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59991U - 一种茶叶高效炒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叶高效炒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59991U
CN208159991U CN201720879072.7U CN201720879072U CN208159991U CN 208159991 U CN208159991 U CN 208159991U CN 201720879072 U CN201720879072 U CN 201720879072U CN 208159991 U CN208159991 U CN 2081599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tealeaves
shaft
cabinet
frying p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7907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Poly Se Agel Ecommerc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Poly Se Agel Ecommerc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Poly Se Agel Ecommerce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Poly Se Agel Ecommerce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7907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599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599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5999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炒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茶叶高效炒制装置。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效率高、省时省力、保持茶叶完整的茶叶高效炒制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茶叶高效炒制装置,包括有箱体等;箱体顶部开有开口,箱体内设有抖动装置,抖动装置中部设有炒锅,炒锅的底部连接有保温罩,保温罩内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加热板,箱体内底部设有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抖动装置运行,抖动装置抖动炒锅的内茶叶,扫料装置扫动炒锅内的茶叶,达到了效率高、省时省力、保持茶叶完整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茶叶高效炒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炒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茶叶高效炒制装置。
背景技术
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著名饮品,遍销海内外。
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种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茶叶从茶树上摘下后需要经过炒制将水份炒干,目前炒茶设备容易使茶叶断裂,而人工炒茶效率低、费时费力,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效率高、省时省力、保持茶叶完整的茶叶高效炒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目前炒茶设备容易使茶叶断裂,而人工炒茶效率低、费时费力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效率高、省时省力、保持茶叶完整的茶叶高效炒制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茶叶高效炒制装置,包括有箱体、抖动装置、炒锅、保温罩、加热板和驱动装置,箱体顶部开有开口,箱体内设有抖动装置,抖动装置中部设有炒锅,炒锅的底部连接有保温罩,保温罩内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加热板,箱体内底部设有驱动装置。
优选地,抖动装置包括有滑轨、滑块、挡块、弹簧和环形支架,箱体内左右两侧的上部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滑轨,两边滑轨上均滑动式的安装有滑块,滑块与滑轨滑动配合,滑轨的底部连接有挡块,两边的挡块与滑块之间均连接有弹簧,两边滑块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环形支架,炒锅位于环形支架中部,环形支架内侧与炒锅外侧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
优选地,驱动装置包括有第一电机、第一转轴、支杆、第一轴承座和凸轮,箱体内左侧下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转轴,箱体内底部中间连接有支杆,支杆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转轴的中部外侧与第一轴承座内的轴承过盈连接,第一转轴的右端通过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凸轮,凸轮与保温罩底部接触。
优选地,还包括有扫料装置,扫料装置、支板、顶板、第二电机、第二转轴、L型杆、第二轴承座和毛刷,箱体顶部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支板,两边支板的顶部连接有顶板,顶板的底部中间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L型杆和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位于L型杆的右侧,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转轴,L型杆的右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转轴的中部外侧与第二轴承座内的轴承过盈连接,第二转轴的底部连接有毛刷。
优选地,还包括有连杆和刮板,第二转轴的底部左侧连接有连杆,连杆呈倾斜设置,连杆的末端连接有刮板。
优选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伺服电机。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茶叶倒入炒锅内,启动加热板加热,启动驱动装置,从而带动抖动装置运行,抖动装置带动炒锅内的茶叶抖动,使茶叶在炒锅内翻动,受热更均匀。
因为驱动装置包括有第一电机、第一转轴、支杆、第一轴承座和凸轮,箱体内左侧下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转轴,箱体内底部中间连接有支杆,支杆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转轴的中部外侧与第一轴承座内的轴承过盈连接,第一转轴的右端通过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凸轮,凸轮与保温罩底部接触。使用时,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转动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转动带动凸轮转动。
因为抖动装置包括有滑轨、滑块、挡块、弹簧和环形支架,箱体内左右两侧的上部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滑轨,两边滑轨上均滑动式的安装有滑块,滑块与滑轨滑动配合,滑轨的底部连接有挡块,两边的挡块与滑块之间均连接有弹簧,两边滑块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环形支架,炒锅位于环形支架中部,环形支架内侧与炒锅外侧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在弹簧的作用下,凸轮转动带动炒锅上下移动,从而抖动炒锅内的茶叶。
