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50146U - 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50146U
CN208150146U CN201820560120.0U CN201820560120U CN208150146U CN 208150146 U CN208150146 U CN 208150146U CN 201820560120 U CN201820560120 U CN 201820560120U CN 208150146 U CN208150146 U CN 2081501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outside plate
outside
container
top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6012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成光
苗卫
钟宇皓
刘杰灿
许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Guangdong Xinhui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Guangdong Xinhui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Guangdong Xinhui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6012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501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501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501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该集装箱包括侧板和端板中的至少一个、顶梁、底梁,以及外板,外板设置在至少一个的外侧,并与顶梁和底梁连接,外板为金属材质,并具有箱内折弯而成的第一折边,以及从第一折边折弯而成的第二折边,第二折边直接或间接地连接至底梁或顶梁。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在侧板或端板的外侧设置外板,以保护侧板和端板免于因碰撞或刮伤而发生形变或破损。外板的结构简单,并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刚性,在受外力作用下不容易形变,且能够采用集装箱领域内常规的加工方法制作,加工制造成本低。

Description

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集装箱一般包括前后端部、左右侧墙、底架和顶盖,其中集装箱的墙板通常采用波纹板结构。这种空间薄壁结构相对于平板具有较强的抗弯性能,从而增加集装箱的强度。波纹板可用专用模具设备压制,根据需要可以压出不同长度、深度和间距的波形,最后通过拼接或搭接构成集装箱的墙板。
随着集装箱功能的多样化,尤其是设备箱集装箱的逐渐发展,对集装箱的外观和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譬如,可以采用贴纸对集装箱进行装饰。由于波纹板的凹凸结构会使集装箱看起来不平整,而且粘贴贴纸时需要与波纹板的表面贴合,这样使得贴纸的效果整体上不连贯,影响集装箱的美观。
对于有保温等要求的设备集装箱,仅靠一层墙板无法实现保温效果。另外集装箱墙板没有外部保护容易发生变形或破损,其维修成本较高,贴补和表面处理后仍会影响集装箱的强度和外观。
因此,需要一种集装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包括侧板和端板中的至少一个、顶梁、底梁,以及外板,所述外板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的外侧,并与所述顶梁和所述底梁连接,
其中,所述外板为金属材质,并具有箱内折弯而成的第一折边,以及从所述第一折边折弯而成的第二折边,所述第二折边直接或间接地连接至所述底梁或顶梁。
根据本方案,外板的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刚性,且能够采用集装箱领域内常规的加工方法制作,加工制造成本低。形成的折边构造使得一方面可以便于安装至顶梁或底梁。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外板的外边缘处平直,提高外板的强度,保证外板在受外力作用下不容易形变。
并且通过在侧板或端板的外侧设置外板,可以保护侧板和端板免于因碰撞或刮伤而发生形变或破损,保证了侧板和端板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外板朝向所述集装箱外侧的表面形成为平面。由此,外板能够形成平面,使得集装箱的外观整体美观一致。当需要采用贴纸装饰时,贴纸能够与外板的平面贴合,保证了贴纸的装饰效果。
优选地,所述外板采用钣金加工而成。由此,方便加工制造。
优选地,所述外板与所述侧板之间设置预定间距,以使所述侧板在形变的状态下不与所述外板抵接,并且/或者
所述外板与所述端板之间设置预定间距,以使所述端板在形变的状态下不与所述外板抵接。
由此,在侧板或端板处于形变的状态下,不会影响到外板的形状,从而使得集装箱的外观不会发生形变。
优选地,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外板,相邻的所述外板间隔设置或彼此抵接。由此,便于外板的安装和拆卸。
优选地,所述外板的内侧设置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沿所述外板的长度方向设置。由此,可以提高外板的强度,保证外板在受外力作用下不容易形变。
优选地,所述外板的内侧设置有保温材料。由此,可以满足需要保温的集装箱的要求。
