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02814U - 一种具有双重标识码层的盒形包装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双重标识码层的盒形包装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02814U
CN208102814U CN201721110068.0U CN201721110068U CN208102814U CN 208102814 U CN208102814 U CN 208102814U CN 201721110068 U CN201721110068 U CN 201721110068U CN 208102814 U CN208102814 U CN 208102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layer
box type
identifier code
type packages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1006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gmatrix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gmatrix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gmatrix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gmatrix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02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028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重标识码层的盒形包装容器。在盒形包装容器的明显位置设置有第一标识码层;在盒形包装容器的隐蔽位置设置有第二标识码层,第二标识码层部分或全部被遮挡。通过在盒形包装容器的预设位置设置包含不同信息的第一标识码层与第二标识码层,且第一标识码层与第二标识码层中的信息相互关联,满足了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防伪溯源、防窜货的需求,同时也保证了消费者和厂商的权利,便于在营销活动中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双重标识码层的盒形包装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盒形包装容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重标识码层的盒形包装容器。
背景技术
快速消费品的市场十分巨大。随着二维码、数字码等标识码的应用日益普及,有的厂商提出了在快速消费品的包装上设置标识码的营销方案。例如,在各种瓶装、罐装及盒装饮料的包装表面设置二维码,消费者只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参加厂家的积分抽奖等活动。但对于奶类饮品,因其保质期短,目前还没有较为合适的包装容器,适合在营销活动中使用。
市场上用于奶类饮品的包装容器主要有盒形包装容器、枕形包装容器和塑料膜包装容器多种。其中,盒形包装容器根据生产商的不同,又分为利乐砖包装盒、康美砖包装盒等。盒形包装容器是奶类饮品常见的一种纸包装,因其保质期在奶类饮品中相对较长,并易于搬运、运输和存储,长期以来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市场份额。
目前,在奶类饮品及非奶类饮品的市场上,很多厂商在盒形包装容器的隐蔽位置设置二维码,用于进行相应的营销活动。但是,仅在盒形包装容器的隐蔽位置设置二维码并不能满足厂商防窜货查询的需求。为了实时追踪单个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还需要对盒形包装容器的结构进行改进,制造出可同时满足防伪查询和窜货查询的盒形包装容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重标识码层的盒形包装容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双重标识码层的盒形包装容器,所述盒形包装容器的明显位置设置有第一标识码层,所述盒形包装容器外部设置的第一标识码层避开被折叠部分遮挡的位置;所述盒形包装容器的隐蔽位置设置有第二标识码层,所述第二标识码层部分或全部被遮挡。
其中较优地,所述明显位置包括不限于所述盒形包装容器的外部、所述盒形包装容器上的瓶盖顶部的外表面、所述盒形包装容器上的所述瓶盖盖壁的外表面中任意一个或多个位置。
其中较优地,所述隐蔽位置包括不限于所述盒形包装容器的吸管及其包装的位置、所述盒形包装容器顶部的封口线附近、所述盒形包装容器底部的封口线附近、所述盒形包装容器顶部的折叠翼附近、所述盒形包装容器顶盖封口的内表面、所述瓶盖顶部的内表面、所述瓶盖盖壁的内表面、所述盒形包装容器的瓶口的外表面、透明硅胶垫片的上表面中任意一个或多个位置。
其中较优地,所述盒形包装容器的吸管及其包装的位置的所述第二标识码层设置在用于固定所述吸管及其包装的两个固定点之间的任意位置。
其中较优地,所述盒形包装容器的吸管及其包装的位置的所述第二标识码层设置在用于固定所述吸管及其包装的两个固定点之间并且靠近某一固定点的位置。
