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02744U - 集装软托盘 - Google Patents

集装软托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02744U
CN208102744U CN201820479821.1U CN201820479821U CN208102744U CN 208102744 U CN208102744 U CN 208102744U CN 201820479821 U CN201820479821 U CN 201820479821U CN 208102744 U CN208102744 U CN 2081027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fabric
hanging ring
packaging
soft pallet
pal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7982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颖伟
杨红
黎明
鲁英
徐文波
项小将
顾中东
沈明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ongliang International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ongliang International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ongliang International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ongliang International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7982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027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027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027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装软托盘,包括基布、多个与基布固接的吊环、及固定在吊环上的腰带,全部吊环沿基布的周向间隔分布,每个吊环由一根吊带构成,且每根吊带的两端均与基布固接,位置相对的两个腰带通过绑带相连接,相邻两个吊环通过侧连接带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集装软托盘,在使用时,相邻两个吊环通过侧连接带相连接,以利用该侧连接带,结合吊环及绑带对货物的束缚作用,保证能将货物牢牢地捆绑在基布上,以防止货物在转运过程中从基布及本集装软托盘上掉落。同时,本实用新型中每个吊环由一根吊带构成,当一个吊环损坏需要更换时,不会影响其它吊环,方便了对本集装软托盘的检修。

Description

集装软托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运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集装软托盘。
背景技术
经调研发现,常规出口大米的包装规格为25公斤或50公斤一袋,具有单件货物重、劳动强度大、且每批次运输量大的特点。根据国际贸易市场要求,每批次的运输总量往往可达到成千上万吨,甚至几十万吨。在各生产企业或各仓储企业内部,常常会使用各种木托盘或塑料托盘作为装运、承载大米包的工具。同时,在装运大米过程中,先采用人工或机械手将大米包堆放在木托盘或塑料托盘上,且每个托盘定量装载大米;再配合叉车将托盘及大米进行搬运。但在货物发运、集并的过程中,因受运输工具的舱位使用要求、及托盘本身成本高昂等各种原因限制,各单位之间无法直接使用木/塑料托盘与货物进行整体流转。在整个物流链过程中,只能通过人力,进行反复多次装、拆托盘(码垛、拆垛),以实现大米在各种运输工具上的装、卸,及实现大米的出库、入库。此种利用上述木/塑料托盘对大米进行转运的方式,对劳动力依赖性极高,且极大地浪费了劳动力,装卸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货物转运的集装软托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装软托盘,包括基布、多个与基布固接的吊环、及固定在吊环上的腰带,全部吊环沿基布的周向间隔分布,每个吊环由一根吊带构成,且每根吊带的两端均与基布固接,位置相对的两个腰带通过绑带相连接,相邻两个吊环通过侧连接带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布呈矩形,所述吊环有四个,且四个吊环分别位于基布的四个角处。
进一步地,所述吊带的两端均具有连接部,且连接部与基布通过缝制固接;全部连接部构成井字形。
进一步地,所述基布上还固定有加强附加带。
