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37873U - 气举采油一趟完井管柱 - Google Patents

气举采油一趟完井管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37873U
CN208137873U CN201820496676.8U CN201820496676U CN208137873U CN 208137873 U CN208137873 U CN 208137873U CN 201820496676 U CN201820496676 U CN 201820496676U CN 208137873 U CN208137873 U CN 2081378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packer
sealing
pin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9667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玉婷
曹培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PURUISIDE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PURUISIDE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PURUISIDE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PURUISIDE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9667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378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37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378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气举采油一趟完井管柱,完井管柱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油管、送入工具、密封装置d、封隔器e、打孔管f以及丝堵g;完井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下管柱;(2)封隔器坐封;(3)封隔器验封:验证封隔器坐封成功;(4)送入工具丢手;(5)打掉封隔器球座;(6)气举生产;该工艺根据油田气举采油技术的现状,为克服传统气举采油工艺需下入两趟管柱,封隔器丢手结构存在低压丢手及不能成功丢手,封隔器打捞困难等问题,而开发的一趟管柱完成管串下管柱、封隔器坐封、封隔器验封、送入工具丢手、打掉封隔器球座、举升生产技术。

Description

气举采油一趟完井管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油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气举采油一趟完井管柱。
背景技术
气举采油原理是依靠从地面注入井内的高压气体与油层产生流体在井筒中的混合,利用气体的膨胀使井筒中的混合液密度降低,将流入到井内的原油举升到地面的一种采油方式。
在油气田开采中,石油较重,在上千米甚至几千米的井筒中会造成比较大的压力,使地层中的石油无法流到地面。如果能人为地将气体压入井筒,使井筒中的液体混气后变轻,原油则容易喷至地面。
传统用的气举需要两趟管柱完成,即封隔器坐封管柱和气举投产管柱。下入封隔器坐封管柱,下到位后,投球打压坐封,封隔器坐封完成后进行倒扣或液压丢手,然后下入气举管柱插入密封插管。其缺点如下:
1.需下入两趟管柱,浪费人力,物力。
2.封隔器丢手结构存在低压丢手及不能成功丢手问题。
3.封隔器打捞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气举采油一趟完井管柱,实现一趟管柱即完成工具下入、坐封、验封、丢手、打掉球座以及气举生产步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气举采油一趟完井管柱,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油管、送入工具、密封装置、封隔器、打孔管以及丝堵,具体如下:
(一)送入工具
所述送入工具包括上接头、销钉、丢手销钉、悬挂销钉、锁套、第一活塞、第一球座、支撑环、下连接头以及内连接头;其中所述上接头、锁套以及下连接头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构成外管部分,所述第一球座、内连接头上下连接构成内管部分;
