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65494U - 缓冲包装箱 - Google Patents

缓冲包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65494U
CN208165494U CN201820403126.7U CN201820403126U CN208165494U CN 208165494 U CN208165494 U CN 208165494U CN 201820403126 U CN201820403126 U CN 201820403126U CN 208165494 U CN208165494 U CN 2081654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internal layer
cushioning supportive
packing case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0312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剑铖
路鹏
武睿泽
肖高飞
徐景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nqihe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F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0312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654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654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654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缓冲包装箱,包括缓冲支撑内层,缓冲支撑内层外侧包裹有柔性外层,柔性外层紧压缓冲支撑内层的外侧面,柔性外层与缓冲支撑内层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柔性外层设置开口,开口固定有封口装置,封口装置用于封闭开口,通过设置缓冲支撑内层对包装箱内的托寄物进行缓冲,在托寄物运输过程中,保护了托寄物,避免损坏托寄物,通过在缓冲支撑内层外侧包裹柔性外层,对缓冲支撑内层进行进一步的固定,提高了包装箱的整体强度,能够解决现有的快递包装箱强度差、容易变形、需要在纸箱内放入缓冲材料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Description

缓冲包装箱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物流领域,具体涉及物流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冲包装箱。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快递包装箱,均为纸箱,当快递的物品为易碎物品时,需要在纸箱内放入缓冲材料,比如真空棉、泡沫等,防止物品的运输的过程中发生破碎。而物品送达后,纸箱及内部的缓冲材料大多被废弃,不仅造成了浪费,也给环境造成了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缓冲性能好、可重复使用的缓冲包装箱。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包装箱,包括缓冲支撑内层,缓冲支撑内层外侧包裹有柔性外层,缓冲支撑内层设置为可折叠的中空板,柔性外层与缓冲支撑内层固定连接,柔性外层设置开口,开口设置有封口装置,封口装置用于封闭开口。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缓冲支撑内层对包装箱内的托寄物进行缓冲,在托寄物运输过程中,保护了托寄物,避免损坏托寄物,通过在缓冲支撑内层外侧包裹柔性外层,对缓冲支撑内层进行进一步的固定,提高了包装箱的整体强度,能够解决现有的快递包装箱强度差容易变形、需要在纸箱内放入缓冲材料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缓冲包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缓冲包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缓冲包装箱的中空板内层折叠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缓冲包装箱的缓冲支撑层的一种折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缓冲包装箱的缓冲支撑层的一种折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缓冲包装箱的缓冲支撑层的一种折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缓冲包装箱的缓冲支撑层的一种折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