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96946U - 一种手部功能训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部功能训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96946U
CN208096946U CN201720559082.2U CN201720559082U CN208096946U CN 208096946 U CN208096946 U CN 208096946U CN 201720559082 U CN201720559082 U CN 201720559082U CN 208096946 U CN208096946 U CN 2080969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spheroid shape
shape air
normally open
hand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5908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冉
孟琛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an Keyi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72055908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969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969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969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部功能训练器,包括:椭球型充气气囊;按照手指收缩方向间隔布置在所述椭球型充气气囊表面的五个指环;通过充气管连接所述椭球型充气气囊的充气装置,用于向所述椭球型充气气囊间断充气;连通所述椭球型充气气囊的放气装置,用于在所述椭球型充气气囊充气完成后对所述椭球型充气气囊放气;连接所述充气装置和放气装置的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充气装置和放气装置按照设定的时间交替进行充气和放气。本实用新型替代康复治疗师手法功能训练外的手部伸肌肌群的功能训练,帮助患者维持手部功能位,减少手部后遗症的发生,携带方便,操作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手部功能训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部功能训练器。
背景技术
脑血管病患者由于梗死后造成手部伸肌肌群力量降低而曲肌肌群亢进,使手部成“鸡爪”样改变,丧失手部功能,而且长期手部挛缩造成皱褶处皮肤溃烂。
目前临床脑血管病患者的肢体康复训练一般请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但是受到医疗人力资源的限制,不能满足每个患者的全天功能恢复训练需求。而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手部功能训练器仅适用于手部功能存在的正常人群进行手部功能强化锻炼,对于手部伸肌肌群力量降低的患者无法进行手部屈伸训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手部功能训练器,替代康复治疗师手法功能训练外的手部伸肌肌群的功能训练,帮助患者维持手部功能位,减少手部后遗症的发生,携带方便,操作简单。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部功能训练器,包括:椭球型充气气囊;按照手指收缩方向间隔布置在所述椭球型充气气囊表面的五个指环;通过充气管连接所述椭球型充气气囊的充气装置,用于向所述椭球型充气气囊间断充气;连通所述椭球型充气气囊的放气装置,用于在所述椭球型充气气囊充气完成后对所述椭球型充气气囊放气;连接所述充气装置和放气装置的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充气装置和放气装置按照设定的时间交替进行充气和放气。
优选的,还包括:壳体,所述充气装置和控制电路安装在所述壳体内;连接所述壳体的腕带,用于将所述壳体固定在手腕上。
优选的,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充气泵。
优选的,所述放气装置包括:连通所述椭球型充气气囊的排气通道;安装在所述排气通道内的电磁阀,用于控制排气通道的打开和关闭。
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用于接通电源的开关,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两个时间继电器,用于控制充气泵和电磁阀交替工作。
优选的,所述时间继电器为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所述电磁阀为常开式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椭球型充气气囊采用弹性聚氨酯材料制作。
优选的,所述腕带通过粘扣或者子母扣固定在手腕上。
优选的,所述椭球型充气气囊的表面设置用于与手掌接触的多个凸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本实用新型替代康复治疗师手法功能训练外的手部伸肌肌群的功能训练,帮助患者维持手部功能位,减少脑血管病患者手部后遗症的发生,携带方便,操作简单;
2)本实用新型指环之间间隔设置,降低手指缝隙皮肤皱褶溃烂的风险;
3)本实用新型充气气囊的椭球型设计能更贴合整个手掌,适合人体工程学,可以根据每个手指的伸缩方向来布置指环,在随着椭球型充气气囊充放气的过程中,指环可以配合椭球型充气气囊合理分配对手指和手掌的施力点,更好的协调训练到每个手指,且更适合较长时间训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部功能训练器放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手部功能训练器充气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的控制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放气时手部收缩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充气时手部伸张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椭球型充气气囊;2-指环;3-充气管;4-壳体;5-腕带; 6-排气通道;7-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部功能训练器,主要用于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病患者手部功能维持及功能恢复训练,通过使手部按照一定时间间隔规律的收缩和伸张来实现手部功能恢复。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手部功能训练器包括:椭球型充气气囊1;按照手指收缩方向间隔布置在椭球型充气气囊1表面的五个指环2(图4所示);通过充气管3连接椭球型充气气囊1的充气装置,用于向椭球型充气气囊1间断充气;连通椭球型充气气囊1的放气装置,用于在椭球型充气气囊1充气完成后对椭球型充气气囊1放气;连接充气装置和放气装置的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充气装置和放气装置按照设定的时间交替进行充气和放气。
本实施例的椭球型充气气囊1采用弹性好的聚氨酯材料制作,用于实现在放气和充气时均能保持椭球型形状,以及充放气容易的功能;也可以采用弹性好的橡胶材料或复合橡胶材料来实现上述结构和功能。椭球型设计能更贴合整个手掌,适合人体工程学,可以根据每个手指的伸缩方向来布置指环2,训练时在随着椭球型充气气囊1充放气的过程中,指环可以配合椭球型充气气囊合理分配对手指和手掌的施力点,更好的协调训练到每个手指,且更适合较长时间训练。
五个指环2间隔设置可以帮助手指之间分开,有效降低手指缝隙皮肤皱褶溃烂的风险;而且更适合手指伸张的正常功能位。
实施时,每个指环2固定在椭球型充气气囊1上方。每个指环可以为一体式结构,采用稍有弹性的软体材料制成,以便于起到对手指束缚的作用,也便于手指穿入穿出,例如采用橡胶或硅胶。此外,指环也可以采用分体结构,在手指置于指环位置处时,根据手指尺寸绑住手指即可。
本实施例的充气装置为充气泵,充气泵通过充气管3连接椭球型充气气囊1 向椭球型充气气囊1充气。
本实施例的放气装置包括:连通椭球型充气气囊1的排气通道6;安装在排气通道6内的电磁阀,用于控制排气通道6的打开和关闭。本实施例采用常开式电磁阀,即通电时阀门关闭,从而使排气通道6关闭;断电时阀门打开,从而使排气通道6打开放气。
