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06507U - 进气缸 - Google Patents

进气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06507U
CN208106507U CN201820547195.5U CN201820547195U CN208106507U CN 208106507 U CN208106507 U CN 208106507U CN 201820547195 U CN201820547195 U CN 201820547195U CN 208106507 U CN208106507 U CN 2081065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let casing
relief groove
cylinder body
threaded hole
eq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4719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长生
陶海亮
马秀娟
段瑞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Energy Industry Turbine Machinery Huluda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Industrial Turbomachinery Huluda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Industrial Turbomachinery Huluda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emens Industrial Turbomachinery Huluda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4719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065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065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065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ssure Vessels And Li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进气缸,其包括:具有第一表面的第一缸体;具有第二表面的第二缸体,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紧密配合;螺纹连接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缸体和所述第二缸体;以及,减压槽,其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减压槽的设置优化了进气缸密封面的载荷分布,使进气缸的整体密封性提高。

Description

进气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机领域,具体涉及汽轮机的进气缸。
背景技术
汽轮机也称蒸汽透平发动机,是一种旋转式蒸汽动力装置,进气缸是汽轮机进气部位的壳体。进气缸内腔的温度和压力非常高,因此相关零部件的热负荷及热应力都很大,易产生进气缸密封性下降等问题。为确保汽轮机的正常工作,保证进气缸法兰面的密封可靠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进行相关设计时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密封性能汽轮机的进气缸。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进气缸,其包括:具有第一表面的第一缸体;具有第二表面的第二缸体,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紧密配合;螺纹连接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缸体和所述第二缸体;以及,减压槽,其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减压槽的设置优化了进气缸密封面的载荷分布,使得进气缸的整体密封性提高。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螺纹孔,并且所述第二表面包括第二螺纹孔,所述螺纹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减压槽沿着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的位置所确定的方向在所述所述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上延伸。在螺纹孔周围设置减压槽,减少承压面积,这样可以使在不提升螺栓强度、螺栓预紧力相同的条件下,单位面积的压紧力更大,密封性更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螺纹连接件为九个螺栓,其中五个螺栓按照第一安装方向安装,另外四个螺栓按照与所述第一安装方向相反的方向安装。螺栓间跨度较小,载荷分布均匀,因此增强了密封的可靠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均为所述进气缸的法兰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减压槽仅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只需通过简单的机械加工方法即可制成,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减压槽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向内凹陷,并且所述减压槽相对于其所在平面的凹陷深度大于等于0.5毫米并且小于等于0.7毫米。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减压槽的外缘与所述第一表面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30毫米,以确保第一表面上有足够的承压面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缸进一步包括:密封通道,所述减压槽的两端紧邻于所述密封通道。以使得靠近密封通道的法兰面边缘部分的单位面积的压紧力更大,增强密封效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减压槽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上,并且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减压槽的外缘轮廓相同。
附图说明
下文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通过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并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汽轮机进气缸。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汽轮机进气缸的分解图。
标号说明:
1:第一缸体
2:第二缸体
10:第一表面
12:第一螺纹孔
20:第二表面
22:第二螺纹孔
30:螺纹连接件
40:减压槽
50:密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对于多个相同的构成部分,有时对其中之一标以符号,而对其他省略符号。
下面讨论的各图以及被用来描述在该专利文档中的本公开的原理的各种实施例仅以说明的方式并且无论如何不应该被解释成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可以在任何适当布置的设备中实施本公开的原理。将参考示例性非限制实施例来描述本申请的各种创新教导。
汽轮机的进气缸通常是由两部分缸体拼接而成,如图1所示,图中进气缸的上半部分为第一缸体1,下半部分为第二缸体1,两个缸体通过法兰面实现连接。进气缸内部形成一密封通道50,以允许进气缸内部的高温高压气体流动,在现有技术中,该法兰面为完整的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进气缸,其包括:具有第一表面10的第一缸体1和具有第二表面20的第二缸体2,第二表面20与第一表面10相互紧密配合,螺纹连接件30穿设于第一缸体1和第二缸体2,拧紧螺纹连接件30即可固定第一缸体1和第二缸体2,在第一表面10和/或第二表面20上可以设置减压槽40,减压槽40相对于其所在的平面向内凹陷至一预设深度。第一表面10和第二表面20接触的平面即为密封面,其面积越小,单位面积所获得的压力就越大。利用这一原理,使密封面平面的一部分凹陷,以使凹陷部分不再承受压力,这样可以使实际承压面积减小,单位面积的压紧力更大,能有效的增加密封效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进气缸缸体之间以及缸体与各部件之间的密封可靠性,防止漏气影响进气缸正常工作。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进气缸的局部分解图,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表面10和第二表面20可以是例如法兰面,第一表面10包括第一螺纹孔12,并且第二表面20包括第二螺纹孔22(未示出),螺纹连接件30穿设于第一螺纹孔12和第二螺纹孔22中。其中,螺纹连接件30可以贯穿法兰面,也可以不贯穿所述法兰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螺纹连接件30为九个螺栓,其中五个螺栓按照第一安装方向安装,第一方向也就是图2中从上到下垂直于法兰面的方向,另外四个螺栓按照与第一安装方向相反的方向安装。在该实施例中,螺栓的数量较多,并且螺栓间跨度较小,使密封面载荷分布均匀,因此增强了密封的可靠性。进一步的,为了更大程度地减少承压面积,增加单位面积的压紧力,可以在螺纹孔周围设置减压槽40,例如,减压槽40可以沿着第一螺纹孔12和第二螺纹孔22的位置所确定的方向在法兰面上延伸。减压槽40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弧形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减压槽40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法兰面靠近密封通道50的部分极易发生气体泄漏,因此,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减压槽40的两端紧邻于密封通道50,以使得靠近密封通道50的法兰面边缘部分的单位面积的压紧力更大,增强密封效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减压槽40仅设置于第一表面10上,减压槽40沿垂直于第一表面10的方向向内凹陷,并且减压槽40相对于其所在平面的凹陷深度大于等于0.5毫米并且小于等于0.7毫米。为了确保第一表面10上有足够的承压面积,可以使减压槽40的外缘与第一表面10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30毫米,这样可以使载荷分布均匀,且集中在法兰面的四周边缘。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减压槽40也可以同时设置于第一表面10和第二表面20上,并且设置于第一表面10和第二表面20的减压槽40的外缘轮廓相同。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此外,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包括”一词不排除其它权利要求或说明书中未列出的装置或步骤;本文描述中的“第一”、“第二”仅为描述方便区分不同的对象,不具有实际意义,不表示这两个对象之间有实质的不同,而且也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进气缸,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第一表面(10)的第一缸体(1);
具有第二表面(20)的第二缸体(2),所述第二表面(20)与所述第一表面(10)紧密配合;
螺纹连接件(30),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缸体(1)和所述第二缸体(2);以及,减压槽(40),其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0)和/或第二表面(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10)包括第一螺纹孔(12),并且所述第二表面(20)包括第二螺纹孔(22),所述螺纹连接件(30)穿设于所述第一螺纹孔(12)和所述第二螺纹孔(22)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槽(40)沿着所述第一螺纹孔(12)和所述第二螺纹孔(22)的位置所确定的方向在所述第一表面(10)和/或第二表面(20)上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连接件(30)为九个螺栓,其中五个螺栓按照第一安装方向安装,另外四个螺栓按照与所述第一安装方向相反的方向安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10)和所述第二表面(20)均为所述进气缸的法兰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槽(40)仅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0)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槽(40)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10)的方向向内凹陷,并且所述减压槽(40)相对于其所在平面的凹陷深度大于等于0.5毫米并且小于等于0.7毫米。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槽(40)的外缘与所述第一表面(10)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30毫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缸进一步包括:密封通道(50),所述减压槽(40)的两端紧邻于所述密封通道(5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槽(40)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0)和所述第二表面(20)上,并且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0)和所述第二表面(20)的所述减压槽(40)的外缘轮廓相同。
CN201820547195.5U 2018-04-17 2018-04-17 进气缸 Active CN2081065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47195.5U CN208106507U (zh) 2018-04-17 2018-04-17 进气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47195.5U CN208106507U (zh) 2018-04-17 2018-04-17 进气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06507U true CN208106507U (zh) 2018-11-16

