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34160U - 与加工中心配套的玻璃模具雕铣用的工装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与加工中心配套的玻璃模具雕铣用的工装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34160U
CN208034160U CN201820331878.7U CN201820331878U CN208034160U CN 208034160 U CN208034160 U CN 208034160U CN 201820331878 U CN201820331878 U CN 201820331878U CN 208034160 U CN208034160 U CN 2080341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bottle die
dress seat
die clamp
rev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3187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戈剑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RI MOULD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RI MOULD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RI MOULD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ORI MOULD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3187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341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341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3416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与加工中心配套的玻璃模具雕铣用的工装夹具,包括回转床,其左端的一侧有左墙板、右端的一侧有右墙板,回转床的中心位置设减速箱输出轴轴承配合孔;回转盘驱动机构,其设在回转床朝向下的一侧;回转盘固定盘,其位于左、右墙板之间;回转盘,其与回转盘固定盘朝向上的一侧固定;瓶模座固定板,其设在回转盘朝向上的一侧;左、右瓶模夹装座设在瓶模座固定板的左、右端;左瓶模支承机构设在左瓶模夹装座上且伸展到左瓶模夹装座朝向右瓶模夹装座的一侧,右瓶模支承机构设在右瓶模夹装座上且伸展到右瓶模夹装座朝向左瓶模夹装座的一侧。满足对模腔的雕铣工艺要求;方便制作、装配、使用及检护;提高夹装效率;雕铣效率理想且保障质量。

Description

与加工中心配套的玻璃模具雕铣用的工装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加工中心配套的玻璃模具雕铣用的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
前述的加工中心是近年来发展并应用成熟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如CN104002200A(立卧复合多轴数控加工中心)、CN104476215A(一种翻板卧式加工中心)、CN104802013B(一种多面加工的数控加工中心)、CN105364491B(一种五轴数控加工中心)、CN106426590A(数控玻璃加工中心)和CN206952549U(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等等。前述的玻璃模具雕铣从其字面释义可知:在加工中心上既可对玻璃模具进行雕花,又能对玻璃模具进行铣加工。对玻璃模具雕花和/或铣加工均需将玻璃模具处于可靠夹住的夹装状态,而对玻璃模具的夹装需凭借工装夹具实现。
如业界所知,工装夹具在工业产品的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玻璃模具的加工也不例外。所谓的工装夹具是指用于在机械加工中对工件进行夹持或定位,以达到一定工艺要求的特别的装备或工具。通常需要满足在产品生产时无干涉现象、定位准确可靠和操作方便等要求。由于工装夹具具有针对制造某种产品的专属的特点,因此通用化程度低,往往由生产相应产品的厂商以量体裁衣的方式自行制作,玻璃模具生产厂商也大多以自制的方式配备各种工装夹具。近几年来,虽然各种中高档的加工中心为广大中小企业所应用,由加工中心加工产品具有速度快和质量好及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等优点,但是如果缺乏与加工中心配套的工装夹具,那么这些优点便无从体现。以将作为工件的玻璃模具付诸加工中心实施诸如刻字、雕花、钻设提模孔、开设定位槽、开设磨耗板槽、加工背心眼(挂钉孔)、铣三角、铣圆弧和攻内孔螺纹等工序时必须由工装夹具将玻璃模具可靠夹持即锁定,而工装夹具对工件的快速夹持或解除夹持即解锁的可靠与否是保证加工中心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关于玻璃模具加工用的工装夹具的技术信息,典型的如CN101659015B推荐的“加工玻璃模具用的工装夹具”和CN102689187A提供的“玻璃模具加工用转台式工装夹具”,这两项专利各有说明书的技术效果栏中记载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以下相同的缺憾:其一,由于该两项专利均是针对玻璃模具的卧置夹装(卧置夹装是指玻璃模具的模腔向下)而提出的,即并不是针对玻璃模具的模腔加工而提出的,因而没有必要使处于夹装状态的玻璃模具依需作360度的圆周方向的任意角度转动,然而对于玻璃模具模腔的雕花,毫无疑问需将模腔朝向上并且还需使玻璃模具作360度圆周方向的任意角度转动,于是由于前述两项专利均未给出能使玻璃模具作圆周方向转动的启示,因而在雕花工艺中对玻璃模具夹装不具有启示意义;其二,由于需要通过夹臂开合机构同时驱使两对夹臂相向运动或彼此斥开,因而整体结构复杂,既不利于制造与装配,也不便于日常使用与检护,尤其由于动作传递环节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夹装的可靠性。