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27767U - 拆装工具 - Google Patents

拆装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27767U
CN208127767U CN201820726222.5U CN201820726222U CN208127767U CN 208127767 U CN208127767 U CN 208127767U CN 201820726222 U CN201820726222 U CN 201820726222U CN 208127767 U CN208127767 U CN 2081277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rotating mechanism
block tongue
abutting portion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262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巫伟中
邱秋辉
夏云峰
黎文俊
韦海坤
尹创荣
黄海扬
沈志明
张忠豪
陈灿辉
高懿
严小龙
陈国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Dongg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Dongg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Dongg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262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277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277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277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拆装工具,电力输送技术领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拆装过程拆装工具易脱离的技术问题。该拆装工具用于拆装间隔棒,所述间隔棒具有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所述第一工作面和所述第二工作面分别位于拆装通道两侧,包括卡舌、螺杆、旋转机构和夹紧机构;所述卡舌与所述螺杆转动连接、且所述卡舌能够穿过所述间隔棒的拆装通道后抵紧于所述间隔棒的第一工作面;所述旋转机构套装于所述螺杆且能够沿所述螺杆的轴线方向运动;所述夹紧机构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用于增强所述旋转机构的旋紧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拆装工具不易脱离,避免对操作者造成危险。

Description

拆装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拆装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高压、超高压及特高压输电线路每相导线采用了2根及以上的分裂导线。为分裂导线线束间距不变来满足降低表面电位梯度、减少电晕、增加电能输送容量等电气性能,常在分裂导线之间安装如图1所述的间隔棒。
间隔棒包括支臂1’和框架2’,支臂本体11’的端部连接于框架2’,回转夹头12’转动连接于支臂本体11’的自由端。回转夹头12’能够打开和闭合,图2是回转夹头12’闭合的俯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回转夹头12’打开的后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回转夹头12’闭合后通过销钉15’与支臂本体11’固定。当回转夹头12’处于闭合状态时,回转夹头12’和支臂本体11’形成线缆通道14’和拆装通道13’,线缆通道14’用于穿装导线,拆装通道13’用于拆装工具对间隔棒进行拆装。
由于地理环境和强对流天气对间隔棒的影响,常常需要对特征线路上的间隔棒进行更换。目前,安装和拆除间隔棒主要通过专用的拆装工具。现有常用的专用的拆装工具为双钩型拆装工具,如图4所述,双钩型拆装工具包括横梁3’、压紧螺杆4’、手柄5’和两个钩体6’。两个钩体6’分别转动连接于横梁3’的两端,两个钩体6’的钩端均向内,压紧螺杆4’从横梁3’的中部穿过,且压紧螺杆4’远离钩体6’的一端与手柄5’连接,压紧螺杆4’靠近钩体6’的接触端的直径大于拆装通道13’的直径。
在拆除间隔棒时,首先将两个钩体6’的钩端勾住支臂本体11’的外侧,旋转手柄5’,使压紧螺杆4’的自由端压在回转夹头12’外侧,继续旋转手柄5’使回转夹头12’压紧支臂本体11’,然后取出销钉15’。反方向旋转手柄5’,使压紧螺杆4’的接触端逐渐远离回转夹头12’,取下两个钩体6’,打开回转夹头12’。
