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02763U - 容器及容器盖 - Google Patents

容器及容器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02763U
CN208102763U CN201820556915.4U CN201820556915U CN208102763U CN 208102763 U CN208102763 U CN 208102763U CN 201820556915 U CN201820556915 U CN 201820556915U CN 208102763 U CN208102763 U CN 2081027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sealing portion
ontology
sealed piece
sh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5691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Xiaob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Onion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Onion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Onion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5691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027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027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027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容器及其容器盖,其中所述容器包括一容器体和一容器盖,其中所述容器体具有一容纳腔和一开口,其中所述容器盖包括一封合部和一封口件,其中所述封合部形成连通所述容纳腔的一取用口,其中所述封合部可被封死于所述容器体,并且所述封合部在封死于所述容器体时,盖合所述开口,其中所述封口件被一体连接于所述封合部,并盖合所述取用口。

Description

容器及容器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容器领域,尤其涉及一能够防止其他人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打开的容器。
背景技术
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尤其是外卖行业的兴起,使得人们无需外出到达餐饮店便可以直接食用符合自己口味的食物。而在外卖行业中,盛装食物的餐盒的使用安全极为重要,众所周知地是,在用户借助一智能设备点餐后,将会有相应的外卖送餐人员从商家购买相应的食品,然后由送餐人员将被盛装于餐盒中的食物配送至用户,或者是由商家自己安排人员配送,但是从送餐人员离开商家到将食品送达用户的这段时间内,盛装有食品的餐盒以及位于餐盒中的食品的状态,用户和商家都无从得知。
在这段时间中,送餐人员是否打开盛装食品的餐盒,取用了位于餐盒中的食物,用户根本无法获知,而这种状况一旦出现,将给用户带来极其恶劣的体验感,另一方面,也会损害商家的名誉,尤其是对于一些素质低下的送餐人员,用户十分担心他们是否在盛装食品的餐盒中投放一些非食用的物质。而之所以用户存在这些顾虑,最重要的一方面原因是盛装食物的餐盒很容易被任何人打开,并且餐盒被打开后,还可以恢复原来被封盖的状态,由于盛装食品的餐盒在被送达用户时,依旧处于封盖状态,用户很容易便误信从送餐人员离开商家到将食品送达用户的这段时间一直未被打开。
尽管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通过封口机器封装餐盒开口的方式,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在对餐盒开口进行封装时,需要将餐盒的开口对准机器的封带,然后再通过手动操作机器实现对餐盒开口的封盖,而封盖的餐盒开口的效率极低,并且无法直接通过手动封口的方式封死餐盒的开口。而且对于提供食物的商家来说,还需要配备至少一台封口机器,这无疑增加了商家的投入成本。
另外,由于现有的餐盒的盖体很容易被从餐盒开口拆除,因此,一旦盛装食物的餐盒发生倾斜,封盖餐盒开口的盖体很容易被位于餐盒中的食物冲开,导致食物从餐盒中洒出,尤其是当餐盒中盛装的是具有一定温度的液体时,封盖餐盒开口的盖体更容易被冲开。然而现有的餐盒盖体一般不能封死于餐盒以封盖餐盒的开口,其原因是,当盛装食物的餐盒被送至用户时,用户还需要移除整个盖体以便能够从餐盒的开口取用位于餐盒中的食物,如果通过盖体将餐盒的开口封死,用户很难移除整个盖体,尤其是用户难以手动移除整个盖体。换句话说,基于现有的餐盒结构的涉及以及基于用户使用的需求,无法使用盖体将餐盒的开口封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其中所述容器盖能够将容器的容器口封死,以避免他人在不破坏容所述容器盖的前提下,将所述容器盖移除。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其中所述容器盖能够被手动地封死于所述容器的容器口,以避免他人在不破坏容所述容器盖的前提下,将所述容器与外界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其中所述容器盖包括一容器盖主体、一封口元件以及一封合部,其中所述封合部延伸于所述容器盖主体的外周延,用于被固定于一容器的开口,其中所述容器盖主体形成一取用口,其中所述封口元件被设置于所述容器盖主体并封盖所述取用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其中所述容器盖能够方便通过直观地观察所述容器盖的外观,便可了解到所述容器盖是否被其他人打开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其中所述容器盖被安装于容器后,能够封盖容器的开口,以避免位于容器中的食物从容器开口倒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容器及容器盖,其中所述容器盖被实施为隔热材料制成,进而能够保持位于容器中食物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一容器,其包括:
一容器体,其中所述容器体具有一容纳腔和一开口;
一容器盖,其中所述容器盖包括一封合部和一封口件,其中所述封合部形成连通所述容纳腔的一取用口,其中所述封合部可被封死于所述容器体,并且所述封合部在封死于所述容器体时,盖合所述开口,其中所述封口件被一体连接于所述封合部,并盖合所述取用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其中所述容器体包括一容器底部和自所述容器底部延伸形成的一容器壁,其中所述容器底部和所述容器壁形成所述容纳腔,其中所述容器壁上端形成所述容器口,其中所述封合部包括一本体和延伸于所述本体的一封合璧,其中所述本体和所述封合璧形成一卡槽,其中所述容器壁上端被卡死于所述卡槽,并且所述开口被所述容器盖封死。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其中所述本体具有一内边缘和一外边缘,其中所述本体延伸的方向为水平方向,与所述水平方向垂直的为竖直方向,其中所述封合璧包括自所述本体的内边缘延竖直方向延伸形成一内延伸璧、自所述本体的外边缘延伸形成一外延伸璧以及沿所述外延伸璧继续延伸形成的一倒勾,其中所述容器壁上端被卡死于所述卡槽时,所述倒勾压紧所述容器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其中所述封口件被可拆除地连接于所述封合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其中所述封口件和所述封合部之间形成预设的一撕痕。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其中所述容器盖还包括一封盖薄层,其中所述封盖薄层被拆除地盖于所述封合部和所述封口件,进而能够使所述封合部和所述封口件被隐藏。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其中所述封盖薄层由保温材料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其中所述容器盖包括一可拆卸体,其中所述可拆卸体被一体地连接于所述本体的所述内边缘和所述封口件,以封死所述取用口,其中所述可拆卸体与所述本体和所述的内边缘之间形成预设的撕痕。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其中所述容器盖还包括一辅助件,其中所述辅助件被连接于所述可拆卸体,其中所述辅助件被用户拉动时,所述可拆卸体与所述本体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一容器盖,用于封死一容器,其中所述容器盖包括:
一封合部,其中所述封口部包括一本体和一封合壁,其中所述本体形成一取用口,其中所述取用口可被连通于所述容器的容纳腔,其中所述容器盖被封死在所述容器时,所述封合壁被卡死于所述容器的容器壁;和
一封口件,其中所述封合部被封死于所述容器体,并盖合所述容器的开口,其中所述封口件被可拆卸地封死于所述封合部,并盖合所述取用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容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容器的容器盖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容器被盖合后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容器的容器盖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一容器盖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中一容器盖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描述被揭露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制造和使用本实用新型。下述描述中提供的较佳实施例仅作为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示例和修改,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下述描述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实用新型范围地应用于其它实施例、可选替代、修改、等同实施和应用。
参考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公开一容器及其容器盖,其中所述容器包括一容器盖10和一容器体20,其中所述容器盖10包括一封合部11,所述容器体20 具有一容纳腔21和一容器口22,其中所述容器盖10的所述封合部11适于被连接于所述容器体20,以封死所述容器口22。换句话说,所述容器盖10的所述封合部11被连接于所述容器体20后,非经破坏所述容器口22或所述封合部11的方式,所述容器盖10的所述封合部11无法从所述容器体20上拆除。
