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78824U - 一种外置油路的油冷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置油路的油冷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78824U
CN208078824U CN201820286984.8U CN201820286984U CN208078824U CN 208078824 U CN208078824 U CN 208078824U CN 201820286984 U CN201820286984 U CN 201820286984U CN 208078824 U CN208078824 U CN 2080788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asing
pipeline
external
mai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8698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鑫
王江涛
梁亚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u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u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u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u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8698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788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788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7882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外置油路的油冷电机。机壳内管路沿机壳的轴向设置在机壳的顶部位置,且机壳内管路的外端穿过后盖板与外部连通,内端封闭;进油管穿过机壳,与机壳内管路连通;外置油管的一端与所述机壳内管路的外端连接,另一端与电机主轴的内腔连通;储油仓位于机壳的内腔下部,出油管穿过前盖板或后盖板与储油仓连通;至少在靠近机壳内管路两端部的位置分别设置与机壳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一出油孔;在电机主轴的侧壁上设置至少一组与机壳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二出油孔。该电机可以直接对定子绕组及主轴的支撑轴承进行冷却,同时也可以对转子支架及电机内腔的其他零部件进行冷却,提高了冷却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外置油路的油冷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外置油路的油冷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为保证其工作性能,需要及时对电机内的各个部件进行冷却。
油冷是目前常用的一种电机冷却方式,但电机内需要散热的位置众多,如绕组、轴承、转子铁芯等,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布置油路,使各个需要散热的位置都能够被冷却到,是目前电机设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置油路的油冷电机,能够使小尺寸电机内各发热部件均得到良好的冷却。
该外置油路的油冷电机,包括机壳、前盖板、后盖板、电机主轴、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和油路管道;
所述油路管道包括进油管、机壳内管路、外置油管、储油仓和出油管;
所述机壳内管路沿所述机壳的轴向设置在所述机壳的顶部位置,且所述机壳内管路的外端穿过所述后盖板与外部连通,内端封闭;所述进油管穿过所述机壳,与所述机壳内管路连通;所述外置油管的一端与所述机壳内管路的外端连接,另一端与电机主轴的内腔连通;所述储油仓位于所述机壳的内腔下部,所述出油管穿过所述前盖板或所述后盖板与所述储油仓连通;
至少在靠近所述机壳内管路两端部的位置分别设置与所述机壳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一出油孔;在所述电机主轴的侧壁上设置至少一组与所述机壳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二出油孔。
进一步的,在电机的工作位置时,从靠近所述后盖板至远离所述后盖板的方向,所述机壳内管路的水平高度逐渐下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油孔的位置对应于所述定子组件的定子绕组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油孔朝向所述电机主轴的轴承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还包括平衡端板;所述平衡端板套设在所述转子支架外缘上,且所述转子支架的边缘采用翻铆结构,以固定所述平衡端板。
进一步的,所述进油管与所述机壳内管道相连通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出油孔与所述外置油管之间。
进一步的,靠近所述进油管的第一出油孔的内径小于远离所述进油管的第一出油孔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转子支架上设置有沿周向布置的多个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采用外置油路,在不增加电机体积及内部结构设计的情况下,为主轴提供了多个供油点,从而可以直接对定子绕组及主轴的支撑轴承进行冷却,同时也可以对转子支架及电机内腔的其他零部件进行冷却,提高了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油冷电机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油冷电机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油冷电机的侧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A面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机壳 2-前盖板;
3-后盖板; 4-进油管;
5-外置油管; 6-出油管;
7-输出轴; 8-电机主轴;
9-转子支架; 10-平衡端板;
11-机壳内管路; 12-定子绕组;
13-轴承架; 14-储油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至图4所示,该外置油路的油冷电机,包括机壳1、前盖板2、后盖板3、电机主轴8、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和油路管道几个部分。
其中,油路管道又包括进油管4、机壳内管路11、外置油管5、储油仓14和出油管6。
机壳内管路11沿机壳1的轴向方向,设置在机壳1的顶部位置,且机壳内管路11的外端穿过后盖板3与外部连通,内端封闭。
进油管4穿过机壳1,与机壳内管路11相连通;外置油管5的一端与机壳内管路11的外端连接,另一端与电机主轴8的内腔连通;储油仓14位于机壳1的内腔下部,出油管6穿过后盖板3与储油仓14连通。
在靠近机壳内管路11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与机壳1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一出油孔;第一出油孔的位置对应于定子绕组12两端的位置,由于在电子工作时,定子绕组12两端的发热量最大,因此,需要通过第一出油孔提供冷却油,对其进行散热。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电机的工作位置时,从靠近后盖板3至远离后盖板3的方向,机壳内管路11的水平高度逐渐下降,可以使更多的冷却油流向机壳内管路11的靠近前盖板2的一端,保证这一端的定子绕组的冷却效果。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靠近进油管4的第一出油孔的内径小于远离进油管4的第一出油孔的内径,避免大量的冷却油从靠近进油管4的第一出油孔流出,影响其他位置的供油量。
在电机主轴8的侧壁上设置至少一组与机壳1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二出油孔,通过外置油管5将部分冷却油送入电机主轴8内,再通过第二出油孔送出,用以冷却电机主轴8附近的零件。
轴承架13固接在后盖板3上,电机主轴8的支撑轴承安装于轴承架13上。由于电机主轴8的支撑轴承的发热量较大,因此,可以将第二出油孔朝向电机主轴的支撑轴承方向设置,优先为支承轴承提供冷却油。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进油管4与机壳内管道11相连通的位置位于第一出油孔与外置油管5之间,使冷却油可以比较均等的流向第一出油孔和第二出油孔。
另外,还可以在转子支架9上设置沿周向布置的多个散热孔,使其与转子铁芯连通,用来给转子铁芯散热。
在转子支架9的外缘上还设置有平衡端板10,用来固定转子铁芯。为方便平衡端板10的固定,转子支架9的边缘采用翻铆结构,固定效果牢固且较为方便。
电机工作时,通过进油管4送入冷却油,一部分冷却油流入机壳内管路11,再通过第一出油孔送出,冷却定子绕组12,并沿途向下流动,冷却电机内腔的其他零件;另一部分冷却油通过外置油管5流入电机主轴8内,在电机主轴8高速旋转的离心力作用下从第二出油孔甩出,冷却支撑轴承及电机内腔的其他零部件。电机内腔的冷却油最终向下流入储油仓14,并通过出油管6送出进行循环换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外置油路的油冷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前盖板、后盖板、电机主轴、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和油路管道;
所述油路管道包括进油管、机壳内管路、外置油管、储油仓和出油管;
所述机壳内管路沿所述机壳的轴向设置在所述机壳的顶部位置,且所述机壳内管路的外端穿过所述后盖板与外部连通,内端封闭;所述进油管穿过所述机壳,与所述机壳内管路连通;所述外置油管的一端与所述机壳内管路的外端连接,另一端与电机主轴的内腔连通;所述储油仓位于所述机壳的内腔下部,所述出油管穿过所述前盖板或所述后盖板与所述储油仓连通;
至少在靠近所述机壳内管路两端部的位置分别设置与所述机壳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一出油孔;在所述电机主轴的侧壁上设置至少一组与所述机壳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二出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油路的油冷电机,其特征在于,在电机的工作位置时,从靠近所述后盖板至远离所述后盖板的方向,所述机壳内管路的水平高度逐渐下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油路的油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油孔的位置对应于所述定子组件的定子绕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油路的油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油孔朝向所述电机主轴的轴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油路的油冷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衡端板;所述平衡端板套设在所述转子支架外缘上,且所述转子支架的边缘采用翻铆结构,以固定所述平衡端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油路的油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与所述机壳内管道相连通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出油孔与所述外置油管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油路的油冷电机,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进油管的第一出油孔的内径小于远离所述进油管的第一出油孔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油路的油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支架上设置有沿周向布置的多个散热孔。
CN201820286984.8U 2018-02-28 2018-02-28 一种外置油路的油冷电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788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86984.8U CN208078824U (zh) 2018-02-28 2018-02-28 一种外置油路的油冷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86984.8U CN208078824U (zh) 2018-02-28 2018-02-28 一种外置油路的油冷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78824U true CN208078824U (zh) 2018-11-09

