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22593U - 防撞自行小车及其吊装系统 - Google Patents

防撞自行小车及其吊装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22593U
CN208022593U CN201820096529.1U CN201820096529U CN208022593U CN 208022593 U CN208022593 U CN 208022593U CN 201820096529 U CN201820096529 U CN 201820096529U CN 208022593 U CN208022593 U CN 2080225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omatic carriage
lift
ontology
anticollision
autom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9652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小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Factory Automation Engineer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Factory Automation Engineer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Factory Automation Engineering Ltd filed Critical Siemens Factory Automation Engineer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9652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225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225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225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tform Screen Doors And Railroad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撞自行小车及其吊装系统,包括自行小车本体(1),还包括至少一个弧形防撞架(2),每个所述弧形防撞架(2)包括:一弧形防撞栏(21),其设置在所述自行小车本体(1)的外侧;和一支撑安装架(3),所述支撑安装架(3)的第一端与所述弧形防撞栏(2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安装架(3)的第二端与所述自行小车本体(1)连接。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两台自行小车在轨道弯道处相撞时,后方自行小车会从侧面撞击前方自行小车使其碰撞保护失效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防撞自行小车及其吊装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吊装生产线领域,特别是一种防撞自行小车及其吊装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电动单轨系统(EMS,Electric Monorail System)中的自行小车防撞保护机构是一根焊接在前方的直线钢管形成的碰撞保护杆。自行小车在直线轨道行驶发生碰车时,由于两台自行小车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碰撞保护杆的前端会顶住前方自行小车的尾部停车。在弯道时,已有的一种现有技术中,在轨道的弯道处增加多个光电传感器,感应弯道有自行小车时,后方自行小车不可以同时进入弯道,保证每次只能有一台自行小车通过弯道。如果发生碰撞,两台自行小车由于不在一条直线上,导致直线结构碰撞保护杆会撞击前方自行小车的侧后方,进而碰撞保护杆侧面受力折断,碰撞保护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防撞自行小车及其吊装系统,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两台自行小车在轨道弯道处相撞时,后方自行小车会从侧面撞击前方自行小车使其碰撞保护失效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撞自行小车,包括自行小车本体,还包括至少一个弧形防撞架,每个所述弧形防撞架包括:
一弧形防撞栏,其设置在所述自行小车本体的外侧;和
一支撑安装架,所述支撑安装架的第一端与所述弧形防撞栏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安装架的第二端与所述自行小车本体连接。有效防止自行小车相撞时直接从侧面碰撞自行小车本体,使其碰撞保护失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弧形防撞架为两个,两个所述弧形防撞架分别设置在所述自行小车本体相对的两端。当在轨道前后布置多台自行小车时,应该在所述自行小车本体前后端分别设置所述弧形防撞架用于防止与前方或后方的其他自行小车相撞。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弧形防撞栏为向所述自行小车本体外侧凸出的弧面。公开了一种弧形防撞栏的具体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弧形防撞栏为条形弧线段,所述支撑安装架包括至少两根固定梁;
至少两根所述固定梁的第一端均固定在所述自行小车本体的端部,其中两根所述固定梁的第二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弧形防撞栏条形弧线段的两端形成平面的扇形结构,所述扇形结构的夹角朝向所述自行小车本体的外侧。提供了另一种具体的所述弧形防撞栏的技术方案,公开了其中一种特定的结构和连接方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扇形结构的夹角相对所述自行小车本体长度方向两侧对称设置。一方面确保了所述自行小车本体的左右平衡。更重要的是在安装时,无论所述自行小车本体的滑动方向或拐弯方向如何均可以得到两侧分别的防撞保护。
