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06178U - 电动开窗器 - Google Patents

电动开窗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06178U
CN208106178U CN201721146320.3U CN201721146320U CN208106178U CN 208106178 U CN208106178 U CN 208106178U CN 201721146320 U CN201721146320 U CN 201721146320U CN 208106178 U CN208106178 U CN 2081061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ance
connecting rod
motor
balance base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4632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权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ANZ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ANZ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ANZ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ANZ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4632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061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061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061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201/00Constructional elemen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0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22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elements
    • E05Y2201/624Arm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开窗器,包括:丝杆、用于定位丝杆的第一平衡底座和第二平衡底座、丝杆螺母、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电机,第一平衡底座与丝杆的一端可枢转连接,第二平衡底座与丝杆的另一端枢转连接;丝杆螺母设在丝杆上,且可在第一平衡底座和第二平衡底座之间移动;第一连杆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第一平衡底座上,另一端与窗体枢转连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丝杆螺母枢转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中部枢转连接;电机设在第二平衡底座的外侧,电机的电机轴与丝杆的另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动开窗器具有运行稳定,运行过程中噪音较低且安全的优点。

Description

电动开窗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构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电动开窗器。
背景技术
由于平开窗具有开启空间大、密封性好等一系列优点,使其广泛的应用在住宅、商务办公楼、大型工厂和仓库等建筑上,目前的平开窗有手动和电动两种方式进行开启和关闭,但在商务办公楼、大型工厂或者仓库高处设置的平开窗或者平开窗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就需要用电动方式开启或关闭较为合适。
为此,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平开窗电动开窗器,此发明专利说明书公开在授权公告号为CN 102235134A中,该平开窗电动开窗器由电机、与电机连接的传动机构和与传动机构连接的连杆机构组成,通过电机转动作用于传动机构,再由传动机构作用于连杆机构,进而实现平开窗的电动启闭,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噪音较大,运行不稳定,安全隐患较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需要提供一种具有运行稳定,运行过程中噪音较低且安全的电动开窗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开窗器,包括:丝杆、用于定位所述丝杆的第一平衡底座和第二平衡底座、丝杆螺母、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电机,所述第一平衡底座与所述丝杆的一端可枢转连接,所述第二平衡底座与所述丝杆的另一端枢转连接;所述丝杆螺母设在所述丝杆上,且可在所述第一平衡底座和所述第二平衡底座之间移动;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平衡底座上,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适于与窗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丝杆螺母枢转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枢转连接;所述电机设在所述第二平衡底座的外侧,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丝杆的所述另一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开窗器,通过电机的正转与反转带动丝杆的运动,丝杆螺母随着丝杆的转动进行直线进退运动,连杆连接窗体,以带动窗体的开启和关闭,使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噪音降至最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电动开窗器进一步包括平衡轴,所述平衡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平衡底座连接,所述平衡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平衡底座连接,所述平衡轴与所述丝杆平行设置,所述丝杆螺母可沿所述平衡轴沿平衡轴的延伸方向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丝杆螺母套接在所述平衡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开窗器中增加平衡轴与丝杆平行设置,运用平衡轴对丝杆的运行过程进行平衡处理,使电动开窗器的运行过程更加平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电动开窗器进一步包括壳体,所述丝杆、所述第一平衡底座、所述第二平衡底座、所述丝杆螺母和所述电机均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上设有长条开口,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位于所述长条开口外侧,所述壳体适于与窗框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平衡底座和所述第二平衡底座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地底面上设有与所述丝杆螺母配合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引导所述丝杆螺母沿所述丝杆的延伸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电机连接的电机控制系统,所述电机控制系统包括无线信号接收模块,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外界的无线信号,以根据无线信号对所述电机进行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机与所述丝杆之间设有联动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均为铝合金条。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电动开窗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丝杆;2-第一平衡底座;3-第二平衡底座;4-丝杆螺母;5-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电机;8-平衡轴;9-壳体;10-导向部;11-电机控制系统;12-长条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电动开窗器100包括:丝杆1、用于定位丝杆1的第一平衡底座2和第二平衡底座3、丝杆螺母4、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和电机7,第一平衡底座2与丝杆1的一端可枢转连接,第二平衡底座3与丝杆1的另一端枢转连接;丝杆螺母4设在丝杆1上,且可在第一平衡底座2和第二平衡底座3之间移动;第一连杆5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第一平衡底座2上,第一连杆5的另一端适于与窗体连接;第二连杆6的一端与丝杆螺母4枢转连接,第二连杆6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5的中部枢转连接;电机7设在第二平衡底座3的外侧,电机7的电机轴与丝杆1的另一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开窗器100,通过电机7的正转与反转带动丝杆1的运动,丝杆螺母4随着丝杆1的转动进行直线进退运动,连杆连接窗体,以带动窗体的开启和关闭,使电动开窗器100运行过程中的噪音降至最低。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电动开窗器100进一步包括平衡轴8,平衡轴8的一端与第一平衡底座2连接,平衡轴8的另一端与第二平衡底座3连接,平衡轴8与丝杆1平行设置,丝杆螺母4可沿平衡轴8的延伸方向滑动。如图1所示,丝杆螺母4套接在平衡轴8上。由此,平衡轴8在运行过程中对丝杠螺母4在丝杆1上的直线进退运动进行平衡处理,使电动开窗器100运行过程更加平稳。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电动开窗器100进一步包括壳体9,丝杆1、第一平衡底座2、第二平衡底座3、丝杆螺母4和电机7均设在所述壳体9内,相比较传统的平开窗,外观更加整洁美观,壳体9上设有长条开口,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位于长条开口外侧,方便第一连杆5与第二连杆6推拉运动的进行,壳体9适于与窗框连接。
如图1所示,第一平衡底座2和第二平衡底座3与壳体9可拆卸连接。由此,方便第一平衡底座2和第二平衡底座3的安装、维护保养等工作的进行。
如图1所示,壳体9地底面上设有与丝杆螺母4配合的导向部10,导向部10引导丝杆螺母4沿丝杆1的延伸方向移动。使丝杆螺母4沿指定轨迹进行直线进退运动,进而实现窗体的开启和关闭。
如图1所示,电机7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为直流电机,使用直流电源更加安全。
如图1所示,壳体9内设有与电机7连接的电机控制系统11,电机控制系统11包括无线信号接收模块,无线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外界的无线信号,以根据无线信号对电机7进行控制。由此,通过对电机控制系统11进行预定的控制程序编程,可由遥控方式发送指令给无线信号接收模块,进而对电机7的转动方式进行控制。
如图1所示,电机7与丝杆1之间设有联动装置。由此,电机7与丝杆1的同向转动可通过联动装置来完成。
如图1所示,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均为铝合金条。铝合金的强度较高,能适应较大较重的窗体的开启和关闭。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电动开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丝杆、用于定位所述丝杆的第一平衡底座和第二平衡底座、丝杆螺母、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电机,所述第一平衡底座与所述丝杆的一端可枢转连接,所述第二平衡底座与所述丝杆的另一端枢转连接;所述丝杆螺母设在所述丝杆上,且可在所述第一平衡底座和所述第二平衡底座之间移动;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平衡底座上,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窗体枢转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丝杆螺母枢转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枢转连接;所述电机设在所述第二平衡底座的外侧,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丝杆的所述另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开窗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平衡轴,所述平衡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平衡底座连接,所述平衡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平衡底座连接,所述平衡轴与所述丝杆平行设置,所述丝杆螺母可沿所述平衡轴沿平衡轴的延伸方向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开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螺母套接在所述平衡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开窗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壳体,所述丝杆、所述第一平衡底座、所述第二平衡底座、所述丝杆螺母和所述电机均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上设有长条开口,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位于所述长条开口外侧,所述壳体适于与窗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开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衡底座和所述第二平衡底座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开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地底面上设有与所述丝杆螺母配合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引导所述丝杆螺母沿所述丝杆的延伸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开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开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电机连接的电机控制系统,所述电机控制系统包括无线信号接收模块,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外界的无线信号,以根据无线信号对所述电机进行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开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与所述丝杆之间设有联动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开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均为铝合金条。
CN201721146320.3U 2017-09-07 2017-09-07 电动开窗器 Active CN2081061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46320.3U CN208106178U (zh) 2017-09-07 2017-09-07 电动开窗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46320.3U CN208106178U (zh) 2017-09-07 2017-09-07 电动开窗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06178U true CN208106178U (zh) 2018-11-16

