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17012U - 鞋的鞋垫及用于鞋组装鞋垫的套件 - Google Patents

鞋的鞋垫及用于鞋组装鞋垫的套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17012U
CN208017012U CN201721705570.6U CN201721705570U CN208017012U CN 208017012 U CN208017012 U CN 208017012U CN 201721705570 U CN201721705570 U CN 201721705570U CN 208017012 U CN208017012 U CN 208017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ole
foot
protrusion
cuboid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0557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T·汉森
M·艾瑟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5/372,68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20170086531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17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1701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鞋的鞋垫,该鞋垫具有相对于鞋垫的中心轴线成角度的凸起,该凸起基本上匹配人脚的骰骨的角度。鞋垫成形以对使用者脚的骰骨内侧施加目标压力,其中骰骨一侧邻接舟骨,另一侧邻接跟骨。鞋垫成形以在使用者的步态期间实现骰骨的解锁。

Description

鞋的鞋垫及用于鞋组装鞋垫的套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的鞋垫。本实用新型还涉及治疗足部病症例如骰骨综合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脚的骰骨位于外侧足中部,由后面的跟骨,前面的第四和第五跖骨以及中间的舟骨和外侧楔形骨包围。跟骨-骰骨(CC)关节功能依赖于跗中关节机制,由于舟骨和骰骨在步态(gait)期间基本上一前一后地移动。CC关节的力变化很大。CC关节的主要运动是以跟骨为枢轴的前/后轴的内/外旋转。该旋转被描述为旋前/旋后和外卷/内卷。这里通常使用术语“内翻/外翻”。
图3、4示出了人脚骨的右脚底的视图。骰骨20背向脚趾并邻近舟骨22。脚的纵向轴线a从跟(脚后跟)骨24的中部延伸至食(第二个)趾25 的尖端。
骰骨在内翻/外翻期间,围绕从后下方(脚底部分)到脚顶部(脚背部分) 的轴线,以相对于地面大约52°(范围,43°-72°)的角度,旋转多达25°。除了内翻/外翻外,还有一些证据表明CC关节的后前牵引也在步态周期中发生。
跗中关节(距舟的和CC的)被认为在脚从重量接收期间的移动适应者到推出期间的刚性杠杆,以及在推进期间的从脚后跟至脚前端的负载转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步态周期,骰骨在脚跟着地之前被锁定。骰骨周围的腓骨长肌腱的收紧机制对于控制横弓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特征是必不可少的。
当跖趾关节伸展时,负荷转移应当从前脚掌的外侧到内侧发生,以促进有效的“绞盘作用(windlass effect)”。在跟骨外翻的早期阶段,前脚更多倾向于弯曲和伸展;在推压过程中,跟骨内翻,前脚更加僵硬。这种现象归因于在跟骨外翻期间变平行的距舟和CC关节轴的取向,通常增加了这些关节和前足的运动。相反,推压过程中的跟骨内翻导致跗骨关节轴偏离,这降低了跗骨关节和前脚的活动性。尽管骰骨和舟骨的活动性下降,但当跟骨外翻时前足弯曲 /伸展可能会增加。这部分受到绞盘作用的影响,其中通过脚趾的背屈和跖骨头的随之跖屈,足底腱膜缠绕跖趾关节,牵引脚跟和脚趾更靠近在一起,抬高纵弓并将骨头锁在一起,用于推进刚性杠杆。
在此期间,骰骨需要解锁以允许舟骨旋转并开始推进。舟骨的旋转允许前足内旋,独立于后足运动,使大脚趾就位以进行有效推压。
