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05928U - 旧楼加固增层改造结构 - Google Patents

旧楼加固增层改造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05928U
CN208105928U CN201820416873.4U CN201820416873U CN208105928U CN 208105928 U CN208105928 U CN 208105928U CN 201820416873 U CN201820416873 U CN 201820416873U CN 208105928 U CN208105928 U CN 2081059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ging blocks
add
aging
reinforc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1687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蓝樯
龚辉
赵婧
金勇�
孙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eng Hua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eng Hua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eng Hua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eng Hua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1687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059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059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0592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旧楼加固增层改造结构,涉及房屋建造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旧楼,旧楼首层的外墙、内墙以及楼板均喷射混凝土加固,混凝土凝固后形成加固层,加固层中设置有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包括均匀分布在旧楼墙体上的锚筋,锚筋远离墙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其轴线相垂直钢板,相邻的钢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端部均开设有与钢板厚度适配的连接槽;所述旧楼的顶层增建一层安置房。本实用新型的旧楼加固增层改造结构对旧楼进行加固后还方便对人员进行安置,使加固改造工程更流畅顺利。

Description

旧楼加固增层改造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旧楼加固增层改造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凡是不适合发展需要和影响城市规划的低层建筑都进行了拆除,然而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水泥、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应用,砖混结构建筑迅速兴起,砖混结构的居民楼楼层多为6层及少于6层,建于地震区的房屋中还设置有构造柱、圈梁等防震措施。
这类只使用了10至30多年、还具有防震性能的建筑也拆除重修,显然是一很大经济损失,而且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基于这一现状,对这些使用到现在的居民楼进行维护检修、加强加固能成为一种必要的趋势。
而在原建筑加层结构的方案中,改造加固费用、人员安抚问题会对改造方案造成干涉,影响改造进度,拖慢城市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旧楼加固增层改造结构,它对原建筑进行加固后还方便对人员进行安置,使加固改造工程更流畅顺利。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旧楼加固增层改造结构,包括旧楼,旧楼首层的外墙、内墙以及楼板均喷射混凝土加固,混凝土凝固后形成加固层,加固层中设置有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包括均匀分布在旧楼墙体上的锚筋,锚筋远离墙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其轴线相垂直钢板,相邻的钢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端部均开设有与钢板厚度适配的连接槽;所述旧楼的顶层增建一层安置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射混凝土时将加固结构一体浇筑,通过锚筋将加固层紧贴在墙体上,使两者连接更为牢固;且钢板增大了锚筋与加固层的接触面积,通过钢板对加固层的拉扯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加固层与旧楼墙体之间的牢固性,使旧楼首层的加固效果更好。