本实施例的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用于接通电源的开关7;两个时间继电器,用于控制充气泵和电磁阀交替工作。本实施例采用两个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实施时,根据训练手部伸缩的频率来设置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的通电延时时间,以便于实现椭球型充气气囊1按照设定的时间来交替充放气。
电源采用充电电池,既可以接交流电源在固定地点使用,也可以充好电移动携带使用。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控制电路中:一个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KT1,具有延时闭合瞬间断开常开触头和通电延时线圈,另一个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KT2,具有延时断开瞬间闭合常闭触头和通电延时线圈。其中,本实施例设有四条并联连接的支路,第一条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KT2的延时断开瞬间闭合常闭触头和 KT1的通电延时线圈,第二条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KT1的一个延时闭合瞬间断开常开触头和充气泵的电机,第三条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KT1的另一个延时闭合瞬间断开常开触头和KT2的通电延时线圈,第四条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KT1 的再一个延时闭合瞬间断开常开触头和常开式电磁阀。
假设设定时间为充气3s,放气3s,则KT1和KT2通电延时3s。
本实施例的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打开开关7,接通电源。
此时,第一条支路通电,KT1的线圈得电后开始计时3s,延时3s后,KT1 的常开触点闭合,第二、三、四条支路通电;
此时,KT2的线圈得电后开始计时3s,在这延时的3s内,充气泵开始充气;常开式电磁阀Y1阀门关闭,防止排气通道6放气;
延时3s后,KT2的常闭触点断开,第一条支路断电,KT1的线圈断电后KT1 的常开触点瞬间断开,第二、三、四条支路断电;
此时,充气泵停止充气;常开式电磁阀Y1阀门打开,排气通道6放气;KT2 的线圈失电后KT2的常闭触点瞬间闭合,第一条支路通电,KT1的线圈得电后开始继续计时3s,如此循环。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壳体4,充气装置和控制电路均安装在壳体 4内。壳体4上安装开关7。此外,为了方便携带,壳体4上连接腕带5,用于将壳体固定在手腕上。实施时,腕带5通过粘扣或者子母扣固定在手腕上,也可以采用其余方式固定。
为了防止壳体由于质地硬而造成腕部不舒适,在壳体与腕部接触的地方安装腕托,腕托采用质地柔软透气的材料制作,例如纱布。腕托与壳体可拆卸连接,例如粘扣。
此外,本实施例的椭球型充气气囊1表面还设置多个凸点,用于在与手掌接触时,对手掌的穴位按摩刺激,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病人尽快恢复。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帮助患者打开手指,将放气后的椭球型充气气囊1放入患者掌心,并将患者的每根手指穿入对应的指环内,此时,患者手指自然弯曲握住椭球型充气气囊1;用腕带5固定在患者手腕部;启动开关7,椭球型充气气囊1交替充气放气来锻炼手部伸张能力。
尽管上述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的各种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手部功能训练器,包括:
椭球型充气气囊;
按照手指收缩方向间隔布置在所述椭球型充气气囊表面的五个指环;
通过充气管连接所述椭球型充气气囊的充气装置,用于向所述椭球型充气气囊间断充气;
连通所述椭球型充气气囊的放气装置,用于在所述椭球型充气气囊充气完成后对所述椭球型充气气囊放气;
连接所述充气装置和放气装置的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充气装置和放气装置按照设定的时间交替进行充气和放气;
壳体,所述充气装置和控制电路安装在所述壳体内;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所述壳体的腕带,用于将所述壳体固定在手腕上;
其中,所述椭球型充气气囊的表面设置用于与手掌接触的多个凸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部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充气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部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气装置包括:
连通所述椭球型充气气囊的排气通道;
安装在所述排气通道内的电磁阀,用于控制排气通道的打开和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部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为常开式电磁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部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中设置两个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用来控制所述充气泵和常开式电磁阀交替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部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四条并联连接的支路;其中,
第一条支路包括一个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的通电延时线圈和另一个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的常闭触头,并且一个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的通电延时线圈和另一个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的常闭触头串联连接;
第二条支路包括一个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的一个常开触头和充气泵,并且一个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的一个常开触头和充气泵串联连接;
第三条支路包括一个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的另一个常开触头和另一个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的通电延时线圈,并且一个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的另一个常开触头和另一个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的通电延时线圈串联连接;
第四条支路包括一个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的再一个常开触头和常开式电磁阀,并且一个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的再一个常开触头和常开式电磁阀串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部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椭球型充气气囊采用弹性聚氨酯材料制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部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通过粘扣或者子母扣固定在手腕上。
CN201720559082.2U 2017-05-19 2017-05-19 一种手部功能训练器 Active CN2080969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59082.2U CN208096946U (zh) 2017-05-19 2017-05-19 一种手部功能训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59082.2U CN208096946U (zh) 2017-05-19 2017-05-19 一种手部功能训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96946U true CN208096946U (zh) 2018-11-16

