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27904U - 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27904U
CN208127904U CN201820185645.0U CN201820185645U CN208127904U CN 208127904 U CN208127904 U CN 208127904U CN 201820185645 U CN201820185645 U CN 201820185645U CN 208127904 U CN208127904 U CN 2081279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interface
charging unit
module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8564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东明
郭子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jun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anergy Solar Power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anergy Solar Power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anergy Solar Power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8564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279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279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279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装置,针对现有共享充电的装置难以检测装置的完整性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检测电路完整性的充电装置,包括电源和与所述电源电连接的输出接口;还包括一检测接口和一与所述检测接口电连接的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检测接口的通断。本实用新型利用检测接口检测充电接口的完整性,能够及时获得充电接口的情况,有利于维修和避免人为损坏。

Description

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共享充电是指企业提供的充电租赁设备,用户通过付费的方式使用共享的充电设备进行充电,使用完毕后归还该设备以供其他人使用。如果充电设备只提供内嵌的输出接口比如标准USB接口会降低损坏概率,但会导致未携带转接线比如USB转microusb线或USB转lightning线的用户无法使用。由于充电设备面向的人群众多,共享充电设备配备的转接线在使用过程中难免被有意或无意的损坏,并且,被损坏后如不能及时检测,既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也不能及时进行检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用户使用完毕后进行完整性检验的充电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包括电源和与所述电源电连接的输出接口;还包括一检测接口和一与所述检测接口电连接的检测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检测接口的通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采用了一检测接口和一检测模块,用户充电时,将设备与输出接口连接,电源会对设备充电,当充电完毕后,用户需要将输出接口与检测接口连接,然后检测模块会对检测接口的通断进行检测,如果能够检测到检测接口是导通的,那么该充电装置为完好状态,如果检测到充电接口未能导通,那么,可以判断该充电装置遭到了损坏,该信息既可以用于发送到运营商保证运营商对充电装置的及时维护,也可以用于记录该用户的信用,要求该用户提供赔偿等。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模块包括负载和检测电路,所述检测接口与所述负载电连接,所述检测电路为电流检测电路或电压检测电路。
电压和电流的检测方便快捷,采用检测电压和电流的方式检测充电装置的完整性简单方便,并且设备便宜。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为太阳能组件,所述太阳能组件为晶硅太阳能组件、非晶硅太阳能组件、铜铟镓硒太阳能组件、碲化镉太阳能组件、砷化镓太阳能组件或聚合物太阳能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一储能单元,所述太阳能组件与所述储能单元电连接,所述储能单元与所述输出接口电连接。
储能单元能够将太阳能组件发出的电能进行存储,从而,能够在夜间或其他光照条件不理想的情况下提供充电服务,延长了该充电装置提供服务的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接口具有一与所述输出接口正电极引脚相对应的检测引脚;所述检测引脚通过所述检测模块的负载接地,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负载两端电压或检测负载通过的电流。
检测接口的正电极引脚可以通过负载直接接地,也可以通过负载与接地引脚电连接,无论哪种方式都可以将负载连接形成回路,通过检测模块检测负载的电流或电压即可确定负载是处于通路还是断路中。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一壳体,所述充电接口通过导线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导线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线芯、绝缘层和抗拉层,至少所述抗拉层与所述壳体连接。
为了减少充电接口被损坏的可能,在导线的线芯外增加抗拉层,抗拉层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从而,能够减少充电接口被拉拽而断裂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滑动仓、驱动所述滑动仓滑动的驱动机构、用于锁止所述滑动仓的电子锁以及与所述检测模块和所述电子锁通讯连接的控制器;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检测接口是否有电流或电压,当检测到有电流或电压时,所述控制模块允许所述电子锁锁止所述滑动仓,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检测接口无电流或电压时,所述控制模块禁止所述电子锁锁止所述滑动仓。
充电接口设置在滑动仓内,一般在充电结束后滑动仓被推回并锁止的情况会认为用户使用完毕,如果用户对充电接口进行了损坏,检测模块会将信息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禁止电子锁锁止滑动仓,从而对用户起到提示作用,同时也能为经营者提供信息及时维修。
进一步地,所述抗拉层为一层金属网,所述抗拉层外敷设有防腐层。
防腐层能够避免金属网被腐蚀,延长金属网的寿命,减少维护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请求模块,所述请求模块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请求,所述控制器响应所述请求发出控制所述电子锁的信号。
用户可以通过请求模块向控制器发送请求,请求模块可以是客户端的app也可以是在充电装置上一体集成的键盘或触摸屏,控制根据请求模块发出的请求控制电子锁打开或锁止。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或电磁铁。
附图说明
图1为薄膜组件固定在公交站上的示意图;
图2为采用BIPV组件建筑公交站的示意图;
