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15672U - 一种光伏方阵侧水槽、收边板及光伏方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方阵侧水槽、收边板及光伏方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15672U
CN208015672U CN201820419119.6U CN201820419119U CN208015672U CN 208015672 U CN208015672 U CN 208015672U CN 201820419119 U CN201820419119 U CN 201820419119U CN 208015672 U CN208015672 U CN 208015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upport platform
photovoltaic arrays
sink
photovolta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1911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超
吴国欧
梅晓东
周申
徐双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Renewables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1911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156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15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156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方阵侧水槽,包括:用于与支撑框架安装的安装底板;凸起于安装底板的排水槽主体,排水槽主体具有位于内侧的第一支撑结构,和位于外侧的第二支撑结构,第一支撑结构的顶端形成第一支撑平台,第二支撑结构的顶端形成第二支撑平台,第一支撑平台用于支撑光伏组件的底部,第一支撑平台与第二支撑平台之间的间隔供压块组件安装,第二支撑平台用于支撑压块,第二支撑平台高于第一支撑平台,两者高度的差值与光伏组件的厚度相等。本实用新型本身就满足了压块组件的组装,整个安装结构简单方便;另外,本实用新型不会出现被压垮或变形的情况,因而可以保证光伏组件安装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收边板以及一种光伏方阵。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方阵侧水槽、收边板及光伏方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生产制造以及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方阵侧水槽、收边板及光伏方阵。
背景技术
光伏方阵可安装在地面或者屋顶,通常包括支撑框架以及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若干光伏组件,其中,支撑框架为整个光伏方阵提供安装和支撑基础,光伏组件是由太阳能电池通过串联或并联形成的发电单元,按照实际应用需求,若干光伏组件通过并联或串联的方式进行组装。
在进行光伏方阵的安装时,需要考虑光伏组件的排水问题,相邻两个安装组件进行安装时通常会设置水槽,目前的水槽没有侧水槽和中部水槽之分,因此在中部位置和边缘位置所用到的水槽是一致的。相邻的两块光伏组件放置在水槽两侧的平台上,然后再通过T型压块将两侧的光伏组件压紧,这种安装方式适用于光伏方阵中部的光伏组件安装,而在光伏方阵边缘位置,光伏组件只能采用另外一种方式安装。
如图1中所示,边缘位置的光伏组件01放置在水槽04一侧的一个平台上,为了能够实现光伏组件01的安装,需要额外设置一个钣金收边板03,该钣金收边板03的一侧弯折成与光伏组件01厚度相等的U型,另一侧延伸到支撑框架的外侧,通过自攻螺钉安装固定。完成安装后,T型压块02的两侧分别压紧在钣金收边板03折成U型的一端,和光伏组件01的顶部。
目前的光伏方阵中,钣金收边板所折成的U型结构非常容易被T型压块压弯或变形,这会导致光伏方阵边缘的光伏组件出现松动甚至脱落,安全隐患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光伏方阵侧水槽,以便保证光伏方阵边缘的光伏组件能够可靠安装,避免边缘的光伏组件出现松动甚至脱落,消除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与上述光伏方阵侧水槽配合的收边板;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光伏方阵侧水槽的光伏方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方阵侧水槽,设置在光伏方阵的支撑框架的侧边位置,包括:
用于与所述支撑框架安装的安装底板;
凸起于所述安装底板的排水槽主体,所述排水槽主体具有位于内侧的第一支撑结构,和位于外侧的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顶端形成第一支撑平台,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顶端形成第二支撑平台,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平台用于支撑光伏组件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与所述第二支撑平台之间的间隔供压块组件安装,所述第二支撑平台用于支撑所述压块组件中的压块,且所述第二支撑平台高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两者高度的差值与所述光伏组件的厚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之间形成第一排水槽,且所述第一排水槽的顶部对称设置有朝所述第一排水槽的中部弯折的两个翻边。
优选的,所述安装底板的内侧设置有凸起的内侧卡边,所述内侧卡边用于与压块组件配合,以将所述安装底板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上。
优选的,所述安装底板的外侧还设置有供自攻螺钉安装的定位槽道。
优选的,所述安装底板的外侧还设置有凸起的外侧卡边。
优选的,还包括一端与所述安装底板的内侧相连,另一端朝向斜上方延伸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顶端用于与光伏组件的底部接触,且所述弧形板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之间形成第二排水槽。
优选的,所述弧形板的顶部还设置有防止水流流出所述第二排水槽的倒刺,所述倒刺朝向所述第二排水槽内部翻折。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上的卡槽。
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收边板,用于与上述光伏方阵侧水槽配合,且所述收边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适配的卡扣。
