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20850U - 压辊及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压辊及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20850U
CN208020850U CN201721701333.2U CN201721701333U CN208020850U CN 208020850 U CN208020850 U CN 208020850U CN 201721701333 U CN201721701333 U CN 201721701333U CN 208020850 U CN208020850 U CN 2080208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
pressure roller
artificial leather
outer diameter
release p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0133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锋
邓见
闵晓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an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an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an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an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0133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208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208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208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设备领域,公开了压辊及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其中,压辊包括辊轴和设于辊轴上的胶辊,胶辊包括挤压辊段和两个分别设于挤压辊段两端的连接辊段,两个连接辊段的外径都小于挤压辊段的外径。当将本实用新型的压辊应用于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中时,胶辊只有中间部分的挤压辊段与原纸接触,从而可以有效减小压辊与压纹辊的压力配合面。由于压辊与压纹辊的压力配合面减小了,故,在同样的压力工况条件下纸面部分可获得更大的线压,进而有效解决了原纸与膜面接合力差、色残留严重的技术问题;且由于其是在加压执行元器件不更换的前提下实现的,故,避免了因更换加压执行元器件导致安装空间不足的问题发生。

Description

压辊及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压辊以及具有该压辊的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皮革制品从很久以前就已经被广泛用于人们的生活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皮革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了;然而,由于野生动物受到保护,故,光靠人工饲养动物的皮革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皮革制品的需求,因此,世界对人工合成革的需求是客观存在。自从人工合成革出现后,发展就十分迅速,其使人类逐步摆脱了对野生和人工饲养动物的依赖。而将离型纸作为人造革生产的载体使用,以代替落后的钢模印花,已成为人造革生产的必然趋势。
压辊是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其用于将原纸压紧于压纹辊上。如图4所示,现有技术中,压辊1′包括辊轴11′和设于辊轴11′上的胶辊12′,胶辊12′的外径沿其轴向处处相等。这种现有的压辊1′在生产加压过程中,压辊1′与原纸的接触面为胶辊12′整个轴向长度方向的接触面,压辊1′与原纸的接触面比较大,这样,会使得原纸的线压比较小,从而会导致原纸与膜面接合力差、色残留严重的问题产生。为了解决该问题,部分技术人员提出了增大加压执行元器件压力的方案,但是,这样会导致加压执行元器件的体积增大,进而会导致执行元器件安装空间不足的问题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辊,其旨在解决现有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中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原纸与膜面接合力差、色残留严重的技术问题,且其不会影响现有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的安装空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是:压辊,用于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包括辊轴和设于所述辊轴上的胶辊,所述胶辊包括挤压辊段和两个分别设于所述挤压辊段两端的连接辊段,两个所述连接辊段的外径都小于所述挤压辊段的外径。
可选地,所述挤压辊段的轴向长度为1530±0.2mm;且/或,所述胶辊的轴向总长度为2240mm±0.5mm。
可选地,所述挤压辊段的外径为200mm±0.5mm;且/或,所述连接辊段的外径为180mm~190mm。
可选地,两个所述连接辊段对称设于所述挤压辊段的两端。
可选地,所述辊轴包括安装轴段和两个分别设于所述安装轴段两端的连接轴段,所述胶辊设于所述安装轴段上。
可选地,两个所述连接轴段对称设于所述安装轴段的两端。