进一步地,所述吊带由主丝和副丝编织而成,所述主丝的材质为聚丙烯,所述副丝为丙纶丝。
进一步地,所述基布、腰带、及绑带的材质均为聚丙烯。
进一步地,所述基布的侧边缝制有包边。
进一步地,所述吊环上固定有加固带。
进一步地,所述侧连接带的一端与吊环通过缝制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集装软托盘,还包括第一中加强带和第二中加强带,所述第一中加强带的一端与基布固接,所述第二中加强带的一端与基布固接,所述第二中加强带的另一端与第一中加强带的另一端相连接。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集装软托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集装软托盘,在使用时,将货物放置在基布上,再将吊环竖立起来,且位置相对的两个腰带通过绑带相连接,相邻两个吊环通过侧连接带相连接,从而利用吊环、绑带、及侧连接带将货物捆绑在基布上,进而便于利用叉车的铲翅插入吊环中,以将货物及集装软托盘整体吊起,并转运至设定位置,即方便了货物的转运工作。且本实用新型中集装软托盘,在使用时,相邻两个吊环通过侧连接带相连接,以利用该侧连接带,结合吊环及绑带对货物的束缚作用,保证能将货物牢牢地捆绑在基布上,以防止货物在转运过程中从基布及本集装软托盘上掉落。同时,本实用新型中每个吊环由一根吊带构成,当一个吊环损坏需要更换时,不会影响其它吊环,方便了对本集装软托盘的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集装软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基布
11 包边
2 吊环
21 吊带
211 连接部
22 加固带
3 腰带
4 绑带
5 侧连接带
6 加强附加带
71 第一中加强带
72 第二中加强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装软托盘,包括基布1、多个与基布1固接的吊环2、及固定在吊环2上的腰带3,全部吊环2沿基布1的周向间隔分布,每个吊环2由一根吊带21构成,且每根吊带21的两端均与基布1固接、并形成所述吊环2,位置相对的两个腰带3通过绑带4相连接,相邻两个吊环2通过侧连接带5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集装软托盘,在使用时,将货物放置在基布1上,再将吊环2竖立起来,且位置相对的两个腰带3通过绑带4相连接,相邻两个吊环2通过侧连接带5相连接,从而利用吊环2、绑带4、及侧连接带5将货物捆绑在基布1上,进而便于利用叉车的铲翅插入吊环2中,以将货物及集装软托盘整体吊起,并转运至设定位置,即方便了货物的转运工作。且本实用新型中集装软托盘,在使用时,相邻两个吊环2通过侧连接带5相连接,以利用该侧连接带5,结合吊环2及绑带4对货物的束缚作用,保证能将货物牢牢地捆绑在基布1上,以防止货物在转运过程中从基布1及本集装软托盘上掉落。同时,本实用新型中每个吊环2由一根吊带21构成,当一个吊环2损坏需要更换时,不会影响其它吊环2,方便了对本集装软托盘的检修。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基布1呈矩形,吊环2有四个,且四个吊环2分别位于基布1的四个角处。本实施例中位置相对的两个腰带3是指分别位于对角的两个吊环2上的两个腰带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每根吊带21的两端均具有连接部211,且连接部211与基布1通过缝制固接;全部连接部211构成井字形;每根吊带21上的两个连接部211相互交叉;此种连接形式不仅能保证吊环2与基布1之间具有较强的连接强度,且能有效增强基布1的强度及其承载能力。同时,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基布1上还固定有加强附加带6,以利用该加强附加带6进一步加强基布1的强度,并保证本集装软托盘的承载能力更强。
本实施例中吊带21由主丝和副丝编织而成,主丝的材质为聚丙烯,副丝为丙纶丝,以保证吊带21具有更高的强度,并避免在使用时,出现吊带21及吊环2断裂的问题。同时,本实施例中基布1、腰带3、及绑带4的材质均为聚丙烯。且本实施例中上述加强附加带6的材质也为聚丙烯,加强附加带6缝制在基布1上。本实施例中集装软托盘的生产成本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基布1的侧边缝制有包边11,以有效增强该基布1的强度及其承载能力。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吊环2上固定有加固带22,以有效增强吊环2耐磨性。同时,该加固带22位于吊环2的顶部。在使用时,叉车的铲翅、或吊车的吊钩插在吊环2中;且当叉车吊起货物及集装软托盘时,铲翅直接与加固带22相接触。本实施例中加固带22的材质为聚丙烯。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侧连接带5的一端与吊环2通过缝制固接。