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72685U - 一种自复位式建筑物隔震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复位式建筑物隔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72685U
CN208072685U CN201820169474.2U CN201820169474U CN208072685U CN 208072685 U CN208072685 U CN 208072685U CN 201820169474 U CN201820169474 U CN 201820169474U CN 208072685 U CN208072685 U CN 2080726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erstructure
support bracket
fin
bottom support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6947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Iron Heng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Iron Heng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Iron Heng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Iron Heng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6947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726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72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7268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复位式建筑物隔震结构,包括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和底部支座,所述上部结构底部开设有梯形结构的凹槽,底部支座顶部设置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凸棱,上部结构通过凹槽坐设在底部支座的凸棱上,且在凹槽与凸棱之间设置有隔震缓冲板,底部支座围绕上部结构四周设置有复位墙体,所述复位墙体与上部结构之间水平设置有复位拉杆,所述复位拉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埋设在上部结构与复位墙体内。本实用新型隔震层避免采用平整的结构,防止地震时上部结构产生较大的水平向剪切力而导致隔震层的损坏,且具有自复位结构,及时复位建筑物,延长隔震缓冲板的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自复位式建筑物隔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隔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复位式建筑物隔震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建筑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隔震技术作为一种提高建筑物地震灾害下安全性能的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当前的隔震技术主要有平面磨擦隔震,滚动磨擦隔震和摩擦摆隔震。其中,平面磨擦隔震的主要方法是尽最大可能减少磨擦面的磨擦系数,但是受材料的影响,磨擦系数的减小程度受到极大的限制。现有技术中有效降低地震灾害的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被动“抗震”,另一种是主动“隔震”,其中对隔震的研究应用主要集中在“基础隔震”体系,即通过在基础结构和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层,使上部结构与水平地震动隔绝,从而大大减小传递到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和能量,确保房屋上部结构不遭受大的损失,保障人身生命财产安全。但目前的基础隔震技术普遍采用平整的隔震层,其在隔震时上部结构很容易产生水平向的剪切力,撕裂隔震层,使得隔震效果大打折扣,另外,震后上部结构偏离原位,一直压迫隔震层,无法复位,长久以来对隔震层造成不利影响,降低了隔震层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建筑物隔震缓冲结构,隔震层避免采用平整的结构,防止地震时上部结构产生较大的水平向剪切力而导致隔震层的损坏,且具有自复位结构,及时复位建筑物,延长隔震缓冲板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复位式建筑物隔震结构,包括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和底部支座,所述上部结构底部开设有梯形结构的凹槽,底部支座顶部设置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凸棱,上部结构通过凹槽坐设在底部支座的凸棱上,且在凹槽与凸棱之间设置有隔震缓冲板,底部支座围绕上部结构四周设置有复位墙体,所述复位墙体与上部结构之间水平设置有复位拉杆,所述复位拉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埋设在上部结构与复位墙体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复位拉杆由位于两端的钢拉杆和固定连接在两个钢拉杆之间的弹性缓冲段组成。
作为优选的,所述上部结构底部沿垂直于凸棱方向的两端处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与隔震缓冲板端部之间具有缓冲间隙。
作为优选的,所述隔震缓冲板是内嵌钢架的复合橡胶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复位式建筑物隔震结构,相比现有技术中的隔震结构,起到核心隔震缓冲作用的隔震层不再采用平整的结构,而是在上部结构与底部支座上设置了凸棱与凹槽的嵌合结构,凸棱与凹槽的结构能够有效抵消地震时上部结构产生的水平向剪切力,配合隔震层,能够有效避免在地震时上部结构产生的水平向剪切力对隔震层的损害,保证隔震层有效的隔震效果,另外,复位拉杆能够及时在震后将上部结构复位,避免一直压迫隔震缓冲板,延长隔震缓冲板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复位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复位式建筑物隔震结构,包括建筑物的上部结构1和底部支座2,所述上部结构1底部开设有梯形结构的凹槽3,底部支座2顶部设置有与凹槽3相匹配的凸棱4,上部结构1通过凹槽3坐设在底部支座2的凸棱4上,且在凹槽3与凸棱4之间设置有隔震缓冲板5,底部支座2围绕上部结构1四周设置有复位墙体6,所述复位墙体6与上部结构1之间水平设置有复位拉杆7,所述复位拉杆7的两端分别固定埋设在上部结构1与复位墙体6内。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改进、优化或限定。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拉杆7由位于两端的钢拉杆701和固定连接在两个钢拉杆701之间的弹性缓冲段702组成,钢拉杆701保证复位拉杆7的强度,弹性缓冲段702选用弹性模量大的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上部结构1底部沿垂直于凸棱4方向的两端处设置有限位凸块8,所述限位凸块8与隔震缓冲板5端部之间具有缓冲间隙9,缓冲间隙9作为上部结构1的最大位移量,避免上部结构1的过度位移导致重心的过度偏移而失去隔震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隔震缓冲板5是内嵌钢架的复合橡胶板,该复合橡胶板具有一定弹性形变的,且耐腐蚀,内嵌的钢架保证复合橡胶板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复位式建筑物隔震结构,相比现有技术中的隔震结构,起到核心隔震缓冲作用的隔震层不再采用平整的结构,而是在上部结构与底部支座上设置了凸棱与凹槽的嵌合结构,凸棱与凹槽的结构能够有效抵消地震时上部结构产生的水平向剪切力,配合隔震层,能够有效避免在地震时上部结构产生的水平向剪切力对隔震层的损害,保证隔震层有效的隔震效果,另外,复位拉杆能够及时在震后将上部结构复位,避免一直压迫隔震缓冲板,延长隔震缓冲板的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描述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所述技术内容作出的些许更动或修饰均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自复位式建筑物隔震结构,包括建筑物的上部结构(1)和底部支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结构(1)底部开设有梯形结构的凹槽(3),底部支座(2)顶部设置有与凹槽(3)相匹配的凸棱(4),上部结构(1)通过凹槽(3)坐设在底部支座(2)的凸棱(4)上,且在凹槽(3)与凸棱(4)之间设置有隔震缓冲板(5),底部支座(2)围绕上部结构(1)四周设置有复位墙体(6),所述复位墙体(6)与上部结构(1)之间水平设置有复位拉杆(7),所述复位拉杆(7)的两端分别固定埋设在上部结构(1)与复位墙体(6)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复位式建筑物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拉杆(7)由位于两端的钢拉杆(701)和固定连接在两个钢拉杆(701)之间的弹性缓冲段(702)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复位式建筑物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结构(1)底部沿垂直于凸棱(4)方向的两端处设置有限位凸块(8),所述限位凸块(8)与隔震缓冲板(5)端部之间具有缓冲间隙(9)。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复位式建筑物隔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缓冲板(5)是内嵌钢架的复合橡胶板。
CN201820169474.2U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自复位式建筑物隔震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72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69474.2U CN208072685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自复位式建筑物隔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69474.2U CN208072685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自复位式建筑物隔震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72685U true CN208072685U (zh) 2018-11-09

