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43661U - 一种气液分离排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液分离排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43661U
CN208043661U CN201820339249.9U CN201820339249U CN208043661U CN 208043661 U CN208043661 U CN 208043661U CN 201820339249 U CN201820339249 U CN 201820339249U CN 208043661 U CN208043661 U CN 2080436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liquid
waste discharge
liquid separation
discharge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3924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飞
舒迪
赵小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ohui Innovation Bio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ohu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ohu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ohu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3924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436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436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436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分析仪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排废装置,包括:气源动力结构;反应容器,在反应容器的内部分别构造有气体通道、样品通道、还原剂通道以及反应产物通道,其中,气体通道的出口、样品通道的出口以及还原剂通道的出口均与反应产物通道的入口相连通,气源动力结构的出口与气体通道的入口连通;第一气液分离器,在第一气液分离器上分别构造有第一导入口、第一气体导出口以及第一排废口,其中,第一导入口与反应产物通道的出口连通;废液收集器,废液收集器通过第一管路与第一排废口连通;以及流量调节器,流量调节器设置在第一管路上。该气液分离排废装置具有测试精度高和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气液分离排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仪器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液分离排废装置。
背景技术
原子荧光光度计是利用原子荧光谱线的波长和强度进行物质定性及定量的检测的,蒸气发生系统是原子荧光光度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想准确地判断出原子荧光光度计的灵敏性,则需要对其内部的反应气体进行检测。由于反应产物通常是气液混合物,则需对其进行气液分离,将气液分离后的废液通过蠕动泵连接排废管进行排出,在排出的过程中,可通过改变夹设在该排废管上的压块夹紧该排废管的夹紧程度,来调节从排废管中排出的废液的流速,由于压块的夹紧程度不好控制,从而会使得废液的排出速度忽高忽低,从而导致单位时间内排出的待检测气体的体积也是忽高忽低,从而大大地影响了气体检测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液分离排废装置,以解决反应产物通常是气液混合物,则需对其进行气液分离,将气液分离后的废液通过蠕动泵连接排废管进行排出,在排出的过程中,可通过改变夹设在该排废管上的压块夹紧该排废管的夹紧程度,来调节从排废管中排出的废液的流速,由于压块的夹紧程度不好控制,从而会使得废液的排出速度忽高忽低,从而导致单位时间内排出的待检测气体的体积也是忽高忽低,从而大大地影响了气体检测的准确性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液分离排废装置,包括:气源动力结构;反应容器,在所述反应容器的内部分别构造有气体通道、样品通道、还原剂通道以及反应产物通道,其中,所述气体通道的出口、所述样品通道的出口以及所述还原剂通道的出口均与所述反应产物通道的入口相连通,所述气源动力结构的出口与所述气体通道的入口连通;第一气液分离器,在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上分别构造有第一导入口、第一气体导出口以及第一排废口,其中,所述第一导入口与所述反应产物通道的出口连通;废液收集器,所述废液收集器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排废口连通;以及流量调节器,所述流量调节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
其中,所述气源动力结构的出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气体通道的入口连通。
其中,所述反应产物通道的出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一导入口连通。
其中,所述气液分离排废装置还包括第二气液分离器。
其中,在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上分别构造有第二导入口、第二气体导出口以及第二排废口,其中,所述第二导入口与所述第一气体导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排废口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废液收集器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气体导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上端面,所述第一排废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下端的侧面。
其中,所述第二气体导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上端面,所述第二排废口设置在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下端的侧面。
其中,在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四管路相交汇的部位设有所述流量调节器。
其中,所述废液收集器的制造材质为透明材质。
其中,所述流量调节器构造为电磁阀或夹管阀。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液分离排废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分别向气体通道中通入惰性助推气体、向样品通道中通入待反应样品、向还原剂通道中通入还原剂,待反应样品会与还原剂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气液混合物,该气液混合物在该惰性助推气体提供的推力作用下,会被输送到第一气液分离器中进行气体和液体的分离,根据气体的密度小的特性,分离后的待测气体会沿着第一气液分离器的纵向朝上方进行运动,通过在第一气体导出口处对气液混合物中的待测气体进行收集,同时,根据重力的原理,气液混合物中的液体会经该第一排废口流入到废液收集器中,通过流量调节器的设置,省去了使用蠕动泵以及排废泵管压块,从而能够准确且灵活地对气液混合物中的废液的流速进行一定的控制,也就是说,通过增设该流量调节器,从而可以使得废液以相对稳定的流速输送到废液收集器中,与此同时,也使得气液混合物中的待测气体以相对稳定的速度经该第一气体导出口排放到气体收集容器中,这样,就确保了对气液混合物中的待测气体检测的准确性,进一步地,能够有利于准确地判断出原子荧光光度计的灵敏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气液分离排废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气液分离排废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源动力结构;2:反应容器;21:气体通道;22:样品通道;23:还原剂通道;24:反应产物通道;3:第一气液分离器;31:第一导入口;32:第一气体导出口;33:第一排废口;4:废液收集器;5:流量调节器;6:第二气液分离器;61:第二导入口;62:第二气体导出口;63:第二排废口;10:第一管路;20:第二管路;30:第三管路;40:第四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图中示意性地显示了该气液分离排废装置包括气源动力结构1、反应容器2、第一气液分离器3、废液收集容器4以及流量调节器5。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气源动力结构1通过释放出具有一定压力的惰性助推气体,从而起到对如下所述的反应产物(气液混合物)进行推送的作用。也就是说,该惰性助推气体能够提供给促使如下所述的反应产物朝第一气液分离器3的方向运动的动力。
