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83417U -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模块及模块化制品 - Google Patents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模块及模块化制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83417U
CN210783417U CN201921614849.2U CN201921614849U CN210783417U CN 210783417 U CN210783417 U CN 210783417U CN 201921614849 U CN201921614849 U CN 201921614849U CN 210783417 U CN210783417 U CN 210783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e material
cambered surface
natural fiber
extension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1484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欣
李嘉敏
王清文
杨茂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Xiaoqings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Xiaoqings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Xiaoqings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Xiaoqings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1484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83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83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834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模块及其模块化制品,包括由天然纤维复合材料以挤出成型工艺制造的用于直线结合的延长拼接件(1)及能与延长拼接件(1)配合使用的复合材料部件,所述延长拼接件(1)截面为轴对称图形,其两端分别具有内凹弧面(8)和能与之吻合的外凸弧面(9),所述内凹弧面(8)中部具有凸出接头(5),所述外凸弧面(9)中部具有结合槽(6),相邻两组所述延长拼接件(1)可通过凸出接头(5)及与之对应的结合槽(6)匹配插合;所述延长拼接件(1)截面上的角部均为圆角或钝角。本实用新型在制造模块化制品时,利用内凹弧面(8)和外凸弧面(9)的配合及凸出接头(5)和结合槽(6)的配合,可减少复合材料部件间的上下位移,使结合更牢固且容易拼装。

Description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模块及模块化制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块化制品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模块,以及使用该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模块的模块化制品。
背景技术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防腐、防霉、防蛀、耐水、高强、无毒、尺寸稳定性和加工性能好的优势。可以将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制成人造板用于制作制品,但先将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成实心的人造板,再通过传统的人造板加工的方法制造制品其生产流程比较长,能耗比较大,不能充分发挥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加工性能好的优势。基于挤出工艺虽然也可以制得空心的板材或型材,且生产效率高且制造成本低,但空心板材或型材不能采用传统木制品的制造工艺进行很好的结合,尤其当使用螺钉或金属连接件结合天然纤维板材和型材时,结合部位比较不好处理,还可能因材料脆性导致连接处破碎。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可以基于挤出成型的方式制造的天然纤维模块化制品。
实木制品中虽可以通过使用榫卯拼接延长或拼宽木质部件,但拼接时需要依据一定的规律,在准确判定纤维朝向的前提下才能够较好的发挥榫卯结构的作用,否则可能造成模块化制品部件的劈裂,使模块化制品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在宏观上具有各向同性,不能像木材那样利用自然生长过程中所具形成的纹路和特定纤维朝向来使结合部位更加牢固。因此,实木家具制造工艺中常用的榫卯结构不能很恰当的被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制品所直接利用。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可以实现灵活变化的拼插组合式模块化制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模块及其模块化制品,以解决有关技术问题。
在一种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模块可行的方案中,包括由天然纤维复合材料经挤出成型工艺制得的复合材料部件,所述复合材料部件包括用于直线结合的延长拼接件,所述延长拼接件截面为轴对称图形,所述延长拼接件两端分别具有内凹弧面和能与所述内凹弧面相吻合的外凸弧面,所述内凹弧面中部具有凸出接头,所述外凸弧面中部具有结合槽,相邻两组所述延长拼接件可通过凸出接头及与之对应的结合槽匹配插合。本实用新型在制造模块化制品时,利用内凹弧面和外凸弧面的配合及凸出接头和结合槽的配合,可减小复合材料部件在匹配插合部位的应力集中,减小了匹配插合部位因负载过重而断裂的可能,此外在使模块化制品拼接效果更加美观的同时,解决了复合材料部件在挤出成型过程中因生物质纤维原料降低挤出成型过程流动性导致的边角部位缺陷,使生产效率更高且产品质量更好。
优选的,所述复合材料部件截面上的角部均为圆角钝边,且所述复合材料部件中部均具有结构空腔。