行走的人的闭合运动周期不仅包括脚,而且包括整个下肢。为此,脚必须与地面接触。当脚接触地面时,该脚部分的每次运动都会影响相应腿的所有其他部分。
每条腿的步行运动被分成站立阶段和摆动阶段。站立阶段进一步分为三个组成阶段;参见图2,其用右腿的例子来说明人类的步态。
接触阶段,即站立阶段的第一组成阶段,以脚后跟的外边缘撞击地面开始。胫骨开始在内部旋转,脚的内侧稍微抬起。继续这个阶段,脚进一步向内滚动,直到跖骨支撑全部重量。脚踝内翻(内卷)最多可以达到8°,以便脚为推进阶段做准备。总之,脚已经吸收了与地面接触的震动,适应了不平坦的表面,并且变平了。当前脚完全接触地面时,接触阶段结束。这个阶段的主要功能是在撞击地面时吸收震动,并适应不同的地表面(适应)。
站立阶段的第二组成阶段,即中间阶段,以前脚完全接触地面开始,并以脚后跟抬离地面结束。当胫骨和身体的其他部分向前移动时,体重会在脚上移动。在这个阶段,脚的主要功能是以尽可能小地损失储存在第一个组成阶段获得的能量,并将其保留用于推进阶段,类似于弹跳橡胶球。
站立阶段的第三组成阶段,即推进阶段,始于脚后跟抬起;肌肉、韧带和肌腱被弯曲。前脚和后脚一起形成了一个跳板,通过这个跳板,脚趾将身体的重量(向前)抬离地面,脚从背屈向跖屈移动。在这个组成阶段,身体向前推进,当另一脚与地面接触时,重量转移到另一只脚。这个阶段占整个站立阶段的33%。
在站立阶段的该第三组成阶段开始时,距下关节仰转(外卷)并且确保压力中心保持在前脚外侧之下,这确保了骰骨与舟骨锁定。在这个阶段,脚从移动适应者转换到刚性杠杆以推动身体前进。脚趾背屈和跖骨头跖屈牵引跖趾关节远端周围的足底腱膜,抬高纵弓并锁定骨头,准备脚用于推进。这种将易弯曲的着陆脚转换成刚性推进脚的巧妙方式称为绞盘作用。这整个功能受到鞋的影响,鞋底的刚性以及更重要的鞋头,其阻止脚趾完全和适当的背屈以及因此削弱了这种绞盘作用。骰骨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脚部唯一与跖骨关节(跗跖骨关节或跖跗关节)和跗骨关节(跗骨间关节或跗横关节)均连接的骨头;进一步说,它是连接侧柱和横向足弓的唯一骨头。
在正常行走期间,在脚跟着地之前骰骨相对于舟骨的锁定通过韧带的参与提供了非常强的支撑,并且因此节省肌肉,否则该肌肉将被严重使用,因为此时的垂直力可以超过体重的125%。对于早期站立中期阶段,当脚从脚后跟向脚尖移动时,需要解锁骰骨。腓骨长肌(也称为腓骨肌)和胫骨前肌的同步收缩发生在脚后跟着地之前以锁定骰骨,这导致横向牵拉和支撑作用,其基本上匹配跗骨间区域的骨头并反映了旋后和旋前描述的三维运动。为了稳定性和适应性,骰骨周围的腓骨长肌肌腱的支撑作用对于控制横弓功能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实现大脚趾离开地面的推进阶段的结束,脚必须向内旋转,否则称为内旋。如果骰骨没有释放或解锁,脚仍然处于僵硬的封闭状态,削弱了舟骨旋转和最终的被大脚趾推开,这被称为“趾脚(toefoot)”功能。趾脚功能允许推力通过第一跖骨射线、足舟骨、距骨以及胫骨/股骨向上传递,这是一种有效的力传递手段,因为它是所有关节介导的。还允许所有的腿筋为活动作出贡献,包括大收肌,其与股二头肌的短头一起被认为是第四腿筋。
中足僵硬的一方面是由骰骨锁定引起的,使得脚上的推进力更加侧向,这被称为“后跟脚(heelfoot)”功能,并且应力沿着脚的外侧贯穿跖骨4和5、骰骨、跟骨以及链的外侧向上,通过腓骨到达腓骨头,此处应力没有骨关节通路来继续,对膝关节外侧和IT带产生应力/应变,并当推进力更加侧向移动时,导致外侧腿筋的更多牵引以及内侧腿筋更少牵引。这会导致肌肉力量、耐力、平衡和本体感受的下降。此外,由于该结构基本上是抬高结构(旋后)并且人不能实现功能下降(内旋),因此会增加侧面扭伤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图 2中所示的通过脚的力的自然流动将会中断或受到限制。
大脚趾的背屈有助于绞盘作用,并且由于长伸肌的收缩而成为可能。随着大脚趾的背屈,屈肌长肌的籽骨围绕跖骨头部向前和向上移动,从而最大化长伸肌的张力,作为除了跖骨头周围的足底腱膜的弯曲外的足弓的被动支撑,逼近脚跟和脚趾之间的距离,抬高纵弓并锁定骨头成为一个刚性杠杆。
图1示出了右脚步态和站立阶段细分为三个子阶段:接触阶段,站立中期阶段和推进阶段。
图2更详细地示出了力通过脚的自然流动。力量的流动轻微地从脚后跟一侧开始,然后在第一跖骨和第二跖骨之间向前流动,并通过大脚趾离开脚。
