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63599U - 一种耐低温的无功补偿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低温的无功补偿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63599U
CN208063599U CN201820482502.6U CN201820482502U CN208063599U CN 208063599 U CN208063599 U CN 208063599U CN 201820482502 U CN201820482502 U CN 201820482502U CN 208063599 U CN208063599 U CN 2080635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low temperature
inner cavity
compensating control
insula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8250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忠伟
周汉涛
顾金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Tao B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Sonergy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Tao B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Sonergy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Tao B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Sonergy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Tao B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8250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635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635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635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功补偿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耐低温的无功补偿控制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粘接有第一保温层,所述外壳内腔两侧的中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模块,所述外壳正面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内壁的正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块,所述控制器模块的正面依次贯穿外壳与螺纹柱活动连接有螺纹盖板,所述盖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块。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无功补偿控制器耐低温性能较差的问题,使得该无功补偿控制器耐低温性能较强。

Description

一种耐低温的无功补偿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功补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低温的无功补偿控制器。
背景技术
无功补偿控制器是无功补偿装置的核心部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部分无功补偿装置的生产厂家都是买来控制器然后自行装配整机,因无功补偿装置常置于外界环境中,因此,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其工作效率与使用寿命。
目前,传统无功补偿控制器在安装过程中,其外壳与控制模块之间一般利用螺钉进行紧密连接,而在使用螺钉时,经常会出现外壳与控制模块靠近螺钉处的连接部分十分精密,而偏离螺钉处的连接部分会存在一定的缝隙,一旦无功补偿控制器使用在寒冷的环境中,由于外界环境冷空气能够直接穿过缝隙与控制器内部元器件进行热交换,元器件容易损坏,这就导致传统无功补偿控制器耐低温性能较差的问题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低温的无功补偿控制器,解决了传统无功补偿控制器耐低温性能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低温的无功补偿控制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粘接有第一保温层,所述外壳内腔两侧的中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模块,所述外壳正面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内壁的正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块,所述控制器模块的正面依次贯穿外壳与螺纹柱活动连接有螺纹盖板,所述盖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块,所述螺纹盖板的内部填充有第二保温层,所述螺纹盖板的外表面与外壳的外表面均粘贴有吸热涂层,所述螺纹盖板正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腔为长方体结构,且外壳的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模块的背面依次贯穿螺纹柱与外壳并延伸至外壳的内腔,且控制器模块从前到右的长度小于外壳内腔从前到右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凹槽内腔从前往后为梯形结构,且凹槽内腔正面的尺寸与螺纹该的尺寸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块与第二密封块均为橡胶块,且第一密封块与第二密封块为尺寸相同的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温层与第二保温层均为石棉层,且第一保温层与第二保温层的厚度均为三毫米。
工作原理:吸热涂层能够有效吸收阳光并为外壳提供热量,抵御寒冷的低温,第一保温层与第二保温层能够有效对外壳内腔控制器模块工作时散发出来的热量进行有效保持,降低热量散失,螺纹盖板能够有效与螺纹柱内壁螺纹连接,在安装过程中,能够让控制器模块近似于处在密闭空间,减少外壳内腔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进一步提高保温性能,而在将控制器模块安装到外壳内腔时,螺纹盖板的外侧与螺纹柱内壁螺纹连接,而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相对的一侧会紧密搭接,提高外壳内腔与外界环境的密封性能,进一步降低外壳内腔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另外,外壳为一体式机构,进一步降低外壳内腔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进一步提高了该无功补偿控制器的耐低温性能。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低温的无功补偿控制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吸热涂层、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螺纹柱和螺纹盖板,使得吸热涂层能够有效吸收阳光并为外壳提供热量,抵御寒冷的低温,第一保温层与第二保温层能够有效对外壳内腔控制器模块工作时散发出来的热量进行有效保持,降低热量散失,螺纹盖板能够有效与螺纹柱内壁螺纹连接,在安装过程中,能够让控制器模块近似于处在密闭空间,减少外壳内腔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进一步提高保温性能,从而使得该无功补偿控制器具有耐低温的功能。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块、第二密封块和外壳,使得在将控制器模块安装到外壳内腔时,螺纹盖板的外侧与螺纹柱内壁螺纹连接,而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相对的一侧会紧密搭接,提高外壳内腔与外界环境的密封性能,进一步降低外壳内腔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另外,外壳为一体式机构,进一步降低外壳内腔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无功补偿控制器的耐低温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中:1外壳、2第一保温层、3滑槽、4滑块、5控制器模块、6通孔、7螺纹柱、8凹槽、9第一密封块、10螺纹盖板、11第二密封块、12第二保温层、13吸热涂层、1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耐低温的无功补偿控制器,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腔为长方体结构,且外壳1的为一体式结构,外壳1的内壁粘接有第一保温层2,第一保温层2与第二保温层12均为石棉层,且第一保温层2与第二保温层12的厚度均为三毫米,外壳1内腔两侧的中部均开设有滑槽3,滑槽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滑块4,两个滑块4之间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模块5,控制器模块5的背面依次贯穿螺纹柱7与外壳1并延伸至外壳1的内腔,且控制器模块5从前到右的长度小于外壳1内腔从前到右的长度,外壳1正面的中部开设有通孔6,通孔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纹柱7,螺纹柱7内壁的正面开设有凹槽8,凹槽8内腔从前往后为梯形结构,且凹槽8内腔正面的尺寸与螺纹该的尺寸相适配,凹槽8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块9,第一密封块9与第二密封块11均为橡胶块,且第一密封块9与第二密封块11为尺寸相同的环形结构,控制器模块5的正面依次贯穿外壳1与螺纹柱7活动连接有螺纹盖板10,螺纹盖板10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块11,过设置第一密封块9、第二密封块11与外壳1,使得在将控制器模块5安装到外壳1内腔时,螺纹盖板10的外侧与螺纹柱7内壁螺纹连接,而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相对的一侧会紧密搭接,提高外壳1内腔与外界环境的密封性能,进一步降低外壳1内腔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另外,外壳1为一体式机构,进一步降低外壳1内腔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无功补偿控制器的耐低温性能,螺纹盖板10的内部填充有第二保温层12,螺纹盖板10的外表面与外壳1的外表面均粘贴有吸热涂层13,通过设置吸热涂层13、第一保温层2、第二保温层12、螺纹柱7和螺纹盖板10,使得吸热涂层13能够有效吸收阳光并为外壳1提供热量,抵御寒冷的低温,第一保温层2与第二保温层12能够有效对外壳1内腔控制器模块5工作时散发出来的热量进行有效保持,降低热量散失,螺纹盖板10能够有效与螺纹柱7内壁螺纹连接,在安装过程中,能够让控制器模块5近似于处在密闭空间,减少外壳1内腔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进一步提高保温性能,从而使得该无功补偿控制器具有耐低温的功能,螺纹盖板10正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4。
工作原理:吸热涂层13能够有效吸收阳光并为外壳1提供热量,抵御寒冷的低温,第一保温层2与第二保温层12能够有效对外壳1内腔控制器模块5工作时散发出来的热量进行有效保持,降低热量散失,螺纹盖板10能够有效与螺纹柱7内壁螺纹连接,在安装过程中,能够让控制器模块5近似于处在密闭空间,减少外壳1内腔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进一步提高保温性能,而在将控制器模块5安装到外壳1内腔时,螺纹盖板10的外侧与螺纹柱7内壁螺纹连接,而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相对的一侧会紧密搭接,提高外壳1内腔与外界环境的密封性能,进一步降低外壳1内腔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另外,外壳1为一体式机构,进一步降低外壳1内腔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进一步提高了该无功补偿控制器的耐低温性能。
综上可得,该耐低温的无功补偿控制器通过设置吸热涂层13、第一保温层2、第二保温层12、螺纹柱7、螺纹盖板10、第一密封块9、第二密封块11与外壳1,解决了传统无功补偿控制器耐低温性能较差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引用结构”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耐低温的无功补偿控制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粘接有第一保温层(2),所述外壳(1)内腔两侧的中部均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滑块(4),两个滑块(4)之间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模块(5),所述外壳(1)正面的中部开设有通孔(6),所述通孔(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纹柱(7),所述螺纹柱(7)内壁的正面开设有凹槽(8),所述凹槽(8)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块(9),所述控制器模块(5)的正面依次贯穿外壳(1)与螺纹柱(7)活动连接有螺纹盖板(10),所述螺纹盖板(10)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块(11),所述螺纹盖板(10)的内部填充有第二保温层(12),所述螺纹盖板(10)的外表面与外壳(1)的外表面均粘贴有吸热涂层(13),所述螺纹盖板(10)正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温的无功补偿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腔为长方体结构,且外壳(1)的为一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温的无功补偿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模块(5)的背面依次贯穿螺纹柱(7)与外壳(1)并延伸至外壳(1)的内腔,且控制器模块(5)从前到右的长度小于外壳(1)内腔从前到右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温的无功补偿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8)内腔从前往后为梯形结构,且凹槽(8)内腔正面的尺寸与螺纹该的尺寸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温的无功补偿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块(9)与第二密封块(11)均为橡胶块,且第一密封块(9)与第二密封块(11)为尺寸相同的环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温的无功补偿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层(2)与第二保温层(12)均为石棉层,且第一保温层(2)与第二保温层(12)的厚度均为三毫米。
CN201820482502.6U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耐低温的无功补偿控制器 Active CN2080635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82502.6U CN208063599U (zh)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耐低温的无功补偿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82502.6U CN208063599U (zh)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耐低温的无功补偿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63599U true CN208063599U (zh) 2018-11-06

