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27493U - 用于电子元件的壳体和电保护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子元件的壳体和电保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27493U
CN208127493U CN201820262951.XU CN201820262951U CN208127493U CN 208127493 U CN208127493 U CN 208127493U CN 201820262951 U CN201820262951 U CN 201820262951U CN 208127493 U CN208127493 U CN 2081274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pedestal
conducting wire
type terminal
crimp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6295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胜
丁通豹
黄永建
罗摩占陀罗·拜·B·拉金德拉
库玛·P·K·森希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 Lian India Private Ltd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 Lian India Private Ltd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 Lian India Private Ltd,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 Lian India Private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6295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274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274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2749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电子元件的壳体和包括该壳体的电保护器。所述壳体包括:基座,其上一体形成有适于压接第一导线的第一压接端子;和盖体,可与所述基座组装在一起,该盖体上一体形成有适于压接第二导线的第二压接端子,在所述第一压接端子和所述第二压接端子上分别形成有第一锯齿状突起和第二锯齿状突起;当所述第一压接端子和所述第二压接端子被分别压接在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上时,所述第一锯齿状突起和所述第二锯齿状突起可分别刺破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的外绝缘层、并与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的导体电接触。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无需去除导线的外绝缘层,提高了电连接的效率和可靠性,而且导体仍旧被包裹在外绝缘层中,不会受到污染。

Description

用于电子元件的壳体和电保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子元件的壳体和包括该壳体的电保护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防止马达过流的马达保护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用于防止马达过流的马达保护器通常包括一个基座、一个盖体和一个双金属片。双金属片的一端焊接在基座上,另一端适于与盖体弹性电接触。基座和盖体上分别形成有适于外接导线的连接端子。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使导线与连接端子电连接,需要先将导线上的外绝缘层去除,以便露出导线的导体。然后,再将导线的导体焊接到连接端子上或者将连接端子压接在导线的导体上。现有的这种电连接方式存在效率非常低,电连接不可靠和外露的导体容易受到污染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电子元件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基座,其上一体形成有适于压接第一导线的第一压接端子;和盖体,可与所述基座组装在一起,该盖体上一体形成有适于压接第二导线的第二压接端子,在所述第一压接端子和所述第二压接端子上分别形成有第一锯齿状突起和第二锯齿状突起;当所述第一压接端子和所述第二压接端子被分别压接在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上时,所述第一锯齿状突起和所述第二锯齿状突起可分别刺破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的外绝缘层、并与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的导体电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基座与所述盖体接触的部位或者在所述盖体与所述基座接触的部位涂覆有绝缘隔离层,从而将所述基座和所述盖体电隔离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基座和所述盖体之间设置有一个绝缘隔离件,所述绝缘隔离件将所述基座和所述盖体电隔离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压接端子和所述第二压接端子呈U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保护器,包括:壳体,包括组装在一起并电隔离开的基座和盖体;和双金属片,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双金属片的一端焊接到所述基座和所述盖体中的一个上,另一端适于与所述基座和所述盖体中的另一个弹性电接触,在所述基座上形成有适于压接在第一导线上的第一压接端子,在所述盖体上形成有适于压接在第二导线上的第二压接端子,在所述第一压接端子和所述第二压接端子上分别形成有第一锯齿状突起和第二锯齿状突起;当所述第一压接端子和所述第二压接端子被分别压接在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上时,所述第一锯齿状突起和所述第二锯齿状突起分别刺破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的外绝缘层、并与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的导体电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当流过所述电保护器的电流在预定的额定电流以下时,所述双金属片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基座和所述盖体中的