在安装间隔棒时,首先,将回转夹头12’闭合;其次,将两个钩体6’的钩端勾住支臂本体11’的外侧,旋转手柄5’,使压紧螺杆4’的接触端压在回转夹头12’外侧,继续旋转手柄5’,使回转夹头12’压紧支臂本体11’;然后,使用销钉15’将支臂本体11’与回转夹头12’固定;最后,反方向旋转手柄5’,压紧螺杆4’的接触端逐渐远离回转夹头12’,取下两个钩体6’。
在拆卸和安装间隔棒时,由于钩体6’是通过钩端与支臂本体11’的外侧连接的,同时,由于支臂本体11’的外侧光滑,在操作者操作该拆装工具时,钩体6’容易脱钩,造成拆卸和安装失败,脱钩也容易造成操作者受伤。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装工具,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拆装时需要连续转动把手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拆装工具,用于拆装间隔棒,所述间隔棒具有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所述第一工作面和所述第二工作面分别位于拆装通道两侧,包括卡舌、螺杆、旋转机构和夹紧机构;
所述卡舌与所述螺杆转动连接、且所述卡舌能够穿过所述间隔棒的拆装通道后抵紧于所述间隔棒的第一工作面;
所述旋转机构套装于所述螺杆且能够沿所述螺杆的轴线方向运动;
所述夹紧机构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用于增强所述旋转机构的旋紧力;
在工作状态下,所述旋转机构的朝向所述卡舌的侧面与间隔棒的第二工作面抵接。
更进一步地,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齿轮和保护件;
所述齿轮套装于所述螺杆,并能够绕所述螺杆转动同时沿螺杆长度方向移动,所述保护件贴合于所述齿轮朝向所述卡舌的侧面。
更进一步地,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把手、套壳和转向切换组件;
所述套壳套装于所述齿轮,所述把手连接于所述套壳,所述转向切换组件安装于所述套壳内且具有与所述齿轮抵接的抵紧部,所述抵紧部用于限制所述齿轮的转动方向。
更进一步地,
所述转向切换组件包括转向切换件;
所述转向切换件与所述套壳转动连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抵紧部和第二抵紧部,所述第一抵紧部伸入所述齿轮的齿槽后限制所述齿轮的第一方向的转动;所述第二抵紧部伸入所述齿轮的齿槽后限制所述齿轮的第二方向的转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更进一步地,
所述转向切换组件还包括弹性件;
所述弹性件抵接于所述转向切换件的后端,用于施加抵紧力至所述转向切换件;
当所述第一抵紧部或所述第二抵紧部伸入所述齿轮的齿槽后,所述弹性件压紧所述转向切换件的后端,以保持所述第一抵紧部或所述第二抵紧部的抵紧状态。
更进一步地,
所述把手与所述套壳为可拆卸连接。
更进一步地,
所述把手外侧设置有防滑纹路。
更进一步地,
所述卡舌的第一夹紧面设置有多个凸起。
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分析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拆装工具,包括卡舌、螺杆和、旋转机构和夹紧机构;所述卡舌与所述螺杆转动连接、且所述卡舌能够穿过所述间隔棒的拆装通道后抵紧于所述间隔棒的第一工作面;所述旋转机构套装于所述螺杆且能够沿所述螺杆的轴线方向运动;所述夹紧机构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用于增强所述旋转机构的旋紧力;在工作状态下,所述齿轮的朝向所述卡舌的侧面与间隔棒的第二工作面抵接。
当需要拆卸间隔棒时,首先转动卡舌使卡舌的两侧翼的连线与螺杆的轴线平行,然后,将拆装工具沿间隔棒的第二工作面指向第一工作面的方向伸入间隔棒的拆装通道,当卡舌完全穿过上述的拆装通道后,转动卡舌使卡舌的两侧翼的连线与螺杆的轴线垂直,并且卡舌第一工作面抵接。然后转动旋转机构使旋转机构沿指向间隔棒的方向移动,直至旋转机构接触间隔棒的第二工作面后,转动夹紧机构以增大旋转机构的旋紧力,回转夹头和支臂本体被拆装工具夹紧,回转夹头由销钉限位的部分向逐渐远离销钉的方向运动直至脱离销钉的限位,此时操作者可取出该销钉。最后,反向转动夹紧机构使旋转机构放松回转夹头,反向转动旋转机构使旋转机构沿背离间隔棒的方向移动,将卡舌的间隔棒的第一工作面脱离,再转动卡舌使卡舌两侧翼的连线与螺杆的轴线平行,将拆装工具沿间隔棒的第一工作面指向第二工作面的方向从间隔棒的拆装通道取出,打开回转夹头,此时可以从导线上取下间隔棒。