在该反应容器2的内部分别构造有气体通道21、样品通道22、还原剂通道23以及反应产物通道24,其中,该气体通道21的出口、样品通道22的出口以及还原剂通道23的出口均与反应产物通道24的入口相连通,该气源动力结构1的出口与气体通道21的入口连通。也就是说,该气体通道21用于通入惰性助推气体,该样品通道22用于通入反应样品。该还原剂通道23用于通入还原剂。该反应产物通道24用于向第一气液分离器3中通入反应后生成的气液混合物。
在该第一气液分离器3上分别构造有第一导入口31、第一气体导出口32以及第一排废口33,其中,第一导入口31与反应产物通道24的出口连通。
废液收集器4通过第一管路10与第一排废口33连通。
流量调节器5设置在该第一管路10上。具体地,通过分别向气体通道21中通入惰性助推气体、向样品通道22中通入待反应样品、向还原剂通道23中通入还原剂,待反应样品会与还原剂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气液混合物,该气液混合物在该惰性助推气体提供的推力作用下,会被输送到第一气液分离器3中进行气体和液体的分离,根据气体的密度小的特性,分离后的待测气体会沿着第一气液分离器3的纵向朝上方进行运动,通过在第一气体导出口32处对气液混合物中的待测气体进行收集,同时,根据重力的原理,气液混合物中的液体会经该第一排废口33流入到废液收集器4中,通过流量调节器5的设置,省去了使用蠕动泵以及排废泵管压块,从而能够准确且灵活地对气液混合物中的废液的流速进行一定的控制,也就是说,通过增设该流量调节器5,从而可以使得废液以相对稳定的流速输送到废液收集器4中,与此同时,也使得气液混合物中的待测气体以相对稳定的速度经该第一气体导出口32排放到气体收集容器(图中未示出)中,这样,就确保了对气液混合物中的待测气体检测的准确性,进一步地,有利于准确地判断出原子荧光光度计的灵敏性。
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气源动力结构1的出口通过第二管路20与气体通道21的入口连通。需要说明的是,该气源动力结构1主要起到将反应后生成的气液混合物输送到第一气液分离器3中进行气液分离的作用。
如图1所示,图中还示意性地显示了该反应产物通道24的出口通过第三管路30与第一导入口31连通。也就是说,反应后生成的气液混合物会沿该第三管路30流入到第一气液分离器3中进行气体和液体的分离。
如图2所示,图中示意性地显示了该气液分离排废装置还包括第二气液分离器6。具体地,通过增设第二气液分离器6,从而可以大大地提高反应后生成的气液混合物中的待测气体的净化程度,进一步地,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该第二气液分离器6上分别构造有第二导入口61、第二气体导出口62以及第二排废口63,其中,该第二导入口61与第一气体导出口32连通,该第二排废口63通过第四管路40与废液收集器4连通。具体地,通过将反应后生成的气液混合物经该第一气液分离器3的第一气体导出口32输送到第二气液分离器6中进行二次气液分离,从而可以大大地提高对待测气体的净化度。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比较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该第一气体导出口32设置在第一气液分离器3的上端面,第一排废口33设置在第一气液分离器3的下端的侧面。这样,根据气体的密度较小的原理,气体会自然向上运动,同时,根据重力原理,液体会自然向下流动,从而方便对反应生成的气液混合物进行气液分离。进一步地,通过对分离出的气体进行检测,即,分析获得的气体中的成分,从而准确地判断出原子荧光光度计的灵敏性。
如图2所示,图中还示意性地显示了该第二气体导出口62设置在第二气液分离器6的上端面,该第二排废口63设置在第二气液分离器6的下端的侧面。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气体导出口62设置在第二气液分离器6的上端面,该第二排废口63设置在第二气液分离器6的下端的侧面的好处与上述第一气体导出口32设置在第一气液分离器3的上端面,第一排废口33设置在第一气液分离器3的下端的侧面的好处相同,为节约篇幅起见,此处不做详述。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比较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在该第一管路10与第四管路40相交汇的部位设有流量调节器5。也就是说,通过在该第一管路10与第四管路40相交汇的部位设置流量调节器5,从而可以对废液的排出速度进行相应的调控,即,使得排出的废液始终以一定的流速排出,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从反应生成的气液混合物中分离出的气体的排放速度发生忽高忽低的情况。进一步地,提高了气体检测的准确性,从而有利于准确地判断出原子荧光光度计的灵敏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废液收集器4的制造材质为透明材质。这样,能够方便实时地观察到位于废液收集器4中的废液的液位高度,一旦发现废液收集器4中的废液装满后,可立即对废液收集器4进行更换,避免废液发生溢出的情况。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流量调节器5构造为电磁阀或夹管阀。具体地,通过使用电磁阀,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对废液排出速度的自动控制,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对废液排出速度的精确控制和控制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通过分别向气体通道3121中通入惰性助推气体、向样品通道22中通入待反应样品、向还原剂通道23中通入还原剂,待反应样品会与还原剂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气液混合物,该气液混合物在该惰性助推气体提供的推力作用下,会被输送到第一气液分离器3中进行气体和液体的分离,根据气体的密度小的特性,分离后的待测气体会沿着第一气液分离器3的纵向朝上方进行运动,通过在第一气体导出口32处对气液混合物中的待测气体进行收集,同时,根据重力的原理,气液混合物中的液体会经该第一排废口33流入到废液收集器4中,通过流量调节器5的设置,省去了使用蠕动泵以及排废泵管压块,从而能够准确且灵活地对气液混合物中的废液的流速进行一定的控制,也就是说,通过增设该流量调节器5,从而可以使得废液以相对稳定的流速输送到废液收集器4中,与此同时,也使得气液混合物中的待测气体以相对稳定的速度经该第一气体导出口32排放到气体收集容器(图中未示出)中,这样,就确保了对气液混合物中的待测气体检测的准确性,进一步地,能够有利于准确地判断出原子荧光光度计的灵敏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气液分离排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源动力结构;
反应容器,在所述反应容器的内部分别构造有气体通道、样品通道、还原剂通道以及反应产物通道,其中,所述气体通道的出口、所述样品通道的出口以及所述还原剂通道的出口均与所述反应产物通道的入口相连通,所述气源动力结构的出口与所述气体通道的入口连通;
第一气液分离器,在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上分别构造有第一导入口、第一气体导出口以及第一排废口,其中,所述第一导入口与所述反应产物通道的出口连通;