另一个弹性电接触,从而使所述电保护器处于连通状态;当流过所述电保护器的电流超过预定的额定电流时,所述双金属片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基座和所述盖体中的所述另一个分离,从而使所述电保护器处于断开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保护器为用于防止流过马达的电流超过预定的额定电流的马达保护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压接端子一体地形成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压接端子一体地形成在所述盖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基座与所述盖体接触的部位或者在所述盖体与所述基座接触的部位涂覆有绝缘隔离层,从而将所述基座和所述盖体电隔离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基座和所述盖体之间设置有一个绝缘隔离件,所述绝缘隔离件将所述基座和所述盖体电隔离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绝缘隔离件上形成有一个开口,在所述基座和所述盖体中的所述另一个上形成有电触点,所述电触点凸出到所述开口中,所述双金属片的所述另一端适于与所述电触点弹性电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绝缘隔离件具有板状主体部,所述开口形成在所述板状主体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绝缘隔离件还包括从所述板状主体部的两个纵向边分别向下和向内弯折的第一弯折部,从而在所述板状主体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个第一定位插槽;所述基座的两个纵向边缘部适于插装到所述绝缘隔离件的第一定位插槽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盖体还包括从其两个纵向边分别向下和向内弯折的第二弯折部,从而在所述盖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个第二定位插槽;所述绝缘隔离件的第一弯折部适于插装到所述盖体的第二定位插槽中。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在电保护器的压接端子上形成有锯齿状突起,该锯齿状突起可通过刺破导线的外绝缘层与导线的导体电接触。因此,无需去除导线的外绝缘层,提高了电连接的效率和可靠性,而且导体仍旧被包裹在外绝缘层中,不会受到污染。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实用新型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保护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保护器的组装示意图;
图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保护器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实用新型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用于电子元件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基座,其上一体形成有适于压接第一导线的第一压接端子;和盖体,可与所述基座组装在一起,该盖体上一体形成有适于压接第二导线的第二压接端子,在所述第一压接端子和所述第二压接端子上分别形成有第一锯齿状突起和第二锯齿状突起;当所述第一压接端子和所述第二压接端子被分别压接在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上时,所述第一锯齿状突起和所述第二锯齿状突起可分别刺破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的外绝缘层、并与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的导体电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电保护器,包括:壳体,包括组装在一起并电隔离开的基座和盖体;和双金属片,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双金属片的一端焊接到所述基座和所述盖体中的一个上,另一端适于与所述基座和所述盖体中的另一个弹性电接触,在所述基座上形成有适于压接在第一导线上的第一压接端子,在所述盖体上形成有适于压接在第二导线上的第二压接端子,在所述第一压接端子和所述第二压接端子上分别形成有第一锯齿状突起和第二锯齿状突起;当所述第一压接端子和所述第二压接端子被分别压接在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上时,所述第一锯齿状突起和所述第二锯齿状突起分别刺破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的外绝缘层、并与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的导体电接触。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保护器的分解示意图;图2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保护器的组装示意图;图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保护器的纵向剖视图。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电保护器主要包括壳体100、200和双金属片400。该电保护器的壳体100、200包括组装在一起并电隔离开的基座100和盖体200。双金属片400设置在壳体100、200中。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双金属片400的一端410焊接到基座100和盖体200中的一个上,双金属片400的另一端420适于与基座100和盖体200中的另一个弹性电接触。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双金属片400的一端410焊接到盖体200上,双金属片400的另一端420适于与基座100弹性电接触。但是,请注意,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例如,双金属片400的一端410可以焊接到基座100上,双金属片400的另一端420适于与盖体200弹性电接触。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基座100上形成有适于压接在第一导线(未图示)上的第一压接端子130,在盖体200上形成有适于压接在第二导线(未图示)上的第二压接端子230。第一压接端子130和第二压接端子230位于壳体100、200的外部,便于与外部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电连接。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压接端子130和第二压接端子230上分别形成有第一锯齿状突起131和第二锯齿状突起231。