其中较优地,所述顶盖封口或所述瓶盖盖壁的内表面或所述盒形包装容器的瓶口的外表面设置第二标识码层后覆盖有透明保护膜。
其中较优地,所述瓶盖顶部的内表面设置第二标识码层后覆盖透明硅胶垫片,所述透明硅胶垫片的上表面通过胶层与所述瓶盖的顶部的内表面相连。
其中较优地,所述第一标识码层与所述第二标识码层的信息互不相同且相互关联。
其中较优地,所述第一标识码层与所述第二标识码层中的标识码为二维码、数字码、字母、文字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双重标识码层的盒形包装容器,通过在盒形包装容器的预设位置设置包含不同信息的第一标识码层与第二标识码层,第一标识码层与第二标识码层中的信息相互关联,且唯一对应于一个盒形包装容器,满足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防伪溯源、防窜货的需求,同时也保证了消费者和厂商的权利,便于在营销活动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图5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所提供的盒形包装容器的预设位置设置标识码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7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所提供的盒形包装容器的预设位置设置标识码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8~图9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所提供的盒形包装容器的预设位置设置标识码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所提供的盒形包装容器的预设位置设置标识码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盒形包装容器,在该盒形包装容器的预设位置上设置有多个标识码层。每个标识码层中的信息互不相同且相互关联,并具有唯一对应关系,构成盒形包装容器的多个标识码。这些标识码可以是二维码、数字码、字母、文字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其中,设置在不同盒形包装容器上的标识码层中的信息不同,且唯一对应于一个盒形包装容器,从而构成产品的身份标识码。标识码层可以用于消费者破坏包装之后参加积分、抽奖等活动使用,还可以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作为防伪溯源、防窜货等用途使用。
下面以常见的几种盒形包装容器,对具有多个标识码层的盒形包装容器进行具体描述。以下几种盒形包装容器主要采用制盒机折叠成型,盒形包装容器的顶部可以设置封口线,并将封口线两侧的折叠翼粘合于盒形包装容器两侧,或者盒形包装容器采用嵌入式内折顶盖,顶盖的封口通过粘合实现对盒形包装容器的密封。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盒形包装容器的外部(暴露在外边的部分)避开被折叠部分遮挡的位置设置第一标识码层1,在每个盒形包装容器的外部设置的第一标识码层中的信息不同,且唯一对应于一个盒形包装容器,从而构成产品的身份标识码。第一标识码层的设置方法可以是喷码、也可以使用激光雕刻或其他方式。例如,通过改变激光雕刻的路径及激光雕刻去除部分面漆后露出的底漆形成标识码,该标识码与盒形包装容器的外部融合在一起形成第一标识码层。或者,通过各种喷印设备喷涂在盒形包装容器的外部形成标识码,同样该标识码与盒形包装容器的外部融合在一起形成第一标识码层。第一标识码层中的信息在产品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处于可识别状态。针对防窜货、防伪溯源等用途的需要,方便消费者或销售人员获取标识码层所携带的相应信息。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盒形包装容器上对应于吸管及其包装3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标识码层2。其中,第二标识码层2可以设置在吸管及其包装3与盒形包装容器固定的位置,也可以设置在用于固定吸管及其包装3的两个固定点4和5之间的任意位置;或者,第二标识码层2也可以设置在用于固定吸管及其包装3的两个固定点4和5之间并且靠近某一固定点4或者5的位置。其中,以将第二标识码层2设置在两个固定点4和5之间并且靠近某一固定点4或者5的位置效果更好。一方面,避免了取下吸管及其包装3时对第二标识码层2造成破坏,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发生在外力作用下使吸管及其包装3移位即可识别第二标识码层2中的标识码的情况发生。当然,结合包装容器的设计,也不排除将第二标识码层2设置在吸管及其包装3的任一固定点或者两个固定点之间的中间位置的结构设计。
在上述结构中,第二标识码层2可以被吸管及其包装3部分遮挡(参见图2),也可以被吸管及其包装3全部遮挡(参见图3)。当第二标识码层2被吸管及其包装3部分遮挡时,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好奇心和购买欲,还具有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广告效应。而由于吸管较细,吸管普遍采用透明材料包装,为了保证第二标识码层2的识别效果,第二标识码层2应保证一定的面积,一般情况下,吸管及其包装3难以将第二标识码层2全部遮挡,也就是说较少出现图3所示的情况,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并不排除该种设计结构的存在。并且,结合个性化的广告设计,如图4所示的这种第二标识码层2被全部遮挡的结构也可能产生良好的营销效果。