Family

ID=64038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8698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78824U (zh) 2018-02-28 2018-02-28 一种外置油路的油冷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788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0957A (zh) * 2018-02-28 2018-06-01 牟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外置油路的油冷电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0957A (zh) * 2018-02-28 2018-06-01 牟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外置油路的油冷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49098U (zh) 油冷电机和车辆
CN201994738U (zh) 一种封闭式自冷却电机
CN102290922B (zh) 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
CN108649297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散热系统
EP3751707B1 (en) Electric assembly and vehicle having same
CN203840138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油冷冷却系统
EP2536006A1 (en) Vertical shaft disc-type outer rotor electric machine and cooling structure thereof
CN208078824U (zh) 一种外置油路的油冷电机
CN206009858U (zh) 具有冷却功能的电主轴套件
CN205429991U (zh) 一种电机的冷却结构
CN202495819U (zh) 空空冷却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
CN104047930B (zh) 一种高集成型液压泵站
CN205693521U (zh) 一种电机
CN207865779U (zh) 一种旋转拨料式饲料冷却设备
CN202183693U (zh) 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
CN108110957A (zh) 一种外置油路的油冷电机
TWI543890B (zh) 混合動力車及風力發電裝置
CN104868656A (zh) 永磁电机
CN209228650U (zh) 一种一体式离心压缩机
CN209435050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机
CN106487162A (zh) 一种55kw磁悬浮高速风机结构
CN206294021U (zh) 一种55kW磁悬浮高速风机结构
CN200976527Y (zh) 大容量防爆电机冷却装置
CN206023497U (zh) 一种伺服电机的冷却装置
CN208078825U (zh) 一种油冷电机机壳及油冷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9

Termination date: 2020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