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51491U - 可自动顶出料的环状工件待料工装 - Google Patents

可自动顶出料的环状工件待料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51491U
CN208051491U CN201820184833.1U CN201820184833U CN208051491U CN 208051491 U CN208051491 U CN 208051491U CN 201820184833 U CN201820184833 U CN 201820184833U CN 208051491 U CN208051491 U CN 2080514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ected
hole
platform
work piece
annular 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8483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管朝晖
管文兵
刘汀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Xiangning High School Frequenc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Xiangning High School Frequenc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Xiangning High School Frequenc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Xiangning High School Frequenc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8483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514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514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514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可自动顶出料的环状工件待料工装,安装于待料台上,包括至少3个固定于待料台第一表面上的定位块,多个定位块在长度方向的轴线相交于一个交汇点,多个定位块围绕所述交汇点均匀布置;每个定位块上设有可在定位块长度方向上直线移动的调节座,调节座背向待料台的表面上安装有用于与环状工件内孔接触的定位杆;还包括设于调节座上方的待料板,待料板用于直接与环状工件的端面接触,待料板上设有多个与定位块位置及长度相对应的腰形通孔;交汇点在待料台上投影出一个投影点,待料台在所述投影点处设有通孔,待料台的第二表面以下设有相互电连接的伺服电机和丝杆,丝杆穿过待料台上的通孔与待料板抵接。

Description

可自动顶出料的环状工件待料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自动顶出料的环形工件待料工装。
背景技术
当环形工件通过自动加工设备进行加工时,自动生产线中上料机床的转盘需要安放不同的工件进行集中摆放安置,但不同工件的内孔尺寸不同,厚薄各异,为这些尺寸不同的工件制作待料工装时,需针对每种工件生产各自的工装进行使用,这样必将增加生产成本,而工装位于自动加工设备上,当更换生产的工件型号时就需要更换工装,这样一来又增加了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
现有技术对不同内孔尺寸工件的待料工装设计为: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在转盘上加工几组螺纹孔,每组三个,用来安装定位导杆,但往往由于转盘面积限制,转盘上只能加工四组左右的螺纹孔,同时多种此类的螺纹孔组合围绕转盘布设一周,但螺纹孔为预先设置好的,这样一来限制了可待料的工件种类,即每组螺纹孔上安装三根定位导杆,这三根定位导杆只能针对一种特定内孔尺寸的环状工件待料,而环状工件内孔尺寸变换时,三根定位导杆又需重新安装至另外一组螺纹孔上,而转盘上安装的三根一组的定位导杆可能分别是针对不同内孔尺寸的环状工件待料的,一来导致操作不方便,每换一次工件,需要将定位杆取下调整后再装上去,工作效率不高;二来相邻组定位导杆上放置的环状工件尺寸可能不好辨别,容易出错。
