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04910U - 一种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路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路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04910U
CN208104910U CN201820448390.2U CN201820448390U CN208104910U CN 208104910 U CN208104910 U CN 208104910U CN 201820448390 U CN201820448390 U CN 201820448390U CN 208104910 U CN208104910 U CN 208104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late
subgrade
roadbed
support rail
magnetic susp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4839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木兵
李学友
王金艳
李毅
修维
唐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Erj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Erj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Erj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Erj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4839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04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04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049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低速磁悬浮轨道交通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路基结构。一种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路基结构,包括用于支撑轨排的承轨梁(1)和路基底板(2),路基挡墙(3)与路基底板(2)固接,路基底板(2)置于地基(5)上。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路基结构的路基,可以实现路基长期稳定性高、沉降变形量小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路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低速磁悬浮轨道交通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路基结构。
背景技术
中低速磁悬浮轨道交通是一种采用无接触的电磁悬浮、导向和驱动系统的新型的交通运输方式,因为中低速磁悬浮交通线磁悬浮列车采用“抱轨行驶”的方式运行,所以磁悬浮线路对轨下基础的变形控制标准以及平顺性要求更严格。中低速磁悬浮列车路基结构要求任意段20m长度范围的不均匀沉降量不大于20mm,两段之间的差异沉降错台不大于5mm。
现有一般常规普速轮轨铁路线路中,因为列车对变形的适应能力大,所以对路基的沉降控制标准要求也较松;一般常规普速轮轨铁路线路存在下述不足:
1、在长期运行后线路变形加大,其加大的幅度超过中低速磁悬浮列车能适应的极限,将导致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无法正常运行;
2、路基沉降变形量大,使得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无法在其上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线路路基结构长期稳定性低、沉降变形量大的不足,提供一种长期稳定性高、沉降变形量小的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路基结构。
与此相应,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长期稳定性高、沉降变形量小的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路基结构的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路基结构,包括用于支撑轨排的承轨梁和路基底板,承轨梁设置在所述路基底板上,所述路基底板置于地基上,还包括路基挡墙,路基挡墙与路基底板固接,路基底板和路基挡墙沿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分段布置。
因为承轨梁所受到的磁悬浮列车的压力,是通过路基底板传递到地基上,而路基底板与下层地基的接触面积大,所以路基底板能将承轨梁所受到的压力更均匀的分散到下层地基上,从而防止因应力集中而产生的路基不均匀沉降;再者,因路基挡墙能防止因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而使路基底板承受侧向土压力,从而在保证了路基底板的长期稳定性的同时减少了路基的变形;所以通过将路基底板和路基挡墙固定在一起,就可以实现使路基长期稳定性高、沉降变形量小的效果。
优选的,路基底板的厚度范围为600-1200mm,路基底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路基底板中的混凝土具有防水性,通过使用具有防水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首先,能防止路基底板上层的水通过路基底板渗入地基对其产生破坏;其次,能避免地下水渗入路基底板结构中对路基底板造成破坏;再次钢筋混凝土是常用的建筑结构,便于模块化制作分段,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好的耐气候变化性能;以上优点,保证了路基的长期稳定性。路基底板的厚度范围为600-1200mm,能使路基底板获得较高的强度;同时,还能根据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的坡度、地质状况等在600-1200mm厚度范围中方便地选择需要的厚度;
