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69805U - 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69805U
CN208069805U CN201820499356.8U CN201820499356U CN208069805U CN 208069805 U CN208069805 U CN 208069805U CN 201820499356 U CN201820499356 U CN 201820499356U CN 208069805 U CN208069805 U CN 2080698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ole
torsion beam
longeron
screwed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9935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俊棠
文凯
罗培锋
谢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9935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698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698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698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悬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包括纵梁、扭力梁安装板、第一加强板及第一螺纹管,所述扭力梁安装板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纵梁的下表面的连接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纵梁内,所述第一螺纹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加强板上,所述第一螺纹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纵梁上,所述纵梁上位于所述第一螺纹管的内螺纹孔下方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板上位于第一通孔下方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由第一螺纹管替代传统的矮螺母,增加了第一螺纹管与用于连接扭力梁的底盘螺栓的啮合长度,可降低车辆长期使用后扭力梁的扭矩衰减的风险。

Description

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悬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扭力梁式悬架是汽车后悬架的一种类型,其通过一个扭力梁来平衡左右车轮的上下跳动,以减小车辆的摇晃,保持车辆的平稳。
如图1所示,现有的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扭力梁安装板1a整体位于U形纵梁2a内部,用于连接扭力梁的矮螺母3a直接焊接在扭力梁安装板3a上,扭力梁通过底盘螺栓连接在纵梁2a下方。
现有的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底盘螺栓与矮螺母3a的啮合长度较短,车辆长期使用后易出现扭力梁的扭矩衰减的问题。此外,扭力梁安装板3a上方敞开,致使扭力梁安装位置整体动刚度不足,使得该扭力梁安装区域容易发生振动异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在车辆长期使用后易出现扭力梁的扭矩衰减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包括纵梁、扭力梁安装板、第一加强板及第一螺纹管,所述扭力梁安装板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纵梁的下表面的连接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纵梁内,所述第一螺纹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加强板上,所述第一螺纹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纵梁上,所述纵梁上位于所述第一螺纹管的内螺纹孔下方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板上位于第一通孔下方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由第一螺纹管替代传统的矮螺母,增加了第一螺纹管与用于连接扭力梁的底盘螺栓的啮合长度,可降低车辆长期使用后扭力梁的扭矩衰减的风险。第一加强板连接在第一螺纹管的上端,保证第一螺纹管垂直度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扭力梁安装位置的整体动刚度,降低该扭力梁安装区域的震动异响的可能性。
可选地,所述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还包括第二加强板及第二螺纹管,所述扭力梁安装板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外侧且向外突出所述纵梁的外延板,所述第二加强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延板上,所述第二螺纹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加强板上,所述第二螺纹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延板上,所述外延板上位于所述第二螺纹管的内螺纹孔下方的位置开设有第三通孔。
可选地,所述第二加强板上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螺纹管的上端部分伸出所述第四通孔并与所述第四通孔的边缘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加强板具有与所述外延板相匹配的轮廓形状,所述第二加强板连接在所述外延板上以与所述外延板一起构成一盒状腔体结构,所述盒状腔体结构连接在所述纵梁的外侧。
可选地,所述外延板包括本体板,所述本体板包括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外侧的底面板以及由所述底面板的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侧面板。
可选地,所述纵梁为开口向上的U形梁,所述纵梁包括内侧板、外侧板及底板,所述底板的内侧连接在所述内侧板的下侧,所述底板的外侧连接在所述外侧板的下侧;