缓冲包装箱的缓冲支撑层的一种折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缓冲包装箱的缓冲支撑层的一种折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和2,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包装箱,包括缓冲支撑内层40,缓冲支撑内层40外侧包裹有柔性外层20,缓冲支撑内层40设置为可折叠的中空板内层,柔性外层20紧压缓冲支撑内层40的外侧面,柔性外层20与缓冲支撑内层40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柔性外层20设置开口21,开口21固定有封口装置22,封口装置22用于封闭开口21。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缓冲包装箱的内侧设置缓冲支撑内层,将托寄物放置在缓冲支撑内层的空腔内,当缓冲包装箱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翻滚、坠落时,缓冲支撑内层能够有效地减小翻滚、坠落对托寄物的影响,具体地,当托寄物跟随缓冲包装箱一并翻滚、坠落后,托寄物会直接碰撞到缓冲支撑内层,缓冲支撑内层能够在稳定托寄物时减少托寄物与缓冲支撑内层之间的冲击力,有效地保护托寄物,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托寄物和包装箱产生相互碰撞导致托寄物的损坏,同时,也能够避免使用一次性的缓冲材料对托寄物进行包装,以避免托寄物在运输过程中产生损坏,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包装箱可以循环利用,并且不需要在托寄物外缠绕缓冲材料或者在包装箱内防止缓冲材料,节约了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也保护了环境。缓冲支撑内层设置为可折叠的中空板内层,可以对缓冲支撑内层进行折叠,减少缓冲包装箱在不装载托寄物时的占用空间,便于缓冲包装箱的存储和运输。
柔性外层能够包裹缓冲支撑内层,能够进一步固定缓冲支撑内层,避免缓冲支撑内层在运输过程中产生变形,甚至挤压到包装箱内的托寄物,提高了缓冲支撑内层的固定强度,柔性外层紧压缓冲支撑内层的外侧面,柔性外层能够给缓冲支撑内层提供向内收缩的压力,使得缓冲支撑内层的各个侧板能够相互紧贴,能够减小缓冲支撑内层各个侧板之间的间隙,提高缓冲层的整体强度。当包装箱翻滚或者跌落,缓冲包装箱的角或者楞接触地面,受到冲击时,能够避免缓冲包装箱散架,提高了缓冲包装箱的整体强度和可靠性。
封口装置可以但不仅仅是拉链、粘接带、魔术贴、螺接结构、绑带、胶带、机械锁等,拉链是常见的封口装置,在下文中使用拉链作为封口装置来进行详细描述。柔性外层设置开口,可以但不仅仅是,缓冲支撑内层与柔性外层的开口处连接的侧板设置为可拆卸或者可折叠的顶板,将拉链拉开打开开口,同时也能够打开缓冲支撑内层的顶板,将托寄物放入缓冲支撑内层的空腔内,闭合缓冲支撑内层的顶板,闭合拉链,通过开口能够向缓冲支撑内层的空腔放入托寄物,操作简单,并且固定牢靠,柔性外层与缓冲支撑内层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形式可以但不仅仅为粘接、卡接、螺接、铆接等形式,把缓冲支撑内层与柔性外层分开后,将缓冲支撑内层从柔性外层的开口取出,将缓冲支撑内层和柔性外层进行彻底分离,当缓冲支撑内层或者柔性外层损坏或者受到污染需要更换时,能够非常便捷地将缓冲支撑内层和柔性外层分开,并替换成完好的缓冲支撑内层或者柔性外层,并固定,便于缓冲包装箱的维护和保养,便于持续利用。
进一步的,缓冲支撑内层40的各个外侧面均与柔性外层20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缓冲支撑内层的各个外侧面均与柔性外层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将缓冲支撑内层的各个侧面均和柔性外层之间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进一步增强了缓冲支撑内层的结构强度,提高了缓冲包装箱的抗冲击性能,当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形式可以但不仅仅为粘接、卡接、螺接、铆接等形式。
进一步的,缓冲支撑内层40设置为中空板内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缓冲支撑内层设置为中空板内层,中空板是一种重量轻(空心结构)、无毒、无污染、防水、防震、抗老化、耐腐蚀、颜色丰富的新型材料,相对于传统的纸箱材料,结构稳定,强度高,不易变形,能够减少配送员的配送负担,降低配送员的工作强度。同时,能够实现缓冲包装箱的重复利用,节约了资源,避免的由于快递包装箱乱丢弃造成的环境污染。
进一步的,缓冲支撑内层为一体式结构折叠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缓冲支撑内层为一体式结构折叠成型,保证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缓冲包装箱进行多次折叠时,不会遗漏某一折叠板,提高了缓冲保证箱的使用寿命。也能增强缓冲保证向的整体强度。
