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34388U - 连续式多工位曲面抛光机 - Google Patents
连续式多工位曲面抛光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034388U CN208034388U CN201820322398.4U CN201820322398U CN208034388U CN 208034388 U CN208034388 U CN 208034388U CN 201820322398 U CN201820322398 U CN 201820322398U CN 208034388 U CN208034388 U CN 2080343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ation
- gear
- bearing
- disk
- fix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连续式多工位曲面抛光机,包括机架、上盘单元、传动主体、电控操作箱及真空吸附装置;上盘单元包括上盘旋转装置和上盘升降装置,上盘旋转装置包括上盘减速电机、旋转接头、主轴、圆螺母、轴承盖、轴承座、轴承、轴套、升降活动板、挡水罩、端盖、万向装置、连接座、支撑螺杆、上抛光盘、上盘挡圈、毛刷卡件;传动主体包括工位单元、大挡液罩、工位盘、托盘轴、轴承、托盘轴承座、大齿轮、固定座、齿轮座、传动齿轮、公转减速机齿轮、工位传动齿轮、工位减速机齿轮、四通道旋转接头、主支座、齿爪式离合装置、工位减速电机组、公转减速电机组。本实用新型既能实现多工位抛光又能实现连续式作业,极大的提高研磨抛光效率,同时更利于自动化批量生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研磨抛光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连续式多工位曲面抛光机。
背景技术
为提高研磨抛光效率,现有的抛光机已开始向多工位方向发展。如宇环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所提出的申请号为201620637759.5的一种用于偏心式抛光机的多工位下盘装置,这种方案需提供两个操作平台供上下料,实际参与抛光作业的工作盘只占50%,虽然实现了多工位作业,但抛光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续式多工位曲面抛光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连续式多工位曲面抛光机,包括机架,均布于机架上的上盘单元,设于机架内部下端的传动主体,悬挂于机架周围的电控操作箱,以及真空吸附装置;
所述上盘单元固定在机架顶部框架,包括上盘旋转装置和上盘升降装置,所述上盘旋转装置从上至下分别为上盘减速电机、旋转接头、主轴、圆螺母、轴承盖、轴承座、轴承、轴套、升降活动板、挡水罩、端盖、万向装置、连接座、支撑螺杆、上抛光盘、上盘挡圈、毛刷卡件;
所述上盘旋转装置的主轴上端通过花键与上盘减速电机连接,主轴顶端与旋转接头螺纹连接,主轴中部与轴承座用轴承连接,所述轴套套于主轴上,且位于轴承中间,所述轴承盖置于轴承座上端,并用连接件固连,所述端盖与轴承座下端用连接件固连,所述挡水罩固定于端盖上;所述主轴下端穿过万向装置并用圆螺母锁紧;所述连接座一侧与万向装置用螺纹连接,连接座另一侧与支持螺杆上端用螺纹连接,支持螺杆下端与上抛光盘固连,毛刷卡件将毛刷盘与上抛光盘固定为一体;
所述上盘旋转装置的主轴为空心轴,上端的螺纹与旋转接头相连,下端沿径向分若干路,分别用水管连通至上抛光盘,水路由主轴顶端的旋转接头进入,流经主轴中心孔至上抛光盘;
所述传动主体包括工位单元、大挡液罩、工位盘、托盘轴、轴承、托盘轴承座、大齿轮、固定座、齿轮座、传动齿轮、公转减速机齿轮、工位传动齿轮、工位减速机齿轮、四通道旋转接头、主支座、齿爪式离合装置、工位减速电机组、公转减速电机组;
所述工位单元均布于工位盘上,所述大挡液罩固定于工位盘上并将工位单元分离;所述工位盘与托盘轴固连;所述托盘轴与托盘轴承座之间、托盘轴与固定座之间、固定座与齿轮座之间均用轴承连接;所述工位传动齿轮与托盘轴通过键连接,下端用圆螺母固定;所述四通道旋转接头与托盘轴下端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座下端与主支座用螺钉固连,所述固定座上端与托盘轴承座用螺钉固连;所述齿轮座上端与大齿轮固连,齿轮座下端与传动齿轮固连;所述传动齿轮与公转减速电机组的公转减速机齿轮啮合,工位传动齿轮与工位减速电机组的工位减速机齿轮啮合;所述工位减速电机组、公转减速电机组分别固定在机架底部框架;