优选地,所述外板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外板经由穿过所述安装孔的连接件与所述顶梁和所述底梁连接,所述安装孔处设置有密封件。由此,可以使得外板牢固地安装,并且不会影响集装箱的外观。
优选地,所述外板包括侧外板,所述顶梁包括顶侧梁,所述底梁包括底侧梁,所述侧外板设置于所述侧板的外侧,并与所述顶侧梁和所述底侧梁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板包括端外板,所述顶梁包括顶端梁,所述底梁包括底端梁,所述端外板设置于所述端板的外侧,并与所述顶端梁和所述底端梁连接。
优选地,所述集装箱还包括顶板和顶外板,所述顶梁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顶侧梁,所述顶外板设置于所述顶板的外侧,并与所述顶侧梁连接,所述顶外板具有与所述外板大致相同的结构。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集装箱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示出的外板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沿图3中线A-A所截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沿图3中线C-C所截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6中D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3的后视示意图;
图9为外板的连接状态的示意图;以及
图10为外板的连接状态的示意图,其中,墙板处于形变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实用新型。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
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且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地说明,这些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代表实施例,并不是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9所示,集装箱通常包括诸如侧板、端板、顶板的墙板110,以及用于构造成箱体框架的顶梁120、底梁130和角柱140。墙板110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侧板、端板和顶板中的至少一个。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墙板110包括侧板111和端板112。顶梁120包括顶侧梁121和顶端梁122。底梁130包括底侧梁131和底端梁132。侧板111位于集装箱的左右两侧,并且与顶侧梁121和底侧梁131连接。端板112位于集装箱的前端和/或后端,并且与顶端梁122和底端梁132连接。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墙板还可以包括顶板。顶板位于集装箱的顶部,并且与左右两侧的顶侧梁121,以及前后两端的顶端梁122连接。
为了保护墙板110免于发生形变或破损,本实施方式的集装箱还包括外板200。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外板200包括侧外板210和端外板220。侧外板210设置于侧板111的外侧,并与顶侧梁121和底侧梁131连接。多个侧外板210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与侧板111大致平行,侧外板210能够从侧板111的外侧覆盖侧板111。
端外板220设置于端板112的外侧,并与顶端梁122和底端梁132连接。多个端外板220沿集装箱的宽度方向设置,并且与端板112大致平行,端外板220能够从端板112的外侧覆盖端板112。
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集装箱还可以包括顶外板。顶外板设置于顶板的外侧,并与顶侧梁121连接。多个顶外板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与顶板大致平行,顶外板能够从顶板的外侧覆盖顶板。顶外板的结构和安装方式与外板200的结构和安装方式大致相同,为简洁起见,下文以外板200为例来描述。
优选地,位于集装箱的同一面的多个外板200朝向集装箱外侧的表面可整体地形成为平面。这样集装箱具有表面平整的外观,并且可以使得贴纸等装饰件更牢固地设置于该平面上,形成的装饰效果更好,集装箱的外观更美观。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端外板220的外表面形成为一平面,多个侧外板210的外表面形成为另一平面。
进一步地,外板200可包括至少两个外板200。这样可以使得外板200的尺寸较适宜,各个外板200独立安装,也可单独拆卸。在图示实施方式中,侧外板210可包括21个。21个侧外板210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设置。端外板220的数量为4个。4个端外板220沿集装箱的宽度方向设置。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侧外板210和端外板220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个数,以分别形成与侧板111和端板112的尺寸大致相同的形状。
优选地,至少两个外板200彼此相邻,并且相邻的外板200间隔设置或彼此抵接。需要说明的是“间隔设置”可以理解为相邻的外板200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隙。由此,对于尺寸略有差异的集装箱,可以采用相同的外板200对墙板110进行防护。譬如,相邻的端外板220之间可以设置预定的配合间隙,以便于端外板220的装卸。
