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53499U - 一种面框榫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框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53499U
CN208153499U CN201820391319.5U CN201820391319U CN208153499U CN 208153499 U CN208153499 U CN 208153499U CN 201820391319 U CN201820391319 U CN 201820391319U CN 208153499 U CN208153499 U CN 2081534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non
surface frame
tongue
jack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9131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彭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Ambrose Woo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Ambrose Woo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Ambrose Woo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Ambrose Woo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9131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534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534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5349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urnitur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面框榫,包括第一面框榫、第二面框榫及第三面框榫,三者两两相互垂直通过榫头、榫槽插接拼装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框榫、第二面框榫、第三面框榫分别包括外缘面部分及内榫头部分,第一、第二、第三面框榫上的外缘面上分别具有两条斜边,六条斜边两两重合,将第一面框榫、第二面框榫、第三面框榫拼装后的结合转角分成六个45°角;所述第一面框榫的第一榫头上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二面框榫的第二榫头上设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重叠后构成所述第三面框榫的第三榫孔,所述第三面框榫的榫头自Y轴方向上插入所述第三榫孔,构成对第一面框榫、第二面框榫在左右X轴方向上的锁扣。通过使用该结构组装的家具,外观平整美观,独具艺术效果,且该结构简单,稳定,设计合理,便于机械加工及组装。

Description

一种面框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榫卯连接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框榫。
背景技术
榫卯是古代中国家具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榫卯也被称作木质家具的灵魂,木构件上凸出的榫头与凹进去的榫槽,简单地咬合,便将木构件结合在一起,由于连接构件的形态不同,由此衍生出千变万化的组合方式,使木质家具达到功能与结构的完美统一。
榫卯结构按构合作用来归类,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1、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2、点的结构方法,如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锲钉榫、半榫、通榫等;3、构件的接合,如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粽角榫等。根据构件不同,采取不同的连接方式,使其长久耐用且具有美感。
传统的榫卯结构多为手工打磨,其需要工匠师傅娴熟的技能,精确的计算与测量,方能使家具组装后完美贴合,长久耐用,因为手工打磨的限制,工匠师傅设计的榫卯结构中,榫头多为直角方榫,榫眼为长方形或矩形通孔,而当今社会,人工成本越来越高,且具有娴熟技能的工匠师傅越来越少,并且,人们对产品的外观美感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产品美感,满足人们需要,我们需要一种适于机械加工,且拼装结构足够稳定的榫卯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面框榫,在进行类似于桌面框架与桌腿等三个构件的组装中,实现快速、简单、高效的拼装,并且实现结构稳定耐用,便于机械加工,外形美观,给人独特的艺术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面框榫,包括第一面框榫、第二面框榫及第三面框榫,三者两两垂直通过榫头、榫槽插接拼装构成,所述第一面框榫、第二面框榫、第三面框榫分别包括外缘面部分及内榫头部分,第一、第二、第三面框榫上的外缘面上分别具有两条斜边,六条斜边两两重合,将第一面框榫、第二面框榫、第三面框榫拼装后的结合转角分成六个45°角;所述内榫头部分中,所述第一面框榫的第一榫头上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二面框榫的第二榫头上设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重叠后构成所述第三面框榫的第三榫孔,所述第三面框榫的榫头自Y轴方向上插入所述第三榫孔,构成对第一面框榫、第二面框榫在左右X轴方向上的锁扣。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面框榫的插接面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斜边、第一榫头、第一榫槽、第三榫头,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边相邻且共顶点的第二斜边,所述第一榫头内设置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插孔为L形孔;
所述第二面框榫的插接面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四榫头、第二榫头、第二榫槽、第三斜边,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斜边相邻且共顶点的第四斜边,所述第二榫头内设置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插孔为L形孔;
所述第三面框榫的插接面上设有L型榫头、第三榫槽、第四榫槽、第五斜边及第六斜边,所述第五斜边及第六斜边相邻且共顶点,所述第三榫槽与所述第四榫槽相互连通;
所述第一榫头插接于所述第二榫槽内,所述第二榫头插接于所述第一榫槽内,所述第三榫头插接与所述第三榫槽内,所述第四榫头插接于所述第四榫槽内,所述L型榫头插接于所述第一插孔与所述第二插孔重叠形成的第三榫孔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斜边所在平面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斜面,各斜面与水平面夹角相同,各斜面宽度相同。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榫头内设置有第一U形槽,所述第一U形槽与所述第一榫槽连通,且所述第一U形槽与所述第一插孔平行且贯通;