所述外管部分具体为:所述上接头的上端通过螺纹与所述油管连接,所述上接头的下端的外表面设有凸台,所述锁套的内表面设有凹槽,所述锁套和上接头通过凸台和凹槽配合装配定位;所述锁套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下连接头;
所述内管部分具体为:所述第一球座上端以接触面台阶定位安装在上接头内部且第一球座与上接头之间设有液流间隙;所述第一球座贯穿所述外管部分且下端通过螺纹连接内连接头;所述第一球座与外管之间形成第一环空,且所述第一环空通过液流间隙与上接头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环空内滑动密封配合安装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上部通过丢手销钉与上接头连接,第一活塞下部通过螺纹连接支撑环,所述支撑环支撑于与所述上接头下端内表面,并抵触上接头下端外表面的凸台而将其压紧在所述锁套的凹槽内;所述第一活塞的外壁上设有限位槽,所述上接头安装有与限位槽配合的悬挂销钉;
当所述丢手销钉受压被剪断后,所述活第一塞能够沿第一环空以滑动密封配合向下滑行,至悬挂销钉与限位槽实现限位配合停止;上提油管柱时所述上接头下端的凸台失去所述支撑环的压紧作用而脱离所述锁套的凹槽,此时所述锁套与上接头实现分离;
(二)密封装置
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密封筒、密封插杆以及下变扣;其中所述密封插杆通过滑动密封配合安装在所述密封筒内部;所述密封筒的上端通过螺纹配合与所述下连接头连接,所述密封筒的下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下变扣;所述密封插杆的上端通过螺纹配合与所述内连接头连接;
(三)封隔器
所述封隔器为液压封隔器,所述封隔器内部设有第二球座以及钢球。
进一步的,所述封隔器包括外管部分、内管部分以及二者之间连接的卡瓦机构,具体如下:
所述外管部分包括上连接头、上导向环、拉压环、坐封销钉、锁环、护套、液压缸、套筒、小胶筒、大胶筒以及隔环,具体如下:所述上连接头上端部通过螺纹配合与所述下变扣连接,所述上导向环通过螺纹配合套接在所述上连接头的外部,所述拉压环位于上导向环的下部且通过坐封销钉与上连接头的外部套接;所述护套与所述拉压环的下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护套的下端通过螺纹配合与所述液压缸连接;所述液压缸的下端通过台阶定位安装所述套筒并与其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套筒的外部上下依次密封套接有所述小胶筒和大胶筒,所述套筒的下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的隔环压紧小胶筒和大胶筒;
所述内管部分包括上中心管、解封销钉、第二活塞、第三活塞、连接杆、下中心管、钢球、球座销钉以及球座,具体如下: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上中心管、下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下中心管;所述护套和连接杆之间构成第二环空,所述第二活塞安装在所述第二环空内且内外两侧分别与所述连接杆及护套之间构成密封配合,且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护套在轴向上构成台阶定位配合;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环空连通的坐封孔;所述液压缸和下中心管之间构成第三环空,所述第三活塞安装在所述第三环空内且内外两侧分别与所述下中心管及液压缸之间构成密封配合,且所述第三活塞与所述液压缸在轴向上构成台阶定位配合;所述下中心管上设有与所述第三环空连通的坐封孔;所述下中心管的下端内部通过所述球座销钉安装所述第二球座,所述钢球为后期坐封前投入油管中落至所述第二球座上;
所述上中心管上端的外壁设有多个凹槽,所述上连接头下端设有多个与所述凹槽对应的杆;所述上连接头的中部和上中心管的上端部在轴向上构成台阶定位配合,所述杆分别安装在对应的凹槽内,且所述杆与上中心管之间通过解封销钉相对固定;所述锁环通过螺纹配合套装在上中心管上端的外侧,且所述锁环的上端与所述拉压环的下端部抵靠;