此外上述工装在装上工件后,定位导杆上的工件只能依靠人工一个一个从定位导杆上取出,而排列在定位导杆上的环状工件众多,定位导杆上由上至下的环状工件取出难度逐步增加,人工操作困难、易使环状工件与定位导杆之间产生剐蹭磕碰伤、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既可根据工件内孔尺寸灵活做出结构调整、又可即时将工件顶出以便上料的环形工件待料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自动顶出料的环状工件待料工装,安装于待料台上,包括至少3个固定于待料台第一表面上的定位块,多个定位块在长度方向的轴线相交于一个交汇点,多个定位块围绕所述交汇点均匀布置;每个定位块上设有可在定位块长度方向上直线移动的调节座,调节座背向待料台的表面上安装有用于与环状工件内孔接触的定位杆;
还包括设于调节座上方的待料板,待料板用于直接与环状工件的端面接触,待料板上设有多个与定位块位置及长度相对应的腰形通孔;
交汇点在待料台上投影出一个投影点,待料台在所述投影点处设有通孔,待料台的第二表面以下设有相互电连接的伺服电机和丝杆,丝杆穿过待料台上的通孔与待料板抵接。
进一步地,调节座与待料板之间还设有调整盘,调整盘上在通孔对应位置也设有顶出通孔,调整盘上围绕所述顶出通孔均匀设有与定位块数量相等的弧形通孔,定位杆与弧形通孔一一对应且穿透弧形通孔,弧形通孔可使调整盘围绕顶出通孔中心点水平旋转时定位杆能带动调节座沿定位块长度方向直线移动。
更进一步地,弧形通孔的弧形半径为80~100mm。
进一步地,调整盘在远离弧形通孔的外周还均匀设有至少2个以顶出通孔中心点为圆心的弧形定位通孔,弧形定位通孔内设有用于将调整盘和待料台连接固定的定位压紧件。
更进一步地,弧形定位通孔数量为3个。
进一步地,定位块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梯形结构定位块的梯形小端与待料台接触;调节座内设有梯形结构凹槽与梯形结构的定位块配合移动。
更进一步地,梯形结构凹槽的梯形斜面与定位块的梯形表面之间还安装有调整楔块。
再进一步地,调节座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限位块用于防止调节座在相对于定位块直线移动过程中调整楔块脱出。
进一步地,定位块数量为3个。
进一步地,定位杆与调节座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定位杆、调节座、定位块和待料板的配合设置,实现了定位杆可根据环状工件的内孔尺寸进行调节的目的,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环状工件待料工装的适用性,同时丝杆与待料板抵接,在伺服电机的带动下均匀上旋,使待料板托起环状工件逐步上移至定位杆顶端,为操作人员上料节约时间、降低操作困难度,生产效率得到稳步提升;
2)设置有特定结构弧形孔的调整盘,结合定位杆贯穿其中的设计,规范了定位杆的调节路径,使各定位杆的位移调节同步,且可随时调节定位杆的位移,利于待料工装的高精度和灵活调节,更换待料工件的效率大大提高;
3)定位块和调节座之间以梯形结构嵌设连接,有利于调节座在相对于定位块长度方向发生移动时不会产生在定位块高度方向脱出的风险,保障环状工件待料工装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环状工件待料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所述的可自动顶出料的环状工件待料工装的简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所述待料盘的俯视图;
图4实施例所述调整盘的俯视图;
图5为实施例所述定位块固定至待料台上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A-A剖视图;
图7为实施例所述装有定位杆的调节座与定位块配合连接的俯视图;
图8为图7中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
如图2所示的可自动顶出料的环状工件待料工装,安装于待料台1上(待料台上可设有多个本实施例的可自动顶出料的环状工件待料工装),其包括3个固定于待料台1第一表面上的定位块2,如图5所示,3个定位块2在长度方向的轴线相交于一个交汇点,3个定位块2围绕所述交汇点均匀布置(即定位块与定位块之间的夹角为120度);如图7所示,每个定位块2上设有可在定位块长度方向上直线移动的调节座3,调节座3背向待料台1的表面上安装有用于与环状工件内孔接触的定位杆4,具体地,调节座3表面设有螺纹孔,定位杆4具有螺纹端部,定位杆4的螺纹端部插入调节座3的螺纹孔内实现螺纹紧固连接。
如图3所示,上述的可自动顶出料的环状工件待料工装还包括设于调节座上方的待料板5,待料板5用于直接与环状工件的端面接触,待料板5上设有3个与定位块位置及长度相对应的腰形通孔51。
交汇点在待料台1上投影出一个投影点,待料台1在该投影点处设有通孔,待料台1的第二表面以下设有相互电连接的伺服电机7和丝杆8,丝杆8穿过待料台1上的通孔与待料板5抵接。
丝杆8具体为滚珠丝杠。
本实施例旨在能灵活根据环状工件内孔的大小来将环状工件待料工装上的3根定位杆4调整至与环状工件内孔适配,调节座3相对于定位块2的直线移动满足了这一需求;同时丝杆8与待料板5抵接,在伺服电机7的带动下均匀上旋,使待料板5托起环状工件逐步上移至定位杆4顶端,为操作人员上料节约时间、降低操作困难度,生产效率得到稳步提升。