Family

ID=64036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6947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72685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自复位式建筑物隔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7268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6632A (zh) * 2020-11-17 2022-02-08 长江师范学院 一种基于斜面配合转换消能原理的减震建筑
CN114250880A (zh) * 2021-12-31 2022-03-29 同济大学 一种再生混凝土剪切隔振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6632A (zh) * 2020-11-17 2022-02-08 长江师范学院 一种基于斜面配合转换消能原理的减震建筑
CN114250880A (zh) * 2021-12-31 2022-03-29 同济大学 一种再生混凝土剪切隔振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72685U (zh) 一种自复位式建筑物隔震结构
CN210481997U (zh) 一种带有减震机构的钢箱梁
CN102561174B (zh) 一种绿色减震、减振桥塔
CN202450660U (zh) 一种木格板防屈曲钢板剪力墙
CN206545292U (zh) 一种高层建筑抗震框架
CN203514644U (zh) 一种墙体的钢筋网架及具有该钢筋网架的墙体
CN211548178U (zh) 一种建筑物隔震结构
CN107806208A (zh) 具有耗能作用的抗震无热桥墙板
CN102296702A (zh) 形状记忆合金自复位多维隔震支座
CN107780560A (zh) 多腔体分离式剪力墙结构
CN202099875U (zh) 形状记忆合金自复位多维隔震支座
CN205637212U (zh) 一种防腐蚀的建筑物减震结构
CN208105560U (zh) 一种建筑物隔震缓冲结构
CN102767294A (zh) 一种采用墙面钢支撑提高砌体结构抗震能力的加固方法
CN105568789B (zh) 一种磁悬浮抱轨式轨道交通双线轨道梁
CN210086493U (zh) 装配式建筑隔震系统
CN106836503A (zh) 便于安装的抗震型钢结构简易房
CN210086037U (zh) 一种新型支座隔震结构
CN206655321U (zh) 一种大跨双层空间网壳结构
CN208072684U (zh) 一种建筑物电磁隔震结构
CN207659849U (zh) 隔震支座及桥梁
CN210002660U (zh) 一种楼层板结构、楼层板梁结构及桁架楼层结构
CN207904950U (zh) 一种抗震建筑桩
CN207277221U (zh) 一种l型柱板式挡风墙
CN105113657B (zh) 一种轻钢龙骨与主梁的抗震耗能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9

Termination date: 201901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