优选的,所述复合材料部件还包括与延长拼接件配合使用的用于转角结合的转角拼接件,所述转角拼接件的截面为非轴对称图形,所述转角拼接件上至少具有一个内凹弧面和至少一个能与所述内凹弧面相吻合的外凸弧面,所述内凹弧面中部具有凸出接头,所述外凸弧面中部具有结合槽;所述转角拼接件能够通过其上所述凸出接头与所述延长拼接件上的结合槽匹配插合,所述转角拼接件也能够通过其上所述结合槽与所述延长拼接件上的凸出接头匹配插合;所述转角拼接件上至少一个所述凸出接头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转角拼接件上至少一个所述结合槽的中心轴线在平面上呈直角关系。
优选的,所述转角拼接件上至少还另外具有一个第二凸出接头或者第二结合槽。
优选的,所述复合材料部件还包括与延长拼接件配合使用的用于斜向结合的斜接件,所述斜接件具有相互平行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斜接件的至少一个端面上具有能够与延长拼接件上结合槽匹配插合的凸出接头,且所述斜接件上的所述凸出接头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上表面或所述下表面不平行。
优选的,所述斜接件上与具有凸出接头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具有能与所述凸出接头相互插接的结合槽,所述结合槽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凸出接头的中心轴线为平行关系。
优选的,所述复合材料部件还包括与延长拼接件配合使用的用于端头结合的收口件,所述收口件具有相互平行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及一个与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垂直的立面,且所述收口件截面上还具有一个能与所述内凹弧面相吻合的外凸弧面,且所述外凸弧面中部具有结合槽。
优选的,所述复合材料部件还包括与延长拼接件配合使用的用于端头结合的收口件,所述收口件具有相互平行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及一个与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垂直的立面,且所述收口件截面上还具有一个能与所述外凸弧面相吻合的内凹弧面,且所述内凹弧面中部具有凸出接头。
在基于挤出成型的拼插组合式模块化制品可行的方案中,采用了前述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模块组合制得模块化制品,利用多个所述复合材料部件的内凹弧面和外凸弧面的配合及凸出接头和结合槽的配合,限制复合材料部件间的位置关系避免上下位移,实现模块化制品拼装。
优选的,所述复合材料部件在挤出成型的长度方向能够根据需要裁切,并能够将多个不同的复合材料部件进行拼插组合;在相互插接的所述复合材料部件的内凹弧面和外凸弧面之间能够加注胶粘剂,使所述复合材料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固定
基于上述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在对模块化制品进行挤出结合制造时,可以实现拼接时的直线铺设、转向铺设、斜向铺设以及后期的收尾工作,并且通过将截面上的角部结合制作为圆角钝边,可以克服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在挤出机流道内流动性不足的缺陷,而且在结合处的曲面化,可以减少凸出接头结合后所承受的应力,减少断裂现象的产生,同时可以克服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在挤出机流道内流动性不足的缺陷,有利于确保产品质量并提高复合材料部件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延长拼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角拼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种转角拼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种形式转角拼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斜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形式斜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收口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形式收口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延长拼接件;2、转角拼接件;21、双头转角件;22、双槽转角件;3、斜接件;31斜接收口;4、收口件;5、凸出接头;6、结合槽;7、圆角钝边;8、内凹弧面;9、外凸弧面;10结构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讯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的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模块,包括用于直线结合成型的延长拼接件1,所述延长拼接件1包括位于拼接一端的凸出接头5以及位于拼接另一端的结合槽6,相邻两组所述延长拼接件1可分别通过凸出接头5及与之对应的结合槽6匹配插合。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在拼制天然纤维茶几、天然纤维扶手椅时,通过利用延长拼接件1之间的相互铺设拼接,可以实现对位于同一水平面的结构进行结合拼合,实现对平面状的模块化制品,优选为茶几桌面平面或扶手椅坐垫平面的搭建。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延长拼接件1的拼接末端可匹配连接有用于转角结合成型的转角拼接件2,所述转角拼接件2还可以是双头转角件21或双槽转角件22,所述转角拼接件2、双头转角件21或所述双槽转角件22均可两两结合成型。值得说明的是,在通过延长拼接件1对平面搭建完成后,可以通过转角拼接件2根据转向需要进行垂直转向拼接。
此外,所述转角拼接件2的结合一端以及转角拼接件2的侧壁中间均固定有凸出接头5,且所述转角拼接件2的结合另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凸出接头相配合的结合槽6,且位于转角拼接件2结合一端的所述凸出接头5与结合槽6依次布置在所述转角拼接件2的两侧,位于转角拼接件2的侧壁中间所述凸出接头5与位于转角拼接件2结合一端的所述凸出接头5相互垂直设置,可以先将转角拼接件2搭设在位于延长拼接件1中部位置,再利用延长拼接件1进行转向拼接成型。