在装运货物过程中,当吊环2竖立起来后,将侧连接带5的另一端通过打活结与相邻吊环2连接,从而实现相邻两个吊环2通过侧连接带5相连接;此种连接形式,利用侧连接带5有效增强对货物的束缚、捆绑作用,并避免相邻两个吊环2间具有较大间隙,进而避免货物从相邻两个吊环2间掉落。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绑带4的一端与腰带3通过缝制固接。本实施例中绑带4共有两根。在装运货物过程中,当吊环2竖立起来后,将绑带4的另一端通过打活结与位于对角的腰带3相连接,从而实现相互对角的两个腰带3及两个吊环2间的连接,并利用绑带4、腰带3、及吊环2对货物产生有效的束缚、捆绑作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集装软托盘,还包括第一中加强带71和第二中加强带72;且第一中加强带71的一端与基布1通过缝制固接,第二中加强带72的一端与基布1通过缝制固接,第二中加强带72的另一端与第一中加强带71的另一端相连接,以利用第一中加强带71和第二中加强带72增强对货物的束缚作用。同时,本实施例中第一中加强带71的另一端缝制有一个连接圈。第一中加强带71位于两个吊环2的中间;第二中加强带72位于两个吊环2的中间;且第一中加强带71的一端与上述加强附加带6的一端通过缝制固接,第二中加强带72的一端与上述加强附加带6的另一端通过缝制固接。在将货物堆放在基布1上后,且当两根绑带4的另一端均通过打活结与位于对角的腰带3相连接后,将第一中加强带71和第二中加强带72竖起,再将第二中加强带72的另一端绕过货物的顶部、并穿过第一中加强带71另一端的连接圈、最后抽紧打活结,以实现第二中加强带72与第一中加强带71的连接,这样,利用第一中加强带71和第二中加强带72对位于中间的货物进行有效的束缚,避免该处的货物散落。加强带兜底作用体现全覆盖货物束缚。
本实施例中集装软托盘的主要材质为聚丙烯,使得其重量较轻,强度较高,成本较低,并能多次使用。本实施例中上述集装软托盘作为简单易行的中转装运工具,尤其适用于出口大米的生产加工后的储存、物流中转、集港并装船出口。本实施例中集装软托盘用于大米的转运,即上述货物为袋装的大米。在使用时,可将多袋大米装载在本集装软托盘中,以实现对多袋大米的集中装载;并基于该集装软托盘具有的吊环2,便于利用叉车、吊车等工具将该集装软托盘与多袋大米一起吊装、转运等,从而方便了大米的转运,特别是大米在出口过程中所涉及的多道装卸工序;且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大米的装卸、转运效率。在目前国内劳动力极其紧张且昂贵的情况下,本品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可作为行业内的运输物流中转装运工具,并可广为推广应用。同时,也颠覆了传统大米出口人拉肩扛的劳动密集型作业方式,推动出口大米物流运作向集约化、成组化软托盘方向转变,以及人海战向机械化、自动化转变。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上述基布1呈白色、并呈长方形。该基布1位于底部,在使用时,将基布1平铺,再将多袋大米依次放置在该基布1上。同时,该基布1的四边均设有上述包边11,即基布1的四边缝纫有一圈包边11,以利用该包边11加固基布1。本实施例中包边11的材质为聚丙烯。上述4根吊带21分别紧贴基布1水平缝纫固定,为了增加吊带21的韧性及强度,特增加了上述丙纶丝编织其中,且丙纶丝呈红色,因此上述4根吊带21及吊环2也呈红色,以便于辨识。上述全部连接部211均与基布1的下表面缝纫连接,且全部连接部211形成均匀的井字形;吊带21向上延伸出来,并在基布1的4个角上方垂直形成4个7.5厘米宽、0.5厘米厚的吊环2。本实施例中吊环2的垂直高度为1.3米左右,即该吊环2的顶部在上下方向上与基布1的间距为1.3米左右。本实施例中单根吊带21强度为18000牛顿。上述加强附加带6位于该井字形的中部,且该加强附加带6与基布1较短的边相平行。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加强附加带6及与其相平行的4个连接部211共同构成川字形,本实施例采用此种川字形的加强结构,能有效增强基布1的强度。另外,上述位于吊环2的顶部的加固带22有35厘米长,且包覆在吊环2上,以加固吊环2的顶部、并防止该处被磨损。上述腰带3的两端均与吊环2通过缝纫连接,4个吊环2上分别缝制有4根腰带3。且腰带3的高度根据袋装大米的码垛高度设定。本实施例中,已设定货物的高度为1米左右,腰带3应在高度方向上位于基布1的上方85厘米处,该高度能有效保证腰带3对大米具有良好的束缚作用。其中,在同一侧的两条腰带3上均缝纫有一根绑带4,以利用绑带4将对角的腰带3扎紧,一是防止码垛货物散架,二是将货物连成一体。本实施例中整个集装软托盘的各部分,包括基布1、吊带21、腰带3、绑带4都通过缝纫牢固固定,无打结,符合国家装卸规则。且各部位之间的结合点,都有加固缝纫。本实施例中基布1、吊带21、腰带3、及绑带4都有宽度和厚度的要求,以确保其承受力和拉力足够安全。另外,本实施例中基布1的规格为1200mm×1400mm;吊带21的规格为1300mm×75mm×5mm;腰带3的规格为750mm×50mm,绑带4的规格为2200mm×50mm。