如4和图5所示,第二标识码层2也可以设置在盒形包装容器的顶部封口线(与盒形包装容器两侧的折叠翼7相连)或者底部封口线(由折叠翼8构成)附近,并且,第二标识码层2仅部分可见,其部分面积被盒形包装容器的折叠部分6遮挡。第二标识码层2还可以设置在折叠翼7附近,第二标识码层2部分被折叠翼7覆盖(图中未示出),该第二标识码层2也是仅部分可见。在每个盒形容器的预设位置设置的第二标识码层2中的信息不同,且唯一对应于一个盒形包装容器,从而构成产品的身份标识码。
设置在盒形包装容器上的第二标识码层2在未取下吸管及其包装或未撕开盒形包装容器的折叠翼的前提下无法获得,也就是说,在不破坏包装的前提下,将无法识别第二标识码层中的标识码。因此,只有购买产品的消费者才可以获得第二标识码层中的标识码所携带的信息。该第二标识码层可以在营销活动中使用,也可以作为防伪溯源的标识码层使用。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在折叠部分6隐藏的第二标识码层2,因为折叠部分6与盒体未粘合,所以通过挤压盒体两侧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折叠部分6与盒体顶部的距离。在此情况下,人眼从盒体斜上方往折叠部分6与盒体上表面之间的夹缝看,可以看到印刷在折叠部分6与盒体上表面之间的完整的第二标识码层2。从人眼观察的角度而言,第二标识码层2已暴露出来。但是,由于折叠部分6与盒体顶部的距离不大,如果用手机扫描第二标识码层2,由于扫描倾角过大,手机中的二维码软件无法识别第二标识码层2。因此,从二维码识别角度来说,即使在折叠部分6稍微离开盒体顶部的情况下使得人眼可看见第二标识码层2,第二标识码层2也是处于保密状态的。
由于第二标识码层是二维码,人眼看见了也无法识别其内容,因此第二标识码层包含的信息内容本身(例如生产时间、供应链信息等产品相关信息)不因为人眼可见而被识别,也就是说在人眼看见第二标识码层的情况下第二标识码层的内容也是保密的。
为了保证第一标识码层与第二标识码层中的标识码图案的清晰度,使第一标识码层与第二标识码层中的信息易于识别,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标识码层与第二标识码层的设置面积以1cm2为佳。并且第一标识码层中的信息与第二标识码层中的信息互不相同且相互关联(具有一定的关联关系)。通过在该盒形包装容器上设置双重标识码层,既可以满足生产、销售过程中正常的信息查询需求,又可以防止参加活动的标识码在销售过程中被损坏或被仿冒,可以同时保证厂商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便于在营销活动中使用。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盒形包装容器为具有嵌入式内折顶盖的立方体形的盒形包装容器,在该盒形包装容器的外部(暴露在盒形包装容器外表面的部分)也是避开的被折叠部分遮挡的位置,设置第一标识码层1,在每个盒形包装容器的外部设置的第一标识码层1中的信息不同,且唯一对应于一个盒形包装容器,从而构成产品的身份标识码。该第一标识码层1的设置与实施例1中的第一标识码层1的情况相同,在此就不赘述了。第一标识码层1中的信息在产品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处于可识别状态。针对防窜货、防伪溯源等用途的需要,方便消费者或销售人员获取标识码层所携带的相应信息。
如图7所示,在本盒形包装容器的顶盖的封口的内表面(顶盖封口的两个封口面相粘合的面)设置第二标识码层2。在每个顶盖封口内表面上设置的第二标识码层2中的信息不同,且唯一对应于一个顶盖,从而构成产品的身份标识码。该第二标识码层2的设置与实施例1中的第一标识码层2的情况相同,在此就不赘述了。在封口的内表面设置第二标识码层2后需要在封口的内表面(与盒内液体接触的一面)设置透明保护膜,覆盖在第二标识码层2上。换言之,顶盖的封口的内表面是间隔着第二标识码层2及透明保护膜而粘合在一起的。该透明保护膜的材质使其不会对盒内液体产生任何影响,从而确保了第二标识码层2不与盒内液体直接接触,保证盒内液体的饮用安全。设置在封口的内表面的第二标识码层2在未将盒形包装容器的封口开启或破坏的前提下无法获得,因此,只有购买产品的消费者才可以获得第二标识码层2的标识码所携带的信息。该第二标识码层2可以在营销活动中使用,也可以作为防伪溯源的标识码层使用。
为了保证第一标识码层1与第二标识码层2中的标识码图案的清晰度,使第一标识码层1与第二标识码层2中的信息易于识别,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标识码层1与第二标识码层2的设置面积以1cm2为佳。并且第一标识码层1中的信息与第二标识码层2中的信息互不相同且相互关联(具有一定的关联关系)。通过在该盒形包装容器上设置双重标识码层,既可以满足生产、销售过程中正常的信息查询需求,又可以防止参加活动的标识码在销售过程中被损坏或被仿冒,可以同时保证厂商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便于在营销活动中使用。