废液收集器,所述废液收集器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排废口连通;以及
流量调节器,所述流量调节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排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动力结构的出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气体通道的入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排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产物通道的出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一导入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排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排废装置还包括第二气液分离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液分离排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上分别构造有第二导入口、第二气体导出口以及第二排废口,其中,所述第二导入口与所述第一气体导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排废口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废液收集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排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导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上端面,所述第一排废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下端的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液分离排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体导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上端面,所述第二排废口设置在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下端的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液分离排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四管路相交汇的部位设有所述流量调节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排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收集器的制造材质为透明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液分离排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器构造为电磁阀或夹管阀。
CN201820339249.9U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气液分离排废装置 Active CN2080436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39249.9U CN208043661U (zh)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气液分离排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39249.9U CN208043661U (zh)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气液分离排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43661U true CN208043661U (zh) 2018-11-02

Family

ID=63951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39249.9U Active CN208043661U (zh)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气液分离排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436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4099A (zh) * 2018-11-06 2019-03-08 北京博晖创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氢化反应一体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4099A (zh) * 2018-11-06 2019-03-08 北京博晖创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氢化反应一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10718A (zh) 一种液气射流泵性能及应用的多功能试验台
CN206220961U (zh) 气井取样器
CN108037115B (zh) 一种二氧化硫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7064117A (zh) 氮氧化物及过氧乙酰基硝酸酯联合在线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6198477A (zh) 用于原子荧光光谱仪的氢化物发生装置以及发生方法
CN208043661U (zh) 一种气液分离排废装置
CN201749074U (zh) 可实现卷烟烟气气溶胶实时测量的装置
CN204269545U (zh) 一种管式红外碳硫分析仪
CN206440580U (zh) 扬尘监测系统流量控制装置
CN204709960U (zh) 基于振动型气液分离装置
CN107543903A (zh) 一种在线监测污泥脱水工艺氨气和硫化氢的方法和装置
CN218766964U (zh) 一种多点位多元素全自动取样送样采样检测系统
CN208860661U (zh) 一种便携式气体污染物稀释装置
CN208537381U (zh) 一种同步进样装置
CN107561209A (zh) 六氟化硫气体酸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CN209215072U (zh) 用于水质分析的稀释装置
CN202793892U (zh) 一种自动进样器中的搅拌装置
CN106943956A (zh) 一种过氧乙酰基硝酸酯气体动态在线发生装置及方法
US3046791A (en) Sampler for flowing liquids
CN208082251U (zh) 一种缓冲溶液配制装置
CN207408295U (zh) 一种新型氢化物发生装置
CN207114494U (zh) 元素形态分析流路系统
CN206479483U (zh) 一种可冲洗水防堵的吸收塔pH及密度测量装置
CN205958458U (zh) 用于原子荧光光谱仪的氢化物发生装置
CN201653973U (zh) 一种分流气体进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2206 9 life Garden Road,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ohui innovative bio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6 9 life Garden Road,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OHU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