优选的,所述收边板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之间的腔体中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外壁的底部还设置有朝向内壁凸起的凸边,所述凸边用于搭接于所述安装底板的外侧卡边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光伏方阵,包括支撑框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的光伏组件,所述支撑框架的边缘位置设置有上述任意一项所公开的光伏方阵侧水槽,其中,
所述安装底板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光伏组件的边缘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和所述第二支撑平台之间的压块组件包括螺母、螺杆以及压块,所述螺母卡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和所述第二支撑平台之间,所述压块的一侧与所述光伏组件的顶部接触,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支撑平台接触,拧紧于所述螺母上的所述螺杆将所述压块压紧。
优选的,还包括收边板,所述光伏方阵侧水槽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上的卡槽,所述收边板通过卡扣扣设于所述卡槽中。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光伏方阵侧水槽,在排水槽主体上设置了位于内侧的第一支撑结构和位于外侧的第二支撑结构,第一支撑结构的顶部形成了第一支撑平台,第二支撑结构的顶部形成了第二支撑平台,光伏组件的底部放置在第一支撑平台上之后,其顶部刚好与第二支撑平台平齐,在第一支撑平台和第二支撑平台之间设置压块组件,压块组件中的压块刚好一侧压紧在光伏组件的顶部,另一侧压紧在第二支撑平台上,从而实现了光伏方阵边缘光伏组件的可靠固定。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光伏方阵侧水槽本身就设置了第一支撑平台和第二支撑平台,满足了压块组件的组装,无需额外设置收边板,整个安装结构简单方便;另外,由于与光伏方阵侧水槽的材质一致,并且具有承重设计,因此第一支撑平台和第二支撑平台的支撑能力满足安装要求,不会出现被压垮或变形的情况,因而可以保证光伏组件安装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光伏方阵边缘位置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光伏方阵边缘位置的光伏组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光伏方阵侧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收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光伏方阵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光伏组件,2为压块组件,3为收边板,4为光伏组件侧水槽,5为支撑框架,6为C型压块,31为内壁,32为外壁,33为加强筋,34为卡扣,35为凸边,41为第一支撑结构,42为第二支撑结构,43为翻边,44为第一排水槽,45为弧形板,46为倒刺,47为第二排水槽,48为内侧卡边,49为外侧卡边,411为第一支撑平台,421为第二支撑平台,422为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之一是提供一种光伏方阵侧水槽,以便保证光伏方阵边缘的光伏组件能够可靠安装,避免边缘的光伏组件出现松动甚至脱落,消除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在于提供一种与上述光伏方阵侧水槽配合的收边板;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核心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光伏方阵侧水槽的光伏方阵。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光伏方阵侧水槽,设置在光伏方阵的支撑框架5的侧边位置,也就是说位于光伏方阵的边缘位置,该光伏方阵侧水槽包括安装底板和排水槽主体,请结合图2和图3,安装底板用于与支撑框架5安装,排水槽主体凸起于安装底板,并且排水槽主体具有位于内侧的第一支撑结构41和位于外侧的第二支撑结构42,第一支撑结构41的顶端形成第一支撑平台411,第二支撑结构42的顶端形成第二支撑平台421,第一支撑平台411用于支撑光伏组件1的底部,第二支撑平台421用于支撑压块组件中的压块,并且第二支撑平台421高于第一支撑平台411,第二支撑平台421与第一支撑平台411的高度差刚好与光伏组件1的厚度相等。
请参考图2,实际安装过程中,光伏组件1的底部放置在第一支撑平台411上之后,其顶部刚好与第二支撑平台421平齐,在第一支撑平台411和第二支撑平台421之间设置压块组件,压块组件中的压块刚好一侧压紧在光伏组件1的顶部,另一侧压紧在第二支撑平台421上,从而实现了光伏方阵边缘光伏组件的可靠固定。
相比于现有技术,上述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光伏方阵侧水槽本身就设置了第一支撑平台411和第二支撑平台421,满足了压块组件的组装,无需额外设置收边板,整个安装结构简单方便;另外,由于与光伏方阵侧水槽的材质一致,并且具有承重设计,因此第一支撑平台411和第二支撑平台421的支撑能力满足安装要求,不会出现被压垮或变形的情况,因而可以保证光伏组件1安装的稳定性。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于任何一个部件而言,均以其靠近光伏方阵中部的一侧作为内侧,远离光伏方阵中部的一侧作为外侧。
优选的方式,光伏方阵侧水槽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以进一步提高其结构稳定性,请参考图2和图3,第一支撑结构41和第二支撑结构42之间形成了第一排水槽44,并且第一排水槽44的顶部对称设置有朝向第一排水槽44的中部弯折的两个翻边43,两个翻边43所形成的结构一方面可以起到挡水的作用,有效防止第一排水槽44中的水因为冲击而溢出第一排水槽44,另一方面还为压块组件中的螺母提供了安装位置,如图2中所示。
结合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光伏方阵侧水槽中,安装底板的内侧设置有凸起的内侧卡边48,靠近内侧卡边48处设置有筋条结构,这可以有效增强安装底板的结构强度,内侧卡边48与压块组件相配合,以便将安装底板固定在支撑框架5上,具体的,压块组件中的压块为C型压块,如图2中所示,C型压块的压边与内侧卡边48配合,可将安装底板固定。
安装底板的外侧可通过自攻螺钉固定安装于支撑框架5上,为此,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方案中,安装底板的外侧还设置有供自攻螺钉安装的定位槽道。
请参考图2,为了方便其他部件的安装,本实施例中安装底板的外侧还设置有凸起的外侧卡边49,除此之外,光伏方阵侧水槽还包括弧形板45,弧形板45的一端与安装底板的内侧相连,另一端朝向斜上方延伸,弧形板45的顶端用于与光伏组件的底部配合接触,弧形板45与第一支撑结构41之间形成第二排水槽47。
为了避免第二排水槽47中的水从弧形板45的顶端溢出,本实施例中还在弧形板45的顶部设置了用于防止水流流出的倒刺46,该倒刺46朝向第二排水槽47的内部翻折。
由图2中可以清晰的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光伏方阵的侧水槽中,第二支撑结构42的外侧还设置有卡槽422,事实上,该卡槽422是用于安装收边板3的,为此,本实用新型中还公开了一种与上述光伏方阵侧水槽适配的收边板3,如图4中所示,该收边板3设置有与卡槽422适配的卡扣34,无需任何额外的连接构件,仅通过卡扣34与卡槽422的配合,收边板3就可以轻松且方便的安装在侧水槽上,这进一步简化了收边板3与侧水槽之间的安装结构,提高了安装便利性。