Family

ID=64131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46320.3U Active CN208106178U (zh) 2017-09-07 2017-09-07 电动开窗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061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58856A (zh) * 2017-09-07 2018-01-09 江苏蓝泽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开窗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58856A (zh) * 2017-09-07 2018-01-09 江苏蓝泽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开窗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06755B (zh) 一种桥梁设备
CN208106178U (zh) 电动开窗器
CN207526300U (zh) 正反丝杆电动开窗器
CN102900301A (zh) 淋浴房的智能门体
CN105840055B (zh) 一种开启方式便于转换的门窗结构
CN212924051U (zh) 一种电动开门机及电动平开门
CN201426622Y (zh) 电动窗帘
CN107524367A (zh) 正反丝杆电动开窗器
CN107485568A (zh) 肿瘤科用碎药装置
CN105588188A (zh) 一种可旋转送风的空调器
CN104563713B (zh) 一种自动入户门
CN107558856A (zh) 电动开窗器
CN108425586A (zh) 带电撑杆的车门
CN109531340A (zh) 一种磨钢球机
CN207824236U (zh) 打标机的自动开门结构
CN218155274U (zh) 一种医用pvc手套烘干杀菌装置
CN213953463U (zh) 一种卷闸门控制装置
CN206860046U (zh) 一种联动百叶窗
CN212537539U (zh) 一种光源可调的led灯
CN208966169U (zh) 内置式电动门窗
CN2441943Y (zh) 门用机械手装置
CN211081325U (zh) 一种平开窗电子锁的手自动切换装置
CN212642362U (zh) 一种平开窗电动锁盒
CN215720604U (zh) 一种双向调节式滚珠丝杠副
CN220384859U (zh) 一种智能电动开合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