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24477U - 一种实现油气分离的气缸盖罩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油气分离的气缸盖罩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24477U
CN208024477U CN201721876242.2U CN201721876242U CN208024477U CN 208024477 U CN208024477 U CN 208024477U CN 201721876242 U CN201721876242 U CN 201721876242U CN 208024477 U CN208024477 U CN 208024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gas
separation
valve block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7624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文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Tengle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Tengle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Tengle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Tengle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7624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24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24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244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的实现油气分离的气缸盖罩结构,所述的实现油气分离的气缸盖罩结构的罩盖本体(1)的罩盖顶板(12)设置油气分离挡板(6),油气分离挡板(6)延伸到罩盖底板(2)上的回油槽(10)内,油气分离挡板(6)下端设置的阀片(7)上端与油气分离挡板(6)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油气分离的气缸盖罩结构,结构简单,能够防止油气混合气体未经过油气分离就通过回油槽及回油口流回油底壳,同时防止未经油气分离的油气混合气体通过油气分离挡板后的回油槽直接从出气口排出,确保油气混合气体能够充分进行油气分离,提高发动机油气分离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油气分离的气缸盖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实现油气分离的气缸盖罩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气缸盖罩内置式油气分离结构对回油处理是直接在底板上开回油口,油气混合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气道,经油气分离后的气体通过出气口排出,而留在气道壁及分离挡板上的通过回油口流回油底壳。但实际上,分离出来的机油不能把回油口封闭,通常油气混合气体中的气体会重新进入气道,尤其是混合气体在未有效油气分离前就会通过油气分离挡板后的回油槽直接进入出气口排出,或从回油口流回油底壳,严重影响油气分离效果,影响发动机整体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防止油气混合气体未经过油气分离就通过回油槽及回油口流回油底壳,同时防止未经油气分离的油气混合气体通过油气分离挡板后的回油槽直接从出气口排出,确保油气混合气体能够充分进行油气分离,明显提高发动机工作时油气分离效果,提高发动机整体性能的实现油气分离的气缸盖罩结构。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实现油气分离的气缸盖罩结构,所述的实现油气分离的气缸盖罩结构包括罩盖本体,罩盖本体的罩盖底板上设置进气口,罩盖本体的罩盖侧面上设置出气口,罩盖本体的罩盖顶板设置油气分离挡板,罩盖底板上设置回油槽,油气分离挡板下端的阀片延伸到罩盖底板上的回油槽内,油气分离挡板下端设置的阀片上端与油气分离挡板连接,靠近油气分离挡板的罩盖底板上设置回油口,回油槽与回油口连通。
所述的阀片未受到机油重量的压力时,阀片设置为能够阻断回油槽与回油口8的连通的结构,阀片受到机油重量的压力推动阀片移动时,阀片设置为不再阻断回油槽与回油口的连通的结构。
所述的油气分离挡板靠近罩盖底板位置设置回油槽,阀片设置为由带柔性的塑料制成的结构,阀片竖直布置在油气分离挡板下端一侧,油气分离挡板下端的阀片上端固定贴合在油气分离挡板上,机油推动阀片7移动时,阀片7设置为能够从竖直状态移动为倾斜布置的结构。