再具体地说,所述双槽转角件22的结合一端固定有凸出接头5,且所述双槽转角件22的结合另一端以及位于双槽转角件22的侧壁中间均开设有与所述凸出接头相配合的结合槽6,且所述凸出接头5与结合槽6依次布置在所述双槽转角件22的两侧,位于双槽转角件22的结合另一端的所述结合槽6与位于双槽转角件22侧壁中间的结合槽6相互垂直设置,可以先将双槽转角件22搭设在位于延长拼接件1中部位置,再利用延长拼接件1进行转向拼接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双头转角件21的侧壁中间固定有凸出接头5,且所述双头转角件21的结合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凸出接头5相匹配的结合槽6,且所述凸出接头5与所述结合槽6之间相互垂直设置,可以在延长拼接件1端部通过双头转角件21进行转向,再利用延长拼接件1进行转向搭建。
进一步的,所述延长拼接件1、转角拼接件2的拼接末端均可匹配连接有用于斜向结合成型的斜接件3,所述斜接件3还包括用于成型末端结合的31斜接收口,可以便于实现对延长拼接件1的成型面或延长拼接件1在通过转角拼接件2转向后,再通过斜接件3对实现指定斜度面的搭建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斜接件3为平行四边形结构,且所述斜接件3的一端固定有与端面相垂直的凸出接头5,且所述斜接件3的另一端顶部一侧开设有与端面相垂直的结合槽6,可以根据加工后的斜接件3截面的平行四边形夹角大小,对拼接平面进行倾斜搭设,例如对扶手椅的靠背部分的倾斜搭建。
进一步的,所述31斜接收口为接近平行四边形的结构,且所述31斜接收口的一端固定有与端面相垂直的凸出接头5,可以在利用斜接件3搭建完成后,通过利用31斜接收口对搭建端部通过凸出接头5对端部的结合槽6进行收尾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延长拼接件1、转角拼接件2的拼接末端均可匹配连接有用于端头结合成型的收口件4,所述收口件4包括用于对对应凸出接头5进行结合的拼接件及用于对对应结合槽6进行结合的拼接件,在通过延长拼接件1的拼接末端或通过转角拼接件2转向完成后的延长拼接件1的拼接末端,可以通过收口件4进行收尾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收口件4的结合一端开设有用于与挤出端结合的结合槽6或者具有用于与结合端结合的凸出接头5,可以便于实现对带有凸出接头5的端部或带有结合槽6的端部进行收尾。
进一步的,所述延长拼接件1、转角拼接件2、斜接件3以及收口件4的边角处均设置有圆角钝边7,且所述延长拼接件1、转角拼接件2、斜接件3以及收口件4的中部均为具有结构空腔的结构,为了在挤出成型时,便于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挤出成型,克服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在挤出机流道内流动性不足的缺陷,将边角处进行钝角化处理,并且结构空腔可以节省建材。
进一步的,与所述凸出接头5的固定一侧为内凹弧面8,且与所述结合槽6的连接一侧为外凸弧面9,可以便于实现各凸出接头5与结合槽6之间配合时的稳定性,避免了因直接利用平面结合导致的凸出接头5承受应力较大出现断裂。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模块,包括由天然纤维复合材料经挤出成型工艺制得的复合材料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部件包括用于直线结合的延长拼接件(1),所述延长拼接件(1)截面为轴对称图形,所述延长拼接件(1)两端分别具有内凹弧面(8)和能与所述内凹弧面(8)相吻合的外凸弧面(9),所述内凹弧面(8)中部具有凸出接头(5),所述外凸弧面(9)中部具有结合槽(6),相邻两组所述延长拼接件(1)可通过凸出接头(5)及与之对应的结合槽(6)匹配插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部件截面上的角部均为圆角钝边(7),且所述复合材料部件中部均具有结构空腔(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部件还包括与延长拼接件(1)配合使用的用于转角结合的转角拼接件(2),所述转角拼接件(2)的截面为非轴对称图形,所述转角拼接件(2)上至少具有一个内凹弧面(8)和至少一个能与所述内凹弧面(8)相吻合的外凸弧面(9),所述内凹弧面(8)中部具有凸出接头(5),所述外凸弧面(9)中部具有结合槽(6);所述转角拼接件(2)能够通过其上所述凸出接头(5)与所述延长拼接件(1)上的结合槽(6)匹配插合,所述转角拼接件(2)也能够通过其上所述结合槽(6)与所述延长拼接件(1)上的凸出接头(5)匹配插合;所述转角拼接件(2)上至少一个所述凸出接头(5)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转角拼接件(2)上至少一个所述结合槽(6)的中心轴线在平面上呈直角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拼接件(2)上至少还另外具有第二个凸出接头(5)或者第二个结合槽(6)。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部件还包括与延长拼接件(1)配合使用的用于斜向结合的斜接件(3),所述斜接件(3)具有相互平行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斜接件(3)的至少一个端面上具有能够与延长拼接件(1)上结合槽(6)匹配插合的凸出接头(5),且所述斜接件(3)上的所述凸出接头(5)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上表面或所述下表面不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接件(3)上与具有凸出接头(5)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具有能与所述凸出接头(5)相互插接的结合槽(6),所述结合槽(6)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凸出接头(5)的中心轴线为平行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部件还包括与延长拼接件(1)配合使用的用于端头结合的收口件(4),所述收口件(4)具有相互平行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及一个与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垂直的立面,且所述收口件(4)截面上还具有一个能与所述内凹弧面(8)相吻合的外凸弧面(9),且所述外凸弧面(9)中部具有结合槽(6)。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部件还包括与延长拼接件(1)配合使用的用于端头结合的收口件(4),所述收口件(4)具有相互平行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及一个与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垂直的立面,且所述收口件(4)截面上还具有一个能与所述外凸弧面(9)相吻合的内凹弧面(8),且所述内凹弧面(8)中部具有凸出接头(5)。