旧楼的顶层上增建一层安置房,用于安置首层居民,对首层往上的住户无需安置,空余出的首层可用于经营或建设服务设施,盈利所得的资金用于抵消改建的费用;这样既对旧楼进行了可加固改造,还不用住户出资,从而避免了因改造费用和搬迁带来的种种干涉问题,从而使加固改造工程更流畅顺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锚筋上沿其轴线间隔分布有两排对称设置的卡齿,卡齿的外形为直角三角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筋通过卡齿增大了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从而使锚筋与混凝土连接的更紧密,使加固层与旧楼墙体连接的更稳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旧楼的外侧罩设有全钢架构,全钢架构的下端埋于地面内,上端至旧楼的顶层;所述全钢架构用穿墙加固钢筋与旧楼的外侧墙体连接,所述安置房位于全钢架构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全钢架构的外侧铺设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凝固后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对旧楼的外侧起到更好的加固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旧楼外侧设置有电梯,所述电梯与旧楼之间每层均设置有将两者连通的电梯厅,所述电梯厅的高度分别与各楼层住户的楼层高度对应,住户门口与电梯厅之间修建有高度平齐的水平走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外出时,离开房屋后通过水平走廊平移到对应楼层的电梯厅上,然后通过电梯上升或下降到对应的楼层,或者直接下降到一层再外出,回家时同样操作即可;用户乘坐电梯前后不用再走半层楼梯,彻底解决了腿脚不灵活甚至丧失运动能力的老人上下楼难的问题,回家或外出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旧楼住户的门口与水平走廊之间为旧楼原有的休息平台,位于水平走廊的另一侧设置有供本层住户上下楼的倾斜梯,所述水平走廊与倾斜梯排布在旧楼的每一层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可以照常通过水平走廊与倾斜梯上下楼,互不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梯厅的两侧开设有窗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电梯厅内的透风性和透光性,使用户等待电梯时更舒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走廊和倾斜梯远离旧楼墙体的一侧设置围护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行人进行防护,上下楼梯时更安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旧楼的顶层设置安置房,对旧楼首层加固后,原首层居民转移至安置房中,空余出的首层可用于经营或建设服务设施,盈利所得的资金用于抵消改建的费用;既对旧楼进行了可加固改造,还不用住户出资,从而避免了因改造费用和搬迁带来的种种干涉问题,从而使加固改造工程更流畅顺利;
2、通过在旧楼的外侧设置电梯,旧楼的楼梯通道内修建水平走廊,用户乘坐电梯前后不用再走半层楼梯,彻底解决了腿脚不灵活甚至丧失运动能力的老人上下楼难的问题,回家或外出更方便;
3、通过在水平走廊的一侧设置倾斜梯,用户可以照常通过倾斜梯上下楼,与电梯上下楼互不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旧楼加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中旧楼与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旧楼;11、首层;12、水平走廊;13、倾斜梯;14、休息平台;15、围护构件;2、加固结构;21、锚筋;22、钢板;23、连接杆;231、连接槽;24、卡齿;3、全钢架构;4、安置房;5、电梯;6、电梯厅;61、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旧楼加固增层改造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有构造柱和圈梁结构的旧楼1,旧楼1首层11的外墙、内墙以及楼板进行喷射混凝土加固,混凝土凝固后形成加固层;喷射混凝土前在加固层中设置有加固结构2。
如图2所示,加固结构2包括均匀分布在墙体上的锚筋21,锚筋21远离墙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其轴线相垂直钢板22,相邻的钢板22之间设置有连接杆23,连接杆23的端部均开设有与钢板22厚度适配的连接槽231,通过连接槽231与钢板22的端部配合,使连接杆23插接在钢板22上,钢板22与连接杆23依次插接从而将钢板22拼接成钢板网,钢板22背离墙体的一侧安装模板。
喷射混凝土时将加固结构2一体浇筑,通过锚筋21将加固层紧贴在墙体上,使两者连接更为牢固;且钢板22增大了锚筋21与加固层的接触面积,通过钢板22对加固层的拉扯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加固层与旧楼1墙体之间的牢固性。锚筋21上沿其轴线间隔分布有两排对称设置的卡齿24,卡齿24的外形为直角三角形,锚筋21通过卡齿24增大了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从而使锚筋21与混凝土连接的更紧密,使加固层与旧楼1墙体连接的更稳固。
如图1、图3所示,旧楼1的外侧罩设有全钢架构3,全钢架构3的下端埋于地面内,上端至旧楼1的顶层;全钢架构3用穿墙加固钢筋与旧楼1的外侧墙体连接,然后在全钢架构3的外侧铺设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凝固后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对旧楼1的外侧起到更好的加固效果。