实施例3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盒形包装容器的结构与实施例2中的盒形包装容器的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实施例2中盒形包装容器顶盖上设置了圆形瓶口,通过瓶盖9将瓶口进行密封,在瓶盖9和瓶口上设置有相互的匹配的螺纹,在瓶盖与瓶口之间还设置有断裂筋10。使用时,通过旋拧瓶盖,使断裂筋10发生断裂,从而打开瓶盖。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盒形包装容器的外部(暴露在外边的部分)也是避开的被折叠部分遮挡的位置可以设置第一标识码层1,还可以在瓶盖9顶部或瓶盖9盖壁的外表面设置第一标识码层1。在每个盒形包装容器上设置的第一标识码层1中的信息不同,且唯一对应于一个盒形包装容器,从而构成产品的身份标识码。该第一标识码层1的设置与实施例1中的第一标识码层1的情况相同,在此就不赘述了。第一标识码层1中的信息在产品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处于可识别状态。针对防窜货、防伪溯源等用途的需要,方便消费者或销售人员获取标识码层所携带的相应信息。
在本盒形包装容器的顶盖的封口的内表面(顶盖封口的两个封口面相粘合的面)可以设置第二标识码层2(同图7所示),如图9所示,还可以在瓶盖顶部(与盒内液体接触的一面)或瓶盖盖壁的内表面(图中未示出)或瓶口的外表面设置第二标识码层2。在每个盒形包装容器上设置的第二标识码层2中的信息不同,且唯一对应于一个盒形包装容器,从而构成产品的身份标识码。该第二标识码层2的设置与实施例1中的第一标识码层1的情况相同,在此就不赘述了。
在封口或瓶盖9盖壁的内表面或瓶口外表面设置第二标识码层2后,需要在封口的内表面(与盒内液体接触的一面)或瓶盖9盖壁的内表面以及瓶口外表面设置透明保护膜。在瓶盖顶部的内表面设置第二标识码层2后,需要在顶部的内表面(与瓶内液体接触的一面)设置密封垫片以盖住第二标识码层2。该密封垫片为透明硅胶垫片。透明硅胶垫片的上表面通过胶层将标识码层密封,透明硅胶垫片的下表面的边缘采用环形的凹槽状结构,透明硅胶垫片的形状与大小与瓶盖9的顶部相匹配。当盖好瓶盖9后,瓶口可以嵌入密封槽中,使瓶内液体与外界隔绝;同时防止液体侵蚀密封垫片的密封边缘,致使其脱落。该透明保护膜或透明硅胶垫片的材质不会对盒内液体产生任何影响,从而确保了第二标识码层2不与盒内液体直接接触,保证盒内液体的饮用安全。第二标识码层2在未将盒形包装容器的封口或瓶盖开启或破坏的前提下无法获得,因此,只有购买产品的消费者才可以获得第二标识码层中的标识码所携带的信息。该第二标识码层可以在营销活动中使用,也可以作为防伪溯源的标识码层使用。
同样为了保证第一标识码1层与第二标识码层2中的标识码图案的清晰度,使第一标识码层1与第二标识码层2中的信息易于识别,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标识码层1与第二标识码2的设置面积以1cm2为佳。并且第一标识码层1中的信息与第二标识码层2中的信息互不相同且相互关联(具有一定的关联关系)。并且,第二标识码层2还可以设置在透明硅胶垫片的上表面,然后将透明硅胶垫片的上表面通过胶层与盒形包装容器上的瓶盖顶部的内表面相连。通过在该盒形包装容器上设置双重标识码层,既可以满足生产、销售过程中正常的信息查询需求,又可以防止参加活动的标识码在销售过程中被损坏或被仿冒,可以同时保证厂商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便于在营销活动中使用。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盒形包装容器还可以是在现有盒形包装容器的顶部设置瓶口,通过瓶盖将瓶口密封。该盒形包装容器的顶部通过封口线密封,封口线两侧设置有折叠翼,将折叠翼固定于盒形包装容器的两侧。例如可以在图1所示盒形包装容器的顶部封口线位置的附近设置瓶口,通过瓶盖实现瓶口的打开与密封。在该盒形包装容器上设置标识码层的方法同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双重标识码层的盒形包装容器,满足了厂家及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保证了标识码层的完整性。通过在盒形包装容器的预设位置设置包含不同信息的第一标识码层与第二标识码层,且第一标识码层与第二标识码层中的信息相互关联,满足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防伪溯源、防窜货的需求,同时也保证了消费者和厂商的权利,便于在营销活动中使用。
实施例4
如图10所示,本盒形包装容器的第二标识码层2设置在盒形包装容器的封口内表面,并且靠近图10中左右方向上的中间位置。优选地,该第二标识码层2的表面覆盖有一层透明保护膜,以便在使用者纵向撕开盒形包装容器的封口时,第二标识码层2所在的区域被该透明保护膜保护而不会被撕坏,从而不影响正常的识读。另外,由于第二标识码层2的保密性要求,其只能位于封口内表面的中间位置(不一定是正中间),以避免由于位于封口边缘而在运输过程中造成开裂或者人为撕开,导致第二标识码层2未被购买时就已被看见。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双重标识码层的盒形包装容器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的前提下对它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将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侵犯,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Claims (4)

1.一种具有双重标识码层的盒形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形包装容器的外部设置有第一标识码层,所述第一标识码层暴露在所述盒形包装容器的外表面;