Family

ID=64118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47195.5U Active CN208106507U (zh) 2018-04-17 2018-04-17 进气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065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69519A (zh) * 2018-04-25 2019-03-15 西门子工业透平机械(葫芦岛)有限公司 汽轮机的进气缸、外缸、内缸、进气组件及汽轮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69519A (zh) * 2018-04-25 2019-03-15 西门子工业透平机械(葫芦岛)有限公司 汽轮机的进气缸、外缸、内缸、进气组件及汽轮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06507U (zh) 进气缸
JP4440530B2 (ja) 浅いs字型メタルシール
CN105318008B (zh) 聚合物密封组件
CN105569740A (zh) 一种带有叶片波浪状凹陷尾缘半劈缝冷却结构的涡轮
CN108368844A (zh) 具有改进的接近能力的泵壳体
KR900700815A (ko) 로타리 유체 커플링
CN105952902A (zh) 一种机械密封
CN107975482A (zh) 风扇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04961831U (zh) 一种非接触式迷宫密封
CN207104260U (zh) 带检测功能的缸套压装装置
CN104392077A (zh) 风电锁紧盘及其传递扭矩的确定方法
Li et al. Turbulence effects on surface pressures of rectangular cylinders
CN207145612U (zh) 一种高真空金属密封结构
CN209838757U (zh) 一种低温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用夹芯式迷宫密封结构
CN208605628U (zh) 一种耐高温的机械密封轴
CN205437198U (zh) 一种用于构成密封件加工工装卡具
CN203257897U (zh) 防水防漏气的轴承
CN201318285Y (zh) 涡旋盘
CN214037376U (zh) 一种采用计算机仿形技术的快速拆卸保温罩壳
Zhao et al. The research on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method of gas turbine blade tip clearance based on empirical model
CN203453466U (zh) 可提高密封性能的发动机用无石棉垫片
Tran et al. Fuzzy analysis for stability of steel frame with fixity factor modeled as triangular fuzzy number
CN203858143U (zh) 端齿模拟试验试件
CN213655230U (zh) 一种氟塑料离心泵密封装置
CN207661135U (zh) 八角形金属环垫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3, Gaoxin 7 Road,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Huludao City, Liaoning Province, 125000

Patentee after: Siemens Energy Industry Turbine Machinery (Huludao) Co.,Ltd.

Address before: No.3, Gaoxin 7 Road,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Huludao City, Liaoning Province, 125000

Patentee before: SIEMENS INDUSTRIAL TURBOMACHINERY (HULUDAO)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