对旧楼1的首层11进行喷射混凝土加固后,加固层加厚了旧楼1首层11墙壁的厚度,从而使得原首层11的居住面积减小,影响首层11居民继续居住,如果需要首层11居民搬迁,则会产生进一步的协商问题,拖慢旧楼1加固改造;为了避免该情况的发生,旧楼1的顶层、在全钢架构3上增建一层安置房4,用于安置首层11居民,对首层11往上的住户无需安置,空余出的首层11可用于经营或建设服务设施,所得的资金用于抵消改建的费用;这样既对旧楼1进行了可加固改造,还不用住户出资,从而避免了因改造费用和搬迁带来的种种干涉问题,从而使加固改造工程更流畅顺利。
安置房4位于旧楼1的七层,对安置房4中的住户出行造成影响,且随着居住人口老龄化的上升,楼梯对于老人及出行不便的人来说,已构成出行的障碍;基于这一现状,在旧楼1的外侧设置升降电梯5,以便人们的出行。
电梯5设置在旧楼1楼门口外侧,电梯5包括井道支架,井道支架与旧楼1之间每层均设置有将两者连通的电梯厅6,电梯厅6的高度与各楼层住户的门口高度对应,两者之间修建有高度平齐的水平走廊12,旧楼1住户的门口与水平走廊12之间为原旧楼1的休息平台14,水平走廊12的另一侧设置有供本层住户上下楼的倾斜梯13,倾斜梯13为单跑楼梯,水平走廊12和倾斜梯13依次排列实现住户在楼梯通道内的上下行走。
相邻的电梯厅6之间设有楼层支架,楼层支架上设有开关门;开关门包括设置在地面层的楼层支架上的外开门,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层以上的楼层支架上的内开门。
电梯厅6的两侧还开设有C1222的窗口61;水平走廊12和倾斜梯13为双人通行梯。
搭建水平走廊12和倾斜梯13时,将旧楼1原双跑楼梯的梯段和位于半层的休息平台14拆除;旧楼1的结构为砖混结构,采用砖墙来承重,钢筋混凝土梁柱板等构件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砖混结构中很多墙体是承重结构,不允许拆除的,所以在拆除原有楼梯时需要对承重墙和非承重墙进行区分,以免对原有结构强度造成影响。
水平走廊12和倾斜梯13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材预制,旧楼1原双跑楼梯的梯段和位于半层的休息平台14拆除完之后,再依次对每层的水平走廊12和倾斜梯13进行安装;水平走廊12和倾斜梯13远离墙体的一侧设置围护构件15。
老人外出时,离开房屋后通过水平走廊12平移到对应楼层的电梯厅6上,然后通过电梯5上升或下降到对应的楼层,或者直接下降到一层再外出,回家时同样操作即可;老人乘坐电梯5前后不用再走半层楼梯,彻底解决了腿脚不灵活甚至丧失运动能力的老人上下楼难的问题,回家或外出更方便;用户可以照常通过倾斜梯13上下楼,互不影响。
本实用新型中将楼梯的改动较大,施工组织很重要,采用适当的施工组织方案,可减少住户在施工期间的安置问题。
旧楼1加装电梯5时,提前做好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施工时先通过机械破除旧楼1楼梯间外墙,然后对楼层处的休息平台14梁加固,在旧楼1楼门口外侧搭建电梯5及电梯厅6,搭建完成后对电梯5进行调试使其能够正常运行,接着自顶层开设拆除旧楼1楼梯,拆除后再施工安装预制水平走廊12及预制倾斜梯13,每施工完一层再逐层向下进行,施工期间所施工楼层的住户要出入时,可在电梯厅6与原休息平台14间搭设临时走道,使住户能顺利出入,未拆除的原有楼梯保持正常通行;施工期间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及时进行收集清理。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旧楼加固增层改造结构,包括旧楼(1),旧楼(1)首层(11)的外墙、内墙以及楼板均喷射混凝土加固,混凝土凝固后形成加固层,其特征在于:加固层中设置有加固结构(2),所述加固结构(2)包括均匀分布在旧楼(1)墙体上的锚筋(21),锚筋(21)远离墙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其轴线相垂直钢板(22),相邻的钢板(22)之间设置有连接杆(23),连接杆(23)的端部均开设有与钢板(22)厚度适配的连接槽(231);所述旧楼(1)的顶层增建一层安置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旧楼加固增层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筋(21)上沿其轴线间隔分布有两排对称设置的卡齿(24),卡齿(24)的外形为直角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旧楼加固增层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旧楼(1)的外侧罩设有全钢架构(3),全钢架构(3)的下端埋于地面内,上端至旧楼(1)的顶层;所述全钢架构(3)用穿墙加固钢筋与旧楼(1)的外侧墙体连接,所述安置房(4)位于全钢架构(3)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旧楼加固增层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旧楼(1)外侧设置有电梯(5),所述电梯(5)与旧楼(1)之间每层均设置有将两者连通的电梯(5)厅,所述电梯(5)厅的高度分别与各楼层住户的楼层高度对应,住户门口与电梯(5)厅之间修建有高度平齐的水平走廊(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旧楼加固增层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旧楼(1)住户的门口与水平走廊(12)之间为旧楼(1)原有的休息平台(14),位于水平走廊(12)的另一侧设置有供本层住户上下楼的倾斜梯(13),所述水平走廊(12)与倾斜梯(13)排布在旧楼(1)的每一层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旧楼加固增层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5)厅的两侧开设有窗口(6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旧楼加固增层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走廊(12)和倾斜梯(13)为双人通行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旧楼加固增层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梯(13)为单跑楼梯。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旧楼加固增层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走廊(12)和倾斜梯(13)远离旧楼(1)墙体的一侧设置围护构件(15)。