为确保3根定位杆4能同步调节,以便于环状工件待料于定位杆上时中心不发生偏倚,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创造性地在调节座3与待料板5之间还设有调整盘9,调整盘9上在通孔对应位置也设有顶出通孔,调整盘9上围绕该顶出通孔均匀设有3个的弧形通孔91,定位杆4与弧形通孔91一一对应且穿透弧形通孔,弧形通孔91可使调整盘9围绕顶出通孔中心点水平旋转时定位杆4能带动调节座3沿定位块2长度方向直线移动。
具体地,得益于弧形通孔91的弧度存在,在转动调整盘9时,定位杆4一方面欲相对于弧形通孔91的弧形路径发生移动,另一方面受制于调节座3的位置限制,最终其将带动调节座3沿定位块2长度方向这一既定方向直线移动,如此一来,3根定位杆的移动位移将始终同步,使得本待料工装精度得到保障。
本实施例中弧形通孔的弧形半径为90mm。
为确保定位杆4在调节到与环状工件内孔适配的位置时能稳定定位在对应位置,调整盘9在远离弧形通孔91的外周还均匀设有3个以顶出通孔中心点为圆心的弧形定位通孔92,弧形定位通孔92内设有用于将调整盘9和待料台1连接固定的定位压紧件(可为螺钉或螺栓)。
具体地,定位杆4无论是在弧形通孔的始端、末端或中间段任意位置,都需要依靠外力将其固定,否则其可能在调节座3和弧形通孔91的双重作用下发生或多或少的位移,而上述的在弧形定位通孔92内拴入定位压紧件连接至待料台1上,可有效确保调整盘9的位置固定不动,自然定位杆4的位置也得到了稳定定位。
如图6所示,定位块2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梯形结构定位块的梯形小端与待料台接触;调节座3内设有梯形结构凹槽31与梯形结构的定位块2配合移动,定位块2和调节座3之间的这种梯形结构嵌设连接,有利于调节座3在相对于定位块2长度方向发生移动时不会产生在定位块高度方向脱出的风险,保障环状工件待料工装的结构稳定性。
而为使定位杆4在调整盘的弧形通孔91驱动下能轻松带动调节座3在定位块2上移动,则调节座3与定位块2之间需间隙连接,间隙虽可不作苛刻要求,但间隙过小又可能造成移动卡滞,间隙过大又会使调节座与定位块在高度方向有相对晃动,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灵活地在梯形结构凹槽31的梯形斜面与定位块2的梯形表面之间安装有调整楔块32来解决这一问题。
调整楔块32虽相对于调整座3和定位块2来说均为独立部件,但其正好起到了调和调整座和定位块之间无论是长度方向还是高度方向的定位问题。
为了防止调节座3在相对于定位块直线移动过程中调整楔块32脱出,调节座3在与调整楔块32位置对应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限位块33,限位块贴合调节座的端面设置且同时具有凸出至梯形凹槽内的边缘,该边缘即为阻挡调整楔块脱出的限位部分。
本实用新型通过特定的弧线通孔91来驱使定位杆4做前后直线运动,这样可以实现不同内孔环形工件的待料安装,调整时只需松开调整盘9上的定位压紧件,旋转调整盘9,即可匹配不同环形工件,大大提高更换待料工件的效率。
再者本实用新型又通过设置丝杆8与待料板5抵接,通过伺服电机7带动丝杆8逐步上旋往上顶待料板5(丝杆的螺距可设置为与环状工件的厚度相等或为其厚度的1/N,则每上旋一个或N个螺距的距离即上顶一个环状工件),实现环状工件的自动顶出料功能。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可自动顶出料的环状工件待料工装,安装于待料台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3个固定于待料台第一表面上的定位块,多个定位块在长度方向的轴线相交于一个交汇点,多个定位块围绕所述交汇点均匀布置;每个定位块上设有可在定位块长度方向上直线移动的调节座,调节座背向待料台的表面上安装有用于与环状工件内孔接触的定位杆;
还包括设于调节座上方的待料板,待料板用于直接与环状工件的端面接触,待料板上设有多个与定位块位置及长度相对应的腰形通孔;
交汇点在待料台上投影出一个投影点,待料台在所述投影点处设有通孔,待料台的第二表面以下设有相互电连接的伺服电机和丝杆,丝杆穿过待料台上的通孔与待料板抵接;
调节座与待料板之间还设有调整盘,调整盘上在通孔对应位置也设有顶出通孔,调整盘上围绕所述顶出通孔均匀设有与定位块数量相等的弧形通孔,定位杆与弧形通孔一一对应且穿透弧形通孔,弧形通孔可使调整盘围绕顶出通孔中心点水平旋转时定位杆能带动调节座沿定位块长度方向直线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顶出料的环状工件待料工装,其特征在于,弧形通孔的弧形半径为80~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自动顶出料的环状工件待料工装,其特征在于,调整盘在远离弧形通孔的外周还均匀设有至少2个以顶出通孔中心点为圆心的弧形定位通孔,弧形定位通孔内设有用于将调整盘和待料台连接固定的定位压紧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自动顶出料的环状工件待料工装,其特征在于,弧形定位通孔数量为3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可自动顶出料的环状工件待料工