所述卡瓦机构包括上锥体、卡瓦罩、卡瓦、板簧以及下锥体,所述上锥体位于所述隔环之下且上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所述套筒的下端,且所述上锥体的下端套接在所述下中心管的外壁且二者之间能够构成滑动配合;所述下锥体的上端通过螺纹配合与所述下中心管的下端连接,且所述上锥体、下锥体间隔布置,所述下锥体的下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下接头;所述卡瓦罩架设安装在所述上锥体、下锥体之间,且所述上锥体、卡瓦罩以及下锥体之间形成内槽,所述卡瓦和板簧安装在所述内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插杆上设有用于与和密封筒构成滑动密封配合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套装在密封插杆外壁上的上密封垫环、盘根以及下密封垫环;所述密封结构通过下密封垫环下部的密封插杆上螺纹连接的调节环压紧。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环和密封插杆之间还连接有径向布置的防转销钉;所述锁套和下连接头之间还连接有径向布置的防转销钉;所述球座和内连接头之间还设有O型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卡瓦罩的上端与所述上锥体通过台阶定位且二者之间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卡瓦罩的下端通过内螺纹连接内护帽,所述内护帽与所述下锥体之间构成台阶定位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下锥体外还通过螺纹配合套接下导向环,所述下导向环与下锥体还连接有径向布置的防转销钉。
基于上述气举采油一趟完井管柱建立的完井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下管柱 :将丝堵、打孔管、封隔器、密封装置、送入工具以及油管自下而上依次连接为完井管柱,然后缓慢下入井内至设计深度;
(2)、封隔器坐封:
首先,向套管和油管之间的环空泵入液体,液体分别经由送入工具、密封装置 、封隔器与套管之间的环空,之后由打孔管上的孔进入其内部,接着顺序经由封隔器、密封装置以及送入工具至油管内腔返出,直至返出液体干净无油污;
其次,投入钢球,等钢球落至球座上,向油管内泵入液体,液体经由送入工具下行至密封装置,继续下行至封隔器内腔,通过液压作用使胶筒与套管密封,完成坐封;
(3)、封隔器验封:验证封隔器坐封成功;
(4)、送入工具丢手:确认坐封完成后,继续向油管内泵入液体,液体压力传至第一活塞,第一活塞下行剪断丢手销钉,第一活塞继续下行至悬挂销钉限位处,泄压,慢慢上提油管,此时油管依次带动上接头、第一活塞、第一球座、内连接头以及密封插杆上行,上提设定距离后即确认丢手;
(5)、打掉封隔器球座:继续向油管内泵入液体,液体经由送入工具下行至密封装置,继续下行至封隔器内腔,压力作用至钢球与第二球座形成的密封面上,剪断球座销钉,使得钢球与第二球座经由打孔管内腔掉落至丝堵以上;
(6)、气举生产:按要求安装气举井口及地面流程进行生产。
进一步的,所述封隔器坐封步骤中液压作用使胶筒与套管密封的具体过程为:液体在封隔器内腔中由连接杆与下中心管的坐封孔流出,推动活塞带着护套及液压缸下行,护套同时带动拉压环下行,剪断坐封销钉,同时锁环沿上中心管单向扣型下行,液压缸下行压缩小胶筒及大胶筒膨胀,同时推动上锥体挤压卡瓦,卡瓦在推力下卡住套管内壁;液体压力与稳定时间按以下程序操作:0→4MPa,稳压5分钟→8MPa,稳压5分钟 →11MPa,稳压5分钟 →14MPa,稳压5分钟,完成坐封。
进一步的,所述封隔器验封的具体步骤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其一,向套管和油管之间的环空泵入液体,液体压力分别经由送入工具、密封装置、封隔器三者与套管之间的环空而作用至小胶筒、大胶筒与套管的密封面上,液体压力升至10MPa,5min后,压力下降不超过0.5MPa,则说明封隔器坐封成功;
其二,上提油管管柱超过原悬重2吨或下压10吨,无滑动则坐封成功。
进一步的,所述送入工具丢手步骤中,除管柱悬重外上提吨位3t,不超过5t,上提1.5m,即确认丢手,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
1、一趟管柱完成工具下入、坐封、验封、丢手、打掉球座、气举生产。
2、丢手结构安全可靠,可二次投球再丢手,即如果完井工艺步骤(4)未能成功进行,便已经异常压力自动进行了步骤(5),这时需要通过油管进行投球,球落在送入工具的球座上,再进行完井工艺步骤(4)的操作,上述二次投球再丢手能够保证丢手工序成功完成。
3、封隔器可通过加吨位上提解封,杜绝工具异常留井风险。即如果完井工艺步骤实施出现异常,此时只需要上提除管柱悬重外10吨,即可将将丝堵、打孔管、封隔器、密封装置、送入工具以及油管提出井,不会发生因工具完井工艺出现异常而再下捞矛捞出工具的情况。
4、采用盘根型密封,密封效果好,易于管柱活动。
5、留井通径大,可顺利进行后期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气举采油一趟完井管柱的工作状态图;
图2为送入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封隔器上半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封隔器下半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套管a、油管b、送入工具c、密封装置d、封隔器e、打孔管f以及丝堵g;