每个工位单元对应一个工位感应块,所述工位感应块固定于工位盘下端;所述齿爪式离合装置固定于机架底板上,正对于工位单元中心下端;所述齿爪式离合装置上固定有接近开关座,所述接近开关座上固定有接近开关,与工位感应块对正。
进一步,所述上盘升降装置包括抬升气缸、升降固定座和线性滑轨;
所述上盘升降装置通过升降活动板与上盘旋转装置相连,所述升降固定座上端与抬升气缸用螺钉连接,所述升降固定座下端与线性滑轨固连,所述线性滑轨的滑块与升降活动板固连,所述抬升气缸的活塞杆与升降活动板螺纹连接。从而上盘升降装置可带动上盘旋转装置实现升降功能。
进一步,所述工位单元包括回转组件、小工位盘、工位传动轴、工位轴承座、自转传动齿轮、工位主动齿轮、结合套、压紧弹簧、弹簧座、单通道旋转接头;所述回转组件固定于小工位盘上,所述小工位盘固定于工位传动轴上端,所述工位轴承座套于工位传动轴上,所述工位轴承座与工位传动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自转传动齿轮通过螺钉固定于工位轴承座上;所述工位主动齿轮、结合套、压紧弹簧均套于工位传动轴上,所述工位主动齿轮与工位传动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结合套与工位轴承座通过花键连接,所述结合套可沿工位传动轴上下运动,所述压紧弹簧下端由弹簧座固定,所述压紧弹簧上端压紧结合套,结合套与工位主动齿轮通过齿爪连接,单通道旋转接头通过螺纹连接于工位传动轴下端。
进一步,所述回转组件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载盘、真空托盘、旋转轴、回转组件支撑座、自转齿轮、单通道旋转接头;所述载盘与真空托盘通过螺钉固连,所述真空托盘用螺钉固定连接于旋转轴上端,所述回转组件支撑座套于旋转轴上,所述回转组件支撑座与旋转轴之间用轴承连接,所述自转齿轮套于旋转轴下端,通过圆螺母固定自转齿轮,所述单通道旋转接头通过螺纹连接于旋转轴下端。
进一步,所述齿爪式离合装置包括基座、分离气缸、分离爪、线性滑轨;所述分离气缸固定于基座底部,所述线性滑轨的滑轨固定于基座上端左右两侧,所述滑块固定于分离爪左右两侧,所述分离爪底端与分离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工位减速电机组包括工位电机底板、工位减速机、工位电机、工位电机带轮、工位减速机带轮、V带;所述工位电机通过螺钉固定于工位电机底板上,所述工位电机带轮套于工位电机输出轴上,并通过键连接,所述工位减速机带轮套于工位减速机输出轴上,并通过键连接,所述工位电机带轮与工位减速机带轮通过V带连接。
进一步,所述公转减速电机组包括公转电机底板、公转减速机、公转电机、公转电机带轮、公转减速机带轮、V带;所述公转电机通过螺钉固定于公转电机底板上,所述公转电机带轮套于公转电机输出轴上,并通过键连接,所述公转减速机带轮套于公转减速机输出轴上,并通过键连接,所述公转电机带轮与公转减速机带轮通过V带连接。
进一步,所述真空吸附装置包括四通道旋转接头、真空管、单通道旋转接头、气动球阀、真空储气罐;所述真空管分四路连通真空储气罐至四通道旋转接头下端,所述真空储气罐与四通道旋转接头之间连接有气动球阀;所述四通道旋转接头上端分四路真空管连接至工位单元下端的单通道旋转接头下端,所述单通道旋转接头上端分若干真空管分别连接至回转组件下端的单通道旋转接头。
进一步,所述机架为框架式结构,四周设有四根圆立柱;所述电控操作箱和真空储气罐分别固定于机架的圆立柱上。
本实用新型,既能实现多工位抛光,也能实现连续式作业,极大的提高了研磨抛光效率,同时更利于自动化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连续式多工位曲面抛光机的正视图;
图2为连续式多工位曲面抛光机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连续式多工位曲面抛光机的上盘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上盘单元的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连续式多工位曲面抛光机的传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工位单元与齿爪式离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齿爪离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一种连续式多工位曲面抛光机,包括机架1,均布于机架1上的三组上盘单元2(三组上盘单元组成上盘装置),设于机架1内部下端的传动主体3,悬挂于机架1周围的电控操作箱4,以及真空吸附装置5。
所述机架1为框架式结构,四周设有四根圆立柱,所述电控操作箱4和真空储气罐5分别固定于机架1的圆立柱上。