优选的,路基挡墙设置在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两侧。
优选的,路基挡墙在线路横断面上的形状为上窄下宽的梯形。
优选的,路基挡墙靠近线路的内侧面为垂直面,路基挡墙背离线路的外侧面为倾斜面,做成这样的向外倾斜的形状,还能有助于结构受力。
优选的,路基挡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路基挡墙中的混凝土具有防水性,路基底板和路基挡墙通过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固接在一起。
在上述方案中,路基挡墙被设计为上窄下宽的梯形;因路基挡墙下部结构的尺寸比其上部结构的尺寸大,这样就增加了路基挡墙的稳定性,挡墙的形状使其能依靠自身的重力来维持挡墙的稳定性,防止因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而使路基底板承受侧向土压力,保证了路基底板的长期稳定性、减少路基的变形。在沿线路两侧设置路基挡墙,可以使整个路基维持相对的平衡,使用具有防水性的混凝土,可以防止水浸入墙体内,对墙体造成破坏,还能防止雨水、地下水等通过线路两侧浸入路基底板,进一步增加路基的长期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承轨梁分段制作,承轨梁为包括承轨台4、支撑侧墙6和梁顶板7;其中,所述梁顶板7上设置有所述承轨台4,所述梁顶板7设置在所述支撑侧墙6的顶部;所述支撑侧墙6的底部直接固定在路基板上。
由于将承轨梁的支撑侧墙6直接固定在路基板上,相较于目前的承轨梁结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满足中低速磁悬浮线路对承轨梁精度要求的同时,减少了钢筋混凝土底板这一结构,从而减少了制作钢筋混凝土底板、固定钢筋混凝土底板的步骤,这样本实用新型的承轨梁不仅从结构上减少了材料的浪费,还减少了现场施工的步骤。
由于将承轨梁1纵向设置为0.75-2.5m一节,节间距离为0.3-0.7m,纵向分段设置满足中低速磁悬浮线路对承轨梁“曲线地段角度的精度应为0.2°,施工误差不超过10mm”精度要求的同时;节间设置断开一定距离可实现在路基结构 5上伸缩缝上同步断开,从而实现承轨梁1与路基结构5公共沉降,满足不均匀沉降要求;承轨梁1纵向节间断开一定距离,可方便检修。
优选的,承轨梁和路基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轨梁支撑侧墙6的钢筋预埋在路基板中,路基板中的钢筋与所述支撑侧墙6的钢筋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通过采用焊接固定的方式,保证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偏差,进一步提高了承轨梁的精度,承轨梁和路基板为钢筋混凝土,保证了承轨梁的稳定性、强度和刚度。
优选的,就该承轨梁的施工方法而言,包括承轨梁的定位,承轨梁的制作;承轨梁采用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的方式制作,承轨梁的定位步骤如下:情况一,直线地段时,承轨梁的顶面和底面中心线都与线路的中心线重合;情况二,曲线地段时,承轨梁的底面中心线与线路的中心线存在偏距△,偏距△的计算公式如下:△=(d1-d2)×tanα,其中d1为轨顶标高值,d2为路基顶面标高值,α为梁体绕转夹角;承轨梁顶面中心线与线路的中心线存在偏距ω,偏距ω按以下公式计算:ω=d3×sinα其中,α为梁体绕转夹角,d3为轨道结构高度值。
上述施工方法,不仅公开了一种底面中心线与线路的中心线的偏距△的计算公式,还公开了一种承轨梁顶面中心线与线路的中心线的偏距ω的计算公式,因此在现场施工时,可以依据偏距△和偏距ω方便地实现承轨梁的定位。
优选的,线路为多线,因为多线中每一线所对应的承轨梁互相独立,所以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多线上也可以按照上述施工方法设置本实用新型承轨梁。
优选的,在承轨梁混凝土浇筑前,在其梁体钢筋上安装接触轨预埋槽道,在保证接触轨预埋槽道精度要求的同时,还避免了在承轨梁完工后再打孔安装接触轨的步骤,提高了施工效率。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承轨梁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减少现有技术中冗余的结构,实现了减少材料浪费、减少施工步骤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路基结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承轨梁、路基底板和路基挡墙用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固接在一起;一方面使承轨梁能通过路基底板将力均匀地分布到地基上,防止了因应力集中而产生的路基不均匀沉降;另一方面路基挡墙有效地防止因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而使路基底板承受侧向土压力,保证了路基底板的长期稳定性。通过具有防水性的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效地避免了水对路基结构的破坏,同时增加了线路的长期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路基结构的施工方法,先分段制作路基底板和路基挡墙。再在路基底板和路基挡墙的各分段间设置变形缝,将橡胶止水带设置在变形缝里。之后,对路基挡墙进行防水处理,从而完成施工,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缝的宽度设置为1.9-2.1cm,路基底板在制作时预埋承轨梁的钢筋,防水处理步骤为:先在路基挡墙上铺设防水卷材,然后再在防水卷材外加砖墙保护层。
施工工作过程为:在路基底板相邻分段间和路基挡墙相邻分段间设置变形缝,并在变形缝中间设止水带;后对承轨梁、路基底板和所述路基挡墙采用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然后对承轨梁采用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最后对路基挡墙铺设防水卷材和加砖墙保护层,施工完毕,其中所述路基底板在承轨梁之前进行钢筋混凝土的现场浇筑。