所述侧面板的前后两侧与所述外侧板的外侧表面贴合固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板包括顶板、前侧板及后侧板,所述顶板的前侧连接在所述前侧板的上侧,所述顶板的后侧连接在所述后侧板的上侧,所述第一螺纹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上,所述第一加强板通过翻边结构连接在所述纵梁内。
可选地,所述顶板上开设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一螺纹管的上端部分伸出所述第五通孔并与所述第五通孔的边缘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外延板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本体板内的第三加强板,所述第二螺纹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加强板上,所述本体板上设置有第一孔,所述第三加强板上设置有第二孔,所述第二孔与第一孔上下相通以组成所述第三通孔。
可选地,所述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还包括门槛,所述外延板的外侧连接在所述门槛上,所述纵梁上与所述外延板相连接的区段呈直线状。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的一视角下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的另一视角下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的底部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与扭力梁的连接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纵梁;11、内侧板;12、外侧板;13、底板;
2、扭力梁安装板;21、连接板;211、第二通孔;22、外延板;221、第三通孔;222、本体板;2221、底面板;2222、侧面板;223、第三加强板;2231、第一竖向翻边;
3、第一加强板;31、顶板;311、外翻边;312、第五通孔;32、前侧板;321、前翻边;322、第一内翻边;33、后侧板;331、后翻边;332、第二内翻边;
4、第一螺纹管;
5、第二加强板;51、第二竖向翻边;52、第四通孔;53、加强筋;
6、第二螺纹管;
7、门槛;
8、扭力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文中的上、下、前、后、内、外为汽车水平放置时常规理解的方位,即汽车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高度方向为上下方向,车宽方向为内外方向。
如图2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包括纵梁1、扭力梁安装板2、第一加强板3及第一螺纹管4,所述扭力梁安装板2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纵梁1的下表面的连接板21,所述第一加强板3固定连接在所述纵梁1内,所述第一螺纹管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加强板3上,所述第一螺纹管4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纵梁1上,所述纵梁1上位于所述第一螺纹管4的内螺纹孔下方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图中未示出),所述连接板21上位于第一通孔下方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21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由第一螺纹管4替代传统的矮螺母,增加了第一螺纹管4与用于连接扭力梁的底盘螺栓的啮合长度,可降低车辆长期使用后扭力梁的扭矩衰减的风险。第一加强板3连接在第一螺纹管4的上端,保证第一螺纹管4垂直度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扭力梁安装位置的整体动刚度,降低该扭力梁安装区域的震动异响的可能性。
以下实施例中,所述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固定连接均为焊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还包括第二加强板5及第二螺纹管6,所述扭力梁安装板2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连接板21的外侧且向外突出所述纵梁1的外延板22,所述第二加强板5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延板22上,所述第二螺纹管6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加强板5上,所述第二螺纹管6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延板22上,所述外延板22上位于所述第二螺纹管6的内螺纹孔下方的位置开设有第三通孔221(图中未示出)。
这样,扭力梁安装板2的连接板21部分固定连接在纵梁1的下表面,而扭力梁安装板2的外延板22部分向外突出纵梁1。这样的好处是,纵梁1可以保持完整的结构,不用单独从侧面打开豁口。完整的纵梁结构有利于提升车身整体框架结构的刚度。另外,扭力梁安装板2与纵梁1焊接,有利于提升扭力梁安装位置的整体强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第二加强板5上开设有第四通孔52,所述第二螺纹管6的上端部分伸出所述第四通孔52并与所述第四通孔52的边缘固定连接。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外延板22包括本体板222,所述本体板222包括连接在所述连接板21的外侧的底面板2221以及由所述底面板2221的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侧面板2222。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纵梁1为开口向上的U形梁,所述纵梁1包括内侧板11、外侧板12及底板13,所述底板13的内侧连接在所述内侧板11的下侧,所述底板13的外侧连接在所述外侧板12的下侧。所述侧面板2222的前后两侧与所述外侧板12的外侧表面贴合固定,以此实现扭力梁安装板2与纵梁1的稳固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第一加强板3的主体部分呈“几”字形,所述第一加强板3包括顶板31、前侧板32及后侧板33,所述顶板31的前侧连接在所述前侧板32的上侧,所述顶板31的后侧连接在所述后侧板33的上侧,所述第一螺纹管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31上,所述第一加强板3通过翻边结构连接在所述纵梁1内。