本实施例中集装软托盘的具体质量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本实施例中的集装软托盘,在其设定的承重范围内,集合一定的袋装货物,牢固成垛,使货物便于机械起吊,无需人工搬运,更适用于现代化物流运输的要求。在使用时,将本实施例中集装软托盘平铺在地面或硬托盘上,袋装货物按预定方案安放在基布1上,常规的货物摆放方式为每层两横三竖,依次叠加至若干层,并控制货物的总高度在1米左右,而吊环2在竖立状态下的总高为1.3米,以方便叉车的铲翅插入该吊环2中。叉车的铲翅插入4个角的吊环2后,铲翅带动整个集装软托盘及全部货物一起离开地面些许,再将一根腰带3上的绑带4穿过斜对角的腰带3后拉回收紧,并在绑带4与此腰带3的连接处打活结;同时,另一根腰带3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操作,此时,两根绑带4在货物的上表面形成X字形;最后,再将上述侧连接带5的另一端穿过相邻的吊环2,并在与该吊环2的连接处打活结,第一中加强带71与第二中加强带72的兜底连接处打活结,从而使得整托货物被牢固成垛。这样形成的整托货物紧致结实,多次起吊中转也不会散架。万一货物在路途中受震动有松散情况发生,可抽掉活结并重新收紧打结。
本实施例中吊环2的高度是预定设计的,要求整托货物及本集装软托盘在被叉车吊起后高度为1.3米左右,以适应火车车皮能装载两层本集装软托盘的物流要求,不亏仓以确保物流成本。上述吊带21上缝纫的腰带3的位置及绑带4长度,必须合理安排。若吊带21与腰带3的缝纫位置太高,就会导致无法绑紧货物,而缝纫位置太低,叉车吊起本集装软托盘后会晃动吊带21,并影响整托的稳固性。本实施例中吊带21与腰带3的缝纫连接处离基布1的高度约85厘米,绑带4的长度为220厘米,绑定的85厘米定位,一是起到防止散架的作用,属横向吃力,二是在转运中避免了垂直吃力或根本不吃力。本实施例中上述吊带21的材质以聚丙烯为主,增加了红色的丙纶丝,以增强吊带21的强度、韧性和美观,并使得吊带21与其它带状物的外观颜色有显著的区分,便于后续的操作使用。上述位于基布1的下表面的全部连接部211构成井字形的平行缝合吊带21,并加强了基布1的承受力。考虑到基布1的长方形尺寸,本实施例在长边的中间加缝上述加强附加带6,以进一步加强并平衡基布1的平均受力强度。
本实施例中集装软托盘本身主要采用聚丙烯材料缝制,通过各个细节的设计发明,产品可折叠,牢固度高,成本低,是非常适用集结袋装大米的运输工具。本实施例集装软托盘的设计要求是可反复起吊12次;只要不在烈日下长期暴晒,均可多次回收使用。同时,本实施例中集装软托盘能将多袋袋装货物紧密集并后,使其总体积减小,且能对货物牢固捆绑,保证货物不易散开。在利用本集装软托盘将货物集装后,可用叉车进行整体搬运,大量减少搬运所需的劳动力,可操作性强,效率提高。同时,根据本实施例中设计后的成品尺寸,其体积外形,可适应各种物流运输工具,如火车棚车、驳船、卡车等,适载性高,物流成本低。在整个生产和运输的物流链中,把集装软托盘码垛向前移至大米生产企业的加工生产线,将全链条中多次“码垛、拆垛”的传统操作方式,更新为生产企业一次“机械码垛”后,可通过各种且多次物流方式运输至国内/国外收货人处再拆垛,从源头上直至物流全链条上大幅度减少劳动力数量、并降低劳动强度,适合时代发展需要。在利用本集装软托盘对货物进行转运时,全链条各环节总体成本冲抵后,不仅成本降低,而且运营效率大幅提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如:工厂的机械手原来只是减少了企业自己的劳动力,对社会影响力极小,资源利用率没有达到最大化),现有传统操作与社会进步要求不匹配。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集装软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1)、多个与基布(1)固接的吊环(2)、及固定在吊环(2)上的腰带(3),全部吊环(2)沿基布(1)的周向间隔分布,每个吊环(2)由一根吊带(21)构成,且每根吊带(21)的两端均与基布(1)固接,位置相对的两个腰带(3)通过绑带(4)相连接,相邻两个吊环(2)通过侧连接带(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装软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1)呈矩形,所述吊环(2)有四个,且四个吊环(2)分别位于基布(1)的四个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集装软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带(21)的两端均具有连接部(211),且连接部(211)与基布(1)通过缝制固接;全部连接部(211)构成井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集装软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1)上还固定有加强附加带(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装软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带(