如图4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收边板3具体包括内壁31和外壁32,内壁31和外壁32之间为空腔,为了增强收边板3的结构强度,在空腔中还设置有连接内壁31和外壁32的加强筋33。
更进一步的,外壁32的底部还设置有朝向内壁31凸起的凸边35,如图4中所示,凸边35用于搭接在安装底板的外侧卡边49上,如图2中所示,该凸边35一方面可以对收边板3的边缘起到加强作用,另一方面还可辅助收边板3进行安装固定。
当然,为了保证结构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的收边板3也推荐采用铝合金材质制造。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公开了一种光伏方阵,该光伏方阵包括支撑框架5和设置在支撑框架5上的光伏组件1,支撑框架5的边缘位置通过上述任意一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光伏方阵侧水槽连接固定光伏组件,其中,
所述安装底板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5上,所述光伏组件1的边缘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411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411和所述第二支撑平台421之间的压块组件包括螺母、螺杆以及压块,所述螺母卡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411和所述第二支撑平台421之间,所述压块具体为T型压块,其一侧与所述光伏组件1的顶部接触,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支撑平台421接触,拧紧于所述螺母上的所述螺杆将所述压块压紧。
结合图2和图5所示,进一步的,光伏方阵还包括收边板3,收边板3通过卡扣34扣设在第二支撑结构42的卡槽422上,如图2中所示,采用自攻螺钉进行光伏组件侧水槽安装的同时,还可以将光伏组件的接地线安装进系统内,在盖上收边板3后将线束隐藏在收边板3与侧水槽之间的腔体内,不仅外观美观,而且操作简单方便。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光伏方阵侧水槽、收边板及光伏方阵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光伏方阵侧水槽,设置在光伏方阵的支撑框架(5)的侧边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与所述支撑框架(5)安装的安装底板;
凸起于所述安装底板的排水槽主体,所述排水槽主体具有位于内侧的第一支撑结构(41),和位于外侧的第二支撑结构(42),所述第一支撑结构(41)的顶端形成第一支撑平台(411),所述第二支撑结构(42)的顶端形成第二支撑平台(421),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平台(411)用于支撑光伏组件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411)与所述第二支撑平台(421)之间的间隔供压块组件安装,所述第二支撑平台(421)用于支撑所述压块组件中的压块,且所述第二支撑平台(421)高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411),两者高度的差值与所述光伏组件(1)的厚度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方阵侧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41)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42)之间形成第一排水槽(44),且所述第一排水槽(44)的顶部对称设置有朝所述第一排水槽(44)的中部弯折的两个翻边(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方阵侧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的内侧设置有凸起的内侧卡边(48),所述内侧卡边(48)用于与压块组件配合,以将所述安装底板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5)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方阵侧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的外侧还设置有供自攻螺钉安装的定位槽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方阵侧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的外侧还设置有凸起的外侧卡边(4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方阵侧水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与所述安装底板的内侧相连,另一端朝向斜上方延伸的弧形板(45),所述弧形板(45)的顶端用于与光伏组件(1)的底部接触,且所述弧形板(45)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41)之间形成第二排水槽(4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方阵侧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45)的顶部还设置有防止水流流出所述第二排水槽(47)的倒刺(46),所述倒刺(46)朝向所述第二排水槽(47)内部翻折。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光伏方阵侧水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结构(42)上的卡槽。
9.一种收边板,用于与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光伏方阵侧水槽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边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适配的卡扣(3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收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边板(3)包括内壁(31)和外壁(32),所述内壁(31)和所述外壁(32)之间的腔体中设置有加强筋(33)。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收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32)的底部还设置有朝向内壁(31)凸起的凸边(35),所述凸边(35)用于搭接于所述安装底板的外侧卡边(49)上。