所述上盘单元2固定在机架1顶部框架,包括上盘旋转装置和上盘升降装置;所述上盘旋转装置从上至下分别为上盘减速电机10、旋转接头11、主轴12、圆螺母13、轴承盖14、轴承座15、轴承16、轴套17、升降活动板18、挡水罩19、端盖20、万向装置21、连接座22、支撑螺杆23、上抛光盘24、上盘挡圈25、毛刷卡件26;
所述上盘旋转装置的主轴12上端通过花键与上盘减速电机10连接,主轴12顶端与旋转接头11螺纹连接,主轴12中部与轴承座15用轴承16连接,所述轴套17套于主轴12上,且位于轴承16中间,所述轴承盖14置于轴承座15上端,并用螺钉固连,所述端盖20与轴承座15下端用螺钉固连,所述挡水罩19固定于端盖20上;所述主轴12下端穿过万向装置21并用圆螺母13锁紧;所述连接座22一侧与万向装置21用螺纹连接,连接座22另一侧与支持螺杆23上端用螺纹连接,支持螺杆23下端与上抛光盘24固连,毛刷卡件26将毛刷盘(图中未标示)与上抛光盘24固定为一体;
所述上盘旋转装置的主轴12为空心轴,上端的螺纹与旋转接头11相连,下端沿径向分若干路,分别用水管连通至上抛光盘24,水路由主轴12顶端的旋转接头11进入,流经主轴12中心孔至上抛光盘24。
上盘旋转装置的动力传递路径为:上盘减速电机10-主轴12-万向装置21-连接座22-支撑螺杆23-上抛光盘24。
所述上盘升降装置包括抬升气缸9、升降固定座27和线性滑轨28。
所述上盘升降装置通过升降活动板18与上盘旋转装置相连,所述升降固定座27上端与抬升气缸9用螺钉连接,所述升降固定座27下端与线性滑轨28固连,所述线性滑轨28的滑块与升降活动板18与固连,所述抬升气缸9的活塞杆与升降活动板18用螺纹连接;从而上盘升降装置可带动上盘旋转装置实现升降功能。
上盘升降装置的动力传递路径为:抬升气缸9-升降活动板18(沿线性滑轨28)-上盘旋转装置。
传动主体3包括若干工位单元6(工位单元6的数量比上盘单元2的数量多一个)、大挡液罩8、工位盘30、托盘轴31、轴承32、托盘轴承座33、大齿轮34、固定座35、齿轮座36、传动齿轮37、公转减速机齿轮38、工位传动齿轮39、工位减速机齿轮40、四通道旋转接头41、主支座42、齿爪式离合装置29、工位减速电机组43、公转减速电机组44;
所述工位单元6均布于工位盘30上,所述大挡液罩8固定于工位盘30上并将若干工位单元6分离;所述工位盘30与托盘轴31固连;所述托盘轴31与托盘轴承座33之间、托盘轴31与固定座35之间、固定座35与齿轮座36之间均用轴承32连接;所述工位传动齿轮39与托盘轴31通过键连接,下端用圆螺母固定;所述四通道旋转接头41与托盘轴31下端用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座35下端与主支座42用螺钉固连,所述固定座35上端与托盘轴承座33用螺钉固连;所述齿轮座36上端与大齿轮34固连,齿轮座36下端与传动齿轮37固连;所述传动齿轮37与公转减速电机组44的减速机齿轮38啮合,所述工位传动齿轮39与工位减速电机组43的工位减速机齿轮40啮合;所述工位减速电机组43、公转减速电机组44分别固定在机架1底部框架;
每个工位单元6对应一个工位感应块60,所述工位感应块60固定于工位盘30下端;所述齿爪式离合装置29固定于机架1底板上,正对于工位单元6中心下端;所述齿爪式离合装置29上固定有接近开关座61,所述接近开关座61上固定有接近开关66,与工位感应块60对正。
所述工位单元6包括回转组件7、小工位盘49、工位传动轴51、工位轴承座59、自转传动齿轮52、工位主动齿轮45、结合套50、压紧弹簧56、弹簧座57、单通道旋转接头46;所述回转组件7固定于小工位盘49上,所述小工位盘49固定于工位传动轴51上端,所述工位轴承座59套于工位传动轴51上,所述工位轴承座59与工位传动轴51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自转传动齿轮52通过螺钉固定于工位轴承座上;所述工位主动齿轮45、结合套50、压紧弹簧56均套于工位传动轴51上,所述工位主动齿轮45与工位传动轴51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结合套50与工位轴承座通过花键连接,所述结合套50可沿工位传动轴51上下运动,所述压紧弹簧56下端由弹簧座57固定,所述压紧弹簧56上端压紧结合套50,所述结合套50与工位主动齿轮45通过齿爪连接,单通道旋转接头46通过螺纹连接于工位传动轴51下端。
所述回转组件7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载盘54、真空托盘55、旋转轴48、回转组件支撑座58、自转齿轮53、单通道旋转接头46;所述载盘54与真空托盘55通过螺钉固连,所述真空托盘55用螺钉固定连接于旋转轴48上端,所述回转组件支撑座58套于旋转轴48上,所述回转组件支撑座58与旋转轴48之间用轴承连接,所述自转齿轮53套于旋转轴48下端,通过圆螺母固定自转齿轮53,单通道旋转接头46通过螺纹连接于旋转轴48下端。