图2中:1.上接头,2.销钉,3.丢手销钉,4.悬挂销钉,5.锁套,6.第一活塞,7.第一球座,8.支撑环,9.防转销钉,10.下连接头,11.内连接头,12.O型圈。
图3中:13.密封筒,14.密封插杆,15.上密封垫环,16.盘根,17.下密封垫环,18.调节环,19.防转销钉,20.下变扣。
图4和图5中:21.上连接头,22.上导向环,23.拉压环,24.坐封销钉,25.锁环,26.护套,27.解封销钉,28.上中心管,291.第二活塞,292.第三活塞,30.连接杆,31.液压缸,32.下中心管,33.套筒,34.小胶筒,35.大胶筒,36.隔环,37.上锥体,38.卡瓦罩,39.卡瓦,40.板簧,41.钢球,42.球座销钉,43.第二球座,44.内护帽,45.下锥体,46.防转销钉,47.下导向环,48.下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气举采油一趟完井管柱及其工作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5,一种气举采油一趟完井管柱,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油管b、送入工具c、密封装置d、封隔器e、打孔管f以及丝堵g,具体如下:
(一)送入工具
送入工具包括上接头1、销钉2、丢手销钉3、悬挂销钉4、锁套5、第一活塞6、第一球座7、支撑环8、下连接头10以及内连接头11;其中上接头1、锁套5以及下连接头10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构成外管部分,第一球座7、内连接头11上下连接构成内管部分;此处的外管部分和内管部分中的“内、外”仅仅是相对于位置而设定的,其目的仅仅是出于结构叙述的需要,对二者的功能以及动作过程并无任何限定作用。
外管部分具体为:上接头1的上端通过螺纹与油管b连接,上接头1的下端的外表面设有凸台,锁套5的内表面设有凹槽,锁套5和上接头1通过凸台和凹槽配合装配定位;锁套5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下连接头10;销钉2用于封堵锁套5的销钉孔。
内管部分具体为:第一球座7上端以接触面台阶定位安装在上接头1内部且第一球座7与上接头1之间设有液流间隙;第一球座7贯穿所述外管部分且下端通过螺纹连接内连接头11;第一球座7与外管之间形成第一环空,且第一环空通过液流间隙与上接头1的内腔连通;第一环空内滑动密封配合安装第一活塞6,第一活塞6上部通过丢手销钉3与上接头1连接,第一活塞6下部通过螺纹连接支撑环8,支撑环8支撑于与所述上接头1下端内表面,并抵触上接头1下端外表面的凸台而将其压紧在锁套5的凹槽内;第一活塞6的外壁上设有限位槽,上接头1安装有与限位槽配合的悬挂销钉4。
当丢手销钉3受压被剪断后,第一活塞6能够沿第一环空以滑动密封配合向下滑行,至悬挂销钉4与限位槽实现限位配合停止;上提油管柱时上接头1下端的凸台失去支撑环8的压紧作用而脱离锁套5的凹槽,此时锁套5与上接头1实现分离。
(二)密封装置
密封装置包括密封筒13、密封插杆14以及下变扣20;其中密封插杆14通过滑动密封配合安装在密封筒13内部;密封筒13的上端通过螺纹配合与下连接头10连接,密封筒13的下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下变扣20;密封插杆14的上端通过螺纹配合与内连接头11连接;密封插杆14上设有用于与和密封筒13构成滑动密封配合的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套装在密封插杆14外壁上的上密封垫环15、盘根16以及下密封垫环17;密封结构通过下密封垫环17下部的密封插杆14上螺纹连接的调节环18压紧;调节环18和密封插杆14之间还连接有径向布置的防转销钉19。
(三)封隔器
封隔器为液压封隔器,封隔器包括外管部分、内管部分以及二者之间连接的卡瓦机构,具体如下:
外管部分包括上连接头21、上导向环22、拉压环23、坐封销钉24、锁环25、护套26、液压缸31、套筒33、小胶筒34、大胶筒35以及隔环36,具体如下:上连接头21上端部通过螺纹配合与下变扣20连接,上导向环22通过螺纹配合套接在上连接头21的外部,拉压环23位于上导向环22的下部且通过坐封销钉24与上连接头21的外部套接;护套26与拉压环23的下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护套26的下端通过螺纹配合与液压缸31连接;液压缸31的下端通过台阶定位安装套筒33并与其构成滑动配合;套筒33的外部上下依次密封套接有小胶筒34和大胶筒35,套筒33的下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的隔环36压紧小胶筒34和大胶筒35;