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开发适用雕花的并且能与加工中心配套的玻璃模具雕铣用的工装夹具,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玻璃模具在圆周方向依需回转而藉以满足对模腔的雕铣工艺要求、有利于显著简化结构而藉以方便制作与装配并且方便使用与检护、有益于避免对同一批次及同一规格的玻璃模具全面重复夹装而藉以提高夹装效率并且减轻在线作业人员的夹装作业强度的与加工中心配套的玻璃模具雕铣用的工装夹具。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与加工中心配套的玻璃模具雕铣用的工装夹具,包括一回转床,在该回转床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以垂直于回转床的状态固定有一左墙板,在回转床的右端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同样以垂直于回转床的状态固定有一右墙板,左、右墙板彼此对应并且在左墙板背对右墙板的一侧固定有一左墙板回转支承轴,而在右墙板背对左墙板的一侧固定有一右墙板回转轴套,在回转床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减速箱输出轴轴承配合孔;一回转盘驱动机构,该回转盘驱动机构在对应于所述减速箱输出轴轴承配合孔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回转床朝向下的一侧;一回转盘固定盘,该回转盘固定盘位于所述的左、右墙板之间,并且该回转盘固定盘的底面在与所述回转床的上表面之间保持有间隙的状态下与所述回转盘驱动机构固定连接;一回转盘,该回转盘与所述回转盘固定盘朝向上的一侧固定;一瓶模座固定板,该瓶模座固定板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回转盘朝向上的一侧;一左瓶模夹装座和一右瓶模夹装座,左瓶模夹装座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瓶模座固定板的左端,而右瓶模夹装座移动地设置在瓶模座固定板的右端并且该左、右瓶模夹装座彼此对应;一左瓶模支承机构和一右瓶模支承机构,左瓶模支承机构设置在所述左瓶模夹装座上并且伸展到左瓶模夹装座朝向右瓶模夹装座的一侧,右瓶模支承机构设置在右瓶模夹装座上并且伸展到右瓶模夹装座朝向左瓶模夹装座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回转盘固定盘的中心位置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减速箱输出轴轴承配合孔的位置开设有减速箱输出轴让位孔;所述的回转盘驱动机构包括一回转盘驱动电机和一回转盘驱动减速箱,回转盘驱动电机与回转盘驱动减速箱传动配合并且由回转盘驱动减速箱连同回转盘驱动电机在对应于所述减速箱输出轴轴承配合孔的位置与所述回转床朝向下的一侧固定,该回转盘驱动减速箱的回转盘驱动减速箱输出轴与减速箱输出轴轴承转动配合,该回转盘驱动减速箱输出轴在对应于所述减速箱输出轴让位孔的位置伸展至所述回转盘固定盘的上方并且由旋配在回转盘驱动减速箱输出轴末端的回转盘固定盘限定螺母限定,所述的减速箱输出轴轴承在对应于所述减速箱输出轴轴承配合孔的位置与所述的回转盘固定盘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回转盘驱动电机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伺服电机,所述的回转盘驱动减速箱为蜗轮减速箱;所述的减速箱输出轴轴承为平面轴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回转盘朝向上的一侧围绕回转盘的四周以辐射状态间隔开设有瓶模座固定板固定槽,在回转盘的中心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回转盘驱动减速箱输出轴的位置开设有一回转盘固定盘限定螺母操作让位孔;所述的瓶模座固定板连同所述的左瓶模夹装座以及右瓶模夹装座在对应于所述瓶模座固定板固定槽的位置与所述的回转盘朝向上的一侧固定,所述右瓶模支承机构的结构是与所述左瓶模支承机构的结构相同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瓶模座固定板的两端各通过瓶模座固定板螺钉在对应于所述的瓶模座固定板固定槽的位置与所述回转盘固定并且在该瓶模固定板朝向上的一侧开设有一对彼此并行的瓶模夹装座固定槽,该对瓶模夹装座固定槽自瓶模座固定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的左瓶模夹装座连同所述的左瓶模支承机构在对应于所述的一对瓶模夹装座固定槽的位置与所述瓶模座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而所述的右瓶模夹装座连同所述的右瓶模支承机构在对应于一对瓶模夹装座固定槽的位置与瓶模座固定板的另一端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回转盘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左、右瓶模夹装座的一端或另一端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一玻璃模具端面限位挡脚,该玻璃模具端面限位挡脚的下部在对应于所述瓶模座固定板固定槽的位置与回转盘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