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35706U - 一种软包装袋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包装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935706U
CN202935706U CN201220444423.9U CN201220444423U CN202935706U CN 202935706 U CN202935706 U CN 202935706U CN 201220444423 U CN201220444423 U CN 201220444423U CN 202935706 U CN202935706 U CN 2029357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packaging bag
soft packaging
side edg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44442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文慧
马莉
胡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c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c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c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c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44442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9357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9357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93570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软包装袋。该软包装袋包括袋身和袋底,袋身的下部形成开口,袋底包括平面片区和两个收折片区,两个所述收折片区分别连接在所述平面片区的左侧和右侧;收折片区在前后方向形成四个均等的部分,中间的两个部分沿左右延伸的中线向上且向内倾斜凸起;收折片区的四个部分的侧边粘合在一起;平面片区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分别与袋身的开口的前侧边和后侧边连接。灌装物料后,该软包装袋的底面能够相应形成为长方形或正方形,为物料提供稳定支撑,且该技术方案中由于袋底的收折片区的四个部分的侧边粘合在一起,使得左右两侧的棱边由四层片层材料粘合而成,棱边和厚度相对增加,降低棱边的锐利程度,减小对人们皮肤造成损伤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一种软包装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产品包装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软包装袋。 
背景技术
软包装袋是当前常用包装工具。软包装袋一般用适当的软性的片层材料制作,具有一定的变形性能,可以用于灌装液态物料、粉态物料或颗粒状物料。在未灌装物料时,软包装袋可以折叠,占用空间小,进而存放和运输非常方便;灌装物料后,软包装袋可以实现对物料一定程度的密封,并可以为物料的储存与运输提供便利。 
中国专利文献CN201240560Y公开一种用于灌装液体的软包装袋。请参考图1和图2,图1是专利文献CN201240560Y公开的软包装袋未灌装液体时的侧视结构图,图2是专利文献CN201240560Y公开的软包装袋灌装液体后的侧视结构图。该软包装袋包括袋身1和袋底2;袋身1下端形成开口,开口的两侧设置有缺口;袋底2为多边形,且袋底2的边沿与袋身1下端的开口的边沿对应并粘合连接;袋身1由两片片层材料形成,两片片层材料的顶部及两侧粘合相连,连接处保持密封;袋身1上安装有袋嘴3,袋嘴3的通孔可以连通软包装袋的内腔与外部空间,进而可以通过袋嘴3将内腔的液体倒出或者将液体灌入内腔。 
该软包装袋有两种状态:如图1所示,在未灌装液体时,袋底2沿中线向内折叠,袋身1的前后面贴合,该软包装袋形成片状结构。此时,软包装袋占用空间较小,可以方便地进行存储和运输。在灌装液体后,袋身1和袋底2在适当压力作用下撑开,袋底2前后展开(如图中袋底2部分箭头所示),形成一个多边形平面,袋身1前后张开(如图中袋身1部分箭头所示)。袋底2形成的多边形平面为软包装袋提供一个稳定的底面,该底面为软包装袋和液体提供支撑,使软包装袋能够保持直立摆放,为商品展示与放置提供便利。为了便于软包装袋的使用,软包装袋上还可以设置手提孔。 
如图2所示,在灌装液体后,袋底2两侧与袋身1粘合处向两侧伸出形成棱边;该棱边由袋底2一层片层材料与袋身1的一层片层材料粘合而成,这就导致了棱边较薄;在人们接触该软包装袋时,较薄的棱边很容易造成人们皮肤的损伤,导致该软包装袋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包装袋,该软包装袋可以减少对人们皮肤的损伤,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包装袋包括袋身和袋底,所述袋身的下部形成开口,所述袋底包括平面片区和两个收折片区,两个所述收折片区分别连接在所述平面片区的左侧和右侧;所述收折片区在前后方向形成四个均等的部分,中间的两个部分沿左右延伸的中线向上且向内倾斜凸起;所述收折片区的四个部分的侧边粘合在一起;所述平面片区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分别与所述袋身的开口的前侧边和后侧边连接。 
优选的,在未灌装状态下,所述软包装袋在前后方向上的投影为梯形。 
优选的,所述袋底的两个收折片区左右对称。 
优选的,所述袋身包括前面层和后面层,所述前面层的上边、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与后面层的上边、左侧边和右侧边粘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软包装袋还包括袋嘴,所述袋嘴安装在所述前面层和后面层之间的粘合连接处;所述袋嘴的通孔连通软包装袋的内腔与外界。 