因为还包括有扫料装置,扫料装置、支板、顶板、第二电机、第二转轴、L型杆、第二轴承座和毛刷,箱体顶部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支板,两边支板的顶部连接有顶板,顶板的底部中间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L型杆和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位于L型杆的右侧,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转轴,L型杆的右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转轴的中部外侧与第二轴承座内的轴承过盈连接,第二转轴的底部连接有毛刷。使用时,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转动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转动带动毛刷在炒锅内转动,从而扫动茶叶,使茶叶更有效地在炒锅内翻动,受热更均匀,进一步提高茶叶炒制效率和质量。
因为还包括有连杆和刮板,第二转轴的底部左侧连接有连杆,连杆呈倾斜设置,连杆的末端连接有刮板。第二转轴转动带动连杆转动,从而带动刮板翻动炒锅内的茶叶,更进一步提高茶叶炒制效率和质量。
因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能更加精确的控制转速,使运行更加平稳。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抖动装置运行,抖动装置抖动炒锅的内茶叶,扫料装置扫动炒锅内的茶叶,达到了效率高、省时省力、保持茶叶完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主视图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主视图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主视图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箱体,2-抖动装置,21-滑轨,22-滑块,23-挡块,24-弹簧,25-环形支架,3-炒锅,4-保温罩,5-加热板,6-驱动装置,61-第一电机,62-第一转轴,63-支杆,64-第一轴承座,65-凸轮,7-扫料装置,71-支板,72-顶板,73-第二电机,74-第二转轴,75-L型杆,76-第二轴承座,77-毛刷,8-连杆,9-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茶叶高效炒制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有箱体1、抖动装置2、炒锅3、保温罩4、加热板5和驱动装置6,箱体1顶部开有开口,箱体1内设有抖动装置2,抖动装置2中部设有炒锅3,炒锅3的底部连接有保温罩4,保温罩4内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加热板5,箱体1内底部设有驱动装置6。
抖动装置2包括有滑轨21、滑块22、挡块23、弹簧24和环形支架25,箱体1内左右两侧的上部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滑轨21,两边滑轨21上均滑动式的安装有滑块22,滑块22与滑轨21滑动配合,滑轨21的底部连接有挡块23,两边的挡块23与滑块22之间均连接有弹簧24,两边滑块2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环形支架25,炒锅3位于环形支架25中部,环形支架25内侧与炒锅3外侧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
驱动装置6包括有第一电机61、第一转轴62、支杆63、第一轴承座64和凸轮65,箱体1内左侧下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电机61,第一电机6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转轴62,箱体1内底部中间连接有支杆63,支杆63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轴承座64,第一转轴62的中部外侧与第一轴承座64内的轴承过盈连接,第一转轴62的右端通过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凸轮65,凸轮65与保温罩4底部接触。
还包括有扫料装置7,扫料装置7、支板71、顶板72、第二电机73、第二转轴74、L型杆75、第二轴承座76和毛刷77,箱体1顶部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支板71,两边支板71的顶部连接有顶板72,顶板72的底部中间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L型杆75和第二电机73,第二电机73位于L型杆75的右侧,第二电机7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转轴74,L型杆75的右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二轴承座76,第二转轴74的中部外侧与第二轴承座76内的轴承过盈连接,第二转轴74的底部连接有毛刷77。
还包括有连杆8和刮板9,第二转轴74的底部左侧连接有连杆8,连杆8呈倾斜设置,连杆8的末端连接有刮板9。
第一电机61和第二电机73均为伺服电机。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茶叶倒入炒锅3内,启动加热板5加热,启动驱动装置6,从而带动抖动装置2运行,抖动装置2带动炒锅3内的茶叶抖动,使茶叶在炒锅3内翻动,受热更均匀。
因为驱动装置6包括有第一电机61、第一转轴62、支杆63、第一轴承座64和凸轮65,箱体1内左侧下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电机61,第一电机6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转轴62,箱体1内底部中间连接有支杆63,支杆63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轴承座64,第一转轴62的中部外侧与第一轴承座64内的轴承过盈连接,第一转轴62的右端通过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凸轮65,凸轮65与保温罩4底部接触。使用时,启动第一电机61,第一电机61转动带动第一转轴62转动,第一转轴62转动带动凸轮65转动。
因为抖动装置2包括有滑轨21、滑块22、挡块23、弹簧24和环形支架25,箱体1内左右两侧的上部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滑轨21,两边滑轨21上均滑动式的安装有滑块22,滑块22与滑轨21滑动配合,滑轨21的底部连接有挡块23,两边的挡块23与滑块22之间均连接有弹簧24,两边滑块2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环形支架25,炒锅3位于环形支架25中部,环形支架25内侧与炒锅3外侧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在弹簧24的作用下,凸轮65转动带动炒锅3上下移动,从而抖动炒锅3内的茶叶。
因为还包括有扫料装置7,扫料装置7、支板71、顶板72、第二电机73、第二转轴74、L型杆75、第二轴承座76和毛刷77,箱体1顶部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支板71,两边支板71的顶部连接有顶板72,顶板72的底部中间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L型杆75和第二电机73,第二电机73位于L型杆75的右侧,第二电机7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转轴74,L型杆75的右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二轴承座76,第二转轴74的中部外侧与第二轴承座76内的轴承过盈连接,第二转轴74的底部连接有毛刷77。使用时,启动第二电机73,第二电机73转动带动第二转轴74转动,第二转轴74转动带动毛刷77在炒锅3内转动,从而扫动茶叶,使茶叶更有效地在炒锅3内翻动,受热更均匀,进一步提高茶叶炒制效率和质量。