内管部分包括上中心管28、解封销钉27、第二活塞291、第三活塞292、连接杆30、下中心管32、钢球41,球座销钉42以及球座43,具体如下:连接杆30的上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上中心管28、下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下中心管32;护套26和连接杆30之间构成第二环空,第二活塞291安装在第二环空内且内外两侧分别与连接杆30及护套26之间构成密封配合,且第二活塞291与护套26在轴向上构成台阶定位配合;连接杆30上设有与第二环空连通的坐封孔;液压缸31和下中心管32之间构成第三环空,第三活塞292安装在第三环空内且内外两侧分别与下中心管32及液压缸31之间构成密封配合,且第三活塞292与液压缸31在轴向上构成台阶定位配合;下中心管32上设有与第三环空连通的坐封孔;下中心管32的下端内部通过球座销钉42安装第二球座43,钢球41为后期坐封前投入油管b中落至第二球座43上;
上中心管28上端的外壁设有多个凹槽,上连接头21下端设有多个与凹槽对应的杆;上连接头21的中部和上中心管28的上端部在轴向上构成台阶定位配合,杆分别安装在对应的凹槽内,且杆与上中心管28之间通过解封销钉27相对固定;锁环25通过螺纹配合套装在上中心管28上端的外侧,且锁环25的上端与拉压环23的下端部抵靠。
卡瓦机构包括上锥体37、卡瓦罩38、卡瓦39、板簧40以及下锥体45,上锥体37位于隔环36之下且上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套筒33的下端,且上锥体37的下端套接在下中心管32的外壁且二者之间能够构成滑动配合;下锥体45的上端通过螺纹配合与下中心管32的下端连接,且上锥体37、下锥体45间隔布置,下锥体45的下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下接头48;卡瓦罩38架设安装在上锥体37、下锥体45之间,且上锥体37、卡瓦罩38以及下锥体45之间形成内槽,卡瓦39和板簧40安装在内槽中;卡瓦罩38的上端与上锥体37通过台阶定位且二者之间构成滑动配合,卡瓦罩38的下端通过内螺纹连接内护帽44,内护帽44与下锥体45之间构成台阶定位配合;下锥体45外还通过螺纹配合套接下导向环47,下导向环47与下锥体45还连接有径向布置的防转销钉46。
上述气举采油一趟完井管柱的完井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下管柱
自下而上连接:丝堵g+打孔管f+封隔器e+密封装置d+送入工具c+油管b,缓慢下至设计深度。
2)封隔器坐封
向套管a和油管b之间的环空泵入液体,分别经由送入工具c、密封装置d、封隔器e与套管a之间的环空,由打孔管f上的孔进行其内部,顺序经由封隔器e、密封装置d、送入工具c至套管b内腔返出,直至返出液体干净无油污,投入钢球41,等钢球落至第二球座43上;用小排量向油管b内泵入液体,液体压力经由送入工具c下行至密封装置d,继续下行至封隔器e内腔,然后由连接杆30与下中心管32的坐封孔流出,推活塞(第二活塞291、第三活塞292)带26护套及31液压缸下行,此时通过护套26带动拉压环23下行,剪断坐封销钉24,同时锁环25沿上中心管28单向扣型下行,液压缸31下行压缩小胶筒34及大胶筒35,同时推上锥体37挤压卡瓦39,卡瓦39在推力下卡住套管内壁,液体压力与稳定时间按以下程序操作:0→4MPa(稳压5分钟)→8MPa(稳压5分钟) →11MPa(稳压5分钟) →14MPa(稳压5分钟),完成坐封。
3)封隔器验封:
向套管a和油管b之间的环空泵入液体,分别经由送入工具c、密封装置d 、封隔器e与套管a之间的环空,作用至小胶筒34、大胶筒35与套管a的密封面上,液体压力升至10MPa,5min后,压力下降不超过0.5MPa,则说明封隔器坐封成功;或上提油管柱超过原悬重2吨或下压10吨,无滑动则坐封成功。
4)送入工具丢手:
确认坐封完成后,继续向油管b内泵入液体至液体压力升至19MPa,液体压力通过第一球座7和上接头1之间的液流间隙传至第一活塞6,第一活塞6下行剪断丢手销钉3,第一活塞6继续下行至悬挂销钉4限位处,泄压,慢慢上提油管b,此时油管b依次带动上接头1、第一活塞6、第一球座7、内连接头11、密封插杆14、上密封垫环15、盘根16、下密封垫环17、调节环18上行,除管柱悬重外上提吨位3t,不超过5t,上提1.5m,确认丢手。丢手是为了管柱分离,以至于需要提出生产管柱时可以直接提出,如果生产一段时间后再丢手,很可能会因为井内油垢附着在球座密封面上导致丢手失败,生产管柱无法提出井。
5)打掉封隔器球座:
向油管b内泵入液体,液体压力经由送入工具c下行至密封装置d,继续下行至封隔器e内腔,压力作用至钢球41与第二球座43形成的密封面上,剪断球座销钉42,使得钢球41与第二球座43经由打孔管f内腔掉落至丝堵g以上。
6)气举生产:
按要求安装气举井口及地面流程进行生产。