21)由主丝和副丝编织而成,所述主丝的材质为聚丙烯,所述副丝为丙纶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装软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1)、腰带(3)、及绑带(4)的材质均为聚丙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装软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1)的侧边缝制有包边(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装软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2)上固定有加固带(2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装软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连接带(5)的一端与吊环(2)通过缝制固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装软托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中加强带(71)和第二中加强带(72),所述第一中加强带(71)的一端与基布(1)固接,所述第二中加强带(72)的一端与基布(1)固接,所述第二中加强带(72)的另一端与第一中加强带(71)的另一端相连接。
CN201820479821.1U 2018-04-04 2018-04-04 集装软托盘 Active CN2081027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79821.1U CN208102744U (zh) 2018-04-04 2018-04-04 集装软托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79821.1U CN208102744U (zh) 2018-04-04 2018-04-04 集装软托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02744U true CN208102744U (zh) 2018-11-16

Family

ID=64119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79821.1U Active CN208102744U (zh) 2018-04-04 2018-04-04 集装软托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027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21911A (en) Bulk container
US4224970A (en) Collapsible receptacle for flowable materials
KR950000585B1 (ko) 화물용 자루 및 그의 형성방법
KR101922377B1 (ko) 배플 타입 컨테이너 백
JP2014108830A (ja) フレキシブルコンテナ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貨物の移動方法
US4658432A (en) Container for bulk material
CN207174502U (zh) 一种钻孔基布型木柴集装袋
CN208102744U (zh) 集装软托盘
CN208585615U (zh) 一种袋、捆装货物成组集装袋
US10968037B2 (en) Stackable bag for the transport and storage of bulk goods
WO2024074010A1 (zh) 一种改进小包袋装货物专用集装袋
CN207943290U (zh) 一种柔性托盘
JPH0350071Y2 (zh)
CN218259927U (zh) 一种便于调运集装袋
CN206288503U (zh) 小袋包装货物转运集装袋
JPH041101Y2 (zh)
CN219216131U (zh) 一种新型易卸料堆载吨袋
CN213084163U (zh) 重载式上下可起吊式集装袋
CN209758060U (zh) 吨包集装袋
JPS6223741Y2 (zh)
CN216862450U (zh) 一种装运膨润土的简易吨袋
GB2277730A (en) A sack comprising sheets formed from flattened tubes of circularly woven fabric
KR101891726B1 (ko) 평탄안내가이드 및 평탄안내가이드가 부착된 컨테이너백
WO2009027989A1 (en) Builder's bags
CN217497230U (zh) 一种可回收pet集装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