所述容器体20的所述容纳腔21被适于存储一定量的物体,如食物、饮料等,其中放置于所述容纳腔21中的物体的形态可以是液态、固态等,本实用新型不受此方面的限制,另外,所述容器体20可以设置为规则的圆柱桶状、正方体盒状等,本实用新型也不受此方面的限制,为详细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优势,本实用新型仅以所述容器体20为圆柱碗状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此并非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同样地,为详细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优势,本实用新型仅以放置于所述容纳腔21中的物体为液态进行说明,此也非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所述容器盖10进一步包括一封口件12,其中所述封口件12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封合部11,其中所述封口件12被从所述封合部11拆除时,所述容器盖10的所述封合部11形成与所述容器体20的所述容纳腔21连通的取用口13。值得一提的是,在所述容器盖10的所述封合部11被封死于所述容器体20的容器口22之前,可以通过所述容器口22向所述容器体20的所述容纳腔21中存放一定量的物体,如液体、固体等,随后通过将所述容器盖10封死于所述容器体 20的所述容器口22,进而能够使所述容器盖10的所述封合部11被连接于所述容器体20,以封死所述容器口22。而当用户需要从所述容器体20的所述容纳腔 21中取用物体时,用户可以通过拆卸所述封口件12,进而能够通过所述封合部 11形成的所述取用口取用位于所述容纳腔21中的液体。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述封口件12被从拆除之前,所述封口件12同样地被封死于所述取用口13,也就是说,非经破坏所述封口件12或所述容器盖10的所述封合部11便无法拆卸通过拆卸所述封口件12形成所述取用口13。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容器的容器盖10,并将其封盖于所述容器的所述容器体20,位于所述容器体20内的物体无法从所述容纳腔21中溢出,并且,由于所述容器盖10是被封死于所述容器体20的所述容器口22和所述封口件12是被封死于所述取用口13,进而使用户不得不通过破坏所述容器口22或所述封合部11或所述封口件12的方式,才能够取用位于所述容器体20的所述容纳腔21中的物体,而当所述容器口22或所述封合部 11或所述封口件12被破坏后,必然能够被用户发现,因此,当所述容器体20 被用做外卖使用的餐盒时,即使送餐人员离开商家和将盛装食品的所述容器送达用户的这段时间内,用户和商家虽无法知晓所述容器是否被送餐人员打开过,但是,用户或商家通过判断所述容器口22或所述封合部11或所述封口件12是否被破坏,进而能够判断是否有人故意打开过所述容器,换句话说,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容器,进而提高了外卖行业用户使用外卖餐盒中食物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封合部11包括一本体111、自所述本体111 延伸形成的封合壁112,其中所述本体111与所述封合壁112形成所述封合部11,并且所述本体111和所述封合壁112之间形成一卡槽113。
另外所述容器体20包括一容器底部201和自所述容器底部201边缘延伸形成的一容器壁202,其中所述容器壁202与所述容器底部201形成所述容纳腔21,其中所述容器壁202的上边缘形成所述容器体20的所述开口22,其中所述容器盖10被盖合于所述容器体20后,所述封合部11被卡死于所述容器体20的所述容器壁202上边缘。
具体地,以所述本体111延伸的方向为水平方向,以与所述本体111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为竖直方向,其中所述本体111具有一内边缘1111和一外边缘 1112,其中所述内边缘1111形成所述取用口13,其中所述封合壁112包括自所述本体111的所述内边缘1111沿竖直方向延伸形成的一内延伸壁1121、自所述本体111的所述外边缘1112沿竖直方向延伸形成的一外延伸壁1122以及自所述外延伸壁1122进一步延伸形成的一倒勾1123,其中所述卡槽113由所述内延伸壁11211、所述外延伸壁1122以及所述倒勾1123以及所述本体111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容器体20的所述容器口22被所述容器盖10封死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器体20的所述容器壁202的上边缘被固定于所述卡槽113,并且所述倒勾1123倒扣于所述容器壁202以使所述容器壁202被所述容器盖10 的所述封合部11封死。
通过对本实用新型以上实施例的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用户在将所述容器盖10封死于所述容器体20的所述容器壁202时,可以采用手动按压的方式进行,以使得所述容器体20的所述容器口22被所述容器盖10封死,因此,当所述容器被实施为一餐盒等食物时,在将食物放置于所述容器的所述容器体20的所述容纳腔21后,可以通过手动盖合所述容器盖10的方式,便可方便和快速地将所述容器体20的所述容器口22封死。一方面,所述容器口22被所述容器盖10封死后,位于所述容器体20的所述容纳腔21中的物体难以从所述容器口22洒出。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容器盖10被封盖于所述容器体20后,由于所述倒勾1123始终压合在所述容器体20 的所述容器壁202,因此,即使是所述容器被无意碰倒发生倾斜,位于所述容器的所述容器体20的所述容纳腔21中的物体尤其是液体也难以将所述容器盖11 冲开。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封合部11被封死于所述容器体20之前,如果所述容器体20的所述容纳腔21中放置的物体具有的温度高于一定值时,所述容器壁202的硬度降低,此时所述容器盖10更容易被封死于所述容器壁202,而随着位于所述容纳腔21中食物的温度逐渐降低,所述封合璧102的所述倒勾 1123将逐渐压紧所述容器壁202,从而使所述容器体20的所述容器口22得以被所述容器盖10封死。