参考图3,进一步的,中空板内层的折叠连接部设置为柔性连接部41。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将中空板内层的折叠连接部设置为柔性连接部能够降低缓冲支撑内层的折叠难度,提高折叠效率。
进一步的,柔性连接部通过压制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对完整的中空板的折叠处进行机械压制或者直接压制来制得柔性连接部,保证了缓冲支撑内层的完整性,提高了结构强度和可靠性。
进一步的,柔性连接部41的厚度小于可折叠的中空板内层非折叠连接部的厚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柔性连接部的厚度小于可折叠的中空板内层非折叠连接部的厚度,使得折叠后的各个中空板能够相互贴合,更加平整,减少了折叠后的缓冲包装箱的体积,便于缓冲包装箱的存储和运输。
进一步的,中空板内层为瓦楞内层和蜂窝内层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的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瓦楞内层的制造成本较低,沿与中空板内层垂直的方向上,瓦楞内层的承受能力强,通过在缓冲支撑内层外侧包裹柔性外层能够有效地提高瓦楞内层的整体强度,使得瓦楞内层能够满足缓冲包装箱的强度要求,而蜂窝内层的多方向承载能力都非常强,但是制造成本高,使用蜂窝内层的缓冲包装箱的整体强度大于使用瓦楞内层的缓冲包装箱,可以根据具体的运输包装场景进行缓冲包装箱的选择。
进一步的,缓冲支撑内层40外侧三面相交构成的角设置为圆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缓冲支撑内层外侧三面相交构成的角设置为圆角,减小缓冲支撑内层在三面相交的角处的应力集中,同时,也能够避免缓冲支撑内层在三面相交的角太过锋利以损伤柔性外层甚至损伤快递员或者客户;同时,也能使拉链闭合开口时,减小缓冲支撑内层在三面相交的角对柔性外层的拉扯力,减小了闭合拉链时候的阻力,使得闭合拉链更加顺畅,也能较少闭合后,柔性外层对拉链的拉力,提高了拉链的使用寿命;同时,当缓冲包装箱跌落时,缓冲支撑内层三面相交构成的角与地面或者其他物体碰撞,减小了碰撞处的压强,有效地保护了缓冲支撑内层,提高了缓冲支撑内层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缓冲包装箱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缓冲支撑内层40围合成空腔12,空腔12的至少一个侧壁可拆卸地连接有弹性固定件30,弹性固定件30用于将托寄物固定在空腔12的底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缓冲支撑内层的空腔内可拆卸地连接弹性固定件,使用弹性固定件对缓冲支撑内层空腔内的托寄物进行固定,在缓冲包装箱产生跌落或者翻滚时,弹性固定件的弹性部位能够进行变形,降低托寄物的运动速度,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少或者避免托寄物与缓冲支撑内层之间的碰撞,以进一步保护托寄物,避免托寄物由于碰撞造成的损坏。
当然可以在缓冲支撑内层内多个侧板设置弹性固定件,以对托寄物进行全面固定。此处以缓冲支撑内层底部也就是空腔的底面可拆卸地连接弹性固定件为例进行详细说明,此处的缓冲支撑内层底部和空腔的底面是在向缓冲包装箱放入托寄物时或者是在缓冲包装箱运输过程中,缓冲包装箱与地面或者运输工具接触的一侧,也就是在没有其他作用力的时候,托寄物受重力作用,托寄物与缓冲包装箱产生相互作用力的一侧。当托寄物受到较小的冲击缓冲包装箱没有产生翻滚,托寄物没有脱离缓冲支撑内层底部时,缓冲支撑内层的底面对托寄物进行缓冲,避免托寄物产生损坏;当缓冲包装箱产生翻滚时,托寄物会脱离缓冲支撑内层底部,弹性固定件的弹性部位能够产生弹性变形,减少托寄物的运动速度,形成一级缓冲,当托寄物进一步运动与缓冲支撑内层接触时,缓冲支撑内层能够进一步减少缓冲包装箱对托寄物的冲击力,形成二级缓冲,通过两极缓冲来保护托寄物,避免托寄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
进一步的,弹性固定件30包括弹性部31和固定连接结构32,固定连接结构32通过弹性部30与缓冲内层40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固定连接结构来固定托寄物,限制了托寄物的运动范围,进一步保护了托寄物,较小了托寄物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受到冲击而损坏的可能,弹性固定件可以但不仅仅是弹性绑带、弹性的绳、弹性塑料等,可以通过多个固定连接结构之间的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来实现固定托寄物,其中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方式可以但不仅仅是粘接、卡接、螺接、铆接、销接等,也将通过弹性固定件与缓冲内层进行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来达到固定托寄物的目的,其中,可以使用单根弹性绑带,将弹性绑带的一头或者两头固定在缓冲内层上,在弹性绑带中塞入托寄物,也可以使用两根弹性绑带,在两根弹性绑带的端部分别固定卡扣,将弹性绑带缠绕固定托寄物后,再将卡扣进行卡接,将托寄物固定在空腔的底面,也可以是使用弹性网,弹性网可以与缓冲内层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在弹性网上面设置封口装置,将托寄物塞入弹性网与缓冲内层之间,利用弹性网的弹力作用来固定托寄物。