优选的,所述袋嘴安装在所述袋身的左侧的粘合连接处,所述袋身的右上角形成手提孔。 
优选的,所述平面片区形成分别位于中线的两侧,且延伸方向与中线平行的两个烫边;在灌装状态下,两个所述烫边分别形成底面的前侧边和后侧边。 
优选的,所述平面片区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分别与所述袋身的开口的前侧边和后侧边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平面片区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分别与所述袋身的开口的前侧边和后侧边粘合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袋底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平面片区的前后方向的尺寸与所述收折片区的前后方向的尺寸相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包装袋中,所述袋底包括平面片区和两个收折片区,两个所述收折片区分别连接在平面片区的左侧和右侧;所述收折片区在前后方向形成四个均等的部分,中间的两个部分整体沿左右延伸的中线向上且向内倾斜凸起,使得四个部分的侧边能够在粘合在一起,形成软包装袋的底部;所述平面片区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分别与所述袋身的下部开口的前侧边和后侧边连接,使软包装袋形成相应的内腔,可以用于灌装相应物料。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制作软包装袋的片层材料的厚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该技术方案中由于袋底的收折片区的四个部分的侧边粘合在一起,使得该软包装袋的底部的左右两侧的棱边由四层片层材料粘合而成;进而,使得该棱边厚度相对增加,进而可以降低棱边的锐利程度,减小对人们皮肤造成损伤的可能性,使得该软包装袋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软包装袋在前后方向上的投影为梯形,这样可以使得灌装物料后,物料的整体重心降低,提高物料与软包装袋直立放置的稳定性。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平面片区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分别与所述袋身的下部开口的前侧边和后侧边一体成型。这样可以减少软包装袋的棱边,进一步提高软包装袋的安全性和密封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专利文献CN201240560Y公开的软包装袋未灌装液体时的侧视结构图; 
图2是专利文献CN201240560Y公开的软包装袋灌装液体后的侧 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软包装袋在未灌装物料状态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软包装袋在未灌装物料状态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软包装袋中,袋底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向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所示软包装袋灌装物料后状态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B向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形成软包装袋的片层材料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片层材料的C向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软包装袋在灌装物料后的底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公开技术内容的限制。 
请参考图3、图4和图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软包装袋在未灌装物料状态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软包装袋在未灌装物料状态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软包装袋中,袋底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为了描述的方便,本部分中,除非有特别说明,以图3所示状态确定相应方位词;其中,图中,箭头指示方向U表示上,箭头指示方向D表示下,箭头指示方向L表示左侧,箭头指示方向R表示右侧;另外,从图纸面向外的方向为前,朝向图纸面内的方向为后。 
该实施例提供的软包装袋包括袋身100和袋底200。请参考图3和图4。袋身100包括前面层110和后面层120;本实施例中,前面层110上边、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与后面层120的上边、左侧边和右侧边粘合,下边保持分离;这样,袋身100的下部形成开口(图3中双 点划线部分)。当然,前面层110和后面层120不限于粘合连接,也可以一体成形。 
袋底200包括平面片区210和两个收折片区220。请参考图5和图6,图5是袋底的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A向结构示意图。两个收折片区220分别连接在平面片区210的左侧和右侧,两个收折片区220和平面片区210可以为一片片层材料,因此,其连接处以双点划线表示。本例中,优选使两个收折片区220左右对称。以下以左侧的收折片区220为例对收折片区220进行描述。 