所述第四榫头内设置有第二U形槽,所述第二U形槽与所述第二插孔平行且贯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榫头、第二榫头上表面为平面,且所述第一榫头、第二榫头上表面宽度与所述第二榫槽、第一榫槽宽度相配合,所述第三榫头、第四榫头上表面为斜面,且所述第三榫头、第四榫头上表面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一、第三斜面倾斜角度相同。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U形槽与所述第二U形槽拼接后形成的插孔与所述第三榫孔平行且相同,且与所述L型榫头相匹配。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面框榫、第二面框榫、第三面框榫插接配合,组装简单,方便,便于拆装运输。
2.第一面框榫、第二面框榫、第三面框榫分别具有两条斜边,六条斜边两两重合,将第一面框榫、第二面框榫、第三面框榫拼装后的结合转角分成六个45°角,给人以整体美观的外形特点,独具艺术效果。
3.第三面框榫的榫头自Y轴方向上插入所述第三榫孔,构成对第一面框榫、第二面框榫在左右X轴方向上的锁扣,使第一面框榫与第二面框榫位置固定,无法拆除,加强结构的稳定性。
4.第一榫头插接于第二榫槽内,第二榫头插接于第一榫槽内,第三榫头插接与第三榫槽内,第四榫头插接于第四榫槽内,L型榫头插接于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重叠形成的第三榫孔内,第一面框榫、第二面框榫与第三面框榫两两插接,相互制约,相互锁紧,避免长期使用后,构件与构件连接处发生移位,榫头断裂。
5.与传统榫头相比,第一面框榫、第二面框榫、第三面框榫中的榫头为板状,其接触面积更大,构件与构件连接处发生移动所需要克服的阻力更大,结构更加稳定。
6.各斜面与水平面夹角为相同,各斜面宽度相同,拼接后,各斜面相互完全贴合,将榫头、榫槽包裹于斜面与斜面拼合后的内部,使得外部平整美观。
7.第一U形槽、第二U形槽、L型榫头,其都具有一定的弧面,便于机械加工,使自动化机械加工可代替手工加工,实现批量生产,且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及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面框榫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面框榫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面框榫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面框榫与第二面框榫装配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面框榫、第二面框榫与第三面框榫装配图。
其中:1、第一面框榫;11、第一斜边;12、第一榫头;13、第一榫槽;14、第三榫头;141、第一U形槽;15、第二斜边;16、第一插孔;
2、第二面框榫;21、第三斜边;22、第二榫槽;23、第二榫头;24、第四榫头;241、第二U形槽;25、第四斜边;26、第二插孔;
3、第三面框榫;31、L型榫头;32、第三榫槽;33、第四榫槽;34、第五斜边;35、第六斜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5所示,一种面框榫,包括第一面框榫1、第二面框榫2及第三面框榫3,三者两两相互垂直通过榫头、榫槽插接拼装构成,所述第一面框榫1、第二面框榫2、第三面框榫3分别包括外缘面部分及内榫头部分,第一面框榫1、第二面框榫2、第三面框榫3上的外缘面上分别具有两条斜边,六条斜边两两重合,将第一面框榫1、第二面框榫2、第三面框榫3拼装后的结合转角分成六个45°角;所述内榫头部分中,所述第一面框榫1的第一榫头12上设有第一插孔16,所述第二面框榫2的第二榫头23上设有第二插孔26,所述第一插孔16与第二插孔26重叠后构成所述第三面框榫3的第三榫孔,所述第三面框榫3的榫头自Y轴方向上插入所述第三榫孔,构成对第一面框榫1、第二面框榫2在左右X轴方向上的锁扣,结合转角处六个45°角,给人以整体美观的外形特点,独具艺术效果。
如图1~5所示,所述第一面框榫1的插接面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斜边11、第一榫头12、第一榫槽13、第三榫头14,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边11相邻且共顶点的第二斜边15,所述第一榫头12内设置有第一插孔16,所述第一插孔16为L形孔;
所述第二面框榫2的插接面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四榫头24、第二榫头23、第二榫槽22、第三斜边21,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斜边21相邻且共顶点的第四斜边25,所述第二榫头23内设置有第二插孔26,所述第二插孔26为L形孔;
所述第三面框榫3的插接面上设有L型榫头31、第三榫槽32、第四榫槽33、第五斜边34及第六斜边35,所述第五斜边34及第六斜边35相邻且共顶点,所述第三榫槽32与所述第四榫槽33相互连通;
所述第一榫头12插接于所述第二榫槽22内,所述第二榫头23插接于所述第一榫槽13内,所述第三榫头14插接与所述第三榫槽32内,所述第四榫头24插接于所述第四榫槽33内,所述L型榫头31插接于所述第一插孔16与所述第二插孔26重叠形成的第三榫孔内,第一面框榫1、第二面框榫2与第三面框榫3两两插接,相互制约,相互锁紧,避免长期使用后,构件与构件连接处发生移位,榫头断裂。
如图1~5所示,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斜边35所在平面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斜面,各斜面与水平面夹角为相同,各斜面宽度相同,实现斜面间完美贴合。
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三榫头14内设置有第一U形槽141,所述第一U形槽141与所述第一榫槽13连通,且所述第一U形槽141与所述第一插孔16平行且贯通;
所述第四榫头24内设置有第二U形槽241,所述第二U形槽241与所述第二插孔26平行且贯通,第一U形槽141、第二U形槽241与传统传统榫槽相比,便于机械加工,使自动化机械加工可代替手工加工,实现批量生产,且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及良品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如图1~5所示,所述第一榫头12、第二榫头23上表面为平面,且所述第一榫头12、第二榫头23上表面宽度与所述第二榫槽22、第一榫槽13宽度相配合,所述第三榫头14、第四榫头24上表面为斜面,且所述第三榫头14、第四榫头24上表面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一、第三斜面倾斜角度相同。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U形槽141与所述第二U形槽241拼接后形成的插孔与所述第三榫孔平行且相同,且与所述L型榫头31相匹配。