如图3至图7所示,外板200为大致长方形构件。外板200包括平板部230、彼此相对的连接端240和彼此相对的邻接端250。平板部230的外表面为平面。连接端240和邻接端250位于平板部230的周侧。连接端240能与底梁130或顶梁120连接。
具体地,返回参照图2,第一端外板221的第一邻接端250a靠近集装箱的角柱140。第一端外板221的第二邻接端250b能够与第二端外板222的第一邻接端250c相邻。平板部230的外表面用于形成上述至少两个外板200的平面。
进一步地,外板200为金属材质,并具有向内弯折的第一折边260。第一折边260能够沿与平板部230大致垂直的方向向内延伸。这样可以提高外板200在连接端240和邻接端250处的强度,使其不易发生形变。优选地,外板200还具有从第一折边260弯折的第二折边270。第二折边270能够沿与平板部230大致平行的方向向外板200的中间延伸。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提及的“向内”是指外板200的朝向墙板110的一侧。
本实施方式的外板200的结构简单,强度和刚性好。并能够采用集装箱领域内常规的加工方法制作,加工制造成本低。例如,外板200可以采用钣金加工而成。也就是说,外板200可以为钣金结构。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外板200的两个连接端240具有连接端第一折边260a和连接端第二折边270a。该连接端第二折边270a设置有固定孔271(图8),可以采用连接件(未示出)将连接端第二折边270a直接或间接地连接至底梁130或顶梁120,以固定外板200。连接件可以为诸如螺栓等紧固件。可选地,采用铆接等其它固定方式将连接端第二折边270a连接至底梁130或顶梁120。
如图6和图7所示,外板200的两个邻接端250具有邻接端第一折边260b和邻接端第二折边270b。邻接端第一折边260b和邻接端第二折边270b能够增加邻接端250处的强度,防止形变。
上述第一折边260、第二折边270与平板部230的内表面形成容纳空间。这样可以根据需要在外板200的内侧设置保温材料201(图8)。保温材料201可以是岩棉、诸如聚氨酯材料形成的发泡板、夹芯板等,以使外板200能够具有保温隔热的性能。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外板200的内侧也可以不设置保温材料201。
如图8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外板200的强度,外板200的内侧设置有加强件202,加强件202沿外板200的长度方向设置。加强件202的两端分别地固定至外板200的连接端第二折边270a。参照图6,图中示出的加强件202为具有第一壁202a和第二壁202b的角形构件。加强件202的第一壁202a与外板200的平板部230大致平行。第二壁202b与平板部230大致垂直,并且第二壁202b固定至平板部230。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加强件202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保温材料201可设置于加强件202的第一壁202a与平板部230之间。
为了便于外板200的安装,箱体框架上可以设置固定件,外板200的连接端240固定至固定件。图9示例性地示出了一种外板的优选安装方式。图中示出的墙板110可以为端板112和侧板111中的一个,外板200为端外板220和侧外板210中相对应的一个。顶梁120设置有与顶梁120平行的第一固定件203a。底梁130设置有与底梁130平行的第二固定件203b。连接件穿过连接端第二折边270a的固定孔271固定至第一固定件203a或第二固定件203b。第一固定件203a和第二固定件203b可以为角钢等型材。
在安装的过程中保证外板200大致位于箱体框架形成的区域内,以使集装箱的外观整齐美观。图中示出了外板200的外表面与顶梁120和底梁130的外侧大致平行。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外板200的外表面相对于顶梁120和底梁130的外侧略微向内凹陷。
为了便于连接件的安装,外板200设置有安装孔231,外板200经由穿过安装孔231的连接件与顶梁120和底梁130连接。具体地,外板200的平板部230与连接端240的固定孔271相对应的部分设置有安装孔231。这样连接件可以依次穿过安装孔231、固定孔271而固定至固定件。安装孔231可以为圆孔、方孔、异形孔等通孔。连接件可以为自攻钉、自攻自钻钉等固定钉。优选地,安装孔231处设置有密封件232(图1和图2),以封堵该安装孔231,隐藏连接件。由此,可以使得外板200的安装不会影响集装箱的外观。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外板200与墙板110之间设置预定间距d,以使墙板110在形变的状态下不与墙板110抵接。具体地,侧外板210与侧板111之间设置预定间距d,以使侧板111在形变的状态下不与侧外板210抵接。端外板220与端板112之间设置预定间距d,以使端板112在形变的状态下不与端外板220抵接。
当集装箱作为设备集装箱时,在工作状态下,集装箱的内部可以填装液体,例如水。由于液体会产生朝向集装箱外侧的压力,这样使得墙板110会向外侧发生形变。当外板200与墙板110之间设置预定间距d时,形变的墙板110不能够与外板200抵接,因此,外板200不会发生形变。从而使得集装箱的外观不会发生形变。
需要说明的是,预定间距d是指在墙板110发生最大形变的状态下,墙板110与外板200的间隔距离。
具体地,图10中示出了墙板110为波纹板。预定间距d是指波纹板的向外的凸部113与外板200的第二折边270之间的间隔距离。当墙板110发生形变时,墙板110的凸部113不能够与外板200的第二折边270抵接。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变化,本实施方式的外板长度、宽度和高度等尺寸可根据集装箱的尺寸灵活调整。如果需要和/或期望,也可在外板的表面相应位置做开孔等处理。根据尺寸和强度要求加强件可采用其他形式布置。另外,外板还可采用其他螺纹连接、铆接或焊接方式固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他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0)