Family

ID=63988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82502.6U Active CN208063599U (zh)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耐低温的无功补偿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635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7556A (zh) * 2019-06-06 2019-09-10 平安开诚智能安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煤矿用带式输送机保护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7556A (zh) * 2019-06-06 2019-09-10 平安开诚智能安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煤矿用带式输送机保护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41861U (zh) 一种热电池用新型保温隔热结构
CN208063599U (zh) 一种耐低温的无功补偿控制器
CN206847460U (zh) 一种换热用扁管
CN211624597U (zh) 一种保温性能好的波纹管
CN215810383U (zh) 一种具有独立密封结构的热管式热回收器
CN104964523A (zh) 新型太阳能烘干房
CN204902450U (zh) 高效太阳能烘干房
CN209544477U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
CN207019538U (zh) 一种冷却塔立柱防水密封件
CN208139546U (zh) 一种保温型空调框架
CN2884049Y (zh) 热管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真空树脂面板装置
CN212897026U (zh) 一种方便施工制造的幕墙
CN207885049U (zh) 新能源供电设备用隔热装置
CN219753546U (zh) 一种保温隔热型保温板
CN201021584Y (zh) 自平衡式中空玻璃
CN217105638U (zh) 一种建筑用的外保温绿色建筑墙体
CN219118619U (zh) 一种具有防潮功能的保温装饰板
CN205171713U (zh) 一种保温效果好的相变储能板
CN210892204U (zh) 直通式硬质集热管
CN219451108U (zh) 一种岩棉聚氨酯板
CN220363080U (zh) 钢化玻璃的外置隔热组件
CN209040367U (zh) 一种建筑用环保节能幕墙
CN209653838U (zh) 一种钛镁合金新型门窗结构
CN210894393U (zh) 一种加速度传感器的热防护结构
CN208796163U (zh) 计算机机箱板固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