对人类下肢问题的先前研究证明了在长期一贯穿鞋的人中经常发现的与脚相关的残疾通常在不穿鞋人的脚中不存在。这种残疾的例子包括“骰骨综合症”,拇外翻,足底筋膜炎,拇囊炎,槌状脚趾,以及一般的脚部疼痛。在穿鞋人群中,鞋子通常限制足部的自然运动以及在完全负重前和期间以及脚趾离开期间足部结构稳定性所需的适当肌肉活动的顺序。在日常不穿鞋的人中,脚部肌肉有活动自由,并且关节保持弹性。因此,在这些人中很少发现功能障碍。
骰骨综合症是相对常见的外侧中足的疼痛状况。该综合症被认为是由足部关节运动的微小破坏或跟骰(CC)关节的结构一致性引起的。骰骨综合症的症状可能类似于韧带扭伤的症状。这种综合症可以隐性或在创伤性事件(例如踝关节扭伤)后发生,并且可能难以在临床上或影像中识别。已提出骰骨综合症的几个原因,包括过度的内旋,过度使用和内翻足踝扭伤。虽然精确的病理机制尚不清楚,但骰骨综合症被认为是由于骰骨的强力外翻而跟骨内翻造成了CC 关节一致性的破坏而造成的。跟骨和骰骨之间一致性的缺失,在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察觉不到,这可能是外侧足部疼痛的根源。腓骨长肌可能在骰骨综合症的发展中起作用,因为这种肌肉赋予骰骨外翻的时刻。腓骨长肌功能受损可能影响CC关节的稳定性。
已经提出了各种康复鞋垫以缓解上述健康问题。例如,美国专利号5404659 提出了一种鞋的鞋垫,其中提供了非常广泛的凸起以刺激高尔基氏肌腱器官。该凸起几乎占了鞋垫整个表面积的50%
欧洲专利申请EP1041947、EP1423062、美国专利号6510626和美国专利公开号2002/0014024A1也公开了各种鞋垫。
美国专利号2423622A公开了一种平底鞋鞋垫,其在穿鞋者的骰骨下面具有近似方形的隆起,其沿着所述的鞋垫的纵向轴线侧向对齐。
美国专利号3421518同样提出在穿鞋者的骰骨的延长位置上在鞋的鞋底的外侧的隆起。
美国专利号2154997的技术教导包括在穿鞋者的骰骨的延长位置上构建一种底部的脚衬里,该衬里现在不仅位于外侧而且位于脚的整个宽度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明人的发现,即骰骨的动态锁定和解锁对于穿着鞋子时的自然步态是重要的,并且这可以通过对使用者的脚施加微弱地定向地选择性的压力,其基本上限于施加到骰骨内侧的压力,其中该骨在一侧邻接舟骨并且在另一侧邻接跟骨。这个在使用者步态的“站立”阶段期间“解锁”骰骨以及在步行或跑步中用大脚趾帮助推开。
在正常行走期间,骰骨相对于舟骨的锁定通过参与的韧带提供了非常强的支撑,并且因此节省了肌肉,否则该肌肉将被严重使用,因为此时的垂直力可以超过体重的125%。对于站立阶段的中间段,在站立阶段之前发生锁定之后需要解锁骰骨。腓骨长肌(fibularis longis)(也称为腓骨肌)和胫骨前肌共同收缩的发生,导致反收缩并且产生横向牵拉和支撑效果,这基本上对准跗骨间区域的骨头。骰骨周围腓骨长肌肌腱的支撑作用对于控制横弓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功能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实现大脚趾离开地面的推进阶段的结束,脚必须现在向内旋转,否则称为内旋。如果骰骨没有被释放或者被解锁,每个关节都会损失一小部分的运动,因此也需要一小部分的力使脚趾离开:这将导致抑制肌肉力量、耐力、平衡和本体感觉。此外,由于这种结构基本上是抬起结构(旋后),并且人不能实现功能降低(内旋),因此会有侧面扭伤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图2所示的通过脚的力的自然流动,将会中断或受到限制。在大脚趾离开地面之前,与同一只脚的四只小脚趾一起背屈。第一跖骨与同一脚的其他跖骨一起跖屈。大拇脚趾的背屈被称为绞盘作用,并且由于长伸肌(extensor hallicus longus muscle)的收缩而成为可能。随着大脚趾的背屈,籽骨在跖骨头部周围向前和向上运动,从而最大化长伸肌的张力。
根据一个方面,我们公开了一种鞋垫,其在鞋内部起作用以训练、恢复并且防止各种脚、腿和背部疾病,此外还增强了用户的整体表现。
在一个方面中,本实用新型的鞋垫包括向上凸起的结构,其被配置为促进进展中的治疗程序,以朝着理想生物力学改造和重塑足部。该系统刺激自然的生物反馈(反射)反应,以加强和重新调整脚的肌肉骨骼系统。
根据一个方面,我们公开了以下内容:
-用于鞋的鞋垫,包括底侧,与底侧相对的顶侧,其用于接触使用者脚的脚底,朝向使用者脚趾的脚趾端,朝向使用者脚跟的脚跟端,以及在脚趾和脚跟间延伸的中央轴线;以及从顶侧向上凸起的细长凸起,该凸起具有延长轴线和横向轴线。该鞋垫被构造成当鞋垫在鞋内时直接将凸起置于使用者脚的骰骨内侧下方,其中骰骨一侧与舟骨邻接,且另一侧与跟骨邻接,其中,将目标压力施加到使用者的脚的所述位置,由此在使用者的步态期间实现骰骨的解锁,凸起的延长轴线相对于鞋垫的中心轴线成角度地布置,该鞋垫的中心轴线基本上匹配该角度,通过该角度使得人脚的骰骨的内侧边缘和人脚的中心轴线侧向成角度,人脚的中心轴线由跟骨的中间延伸到使用者的脚的二(第二个)趾尖的轴线限定。
-用于鞋组装鞋垫的套件,其包括鞋垫基部,所述鞋垫基部包括构造成面对鞋外底的底侧和用于接触使用者的脚底的与底侧相对的顶侧,以及多个如本文所述的凸起,其中,所述基部和所述凸起构件构造成用于彼此可拆卸连接。在一个版本中,所述凸起构件具有不同的厚度。
-治疗脚疾病的方法,包括将本文所述的鞋垫合适地置入鞋内并将该鞋用于行走或跑步的步骤。例如,这种疾病可能是骰骨综合症,拇外翻,足底筋膜炎,拇囊炎,槌状脚趾或脚部疼痛。该方法可以包括用连续较厚的凸起构件依次替换该凸起构件。
本文公开的鞋垫允许脚在鞋内能动地活动,由此改善脚的力量和移动性。我们发现,这种微弱的目标压力使骰骨在步态中间解锁,减轻了脚部疼痛的症状,并在脚部形成了更多的运动,并通过增强肌肉再一次减少踝关节损伤和扭伤。这也将应力从膝盖上移除,从而保护软骨和半月板。
本实用新型的鞋垫作为辅助装置,即作为被动楔形物,在站立阶段期间促进骰骨的解锁和舟骨的旋转,促进该中足功能。对于运动员的优势在于,脚趾功能(使用大脚趾推开)有更多的腿筋补充,并且它刺激了内在足部肌肉的增强。在脚后跟功能方面(推离脚外)重点放在股二头肌活动。足部问题,如拇囊炎,足底筋膜炎,IT带问题,腹股沟问题(尤其是耻骨肌),都可以追溯到脚后跟功能和中足僵硬。
通过被动地迫使中足移动,本实用新型的鞋垫和方法提供了脚趾上“绞盘作用”的改善,特别是用于增强推进力的大脚趾。同样,本实用新型的鞋垫也影响到脚的深层隔间:长屈肌籽骨能够在MTP1关节前方移动,并且像弓上的绳子一样对足弓产生被动支撑。在穿鞋人群中,这不容易发生,以及内附肌,特别是趾短屈肌,拉紧以支撑脚,导致如脚底筋膜拉紧和脚跟刺等状况。
这里的方向参考用于方便描述,并且涉及水平放置的鞋垫,就像其置入位于水平面上的鞋内时一样。“向前”方向朝向使用者的前方,朝向使用者的脚趾,而“向后”指朝向使用者的脚后跟或后方的方向。“侧向”是指水平垂直于前/后轴朝向左侧和右侧的方向,垂直于使用者的矢状面。
附图说明
图1描绘了正常人步态的步行运动。
图2描绘了图1的步行运动期间脚的接触点。
图3显示了人脚的骨架。
图4显示了人脚的骨架。
图5是用于本实用新型鞋垫的圆顶形凸起的示意图。
图6是鞋垫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平面图。
图7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零部件的套件的俯视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5-7,描述了鞋垫1的一个实施例。鞋垫1包括一个上表面2和一个相对的下表面4,上表面2在使用中朝上以接触使用者的脚,下表面4在使用中朝下以接触鞋内底(未示出)的上表面。在一个实施例中,除了从鞋垫向上凸起的单个圆顶形凸起30(下文所述)之外,鞋垫1基本上是平坦的并且整体具有基本相同的厚度。可选地,鞋垫1可以具有小的结构特征,例如盛放使用者脚的沿着其外围向上凸起的边缘,盛放使用者脚后跟的脚后跟凹陷,或者支撑使用者脚趾的基部的横脊线。
下表面4是基本平坦的,尽管它可以稍微弯曲以适应传统鞋或凉鞋的曲率。鞋垫1通常是拉长的以匹配通常所示的结构,由此鞋垫1包括鞋尖端6和相对的鞋跟端8。纵向轴线10在脚趾和脚跟端之间延伸,当鞋垫1放置在水平面上并在行走或跑步时与使用者的行进方向一致时,纵向轴线10是水平的,即平行于使用者的矢状面。为了参考的目的,水平横向轴线12垂直于且平分纵向轴线10。
鞋垫1具有与常规鞋内底大致匹配的结构,以便容易地装入常规鞋、凉鞋或其他鞋内。本文所用的术语“鞋”是指任何可以接受本文所述类型的鞋垫的鞋。鞋垫1被构造成插入到鞋中,或者如下面所述的那样,内固定在常规鞋中。为此目的,鞋垫1的结构通常匹配常规鞋的现有鞋垫。或者,鞋垫1可以构造成适应具有非常规结构的特种鞋。
鞋垫1可以是基本上在用户的脚和鞋的整个长度上延伸的“完整的”鞋垫,或者是大致在使用者脚的圆形突出部位处终止的部分鞋垫。