特殊情况下,当完井工艺步骤4)未能成功进行,便已经异常压力自动进行了步骤5),即此时送入工具还未丢手而第二球座43以及钢球41已经被打掉;此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油管b进行二次投球,球落在送入工具的第一球座7上,再进行完井工艺步骤4)的操作,即进行二次丢手;上述二次投球再丢手能够保证丢手工序成功完成。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气举采油一趟完井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油管(b)、送入工具(c)、密封装置(d)、封隔器(e)、打孔管(f)以及丝堵(g),具体如下:
(一)送入工具
所述送入工具包括上接头(1)、销钉(2)、丢手销钉(3)、悬挂销钉(4)、锁套(5)、第一活塞(6)、第一球座(7)、支撑环(8)、防转销钉(9)、下连接头(10)、内连接头(11)以及O型圈(12);其中所述上接头(1)、锁套(5)以及下连接头(10)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构成外管部分,所述第一球座(7)、内连接头(11)上下连接构成内管部分;
所述外管部分具体为:所述上接头(1)的上端通过螺纹与所述油管(b)连接,所述上接头(1)的下端的外表面设有凸台,所述锁套(5)的内表面设有凹槽,所述锁套(5)和上接头(1)通过凸台和凹槽配合装配定位;所述锁套(5)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下连接头(10);
所述内管部分具体为:所述第一球座(7)上端以接触面台阶定位安装在上接头(1)内部且第一球座(7)与上接头(1)之间设有液流间隙;所述第一球座(7)贯穿所述外管部分且下端通过螺纹连接内连接头(11);所述第一球座(7)与外管之间形成第一环空,且所述第一环空通过液流间隙与上接头(1)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环空内滑动密封配合安装第一活塞(6),所述第一活塞(6)上部通过丢手销钉(3)与上接头(1)连接,第一活塞(6)下部通过螺纹连接支撑环(8),所述支撑环(8)支撑于与所述上接头(1)下端内表面,并抵触上接头(1)下端外表面的凸台而将其压紧在所述锁套(5)的凹槽内;所述第一活塞(6)的外壁上设有限位槽,所述上接头(1)安装有与限位槽配合的悬挂销钉(4);
当所述丢手销钉(3)受压被剪断后,所述第一活塞(6)能够沿第一环空以滑动密封配合向下滑行,至悬挂销钉(4)与限位槽实现限位配合停止;上提油管柱时所述上接头(1)下端的凸台失去所述支撑环(8)的压紧作用而脱离所述锁套(5)的凹槽,此时所述锁套(5)与上接头(1)实现分离;
(二)密封装置
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密封筒(13)、密封插杆(14)以及下变扣(20);其中所述密封插杆(14)通过滑动密封配合安装在所述密封筒(13)内部;所述密封筒(13)的上端通过螺纹配合与所述下连接头(10)连接,所述密封筒(13)的下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下变扣(20);所述密封插杆(14)的上端通过螺纹配合与所述内连接头(11)连接;
(三)封隔器
所述封隔器为液压封隔器,所述封隔器内部设有第二球座(43)以及钢球(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举采油一趟完井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隔器包括外管部分、内管部分以及二者之间连接的卡瓦机构,具体如下:
所述外管部分包括上连接头(21)、上导向环(22)、拉压环(23)、坐封销钉(24)、锁环(25)、护套(26)、液压缸(31)、套筒(33)、小胶筒(34)、大胶筒(35)以及隔环(36),具体如下:所述上连接头(21)上端部通过螺纹配合与所述下变扣(20)连接,所述上导向环(22)通过螺纹配合套接在所述上连接头(21)的外部,所述拉压环(23)位于上导向环(22)的下部且通过坐封销钉(24)与上连接头(21)的外部套接;所述护套(26)与所述拉压环(23)的下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护套(26)的下端通过螺纹配合与所述液压缸(31)连接;所述液压缸(31)的下端通过台阶定位安装所述套筒(33)并与其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套筒(33)的外部上下依次密封套接有所述小胶筒(34)和大胶筒(35),所述套筒(33)的下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的隔环(36)压紧小胶筒(34)和大胶筒(35);