左瓶模夹装座的下部通过左瓶模夹装座固定螺钉在对应于所述的一对瓶模夹装座固定槽的位置与所述瓶模座固定板的一端固定,在左瓶模夹装座的中部开设有一左夹块滑动腔,该左夹块滑动腔自左瓶模夹装座的左侧贯通至右侧并且在左瓶模夹装座的上部设置有一对左夹模脚;所述右瓶模夹装座的下部通过右瓶模夹装座固定螺钉在对应于所述的一对瓶模夹装座固定槽的位置与所述瓶模座固定板的另一端固定,在右瓶模夹装座的中部开设有一右夹块滑动腔,该右夹块滑动腔自右瓶模夹装座的右侧贯通至左侧并且与所述的左夹块滑动腔相对应,在右瓶模夹装座的上部设置有一对右夹模脚,该对右夹模脚与所述的一对左夹模脚相对应;所述的左瓶模支承机构在对应的所述左夹块滑动腔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左瓶模夹装座上,所述的右瓶模支承机构在对应于所述右夹块滑动腔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右瓶模夹装座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左瓶模夹装座背对所述右瓶模夹装座的一侧并且位于左瓶模夹装座的中部开设有一左螺母板配合腔,在右瓶模夹装座背对左瓶模夹装座的一侧并且位于右瓶模夹装座的中部开设有一右螺母板配合腔,所述的左瓶模支承机构在对应于左螺母板配合腔的位置与左瓶模夹装座固定,所述的右瓶模支承机构在对应于右螺母板配合腔的位置与右瓶模夹装座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左瓶模支承机构包括一左夹块、一左夹紧调整螺杆和一左螺母板,左夹块与所述左夹块滑动腔滑动配合,并且左夹块的右侧探出左夹块滑动腔朝向所述右瓶模支承机构的一侧,在左夹块的左侧开设有一左夹块T形槽,左夹紧调整螺杆的左端构成有一左夹紧调整螺杆扳手操作头,左夹紧调整螺杆的中部穿过左螺母板,而左夹紧调整螺杆的右端探入左夹块T形槽并且构成有一左夹紧调整螺杆圆头,该左夹紧调整螺杆圆头与左夹块T形槽转动配合,左螺母板在对应于所述左螺母板配合腔的位置与左瓶模夹装座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左夹块的右侧构成有一左夹块斜面,该左夹块斜面自上向下倾斜并且倾斜方向朝向所述的右瓶模支承机构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采用了回转盘驱动机构并且将回转盘固定盘与回转盘驱动机构固定,又由于瓶模座固定板连同左、右瓶模夹装座之间的并且由左、右瓶模支承机构支承的玻璃模具在圆周方向依需回转,满足对模腔的雕铣工艺要求;之二,由于显著简化了左、右瓶模夹装座以及左、右瓶模支承机构、的结构,因而既可方便制作与装配,又能方便使用与检护;之三,由于左、右瓶模支承机构在完成了对同一规格的同一批次中的其中一个玻璃模具的夹装后无需对该同一规格及同一批次中的其它玻璃模具重新全面夹装,因而能显著提高夹装效率并且减轻在线作业人员的作业强度;之四,由于可将回转床与加工中心相配合,因而得以体现对玻璃模具的模腔的理想的雕铣效率并且保障雕铣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配套在加工中心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一回转床1,在该回转床1的左端边缘部位朝向上的一侧以垂直于回转床1的状态优选采用焊接方式固定有一左墙板11,在回转床1的右端边缘部位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同样以垂直于回转床1的状态优选采用焊接方式固定有一右墙板12,左、右墙板11、12彼此对应(即左右对应)并且在左墙板11背对右墙板12的一侧固定有一左墙板回转支承轴111,而在右墙板12背对左墙板11的一侧固定有一右墙板回转轴套121,左墙板回转支承轴111与左墙板11垂直,右墙板回转轴套121与右墙板12形成垂直关系,在回转床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减速箱输出轴轴承配合孔13;示出了一回转盘驱动机构2,该回转盘驱动机构2在对应于前述减速箱输出轴轴承配合孔13的位置设置在前述回转床1朝向下的一侧;示出了一回转盘固定盘10,该回转盘固定盘10位于前述的左、右墙板11、12之间,并且该回转盘固定盘10的底面在与前述回转床1的上表面之间保持有间隙的状态下与前述回转盘驱动机构2固定连接;示出了一回转盘3,该回转盘3通过回转盘固定螺钉34与前述回转盘固定盘10朝向上的一侧固定;示出了一瓶模座固定板20,该瓶模座固定板20移动地即可以依需调整地设置在前述回转盘3朝向上的一侧;示出了一左瓶模夹装座4和一右瓶模夹装座5,左瓶模夹装座4移动地即可调整地设置在前述瓶模座固定板20的左端,而右瓶模夹装座5移动地即可调整地设置在瓶模座固定板20的右端并且该左、右瓶模夹装座4、5彼此对应;示出了一左瓶模支承机构6和一右瓶模支承机构7,左瓶模支承机构6设置在前述左瓶模夹装座4上并且伸展到左瓶模夹装座4朝向右瓶模夹装座5的一侧,右瓶模支承机构7设置在右瓶模夹装座5上并且伸展到右瓶模夹装座5朝向左瓶模夹装座4的一侧。
继续见图1,在前述回转盘固定盘10的中心位置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减速箱输出轴轴承配合孔13的位置开设有减速箱输出轴让位孔101(图2示),该减速箱输出轴让位孔101也可称减速箱输出轴固定孔(以下同);前述的回转盘驱动机构2包括一回转盘驱动电机21和一回转盘驱动减速箱22,回转盘驱动电机21与回转盘驱动减速箱22传动配合并且由回转盘驱动减速箱22连同回转盘驱动电机21在对应于前述减速箱输出轴轴承配合孔13的位置通过减速箱固定螺钉222与前述回转床1朝向下的一侧固定,该回转盘驱动减速箱22的回转盘驱动减速箱输出轴221与减速箱输出轴轴承2211转动配合,该回转盘驱动减速箱输出轴221在对应于前述减速箱输出轴让位孔101的位置伸展至前述回转盘固定盘10的上方并且由旋配在回转盘驱动减速箱输出轴221末端的回转盘固定盘限定螺母2212限定,前述的减速箱输出轴轴承2211在对应于前述减速箱输出轴轴承配合孔13的位置与前述的回转盘固定盘10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回转盘驱动电机21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伺服电机,前述的回转盘驱动减速箱22为蜗轮减速箱;前述的减速箱输出轴轴承2211为平面轴承。