鞋垫1具有上表面2向上凸起的单个凸起30(参见图5)。本文所用术语“单个”是指没有其他凸起从上表面2向上凸起,并且除了在此描述的结构特征之外,上表面2的其余部分基本上是平坦的。同样参照图3和图4,鞋垫1 的凸起30直接定位在使用者脚的位置27(参见图4),该位置在穿鞋者的骰骨20的内侧下面,其中骰骨20与一侧的舟骨22邻接,和另一侧的跟骨24邻接。图3和图4示出了人脚,认定其所有骨骼是本实用新型所必需的,并且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进一步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的凸起的目的。图3和图4 描绘了与纵向脚轴线a相交以形成角度α的轴线b,其中交点位于目标位置27 处。相应的轴线a和b位于共同的水平面上。角度α的范围在下面讨论。凸起 30被构造并被定位在鞋垫1上以施加专门承载在目标区域27上的目标压力。
凸起30(在图5和图6中示意性地示出)包括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在使用者的重量压在其上时弹性压缩。例如,它可以包括弹性塑料和/或凝胶材料,例如聚氨酯,在一个示例中,当以肖氏A00级别测量时,硬度在约30至 40范围内。当以肖氏A00级别测量时,包括可覆盖圆顶的薄膜的凸起30可具有在50至60的范围内的硬度。应该理解的是,在其他示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硬度范围。结构30包括与鞋垫1的上表面2合并的基部32和包括凸起30 的最上部的顶部34。凸起30在俯视图中(从上方看)具有大致梯形的形状,包括圆形的上部后边缘36,相对的上部前边缘38,其在侧向(横向)尺寸上比后边缘36宽,以及向外张开彼此远离且向前的相对的侧边缘40和42,其中 30从后向前横向地变宽。前边缘38和后边缘36的圆形形状主要为了使用者的舒适性,并避免锐化边角,否则可能会使凸起30从鞋垫1上脱落。凸起30的第一侧边缘40面对使用者的矢状(中心从前到后并垂直)平面,而相对的第二侧边缘42从矢状平面朝向外。如图6和7所示,第一侧边缘40基本上平行于矢状平面,而相对的侧边缘42从矢状平面向前和向外倾斜。
在一个实施例中,凸起30包括下部区域44和上部区域46,下部区域44 在所有侧上以大体上恒定的斜率向上和向内逐渐变细,上部区域46终止于圆形顶部34。在一个实施例中,顶部34是圆形或正方形。这样,凸起30具有略微类似于具有梯形基部和细长圆形顶部的截棱锥的构造。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部区域46和顶部34具有拉长构造,其在俯视图(即当从上方向下看时)中可以是椭圆形、菱形或大致矩形。因此,顶部34具有拉长的形状,从其前部延伸到后部的水平中心轴线50以及垂直于中心轴线并且比中心轴线50短的水平横向轴线52.在该实施例中,纵向-横向比例大于 1:1。该比例可以高达4:1,或者优选地,在1.2:1至3:1的范围内。
中心轴线50相对于在水平面上的中心轴线10以角度θ布置,在一个实施例中,θ在5°至35°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25°至35°的范围内。角度θ向外偏离矢状平面且向前。凸起30的角度θ与使用者脚的角度α一致。
根据一个方面,发明人已经示出,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鞋垫1覆盖少于鞋内底的全部面积,当被基部32覆盖的鞋垫1的面积最大为该鞋垫或鞋内底表面的20%,或者甚至最大为15%时,凸起30的基部表面是特别有效的。在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甚至可能将凸起30的基部面积减小到鞋垫表面的10%或更小,特别优选地,甚至减小到小于鞋垫表面的4%到8%范围内。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这种类型的鞋的穿用者应该强烈训练,以在具有凸起30的本实用新型的这些鞋垫上运动,其中凸起30具有独特地大幅度减小的基部面积,因为否则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不太舒适。
相对于上表面2,凸起30从顶部至底部的高度h优选地在3至20mm的范围内。在一个实施例中,h约为8、10或13mm。在另一个实施例中,h是4、6 或15mm。
优选地,凸起30具有拉长的形状,其特征在于形成其最上表面的细长脊形顶点34。顶点34具有大于1:1的纵向-横向比例。例如,这个比例可以是大约4:1。在实验中,这个4:1的比例在试验中显示特别有效。在这些实验中,鞋垫1被构造成使得凸起30的纵向轴线50沿骰骨20的内侧边缘延伸。骰骨20的内侧边缘从中心足部轴线a以角度α侧向倾斜。为了使顶点34与角度α匹配,顶点34相对于(鞋垫1的)纵向轴线10在水平面内成角度,优选地在5°至35°的范围内,特别优选地,角度θ在水平平面,相对于鞋垫1的纵向轴线10成25°至35°。