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面框榫,包括第一面框榫、第二面框榫及第三面框榫,三者两两相互垂直通过榫头、榫槽插接拼装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框榫、第二面框榫、第三面框榫分别包括外缘面部分及内榫头部分,第一、第二、第三面框榫上的外缘面上分别具有两条斜边,六条斜边两两重合,将第一面框榫、第二面框榫、第三面框榫拼装后的结合转角分成六个45°角;所述内榫头部分中,所述第一面框榫的第一榫头上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二面框榫的第二榫头上设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重叠后构成所述第三面框榫的第三榫孔,所述第三面框榫的榫头自Y轴方向上插入所述第三榫孔,构成对第一面框榫、第二面框榫在左右X轴方向上的锁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框榫,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面框榫的插接面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斜边、第一榫头、第一榫槽、第三榫头,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边相邻且共顶点的第二斜边,所述第一榫头内设置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插孔为L形孔;
所述第二面框榫的插接面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四榫头、第二榫头、第二榫槽、第三斜边,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斜边相邻且共顶点的第四斜边,所述第二榫头内设置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插孔为L形孔;
所述第三面框榫的插接面上设有L型榫头、第三榫槽、第四榫槽、第五斜边及第六斜边,所述第五斜边及第六斜边相邻且共顶点,所述第三榫槽与所述第四榫槽相互连通;
所述第一榫头插接于所述第二榫槽内,所述第二榫头插接于所述第一榫槽内,所述第三榫头插接与所述第三榫槽内,所述第四榫头插接于所述第四榫槽内,所述L型榫头插接于所述第一插孔与所述第二插孔重叠形成的第三榫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框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斜边所在平面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斜面,各斜面与水平面夹角相同,各斜面宽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框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榫头内设置有第一U形槽,所述第一U形槽与所述第一榫槽连通,且所述第一U形槽与所述第一插孔平行且贯通;
所述第四榫头内设置有第二U形槽,所述第二U形槽与所述第二插孔平行且贯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框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榫头、第二榫头上表面为平面,且所述第一榫头、第二榫头上表面宽度与所述第二榫槽、第一榫槽宽度相配合,所述第三榫头、第四榫头上表面为斜面,且所述第三榫头、第四榫头上表面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一、第三斜面倾斜角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框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槽与所述第二U形槽拼接后形成的插孔与所述第三榫孔平行且相同,且与所述L型榫头相匹配。
CN201820391319.5U 2018-03-22 2018-03-22 一种面框榫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534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91319.5U CN208153499U (zh) 2018-03-22 2018-03-22 一种面框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91319.5U CN208153499U (zh) 2018-03-22 2018-03-22 一种面框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53499U true CN208153499U (zh) 2018-11-27

Family

ID=64392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9131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53499U (zh) 2018-03-22 2018-03-22 一种面框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534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7143A (zh) * 2018-03-22 2018-07-24 苏州铨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面框榫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7143A (zh) * 2018-03-22 2018-07-24 苏州铨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面框榫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17143A (zh) 一种面框榫
US20070107349A1 (en) Prefabricated modular architectural wall panel
CN208153498U (zh) 一种粽角榫
CA2665439A1 (en) Coupling assembly for furniture components
CN208153499U (zh) 一种面框榫
CN203394291U (zh) 一种新型门窗系统
CN204403085U (zh) 一种三方垂直汇交木构件
US4684282A (en) Structural element for three dimensional objects, e.g. furniture
CN101736987A (zh) 一种标准化木门及其制作方法
CN208153494U (zh) 一种抄手榫
CN208153496U (zh) 一种直虎脚榫
CN104500530A (zh) 一种红木家具斜角榫接构件
CN208153497U (zh) 一种直虎脚封头榫
CN206429496U (zh) 一种连接件和组装件
CN210783417U (zh)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模块及模块化制品
CN208153495U (zh) 一种椅面插榫
CN214462104U (zh) 原木榫卯拼花地板及其连接组件
CN216768007U (zh) 平面燕尾形斜榫卯连接结构
CN216199612U (zh) 一种榫卯数控加工的椅子
CN212394362U (zh) 一种成套家具的饰面
CN216569126U (zh) 一种应用榫卯结构结合可拆装的实木座椅
CN206319787U (zh) 新型门结构
CN216568982U (zh) 一种内嵌金属条的开放柜组件
CN212754919U (zh) 一种拆装式实木凳结构
CN209874907U (zh) 一种可拆装和模块替换的实木橱柜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