当第一压接端子130和第二压接端子230被分别压接在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上时,第一锯齿状突起131和第二锯齿状突起231分别刺破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外绝缘层、并与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导体电接触。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当流过电保护器的电流在预定的额定电流以下时,双金属片400的另一端420与基座100弹性电接触,从而使电保护器处于连通状态。当流过电保护器的电流超过预定的额定电流时,双金属片400温度升高,产生变形,使得双金属片400的另一端420与基座100分离,从而使电保护器处于断开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电保护器可以为用于防止流过马达的电流超过预定的额定电流的马达保护器。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前述电保护器也可以用于其他电器设备。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压接端子130和第二压接端子230呈U型。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基座100和盖体200之间设置有一个绝缘隔离件300,该绝缘隔离件300用于将基座100和盖体200电隔离开。
但是,请注意,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基座100与盖体200接触的部位或者在盖体200与基座100接触的部位涂覆有绝缘隔离层,从而将基座100和盖体200电隔离开。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绝缘隔离件300上形成有一个开口320,在基座100上形成有电触点120,电触点120凸出到开口320中,双金属片400的另一端420适于与电触点120弹性电接触。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绝缘隔离件300具有板状主体部310,开口320形成在板状主体部310上。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绝缘隔离件300还包括从板状主体部310的两个纵向边分别向下和向内弯折的第一弯折部330,从而在板状主体部3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个第一定位插槽331。基座100的两个纵向边缘部适于插装到绝缘隔离件300的第一定位插槽331中。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盖体200还包括从其两个纵向边分别向下和向内弯折的第二弯折部220,从而在盖体20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个第二定位插槽221。绝缘隔离件300的第一弯折部330适于插装到盖体200的第二定位插槽221中。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虽然本总体实用新型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总体实用新型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用于电子元件的壳体,包括:
基座(100),其上一体形成有适于压接第一导线的第一压接端子(130);和
盖体(200),可与所述基座(100)组装在一起,该盖体(200)上一体形成有适于压接第二导线的第二压接端子(230),
其中,在所述第一压接端子(130)和所述第二压接端子(230)上分别形成有第一锯齿状突起(131)和第二锯齿状突起(231);
当所述第一压接端子(130)和所述第二压接端子(230)被分别压接在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上时,所述第一锯齿状突起(131)和所述第二锯齿状突起(231)可分别刺破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的外绝缘层、并与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的导体电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元件的壳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座(100)与所述盖体(200)接触的部位或者在所述盖体(200)与所述基座(100)接触的部位涂覆有绝缘隔离层,从而将所述基座(100)和所述盖体(200)电隔离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元件的壳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座(100)和所述盖体(200)之间设置有一个绝缘隔离件(300),所述绝缘隔离件(300)将所述基座(100)和所述盖体(200)电隔离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元件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接端子(130)和所述第二压接端子(230)呈U型。
5.一种电保护器,包括:
壳体(100、200),包括组装在一起并电隔离开的基座(100)和盖体(200);和
双金属片(40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200)中,
所述双金属片(400)的一端(410)焊接到所述基座(100)和所述盖体(200)中的一个上,另一端(420)适于与所述基座(100)和所述盖体(200)中的另一个弹性电接触,
在所述基座(100)上形成有适于压接在第一导线上的第一压接端子(130),在所述盖体(200)上形成有适于压接在第二导线上的第二压接端子(230),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压接端子(130)和所述第二压接端子(230)上分别形成有第一锯齿状突起(131)和第二锯齿状突起(231);
当所述第一压接端子(130)和所述第二压接端子(230)被分别压接在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上时,所述第一锯齿状突起(131)和所述第二锯齿状突起(231)分别刺破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的外绝缘层、并与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的导体电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
当流过所述电保护器的电流在预定的额定电流以下时,所述双金属片(400)的所述另一端(420)与所述基座(100)和所述盖体(200)中的另一个弹性电接触,从而使所述电保护器处于连通状态;