在一实施例中,每根所述固定梁均设置有加强筋,增加所述弧形防撞架的结构强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弧形防撞栏的弧线直径等于所述自行小车本体的长度。防止两辆所述自行小车本体相撞时出现干涉现象。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防撞自行小车的吊装系统,包括轨道和至少两台所述的自行小车,所述自行小车沿所述轨道进行水平滑行。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在EMS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同样具备通过外侧设置的所述弧形防撞栏有效防止自行小车相撞时,后方自行小车直接从侧面直接碰撞前方自行小车本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台自行小车本体均位于同一高度滑行,所述扇形结构与地面平行设置。在系统环境下,提供了一种安装方式,确保碰撞时所述弧形防撞栏处于啮合关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扇形结构的夹角等于或大于所述轨道最大弯道夹角的补角。确保自行小车本体在轨道任何位置相撞时,所述弧形防撞栏的弧形均可以覆盖相撞位置。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防撞自行小车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防撞自行小车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吊装系统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两台自行小车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直线结构碰撞保护杆会撞击前方自行小车的侧后方的情况,考虑提供一种弧形防撞架,由于弧形防撞架2无论是在轨道的直道上还是弯道上,在可能的相撞情况下,相互之间都能有一个稳定的接触面,因此可以对自行小车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具体设置时,弧形防撞架的数量可以为1个、2个或多于2个。例如,对于单轨道系统来说,行驶在最前方的自行小车可仅在后端设置一个弧形防撞架,行驶在最后方的自行小车可仅在前端设置一个弧形防撞架,而行驶在中间的自行小车则可在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一个弧形防撞架。此外,对于其它应用中,例如双轨道或多轨道系统等,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设置多于2个的弧形防撞架。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防撞自行小车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防撞自行小车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防撞自行小车,包括自行小车本体1和至少一个弧形防撞架2(图1-2中示出了包括两个弧形防撞架2的情况)。
其中,弧形防撞架2设置在自行小车本体1上,用于自行小车本体1无论行驶在轨道直道或弯道处时,如果发生碰撞,小车间的弧形防撞架2均能覆盖相撞位置,从而起到对自行小车本体1的保护。在本实施例中,自行小车本体1除了可以是常规的EMS外,还可以是沿某一路径行驶或滑动的其他种类车辆或载体。
具体实现时,弧形防撞架2的结构可有多种实现形式,图1-2中仅示出了其中一种,如图1-2中所示,每个弧形防撞架2包括:一弧形防撞栏21,其设置在自行小车1的外侧;和
一支撑安装架3,支撑安装架3的第一端与弧形防撞栏21固定连接,支撑安装架3的第二端与自行小车本体1连接。当两辆自行小车相撞时,只要相撞接触位置分别设置有弧形防撞栏21,上述的两个弧形防撞栏21便始终处于相抵状态,其中一辆自行小车本体1则无法靠近另一自行小车本体1的车体,从而起到了防撞保护作用。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两个弧形防撞架2分别设置在自行小车本体1相对的两端。其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情况下,自行小车本体1是沿某一路径前后排列行驶或滑动的,因此这种情况下,弧形防撞架2设置于自行小车本体1的前后端。如果只有两辆自行小车本体1,那么可以只在两辆自行小车本体1的可能相接触一端单侧设置弧形防撞架2。如果是2台以上的自行小车本体1前后排列。那么,则需要在中间的自行小车本体1前后同时设置弧形防撞架2,来防止前后方的自行小车本体1相撞。
本实施例中,弧形防撞栏21为向自行小车本体1外侧凸出的弧面。提供了其中一种弧形防撞栏21的具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弧形防撞栏21为条形弧线段,支撑安装架3包括至少两根固定梁31;(图1中以包括两根固定梁31的情况为例)。
其中,至少两根固定梁31的第一端均固定在自行小车本体1的端部,其中两根固定梁31的第二端分别固定在弧形防撞栏21条形弧线段的两端形成平面的扇形结构,扇形结构的夹角朝向自行小车本体1的外侧。事实上,只要自行小车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弧形防撞栏21就可以在大部分情况下起到防撞保护的作用。但是,在EMS的自动小车本体1上则更优化的采用扇形结构设计。因为自行小车本体1是沿同一高度在轨道上行驶或滑行,因此出于制造方便和加工成本等角度的考虑,采用扇形结构设计更容易实现设计要求,也更容易和自行小车本体1进行装配。