根据其它方面,角度θ在以下任一范围内:5°到75°,5°到50°,或5 °到35°。选择这些范围内的角度以对应于骰骨相对于脚的脚后跟-脚趾轴线的角度。该方面用于更好地将凸起与骰骨的内侧对齐,其中该骨邻接一侧的舟骨和另一侧的跟骨,从而改善上面提到的“解锁”效果。
为了对如同截头圆锥体的凸起30进行说明,具体参考图6。角度θ的位置特别示于图5和图6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凸起30永久地附接到鞋垫1的上表面2。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鞋垫和凸起30分别制造并且随后不可分解地粘合;这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鞋垫和凸起30由合适的塑料材料整体铸造,模制或3D打印。不以任何方式限制这两种可能性。
在第二实施例中,鞋垫1的上表面2和凸起30都具有连接部件,并且用鞋垫的连接部件和凸起30的连接部件形成连接部件为使得鞋垫1和凸起30是相互连接以便难于分离。这种可拆卸性允许更换凸起30,例如在磨损的情况下或当需要不同的硬度和/或不同的外部形状或尺寸时。在这种情况下,鞋垫和凸起30之间的连接部件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的连接装置,例如钩环(例如维可牢(Velcro))条。
另一种可能的连接装置由表面2和凸起30之间的配合凹槽和脊组成。凹槽/脊可以相对于凸起30的纵向轴线50以80°到100°的角度延伸。凹槽可以设置在表面2的大部分上,其延伸到鞋垫的外边缘。
当凸起30的基部32中的凹槽被选择作为鞋垫和凸起30之间的连接部件时,优选地,当这些凹槽沿着凸起30的纵向轴线50延伸。凹槽中的卡扣元件一方面防止凸起30相对于鞋垫无意的滑动,另一方面有助于凸起30相对于鞋垫的精确匹配。
当鞋垫和凸起30之间的连接部件由凹槽/脊实现时,特别优选地是,当凹陷的凹槽砍口(undercut)并且脊被成形以便以相应的方式向外扩展。
有可能形成作为鞋的整体组成部分的鞋垫。在这种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鞋垫被粘合和/或缝合到鞋的外底,并且视情况而定,也可以与该鞋的外部材料粘合和/或缝合。
鞋垫也可以被构造成用于某些鞋子的插入物。在这种情况下,鞋垫也可以包括所谓的314鞋底,该鞋底可以通过双面胶带固定在特定鞋内的全部内底上。这样做,通常会在这种鞋的前面缩短3/4鞋底和在侧面缩短(如果有必要)直到它们适合所给的鞋子。在这种本质缩短鞋垫的情况下,本文提供的相对尺寸大小以相应比例的方式修改。换句话说,在鞋垫是现有鞋子内底长度3/4的情况下,全尺寸的鞋垫中的占鞋垫面积25%的圆顶现在将占鞋垫面积的约33%。
根据另一方面,我们公开了一种通过在使用者的脚底上施加目标压力与CC 关节相抵来治疗人体的骰骨综合症的方法。目标压力通过负重施加在鞋垫上,其中鞋垫具有在本实例中描述类型的单个凸起,并且被构造成直接且专门地将目标压力施加到使用者脚的目标区域27上。结果,相对于脚的相邻区域,对该目标区域施加增加的压力。
根据另一方面,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本文公开的一系列鞋垫和/或可移除凸起30,其中凸起30的相应高度逐渐变高。可选地,凸起的顶点34的水平面积可以逐渐变小,由此相对于使用者的脚底顺序地施加逐渐更有针对性的压力。例如,可以使用三个鞋垫的序列,其中凸起30在水平区域中逐渐变高和/或变小。使用不同鞋垫的时间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反馈来预测,由此当使用者变得舒适并且适应给定的凸起构造时使用新的鞋垫。
参照图7,根据另一方面,我们公开了由鞋垫和包括不同高度的多个可拆卸凸起30组成的部件的一种套件。这种套件可以可选地特别设计用于上述方法。例如,套件可以包括鞋垫和多个可拆卸凸起30,所述凸起30具有允许使用者在水平区域中逐渐变厚(更高)和/或更小的一系列凸起的构造。
或者,凸起30可以与鞋垫1成一体,由此套件包括具有上述尺寸和特性的多个鞋垫/凸起单元。