左侧的收折片区220在前后方向形成四个均等的部分;在前后方向上,各部分分别为c 1、c2、c3和c4;其中,中间的两个部分c2和c3整体沿左右延伸的中线M向上且向内倾斜凸起,形成一个角凸221。这样,沿中线M向上折袋底200,可以使得收折片区220的四个部分c 1、c2、c3和c4的侧边能够对齐,并进而能够将收折片区220的四个部分的侧边粘合在一起;这样,在袋底200左右两侧就分别形成了一个“K”形烫边结构。本实施例中,在袋底200处于展开状态时,优选使平面片区210的前后方向的尺寸与收折片区220的前后方向的尺寸相等;当然,也可以使平面片区210的前后方向的尺寸与收折片区220的前后方向的尺寸不相等。 
平面片区210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分别与所述袋身100的下部开口的前侧边和后侧边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软包装袋。 
请再参考图4和图5,在灌装物料时,袋底200及袋身100沿图4中所示箭头方向向前后两侧张开;袋底200的平面片区210至少一部分形成底面,支撑物料重量;同时,左侧收折片区的角凸221的a(图5中示出)段部分向左侧张开,右侧收折片区的角凸221的a(图5中示出)段部分向右侧张开,也形成底面的一部分。 
请参考图7和图8,图7是图3所示软包装袋灌装物料后状态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B向视图。在灌装物料后,袋底200全部或者其中一部分形成软包装袋的底面,为物料提供稳定支撑。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将袋底200的平面片区210为长方形或正方形,使 灌装物料后,软包装袋形成的底面相应形成为长方形或正方形。 
本实施例提供的软包装袋中,由于收折片区220的四个部分的侧边粘合在一起,进而,该软包装袋的底部左右两侧的棱边由四层片层材料粘合而成;进而,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制作软包装袋的片层材料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使得左右两侧的棱边厚度相对增加,进而可以降低该棱边的锐利程度,减小对人们皮肤造成损伤的可能性,使得该软包装袋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在未灌装物料状态下,所述软包装袋在前后方向上的投影为梯形。这样,在灌装物料后,该软包装袋上部截面小于下部截面,进而可以降低灌装后物料整体的重心,保证软包装袋直立放置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前面层110和后面层120之间的粘合连接处还可以安装在袋嘴300,所述袋嘴300的通孔连通在软包装袋的内腔与外界之间。这样,通过袋嘴300可以方便地向软包装袋内灌装物料,或者将物料倒出;灌装物料后,通过封闭袋嘴300,还可以为密封物料提供了便利。 
本实施例中,袋嘴300安装在所述袋身100的左侧的粘合连接处,所述袋身100的右上角形成手提孔101。由于袋身100整体为梯形,左侧形成一个斜边,袋嘴300设置在斜边上;这样,灌装物料后直立放置时,软包装袋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该空间可以为袋嘴300的伸出部分提供容纳空间,进而可以避免由于袋嘴300伸出造成软包装袋之间的干涉。袋嘴300与手提孔101分别位于左侧和右侧可以方便手持和软包装袋的使用。 
上述实施例中,袋身100的前面层110下侧边和袋底200前侧边可以一体成形,后面层120的下侧边和袋底200前侧边一体成形。进而该软包装袋的袋身100和袋底200由一张片层材料形成。该片层如图9和图10所示,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形成软包装袋的片层材料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所示片层材料的C向视图。根据图9所示的箭头所示方向,使上侧部分和下侧部分(以图9为参照)分别相对于中线M旋转,就可以将相对应侧边粘合形成一种 软包装袋,根据需要可以在粘合处设置袋嘴300或其他结构。 
根据上述描述,可以理解,袋身100与袋底200之间不限于一体成形,二者之间的接合处,也可以通过粘合连接;此时,二者连接处形成相应棱边。请参考图11,该图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软包装袋在灌装物料后的底视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袋身100与袋底200之间通过粘接连接,进而在袋底200形成的底面前侧处和后侧处形成棱边201。当然,在袋身100与袋底200一体成形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平面片区210的适当位置形成与分别位于中线M的两侧,且延伸方向与中线M平行的两个烫边;在软包装袋灌装后,两个烫边分别形成底面的前侧边和后侧边,以便于软包装袋灌装后形成底面,提高灌装后软包装袋的稳定性。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软包装袋,包括袋身和袋底,所述袋身的下部形成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底包括平面片区和两个收折片区,两个所述收折片区分别连接在所述平面片区的左侧和右侧;所述收折片区在前后方向形成四个均等的部分,中间的两个部分沿左右延伸的中线向上且向内倾斜凸起;所述收折片区的四个部分的侧边粘合在一起;所述平面片区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分别与所述袋身的开口的前侧边和后侧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在未灌装状态下,所述软包装袋在前后方向上的投影为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底的两个收折片区左右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身包括前面层和后面层,所述前面层的上边、左侧边和右侧边分别与后面层的上边、左侧边和右侧边粘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包装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袋嘴,所述袋嘴安装在所述前面层和后面层之间的粘合连接处;所述袋嘴的通孔连通软包装袋的内腔与外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嘴安装在所述袋身的左侧的粘合连接处,所述袋身的右上角形成手提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软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片区形成分别位于中线的两侧,且延伸方向与中线平行的两个烫边;在灌装状态下,两个所述烫边分别形成底面的前侧边和后侧边。