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21975U - 一种钢结构抗风柱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结构抗风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21975U
CN208121975U CN201820588930.7U CN201820588930U CN208121975U CN 208121975 U CN208121975 U CN 208121975U CN 201820588930 U CN201820588930 U CN 201820588930U CN 208121975 U CN208121975 U CN 2081219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shaft
plate
threaded hole
fixing threa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8893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明武
郑文龙
张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Dacheng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Dacheng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Dacheng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Dacheng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8893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219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219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219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结构抗风柱,包括纵向截面为“L”字形的钢柱体,钢柱体的纵向部分和横向部分的外侧面上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抗风组件,抗风组件分别包括钢轴板、钢转轴、钢固定板、钢支杆、钢外管、轮支杆、滑轮,滑轮的中心处连接有横向的轮轴,轮轴的两端分别与圆形的端板的中心处相连接,横向部分的上表面上位于左侧的端板的左侧及右侧的端板的右侧分别设置有槽板,其能够方便调节支撑力矢量的方向,以适用于不同抗风情况的调节需要。

Description

一种钢结构抗风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结构抗风柱。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对抗风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的抗风柱多采用普通的“L”字形的柱体的结构,使其纵向部分贴紧固定于墙面,使其横向部分贴紧固定于地面,以起到抗风支撑的作用,其多存在无法调节支撑力矢量的方向,无法根据不同抗风情况的需要进行调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抗风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无法调节支撑力矢量的方向,无法根据不同抗风情况的需要进行调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结构抗风柱,所述钢结构抗风柱包括纵向截面为“L”字形的钢柱体,钢柱体的横截面为矩形;钢柱体的纵向部分和横向部分的外侧面上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抗风组件,抗风组件分别包括两个纵向的半圆形的钢轴板,两个钢轴板平行且高度相同,钢轴板上分别设置有横向的圆形的转轴孔,转轴孔的横向中心线重合,横向的钢转轴的两端分别伸入到转轴孔内,钢轴板的平面状侧壁均与纵向部分的外侧面接触,钢轴板的上面和下面分别连接有矩形的钢固定板,钢固定板上分别设置有横向的外上固定螺孔,纵向部分的外侧面上位于外上固定螺孔处分别设置有内上固定螺孔,外上固定螺孔和内上固定螺孔内分别设置有上固定螺栓;钢转轴的中间处与方形的钢支杆的上端相连接,钢支杆的下端分别设置在方管形的钢外管内