9.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模块化制品,其特征在于:以权利要求3-8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模块组合制得,利用多个所述复合材料部件的内凹弧面(8)和外凸弧面(9)的配合及凸出接头(5)和结合槽(6)的配合,限制复合材料部件间的位置关系避免上下位移,实现模块化制品拼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模块化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部件在挤出成型的长度方向能够根据需要裁切,并能够将多个不同的复合材料部件进行拼插组合;在相互插接的所述复合材料部件的内凹弧面(8)和外凸弧面(9)之间能够加注胶粘剂,使所述复合材料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固定。
CN201921614849.2U 2019-09-26 2019-09-26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模块及模块化制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83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14849.2U CN210783417U (zh) 2019-09-26 2019-09-26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模块及模块化制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14849.2U CN210783417U (zh) 2019-09-26 2019-09-26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模块及模块化制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83417U true CN210783417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24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1484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83417U (zh) 2019-09-26 2019-09-26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模块及模块化制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834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7083A (zh) * 2019-09-26 2019-11-29 南京小青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模块及模块化制品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7083A (zh) * 2019-09-26 2019-11-29 南京小青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模块及模块化制品
CN110507083B (zh) * 2019-09-26 2024-05-14 华南农业大学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模块及模块化制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83417U (zh)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模块及模块化制品
CN208153498U (zh) 一种粽角榫
CN202673920U (zh) 弧形弯材连接结构
CN201157148Y (zh) 桌类框架的脚部金属连接支撑结构
CN204985218U (zh) 一种新型三方交汇榫卯结构
CN110507083B (zh)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模块及模块化制品
CN209925382U (zh) 一种三边实木框等边榫拼装结构
CN209615787U (zh) 一种实木家具的圆角榫组合结构
CN204553438U (zh) 一种多用途连接件及可拆装储物柜
CN208153499U (zh) 一种面框榫
CN204419777U (zh) 一种基于榫卯连接的曲臂拼接结构
CN201124513Y (zh) 竹制圆弧框模组化生产的接合结构
CN211058076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装配式墙板
CN207859042U (zh) 一种防变形的拼接式木板结构
CN205206218U (zh) 一种地板锁扣
CN209687882U (zh) 一种直插式三等边实木框方榫拼装结构
CN208610227U (zh) 一种新式铝家具板材及铝家具彩板
CN220646395U (zh) 一种新型转角结构
CN205712725U (zh) 一种组合式墙板
CN213137118U (zh) 一种榫卯拼接竹板
CN209638176U (zh) 一种榫卯结构
CN210369754U (zh) 一种共挤出竹塑复合地板
CN211735767U (zh) 一种新型基于标准化生产的木结构杆件连接结构
CN108606518A (zh) 一种改进的厨卫板材
CN219159328U (zh) 一种速生材接点增强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9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