进一步的,缓冲支撑内层40设置在柔性外层20的封闭内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柔性外层能够将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隔开,能够有效地保护缓冲支撑内层,避免缓冲支撑内层磨损,同时,柔性外层可以使用防水材料制成,避免外部的雨水侵入缓冲支撑内层各个侧板之间的连接缝隙,造成缓冲包装箱内的托寄物受潮甚至是泡水,保护了缓冲包装箱内的托寄物,柔性外层也可以使用保温材料,针对需要保温的托寄物,将缓冲支撑内层设置在柔性外层的封闭内腔内,能够减少缓冲包装箱内腔内的托寄物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热交换,起到保温的效果。同时,整体式的柔性外层也能提高缓冲包装箱的整体强度。
参考图4-6,本实用新型的缓冲支撑内层的其中一种折叠方式的实施例为:
缓冲支撑内层40由一块片状材料折叠构成,片状材料包括两块第一矩形板和一块第二矩形板,第一矩形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半侧面板8、第一侧面板6和第二半侧面板9,第二矩形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顶面板10、第二侧面板11、底面板12、第三侧面板4、第二顶面板5,两块第一矩形板位于第二矩形板两边,并且分别通过第一侧面板6与底面板12连接。其中各个面板的连接处设置单折痕或双折痕。第一侧面板6上设置折痕,便于将第一侧面板折叠,第一侧面板6的对角线位置设置折痕13,两块第一侧面板上6的折痕13方向相同,第一顶面板或/和第二顶面板的端部设置半圆形开口7,方便内支撑箱的开合。本实施例示例的缓冲支撑内层的折叠方法,将底面板12两边的第一侧面板6垂直折向底面板12,第二侧面板11和第三侧面板4垂直折向底面板12,同时将两块第一半侧面板8折向第二侧面板11,第一顶面板10折向第二侧面板11,并将两块第一半侧面板8固定。第二侧面板11、底面板12、第三侧面板4和第二顶面板5的外表面与外柔性箱连接,并且第一顶面板10折向第二侧面板11的连接处对应的外柔性箱上设置第一拉链齿,第二顶面板5的自由端对应的外柔性箱上设置与第一拉链齿相适配的第二拉链齿,两块第一侧面板6外表面对应的外柔性带上设置弧形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处设置拉链。当需要将本实施例中的可循环式包装箱折叠成片状时,首先将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处的拉链打开,然后将两块第二半侧面板9折向平行于第一侧面板6的方向,再将两块第一侧面板6沿折痕13向底面板12方向折叠,即可将本实施例的可循环式包装箱折叠成片状,该折叠方法简单。两块第二半侧面板9的自由端设置插接件。第一矩形板没有第一半侧面板8或/和没有第二半侧面板9。第二矩形板没有第一顶面板10或/和没有第二顶面板5。
参考图7-9,本实用新型的缓冲支撑内层的其中一种折叠方式的实施例为:
如图7所示,该缓冲支撑内层包括底板A、与底板A四周连接的四个侧板,前侧板B、后侧板C、左左侧板D和右右侧板E以及与后侧板C连接的上板F,底板A、前侧板B、后侧板C、左右两左侧板D-E以及上板F共同围成密闭的箱体空间,缓冲包装层还包括连接板,用于将侧板之间可折叠地固定连接。为了能够使得左右两左侧板D-E以及上板F能够无损的向缓冲包装层内侧折叠摊平,本实施方式缓冲包装层相邻的两侧板之间设有连接板,用于将前侧板B、后侧板C与两左侧板D-E间可折叠地固定连接。后侧板C与左左侧板D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板G,后侧板C与右右侧板E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板H;前侧板B与左左侧板D之间设有第三连接板I,前侧板B与右右侧板E之间设有第四连接板J。上述连接板的至少一边与缓冲包装层为一体式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底板”、“上板”,是为了方便区分、便于说明技术方案而进行的定义。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以及包装箱摆放位置的差异,““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底板”、“上板”实际指代的部位可能有所变化。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对包装箱各部位的名称进行各种变形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式结构”、“一体结构”,指相连为一个整体的结构,包括连贯式的无拼接的一体结构,例如一块完整的无拼接缝隙板材;也包括拼接而成的一体结构,例如通过粘合、铆钉连接等方式将小块板材拼接成一个整体板材。凡是能满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一体式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上述连接板上设有以底板的顶角为端点的折痕,该折痕将所述连接板分为两部分。