所述齿爪式离合装置29包括基座62、分离气缸63、分离爪64、线性滑轨65;所述分离气缸63固定于基座62底部,所述线性滑轨65的滑轨固定于基座62上端左右两侧,所述滑块固定于分离爪64左右两侧,所述分离爪64底端与分离气缸63的活塞杆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工位减速电机组43包括工位电机底板、工位减速机、工位电机、工位电机带轮、工位减速机带轮、V带;所述工位电机通过螺钉固定于工位电机底板上,所述工位电机带轮套于工位电机输出轴上,并通过键连接,所述工位减速机带轮套于工位减速机输出轴上,并通过键连接,所述工位电机带轮与工位减速机带轮通过V带连接。
所述公转减速电机组44包括公转电机底板、公转减速机、公转电机、公转电机带轮、公转减速机带轮、V带;所述公转电机通过螺钉固定于公转电机底板上,所述公转电机带轮套于公转电机输出轴上,并通过键连接,所述公转减速机带轮套于公转减速机输出轴上,并通过键连接,所述公转电机带轮与公转减速机带轮通过V带连接。
所述真空吸附装置包括四通道旋转接头、真空管、单通道旋转接头、气动球阀、真空储气罐;所述真空管分四路连通真空储气罐至四通道旋转接头下端,所述真空储气罐与四通道旋转接头之间连接有气动球阀;所述四通道旋转接头上端分四路真空管连接至工位单元下端的单通道旋转接头下端,单通道旋转接头上端分若干真空管分别连接至回转组件下端的单通道旋转接头。
工位切换的动力传递路径为:工位减速电机组43-工位减速机齿轮40-工位传动齿轮39-托盘轴31-工位盘30-工位单元6。
回转组件7的动力传递路径为:公转减速电机组44-公转减速机齿轮38-传动齿轮37-齿轮座36-大齿轮34-工位主动齿轮45-结合套50-工位传动轴51-小工位盘49-回转组件支撑座58-自转齿轮53-旋转轴48-真空托盘55-载盘54。
工作流程:启动工位减速电机组43,工位单元6依次通过操作台,设置工位切换时间,保证一个工位单元6有充足的时间将工件整齐布置于载盘54上。当四个工位单元6全部上料完成后,启动公转减速电机组44,工位单元6上的回转组件7带动工件作自转运动,同时启动上盘单元2的上盘旋转装置和上盘升降装置,工位单元6将与上盘单元2组队实现抛光作业。接近开关65当检测到某一工位单元6到达操作台,且检测完成设定的抛光要求时,齿爪式离合装置29动作,断开工位单元6的自转运动,工件停止转动,同时真空吸附装置动作,此工位单元6中的真空解除,加工完成的工件可以顺利取下,并布置下一轮待加工工件。依次控制真空吸附装置接通真空、齿爪式离合装置结合,此工位单元6进入下一轮抛光作业。依次类推,实现连续式多工位曲面抛光作业。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实现连续式多工位曲面抛光作业。
Claims (9)
1.连续式多工位曲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均布于机架上的上盘单元,设于机架内部下端的传动主体,悬挂于机架周围的电控操作箱,以及真空吸附装置;
所述上盘单元固定在机架顶部框架,包括上盘旋转装置和上盘升降装置,所述上盘旋转装置从上至下分别为上盘减速电机、旋转接头、主轴、圆螺母、轴承盖、轴承座、轴承、轴套、升降活动板、挡水罩、端盖、万向装置、连接座、支撑螺杆、上抛光盘、上盘挡圈、毛刷卡件;
所述上盘旋转装置的主轴上端通过花键与上盘减速电机连接,主轴顶端与旋转接头螺纹连接,主轴中部与轴承座用轴承连接,所述轴套套于主轴上,且位于轴承中间,所述轴承盖置于轴承座上端,并用连接件固连,所述端盖与轴承座下端用连接件固连,所述挡水罩固定于端盖上;所述主轴下端穿过万向装置并用圆螺母锁紧;所述连接座一侧与万向装置用螺纹连接,连接座另一侧与支持螺杆上端用螺纹连接,支持螺杆下端与上抛光盘固连,毛刷卡件将毛刷盘与上抛光盘固定为一体;
所述上盘旋转装置的主轴为空心轴,上端的螺纹与旋转接头相连,下端沿径向分若干路,分别用水管连通至上抛光盘,水路由主轴顶端的旋转接头进入,流经主轴中心孔至上抛光盘;
所述传动主体包括工位单元、大挡液罩、工位盘、托盘轴、轴承、托盘轴承座、大齿轮、固定座、齿轮座、传动齿轮、公转减速机齿轮、工位传动齿轮、工位减速机齿轮、四通道旋转接头、主支座、齿爪式离合装置、工位减速电机组、公转减速电机组;
所述工位单元均布于工位盘上,所述大挡液罩固定于工位盘上并将工位单元分离;所述工位盘与托盘轴固连;所述托盘轴与托盘轴承座之间、托盘轴与固定座之间、固定座与齿轮座之间均用轴承连接;所述工位传动齿轮与托盘轴通过键连接,下端用圆螺母固定;所述四通道旋转接头与托盘轴下端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座下端与主支座用螺钉固连,所述固定座上端与托盘轴承座用螺钉固连;所述齿轮座上端与大齿轮固连,齿轮座下端与传动齿轮固连;所述传动齿轮与公转减速电机组的公转减速机齿轮啮合,工位传动齿轮与工位减速电机组的工位减速机齿轮啮合;所述工位减速电机组、公转减速电机组分别固定在机架底部框架;