所述盒形包装容器的隐蔽位置设置有第二标识码层,所述第二标识码层部分或全部被遮挡;
其中,所述隐蔽位置为所述盒形包装容器的封口的内表面,在所述第二标识码层上覆盖有透明保护膜,以便纵向撕开所述封口时,所述第二标识码层所在的区域被所述透明保护膜保护而不会被撕坏;
所述盒形包装容器的封口的内表面间隔着所述透明保护膜而粘合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形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标识码层与所述第二标识码层的信息互不相同且相互关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形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标识码层与所述第二标识码层中的标识码为二维码、数字码、字母、文字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形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保护膜在所述盒形包装容器的封口的内表面的非边缘位置。
CN201721110068.0U 2016-08-31 2017-08-31 一种具有双重标识码层的盒形包装容器 Active CN20810281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34806 2016-08-31
CN2016210348063 2016-08-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02814U true CN208102814U (zh) 2018-11-16

Family

ID=64131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10068.0U Active CN208102814U (zh) 2016-08-31 2017-08-31 一种具有双重标识码层的盒形包装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028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4358B (zh) * 2019-12-19 2022-11-21 大江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容器、包裝、生產系統及分銷系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4358B (zh) * 2019-12-19 2022-11-21 大江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容器、包裝、生產系統及分銷系統
US11521005B2 (en) 2019-12-19 2022-12-06 Tci Co., Ltd. Containers, packages, production systems, and distribution system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095863A1 (zh) 一种具有标识码的瓶盖
CN204713597U (zh) 设置有二维码的盒形包装容器
CN204713684U (zh) 具有双标识码的瓶盖
CN201942080U (zh) 一种复合层防伪包装袋
WO2018121276A1 (zh) 复合包装材料、片材组和密封包装
CN207082267U (zh) 用于液体食品的产品包装、片材以及包装材料
CN106409131A (zh) 一种二维码防伪结构
CN204896191U (zh) 具有三个标识码的瓶盖
WO2018072720A1 (zh) 一种具有二维码防盗扫功能的产品包装
CN208102814U (zh) 一种具有双重标识码层的盒形包装容器
CN207389934U (zh) 具有标识码的软包装袋
US20060139173A1 (en) Anti-counterfeit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remote identifying
CN204688718U (zh) 具有唯一性标识的盒形包装容器
CN206178914U (zh) 一种具有二维码防盗扫功能的产品包装
US10625913B2 (en) Tamper-evident double-lid for packaging and containers
CN110561869A (zh) 形成多个包装的连续卷材、复合片状材料组和包装组
CN208217414U (zh) 防回收胶帽
CN206107953U (zh) 一种具有标识码层的泡罩包装
CN104648817B (zh) 提高液体饮料的密封包装组受欢迎度的方法
CN104648751A (zh) 液体饮料的双码密封包装和制造其的复合包装材料
CN106809510A (zh) 包含折叠式查验信息的包装物及其生产、查验方法
CN207658368U (zh) 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包装结构
CN109436565A (zh) 复合包装材料、片材组和密封包装组
CN207826817U (zh) 一种具有标识码层的瓶形罐
CN207390002U (zh) 一种立式酒类包装盒开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