所述内管部分包括上中心管(28)、解封销钉(27)、第二活塞(291)、第三活塞(292)、连接杆(30)、下中心管(32)、钢球(41)、球座销钉(42)以及球座(43),具体如下:所述连接杆(30)的上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上中心管(28)、下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下中心管(32);所述护套(26)和连接杆(30)之间构成第二环空,所述第二活塞(291)安装在所述第二环空内且内外两侧分别与所述连接杆(30)及护套(26)之间构成密封配合,且所述第二活塞(291)与所述护套(26)在轴向上构成台阶定位配合;所述连接杆(30)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环空连通的坐封孔;所述液压缸(31)和下中心管(32)之间构成第三环空,所述第三活塞(292)安装在所述第三环空内且内外两侧分别与所述下中心管(32)及液压缸(31)之间构成密封配合,且所述第三活塞(292)与所述液压缸(31)在轴向上构成台阶定位配合;所述下中心管(32)上设有与所述第三环空连通的坐封孔;所述下中心管(32)的下端内部通过所述球座销钉(42)安装所述第二球座(43),所述钢球(41)为后期坐封前投入油管(b)中落至所述第二球座(43)上;
所述上中心管(28)上端的外壁设有多个凹槽,所述上连接头(21)下端设有多个与所述凹槽对应的杆;所述上连接头(21)的中部和上中心管(28)的上端部在轴向上构成台阶定位配合,所述杆分别安装在对应的凹槽内,且所述杆与上中心管(28)之间通过解封销钉(27)相对固定;所述锁环(25)通过螺纹配合套装在上中心管(28)上端的外侧,且所述锁环(25)的上端与所述拉压环(23)的下端部抵靠;
所述卡瓦机构包括上锥体(37)、卡瓦罩(38)、卡瓦(39)、板簧(40)以及下锥体(45),所述上锥体(37)位于所述隔环(36)之下且上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所述套筒(33)的下端,且所述上锥体(37)的下端套接在所述下中心管(32)的外壁且二者之间能够构成滑动配合;所述下锥体(45)的上端通过螺纹配合与所述下中心管(32)的下端连接,且所述上锥体(37)、下锥体(45)间隔布置,所述下锥体(45)的下端通过左旋螺纹配合连接下接头(48);所述卡瓦罩(38)架设安装在所述上锥体(37)、下锥体(45)之间,且所述上锥体(37)、卡瓦罩(38)以及下锥体(45)之间形成内槽,所述卡瓦(39)和板簧(40)安装在所述内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举采油一趟完井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插杆(14)上设有用于与和密封筒(13)构成滑动密封配合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套装在密封插杆(14)外壁上的上密封垫环(15)、盘根(16)以及下密封垫环(17);所述密封结构通过下密封垫环(17)下部的密封插杆(14)上螺纹连接的调节环(18)压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举采油一趟完井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环(18)和密封插杆(14)之间还连接有径向布置的防转销钉(19);所述锁套(5)和下连接头(10)之间还连接有径向布置的防转销钉(9);所述球座(7)和内连接头(11)之间还设有O型密封圈(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举采油一趟完井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瓦罩(38)的上端与所述上锥体(37)通过台阶定位且二者之间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卡瓦罩(38)的下端通过内螺纹连接内护帽(44),所述内护帽(44)与所述下锥体(45)之间构成台阶定位配合。
6.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举采油一趟完井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锥体(45)外还通过螺纹配合套接下导向环(47),所述下导向环(47)与下锥体(45)还连接有径向布置的防转销钉(46)。
CN201820496676.8U 2018-04-10 2018-04-10 气举采油一趟完井管柱 Active CN208137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96676.8U CN208137873U (zh) 2018-04-10 2018-04-10 气举采油一趟完井管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96676.8U CN208137873U (zh) 2018-04-10 2018-04-10 气举采油一趟完井管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37873U true CN208137873U (zh) 2018-11-23