在上述施工方案中,通过路基结构的外形设计,再加上采用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方法将路基结构和承轨梁结构固接为一个整体,从而增加了路基的长期稳定性,同时也将沉降变形量大幅地减少。设置橡胶止水带能紧固密封变形缝,防止渗水及起到减震缓冲作用。路基底板里预埋承轨梁钢筋,能使承轨梁在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后与路基底板固接在一起,防止因承轨梁与路基底板连接不牢造成的错位和变形。通过混凝土施工后对路基挡墙进行防水卷材铺设加240mm 厚砖墙保护层,就能防止地下水、雨水等的进入,从而提高整个路基的长期稳定性。
优选的,在路基底板和路基挡墙各分段间设置2cm变形缝,变形缝能消除沉降、温度和收缩应力对路基底板带来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低速磁悬浮路基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承轨梁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承轨梁,2-路基底板,3-路基挡墙,4-承轨台,5-地基,6- 支撑侧墙,7-梁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路基结构,包括用于支撑轨排的承轨梁1和路基底板2,承轨梁1设置在所述路基底板2上,所述路基底板2 置于地基上,还包括路基挡墙3,路基挡墙3与路基底板2固接,路基底板2和路基挡墙3沿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分段布置。
因为承轨梁1所受到的磁悬浮列车的压力,是通过路基底板2传递到地基上,而路基底板2与下层地基的接触面积大,所以路基底板2能将承轨梁1所受到的压力更均匀的分散到下层地基5上,从而防止因应力集中而产生的路基不均匀沉降;再者,因路基挡墙3能防止因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而使路基底板2 承受侧向土压力,从而在保证了路基底板2的长期稳定性的同时减少了路基的变形;所以通过将路基底板2和路基挡墙3固定在一起,就可以实现使路基长期稳定性高、沉降变形量小的效果。
进一步,路基底板2的厚度为600mm,路基底板2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路基底板2中的混凝土具有防水性,通过使用具有防水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首先,能防止路基底板2上层的水通过路基底板2渗入地基5对其产生破坏;其次,能避免地下水渗入路基底板2结构中对路基底板2造成破坏;再次钢筋混凝土是常用的建筑结构,便于模块化制作分段,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好的耐气候变化性能;以上优点,保证了路基的长期稳定性。路基底板2的厚度为600mm,能使路基底板2获得中低速磁悬浮所要求的路基强度。
进一步,路基挡墙3设置在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两侧。
进一步,路基挡墙3在线路横断面上的形状为上窄下宽的梯形。
进一步,路基挡墙3靠近线路的内侧面为垂直面,路基挡墙3背离线路的外侧面为倾斜面,做成这样的向外倾斜的形状,还能有助于结构受力。
进一步,路基挡墙3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路基挡墙3中的混凝土具有防水性,路基底板2和路基挡墙3通过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固接在一起。
在上述方案中,路基挡墙3被设计为上窄下宽的梯形;因路基挡墙3下部结构的尺寸比其上部结构的尺寸大,这样就增加了路基挡墙3的稳定性,挡墙的形状使其能依靠自身的重力来维持挡墙的稳定性,防止因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而使路基底板2承受侧向土压力,保证了路基底板2的长期稳定性、减少路基的变形。在沿线路两侧设置路基挡墙3,可以使整个路基维持相对的平衡,使用具有防水性的混凝土,可以防止水浸入墙体内,对墙体造成破坏,还能防止雨水、地下水等通过线路两侧浸入路基底板2,进一步增加路基的长期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路基结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承轨梁1、路基底板2和路基挡墙3用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固接在一起;一方面使承轨梁1能通过路基底板2将力均匀地分布到地基5上,防止了因应力集中而产生的路基不均匀沉降;另一方面路基挡墙3有效地防止因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而使路基底板2承受侧向土压力,保证了路基底板2的长期稳定性。通过使用具有防水性的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效地避免了水对路基结构的破坏,同时增加了线路的长期稳定性。
就施工方法而言,先分段制作路基底板2和路基挡墙3。再在路基底板2和路基挡墙3的各分段间设置变形缝,将橡胶止水带设置在变形缝里。之后,对路基挡墙3进行防水处理,从而完成施工,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缝的宽度设置为1.9-2.1cm,路基底板2在制作时预埋承轨梁1的钢筋,防水处理步骤为:先在路基挡墙3上铺设防水卷材,然后再在防水卷材外加砖墙保护层。
施工工作过程为:在路基底板2相邻分段间和路基挡墙3相邻分段间设置变形缝,并在变形缝中间设止水带;然后对承轨梁1、路基底板2和所述路基挡墙3采用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最后对路基挡墙3铺设防水卷材和加砖墙保护层,施工完毕,其中所述路基底板2在承轨梁1之前进行钢筋混凝土的现场浇筑。
在上述施工方案中,通过路基结构的外形设计,再加上采用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方法将路基结构和承轨梁1结构固接为一个整体,从而增加了路基的长期稳定性,同时也将沉降变形量大幅地减少。实践中,上述方法不仅能增加路基的稳定性、抗沉降性和便于施工,还能保证路基工程达到工程设计所要求的高标准。设置橡胶止水带能紧固密封变形缝,防止渗水及起到减震缓冲作用。路基底板2里预埋承轨梁1钢筋,能使承轨梁1在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后与路基底板2固接在一起,防止因承轨梁1与路基底板2连接不牢造成的错位和变形。通过混凝土施工后对路基挡墙3进行防水卷材铺设加240mm厚砖墙保护层,就能防止地下水、雨水等的进入,从而提高整个路基的长期稳定性。