,钢外管的左侧壁上设置有外杆固定螺孔,钢支杆的左侧侧壁上由上至下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与外杆固定螺孔相匹配的内杆固定螺孔,外杆固定螺孔和其中一个内杆固定螺孔内设置有杆固定螺栓;钢外管的下端连接有倒“凹”字形的轮支杆,轮支杆的倒“凹”字形结构的弯折处设置为直角弯折结构,轮支杆的倒“凹”字形结构下部的两个分支结构内设置有滑轮,滑轮的中心处连接有横向的轮轴,轮轴的两端分别位于滑轮的左侧和右侧,轮支杆的倒“凹”字形结构下部的两个分支结构上位于轮轴处分别设置有轮轴孔,轮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在轮轴孔内,轮轴的两端分别位于轮支杆的倒“凹”字形结构下部的两个分支结构的左侧和右侧,轮轴的两端分别与圆形的端板的中心处相连接,横向部分的上表面上位于左侧的端板的左侧及右侧的端板的右侧分别设置有槽板,槽板的长度方向均与纵向部分的外侧面垂直,左侧的端板的左侧壁和右侧的端板的右侧壁的中心处分别设置有内下固定螺孔,槽板上分别设置有与内下固定螺孔相匹配的外下固定螺孔,其中一个外下固定螺孔和内下固定螺孔内设置有下固定螺栓。
可选地,每个抗风组件的两个槽板的外端之间分别连接有挡板。
可选地,钢转轴的两端分别位于左侧的钢轴板的左侧外和右侧的钢轴板的右侧外。
可选地,钢转轴的两端分别与圆形的旋转板的中心处相连接。
可选地,纵向部分的内侧面与墙面平行。
可选地,横向部分的下表面与地面平行。
可选地,横向部分的外端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铆钉孔,铆钉孔内设置有伸入地面下方的铆钉。
可选地,固定板的下表面与地面接触。
可选地,纵向部分的内侧面上设置有防滑用方形栅格纹理层。
可选地,横向部分的下表面上连接有橡胶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钢结构抗风柱,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无法调节支撑力矢量的方向,无法根据不同抗风情况的需要进行调节的问题,其能够方便调节支撑力矢量的方向,以适用于不同抗风情况的调节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钢结构抗风柱的侧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本实用新型的钢结构抗风柱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钢结构抗风柱的侧视图。
图中,1为钢柱体,101为纵向部分,102为横向部分,2为钢轴板,3为钢固定板,4为上固定螺栓,5为钢转轴,6为钢支杆,7为钢外管,8为杆固定螺栓,9为轮支杆,10为滑轮,11为轮轴,12为端板,13为槽板,14为内下固定螺孔,15为外下固定螺孔,16为下固定螺栓,17为墙面,18为地面,19为挡板,20为固定板,21为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钢结构抗风柱,参见图1,所述钢结构抗风柱包括纵向截面为“L”字形的钢柱体1,钢柱体1的横截面为矩形;钢柱体1的纵向部分101和横向部分102的外侧面上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抗风组件,抗风组件分别包括两个纵向的半圆形的钢轴板2,两个钢轴板2平行且高度相同,钢轴板2上分别设置有横向的圆形的转轴孔,转轴孔的横向中心线重合,横向的钢转轴5的两端分别伸入到转轴孔内,钢轴板2的平面状侧壁均与纵向部分101的外侧面接触,钢轴板2的上面和下面分别连接有矩形的钢固定板3,钢固定板3上分别设置有横向的外上固定螺孔,纵向部分101的外侧面上位于外上固定螺孔处分别设置有内上固定螺孔,外上固定螺孔和内上固定螺孔内分别设置有上固定螺栓4;钢转轴5的中间处与方形的钢支杆6的上端相连接,钢支杆6的下端分别设置在方管形的钢外管7内,钢外管7的左侧壁上设置有外杆固定螺孔,钢支杆6的左侧侧壁上由上至下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与外杆固定螺孔相匹配的内杆固定螺孔,外杆固定螺孔和其中一个内杆固定螺孔内设置有杆固定螺栓8;参见图2,钢外管7的下端连接有倒“凹”字形的轮支杆9,轮支杆9的倒“凹”字形结构的弯折处设置为直角弯折结构,轮支杆9的倒“凹”字形结构下部的两个分支结构内设置有滑轮10,滑轮10的中心处连接有横向的轮轴11,轮轴11的两端分别位于滑轮10的左侧和右侧,轮支杆9的倒“凹”字形结构下部的两个分支结构上位于轮轴11处分别设置有轮轴孔,轮轴11的两端分别设置在轮轴孔内,轮轴11的两端分别位于轮支杆9的倒“凹”字形结构下部的两个分支结构的左侧和右侧,轮轴11的两端分别与圆形的端板12的中心处相连接,横向部分102的上表面上位于左侧的端板12的左侧及右侧的端板12的右侧分别设置有槽板13,槽板13的长度方向均与纵向部分101的外侧面垂直,左侧的端板12的左侧壁和右侧的端板12的右侧壁的中心处分别设置有内下固定螺孔14,槽板13上分别设置有与内下固定螺孔相匹配的外下固定螺孔15,其中一个外下固定螺孔15和内下固定螺孔14内设置有下固定螺栓16。