每个工位单元对应一个工位感应块,所述工位感应块固定于工位盘下端;所述齿爪式离合装置固定于机架底板上,正对于工位单元中心下端;所述齿爪式离合装置上固定有接近开关座,所述接近开关座上固定有接近开关,与工位感应块对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多工位曲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盘升降装置包括抬升气缸、升降固定座和线性滑轨;
所述上盘升降装置通过升降活动板与上盘旋转装置相连,所述升降固定座上端与抬升气缸用螺钉连接,所述升降固定座下端与线性滑轨固连,所述线性滑轨的滑块与升降活动板固连,所述抬升气缸的活塞杆与升降活动板螺纹连接;从而上盘升降装置可带动上盘旋转装置实现升降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续式多工位曲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单元包括回转组件、小工位盘、工位传动轴、工位轴承座、自转传动齿轮、工位主动齿轮、结合套、压紧弹簧、弹簧座、单通道旋转接头;所述回转组件固定于小工位盘上,所述小工位盘固定于工位传动轴上端,所述工位轴承座套于工位传动轴上,所述工位轴承座与工位传动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自转传动齿轮通过螺钉固定于工位轴承座上;所述工位主动齿轮、结合套、压紧弹簧均套于工位传动轴上,所述工位主动齿轮与工位传动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结合套与工位轴承座通过花键连接,所述结合套可沿工位传动轴上下运动,所述压紧弹簧下端由弹簧座固定,所述压紧弹簧上端压紧结合套,结合套与工位主动齿轮通过齿爪连接,单通道旋转接头通过螺纹连接于工位传动轴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式多工位曲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组件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载盘、真空托盘、旋转轴、回转组件支撑座、自转齿轮、单通道旋转接头;所述载盘与真空托盘通过螺钉固连,所述真空托盘用螺钉固定连接于旋转轴上端,所述回转组件支撑座套于旋转轴上,所述回转组件支撑座与旋转轴之间用轴承连接,所述自转齿轮套于旋转轴下端,通过圆螺母固定自转齿轮,所述单通道旋转接头通过螺纹连接于旋转轴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式多工位曲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爪式离合装置包括基座、分离气缸、分离爪、线性滑轨;所述分离气缸固定于基座底部,所述线性滑轨的滑轨固定于基座上端左右两侧,所述滑块固定于分离爪左右两侧,所述分离爪底端与分离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续式多工位曲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减速电机组包括工位电机底板、工位减速机、工位电机、工位电机带轮、工位减速机带轮、V带;所述工位电机通过螺钉固定于工位电机底板上,所述工位电机带轮套于工位电机输出轴上,并通过键连接,所述工位减速机带轮套于工位减速机输出轴上,并通过键连接,所述工位电机带轮与工位减速机带轮通过V带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续式多工位曲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公转减速电机组包括公转电机底板、公转减速机、公转电机、公转电机带轮、公转减速机带轮、V带;所述公转电机通过螺钉固定于公转电机底板上,所述公转电机带轮套于公转电机输出轴上,并通过键连接,所述公转减速机带轮套于公转减速机输出轴上,并通过键连接,所述公转电机带轮与公转减速机带轮通过V带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续式多工位曲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附装置包括四通道旋转接头、真空管、单通道