具体地,如图7所示,第一连接板G上设有折痕G3,折痕G3将该连接板分为靠近后侧板的部分G1和靠近左侧板的部分G2;第二连接板H上设有折痕H3,折痕H3将该连接板分为靠近后侧板的部分H1和靠近右侧板的部分H2;第三连接板I上设有折痕I3,折痕I3将该连接板分为靠近前侧板的部分I1和靠近左侧板的部分I2;第四连接板J上设有折痕J3,折痕J3将该连接板分为靠近前侧板的部分J1和靠近右侧板的部分J2。
四个连接板与箱体的连接及装配关系有多种方式。
图8示出了实施方式中包装箱连接板与箱体的第一种连接及装配关系示意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以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为例,说明连接板与箱体的连接关系。如图8所示,连接板的两部分分别与相邻侧板为一体结构。
即,连接板G的两边分别通过折痕与左侧板D和后侧板C直接相连,连接板H的两边分别通过折痕与右侧板E和后侧板C直接相连。
在上述连接方式的基础上,两左侧板D和E与后侧板C的装配关系如下:
连接板沿着折痕外侧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相互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其中任一部分的内侧与相邻侧板上边缘内侧相应位置固定连接。
如图8所示,具体地,以第一连接板G与左侧板D和后侧板C的装配关系为例进行说明:第一连接板G被折痕G3分为G1和G2两部分,G1沿连接板G与后侧板C的连接折痕向内侧翻折,翻折后的G1内侧与后侧板C的上边缘内侧相应的位置固定连接;之后G1和G2两部分沿着折痕G3对折,对折后G1的外侧和G2的外侧相接触,采用可拆卸地方式将G1和G2两部分固定连接。
当然,也可以先进行G1和G2的连接,再进行G1和C的连接,装配关系不受先后顺序的影响。
第二连接板H与右侧板E以及后侧板C的装配关系同上述,即H1沿连接板H与后侧板C的连接折痕向内侧翻折后与C上边缘内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H1和H2沿着折痕H3对折后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上述“固定连接”包括可拆卸地以及不可拆卸地方式,如粘贴连接、订书钉连接、魔术贴连接、绑带连接等等。上述“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是指固定连接后还可以无损分离的连接方式,如魔术贴连接、绑带连接等等。
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的连接及装配关系参照上述。
在该种连接及装配关系中,连接板的设计、连接板中折痕的存在,连接板沿折痕对折的两部分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保证了包装箱的左右两侧板在与后侧板组装后,能够无损地向包装箱内侧折叠摊平。
图9示出了实施方式中包装箱的连接板与箱体的第二种连接及装配关系示意图。图7中的平面图示出的也是该种连接关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仍选择以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为例,说明连接板与箱体的连接关系。如图9所示,连接板的一部分与相邻侧板为一体结构,另一部分与相邻侧板分离。
即,连接板G的一边通过折痕与左侧板D直接相连,另一边与后侧板C分离;连接板H的一边通过折痕与右侧板E直接相连,另一边与后侧板C分离。
在上述连接方式的基础上,两侧板D和E与后侧板C的装配关系如下:
连接板中与相邻侧板分离的部分的外侧与相邻侧板下边缘内侧相应位置固定连接;连接板的另一部分的外侧与同一侧板的上边缘内侧相应位置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如图9所示,具体地,以第一连接板G与左侧板D和后侧板C的装配关系为例进行说明:第一连接板G被折痕G3分为G1和G2两部分,其中G1部分沿着与底板连接的顶角顺时针旋转,直至G1的一边与底板的一边重合,将G1的外侧与后侧板C的下边缘内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相应的,G2的外侧与后侧板C上边缘内侧对应位置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第二连接板H与侧板E以及后侧板C的装配关系同上述,即H1与后侧板C下边缘内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H2与后侧板C上边缘内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
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的连接及装配关系参照上述。