因为还包括有连杆8和刮板9,第二转轴74的底部左侧连接有连杆8,连杆8呈倾斜设置,连杆8的末端连接有刮板9。第二转轴74转动带动连杆8转动,从而带动刮板9翻动炒锅3内的茶叶,更进一步提高茶叶炒制效率和质量。
因为第一电机61和第二电机73均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能更加精确的控制转速,使运行更加平稳。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茶叶高效炒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箱体(1)、抖动装置(2)、炒锅(3)、保温罩(4)、加热板(5)和驱动装置(6),箱体(1)顶部开有开口,箱体(1)内设有抖动装置(2),抖动装置(2)中部设有炒锅(3),炒锅(3)的底部连接有保温罩(4),保温罩(4)内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加热板(5),箱体(1)内底部设有驱动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高效炒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抖动装置(2)包括有滑轨(21)、滑块(22)、挡块(23)、弹簧(24)和环形支架(25),箱体(1)内左右两侧的上部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滑轨(21),两边滑轨(21)上均滑动式的安装有滑块(22),滑块(22)与滑轨(21)滑动配合,滑轨(21)的底部连接有挡块(23),两边的挡块(23)与滑块(22)之间均连接有弹簧(24),两边滑块(2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环形支架(25),炒锅(3)位于环形支架(25)中部,环形支架(25)内侧与炒锅(3)外侧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高效炒制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6)包括有第一电机(61)、第一转轴(62)、支杆(63)、第一轴承座(64)和凸轮(65),箱体(1)内左侧下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电机(61),第一电机(6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转轴(62),箱体(1)内底部中间连接有支杆(63),支杆(63)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轴承座(64),第一转轴(62)的中部外侧与第一轴承座(64)内的轴承过盈连接,第一转轴(62)的右端通过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凸轮(65),凸轮(65)与保温罩(4)底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叶高效炒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扫料装置(7),扫料装置(7)、支板(71)、顶板(72)、第二电机(73)、第二转轴(74)、L型杆(75)、第二轴承座(76)和毛刷(77),箱体(1)顶部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支板(71),两边支板(71)的顶部连接有顶板(72),顶板(72)的底部中间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L型杆(75)和第二电机(73),第二电机(73)位于L型杆(75)的右侧,第二电机(7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转轴(74),L型杆(75)的右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二轴承座(76),第二转轴(74)的中部外侧与第二轴承座(76)内的轴承过盈连接,第二转轴(74)的底部连接有毛刷(7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茶叶高效炒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连杆(8)和刮板(9),第二转轴(74)的底部左侧连接有连杆(8),连杆(8)呈倾斜设置,连杆(8)的末端连接有刮板(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茶叶高效炒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机(61)和第二电机(73)均为伺服电机。
CN201720879072.7U 2017-07-19 2017-07-19 一种茶叶高效炒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599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79072.7U CN208159991U (zh) 2017-07-19 2017-07-19 一种茶叶高效炒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79072.7U CN208159991U (zh) 2017-07-19 2017-07-19 一种茶叶高效炒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59991U true CN208159991U (zh) 2018-11-30

Family

ID=64385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7907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59991U (zh) 2017-07-19 2017-07-19 一种茶叶高效炒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599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7538A (zh) * 2020-09-28 2021-12-21 怀化盛源油脂有限公司 一种菜籽油生产用炒料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7538A (zh) * 2020-09-28 2021-12-21 怀化盛源油脂有限公司 一种菜籽油生产用炒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44944B (zh) 一种茶叶生产用筛选清洗设备
CN107726778B (zh) 一种茶叶生产用烘干装置
CN206341835U (zh) 一种具有提高烘干效果的茶叶烘干机
CN108382875A (zh) 一种畜牧养殖用颗粒饲料定量下料设备
CN208159991U (zh) 一种茶叶高效炒制装置
CN108514035A (zh) 一种茶叶杀青用烘炒装置
CN108823851A (zh) 一种纺织品染色用布条喷色设备
CN109654831A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茶叶干燥筛选装置
CN107873875A (zh) 一种环绕吹风式茶叶烘干设备
CN108887413A (zh) 一种便于出料的滚筒式茶叶杀青机
CN112393556A (zh) 一种用于饲料的烘干装置及其烘干方法
CN108168243A (zh) 一种带有活动式放置框的茶叶烘干装置
CN208860061U (zh) 一种茶叶杀青用烘炒装置
CN108754625A (zh) 一种提高工作效率的畜牧业用羊毛清洗装置
CN208609819U (zh) 一种多功能炒茶机
CN206227662U (zh) 烘干桶及脱皮机
CN108887422A (zh) 一种茶叶杀青装置
CN205980630U (zh) 一种生产用茶叶烘干装置
CN206222865U (zh) 一种钢铁余热节能型利用装置
CN206341796U (zh) 一种鸭绒自动脱毛机
CN109349656A (zh) 一种敞开式魔芋茎端凹坑去泥去皮装置
CN210630573U (zh) 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炒茶机
CN206949483U (zh) 一种环绕双向式海带加工装置
CN213187922U (zh) 一种茶叶生产用炒制装置
CN109198053A (zh) 一种预热保温型茶叶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30

Termination date: 201907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