本实施例的钢结构抗风柱,文中的内外方向指图1中相对于墙面17的方向,靠近墙面17的方向为内侧,远离墙面17的方向为外侧。文中的内外方向也指图2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内侧指远离读者的方向,外侧指朝向读者的方向。文中的左右方向指图2中的左侧方向和右侧方向。
本实施例的钢结构抗风柱,每个抗风组件分别主要包括一个钢轴板2、两个钢固定板3、一个钢转轴5、至少两个上固定螺栓4、一个钢支杆6、一个钢外管7、一个杆固定螺栓8、一个倒“凹”字形结构的轮支杆9、一个滑轮10、一个轮轴11、两个端板12、构成滑槽的两个槽板13、两个下固定螺栓16。
本实施例的钢结构抗风柱,在使用时,纵向部分101接触墙面17并贴紧,横向部分102接触地面18,即将整体的钢柱体1设置在墙面17和地面18的连接角处,钢轴板2通过钢固定板3和上固定螺栓4被固定在纵向部分上,以实现对钢转轴5的支撑,钢支杆6能够通过钢转轴5进行旋转,以调节通过纵向部分101向墙面17所传递的支撑力的矢量方向,例如风力较大时,可以通过钢转轴5的旋转向上抬起钢支杆6的外端,以增大钢支杆6相对于竖直平面的倾斜角度,从而增大钢支杆6对墙面17的支撑力矩,从而提高对墙面17的支撑的稳定性,相反,如果风力较小时,可以通过钢转轴5的旋转向下压下钢支杆6的外端,以减小钢支杆6相对于竖直平面的倾斜角度,从而减小钢支杆6对墙面17的支撑力矩,从而即保持对墙面17的支撑的稳定性,又能够更换横向部分102上表面的受力点,避免长期使用横向部分102上的同一个受力点,造成受力点处凹陷变形,影响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而在随着钢转轴5的旋转向内推动或者向上抬起钢支杆6或向下压下钢支杆6时,需要先松开钢外管7侧壁上的杆固定螺栓8,以使得钢支杆6伸入钢外管7内的长度能够随着钢支杆6外端的旋转得以调节,且松开下固定螺栓16,使得调节的过程中能够保持滑轮10在两个槽板13之间构成的滑槽内、且与横向部分102的上表面接触滑动,待钢支杆6的倾斜角度调整至需要位置时,拧紧杆固定螺栓8,固定钢支杆6伸入钢外管7内的长度,且拧紧下固定螺栓16,固定滑轮10的位置。
实施例2
一种钢结构抗风柱,与实施例1相似,所不同的是,参见图2,每个抗风组件的两个槽板13的外端之间分别连接有挡板19。这样能够避免在调节钢支杆6的倾斜程度时,滑轮10过度移动到外端而滑落,使得挡板19对滑轮10起到阻挡限位的作用。
优选的,钢转轴5的两端分别位于左侧的钢轴板2的左侧外和右侧的钢轴板2的右侧外。这样能够使得钢转轴5的两端能够在左侧的钢轴板2的左侧和右侧的钢轴板2的右侧有足够的余量,避免钢轴板2脱落。
优选的,钢转轴5的两端分别与圆形的旋转板的中心处相连接。这样能够通过旋转板对钢转轴5的两端进行限位阻挡,进一步避免钢轴板2脱落。
实施例3
一种钢结构抗风柱,与实施例2相似,所不同的是,纵向部分101的内侧面与墙面17平行。这样能够使得纵向部分101更好地与墙面17接触,提高支撑抗风效果。
优选的,横向部分102的下表面与地面18平行。这样能够使得横向部分102更好地与地面18接触,提高整体抗风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实施例4
一种钢结构抗风柱,与实施例3相似,所不同的是,参见图2,横向部分102的外端连接有固定板20,固定板20上设置有铆钉孔,铆钉孔内设置有伸入地面18下方的铆钉21。这样能够通过铆钉21和固定板20将整体抗风支撑结构与地面18相固定,提高稳定牢固性能。
优选的,固定板20的下表面与地面18接触。这样能够提高整体抗风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实施例5
一种钢结构抗风柱,与实施例4相似,所不同的是,纵向部分10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防滑用方形栅格纹理层。这样能够提高纵向部分101与墙面17之间接触结构的防滑性能。
优选的,横向部分102的下表面上连接有橡胶防滑垫。这样能够提高横向部分102与地面18之间接触结构的防滑性能。