可选地,所述辊轴的轴向总长度为2710mm±1mm。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其包括涂覆机构、导辊、剥离辊、压纹辊、上述的压辊、设于所述压辊旁侧并用于供所述压辊抵靠的背辊、用于驱动所述压纹辊转动的动力机构、用于对所述背辊与所述压辊加压的加压执行元器件和用于驱动所述剥离辊摆动的摆动机构,所述压辊和所述剥离辊分别位于所述压纹辊的两侧,所述压辊位于所述导辊与所述压纹辊之间,所述涂覆机构具有用于朝向所述压辊与所述压纹辊之配合处的涂覆喷嘴。
可选地,所述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还包括两块间隔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压辊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转动支架可转动连接两所述固定板,所述加压执行元器件包括两个分别安装于两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一直线移动组件和两个分别连接于两所述第一直线移动组件与所述背辊两端之间的第一连接支架。
可选地,所述导辊安装于一个间隔设于所述固定板一端且可相对所述固定板移动的移动支架上;且/或,
所述摆动机构包括第二直线移动组件和连接于所述第二直线移动组件与所述剥离辊两端之间的第二连接支架;且/或,
所述压辊的外径小于所述压纹辊的外径;且/或,
所述压辊的外径小于所述背辊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辊及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通过将胶辊两端的连接辊段外径设计得小于胶辊中间部分的挤压辊段外径,这样,当将该压辊应用于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中时,胶辊只有中间部分的挤压辊段与原纸接触,从而可以有效减小压辊与压纹辊的压力配合面。在具体生产加压过程中,由于压辊与压纹辊的压力配合面减小了,故,在同样的压力工况条件下纸面部分可获得更大的线压,进而有效解决了原纸与膜面接合力差、色残留严重的技术问题;且由于其是在加压执行元器件不更换的前提下实现的,故,避免了因更换加压执行元器件导致安装空间不足的问题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的停机状态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提供的压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辊1,用于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包括辊轴11和设于辊轴11上的胶辊12,胶辊12包括挤压辊段121和两个分别设于挤压辊段121两端的连接辊段122,两个连接辊段122的外径D2都小于挤压辊段121的外径D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辊1,通过将胶辊12两端的连接辊段122外径D2设计得小于胶辊12中间部分的挤压辊段121外径D1,这样,当将该压辊1应用于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中时,胶辊12只有中间部分的挤压辊段121与原纸20接触,从而可以有效减小压辊1与压纹辊5的压力配合面。在具体生产加压过程中,由于压辊1与压纹辊5的压力配合面减小了,故,在同样的压力工况条件下纸面部分可获得更大的线压,进而有效解决了原纸20与膜面接合力差、色残留严重的技术问题;且由于其是在加压执行元器件7不更换的前提下实现的,故,避免了因更换加压执行元器件7导致安装空间不足的问题发生。
优选地,挤压辊段121的外径D1为200mm±0.5mm。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挤压辊段121的外径D1为200mm。
优选地,连接辊段122的外径D2为180mm~190mm。如果连接辊段122的外径D2设计得过大,则容易造成在加压过程,连接辊段122也与原纸20接触的问题发生,从而也就达不到减小接触面的目的;而如果连接辊段122的外径D2设计得过小,会导致连接辊段122厚度太薄影响其结构可靠性的问题发生。此处,将连接辊段122的外径D2设置在180mm~190mm之间,既利于防止加压过程连接辊段122与原纸20接触,又利于保证连接辊段122的结构可靠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连接辊段122的外径D2为190mm。
优选地,挤压辊段121的轴向长度L1为1530±0.2mm。挤压辊段121的轴向长度L1主要根据原纸20的宽度进行优化匹配设计。本实施例中,原纸20的宽度为1550mm。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挤压辊段121的轴向长度L1为1530mm。
优选地,胶辊12的轴向总长度L2为2240mm±0.5mm。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胶辊12的轴向总长度L2为2240mm。
优选地,两个连接辊段122对称设于挤压辊段121的两端,即两个连接辊段122的形状、外径、长度都相同。
优选地,辊轴11包括安装轴段和两个分别设于安装轴段两端的连接轴段111,胶辊12设于安装轴段上。连接轴段111的设置,主要用于实现压辊1在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中的安装;安装轴段的设置,主要用于实现辊轴11与胶辊12的连接。两个连接轴段111分别反向伸出胶辊12的两端外。
优选地,两个连接轴段111对称设于安装轴段的两端,即两个连接轴段111的形状、外径、长度都相同。