12.一种光伏方阵,包括支撑框架(5)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5)上的光伏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5)的边缘位置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光伏方阵侧水槽,其中,
所述安装底板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5)上,所述光伏组件的边缘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411)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411)和所述第二支撑平台(421)之间的压块组件包括螺母、螺杆以及压块,所述螺母卡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411)和所述第二支撑平台(421)之间,所述压块的一侧与所述光伏组件(1)的顶部接触,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支撑平台(421)接触,拧紧于所述螺母上的所述螺杆将所述压块压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伏方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边板(3),所述光伏方阵侧水槽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结构(42)上的卡槽(422),所述收边板(3)通过卡扣(34)扣设于所述卡槽(422)中。
CN201820419119.6U 2018-03-27 2018-03-27 一种光伏方阵侧水槽、收边板及光伏方阵 Active CN208015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19119.6U CN208015672U (zh) 2018-03-27 2018-03-27 一种光伏方阵侧水槽、收边板及光伏方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19119.6U CN208015672U (zh) 2018-03-27 2018-03-27 一种光伏方阵侧水槽、收边板及光伏方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15672U true CN208015672U (zh) 2018-10-26

Family

ID=63890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19119.6U Active CN208015672U (zh) 2018-03-27 2018-03-27 一种光伏方阵侧水槽、收边板及光伏方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156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9375A (zh) * 2020-12-31 2021-05-07 安徽鑫铂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光伏铝型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9375A (zh) * 2020-12-31 2021-05-07 安徽鑫铂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光伏铝型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15672U (zh) 一种光伏方阵侧水槽、收边板及光伏方阵
CN202416721U (zh) 下隐上咬固定高立边暗扣屋面板结构
CN208674631U (zh) 一种房屋建筑用加固型防水节能控制柜
CN106013632B (zh) 一种拆分装配式预制舱及其屋顶集中排水结构
CN208638294U (zh) 稳定支撑光伏板的支撑结构
CN210483174U (zh) 一种光伏车棚组件防水系统及防水光伏车棚
CN208748981U (zh) 一种抗风屋面补强系统
CN208723843U (zh) 一种光伏建筑及光伏建筑一体化排水支撑结构
CN208088913U (zh) 一种太阳能车棚
CN207652001U (zh) 一种用于平屋面建筑女儿墙的可调整式避雷带支撑装置
CN209277406U (zh) 一种用于平锁扣金属屋面的铝塑板安全挂接系统
CN103362259A (zh) 一种钢结构倒流式雨篷
CN217352895U (zh) 自适应变形的亚克力建筑
CN204418546U (zh) 遮阳板支撑条结构
CN209586033U (zh) 窗台板组件
CN216599514U (zh) 一种光伏防水支架
CN208398407U (zh) 太阳能集热器栏杆
CN213115161U (zh) 轻装顶棚结构加固装置
CN218406108U (zh) 光伏阳光棚排水结构
CN210927520U (zh) 光伏板安装节点结构
CN217734489U (zh) 一种用于单元式幕墙转角处的连接单元
CN214006294U (zh) 一种雨棚结构
CN203320850U (zh) 一种钢结构倒流式雨篷
CN217975110U (zh) 一种生态节能建筑的太阳能屋顶结构
CN217054554U (zh) 一种用于光伏车棚的支撑装置及光伏车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10

Address after: 230000 second floor, scientific research building, sunshine power plant, No.2, Tianhu Road, hi tech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FEI SUNGROW RENEWABLE ENERGY SCI. & 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088 No. 1699 Xiyou Road, Hefei High-tech Zone,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High tech Zone of Hefei city of Anhui Province in 230088 Lake Road No. 2

Patentee after: Sunshine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High tech Zone of Hefei city of Anhui Province in 230088 Lake Road No. 2

Patentee before: Sunshine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High tech Zone of Hefei city of Anhui Province in 230088 Lake Road No. 2

Patentee after: Sunshine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000 second floor, scientific research building, sunshine power plant, No.2, Tianhu Road, hi tech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FEI SUNGROW RENEWABLE ENERGY SCI. & TECH.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