在一个方面中,通过提供鞋垫1来将目标压力施加到足部区域27,其中凸起30水平面积相对于整个脚垫的水平面积相对较小,并且也相对于使用者的脚精确定位。该凸起的位置使得在使用时,其直接位于骰骨内侧的下方,其中骰骨一侧邻接舟骨,另一侧邻接跟骨。当使用者在运动(例如行走或跑步)期间或站立时(非运动)在鞋垫上承受重量时,在使用者步态的站立阶段期间,这针对使用者的脚的那个位置施加目标压力以解锁骰骨。该方法使得脚在鞋内能动地活动,从而提高脚的强度和移动性。这种微弱的目标压力使得骰骨在步态结束时解锁,减轻了脚痛的症状,并且在脚中产生了更多的运动,从而通过增强肌肉再次降低了脚踝损伤和扭伤。这也从膝盖上移除了压力,从而保护软骨和半月板。
在本方法的测试中,在志愿者上测试了目前描述的鞋垫1的实例,这些志愿者使用这些实例进行广泛的跑步和散步活动。在大多数情况下,与以前的矫形器相比,使用现在的鞋垫时用户报告疼痛更少。还有,几个受试者在应用本方法后发现他们的拇囊炎感觉更好。
因此,虽然已经示出、描述并指出了应用于其优选实施例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新颖特征,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所示装置的形式和细节的各种省略、替代和改变,以及在其操作中,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的情况下作出。例如,明确地是以基本上相同的方式执行基本相同的功能以实现相同的结果的那些元件和/或方法步骤的所有组合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此外,应当认识到,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公开的形式或实施例示出和 /或描述的结构和/或元件和/或方法步骤可以以任何其他公开的或描述的或建议的形式或实施例方式作为设计选择的常规问题并入文本。因此,其意图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所限定。

Claims (13)

1.一种鞋的鞋垫,包括:
底侧;
-与所述底侧相对的顶侧,所述顶侧用于接触使用者的脚底;
-面向所述使用者脚趾的脚趾端,面向所述使用者脚跟的脚跟端和在所述脚趾端和所述脚跟端之间延伸的中心轴;以及
-从所述顶侧向上凸起的细长凸起,所述凸起具有延长轴线和横向轴线;
-其中所述鞋垫被构造成设有所述凸起,当所述鞋垫在鞋内时,凸起直接位于所述使用者脚的位置的下方,其中所述位置是所述使用者脚的骰骨的内侧,其中所述骰骨一侧与舟骨邻接,另一侧与跟骨邻接,其中目标压力被施加到使用者脚的所述位置,由此在使用者的步态期间实现骰骨的解锁,所述凸起的延长轴线相对于所述鞋垫的中心轴线成角度地布置,所述鞋垫的中心轴线大体上匹配该角度,通过该角度人脚的骰骨的内侧边缘从人脚的中心轴线侧向成角度,所述人脚的中心轴线由从所述跟骨的中间延伸到所述使用者脚的二趾尖的轴线限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面积占所述鞋垫总面积的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面积占所述鞋垫总面积的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面积占所述鞋垫总面积的4%至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具有3mm至20mm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长宽比在1.2:1至4:1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永久地连接至所述鞋垫或者包括所述鞋垫的一个整体的组成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鞋垫。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延长轴线相对于所述鞋垫的中心轴线以5°至50°的水平角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延长轴线相对于所述鞋垫的中心轴线以25°至50°的水平角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延长轴线相对于所述鞋垫的中心轴线以25°至35°的水平角布置。
12.一种用于鞋组装鞋垫的套件,包括:
-鞋垫基部,包括被配置为面向鞋外底的底侧和与相对于所述底侧的顶侧,所述顶侧用于接触使用者的脚底;和