由图1所示,在前述回转盘3朝向上的一侧围绕回转盘3的四周以辐射状态间隔开设有瓶模座固定板固定槽31,在回转盘3的中心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回转盘驱动减速箱输出轴221的位置开设有一回转盘固定盘限定螺母操作让位孔32,前述瓶模座固定板固定槽31在回转盘固定盘限定螺母操作让位孔32处是断开的。前述的瓶模座固定板20连同前述的左瓶模夹装座4以及右瓶模夹装座5在对应于前述瓶模座固定板固定槽31的位置与前述的回转盘3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前述右瓶模支承机构7的结构是与前述左瓶模支承机构6的结构相同的。
继续见图1,前述瓶模座固定板20的两端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左端和右端各通过一对瓶模座固定板螺钉201在对应于前述的瓶模座固定板固定槽31的位置与前述回转盘3固定并且在该瓶模固定板20朝向上的一侧开设有一对彼此并行的瓶模夹装座固定槽202,该对瓶模夹装座固定槽202自瓶模座固定板2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即左端)延伸至另一端(即右端);前述的左瓶模夹装座4连同前述的左瓶模支承机构6在对应于一对瓶模夹装座固定槽202的位置与前述瓶模座固定板20的一端固定,而前述的右瓶模夹装座5连同前述的右瓶模支承机构7在对应于一对瓶模夹装座固定槽202的位置与瓶模座固定板20的另一端固定。
由图1所示,在前述回转盘3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左、右瓶模夹装座4、5的一端(图1所示的前端)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一玻璃模具端面限位挡脚33,该玻璃模具端面限位挡脚33的下部在对应于前述瓶模座固定板固定槽31的位置通过限位挡脚固定螺钉331与回转盘3固定。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将玻璃模具端面限位挡脚33转移至左、右瓶模夹装座4、5的另一端(即图1所示的后端)之间,那么应当视为等同的技术手段。
继续见图1,前述左瓶模夹装座4的下部通过左瓶模夹装座固定螺钉41(两对共四个)在对应于前述的一对瓶模夹装座固定槽202的位置与前述瓶模座固定板20的一端即左端固定,在左瓶模夹装座4的中部开设有一左夹块滑动腔42,该左夹块滑动腔42自左瓶模夹装座4的左侧贯通至右侧并且在左瓶模夹装座4的上部设置有即通过左夹模脚螺钉431固定有一对左夹模脚43;前述右瓶模夹装座5的下部通过右瓶模夹装座固定螺钉51(两对共四个)在对应于前述的一对瓶模夹装座固定槽202的位置与前述瓶模座固定板20的另一端(即右端)固定,在右瓶模夹装座5的中部开设有一右夹块滑动腔52,该右夹块滑动腔52自右瓶模夹装座5的右侧贯通至左侧并且与前述的左夹块滑动腔42相对应,在右瓶模夹装座5的上部设置有即通过右夹模脚螺钉531固定有一对右夹模脚53,该对右夹模脚53与前述的一对左夹模脚43相对应;前述的左瓶模支承机构6在对应的前述左夹块滑动腔42的位置设置在前述左瓶模夹装座4上,前述的右瓶模支承机构7在对应于前述右夹块滑动腔52的位置设置在前述右瓶模夹装座5上。
由图1所示,在前述左瓶模夹装座4背对前述右瓶模夹装座5的一侧即左侧并且位于左瓶模夹装座4的中部开设有一左螺母板配合腔44,在右瓶模夹装座5背对左瓶模夹装座4的一侧即右侧并且位于右瓶模夹装座5的中部开设有一右螺母板配合腔54,前述的左瓶模支承机构6在对应于左螺母板配合腔44的位置与左瓶模夹装座4固定,前述的右瓶模支承机构7在对应于右螺母板配合腔54的位置与右瓶模夹装座5固定。
继续见图1,如前述,由于右瓶模支承机构7的结构与左瓶模支承机构6的结构相同,因而在下面申请人仅对右瓶模支承机构6作详细说明,该左瓶模支承机构6包括一左夹块61、一左夹紧调整螺杆62和一左螺母板63,左夹块61与前述左夹块滑动腔42滑动配合,并且左夹块61的右侧探出左夹块滑动腔42朝向前述右瓶模支承机构7的一侧,即左滑块61的右侧探出左夹块滑动腔42的右腔口,在左夹块61的左侧开设有左夹块T形槽611,左夹紧调整螺杆62的左端构成有一用于供扳手操作的左夹紧调整螺杆扳手操作头621,左夹紧调整螺杆62的中部穿过左螺母板63的中部,而左夹紧调整螺杆62的右端探入左夹块T形槽611并且构成有一左夹紧调整螺杆圆头622,该左夹紧调整螺杆圆头622与左夹块T形槽611转动配合,左螺母板63的两端在对应于前述左螺母板配合腔44的位置与左瓶模夹装座4固定。由图1所示,在前述左螺母板配合腔44的腔底壁上开设有左螺母板固定螺钉孔441,前述的左螺母板63通过左螺母板固定螺钉631在对应于左螺母板固定螺钉孔441的位置与左瓶模夹装座4固定。
由图1所示,前述左夹块61的右侧构成有一左夹块斜面612,该左夹块斜面612自上向下倾斜并且倾斜方向朝向前述的右瓶模支承机构7的一侧。具体而言,左夹块61的左夹块斜面612与右瓶模支承机构7的结构体系的右夹块71的左侧的右夹块斜面711彼此形成倒八字形的关系。
请参见图2并且结合图1,在图2中示出了属于加工中心的结构体系的铣床座30、回转床左右位移驱动机构8和雕铣机构9,铣床座30也可称基座或机座,设置在使用场所的地坪上,该铣床座30具有一龙门架形状的机架301,回转床左右位移驱动机构8设置在铣床座30的上部,前述的回转床1设置在回转床左右位移驱动机构8上,雕铣机构9设置在机架301上并且对应于本实用新型的回转床1的上方。