装,其特征在于,定位块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梯形结构定位块的梯形小端与待料台接触;调节座内设有梯形结构凹槽与梯形结构的定位块配合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自动顶出料的环状工件待料工装,其特征在于,梯形结构凹槽的梯形斜面与定位块的梯形表面之间还安装有调整楔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自动顶出料的环状工件待料工装,其特征在于,调节座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限位块用于防止调节座在相对于定位块直线移动过程中调整楔块脱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可自动顶出料的环状工件待料工装,其特征在于,定位块数量为3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顶出料的环状工件待料工装,其特征在于,定位杆与调节座螺纹连接。
CN201820184833.1U 2018-02-02 2018-02-02 可自动顶出料的环状工件待料工装 Active CN2080514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84833.1U CN208051491U (zh) 2018-02-02 2018-02-02 可自动顶出料的环状工件待料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84833.1U CN208051491U (zh) 2018-02-02 2018-02-02 可自动顶出料的环状工件待料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51491U true CN208051491U (zh) 2018-11-06

Family

ID=63992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84833.1U Active CN208051491U (zh) 2018-02-02 2018-02-02 可自动顶出料的环状工件待料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514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16033A (zh) * 2019-11-22 2020-02-21 深圳市诸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移印机的可固定承印工件的工件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16033A (zh) * 2019-11-22 2020-02-21 深圳市诸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移印机的可固定承印工件的工件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82892U (zh) 环状工件待料工装
CN104526780B (zh) 高效竹片打孔设备
CN208051491U (zh) 可自动顶出料的环状工件待料工装
CN212095297U (zh) 一种具有锁定功能的机械夹具
CN104999301B (zh) 一种具有长条型工件专用夹具的机床加工中心
CN109623387A (zh) 一种用于加工插芯的自动钻孔铣槽机
CN202114518U (zh) 传动轴钻孔定位工装
CN202137592U (zh) 一种摇臂加工装置
CN207563867U (zh) 一种自动对中的快装夹具
WO2021036479A1 (zh) 一种多孔系壳体内腔射流去毛刺专用夹具
CN204524934U (zh) 铣圆周装夹治具
CN107717150A (zh) 一种自动对中的快装夹具
CN212444772U (zh) 一种3d曲面玻璃直身边抛光夹具
CN104070219B (zh) 一种具有减重孔平面的扇形工件的加工方法
CN206169551U (zh) 一种壳体与安装板焊接专用夹具
CN212371261U (zh) 导轨专用铣削机床
CN209767942U (zh) 一种hdi线路板定位装置
CN209717095U (zh) 一种铣床快速装卸夹具
CN109664122A (zh) 机械加工用固定装置
CN209578899U (zh) 一种数控车床的真空夹具
CN216478405U (zh) 一种定位精度高且又防止脱落的定位销
CN209255734U (zh) 一种用于锻造球阀端盖加工的夹紧装置
CN208374750U (zh) 一种用于车加工桥墩垫板的夹具
CN102152006A (zh) 激光镭射加工的角度调节夹具
CN205325630U (zh) 一种多轨道滑轨自动纠偏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