当流过所述电保护器的电流超过预定的额定电流时,所述双金属片(400)的所述另一端(420)与所述基座(100)和所述盖体(200)中的所述另一个分离,从而使所述电保护器处于断开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保护器为用于防止流过马达的电流超过预定的额定电流的马达保护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压接端子(130)一体地形成在所述基座(100)上,所述第二压接端子(230)一体地形成在所述盖体(200)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座(100)与所述盖体(200)接触的部位或者在所述盖体(200)与所述基座(100)接触的部位涂覆有绝缘隔离层,从而将所述基座(100)和所述盖体(200)电隔离开。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座(100)和所述盖体(200)之间设置有一个绝缘隔离件(300),所述绝缘隔离件(300)将所述基座(100)和所述盖体(200)电隔离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绝缘隔离件(300)上形成有一个开口(320),在所述基座(100)和所述盖体(200)中的所述另一个上形成有电触点(120),所述电触点(120)凸出到所述开口(320)中,所述双金属片(400)的所述另一端(420)适于与所述电触点(120)弹性电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隔离件(300)具有板状主体部(310),所述开口(320)形成在所述板状主体部(310)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隔离件(300)还包括从所述板状主体部(310)的两个纵向边分别向下和向内弯折的第一弯折部(330),从而在所述板状主体部(3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个第一定位插槽(331);
所述基座(100)的两个纵向边缘部适于插装到所述绝缘隔离件(300)的第一定位插槽(331)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200)还包括从其两个纵向边分别向下和向内弯折的第二弯折部(220),从而在所述盖体(20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个第二定位插槽(221);
所述绝缘隔离件(300)的第一弯折部(330)适于插装到所述盖体(200)的第二定位插槽(221)中。
CN201820262951.XU 2018-02-23 2018-02-23 用于电子元件的壳体和电保护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274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62951.XU CN208127493U (zh) 2018-02-23 2018-02-23 用于电子元件的壳体和电保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62951.XU CN208127493U (zh) 2018-02-23 2018-02-23 用于电子元件的壳体和电保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27493U true CN208127493U (zh) 2018-11-20

Family

ID=64204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62951.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27493U (zh) 2018-02-23 2018-02-23 用于电子元件的壳体和电保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2749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0445A (zh) * 2018-02-23 2019-08-30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元件的壳体和电保护器
CN111665439A (zh) * 2019-03-05 2020-09-15 日本电产增成机器装置(浙江)有限公司 马达测试用组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0445A (zh) * 2018-02-23 2019-08-30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元件的壳体和电保护器
CN111665439A (zh) * 2019-03-05 2020-09-15 日本电产增成机器装置(浙江)有限公司 马达测试用组件
CN111665439B (zh) * 2019-03-05 2022-11-22 日本电产增成机器装置(浙江)有限公司 马达测试用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36862B2 (ja) 小型電動機
US9762103B2 (en) Brush motor
CN103891050B (zh) 电线端子连接结构和用于电线端子连接结构的中间帽
US960842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a conductive wire assembly
CN104781989B (zh) 用于电缆导电护套的接地装置和用于安装该接地装置的方法
CN208127493U (zh) 用于电子元件的壳体和电保护器
CN113330630A (zh) 电极组件和电池
KR20140102767A (ko) 플랫 회로체와 단자의 연결 구조 및 연결 방법
EP0372736A2 (en) Electrical contacts
WO2005088665A3 (en) Low profile automotive fuse
EP1235305B1 (en) Connector
CN205900933U (zh) 电连接器
CN107017494A (zh) 压接连接器、压接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JP6193261B2 (ja) 正極リード、アルカリ二次電池
CN114374108B (zh) 接触端子、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110190445A (zh) 用于电子元件的壳体和电保护器
KR102307298B1 (ko) 긴급 전화 전원 공급용 배터리 모듈
CN107809016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4067641U (zh) 电连接器
CN206259526U (zh) 导电端子和连接器
EP0209951A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abricated with unitary frame
JPS6222066Y2 (zh)
EP2183822B1 (en) Electrical contact
CN205429240U (zh) 插座装置
CN210897654U (zh) 电连接件、电连接组件及电池包电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