进一步,在路基底板2和路基挡墙3各分段间设置2cm变形缝,承轨梁1 采用分节制作,节间设置0.3-0.7m断缝,承轨梁1可与路基地板2和路基挡墙 3同时沉降,2cm的变形缝能消除沉降、温度和收缩应力对路基底板2带来的危害;
本实施例的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路基结构的外形设计,再加上采用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方法将路基结构和承轨梁1的结构固接为一个整体,从而增加了路基的长期稳定性,同时也将沉降变形量大幅地减少。实践中,上述方法不仅能增加路基的稳定性、抗沉降性和便于施工,还能保证路基工程达到工程设计所要求的高标准。设置橡胶止水带能紧固密封变形缝,防止渗水及起到减震缓冲作用。路基底板2里预埋承轨梁1钢筋,能使承轨梁1在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后与路基底板固接在一起,防止因承轨梁1与路基底板连接不牢造成的错位和变形。通过混凝土施工后对路基挡墙3进行防水卷材铺设加240mm 厚砖墙保护层,就能防止地下水、雨水等的进入,从而提高整个路基的长期稳定性。
实施例2
如附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述路基底板2的厚度为1200mm。
路基底板2的厚度为1200mm,路基底板2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路基底板2 中的混凝土具有防水性,通过使用具有防水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首先,能防止路基底板2上层的水通过路基底板2渗入地基5对其产生破坏;其次,能避免地下水渗入路基底板2结构中对路基底板2造成破坏;再次钢筋混凝土是常用的建筑结构,便于模块化制作分段,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好的耐气候变化性能;以上优点,保证了路基的长期稳定性。路基底板2 的厚度为1200mm,能使路基底板2获得较高的强度;
实施例3
如图1-2所示,一种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的承轨梁1,包括承轨台4、支撑侧墙6和梁顶板7;其中,所述梁顶板7上设置有所述承轨台4,所述梁顶板 7设置在所述支撑侧墙6的顶部;所述支撑侧墙6的底部直接固定在路基板上。
由于将承轨梁1的支撑侧墙6直接固定在路基底板2上,相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曲线承轨梁,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满足中低速磁悬浮线路对承轨梁“曲线地段角度的精度应为0.2°,施工误差不超过10mm”精度要求的同时,减少了钢筋混凝土底板这一结构,从而减少了制作钢筋混凝土底板、固定钢筋混凝土底板的步骤,这样本实用新型不仅从结构上减少了材料的浪费,还减少了现场施工的步骤。
由于承轨梁1纵向设置为0.75-2.5m一节,节间距离为0.3-0.7m,纵向分段设置满足中低速磁悬浮线路对承轨梁“曲线地段角度的精度应为0.2°,施工误差不超过10mm”精度要求的同时;节间设置断开一定距离可实现在路基底板2 上伸缩缝上同步断开,从而实现承轨梁1与路基底板2公共沉降,满足不均匀沉降要求;承轨梁1纵向节间断开一定距离,可方便检修。
进一步,承轨梁1和路基底板2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轨梁1支撑侧墙6 的钢筋预埋在路基底板2中,路基底板2中的钢筋与所述支撑侧墙6的钢筋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通过采用焊接固定的方式,保证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偏差,进一步提高了承轨梁的精度;承轨梁1和路基板1为钢筋混凝土,保证了承轨梁1的稳定性、强度和刚度。
本实用新型承轨梁1的施工方法,先将承轨梁1定位,再制作承轨梁1,从而完成承轨梁1的施工;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轨梁(1)采用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的方式制作,所述承轨梁(1)的定位步骤如下:情况一,直线地段时,所述承轨梁(1)的顶面和底面中心线都与线路的中心线重合;情况二,曲线地段时,所述承轨梁(1)的底面中心线与线路的中心线存在偏距△,所述偏距△的计算公式如下:△=(d1-d2)×tanα,其中,d1为轨顶标高值,d2为路基顶面标高值,α为梁体绕转夹角;所述承轨梁(1)顶面中心线与线路的中心线存在偏距ω,所述偏距ω按以下公式计算:ω=d3×sinα,其中,α为梁体绕转夹角, d3为轨道结构高度值。
上述施工的工作过程为:将承轨梁1定位。再将承轨梁1与线路路基底板2 固定。然后拼装承轨梁钢模板后,使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之后,混凝土养护达到强度后拆除模板,施工完成。
上述施工方法,不仅公开了一种底面中心线与线路的中心线的偏距△的计算公式,还公开了一种承轨梁1顶面中心线与线路的中心线的偏距ω的计算公式,因此在现场施工时,可以依据偏距△和偏距ω方便地实现承轨梁的定位。
进一步,线路为多线,因为多线中每一线所对应的承轨梁1互相独立,所以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多线上也可以按照上述施工方法设置本实用新型承轨梁1。
进一步,在承轨梁1混凝土浇筑前,在其梁体钢筋上安装接触轨预埋槽道,在保证接触轨预埋槽道精度要求的同时,还避免了在承轨梁完工后再打孔安装接触轨的步骤,提高了施工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路基结构,包括路基底板(2)和用于支撑轨排的承轨梁(1),所述承轨梁(1)设置在所述路基底板(2)上;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路基挡墙(3),所述路基挡墙(3)与所述路基底板(2)固接,所述路基底板(2)置于地基(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底板(2)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轨梁(1)和所述路基底板(2)通过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固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挡墙(3)设置在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挡墙(3)在线路横断面上的形状为上窄下宽的梯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挡墙(3)靠近线路的内侧面为垂直面,所述路基挡墙(3)背离线路的外侧面为倾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挡墙(3)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路基底板(2)和所述路基挡墙(3)通过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固接在一起。
