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62447U - 一种侧面成型及脱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面成型及脱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62447U
CN208162447U CN201820757070.5U CN201820757070U CN208162447U CN 208162447 U CN208162447 U CN 208162447U CN 201820757070 U CN201820757070 U CN 201820757070U CN 208162447 U CN208162447 U CN 2081624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block
plane
holding tank
upper mold
lay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5707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雄辉
曾文伟
张文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illion And Precis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illion And Precis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illion And Precis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illion And Precis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5707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624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624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6244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面成型及脱料装置,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固定有上模插刀;上模插刀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斜面A和斜面B;下模滑动连接有侧拉滑块和复位侧拉滑块的第一弹性件;侧拉滑块上表面设有第一容纳槽;第一容纳槽内设有侧推滑块,且内壁设有复位侧推滑块的第二弹性件;侧推滑块背离第一容纳槽的面上一端设有与工件对应的折弯缺口,另一端设有与斜面A吻合的第一斜面;第一容纳槽内表面设有与折弯缺口对应的折弯凸块,和与斜面B吻合的第二斜面;一种工件无须浮升便可快速成形及脱料,生产效益高的侧面成型及脱料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侧面成型及脱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钣金冲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侧面成型及脱料装置。
背景技术
出于美观性或实际装配的需要,内扣折弯工件随处可见。在精密及高精密冲压生产中,会针对内扣折弯的工件设计相应的模具进行加工生产。目前满足内扣折弯要求的模具设计多采用斜度滑块成形脱料,下模工件要跟随斜度滑块浮升到一定高度后才能脱料,如果遇到内扣深度过深,存在下模料带及斜度滑块也要浮升很高的情况,这样虽然能顺利脱料,但是后续料带必须等待前端工件处理完毕才能进一步送料,从而造成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益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工件无须浮升便可快速成形及脱料,生产效益高的侧面成型及脱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侧面成型及脱料装置,包括上模和下模;其中,所述上模固定有上模插刀;所述上模插刀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斜面A和斜面B;所述下模滑动连接有侧拉滑块和复位所述侧拉滑块的第一弹性件;所述侧拉滑块上表面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内设有侧推滑块,且内壁设有复位所述侧推滑块的第二弹性件;所述侧推滑块背离所述第一容纳槽的面上一端设有与工件对应的折弯缺口,另一端设有与所述斜面A吻合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容纳槽内表面设有与所述折弯缺口对应的折弯凸块,和与所述斜面B吻合的第二斜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面成型及脱料装置,其中,所述下模设有容纳所述侧拉滑块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内壁设有容纳第一弹性件的第三容纳槽;所述侧推滑块的侧表面设有容纳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第四容纳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面成型及脱料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面成型及脱料装置,其中,所述上模包括内导柱,所述下模设有与容纳所述内导柱的孔;所述孔从外到内的孔径分段变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面成型及脱料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容纳槽内设有与所述侧推滑块对应的限位块;所述第二弹性件和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侧推滑块两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面成型及脱料装置,其中,所述限位块与所述侧拉滑块为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合模前,将工件已初步完成的折弯处与侧拉滑块的折弯凸块紧挨,工件的放置定位简单快捷,侧拉滑块和侧推滑块都处于静止状态,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都处于自然状态,静止和自然状态便于工人直观判断此时的滑块和弹性件都处于可进行下一轮合模的状态;同时两个滑块用两个弹性件连接,有利于当滑块受损需要更换时,只需要更换一部分,无需整体丢弃,节省了生产成本。