Family

ID=64291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96676.8U Active CN208137873U (zh) 2018-04-10 2018-04-10 气举采油一趟完井管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3787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75388A (zh) * 2020-02-10 2020-04-28 山东博赛特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防中途坐封液压丢手封隔器及方法
CN111535784A (zh) * 2020-04-17 2020-08-14 四川轻化工大学 一种负压抽吸与气举复合作用泵及其作业方法
CN114458201A (zh) * 2021-03-22 2022-05-10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验封的膨胀悬挂封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75388A (zh) * 2020-02-10 2020-04-28 山东博赛特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防中途坐封液压丢手封隔器及方法
CN111075388B (zh) * 2020-02-10 2024-04-19 山东博赛特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防中途坐封液压丢手封隔器及方法
CN111535784A (zh) * 2020-04-17 2020-08-14 四川轻化工大学 一种负压抽吸与气举复合作用泵及其作业方法
CN111535784B (zh) * 2020-04-17 2022-03-01 四川轻化工大学 一种负压抽吸与气举复合作用泵及其作业方法
CN114458201A (zh) * 2021-03-22 2022-05-10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验封的膨胀悬挂封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458201B (zh) * 2021-03-22 2023-09-29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验封的膨胀悬挂封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57601A (zh) 气举采油一趟完井管柱以及工艺
CN208137873U (zh) 气举采油一趟完井管柱
CN108756812A (zh) 多级压裂滑套
CN106837276B (zh) 一种喷射泵蒸汽注采一体采油装置
CN110454129A (zh) 一种气井分层压裂、控水一体化工艺管柱
CN206693997U (zh) 一种油田隔采工艺管柱
CN109113684A (zh) 小套管采油井机械防砂方法及机械防砂管柱和打捞工具
CN109372474B (zh) 一种煤层气与砂岩气同井生产管柱及开采方法
CN107255023A (zh) 具有坐封丢手功能的大通径免钻桥塞
US4030547A (en) Apparatus for cryothermal fracturing of rock formations
CN215292438U (zh) 一种可回收式油管桥塞
CN112012706A (zh) 海上稠油蒸汽吞吐注采一体化装置
CN109138880A (zh) 双向锚定器
CN207296937U (zh) 高压油气井液压油管锚定装置
US2394977A (en) Bottom hole regulator and choke
CN207122297U (zh) 一种具有坐封丢手功能的大通径免钻桥塞
CN206053900U (zh) 一种液控自解封封隔器
CN102562004A (zh) 稠油热采井一趟管柱分注合采方法
CN108547589A (zh) 电动坐封可回收悬挂封隔器不压井下生产管柱的方法
CN209040783U (zh) 双向锚定器
CN209228342U (zh) 一种不关井式连续举升柱塞排采装置
CN112392484A (zh) 一种不动管柱的二氧化碳相变致裂增透装置及工作方法
CN209163779U (zh) 一种液压封隔连通器
CN116816308A (zh) 一种小井眼页岩油井无油管清蜡举升装置
CN106761577A (zh) 一种油田隔采工艺管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