在一实施例中,翻边结构具体设置如下:所述前侧板32的下侧向前弯折形成前翻边321,所述后侧板33的下侧向后弯折形成后翻边331,所述前翻边321及后翻边331与所述底板13的上表面贴合固定。所述前侧板32的内侧向前弯折形成第一内翻边322,所述后侧板33的内侧向后弯折形成第二内翻边332,所述顶板31的外侧向上弯折形成外翻边311,所述第一内翻边322及第二内翻边332与所述内侧板11的内壁贴合固定,所述外翻边311与所述外侧板12的内壁贴合固定。
这样,所述第一加强板3与纵梁1的三个内壁均形成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3与纵梁1所述第一加强板3与纵梁1的连接稳固且连接强度较大。此外,所述第一加强板3与纵梁1之间形成腔体结构,提高扭力梁安装位置的整体动刚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顶板31上开设有第五通孔312,所述第一螺纹管4的上端部分伸出所述第五通孔312并与所述第五通孔312的边缘固定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第二加强板5的边缘向上弯折形成第二竖向翻边51,所述第二竖向翻边51与所述侧面板2222的内侧表面及所述外侧板12的外侧表面贴合固定,第二加强板5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53,以增强第二加强板5的强度。即,第二加强板5同时与所述扭力梁安装板2及纵梁1形成连接,连接强度较大。
此外,所述第二加强板5具有与所述外延板22相匹配的轮廓形状,所述第二加强板5连接在所述外延板22上以与所述外延板22一起构成一盒状腔体结构(图中未示出),所述盒状腔体结构连接在所述纵梁1的外侧。具体为,所述盒状腔体结构连接在所述纵梁1的外侧板12的外侧表面上。所述外延板22、第二加强板5及外侧板12三者之间形成一盒状腔体结构(图中未示出)。
该盒状腔体结构,一方面增强了扭力梁安装板2的整体强度。另一方面,该盒状腔体结构也能够在汽车发生侧碰时吸收能量,并将碰撞能量向纵梁1分散传递。
所述第二加强板5上开设有第四通孔52,所述第二螺纹管6的上端部分伸出所述第四通孔52并与所述第四通孔52的边缘固定连接。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外延板22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本体板222内的第三加强板223,所述第二螺纹管6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加强板223上,所述本体板222上设置有第一孔(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三加强板223上设置有第二孔(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孔与第一孔上下相通以组成所述第三通孔221。通过所述第三加强板223能够增强扭力梁安装板2的外延板22的强度,使得第二螺纹管6处的连接强度增大。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加强板223的边缘向上弯折形成第一竖向翻边2231,所述第一竖向翻边2231与所述侧面板2222的内侧表面贴合固定,以此增加第三加强板223与本体板222的连接强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还包括门槛7,所述外延板22的外侧连接在所述门槛7上。
传统的纵梁1通常需要设置一个向外的折弯以与门槛形成连接。本实施例中,将扭力梁安装板2的外延板22的外侧连接在所述门槛7上,因而使得,所述纵梁1上与所述外延板22相连接的区段可以是呈直线状。以此可以降低纵梁1的加工难度。并且,以此将扭力梁安装板2与门槛7相连,能够进一步增大扭力梁安装位置的连接强度和动刚度。
如图5及图6所示,扭力梁8的一端部通过底盘螺栓(图中未示出)连接在所述扭力梁安装板2的下方。部分底盘螺栓由下往上穿过扭力梁安装板2的连接板21上的第二通孔211、纵梁1上的第一通孔后与第一螺纹管4的内螺纹孔形成螺纹连接。另一部分底盘螺栓由下往上穿过扭力梁安装板2的外延板22上的第三通孔221后与第二螺纹管6的内螺纹孔形成螺纹连接。这样,扭力梁8的与车身结构的连接区域较大,连接强度及刚度较大。
在图2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板3设置有2个,所述第一螺纹管4设置有2个,2个所述第一加强板3在纵梁1内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2个所述第一螺纹管4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同时,所述第二螺纹管6设置有2个,2个所述第二螺纹管6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这样,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为扭力梁8的安装提供4个底盘螺栓安装点。
然而,第一加强板3、第二加强板5、第一螺纹管4及第二螺纹管6的位置和数量根据不同需要可以灵活设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纵梁、扭力梁安装板、第一加强板及第一螺纹管,所述扭力梁安装板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纵梁的下表面的连接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纵梁内,所述第一螺纹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加强板上,所述第一螺纹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纵梁上,所述纵梁上位于所述第一螺纹管的内螺纹孔下方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板上位于第一通孔下方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还包括第二加强板及第二螺纹管,所述扭力梁安装板还包括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外侧且向外突出所述纵梁的外延板,所述第二加强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延板上,所述第二螺纹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加强板上,所述第二螺纹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延板上,所述外延板上位于所述第二螺纹管的内螺纹孔下方的位置开设有第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板上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螺纹管的上端部分伸出所述第四通孔并与所述第四通孔的边缘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板具有与所述外延板相匹配的轮廓形状,所述第二加强板连接在所述外延板上以与所述外延板一起构成一盒状腔体结构,所述盒状腔体结构连接在所述纵梁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板包括本体板,所述本体板包括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外侧的底面板以及由所述底面板的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侧面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为开口向上的U形梁,所述纵梁包括内侧板、外侧板及底板,所述底板的内侧连接在所述内侧板的下侧,所述底板的外侧连接在所述外侧板的下侧;