在该种连接及装配关系中,连接板的设计、连接板中折痕的存在,以及连接板中的一部分与侧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的方式,同样保证了包装箱的左右两侧板在与前后侧板组装后,能够无损地向包装箱内侧折叠摊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所示,连接板G、H、I、J与底板连接的顶角处分别设有缺口G4、H4、I4、J4,与上述缺口呈对角线的连接板顶点处分别设有倒角或者缺口或者圆弧结构。图7中示出的是圆弧结构G5、H5、I5、J5。
考虑到如果包装箱的高度大于1/2的长度时,侧板D和E内折后就会发生干涉,导致包装箱无法摊平。因此,对连接板的顶角部位进行了设计,制作成倒角或者缺口或者圆弧结构。缺口、倒角或者圆弧结构的设计,使得左右侧板D和E能更轻易地内折,连接板也能更轻易地与侧板或者前后板固定连接,即使发生重合也可以自由的摊平,折叠。为了避免侧板摊平之后的相互干涉,也可以将与倒角或缺口相连的两边设计成圆弧形等形状。本实施方式中,只要保证具有折叠连接作用,并且内折后不会发生干涉的连接板形状均是可以接受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左右两侧板上边缘还设有内折板,所述内折板能够向箱体内侧折叠。
如图7所示,内折板K通过折痕与左侧板D直接相连,内折板L通过折痕与右侧板E直接相连。内折板K和L能够沿着折痕向箱体内侧折叠。如此使得箱体内的物体受到内折板的约束,不易外露,保证了包装箱装配后的一体性,牢固结实,在拥有良好的外观品质的前提下提高箱体载物的安全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上板边缘与侧板扣合连接处设有能够向箱体内侧折叠的内折板。内折板与上板连接处设有缺口,与所述缺口对应的侧板相应位置也设有缺口。
如图7所示,内折板M通过折痕直接与上板F相连,内折板M与上板F扣合处设有缺口F1,与缺口F1相对应的前侧板B上设有缺口B1。该内折板的设计保证了箱体内的物体不易外露,提高了安全性,同时缺口的设计有助于打开和关闭箱体,方便取物。
参考图7-9,本实用新型的缓冲支撑内层的其中一种折叠方式的实施例为: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2)

1.一种缓冲包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支撑内层,所述缓冲支撑内层外侧包裹有柔性外层,所述缓冲支撑内层设置为可折叠的中空板,所述柔性外层与所述缓冲支撑内层固定连接,所述柔性外层设置开口,所述开口设置有封口装置,所述封口装置用于封闭所述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外层紧压所述缓冲支撑内层的外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支撑内层为一体式结构折叠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板的折叠连接部设置为柔性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冲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部通过压制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支撑内层外侧三面相交构成的角设置为圆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支撑内层围合成空腔,所述空腔的至少一个侧壁连接有弹性固定件,所述弹性固定件用于将托寄物固定在所述空腔的底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缓冲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固定件包括弹性部和固定连接结构,所述固定连接结构通过所述弹性部与所述缓冲内层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支撑内层包括两块第一侧面板和一块第二矩形板,所述第二矩形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侧面板、底面板、第三侧面板,两块所述第一侧面板位于所述第二矩形板两边,并且所述第一侧面板分别与所述底面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缓冲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板两端或一端连接半侧面板,所述第二矩形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顶面板、第二侧面板、底面板、第三侧面板,或依次连接的第二侧面板、底面板、第三侧面板、第二侧面板,或依次连接的第一顶面板、第二侧面板、底面板、第三侧面板、第二侧面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支撑内层包括底板、底板四周连接的前后左右四个侧板、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用于将侧板间可折叠地固定连接,所述后侧板与左右两侧板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板和/或第二连接板;所述前侧板与左右两侧板之间设有第三连接板和/或第四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至少一边与所述缓冲支撑内层为一体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缓冲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以底板的顶角为端点的折痕,所述折痕将所述连接板分为靠近左侧板或者右侧板的部分,以及靠近后侧板或者前侧板的部分,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或第二连接板沿着折痕对折,对折后的连接板两部分中靠近后侧板的部分的内侧与后侧板上边缘内侧相应位置固定连接。