当需要安装间隔棒时,首先将回转夹头与支臂本体闭合,使导线穿过回转夹头与支臂本体之间形成的线缆通道。然后转动卡舌使卡舌的两侧翼的连线与螺杆的轴线平行,将拆装工具沿间隔棒的第二工作面指向第一工作面的方向伸入间隔棒的拆装通道,当卡舌完全穿过上述的拆装通道后,转动卡舌使卡舌的两侧翼的连线与螺杆的轴线垂直,并且卡舌与第一工作面抵接。然后转动旋转机构是旋转机构沿指向间隔棒的方向移动,直至旋转机构接触间隔棒的第二工作面,然后转动夹紧机构以增大旋转机构的旋紧力,支臂本体与回转夹头被拆装工具夹紧,回转夹头由销钉限位的部分向逐渐远离支臂本体上的销钉孔的方向运动,此时操作者将销钉穿入销钉孔,从而实现了间隔棒的安装。间隔棒安装完成后,需要将拆装工具取出,具体动作为:反向转动夹紧机构使旋转机构放松回转夹头,反向转动旋转机构使旋转机构沿背离间隔棒的方向移动;此时,回转夹头被销钉固定,再转动卡舌使卡舌两侧翼的连线与螺杆的轴线平行,将拆装工具沿间隔棒的第一工作面指向第二工作面的方向从间隔棒的拆装通道取出,打开回转夹头,此时可以从导线上取下间隔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拆装工具在进行间隔棒的拆卸和安装时,通过卡舌与旋转机构来夹紧回转夹头和支臂本体。夹紧机构转动增加旋转机构旋紧力使卡舌与旋转机构在夹紧回转夹头和支臂本体的过程中,卡舌两侧翼的连线垂直于螺杆的轴线,卡舌只受到沿螺杆轴线方向的外力且卡舌的两侧翼均与第一工作面抵接,使卡舌的状态不发生改变,从而不会使卡舌发生脱离;旋转机构沿螺杆轴线的方向移动,并且在螺杆轴线方向受到螺杆外侧螺纹的限制,旋转机构也不会发生脱离。卡舌与旋转机构均不发生脱离避免了拆装失败,同时避免了拆装工具脱离对操作者造成的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间隔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闭合状态的支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打开状态的支臂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双钩型拆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拆装工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拆装工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切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支臂;11’-支臂本体;12’-回转夹头;13’-拆装通道;14’-线缆通道;15’-销钉;2’-框架;3’-横梁;4’-压紧螺杆;5’-手柄;6’-钩体;1-卡舌;2-螺杆;3-旋转机构;31-齿轮;32-保护件;4-夹紧机构;41-把手;42-套壳;43-转向切换组件;431-转向切换件;432-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拆装工具,请一并参考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至图7。
该拆装工具用于拆装间隔棒,间隔棒具有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分别位于拆装通道13’两侧,包括卡舌1、螺杆2、旋转机构3和夹紧机构4;
卡舌1与螺杆2转动连接、且卡舌1能够穿过间隔棒的拆装通道13’后抵紧于间隔棒的第一工作面;
旋转机构3套装于螺杆2且能够沿螺杆2的轴线方向运动;
夹紧机构4与旋转机构3连接,用于增强旋转机构3的旋紧力;
在工作状态下,齿轮31的朝向卡舌1的侧面与间隔棒的第二工作面抵接。
当需要拆卸间隔棒时,首先转动卡舌1使卡舌1的两侧翼的连线与螺杆2的轴线平行,然后,将拆装工具沿间隔棒的第二工作面指向第一工作面的方向伸入间隔棒的拆装通道13’,当卡舌1完全穿过上述的拆装通道13’后,转动卡舌1使卡舌1的两侧翼的连线与螺杆2的轴线垂直,并且卡舌1第一工作面抵接。然后转动旋转机构3使旋转机构3沿指向间隔棒的方向移动,直至旋转机构3接触间隔棒的第二工作面后,转动夹紧机构4以增大旋转机构3的旋紧力,回转夹头12’和支臂本体11’被拆装工具夹紧,回转夹头12’由销钉15’限位的部分向逐渐远离销钉15’的方向运动直至脱离销钉15’的限位,此时操作者可取出该销钉15’。最后,反向转动夹紧机构4使旋转机构3放松回转夹头12’,反向转动旋转机构3使旋转机构3沿背离间隔棒的方向移动,将卡舌1的间隔棒的第一工作面脱离,再转动卡舌1使卡舌1两侧翼的连线与螺杆2的轴线平行,将拆装工具沿间隔棒的第一工作面指向第二工作面的方向从间隔棒的拆装通道13’取出,打开回转夹头12’,此时可以从导线上取下间隔棒。
当需要安装间隔棒时,首先将回转夹头12’与支臂本体11’闭合,使导线穿过回转夹头12’与支臂本体11’之间形成的线缆通道14’。然后转动卡舌1使卡舌1的两侧翼的连线与螺杆2的轴线平行,将拆装工具沿间隔棒的第二工作面指向第一工作面的方向伸入间隔棒的拆装通道13’,当卡舌1完全穿过上述的拆装通道13’后,转动卡舌1使卡舌1的两侧翼的连线与螺杆2的轴线垂直,并且卡舌1与第一工作面抵接。然后转动旋转机构3是旋转机构3沿指向间隔棒的方向移动,直至旋转机构3接触间隔棒的第二工作面,然后转动夹紧机构4以增大旋转机构3的旋紧力,支臂本体11’与回转夹头12’被拆装工具夹紧,回转夹头12’由销钉15’限位的部分向逐渐远离支臂本体11’上的销钉15’孔的方向运动,此时操作者将销钉15’穿入销钉15’孔,从而实现了间隔棒的安装。间隔棒安装完成后,需要将拆装工具取出,具体动作为:反向转动夹紧机构4使旋转机构3放松回转夹头12’,反向转动旋转机构3使旋转机构3沿背离间隔棒的方向移动;此时,回转夹头12’被销钉15’固定,再转动卡舌1使卡舌1两侧翼的连线与螺杆2的轴线平行,将拆装工具沿间隔棒的第一工作面指向第二工作面的方向从间隔棒的拆装通道13’取出,打开回转夹头12’,此时可以从导线上取下间隔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拆装工具在进行间隔棒的拆卸和安装时,通过卡舌1与旋转机构3来夹紧回转夹头12’和支臂本体11’。夹紧机构4转动增加旋转机构3旋紧力使卡舌1与旋转机构3在夹紧回转夹头12’和支臂本体11’的过程中,卡舌1两侧翼的连线垂直于螺杆2的轴线,卡舌1只受到沿螺杆2轴线方向的外力且卡舌1的两侧翼均与第一工作面抵接,使卡舌1的状态不发生改变,从而不会使卡舌1发生脱离;旋转机构3沿螺杆2轴线的方向移动,并且在螺杆2轴线方向受到螺杆2外侧螺纹的限制,旋转机构3也不会发生脱离。卡舌1与旋转机构3均不发生脱离避免了拆装失败,同时避免了拆装工具脱离对操作者造成的危险。