-多个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鞋垫的凸起,其中所述基部和所述凸起部件被构造成彼此可拆卸地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件具有不同的厚度。
CN201721705570.6U 2016-12-08 2017-12-08 鞋的鞋垫及用于鞋组装鞋垫的套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1701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372,680 2016-12-08
US15/372,680 US20170086531A1 (en) 2009-08-26 2016-12-08 Insole For Sho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17012U true CN208017012U (zh) 2018-10-30

Family

ID=63897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0557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17012U (zh) 2016-12-08 2017-12-08 鞋的鞋垫及用于鞋组装鞋垫的套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170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97195A (en) Human shoe sole
US20120192455A1 (en) Outer sole for shoes and shoes comprising such outer soles
US10678209B2 (en) Adjustable height sole
US9730489B2 (en) High heel for exercising achilles tendons while walking
US9861509B2 (en) Device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a lower limb joint pathology and lower limb pain
US9872534B2 (en) Footwear with dynamic arch system
CA2772167C (en) Insole for shoes
CN104684430B (zh) 能量返回系统
CN118042957A (zh) 具有用于操纵步态参数或减轻下肢病症的外底的鞋品
CN206620928U (zh) 拇外翻预防矫正鞋
CN208017012U (zh) 鞋的鞋垫及用于鞋组装鞋垫的套件
US20170086531A1 (en) Insole For Shoes
Joshua Dubin et al. Evidence based treatment for plantar fasciitis
KR200428361Y1 (ko) 다기능 신발밑창
DE102019100852A1 (de) Gangjustierhilfe im Schuh
KR100813803B1 (ko) 다기능 신발밑창
CN207285216U (zh) 一种缓解扁平足患者运动中足踝部疼痛的矫正分趾运动袜
TWM365165U (en) Insole structure
CN207285351U (zh) 一种功能鞋
KR101172957B1 (ko) 신발의 창
US20240188677A1 (en) Auxiliary or integrated inner sole structure for footwear
KR200386619Y1 (ko) 족저근막 보호부를 구비한 족저근막염 안창
Khadura Acquired flatfoot in adults
NORRIS PLANTAR FASCIITIS: A PAIN IN THE HEEL.
Zipfel The wounded forefoot–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30

Termination date: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