优选的,橡胶防滑垫通过胶层与横向部分102的下表面连接,或者橡胶防滑垫的边缘处和横向部分102的下表面的边缘处分别设置有相匹配的均匀分布的多个连接螺孔,连接螺孔内分别设置有连接螺栓。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钢结构抗风柱,纵向部分101和横向部分102可以为一体式连接结构。钢轴板2和钢固定板3可以为一体式连接结构。钢转轴5和钢支杆6可以为一体式连接结构,也可以为焊接连接结构。轮支杆9可以为钢制杆,钢外管7和轮支杆9可以为一体式连接结构,也可以为焊接连接结构。滑轮10可以为圆形的橡胶轮体,也可以为圆形的钢板轮体,轮轴11可以钢制轮轴,滑轮10的中心处可以设置有通孔,轮轴11可以伸入到通孔内并与通孔相连接,例如滑轮10可以为圆形的橡胶轮体时,轮轴11可以伸入到通孔内并可以通过胶层与通孔的侧壁相连接;滑轮10为圆形的钢板轮体时,轮轴11可以伸入到通孔内并可以通过焊接结构与通孔的侧壁相连接;滑轮10为圆形的钢板轮体时,轮轴11可以直接通过焊接结构与滑轮10左侧和右侧侧壁的中心处相连接。槽板13可以为钢制板,槽板13可以与横向部分102为一体式连接结构,槽板13也可以与横向部分102通过焊接结构相连接,槽板13的内端可以与纵向部分101相连接,槽板13可以与纵向部分101为一体式连接结构,槽板13也可以与纵向部分101通过焊接结构相连接。端板12可以为钢制板,轮轴11为钢制轮轴时,端板12可以与轮轴11通过焊接结构相连接。且每个抗风组件的两个槽板13平行。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钢结构抗风柱,所述钢结构抗风柱包括纵向截面为“L”字形的钢柱体(1),钢柱体(1)的横截面为矩形;钢柱体(1)的纵向部分(101)和横向部分(102)的外侧面上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抗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抗风组件分别包括两个纵向的半圆形的钢轴板(2),两个钢轴板(2)平行且高度相同,钢轴板(2)上分别设置有横向的圆形的转轴孔,转轴孔的横向中心线重合,横向的钢转轴(5)的两端分别伸入到转轴孔内,钢轴板(2)的平面状侧壁均与纵向部分(101)的外侧面接触,钢轴板(2)的上面和下面分别连接有矩形的钢固定板(3),钢固定板(3)上分别设置有横向的外上固定螺孔,纵向部分(101)的外侧面上位于外上固定螺孔处分别设置有内上固定螺孔,外上固定螺孔和内上固定螺孔内分别设置有上固定螺栓(4);钢转轴(5)的中间处与方形的钢支杆(6)的上端相连接,钢支杆(6)的下端分别设置在方管形的钢外管(7)内,钢外管(7)的左侧壁上设置有外杆固定螺孔,钢支杆(6)的左侧侧壁上由上至下均匀分布地设置有至少两个与外杆固定螺孔相匹配的内杆固定螺孔,外杆固定螺孔和其中一个内杆固定螺孔内设置有杆固定螺栓(8);钢外管(7)的下端连接有倒“凹”字形的轮支杆(9),轮支杆(9)的倒“凹”字形结构的弯折处设置为直角弯折结构,轮支杆(9)的倒“凹”字形结构下部的两个分支结构内设置有滑轮(10),滑轮(10)的中心处连接有横向的轮轴(11),轮轴(11)的两端分别位于滑轮(10)的左侧和右侧,轮支杆(9)的倒“凹”字形结构下部的两个分支结构上位于轮轴(11)处分别设置有轮轴孔,轮轴(11)的两端分别设置在轮轴孔内,轮轴(11)的两端分别位于轮支杆(9)的倒“凹”字形结构下部的两个分支结构的左侧和右侧,轮轴(11)的两端分别与圆形的端板(12)的中心处相连接,横向部分(102)的上表面上位于左侧的端板(12)的左侧及右侧的端板(12)的右侧分别设置有槽板(13),槽板(13)的长度方向均与纵向部分(101)的外侧面垂直,左侧的端板(12)的左侧壁和右侧的端板(12)的右侧壁的中心处分别设置有内下固定螺孔(14),槽板(13)上分别设置有与内下固定螺孔相匹配的外下固定螺孔(15),其中一个外下固定螺孔(15)和内下固定螺孔(14)内设置有下固定螺栓(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抗风柱,其特征在于,每个抗风组件的两个槽板(13)的外端之间分别连接有挡板(1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抗风柱,其特征在于,钢转轴(5)的两端分别位于左侧的钢轴板(2)的左侧外和右侧的钢轴板(2)的右侧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结构抗风柱,其特征在于,钢转轴(5)的两端分别与圆形的旋转板的中心处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抗风柱,其特征在于,纵向部分(101)的内侧面与墙面(17)平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抗风柱,其特征在于,横向部分(102)的下表面与地面(18)平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抗风柱,其特征在于,横向部分(102)的外端连接有固定板(20),固定板(20)上设置有铆钉孔,铆钉孔内设置有伸入地面(18)下方的铆钉(2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结构抗风柱,其特征在于,固定板(20)的下表面与地面(18)接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抗风柱,其特征在于,纵向部分(10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防滑用方形栅格纹理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抗风柱,其特征在于,横向部分(102)的下表面上连接有橡胶防滑垫。