旋转机构3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
旋转机构3包括齿轮31和保护件32;
齿轮31套装于螺杆2,并能够绕螺杆2转动同时沿螺杆2长度方向移动,保护件32贴合于齿轮31朝向卡舌1的侧面。
具体实施过程中,齿轮31中部开设有螺纹孔,保护件32套装于螺杆2并与齿轮31靠近卡舌1的一侧连接,操作者直接通过转动保护件32带动齿轮31在螺杆2上转动,使齿轮31能够沿螺杆2的轴线方向运动,同时,在间隔棒的拆装过程中,保护件32与回转夹头12’直接接触摩擦,防止齿轮31磨损,当保护件32损坏后,可以对保护件32进行更换。
夹紧机构4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
夹紧机构4包括把手41、套壳42和转向切换组件43;
套壳42套装于齿轮31,把手41连接于套壳42,转向切换组件43安装于套壳42内且具有与齿轮31抵接的抵紧部,抵紧部用于限制齿轮31的转动方向。
具体实施过程中,夹紧机构4带动旋转机构3转动时,由于夹紧机构4具有把手41,操作者操作把手41较为省力。当齿轮31接近回转夹头12’时,齿轮31向第一方向转动,转向切换组件43限制齿轮31向第二方向转动,保护件32压在回转夹头12’时,把手41通过套壳42内的转向切换组件43来带动与齿轮31连接的保护件32向第一方向转动压紧回转夹头12’。
当操作者完成销钉15’的插入或者取下时,齿轮31需要向第二方向转动,转动转向切换组件43使齿轮31能够向第二方向转动而限制齿轮31第一方向的转动,把手41通过套壳42内的转向切换组件43来带动齿轮31向第二方向转动,使保护件32放松回转夹头12’,继续向第二方向转动旋转件,使齿轮31逐渐远离回转夹头12’。
转向切换组件43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
转向切换组件43包括转向切换件431;
转向切换件431与套壳42转动连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抵紧部和第二抵紧部,第一抵紧部伸入齿轮31的齿槽后限制齿轮31的第一方向的转动;第二抵紧部伸入齿轮31的齿槽后限制齿轮31的第二方向的转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
转向切换组件43还包括弹性件432;
弹性件432抵接于转向切换件431的后端,用于施加抵紧力至转向切换件431;
当第一抵紧部或第二抵紧部伸入齿轮31的齿槽后,弹性件432压紧转向切换件431的后端,以保持第一抵紧部或第二抵紧部的抵紧状态。
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6所述,转向切换件431的后端中部有一凸起,当第一抵紧部或第二抵紧部伸入齿轮31的齿槽后,弹性件432压紧转向切换件431的后端,转向切换件431后端的凸起限制了转向切换件431的活动。
当需要转换转向切换组件43的时候,需要操作者转动转向切换件431,首先转向切换件431的后端凸起,弹性件432被压缩,然后转向切换件431的后端凸起转到弹性件432的另一侧,弹性件432伸展,将转向切换件431的状态保持。
如图6所示,弹性件432可以为弹簧和连接于弹簧前端的推杆,弹簧的后端连接于套壳42,推杆压紧在转向切换件431的后端。
弹性件432还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弹片,弹片后端连接于套壳42,前端压紧在转向切换件431的后端。
把手41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
把手41与套壳42为可拆卸连接。
具体实施过程中,当操作者不进行间隔棒的拆装时,由于把手41较长,可以将把手41从套壳42上拆卸下,将把手41沿螺杆2长度方向与剩余部件并排放置在容纳盒中,方便携带和储存。
把手41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
把手41外侧设置有防滑纹路。
具体实施过程中,把手41外侧设置的防滑纹路增大了把手41与操作者手部的摩擦,防止本实施例提供的拆装工具从操作者手中滑落。
卡舌1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
卡舌1的第一夹紧面设置有多个凸起。
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对间隔棒进行拆装的过程中,卡舌1的第一夹紧面的凸起与间隔棒的第一工作面抵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拆装工具,用于拆装间隔棒,所述间隔棒具有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所述第一工作面和所述第二工作面分别位于拆装通道两侧,其特征在于,
包括卡舌、螺杆、旋转机构和夹紧机构;