CN201820403126.7U 2018-03-23 2018-03-23 缓冲包装箱 Active CN2081654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03126.7U CN208165494U (zh) 2018-03-23 2018-03-23 缓冲包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03126.7U CN208165494U (zh) 2018-03-23 2018-03-23 缓冲包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65494U true CN208165494U (zh) 2018-11-30

Family

ID=64373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03126.7U Active CN208165494U (zh) 2018-03-23 2018-03-23 缓冲包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654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8064A (zh) * 2018-03-23 2018-07-27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缓冲包装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8064A (zh) * 2018-03-23 2018-07-27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缓冲包装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65494U (zh) 缓冲包装箱
CN201058682Y (zh) 包装盒
CN109606890A (zh) 一种家用电器用纸卡包装箱
CN205891504U (zh) 一种无人机包装盒
CN108328064A (zh) 缓冲包装箱
CN208761095U (zh) 可折叠式的包装箱体以及包装箱
CN202115767U (zh) 包装盒
CN110254889A (zh) 一种可折叠循环纸箱
CN105947356A (zh) 包装纸箱
CN202935706U (zh) 一种软包装袋
CN108341120A (zh) 可折叠式的包装箱体以及包装箱
CN208761265U (zh) 用于玻璃门的护角组件及玻璃门包装结构
CN207876191U (zh) 一种可折叠的花瓶包装盒
CN213139407U (zh) 一种用于化妆品包装盒内的内衬结构
CN209258585U (zh) 一种包装盒和组合包装盒
CN205668718U (zh) 一种便携式水果防震保护保鲜包装盒
CN211663638U (zh) 一种防摇盖断裂瓦楞纸箱
CN218464111U (zh) 一种新型折叠盒
JP3168404U (ja) 包装用紙パレット
CN109080981A (zh) 一种防摔性化妆品包装盒
CN209553748U (zh) 一种包装盒及设有该包装盒的包装结构
CN209480261U (zh) 可折叠便携式包装盒
CN208165472U (zh) 一种礼盒内衬及礼盒
KR101387380B1 (ko) 접이식 포장 상자
CN208868569U (zh) 一种可视化工具包装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27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Yuehai Street Coastal Community High-tech Nanshidao 81, 83, 85 Software Industry Base 1 B1002

Patentee after: Shunqihe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61 Intersection of Xuefu Road (south) and Baishi Road (east) in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6-13 floors, Block B, Shenzhen Software Industry Base

Patentee before: SHUNFENG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