旋转接头、气动球阀、真空储气罐;所述真空管分四路连通真空储气罐至四通道旋转接头下端,所述真空储气罐与四通道旋转接头之间连接有气动球阀;所述四通道旋转接头上端分四路真空管连接至工位单元下端的单通道旋转接头下端,所述单通道旋转接头上端分若干真空管分别连接至回转组件下端的单通道旋转接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续式多工位曲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为框架式结构,四周设有四根圆立柱;所述电控操作箱和真空储气罐分别固定于机架的圆立柱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322398.4U CN208034388U (zh) | 2018-03-09 | 2018-03-09 | 连续式多工位曲面抛光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322398.4U CN208034388U (zh) | 2018-03-09 | 2018-03-09 | 连续式多工位曲面抛光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034388U true CN208034388U (zh) | 2018-11-02 |
Family
ID=63951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322398.4U Active CN208034388U (zh) | 2018-03-09 | 2018-03-09 | 连续式多工位曲面抛光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03438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39427A (zh) * | 2019-04-25 | 2019-07-23 | 宇晶机器(长沙)有限公司 | 连续式多工位抛光机工位定位装置 |
-
2018
- 2018-03-09 CN CN201820322398.4U patent/CN20803438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39427A (zh) * | 2019-04-25 | 2019-07-23 | 宇晶机器(长沙)有限公司 | 连续式多工位抛光机工位定位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14265A (zh) | 一种连续式多工位曲面抛光机 | |
CN104972382B (zh) | 多工位圆盘式新型盆类工件数控抛光机 | |
CN201427188Y (zh) | 数控多功能车方机床 | |
CN101934486B (zh) | 多功能全自动水晶磨抛机 | |
CN205074904U (zh) | 回转体抛光生产线 | |
CN109483380A (zh) | 一种多工位打磨抛光机 | |
CN206010576U (zh) | 用于数控机床的上下料机械手 | |
CN208034388U (zh) | 连续式多工位曲面抛光机 | |
CN109940500B (zh) | 一种连续式曲面抛光机的传动装置 | |
CN206980892U (zh) | 带有行星轮系的球磨装置 | |
CN210361982U (zh) | 一种旋转工作台及立式雕刻机 | |
CN106784907B (zh) | 圆柱电池芯的磨铆加工机 | |
CN114192815B (zh) | 一种电机轴加工生产线及加工方法 | |
CN107529483A (zh) | 一种自动调节直口斜口的pvc短管切割机 | |
CN201872043U (zh) | 多功能全自动水晶磨抛机 | |
CN109909746B (zh) | 一种立轨式车铣复合机床 | |
CN215880698U (zh) | 一种高精度双列圆柱滚子轴承无损装配设备 | |
CN207189089U (zh) | 版辊法兰盘自动定位夹紧焊接机 | |
CN208084085U (zh) | 双工位行星抛光装置 | |
CN207139399U (zh) | 一种自动铣倒角设备 | |
CN206662325U (zh) | 多轴钻床 | |
CN201856011U (zh) | 攻丝机 | |
CN210731652U (zh) | 全伺服多轴驱动托盘交换机构 | |
CN211027841U (zh) | 一种保温杯的旋薄机 | |
CN109014924B (zh) | 一种压缩机轴承的生产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