Family

ID=64129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59082.2U Active CN208096946U (zh) 2017-05-19 2017-05-19 一种手部功能训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969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0633A (zh) * 2019-02-19 2019-05-03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手指侧向伸展康复训练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0633A (zh) * 2019-02-19 2019-05-03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手指侧向伸展康复训练器
CN109700633B (zh) * 2019-02-19 2021-02-12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手指侧向伸展康复训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68107U (zh) 医用多功能防褥疮气垫
CN107374880B (zh) 脑卒中患者用康复训练床
CN106859832A (zh) 一种骨科手术恢复治疗用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8524193A (zh) 一种手部康复装置、康复训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350922A (zh) 面向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肩肘软外骨骼康复训练装置
CN106551765B (zh) 上肢腹部皮瓣术后抬高锻炼装置及锻炼管理系统
CN108938318A (zh) 一种手部功能训练器
CN208096946U (zh) 一种手部功能训练器
CN208426593U (zh) 一种神经内科患者手指康复训练装置
CN208525365U (zh) 一种气动式上肢康复支架
CN203829115U (zh) 便捷骨折固定夹板
CN111803331A (zh) 一种手部康复训练仪
CN104367451B (zh) 一种自动按摩器
CN203139071U (zh) 一种远端缺血预适应治疗仪
CN206424278U (zh) 一种气压式手功能康复仪
CN111544250A (zh) 一种电动充气式踝泵运动辅助装置
CN206463194U (zh) 一种医疗产科用孕后护理装置
CN205758935U (zh) 一种自我手指康复仪
CN104337679A (zh) 手腕康复理疗仪
CN212817063U (zh) 一种手指康复装置
CN204072694U (zh) 一种自动按摩器
CN208799488U (zh) 一种多用途中医康复装置
CN214180718U (zh) 一种创伤骨科诊治用护理带
CN204655216U (zh) 腰椎康复护理带
JP3107269U (ja) 深静脈予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20

Address after: 1198, 1st Floor, No. 32 Shuangqiao Middle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121

Patentee after: Beijing Zhong'an Keyi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Zhong Guo

Address before: 100034 Beijing city Xicheng District Xishiku Street No. 8

Patentee before: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Zhong Gu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