所述的进气口设置为能够进入大部分发动机产生的油气混合气体的结构,回油口设置为能够进入小部分发动机产生的油气混合气体的结构,油气分离挡板和阀片设置为能够阻挡油气混合气体进入出气口的结构。
所述的油气混合气体经过油气分离挡板分离时,油气混合气体中的气体设置为能够经过油气分离挡板从出气口排出的结构,油气混合气体中的机油设置为能够顺着油气分离挡板流下,堆积在回油槽的结构,所述的机油在阀片上堆积后,机油重量设置为能够推动阀片移动的结构,阀片移动时,机油经过回油槽流入回油口。
所述的罩盖本体还包括气道,油气混合气体从进气口进入罩盖本体内时,油气混合气体设置为能够先经过气道的结构,经过气道后的油气混合气体设置为能够经过油气分离挡板进行分离的结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现油气分离的气缸盖罩结构,当发动机运行后,产生油气混合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气缸盖罩内,然后油气混合气体向油气分离挡板一侧移动,通过油气分离挡板进行分离,在阀片的作用下,阀片能够将油气分离挡板与回油槽断开,因此,油气混合气体无法通过回油槽,避免未经过油气分离的油气混合气体直接从出气口排出,油气混合气体只能通过油气分离挡板进行油气分离,而随着油气分离后的机油不断汇聚,机油堆积在回油槽内,机油自身压力逐渐增加并最终推动阀片发生位移,这时,回油槽与回油口连通,机油通过回油槽流入回油口,最终流回油底壳。机油流回油底壳后,阀片上受到的压力消除,阀片回复初始位置,重新将回油槽与回油口断开,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未充分油气分离的气体直接从出气口排出。重复上述动作,就能够配合发动机工作状态,有效进行油气分离。发动机工作时,油气混合气体绝大多数通过进气口进入,进行充分油气分离,提高油气分离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油气分离的气缸盖罩结构,结构简单,能够防止油气混合气体未经过油气分离就通过回油槽及回油口流回油底壳,同时防止未经油气分离的油气混合气体通过油气分离挡板后的回油槽直接从出气口排出,确保油气混合气体能够充分进行油气分离,明显提高发动机工作时油气分离效果,提高发动机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现油气分离的气缸盖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罩盖本体;2、罩盖底板;3、进气口;4、罩盖侧面;5、出气口;6、油气分离挡板;7、阀片;8、回油口;9、间隙部;10、回油槽;11、气道;12、罩盖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实现油气分离的气缸盖罩结构,所述的实现油气分离的气缸盖罩结构包括罩盖本体1,罩盖本体1的罩盖底板2上设置进气口3,罩盖本体1的罩盖侧面4上设置出气口5,罩盖本体1的罩盖顶板12设置油气分离挡板6,罩盖底板2上设置回油槽10,油气分离挡板6下端的阀片7延伸到罩盖底板2上的回油槽10内,油气分离挡板6下端设置的阀片7与油气分离挡板6连接,靠近油气分离挡板6的罩盖底板2上设置回油口8,回油槽10与回油口8连通。上述结构,当发动机运行后,产生油气混合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气缸盖罩内,然后油气混合气体向油气分离挡板一侧移动,通过油气分离挡板进行分离,在阀片7的作用下,阀片能够将油气分离挡板与回油槽断开,因此,油气混合气体无法通过回油槽,避免未经过油气分离的油气混合气体直接从出气口排出,油气混合气体只能通过油气分离挡板进行油气分离,而随着油气分离后的机油不断汇聚,机油堆积回油槽内,机油自身压力逐渐增加并最终推动阀片发生位移(开启),这时,回油槽与回油口连通,机油通过回油槽流入回油口,最终流回油底壳。机油流回油底壳后,阀片上受到的压力消除,阀片回复初始位置,重新将回油槽与回油口断开,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未充分油气分离的气体直接从出气口排出。重复上述动作,就能够配合发动机工作状态,有效进行油气分离。这样,发动机工作时,油气混合气体绝大多数通过进气口进入气道迷宫,进行充分的油气分离,极大地提高油气分离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油气分离的气缸盖罩结构,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防止油气混合气体未经过油气分离就通过回油槽及回油口流回油底壳,同时防止未经油气分离的油气混合气体通过油气分离挡板后的回油槽直接从出气口排出,确保油气混合气体能够充分进行油气分离,明显提高发动机工作时油气分离效果,提高发动机整体性能。
所述的阀片7未受到机油重量的压力时,阀片7设置为能够阻断回油槽10与回油口8的连通的结构,阀片7受到机油重量的压力推动阀片7移动时,阀片7设置为不再阻断回油槽10与回油口8的连通的结构。上述结构,在油气混合气体分离出的机油向下流动,从而在回油槽内堆积,当机油堆积量较少时,阀片不会移动,保持原位,隔断气道与回油槽及回油口的连通,这时,油气混合气体只能通过油气分离挡板进行分离,分离的气体经过出气口排出。而分离的机油堆积到一定量时,推动阀片发生位移,从而使得气道与回油槽及回油口连通,分离的机油通过回油槽流到回油口,再通过回油口流回到油底壳内。