图3为将光伏组件配合充电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充电装置的充电接口和检测接口设置在弹出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检测接口与检测模块的电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包括电源和与所述电源电连接的输出接口422;还包括一检测接口423和一与所述检测接口423电连接的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检测接口423的通断。
本实施例采用安装在公交车站顶部的太阳能组件2作为电源,可以如图1所示直接在公交站遮阳顶棚1迎光面铺设薄膜太阳能组件2,采用粘贴或者压接等固定方式。该方法施工最便捷,成本最低。也可以如图2所示采用BIPV组件2直接设计新建公交站或者对旧有公交站做BIPV改造。BIPV可以采用玻璃钢基、曲面玻璃基以及陶瓷基薄膜太阳能BIPV组件直接铺设到遮阳顶棚12公交站。该方案可给建筑设计师以更多的美学设计选择。当然,针对已有的公交站采用BIPV改造,或者新建的公交站铺设薄膜太阳能组件2同样可以。
如图3所示,充电接口可以安装在公交站的立柱上,或者安装在其他任何可以提供支撑的位置。
如图4-5所示,充电接口和检测接口423安装在一弹出仓421上,弹出仓421与壳体4可以滑动连接,充电接口与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检测模块安装在壳体4内,检测模块与检测接口423电连接。壳体4内还安装有控制器,控制器与检测接口423通讯连接。为了锁止滑动仓,在壳体4内还安装有电子锁,控制器控制电子锁的锁止与打开。当用户充电完毕后,需要将充电接口与检测接口423配合,配合完毕后,检测模块检测检测接口423是否有电流通过,并将该信息传输给控制器,该控制器会通过该信息控制电子锁的锁止与打开。
当然,充电接口可以采用固定在弹出仓421上的充电接口41,此时,检测接口423需要可以活动的与弹出仓421连接,便于充电接口与检测接口423的连接配合。也可以采用导线连接在弹出仓421上的充电接口42,此时,可以将检测接口423固定在弹出仓421上。当然,也可以在弹出仓421内设置充电宝43,将充电宝的充电接口作为检测接口423,在充电宝上安装检测模块,这样,有事需要离开的用户可以携带充电宝离开,再到指定的地点进行归还,归还时,检测模块检测检测接口423是否通电,从而判断该充电接口以及充电宝是否完好,并将该信息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该信息控制电子锁的锁止与打开。
为了便于用户打开弹出仓421,还应该包括请求模块,请求模块可以为安装在壳体4上的键盘47,也可以为安装在用户移动终端上的app软件,当该请求模块为app软件时,壳体4上应当安装有包含有控制器信息的二维码45或条形码等。当然,还可以在壳体4上增加显示屏44以便于显示用户状态或充电装置状态的显示屏44,该显示屏44可以单纯作为显示屏44使用,也可以采用触摸屏,当然,采用触摸屏的情况下,由于触摸屏兼具输入的功能,可以省去键盘47,直接以触摸屏作为请求模块。另外,为了便于提示用户,还可以在壳体4内安装扬声器,在壳体4上对应扬声器的位置加工出扬声器出声区46。
检测接口423和检测模块DET的布线方式如图6所示,以输出接口422为5V为例,本实施例的检测接口423具有五个针脚,分别为正电极针脚即图中的VBUS、数据正极针脚即图中的DN、数据负极针脚即图中的DP、ID针脚即图中的ID和接地针脚即图中的GND。其中VBUS针脚作为检测针脚,检测针脚通过负载5接地,接地方式可以选择直接接地,也可以采用与GND针脚电连接的方式。
完好的检测接口423同样会有一个针脚输出5V的直流电源。检测此电源是否有效,可作为判定数据线是否损坏的依据。本方法实现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当充电接口没有插回到检测插口,或者线束损坏的情况下,5V_DET表现为低电平信号,即此点的电压为0V。
当充电宝插回检测口且线束正常的情况下,5V_DET表现为高电平信号,即此点的电压为5V。
以上两种情况,在检测板上输出为两个电压,控制器通过识别这两个电压,即可确认线束是否正常。
当然,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当连接输出接口422的导线伸出壳体4时,为了减低导线被损坏的概率,将导线采用由内向外依次为线芯、绝缘层、抗拉层的结构,抗拉层与壳体4连接,当该导线被拉拽时,其受力由抗拉层承受,不会损坏到线芯。抗拉层可以采用金属网,为了避免金属网被腐蚀,还可以在抗拉层外涂覆防腐层。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充电装置,包括电源和与所述电源电连接的输出接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检测接口和一与所述检测接口电连接的检测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检测接口的通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负载和检测电路,所述检测接口与所述负载电连接,所述检测电路为电流检测电路或电压检测电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接口具有一与所述输出接口正电极引脚相对应的检测引脚;所述检测引脚通过所述检测模块的负载接地,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负载两端电压或检测负载通过的电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太阳能组件,所述太阳能组件为晶硅太阳能组件、非晶硅太阳能组件、铜铟镓硒太阳能组件、碲化镉太阳能组件、砷化镓太阳能组件或聚合物太阳能组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一储能单元,所述太阳能组件与所述储能单元电连接,所述储能单元与所述输出接口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一壳体,充电接口通过导线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导线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线芯、绝缘层和抗拉层,至少所述抗拉层与所述壳体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滑动仓、驱动所述滑动仓滑动的驱动机构、用于锁止所述滑动仓的电子锁以及与所述检测模块和所述电子锁通讯连接的控制器;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检测接口是否有电流或电压,当检测到有电流或电压时,控制模块允许所述电子锁锁止所述滑动仓,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检测接口无电流或电压时,所述控制模块禁止所述电子锁锁止所述滑动仓。
8.如权利要求6所述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层为一层金属网,所述抗拉层外敷设有防腐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请求模块,所述请求模块用于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请求,所述控制模块响应所述请求发出控制所述电子锁的信号。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或电磁铁。
CN201820185645.0U 2018-02-02 2018-02-02 充电装置 Active CN2081279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85645.0U CN208127904U (zh) 2018-02-02 2018-02-02 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85645.0U CN208127904U (zh) 2018-02-02 2018-02-02 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27904U true CN208127904U (zh) 2018-11-20