本实施例中,扇形结构的夹角a相对自行小车本体1长度方向两侧对称设置。其原因在于,当自行小车进行拐弯时,会左右两侧进行掉头,所以为了使弧形防撞架2适用于上述两种方式,则对称于自行小车本体1两侧设置。另外,同样是为了更好适应自行小车1的工况进行的进一步优化设计。尽可能确保设计的结构平衡外,左右两侧分别都可以实现防撞。无论自行小车本体1的行驶方向或轨道的转弯方向如何设计均可以起到防撞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弧形防撞栏21的弧线直径可等于自行小车本体1的长度。其原因在于,当后方自行小车1转弯时,由于一般自行小车本体1本身并不会随着轨道或某条路径弯曲,所以在某些轨道或路径上,弧形防撞栏21便会产生机械干涉,为了防止这种干涉现象的发生,采用了该种设计。
除了上述单个的设有防护机构的单台设备外,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吊装系统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两台自行小车在轨道4最大弯道处碰撞情况。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防撞自行小车的吊装系统,包括轨道4和至少两台自行小车,自行小车沿轨道4进行水平滑行。例如,最前方的自行小车本体1的后端设置有一个弧形防撞架2,最后方的自行小车本体1的前端设置有一个弧形防撞架2,中间的自行小车本体1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弧形防撞架2。
本实施例中,设计了更贴近EMS的设计方案。另外,加入了轨道4与自行小车本体1的装配关系。
本实施例中,所有的自行小车均位于同一高度滑行,支撑安装架3的扇形结构与地面平行设置。由于扇形结构位于同一高度,所以可确保其啮合关系。另外,无论在任何角度上的两辆自行小车本体1在进行接触时其接触面积均相同,从而从另一个角度确保了自行小车本体1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扇形结构的夹角a可等于或大于轨道4最大弯道夹角的补角b。由于加入了轨道4的装配关系,为了覆盖轨道所有弯道的情况,防止前后自行小车本体1接触时,考虑到扇形结构的夹角a过小无法相抵,导致后方的自行小车本体1直接撞向前方自行小车本体1,防止其防撞功能失效,因此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上述的扇形结构的夹角a等于或大于轨道4最大弯道夹角的补角b的结构设计。
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
在实际使用中,以相关技术中的EMS进行举例,位于自行小车本体1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的弧形防撞架2。因为在实际工况下,自行小车本体1为多台并沿轨道4依次排列滑动,自行小车本体1前后均排列有其他的自行小车本体1在环形轨道上进行滑动行驶。
但是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只有两台自行小车本体1且二者的前后顺序固定时,则自行小车1只设置有单侧的一个弧形防撞架2,弧形防撞架2的安装位置则位于两台自行小车本体1可能产生碰撞的一端。
另外,对于弧形防撞栏21,其具体的弧形并不需要进行特定的限制要求,只要在具备防护遮挡功能的条件下,两个弧形防撞栏21在相抵过程中可以进行圆滑过渡即可,甚至可以采用球面设计,但其中的弧形优选为圆弧形的弧线段。
在实际EMS的工作过程中,弧形防撞架2采用扇形结构,该扇形结构通过钢架进行优化设计形成桁架。优化后的设计结构简单、重量轻、方便加工、成本低。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轨道4上的自行小车本体1位于同一高度滑行。也正因如此,弧形防撞架2的扇形结构与地面平行设置,前后自行小车1上的弧形防撞架2在同一高度上如果产生碰撞,上述两个弧形防撞架2则处于相抵状态,且不管接触时相互之间的角度如何改变,其接触面积均相同,进而保证了自行小车本体1运行的稳定性。
在保护系统中,由于自行小车本体1在轨道上的运动特点,除了作为单台设备外,应注意弧形防撞架2具体结构与轨道的衔接设计。具体的,则是上述扇形结构的夹角a等于或大于轨道4最大弯道夹角的补角b。需要遵从此原则才能在轨道的弯道处,前后两辆自行小车本体1的弧形防撞栏21始终贴合并实现圆滑过渡。
再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弧形防撞架2的设计尺寸来修改轨道4的弯道。无论轨道4的弯道如何设计,扇形结构的夹角a相对自行小车本体1长度方向左右对称设置,均可以满足使用需要。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在自行小车拐弯时,EMS无论在直道和弯道发生碰撞时,两个弧形结构的接触面积都是相同的。彻底解决了EMS在弯道碰撞保护失效的情况。
不仅仅如此,不再需要光传感器在弯道时使后方的自行小车停止运行。允许多台自行小车同时通过轨道弯道,提高了运输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防撞自行小车,包括自行小车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弧形防撞架(2),每个所述弧形防撞架(2)包括:
一弧形防撞栏(21),其设置在所述自行小车本体(1)的外侧;和
一支撑安装架(3),所述支撑安装架(3)的第一端与所述弧形防撞栏(2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安装架(3)的第二端与所述自行小车本体(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自行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弧形防撞架(2)为两个,两个所述弧形防撞架(2)分别设置在所述自行小车本体(1)相对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撞自行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防撞栏(21)为向所述自行小车本体(1)外侧凸出的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撞自行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防撞栏(21)为条形弧线段,所述支撑安装架(3)包括至少两根固定梁(31);