继续见图2,前述的回转床左右位移驱动机构8包括左右位移驱动电机81、左右位移驱动螺杆82、左右位移拖板83、左墙板回转轴支承架84、右墙板回转轴套支承架85和回转床摆动驱动机构86,左右位移驱动电机81与铣床座60的右端面的上部固定,该左右位移驱动电机81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伺服电机,左右位移驱动螺杆82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驱动螺杆左支承座821上,而该驱动螺杆左支承座821固定在铣床座30的左端上部,左右位移驱动螺杆82的右端转动地支承在驱动螺杆右支承座822上,该驱动螺杆右支承座822固定在铣床座30的右端上部并且与左右位移驱动电机81的左右位移驱动电机轴传动连接,左右位移拖板83通过左右位移拖板螺母(图中未示出)与左右位移驱动螺杆82相配合并且该左右位移拖板83的下部与一对左右位移拖板导轨831滑动配合,而该对左右位移拖板导轨831固定在铣床座30的上部,前述的左位移驱动螺杆82对应于一对左右位移拖板导轨831之间并且与一对左右位移拖板导轨831在长度方向保持并行,左墙板回转轴支承架84通过左墙板回转轴支承架固定螺钉842与左右位移拖板83的左端固定,在该左墙板回转轴支承架84的上部设置有一左墙板回转轴支承轴承座841,所述左墙板11的左墙板回转轴111通过左墙板回转轴支承轴承1111转动地支承在左墙板回转轴支承轴承座841上,右墙板回转轴套支承架85通过右墙板回转轴套支承架固定螺钉852与左右位移拖板83的右端固定并且与左墙板回转轴支承架84相对应,在该右墙板回转轴套支承架85的上部设置有一右墙板回转轴套支承轴承座851,所述右墙板12的右墙板回转轴套121通过右墙板回转轴套支承轴承1211转动地支承在右墙板回转轴套支承轴承座851上,回转床摆动驱动机构86设置在右墙板回转轴套支承架85上并且与右墙板回转轴套121连接。
当左右位移驱动电机81工作时,由其带动左右位移驱动螺杆82,由于左右位移拖板83通过左右位移拖板螺母与左右位移驱动螺杆82相配合并且与一对左右位移拖板导轨831滑动配合,因而由左右位移驱动螺杆82带动左右位移拖板83循着一对左右位移拖板导轨831滑动。由左右位移拖板83带动左墙板回转轴支承架84以及右墙板回转轴套支承架85随左右位移拖板83同步移动,最终带动本实用新型的回转床1以及以回转床1为载体设置的由图1所示的所有部件也相应同步移动。左右位移拖板83向左或向右移动取决于左右位移驱动电机82顺时针或逆时针工作的状态。
前述的回转床摆动驱动机构86包括摆动驱动电机861、摆驱动减速箱862和减速箱支承座863,摆动驱动电机861与摆动驱动减速箱862传动配合并且由摆动驱动减速箱862连同摆动驱动电机861固定在减速箱支承座863上,而该减速箱支承座863通过减速箱支承座固定螺钉8631与前述右墙板回转轴套支承架85的下部固定。前述摆动驱动减速箱862的减速箱轴8621插入前述右墙板回转轴套121内并且与右墙板回转轴套121键配合固定连接。
前述的摆动驱动电机86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伺服电机,当其工作时,则带动摆动驱动减速箱862,经摆动驱动减速箱862减速并且由减速箱轴8621带动右墙板回转轴套121,由右墙板回转轴套121带动右墙板12并使回转床1摆动,回转床1由前向后圆弧摆动即由前向后圆弧转动一个角度或者由后向前圆弧摆动即由后向前圆弧转动一个角度取决于摆动驱动电机86的顺时针或逆时针工作状态。
上面提及的雕铣机构9包括横向拖板架91、横向螺杆驱动电机92、横向螺杆93、升降架94、升降螺杆驱动电机95、升降螺杆96、雕铣刀驱动轮97和雕铣刀98,横向拖板架91通过横向托板架滑块911与一对横向导轨9111滑动配合,而该对横向导轨9111与前述机架301的左侧固定并且该对横向导轨9111彼此上下并行,横向螺杆驱动电机92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伺服电机,该横向螺杆驱动电机92固定在机架301上,横向螺杆93的两端(前端和后端)转动地支承在机架30上并且该横向螺杆93的后端与横向螺杆驱动电机92的电机轴传动连接,前述的横向拖板架91通过拖板架螺母912与横向螺杆93相配合(螺纹配合),升降架94与一对升降架导轨941滑动配合,而该对升降架导轨941以纵向并行状态与横向拖板架91的左侧固定,并且升降架94还通过升降架螺母与升降螺杆96螺纹配合,升降螺杆驱动电机95固定在升降螺杆驱动电机座951上,该升降螺杆驱动电座951通过电机座螺钉9511与横向拖板架91的上部固定,升降螺杆驱动电机95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伺服电机,该升降螺杆驱动电机95的电机轴朝向下并且与升降螺杆96的上端传动连接,前述升降架94通过前述升降架螺母与升降螺杆96的中部螺纹配合,升降螺杆96的下端转动地支承在升降螺杆支承座961上,而该升降螺杆支承座961与横向拖板架91的下端固定,雕铣刀驱动轮97为皮带轮,由图中以虚线示出的雕铣刀驱动电机99驱动。具体是:由雕铣刀驱动电机99驱动固定在雕铣刀驱动电机99的电机轴上的主动皮带轮,经皮带带动雕铣刀驱动轮97,由于雕铣刀驱动轮97固定在雕铣刀传动轴971的上端,又由于雕铣刀98固定在雕铣刀传动轴971的下端,并且对应于夹装在左、右瓶模夹装座4、5之间的玻璃模具40的上方,因而由雕铣刀驱动轮97带动雕铣刀传动轴971,由雕铣刀传动轴971带动雕铣刀98,前述的雕铣刀驱动电机99安装在升降架94上。
由前述横向螺杆驱动电机92使横向螺杆93转动,由于横向拖板架91通过横向拖板架螺母912与横向螺杆93螺纹传动配合并且还通过横向拖板架滑块911与一对横向导轨9111滑动配合,因而由横向螺杆驱动电机92的正转或反转使横向螺杆93相应正转或反转,带动横向拖板架91向前或向后位移。
由前述升降螺杆驱动电机95使升降螺杆96转动,由升降螺杆96带动升降架94循着一对升降架导轨941下行或上行,使前述的雕铣刀98也相应上行或下行,以由雕铣刀98对玻璃模具40的模腔401雕铣出工艺所要求的花纹图案。
当要对有待于雕铣的玻璃模具40夹装于前述左、右瓶模夹装座4、5之间时,先将玻璃模具40以其模腔401朝向上的状态支承于前述左夹块61的左夹块斜面612与右夹块71的右夹块斜面711之间,并且使玻璃模具40的前端端面与前述的玻璃模具端面限位挡脚33贴触,再通过对左、右夹模脚43、53的操作,使左、右夹模脚43、53分别对玻璃模具40的两侧的合模面(也可称“合缝面”)迫持,再接着由在线操作人员通过工具如扳手对左夹紧调整螺杆62的左夹紧调整螺杆扳手操作头621进行操作,由左夹紧调整螺杆62将左夹块61朝向右位移(以图1状态为例),由左夹块61的左夹块斜面612迫使玻璃模具40向上位移,在一对左夹模脚43的配合下将玻璃模具40的一侧可靠夹住。同例,右夹块71的右夹块斜面711迫使玻璃模具40向上位移并且在一对右夹模脚53的配合下将玻璃模具40的另一侧可靠夹住。