优选地,辊轴11的轴向总长度L3为2710mm±1mm。辊轴11的轴向总长度L3主要根据压辊1在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中的安装尺寸进行优化匹配设计。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辊轴11的轴向总长度L3为2710mm。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其包括涂覆机构2、导辊3、剥离辊4、压纹辊5、上述的压辊1、设于压辊1旁侧并用于供压辊1抵靠的背辊6、用于驱动压纹辊5转动的动力机构、用于对背辊6与压辊1加压的加压执行元器件7和用于驱动剥离辊4摆动的摆动机构,压辊1和剥离辊4分别位于压纹辊5的两侧,压辊1位于导辊3与压纹辊5之间,涂覆机构2具有用于朝向压辊1与压纹辊5之配合处的涂覆喷嘴。具体生产过程中,原纸20绕经导辊3导向牵引至压辊1与压纹辊5之间,涂覆机构2根据设定膜厚与线速联机不间断地将熔融树脂涂覆在原纸20上,熔融树脂经高压渗透到压纹辊5纹路底部经冷却固化,从而可将压纹辊5上的花纹转移到膜面上制成人造革离型纸。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压辊1,故,可在不增加加压执行元器件7压力的前提下,有效加大纸面部分的线压,从而可在不影响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安装空间的情形下,解决了原纸20与膜面接合力差、色残留严重的技术问题。
优选地,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还包括两块间隔设置的固定板8,压辊1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转动支架9可转动连接两固定板8,加压执行元器件7包括两个分别安装于两固定板8上的第一直线移动组件71和两个分别连接于两第一直线移动组件71与背辊6两端之间的第一连接支架72。两个第一直线移动组件71运行时,可分别驱动两个第一连接支架72摆动,两个第一连接支架72的摆动可通过背辊6的两端驱动背辊6摆动,背辊6的摆动可带动压辊1一起运动。
优选地,第一直线移动组件71为气缸。此处,第一直线移动组件71采用气缸,具有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反应灵敏、环保性好等特点;当然了,具体应用中,第一直线移动组件71也可采用其它可实现直线往复运动的部件代替,例如液压缸或者电机与丝杠传动副的组合等。
优选地,第一直线移动组件71采用外径为200mm的气缸。
本实施例中,压辊1与原纸20之间线压的计算公式为:Лr2*气压*2*杠杆系数/接触面长。其中,r为第一直线移动组件71的气缸半径,此处为100mm;气压为第一直线移动组件71的气缸工作压力,此处为6.5kgf;此处,杠杆系数为1.52;接触面长为压辊1与原纸20的接触面长度,此处为1530mm。
优选地,导辊3安装于一个间隔设于固定板8一端且可相对固定板8移动的移动支架10上。此处,移动支架10间隔设置于两固定板8的一端,且移动支架10可朝向或远离两固定板8移动,这样,具体应用中,可通过将移动支架10朝远离两固定板8的方向移动,使得两固定板8与移动支架10之间具有足够大的空间供工作人员进入进行清扫工作。
优选地,摆动机构包括第二直线移动组件和连接于第二直线移动组件与剥离辊4两端之间的第二连接支架。第二直线移动组件运行时,可驱动第二连接支架进行摆动,第二连接支架的摆动可带动剥离辊4朝向或者背对压纹辊5摆动。
优选地,第二直线移动组件为气缸。此处,第二直线移动组件采用气缸,具有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反应灵敏、环保性好等特点;当然了,具体应用中,第二直线移动组件也可采用其它可实现直线往复运动的部件代替,例如液压缸或者电机与丝杠传动副的组合等。
优选地,压辊1的外径小于压纹辊5的外径。
优选地,压辊1的外径小于背辊6的外径。此处,背辊6的外径设计得比较大,可提高其对压辊1的支撑可靠度。
优选地,背辊6是外径为300mm的钢制辊,且其辊面镀铬,这样,可保证背辊6的刚性好,受压不容易变形弯曲。在具体加压时,背辊6的表面支撑胶辊12的表面,可以最大程度地防止胶辊12变形弯曲,从而使其可均匀贴付于压纹辊5的表面。
为了验证本实施例中压辊1及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的使用效果,此处,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辊1和现有的压辊1分别进行了试验比较:
方案一:原材料:①原纸20的参数:130g/m2,宽度1550mm;
②涂覆树脂为PP颗粒树脂A型;
生产条件:①树脂温度为260℃,涂覆厚度为45um;
②冷却水温21℃;
③胶辊12的接触面长度(挤压辊段121的长度)为1530mm;
④胶辊12的硬度为90°;
⑤背辊6两端的气压为6.5kgf;
⑥原纸20的输送线速度为15m/min,制得方案一产品,取样。
方案二:原材料:①原纸20:130g/m2,宽度1550mm;
②涂覆树脂为PP颗粒树脂A型;
生产条件:①树脂温度为260℃,涂覆厚度为45um;
②冷却水温为21℃;
③胶辊12的接触面长为2240mm;
④胶辊12的硬度为90°;
⑤背辊6两端的气压为6.5kgf;
⑥原纸20的输送线速度为15m/min;制得方案二产品,取样。
取样说明:1)接着强度样品:分别从方案一和方案二条件下制得的全幅产品两端和中间各取一部分并分别标号为1a、2a、3a和1b、2b、3b,用美工刀裁取长150mm、宽15mm的长条状注明条件备用;测试仪器为剥离强度测试仪。(结合强度≥2N/15mm为合格产品)
2)色残留样品:分别从方案一和方案二条件下制得的全幅产品两端和中间各取一部分1a、2a、3a和1b、2b、3b,用裁切刀裁成A3规格,注明条件备用;将调制好黑色干法合成革聚氨酯树脂利用刮棒均匀涂覆在人造革离型纸带膜的一面放入125℃烘箱中进行干燥,取出后再涂覆一层聚氨酯放入烘箱5s后再次取出贴上人造革基布放入烘箱彻底干燥后取出等冷却后剥离基布,用肉眼观察纸的膜面上有没有可见的小黑点,用细油性笔在膜面上画出35mm*25mm长方形区域备用;测试仪器为150倍高清显微镜。(在单位面积35mm*25mm置于50倍镜头下可见色残留数量≤5个为合格产品)
为便于理解,将制成的人造革离型纸方案一样品与方案二样品检测数据做成下表进行比较:
由上表可知,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采用本实施例的压辊1及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制成的人造革离型纸在接着强度和色残留方面的提升很明显,各项指标全部优于同行业标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压辊,用于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包括辊轴和设于所述辊轴上的胶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辊包括挤压辊段和两个分别设于所述挤压辊段两端的连接辊段,两个所述连接辊段的外径都小于所述挤压辊段的外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辊段的轴向长度为1530±0.2mm;且/或,所述胶辊的轴向总长度为2240mm±0.5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辊段的外径为200mm±0.5mm;且/或,所述连接辊段的外径为180mm~190mm。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辊段对称设于所述挤压辊段的两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包括安装轴段和两个分别设于所述安装轴段两端的连接轴段,所述胶辊设于所述安装轴段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轴段对称设于所述安装轴段的两端。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5或6所述的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的轴向总长度为2710mm±1mm。
8.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涂覆机构、导辊、剥离辊、压纹辊、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压辊、设于所述压辊旁侧并用于供所述压辊抵靠的背辊、用于驱动所述压纹辊转动的动力机构、用于对所述背辊与所述压辊加压的加压执行元器件和用于驱动所述剥离辊摆动的摆动机构,所述压辊和所述剥离辊分别位于所述压纹辊的两侧,所述压辊位于所述导辊与所述压纹辊之间,所述涂覆机构具有用于朝向所述压辊与所述压纹辊之配合处的涂覆喷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还包括两块间隔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压辊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转动支架可转动连接两所述固定板,所述加压执行元器件包括两个分别安装于两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一直线移动组件和两个分别连接于两所述第一直线移动组件与所述背辊两端之间的第一连接支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辊安装于一个间隔设于所述固定板一端且可相对所述固定板移动的移动支架上;且/或,
所述摆动机构包括第二直线移动组件和连接于所述第二直线移动组件与所述剥离辊两端之间的第二连接支架;且/或,
所述压辊的外径小于所述压纹辊的外径;且/或,
所述压辊的外径小于所述背辊的外径。
CN201721701333.2U 2017-12-08 2017-12-08 压辊及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 Active CN2080208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01333.2U CN208020850U (zh) 2017-12-08 2017-12-08 压辊及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01333.2U CN208020850U (zh) 2017-12-08 2017-12-08 压辊及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20850U true CN208020850U (zh) 2018-10-30

Family

ID=63898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01333.2U Active CN208020850U (zh) 2017-12-08 2017-12-08 压辊及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208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37401B (zh) 用于在金属基材上涂覆浆料的涂布设备、方法及涂布机构
CN201978862U (zh) 一种帘布浸胶过程中的清洁装置
CN202830641U (zh) 用于离型纸涂布设备的涂胶装置
CN208020850U (zh) 压辊及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
CN209271781U (zh) 能够涂油均匀的防水卷材浸油装置
CN108277689A (zh) 人造革离型纸的生产方法及人造革离型纸生产装置
CN108714521B (zh) 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高阻隔性涂层材料的涂布装置
CN209318038U (zh) 一种改性防水卷材预浸油系统
CN207839323U (zh) 一种改进型涂布装置
CN202762618U (zh) 可连续接料的热熔胶涂布机放卷机构
CN206500339U (zh) 一种多功能涂布机的逆向涂布系统
CN201848361U (zh) 双涂头涂布机
CN115178425A (zh) 一种用于电容器铝箔的高均匀性自动型涂胶装置
CN208437153U (zh) 一种硅油涂布装置
CN209849175U (zh) 一种电源线加工中的涂胶装置
CN208197823U (zh) 一种uv模压避版缝的涂布模压机构
CN203890675U (zh) 基布上浆装置
CN205128332U (zh) 淋膜机挤胶装置
CN206467502U (zh) 脱水元件、成形装置及造纸机
CN207659785U (zh) 一种新型抄造低克重薄页纸的造纸网
CN209052945U (zh) 波形沥青瓦纤维基板成型机
CN207257056U (zh) 陶瓷网纹补水一体机
CN202526959U (zh) 用于d-乙酯生产的板框压滤装置
CN202500062U (zh) 薄膜转移式施胶压榨装置
CN214812161U (zh) 一种bope塑料薄膜的均匀涂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