所述的油气分离挡板靠近罩盖底板位置设置回油槽,阀片7设置为由带柔性的塑料制成的结构,阀片竖直布置在油气分离挡板6下端一侧,油气分离挡板下端的阀片上端固定贴合在油气分离挡板6上,机油推动阀片7移动时,阀片7设置为能够从竖直状态移动为倾斜布置的结构。上述结构,阀片为带柔性的塑料材料制成,在阀片受到压力后,阀片能够发生倾斜,从而气道与回油槽及回油口通断的控制,有效避免未经油气分离的油气混合气体经过回油槽后再通过回油口流入油底壳,也能够有效避免未经油气分离的油气混合气体经过回油槽后直接从排气口排出,从而全面提高油气分离效果,提高发动机整体性能。
所述的进气口3设置为能够进入大部分发动机产生的油气混合气体的结构,回油口8设置为能够进入小部分发动机产生的油气混合气体的结构,油气分离挡板6和阀片7设置为能够阻挡油气混合气体进入出气口5的结构。上述结构,油气分离挡板和阀片配合,有效提高油气分离效果,提高发动机整体性能。
所述的油气混合气体经过油气分离挡板6分离时,油气混合气体中的气体设置为能够经过油气分离挡板6从出气口5排出的结构,油气混合气体中的机油设置为能够顺着油气分离挡板6流下,堆积在回油槽内,机油在回油槽内堆积后,机油重量设置为能够推动阀片7移动的结构,阀片7移动时,阀片7设置为能够延伸到回油槽10内的结构。
所述的罩盖本体1还包括气道11,油气混合气体从进气口3进入罩盖本体1内时,油气混合气体设置为能够先经过气道11的结构,经过气道11后的油气混合气体设置为能够经过油气分离挡板6进行分离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现油气分离的气缸盖罩结构,当发动机运行后,产生油气混合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气缸盖罩内,然后油气混合气体向油气分离挡板一侧移动,通过油气分离挡板进行分离,在阀片的作用下,阀片能够将油气分离挡板与回油槽断开,因此,油气混合气体无法通过回油槽,避免未经过油气分离的油气混合气体直接从出气口排出,油气混合气体只能通过油气分离挡板进行油气分离,而随着油气分离后的机油不断汇聚,机油堆积在回油槽内,机油自身压力逐渐增加并最终推动阀片发生位移,这时,回油槽与回油口连通,机油通过回油槽流入回油口,最终流回油底壳。机油流回油底壳后,阀片上受到的压力消除,阀片回复初始位置,重新将回油槽与回油口断开,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未充分油气分离的气体直接从出气口排出。重复上述动作,就能够配合发动机工作状态,有效进行油气分离。发动机工作时,油气混合气体绝大多数通过进气口进入,进行充分油气分离,提高油气分离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油气分离的气缸盖罩结构,结构简单,能够防止油气混合气体未经过油气分离就通过回油槽及回油口流回油底壳,同时防止未经油气分离的油气混合气体通过油气分离挡板后的回油槽直接从出气口排出,确保油气混合气体能够充分进行油气分离,明显提高发动机工作时油气分离效果,提高发动机整体性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实现油气分离的气缸盖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现油气分离的气缸盖罩结构包括罩盖本体(1),罩盖本体(1)的罩盖底板(2)上设置进气口(3),罩盖本体(1)的罩盖侧面(4)上设置出气口(5),罩盖本体(1)的罩盖顶板(12)设置油气分离挡板(6),罩盖底板(2)上设置回油槽(10),油气分离挡板(6)下端的阀片(7)延伸到罩盖底板(2)上的回油槽(10)内,油气分离挡板(6)下端的阀片(7)上端与油气分离挡板(6)连接,靠近油气分离挡板(6)的罩盖底板(2)上设置回油口(8),回油槽(10)与回油口(8)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油气分离的气缸盖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片(7)未受到机油重量的压力时,阀片(7)设置为能够阻断回油槽(10)与回油口(8)的连通的结构,阀片(7)受到机油重量的压力推动阀片(7)移动时,阀片(7)设置为不再阻断回油槽(10)与回油口(8)的连通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现油气分离的气缸盖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油气分离挡板(6)靠近罩盖底板(2)位置设置回油槽(10),阀片(7)设置为由带柔性的塑料制成的结构,阀片(7)竖直布置在油气分离挡板(6)下端一侧,油气分离挡板(6)下端的阀片(7)上端固定贴合在油气分离挡板(6)上,机油推动阀片(7)移动时,阀片(7)设置为能够从竖直状态移动为倾斜布置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现油气分离的气缸盖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口(3)设置为能够进入大部分发动机产生的油气混合气体的结构,回油口(8)设置为能够进入小部分发动机产生的油气混合气体的结