在雕铣机构9对模腔401雕铣的过程中由回转盘驱动机构2按照电气控制器设定的工艺要求而可使玻璃模具40在360°方向依需顺/逆回转所需的角度,具体是:回转盘驱动电机21工作,由其带动回转盘驱动减速箱22,由回转盘驱动减速箱输出轴221带动回转盘固定盘10,由回转盘固定盘10带动与其固定的回转盘3,由回转盘3带动瓶模座固定板20,由瓶模座固定板20带动左、右瓶模夹装座4、5,从而带动夹装在左、右瓶模夹装座4、5之间的并同时由左、右瓶模支承机构6、7支承着的玻璃模具40转动,玻璃模具40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的方向取决于回转盘驱动电机21的顺时针或逆时针工作状态。
在雕铣过程中,回转床1的圆弧方向的摆动回转由前述回转架摆动驱动机构86担当,回转床1的左右移动由前述的回转床左右位移驱动机构8担当。雕铣刀98的前后位移由前述的横向螺杆驱动电机92担当;雕铣刀98的上下位移由前述的升降螺杆驱动电机95担当;雕铣刀98的工作与否由前述的雕铣刀驱动电机99担当。由于这些动作过程已在上面作了说明,因而不再赘述。雕铣完成后,雕铣刀98向上离开模腔401,由在线作业人员通过对左、右夹模脚43、53的操作而取离完成了雕铣的玻璃模具40并且将下一个有待于雕铣的玻璃模具40进行夹装,由于玻璃模具40为同一批次及同一规格,因而不需要再次对前述的左夹紧调整螺杆62的左夹紧调整螺杆扳手操作头621进行操作,可提高夹紧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10)

1.一种与加工中心配套的玻璃模具雕铣用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回转床(1),在该回转床(1)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以垂直于回转床(1)的状态固定有一左墙板(11),在回转床(1)的右端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同样以垂直于回转床(1)的状态固定有一右墙板(12),左、右墙板(11、12)彼此对应并且在左墙板(11)背对右墙板(12)的一侧固定有一左墙板回转支承轴(111),而在右墙板(12)背对左墙板(11)的一侧固定有一右墙板回转轴套(121),在回转床(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减速箱输出轴轴承配合孔(13);一回转盘驱动机构(2),该回转盘驱动机构(2)在对应于所述减速箱输出轴轴承配合孔(13)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回转床(1)朝向下的一侧;一回转盘固定盘(10),该回转盘固定盘(10)位于所述的左、右墙板(11、12)之间,并且该回转盘固定盘(10)的底面在与所述回转床(1)的上表面之间保持有间隙的状态下与所述回转盘驱动机构(2)固定连接;一回转盘(3),该回转盘(3)与所述回转盘固定盘(10)朝向上的一侧固定;一瓶模座固定板(20),该瓶模座固定板(20)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回转盘(3)朝向上的一侧;一左瓶模夹装座(4)和一右瓶模夹装座(5),左瓶模夹装座(4)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瓶模座固定板(20)的左端,而右瓶模夹装座(5)移动地设置在瓶模座固定板(20)的右端并且该左、右瓶模夹装座(4、5)彼此对应;一左瓶模支承机构(6)和一右瓶模支承机构(7),左瓶模支承机构(6)设置在所述左瓶模夹装座(4)上并且伸展到左瓶模夹装座(4)朝向右瓶模夹装座(5)的一侧,右瓶模支承机构(7)设置在右瓶模夹装座(5)上并且伸展到右瓶模夹装座(5)朝向左瓶模夹装座(4)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加工中心配套的玻璃模具雕铣用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转盘固定盘(10)的中心位置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减速箱输出轴轴承配合孔(13)的位置开设有减速箱输出轴让位孔(101);所述的回转盘驱动机构(2)包括一回转盘驱动电机(21)和一回转盘驱动减速箱(22),回转盘驱动电机(21)与回转盘驱动减速箱(22)传动配合并且由回转盘驱动减速箱(22)连同回转盘驱动电机(21)在对应于所述减速箱输出轴轴承配合孔(13)的位置与所述回转床(1)朝向下的一侧固定,该回转盘驱动减速箱(22)的回转盘驱动减速箱输出轴(221)与减速箱输出轴轴承(2211)转动配合,该回转盘驱动减速箱输出轴(221)在对应于所述减速箱输出轴让位孔(101)的位置伸展至所述回转盘固定盘(10)的上方并且由旋配在回转盘驱动减速箱输出轴(221)末端的回转盘固定盘限定螺母(2212)限定,所述的减速箱输出轴轴承(2211)在对应于所述减速箱输出轴轴承配合孔(13)的位置与所述的回转盘固定盘(10)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与加工中心配套的玻璃模具雕铣用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盘驱动电机(21)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伺服电机,所述的回转盘驱动减速箱(22)为蜗轮减速箱;所述的减速箱输出轴轴承(2211)为平面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与加工中心配套的玻璃模具雕铣用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转盘(3)朝向上的一侧围绕回转盘(3)的四周