CN201820588930.7U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钢结构抗风柱 Active CN2081219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88930.7U CN208121975U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钢结构抗风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88930.7U CN208121975U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钢结构抗风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21975U true CN208121975U (zh) 2018-11-20

Family

ID=64186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88930.7U Active CN208121975U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钢结构抗风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219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41374A (zh) * 2022-03-28 2022-08-26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组装配合的可调式装配钢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41374A (zh) * 2022-03-28 2022-08-26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组装配合的可调式装配钢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21975U (zh) 一种钢结构抗风柱
CN208503846U (zh) 一种投影仪安装架
CN105365873A (zh) 一种带有刹车的移动起重装置
CN210767511U (zh) 一种钢筋的加固连接装置
CN107351940A (zh) 自动导引运输车底盘及自动导引运输车
US1901915A (en) Lifting jack
KR20170002936A (ko) 동바리
CN107917785A (zh) 一种基于杠杆原理的钢梁稳定试验集中荷载加载装置
CN205781822U (zh) 一种可升降调节的贯通道支撑三脚架
CN207242959U (zh) 玻璃转运装置
EP1555237B1 (en) A telescopic arm for a lift truck
CN107989457B (zh) 一种输电角钢塔塔脚补强加固装置
CN208363598U (zh) 一种快速移动安装支撑系统
CN207749811U (zh) 一种移动式支架
CN207958963U (zh) 一种方便与栈桥固定连接的移动栈桥前行走小车
CN207620345U (zh) 一种圆盘状铁塔安装平台
CN206771168U (zh) 一种带有防倾斜功能的路灯底座
CN209082328U (zh) 一种桥梁伸缩缝用缝宽调整装置
CN106609567A (zh) 超高建筑幕墙快速安装定位系统
CN214147072U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角度调节地脚
CN108979148A (zh) 一种塑料建筑模板专用夹具
CN209235528U (zh) 一种展台的固定装置
CN207513990U (zh) 一种气缸夹手
CN204589750U (zh) 一种便捷机器通道垫板
CN206737384U (zh) 脚手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