启动动力设备,使得上模带动上模插刀下行,上模插刀的斜面B与第二斜面接触,第二斜面受力促使侧拉滑块向右滑移挤压第一弹性件,将上模插刀的上下垂直运动变为侧拉滑块的水平运动;同时上模压紧工件,防止工件乱窜导致成形失败;侧推滑块在侧拉滑块的滑移下不断靠近上模插刀,上模插刀在第二斜面的导向下继续下行,从而地平稳进入第一容纳槽,进一步第一斜面与斜面A接触,第一斜面受力促使侧推滑块向左滑移挤压第二弹性件,将上模插刀的上下垂直运动变为侧推滑块的水平运动;侧推滑块的侧面挤压工件伸入到折弯缺口下端的预留端,预留端既作为工件折弯的一部分,又能使得工件与侧推滑块的接触面积更大,折弯过程更稳定;工件被侧拉滑块的折弯凸块和侧推滑块的折弯缺口共同压紧,逐渐变形,直到上模插刀到达预定的下行深度,工件被折弯成预定的形状,此时完成工件的成形工序。
开模时,上模插刀在上模的带动下上升,在上模插刀的第一斜面与斜面A共面前,侧拉滑块和侧推滑块都未产生滑移,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都处于受力状态,此时是给工件留了定形时间,避免刚成形就撤掉作用力而导致工件反弹,折弯形状与预想的产生偏差;在上模插刀的第一斜面与斜面A共面后,侧推滑块受第二弹性件复位产生的作用力,向右滑移,使折弯缺口脱离已成形好的工件,利用弹性件本身的特性产生作用力,而不用再外加驱动力,可多次使用,复位性能稳定,节约了资源和生产成本;当上模插刀的第二斜面与斜面B共面后,侧拉滑块受第一弹性件复位产生的作用力,向左滑移,使折弯凸块脱离从已成形好的工件,先使工件脱离侧推滑块再脱离侧拉滑块,可避免侧拉滑块在被侧推滑块卡紧的情况下强行拉动工件,而造成对工件和侧推滑块的损伤;随后上模带动上模插刀继续上升,并松开、远离已成形好的工件,直至回到预定的起始位置;脱料方便,工人此时可以取下已成形好的工件。
侧拉滑块与侧推滑块对工件的成形工作,由此组成了一个折弯冲压工作周期。连续生产时,这个工作周期就不断循环,以完成每个工件的一次成形及脱料。从而达到工件无须浮升便可快速成形及脱料,生产效益高的生产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面成型及脱料装置的开模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面成型及脱料装置的初始闭模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面成型及脱料装置的完全闭模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面成型及脱料装置如图1所示,同时参阅图2和图3,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固定有上模插刀10;上模插刀10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斜面A100和斜面B101;下模2滑动连接有侧拉滑块20和复位侧拉滑块20的第一弹性件21;侧拉滑块20上表面设有第一容纳槽200;第一容纳槽200内设有侧推滑块22,且内壁设有复位侧推滑块22的第二弹性件23;侧推滑块22背离第一容纳槽200的面上一端设有与工件对应的折弯缺口201,另一端设有与斜面A100吻合的第一斜面202;第一容纳槽200内表面设有与折弯缺口201对应的折弯凸块24,和与斜面B101吻合的第二斜面203。
合模前,将工件已初步完成的折弯处与侧拉滑块20的折弯凸块24紧挨,工件的放置定位简单快捷,侧拉滑块20和侧推滑块22都处于静止状态,第一弹性件21和第二弹性件23都处于自然状态,静止和自然状态便于工人直观判断此时的滑块和弹性件都处于可进行下一轮合模的状态;同时两个滑块用两个弹性件连接,有利于当滑块受损需要更换时,只需要更换一部分,无需整体丢弃,节省了生产成本。
启动动力设备,使得上模1带动上模插刀10下行,上模插刀10的斜面B101与第二斜面203接触,第二斜面203受力促使侧拉滑块20向右滑移挤压第一弹性件21,将上模插刀10的上下垂直运动变为侧拉滑块20的水平运动;同时上模1压紧工件,防止工件乱窜导致成形失败;侧推滑块22在侧拉滑块20的滑移下不断靠近上模插刀10,上模插刀10在第二斜面203的导向下继续下行,从而地平稳进入第一容纳槽200,进一步第一斜面202与斜面A100接触,第一斜面202受力促使侧推滑块22向左滑移挤压第二弹性件23,将上模插刀10的上下垂直运动变为侧推滑块22的水平运动;侧推滑块22的侧面挤压工件伸入到折弯缺口201下端的预留端,预留端既作为工件折弯的一部分,又能使得工件折弯更稳定;工件被侧拉滑块20的折弯凸块24和侧推滑块22的折弯缺口201共同压紧,逐渐变形,直到上模插刀10到达预定的下行深度,工件被折弯成预定的形状,此时完成工件的成形工序。
开模时,上模插刀10在上模1的带动下上升,在上模插刀10的第一斜面202与斜面A100共面前,侧拉滑块20和侧推滑块22都未产生滑移,第一弹性件21和第二弹性件23都处于受力状态,此时是给工件留了定形时间,避免刚成形就撤掉作用力而导致工件反弹,折弯形状与预想的产生偏差;在上模插刀10的第一斜面202与斜面A100共面后,侧推滑块22受第二弹性件23复位产生的作用力,向右滑移,使折弯缺口201脱离已成形好的工件,利用弹性件本身的特性产生作用力,而不用再外加驱动力,可多次使用,复位性能稳定,节约了资源和生产成本;当上模插刀10的第二斜面203与斜面B101共面后,侧拉滑块20受第一弹性件21复位产生的作用力,向左滑移,使折弯凸块24脱离从已成形好的工件,先使工件脱离侧推滑块22再脱离侧拉滑块20,可避免侧拉滑块20在被侧推滑块22卡紧的情况下强行拉动工件,而造成对工件和侧推滑块22的损伤;随后上模1带动上模插刀10继续上升,并松开、远离已成形好的工件,直至回到预定的起始位置;工人此时可以取下已成形好的工件。
侧拉滑块20与侧推滑块22对工件的成形工作,由此组成了一个折弯冲压工作周期。连续生产时,这个工作周期就不断循环,以完成每个工件的一次成形及脱料。从而达到工件无须浮升便可快速成形及脱料,生产效益高的生产目的。
如图1所示,下模2设有容纳侧拉滑块20的第二容纳槽204;使得本装置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第二容纳槽204内壁设有容纳第一弹性件21的第三容纳槽205;侧推滑块22的侧表面设有容纳第二弹性件23的第四容纳槽206;使得本装置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且弹性件复位时沿着容纳槽滑动,不会乱窜。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弹性件21和第二弹性件23均为弹簧;安装和拆卸方便,且成本低。
如图1至图3所示,上模1包括内导柱11,下模1设有与容纳内导柱11的孔;孔从外到内的孔径分段变大;孔的上端是对内导柱11起导向作用,而下端仅是避空作用,即比内导柱11的外径大即可,孔的上下两端孔径不同,可降低孔整体的加工精度,降低生产成本。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容纳槽200内设有与侧推滑块22对应的限位块25;第二弹性件23和限位块25位于侧推滑块22两端;限位块25可以改变侧推滑块22的滑动行程,同时使得侧推滑块22的侧表面与侧拉滑块20的内表面相隔一定距离,避免两个面贴合,而使得上模插刀10难以下行进入第一容纳槽200。