所述卡舌与所述螺杆转动连接、且所述卡舌能够穿过所述间隔棒的拆装通道后抵紧于所述间隔棒的第一工作面;
所述旋转机构套装于所述螺杆且能够沿所述螺杆的轴线方向运动;
所述夹紧机构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用于增强所述旋转机构的旋紧力;
在工作状态下,所述旋转机构的朝向所述卡舌的侧面与间隔棒的第二工作面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齿轮和保护件;
所述齿轮套装于所述螺杆,并能够绕所述螺杆转动同时沿螺杆长度方向移动,所述保护件贴合于所述齿轮朝向所述卡舌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把手、套壳和转向切换组件;
所述套壳套装于所述齿轮,所述把手连接于所述套壳,所述转向切换组件安装于所述套壳内且具有与所述齿轮抵接的抵紧部,所述抵紧部用于限制所述齿轮的转动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切换组件包括转向切换件;
所述转向切换件与所述套壳转动连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抵紧部和第二抵紧部,所述第一抵紧部伸入所述齿轮的齿槽后限制所述齿轮的第一方向的转动;所述第二抵紧部伸入所述齿轮的齿槽后限制所述齿轮的第二方向的转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切换组件还包括弹性件;
所述弹性件抵接于所述转向切换件的后端,用于施加抵紧力至所述转向切换件;
当所述第一抵紧部或所述第二抵紧部伸入所述齿轮的齿槽后,所述弹性件压紧所述转向切换件的后端,以保持所述第一抵紧部或所述第二抵紧部的抵紧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与所述套壳为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外侧设置有防滑纹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舌的第一夹紧面设置有多个凸起。
CN201820726222.5U 2018-05-15 2018-05-15 拆装工具 Active CN2081277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26222.5U CN208127767U (zh) 2018-05-15 2018-05-15 拆装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26222.5U CN208127767U (zh) 2018-05-15 2018-05-15 拆装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27767U true CN208127767U (zh) 2018-11-20

Family

ID=64185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26222.5U Active CN208127767U (zh) 2018-05-15 2018-05-15 拆装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277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45626U (zh) 一种车用发动机加工用夹具
CN211014725U (zh) 一种plc耦合夹
CN108471091B (zh) 插拔式电缆肘型头拆卸器
CN104476243A (zh) 一种复杂型面零件的夹紧安装装置
CN208127767U (zh) 拆装工具
CN208127766U (zh) 拆装工具
CN208147739U (zh) 拆装工具
CN209045978U (zh) 一种电缆连接结构
CN108462113A (zh) 拆装工具
CN204464841U (zh) 一种直流限流断路器抽出式结构
CN208401088U (zh) 便捷式高压接地线操作装置
CN102568938A (zh) 断路器弹簧更换工具
CN203707055U (zh) 用于万能式断路器的拉簧操作机构
CN208240889U (zh) 一种接续防雷接地线夹
CN208142372U (zh) 一种接地线绝缘棒
CN209571797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线夹
CN210157462U (zh) 一种电路板拼板
CN108436818B (zh) 一种车辆机械螺栓拆装装置
CN219393904U (zh) 一种石墨基接地装置导线连接结构
CN221126405U (zh) 一种具有拆卸组装功能的线束总成
CN213402247U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绝缘导线卡线器
CN218383113U (zh) 一种电子元件导通测试台
CN220187914U (zh) 一种快速安装的压力表连接结构
CN217984318U (zh) 一种电气工程用电气线安装固定装置
CN216646058U (zh) 一种用于万能试验机配合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