以辐射状态间隔开设有瓶模座固定板固定槽(31),在回转盘(3)的中心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回转盘驱动减速箱输出轴(221)的位置开设有一回转盘固定盘限定螺母操作让位孔(32);所述的瓶模座固定板(20)连同所述的左瓶模夹装座(4)以及右瓶模夹装座(5)在对应于所述瓶模座固定板固定槽(31)的位置与所述的回转盘(3)朝向上的一侧固定,所述右瓶模支承机构(7)的结构是与所述左瓶模支承机构(6)的结构相同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与加工中心配套的玻璃模具雕铣用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瓶模座固定板(20)的两端各通过瓶模座固定板螺钉(201)在对应于所述的瓶模座固定板固定槽(31)的位置与所述回转盘(3)固定并且在该瓶模固定板(20)朝向上的一侧开设有一对彼此并行的瓶模夹装座固定槽(202),该对瓶模夹装座固定槽(202)自瓶模座固定板(2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的左瓶模夹装座(4)连同所述的左瓶模支承机构(6)在对应于所述的一对瓶模夹装座固定槽(202)的位置与所述瓶模座固定板(20)的一端固定,而所述的右瓶模夹装座(5)连同所述的右瓶模支承机构(7)在对应于一对瓶模夹装座固定槽(202)的位置与瓶模座固定板(20)的另一端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与加工中心配套的玻璃模具雕铣用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转盘(3)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左、右瓶模夹装座(4、5)的一端或另一端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一玻璃模具端面限位挡脚(33),该玻璃模具端面限位挡脚(33)的下部在对应于所述瓶模座固定板固定槽(31)的位置与回转盘(3)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与加工中心配套的玻璃模具雕铣用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瓶模夹装座(4)的下部通过左瓶模夹装座固定螺钉(41)在对应于所述的一对瓶模夹装座固定槽(202)的位置与所述瓶模座固定板(20)的一端固定,在左瓶模夹装座(4)的中部开设有一左夹块滑动腔(42),该左夹块滑动腔(42)自左瓶模夹装座(4)的左侧贯通至右侧并且在左瓶模夹装座(4)的上部设置有一对左夹模脚(43);所述右瓶模夹装座(5)的下部通过右瓶模夹装座固定螺钉(51)在对应于所述的一对瓶模夹装座固定槽(202)的位置与所述瓶模座固定板(20)的另一端固定,在右瓶模夹装座(5)的中部开设有一右夹块滑动腔(52),该右夹块滑动腔(52)自右瓶模夹装座(5)的右侧贯通至左侧并且与所述的左夹块滑动腔(42)相对应,在右瓶模夹装座(5)的上部设置有一对右夹模脚(53),该对右夹模脚(53)与所述的一对左夹模脚(43)相对应;所述的左瓶模支承机构(6)在对应的所述左夹块滑动腔(42)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左瓶模夹装座(4)上,所述的右瓶模支承机构(7)在对应于所述右夹块滑动腔(52)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右瓶模夹装座(5)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与加工中心配套的玻璃模具雕铣用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瓶模夹装座(4)背对所述右瓶模夹装座(5)的一侧并且位于左瓶模夹装座(4)的中部开设有一左螺母板配合腔(44),在右瓶模夹装座(5)背对左瓶模夹装座(4)的一侧并且位于右瓶模夹装座(5)的中部开设有一右螺母板配合腔(54),所述的左瓶模支承机构(6)在对应于左螺母板配合腔(44)的位置与左瓶模夹装座(4)固定,所述的右瓶模支承机构(7)在对应于右螺母板配合腔(54)的位置与右瓶模夹装座(5)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与加工中心配套的玻璃模具雕铣用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瓶模支承机构(6)包括一左夹块(61)、一左夹紧调整螺杆(62)和一左螺母板(63),左夹块(61)与所述左夹块滑动腔(42)滑动配合,并且左夹块(61)的右侧探出左夹块滑动腔(42)朝向所述右瓶模支承机构(7)的一侧,在左夹块(61)的左侧开设有一左夹块T形槽(611),左夹紧调整螺杆(62)的左端构成有一左夹紧调整螺杆扳手操作头(621),左夹紧调整螺杆(62)的中部穿过左螺母板(63),而左夹紧调整螺杆(62)的右端探入左夹块T形槽(611)并且构成有一左夹紧调整螺杆圆头(622),该左夹紧调整螺杆圆头(622)与左夹块T形槽(611)转动配合,左螺母板(63)在对应于所述左螺母板配合腔(44)的位置与左瓶模夹装座(4)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与加工中心配套的玻璃模具雕铣用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块(61)的右侧构成有一左夹块斜面(612),该左夹块斜面(612)自上向下倾斜并且倾斜方向朝向所述的右瓶模支承机构(7)的一侧。