1.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包括侧板和端板中的至少一个、顶梁、底梁,以及外板,所述外板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的外侧,并与所述顶梁和所述底梁连接,
其中,所述外板为金属材质,并具有箱内折弯而成的第一折边,以及从所述第一折边折弯而成的第二折边,所述第二折边直接或间接地连接至所述底梁或顶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板朝向所述集装箱外侧的表面为平面,并且/或者
所述外板采用钣金加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板与所述侧板之间设置预定间距,以使所述侧板在形变的状态下不与所述外板抵接,并且/或者
所述外板与所述端板之间设置预定间距,以使所述端板在形变的状态下不与所述外板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外板,相邻的所述外板间隔设置或彼此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的内侧设置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沿所述外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的内侧设置有保温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外板经由穿过所述安装孔的连接件与所述顶梁和所述底梁连接,所述安装孔处设置有密封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包括侧外板,所述顶梁包括顶侧梁,所述底梁包括底侧梁,所述侧外板设置于所述侧板的外侧,并与所述顶侧梁和所述底侧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包括端外板,所述顶梁包括顶端梁,所述底梁包括底端梁,所述端外板设置于所述端板的外侧,并与所述顶端梁和所述底端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还包括顶板和顶外板,所述顶梁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顶侧梁,所述顶外板设置于所述顶板的外侧,并与所述顶侧梁连接,所述顶外板具有与所述外板大致相同的结构。
CN201820560120.0U 2018-04-18 2018-04-18 集装箱 Active CN2081501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60120.0U CN208150146U (zh) 2018-04-18 2018-04-18 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60120.0U CN208150146U (zh) 2018-04-18 2018-04-18 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50146U true CN208150146U (zh) 2018-11-27

Family

ID=64379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60120.0U Active CN208150146U (zh) 2018-04-18 2018-04-18 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501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2260B (zh) 多层压紧组件
CN208978732U (zh) 用于车辆货物区的盖系统
CN104422237A (zh) 用于冰箱的门以及冰箱
CN103415437B (zh) 增强了的面板结构
CN208150146U (zh) 集装箱
US8388045B2 (en) Refrigerator van
CA2856848A1 (en) Web component and method of making a web component
AU2015101935A4 (en) Improved composite panel
CN104032919A (zh) 纸蜂窝复合墙板及其安装方法
KR102428695B1 (ko) 건물의 벽면 마감용 금속패널
US9790734B1 (en) Interior reinforcing structure for a door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an interior reinforcing structure in a door
CN216446795U (zh) 新型型材结构装甲门
KR100659721B1 (ko) 샌드위치패널을 이용한 도어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01321181Y (zh) 一种金属包装箱
CN206917021U (zh) 大型斜坡幕墙连接系统
CN105035574A (zh) 一种波纹板连接压条及其集装箱、集装箱式活动房
JP3494726B2 (ja) ハニカムサンドイッチパネル製の箱状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ハニカムサンドイッチパネル製の箱状体
CN215850668U (zh) 侧门总成及车辆
CN203891262U (zh) 隔墙装置
CN211817612U (zh) 一种快装式墙板固定系统
CN215564078U (zh) 一种装配式墙面蜂窝板收边结构
CN211140013U (zh) 一种礼品包装盒
IE20000161A1 (en) Metal cladding panels
CN101182737A (zh) 蜂窝复合板及含有该蜂窝复合板的装饰结构
KR101299983B1 (ko) 입체 벽지 설치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