Family

ID=64206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85645.0U Active CN208127904U (zh) 2018-02-02 2018-02-02 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279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3528A (zh) * 2020-03-31 2020-08-25 北京时代行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验设备智能化借还管理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3528A (zh) * 2020-03-31 2020-08-25 北京时代行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验设备智能化借还管理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29591B2 (en) Smart home power system
WO2018064861A1 (zh) 一机双枪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
JP4781136B2 (ja)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力供給方法
CN202616326U (zh) 蓄电设备、蓄电系统、电子装置、和电动车辆
CN102361342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电动汽车充电方法
JP6865852B2 (ja) コンバータ分離型電気車充電システムおよび電柱に設置された電気車充電装置
CN101908844B (zh) 太阳能供电装置
KR101978133B1 (ko) 배전선로에 연계된 변압기의 부하량에 기초한 전주에 설치된 전기차 충전 장치, 전기차 충전 시스템 및 전주에 설치된 전기차 충전 장치 제어 방법
CN101976862A (zh) 一种充电桩系统及其运行策略
CN200959526Y (zh) 家用自备电源装置
CN101986502A (zh) 手机电池充电电路
CN208127904U (zh) 充电装置
CN203225537U (zh) 安装在路灯杆上的多功能充电装置
CN103840499A (zh) 一种多功能充电站
CN203205921U (zh) 便携式电动车充电装置
CN211075591U (zh) 一种电瓶车智能充电站
CN103337746A (zh) 一种智能插座
CN109130922A (zh) 一种基于路灯实现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设备
CN201611790U (zh) 复合电源的电池充电装置
CN204349117U (zh) 一种智能电源插座
CN209015317U (zh) 一种根据蓄电池电压自动输出电源的付费充电器装置
CN208369296U (zh) 一种用于光纤熔接机的多功能移动电源装置
CN203055001U (zh) 一种电动车充电网络系统
CN102545283A (zh) 充电装置及充电方法
CN202856410U (zh) 一站式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1400 Beijing city Huairou area yangsongzhen Fengxiang East Street, No. 5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ANERGY OPTOVOLTA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07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Anli Road No. 0-A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ANERGY SOLAR POWER INVESTMENT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10

Address after: 510000 room B030, office card, maker space, youth hom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cubation base, unit 1004, No. 182, science Avenu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Hanp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400 Beijing city Huairou area yangsongzhen Fengxiang East Street, No. 5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ANERGY OPTOVOLTAIC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2

Address after: No.38, Paradise Street,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Lingf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cubation base of youth home, unit 1004, 182 science Avenu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Hanpu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4

Address after: No.31 Yanqi street,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ongjun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38, Paradise Street,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Lingf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