CN201820416873.4U 2018-03-26 2018-03-26 旧楼加固增层改造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1059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16873.4U CN208105928U (zh) 2018-03-26 2018-03-26 旧楼加固增层改造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16873.4U CN208105928U (zh) 2018-03-26 2018-03-26 旧楼加固增层改造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05928U true CN208105928U (zh) 2018-11-16

Family

ID=64121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16873.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105928U (zh) 2018-03-26 2018-03-26 旧楼加固增层改造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059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40120A (zh) * 2018-03-26 2018-07-03 北京正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旧楼加固增层改造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40120A (zh) * 2018-03-26 2018-07-03 北京正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旧楼加固增层改造结构
CN108240120B (zh) * 2018-03-26 2023-09-29 北京正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旧楼加固增层改造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12221A (zh) 一种旧楼加装电梯的通行无障碍结构
CN108240120A (zh) 旧楼加固增层改造结构
CN102213008B (zh) 预制混凝土构件形成的多层建筑物
JP5946576B1 (ja) 既存階段室型集合住宅へのエレベータ後付け工法
CN103352580A (zh) 多层砌体房屋内加电梯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6892315A (zh) 一种框架装配式外加电梯井道
CN208105928U (zh) 旧楼加固增层改造结构
CN111946084A (zh) 加装电梯四分之一层入户式楼梯改造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7004086U (zh) 一种现有建筑外侧电梯加装装置及室外电梯
CN103243931B (zh) 多层砌体住宅单元门式外加电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6553157U (zh) 一种既有住宅加固改造及加装电梯一体化结构
CN208105926U (zh) 一种旧楼加装电梯的通行无障碍结构
CN109019256A (zh) 先建走道直达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
CN203201171U (zh) 多层砌体住宅单元门式外加电梯结构
CN109025358A (zh) 一种直达住户原大门的加装电梯
CN209637262U (zh) 一种直达住户原大门的加装电梯
CN211851007U (zh) 纵向悬挑梁支撑直达原大门外挂加装电梯
CN211229631U (zh) 一种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平层入户的电梯井道
JP3760133B2 (ja) 住戸アクセス用昇降設備の増設方法
DE19522046A1 (de) Entwicklung montagefähiger Aussenaufzugsschächte
CN212336792U (zh) 加装电梯四分之一层入户式楼梯改造结构
WO2015060807A1 (en) A secondary structure
CN217537288U (zh) 一种旧楼加装电梯的楼道结构
CN214828202U (zh) 一种旧楼改造加装电梯平层入户结构
CN212802694U (zh) 一种旧楼加装电梯的楼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92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92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