所述侧面板的前后两侧与所述外侧板的外侧表面贴合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包括顶板、前侧板及后侧板,所述顶板的前侧连接在所述前侧板的上侧,所述顶板的后侧连接在所述后侧板的上侧,所述第一螺纹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上,所述第一加强板通过翻边结构连接在所述纵梁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开设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一螺纹管的上端部分伸出所述第五通孔并与所述第五通孔的边缘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板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本体板内的第三加强板,所述第二螺纹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加强板上,所述本体板上设置有第一孔,所述第三加强板上设置有第二孔,所述第二孔与第一孔上下相通以组成所述第三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2-6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所述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还包括门槛,所述外延板的外侧连接在所述门槛上,所述纵梁上与所述外延板相连接的区段呈直线状。
CN201820499356.8U 2018-04-10 2018-04-10 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 Active CN2080698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99356.8U CN208069805U (zh) 2018-04-10 2018-04-10 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99356.8U CN208069805U (zh) 2018-04-10 2018-04-10 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69805U true CN208069805U (zh) 2018-11-09

Family

ID=64040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99356.8U Active CN208069805U (zh) 2018-04-10 2018-04-10 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6980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8779A (zh) * 2019-08-29 2019-12-20 浙江飞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固定扭力梁的后纵梁总成
CN113799570A (zh) * 2021-08-24 2021-12-17 东风悦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扭力梁安装架、下车体及白车身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8779A (zh) * 2019-08-29 2019-12-20 浙江飞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固定扭力梁的后纵梁总成
CN113799570A (zh) * 2021-08-24 2021-12-17 东风悦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扭力梁安装架、下车体及白车身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67009B2 (en) Vehicle-body front structure
US9260134B2 (en) Vehicle-body front structure
CN203864796U (zh) 前副车架总成
CN208069805U (zh) 用于安装扭力梁的车身结构
CN102470900A (zh) 减震支柱套管,带该减震支柱套管的车身前端和带该车身前端的汽车
CN202080335U (zh) 一种无大梁模块化客车底架
CN209700329U (zh) 减振器安装总成和车辆
CN205523514U (zh) 汽车后轮罩减震器安装座的连接结构
CN108382463A (zh) 两厢车型内板后部框架结构
CN204821019U (zh) 汽车扭转梁后桥
CN204415516U (zh) 前副车架安装结构与汽车
CN106564531B (zh) 一种前主纵梁及具有该前主纵梁的汽车
CN207875392U (zh) 一种变速箱悬置结构
CN207433631U (zh) 用于车辆的副车架和车辆
CN206797044U (zh) 一种副车架与摆臂的连接结构
CN205186281U (zh) 一种副车架及车辆
CN202966433U (zh) 汽车前纵梁加强结构
JP2012153260A (ja) 車両の車体前部
CN201559716U (zh) 车辆地板骨架加强结构
KR101027922B1 (ko) 서스펜션 입력점부 차체 강성 구조
CN206485153U (zh) 一种新型后减震器安装板焊接结构
CN110466620A (zh) 一种前隔板下安装板横梁组件
CN205768442U (zh) 一种车辆后悬架
KR20060071799A (ko) 차량의 쇽업소버 장착브라켓의 보강구조
CN104176126B (zh) 一种汽车副车架在发动机舱边梁前段的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