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本体111的所述内边缘1111形成所述取用口 13,其中所述封口件12被连接于所述本体111以封死所述取用口13,从而使用户非经破坏所述封口件12或所述容器体20,才可使用户通过所述取用口13从所述容器体20的所述容纳腔21中取出。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容器盖10包括一定强度的可拆卸体14,其中所述可拆卸体14被一体地连接于所述本体111的所述内边缘1111和所述封口件12,以封死所述取用口13,其中所述可拆卸体14与所述本体111的内边缘 1111之间形成预设的撕痕,以使所述可拆卸体14被操作时,能够与所述本体111 分离。优选地,所述容器盖10还包括一辅助件15,其中所述辅助件15被连接于所述可拆卸体14,其中通过操作所述辅助件15,进而可以通过破坏所述封口件12的方式,打开所述取用口13。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助件15被实施为一拉环,其中所述可拆卸体14与所述本体111之间形成撕痕,其中通过拉起所述拉环,进而能够通过将分离所述可拆卸体14和所述封合部11,并能够将所述封口件12一并拆除,进而打开所述取用口13,也就是说,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用户在去除所述可拆卸体14的同时,能够打开所述封口件12,从而能够使所述取用口13与所述容纳腔21连通,进而使用户能够从所述取用口13取用位于所述容纳腔21中的物体。
参考图5,进一步地,所述容器盖10还包括一封盖薄层16,其中所述封盖薄层16被拆除地盖于所述封合部11和所述封口件12,进而能够使所述封合部 11和所述封口件12被隐藏,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只有先破坏所述封盖薄层16,才能够打开所述封口件12,而所述封盖薄层16被破坏后是无法复原的,因此,用户可以通过观察所述封盖薄层16是否被破坏,进而可以判断在收到所述容器盛装的食物之前,所述取用口13是否被打开过。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封盖薄层16可以实施为由保温材料制成,从而能够使所述封盖薄层16同时兼有保温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辅助件15被实施为一滑动切割件,其中所述滑动切割件能够沿着所述本体111滑动,并且在滑动的同时,切割所述封盖薄层16,以在通过打开所述封盖薄层16后,暴露出所述封口件12。具体地,所述容器盖10 包括一凸起的滑道114,其中所述滑道114被所述封盖薄层16被封盖,其中所述辅助件15被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道114,以在所述辅助件15被滑动后,被固定于所述滑道114的所述封盖薄层16将被所述辅助件15切割而去除。
参考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可以没有所述可拆卸体14,其中所述封口件12与所述封合部11的所述本体111之间形成预设的一撕痕,其中通过操作所述封口件12,从而能够拆除所述封口件12,从而使所述取用口13与所述容纳腔21连通。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辅助件15被实施为一固定环,其中所述固定环被连接于所述封口件12,其中当用户需要打开所述封口件12时,用户可以藉由所述辅助件15,从而能够将所述封口件12直接与所述封合部11 分离,进而将所述取用口13与所述容纳腔21连通。
在本实施例的一变形实施例中,同时可以没有所固定环和所述可拆卸体14,其中通过石蜡便可将所述封口件12相对固定于所述封合部11。此外,用户也可以通过判断所述封口件12与所述容器盖10之间是否是通过所述石蜡相对固定,进而可以判断所述容器的所述取用口13是否被提前打开过。
通过本实用新型以上描述,可以理解的是,一开始,可以将食物通过所述容器体20的所述容器口22放入所述容纳腔21,然后可以盖合所述容器盖10。当食物被放置于所述容器体20的所述容纳腔21后,通过将所述容器盖10便可以将所述容器体20的所述容器口22封死,而如果用户还需要从所述容器体20的所述容纳腔21中取用食物,可以另外通过去除所述封口件12,进而可以通过被打开的所述取用口13从所述容器体20的所述容纳腔21中取用食物。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容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容器体,其中所述容器体具有一容纳腔和一开口;
一容器盖,其中所述容器盖包括一封合部和一封口件,其中所述封合部形成连通所述容纳腔的一取用口,其中所述封合部可被封死于所述容器体,并且所述封合部在封死于所述容器体时,盖合所述开口,其中所述封口件被一体连接于所述封合部,并盖合所述取用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容器体包括一容器底部和自所述容器底部延伸形成的一容器壁,其中所述容器底部和所述容器壁形成所述容纳腔,其中所述容器壁上端形成所述容器口,其中所述封合部包括一本体和延伸于所述本体的一封合璧,其中所述本体和所述封合璧形成一卡槽,其中所述容器壁上端被卡死于所述卡槽,并且所述开口被所述容器盖封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本体具有一内边缘和一外边缘,其中所述本体延伸的方向为水平方向,与所述水平方向垂直的为竖直方向,其中所述封合璧包括自所述本体的内边缘延竖直方向延伸形成一内延伸璧、自所述本体的外边缘延伸形成一外延伸璧以及沿所述外延伸璧继续延伸形成的一倒勾,其中所述容器壁上端被卡死于所述卡槽时,所述倒勾压紧所述容器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封口件被可拆除地连接于所述封合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封口件和所述封合部之间形成预设的一撕痕。