CN201820448390.2U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路基结构 Active CN208104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48390.2U CN208104910U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路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48390.2U CN208104910U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路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04910U true CN208104910U (zh) 2018-11-16

Family

ID=64121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48390.2U Active CN208104910U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路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0491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2165A (zh) * 2018-03-30 2018-07-06 中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756190A (zh) * 2021-08-04 2021-12-07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小间距多桥并行段箱梁同步运架施工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2165A (zh) * 2018-03-30 2018-07-06 中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756190A (zh) * 2021-08-04 2021-12-07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小间距多桥并行段箱梁同步运架施工方法
CN113756190B (zh) * 2021-08-04 2023-01-24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小间距多桥并行段箱梁同步运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95289A (zh) 一种用于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工程填方地段的低置线路结构
CN201713742U (zh) 一种埋入式连续桩板结构
CN202559384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顶管工作井
CN105672075A (zh) 季节性冻土地区富水路堑及低路堤无砟轨道路基结构
CN102644296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顶管工作井
CN208104910U (zh) 一种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路基结构
CN104612056B (zh) 一种框架桥整体快速顶推横移方法
CN108411785B (zh) 一种设置排水沟的方法
CN108842522A (zh) 一种可调减振等级的预制浮置板轨道
CN217324965U (zh) 一种永临结合的铺轨基地桥梁
CN106758886B (zh) 一种新型拆除既有桥涵结构的方法
US10435853B2 (en)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grade separation structures
CN108301265A (zh) 一种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的承轨梁及其施工方法
CN110364958B (zh) 一种在路基上布设电缆槽的方法
CN108252165A (zh) 一种中低速磁悬浮低置线路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714296U (zh) 一种箱式路基与桥梁过渡结构
CN209779371U (zh) 一种公路路基防水装置
CN212000393U (zh) 一种架空式路基结构、路基组件及路基系统
CN203440749U (zh) 一种更平稳的桥梁结构
RU2733313C1 (ru) Асфальтобетонное безбалластное верхнее строение пути
KR101234091B1 (ko)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슬래브의 직접 설치를 통한 철도지하횡단 공법
CN203530865U (zh) 一种长联桥梁加宽拼接结构
CN106400615A (zh) 中低速磁浮单线挖方地段独立墩柱式承轨梁过渡段结构
CN112281914A (zh) 地下隧道出入地与高架桥连接的过渡段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6667292U (zh) 一种紧邻桥墩圆桩基础扶壁式挡墙车站路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