B (zh) * | 2021-05-21 | 2024-01-05 | 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 净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净水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61934A (zh) | 洗衣机中水处理装置、处理方法及洗衣机 | |
CN102134114A (zh) | 节水型反渗透纯水机 | |
CN208166634U (zh) | 净水系统及净水机 | |
CN106861265A (zh) | 一种净水系统及反洗方法 | |
CN203904035U (zh) | 净水装置和具有该净水装置的净饮机 | |
CN105642118A (zh) | 一种用于反冲洗净水器的自动反冲洗净水系统及其冲洗方法 | |
JP2012045488A (ja) | 水処理装置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 |
CN108472560B (zh) | 纤维过滤设备 | |
CN105420989B (zh) | 洗衣机以及具有循环水过滤系统的洗衣机的控制方法 | |
CN215855271U (zh) | 净水设备及其水路系统 | |
CN215048915U (zh) | 净水设备的水路系统和净水设备 | |
CN214495813U (zh) | 软水系统 | |
CN212609713U (zh) | 净水装置 | |
CN209934211U (zh) | 一种用于纸张印刷的水液循环过滤系统 | |
JP5096765B2 (ja) | 膜ろ過装置の逆洗方法 | |
US20130153507A1 (en) | Method for operating water softening device and water softening device | |
CN213834774U (zh) | 一种滤芯组件及净水系统 | |
CN108298713B (zh) | 洗衣机废水净水机 | |
CN210163221U (zh) | 生态环保无废水净水机 | |
CN109331664B (zh) | 一种超滤膜冲洗装置及方法 | |
CN112551642A (zh) | 软水系统及其树脂再生方法 | |
CN114162926B (zh) | 净水设备及其水路系统和膜堆的清洗方法 | |
CN111470589A (zh) | 净水装置和净水装置的清洗方法 | |
CN210065337U (zh) | 净水设备 | |
CN110935318A (zh) | 一种带有超滤结构的污水处理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