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软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片区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分别与所述袋身的开口的前侧边和后侧边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软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片区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分别与所述袋身的开口的前侧边和后侧边粘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软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袋底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平面片区的前后方向的尺寸与所述收折片区的前后方向的尺寸相等。
CN201220444423.9U 2012-09-03 2012-09-03 一种软包装袋 Expired - Lifetime CN2029357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444423.9U CN202935706U (zh) 2012-09-03 2012-09-03 一种软包装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444423.9U CN202935706U (zh) 2012-09-03 2012-09-03 一种软包装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935706U true CN202935706U (zh) 2013-05-15

Family

ID=48319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444423.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935706U (zh) 2012-09-03 2012-09-03 一种软包装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93570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22637A (ja) * 2014-07-18 2016-02-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
CN109205058A (zh) * 2018-10-23 2019-01-15 林文茂 耐摔自立袋
WO2021189405A1 (zh) * 2020-03-27 2021-09-30 昂诺创意有限公司 一种容置袋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22637A (ja) * 2014-07-18 2016-02-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
CN109205058A (zh) * 2018-10-23 2019-01-15 林文茂 耐摔自立袋
WO2021189405A1 (zh) * 2020-03-27 2021-09-30 昂诺创意有限公司 一种容置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91227U (zh) 一种折叠储物箱包
CN202935706U (zh) 一种软包装袋
BR112020025603A2 (pt) conjunto de alça portátil
CN201105824Y (zh) 可折叠磁石硬纸盒
HUE031049T2 (en) Circular storage device
CN203064500U (zh) 一种水果包装箱
CN202912165U (zh) 具有瓦楞纸衬垫的电子产品包装箱
KR101368152B1 (ko) 입식형 비닐용기
CN107187692A (zh) 一种液体密封包装容器
CN101434322A (zh) 一种多用途包装盒
CN201099386Y (zh) 可折叠易粘贴的硬纸盒
CN105151460B (zh) 一种紫砂壶套装缓冲包装盒
CN107985717A (zh) 包装纸托及其成型方法
CN207876191U (zh) 一种可折叠的花瓶包装盒
CN203855002U (zh) 带花型锁的包装衬垫
CN207360826U (zh) 一种展示包装盒
CN201647211U (zh) 折叠式包装盒
CN201424187Y (zh) 一种便于放置的包装袋
CN105966720B (zh) 一种一纸成型茶具套装包装盒
CN214268624U (zh) 一种化妆品用包装盒
JP5643071B2 (ja) ガロンボトルの収納用コンテナ
CN207550756U (zh) 包装盒
CN206472970U (zh) 一种可堆叠式行李手提箱
CN210162451U (zh) 一种具有防晃动功能的产品盒
CN210455548U (zh) 一种对扣三折吸塑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1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