构,油气分离挡板(6)和阀片(7)设置为能够阻挡油气混合气体进入出气口(5)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现油气分离的气缸盖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油气混合气体经过油气分离挡板(6)分离时,油气混合气体中的气体设置为能够经过油气分离挡板(6)从出气口(5)排出的结构,油气混合气体中的机油设置为能够顺着油气分离挡板(6)流下,堆积在回油槽(10)内的结构,机油在回油槽(10)上堆积后,机油重量设置为能够推动阀片(7)移动的结构,机油推动阀片(7)移动时,机油设置为经过回油槽(10)流入回油口(8)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现油气分离的气缸盖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盖本体(1)还包括气道(11),油气混合气体从进气口(3)进入罩盖本体(1)内时,油气混合气体设置为能够先经过气道(11)的结构,经过气道(11)后的油气混合气体设置为能够经过油气分离挡板(6)进行分离的结构。
CN201721876242.2U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实现油气分离的气缸盖罩结构 Active CN208024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76242.2U CN208024477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实现油气分离的气缸盖罩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76242.2U CN208024477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实现油气分离的气缸盖罩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24477U true CN208024477U (zh) 2018-10-30

Family

ID=63900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76242.2U Active CN208024477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实现油气分离的气缸盖罩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244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9544A (zh) * 2019-07-29 2019-09-20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在发动机缸盖罩内的高效油气分离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9544A (zh) * 2019-07-29 2019-09-20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在发动机缸盖罩内的高效油气分离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24477U (zh) 一种实现油气分离的气缸盖罩结构
CN202214704U (zh) 一种初期雨水自动分离弃流系统
CN101306852A (zh)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CN201883503U (zh) 一种储水浮桶的进水结构
CN204827414U (zh) 一种井下气液固三相分离器
CN202630030U (zh) 智能化多效虹吸凝水蒸汽回收机
CN105201681B (zh) 一种罩盖
CN204920932U (zh) 一种旋流除砂器
CN208375910U (zh) 注塑模具集成油缸板
CN202207633U (zh) 一种新型石膏浆液过流箱
CN203145914U (zh) 高压自动排砂装置
CN202791353U (zh) 管式分离液塞捕集装置
CN206495303U (zh) 一种雨水溢流弃流一体井
CN201823433U (zh) 多支管气液两相分离器
CN204605509U (zh) 一种改进的拖拉机用油箱
CN204307495U (zh) 一种新型气液分离器
CN204502590U (zh) 一种立式气液分离装置
CN203272121U (zh) 一种柱塞泵液力端总成
CN203856625U (zh) 一种螺旋型汽油滤清器
CN205084460U (zh) 碰溅式油气分离器
CN207112029U (zh) 一种可精确控制液压油流量的泄压阀
CN208561010U (zh) 便于回收的建筑粉料用储料机构
CN207158811U (zh) 一种净水机出水装置
CN205154133U (zh) 一种成撬用油气分离器
CN220036650U (zh) 一种三相分离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