如图1至图3所示,限位块25与侧拉滑块20为可拆卸连接,安装和拆卸方便快捷。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侧面成型及脱料装置,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固定有上模插刀;所述上模插刀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斜面A和斜面B;
所述下模滑动连接有侧拉滑块和复位所述侧拉滑块的第一弹性件;所述侧拉滑块上表面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内设有侧推滑块,且内壁设有复位所述侧推滑块的第二弹性件;所述侧推滑块背离所述第一容纳槽的面上一端设有与工件对应的折弯缺口,另一端设有与所述斜面A吻合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容纳槽内表面设有与所述折弯缺口对应的折弯凸块,和与所述斜面B吻合的第二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面成型及脱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设有容纳所述侧拉滑块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内壁设有容纳第一弹性件的第三容纳槽;所述侧推滑块的侧表面设有容纳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第四容纳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面成型及脱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为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面成型及脱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内导柱,所述下模设有与容纳所述内导柱的孔;所述孔从外到内的孔径分段变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面成型及脱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设有与所述侧推滑块对应的限位块;所述第二弹性件和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侧推滑块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面成型及脱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与所述侧拉滑块为可拆卸连接。
CN201820757070.5U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侧面成型及脱料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624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57070.5U CN208162447U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侧面成型及脱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57070.5U CN208162447U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侧面成型及脱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62447U true CN208162447U (zh) 2018-11-30

Family

ID=64364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5707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62447U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侧面成型及脱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6244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45616A (zh) * 2020-04-20 2020-08-18 广德竹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内扣包圆成型方法
CN113020446A (zh) * 2021-03-02 2021-06-25 深圳市亿和精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模内侧推折弯结构的冲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45616A (zh) * 2020-04-20 2020-08-18 广德竹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内扣包圆成型方法
CN113020446A (zh) * 2021-03-02 2021-06-25 深圳市亿和精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模内侧推折弯结构的冲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62447U (zh) 一种侧面成型及脱料装置
CN206009568U (zh) 一种用于制造金属环的冲压连续模结构
CN204182800U (zh) 一种用于冲压级进模的复合冲压结构
CN209006557U (zh) 一种易取出工件的冲压模具
CN210045866U (zh) 一种上下同步成型结构
CN215237340U (zh) 一种贵金属复合电刷加工用高精度五金冲压模具
CN104128410A (zh) 一种传热翅片的冲制设备及制备方法
CN210817115U (zh) 机械式模内送料机构
CN212551214U (zh) 一种数控铜板自动冲压机
CN211331018U (zh) 一种用于产品铆接的模具
CN211360279U (zh) 一种水泵腔体薄壁圆弧面冲方形孔模具
CN210305591U (zh) 一种拼合式冷镦模具
CN209631938U (zh) 订书机中央支架自动出件级进冲压模具
CN209849651U (zh) 基于同一基准面的侧切模具
CN209716187U (zh) 一种螺母板的高精度冲孔模具
CN200942415Y (zh) 一种转塔冲模上模的退料结构
CN216606996U (zh) 一种利于带沟槽冲压件脱模的冲压模具
CN210754803U (zh) 一种高精密度模具脱料装置
CN205816577U (zh) 一种碳刷架铆压机
CN213055842U (zh) 一种塑料制品加工模具
CN215033257U (zh) 一种热锻机床
CN217343193U (zh) 一种底盘精密冲压模具
CN112122455B (zh) 一种叶片盖板类零件复合成形模具
CN210586708U (zh) 负角折弯机构
CN220065409U (zh) 一种电感成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