至少两根所述固定梁(31)的第一端均固定在所述自行小车本体(1)的端部,其中两根所述固定梁(31)的第二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弧形防撞栏(21)条形弧线段的两端形成平面的扇形结构,所述扇形结构的夹角(a)朝向所述自行小车本体(1)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撞自行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结构的夹角(a)相对所述自行小车本体(1)长度方向两侧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撞自行小车,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固定梁(31)均设置有加强筋(3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撞自行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防撞栏(21)的弧线直径等于所述自行小车本体(1)的长度。
8.一种防撞自行小车的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4)和至少两台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小车,所述自行小车沿所述轨道(4)进行水平滑行。
9.一种防撞自行小车的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4)和至少两台如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小车,所述自行小车沿所述轨道(4)进行水平滑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撞自行小车的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台自行小车本体(1)均位于同一高度滑行,所述扇形结构与地面平行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撞自行小车的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结构的夹角(a)等于或大于所述轨道(4)最大弯道夹角的补角(b)。
CN201820096529.1U 2018-01-19 2018-01-19 防撞自行小车及其吊装系统 Active CN2080225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96529.1U CN208022593U (zh) 2018-01-19 2018-01-19 防撞自行小车及其吊装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96529.1U CN208022593U (zh) 2018-01-19 2018-01-19 防撞自行小车及其吊装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22593U true CN208022593U (zh) 2018-10-30

Family

ID=63901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96529.1U Active CN208022593U (zh) 2018-01-19 2018-01-19 防撞自行小车及其吊装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225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23512B2 (en) Monorail bogie having improved roll behavior
CN104512431A (zh) 特别是有轨电车的低地板铰接式轨道车辆
CN108454651A (zh) 跨座式单轨替换梁单渡线道岔设备
CN109720370A (zh) 一种转向架与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N207274701U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转向架
EP2248678B1 (en) Wheel unit, railway bogie, railway vehicle, and railway system
CN208698792U (zh) 跨座式单轨替换梁单渡线道岔设备
CN208022593U (zh) 防撞自行小车及其吊装系统
KR100511450B1 (ko) 경량전철 대차의 안내 프레임 구조
WO2013013899A1 (en) Bogie improved for railed system vehicles
EP1652746A1 (en) Self-steering flatcar and railroad vehicle using having this self-steering flatcar applied thereto
CN107554543A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铰接式有轨电车转向架
CN107620231B (zh) 一种共用走行线的道岔组合
CN107858880B (zh) 一种局部分步平移型单渡线单轨道岔
CN210027404U (zh) 变轨机构、机车及个人快速运输系统
CN102501871B (zh) 用于磁悬浮列车转向架的防侧滚梁
CN202705823U (zh) 可挠式道岔梁梁段的行走面板
CN110712662B (zh) 一种交叉式磁浮车辆行走单元的防滚解耦机构
CN107953895B (zh) 单轨列车及其转向系统
CN102501861B (zh) 基于链传动的单双轨两用式轨道车机构
CN220097548U (zh) 一种横向运行悬链小车
CN202705821U (zh) 可挠式道岔梁的可挠侧支撑板
CN215158444U (zh) 一种智能车辆系统
CN117163073A (zh) 一种单轨单线线路双向运行会车超车让行装置
US20060202047A1 (en) Use of k-spiral, bend, jog, and wiggle shapes in design of railroad track turnouts and crossov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