CN201820331878.7U 2018-03-12 2018-03-12 与加工中心配套的玻璃模具雕铣用的工装夹具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0341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31878.7U CN208034160U (zh) 2018-03-12 2018-03-12 与加工中心配套的玻璃模具雕铣用的工装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31878.7U CN208034160U (zh) 2018-03-12 2018-03-12 与加工中心配套的玻璃模具雕铣用的工装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34160U true CN208034160U (zh) 2018-11-02

Family

ID=63950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31878.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034160U (zh) 2018-03-12 2018-03-12 与加工中心配套的玻璃模具雕铣用的工装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3416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02246A (zh) * 2018-03-12 2018-06-26 苏州东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与加工中心配套的玻璃模具雕铣用的工装夹具
CN110788554A (zh) * 2019-11-30 2020-02-14 沈高法 一种汽车配件焊接用可调式工装夹具
CN113134770A (zh) * 2021-04-21 2021-07-20 常熟建华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模具维修用夹具
CN113275907A (zh) * 2021-05-31 2021-08-20 浙江兰溪市海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四型瓶加工专机自动调整瓶口加工同轴位置的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02246A (zh) * 2018-03-12 2018-06-26 苏州东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与加工中心配套的玻璃模具雕铣用的工装夹具
WO2019174346A1 (zh) * 2018-03-12 2019-09-19 苏州东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与加工中心配套的玻璃模具雕铣用的工装夹具
CN108202246B (zh) * 2018-03-12 2023-04-07 苏州东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与加工中心配套的玻璃模具雕铣用的工装夹具
CN110788554A (zh) * 2019-11-30 2020-02-14 沈高法 一种汽车配件焊接用可调式工装夹具
CN113134770A (zh) * 2021-04-21 2021-07-20 常熟建华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模具维修用夹具
CN113275907A (zh) * 2021-05-31 2021-08-20 浙江兰溪市海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四型瓶加工专机自动调整瓶口加工同轴位置的装置
CN113275907B (zh) * 2021-05-31 2023-04-07 浙江兰溪市海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ⅳ型瓶加工专机自动调整瓶口加工同轴位置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02246A (zh) 与加工中心配套的玻璃模具雕铣用的工装夹具
CN208034160U (zh) 与加工中心配套的玻璃模具雕铣用的工装夹具
CN106112752B (zh) 适用于整体叶盘全型面磨抛加工的砂带磨削中心
CN101157255B (zh) 具有八轴五联动功能的多功能石材加工中心
CN203765385U (zh) 双工位数控加工中心
CN202571941U (zh) 玻璃模具加工用的转台式工装夹具
CN211219646U (zh) 一种滑动夹镗孔用旋转台
CN107186602A (zh) 一种五轴数控抛光机
CN102689187A (zh) 玻璃模具加工用的转台式工装夹具
CN209565824U (zh) 与加工中心配套的玻璃模具加工用组合夹具
CN108838447A (zh) 一种铣削加工机
CN211219632U (zh) 夹持装置及数控机床
CN107855839B (zh) 一种圆弧形刀刃研磨装置
CN102848030A (zh) 一种螺旋锥齿轮加工机床
CN115229503A (zh) 一台用于车铣复合加工多轴铣削加工的智能数控机床设备
CN205551983U (zh) 数控万能流水加工中心
US3688611A (en) Device for machining inside spherical surfaces especially for vertical lathe
CN110625450A (zh) 一种四轴立式数控开刃口设备
CN110421216A (zh) 一种螺旋锥齿轮加工机床
CN103273779B (zh) 全自动平珠车花机及其加工方法
CN210161835U (zh) 一种五轴立体雕刻机
CN204843535U (zh) 一种加工鞋模的两轴数控装置
CN211940026U (zh) 一种高精度高扭矩角度定位夹具
CN1718448A (zh) 一种雕刻机
CN208341829U (zh) 一种数控卧铣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40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