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容器盖还包括一封盖薄层,其中所述封盖薄层被拆除地盖于所述封合部和所述封口件,进而能够使所述封合部和所述封口件被隐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封盖薄层由保温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容器盖包括一可拆卸体,其中所述可拆卸体被一体地连接于所述本体的所述内边缘和所述封口件,以封死所述取用口,其中所述可拆卸体与所述本体和所述的内边缘之间形成预设的撕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容器盖还包括一辅助件,其中所述辅助件被连接于所述可拆卸体,其中所述辅助件被用户拉动时,所述可拆卸体与所述本体分离。
10.一容器盖,用于封死一容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容器盖包括:
一封合部,其中所述封口部包括一本体和一封合壁,其中所述本体形成一取用口,其中所述取用口可被连通于所述容器的容纳腔,其中所述容器盖被封死在所述容器时,所述封合壁被卡死于所述容器的容器壁;和
一封口件,其中所述封合部被封死于所述容器体,并盖合所述容器的开口,其中所述封口件被可拆卸地封死于所述封合部,并盖合所述取用口。
CN201820556915.4U 2018-04-18 2018-04-18 容器及容器盖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027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56915.4U CN208102763U (zh) 2018-04-18 2018-04-18 容器及容器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56915.4U CN208102763U (zh) 2018-04-18 2018-04-18 容器及容器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02763U true CN208102763U (zh) 2018-11-16

Family

ID=64118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5691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02763U (zh) 2018-04-18 2018-04-18 容器及容器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027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74217U (zh) 一种新型食物料理机
US20140251997A1 (en) Product container strainer
ATE350300T1 (de) Plastikkapsel für eine einzeldosis gemahlenen kaffees und ähnlichem
CN208102763U (zh) 容器及容器盖
KR20110092803A (ko) 일회용 지퍼 백
CN204280312U (zh) 一种真空包装香肠
US20110056944A1 (en) Can for the extemporaneous preparation of beverages by extraction and/or infusion, provided with a safety lid
CN106586196A (zh) 一种食品包装杯
KR200383387Y1 (ko) 격벽에 의한 배출로를 갖는 음료용 팩
CN206630170U (zh) 一种密封餐盒
CN205525685U (zh) 核桃乳包装盒
CN206336548U (zh) 一种铁皮石斛茶包装盒
KR20080028249A (ko) 희석식 음료용기
CN207292929U (zh) 瓶盖结构
CN209733335U (zh) 多用途酒杯
KR200476750Y1 (ko) 포장용기 밀폐뚜껑
KR20170063072A (ko) 대기압을 이용한 파우치
CN202704228U (zh) 一种具有压入式料桶的饮料瓶盖组件
CN208360877U (zh) 一种饮料瓶
TWM610248U (zh) 可調式泡茶具
CN209321589U (zh) 一种具有即冲即饮功能的便携式饮料瓶
CN206813697U (zh) 胶囊和烹饪器具
CN106308321A (zh) 茶杯
KR20230171726A (ko) 안전한 개봉이 가능한 캔의 구조체
CN206243659U (zh) 一种单人单次量的辣椒酱菜食品包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1

Address after: 315500 201, 2nd floor, No.16 Zhongshan East Road, Yuelin street, Fenghua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self declaration)

Patentee after: Ningbo Xiaob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08, 538 Hutai Branch Road,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200436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CONGD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