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建筑及光伏建筑一体化排水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建筑及光伏建筑一体化排水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结构大多为以安装支架为支撑结构,在光伏组件间打防水胶作为防水措施。而打胶防水的方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并且胶的使用年限参差不齐,很难保证达到25年的防水年限标准,除此之外,施工时易受天气因素限制,导致工期延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排水支撑结构,以避免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结构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改善施工质量,避免天气因素的干扰,提升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排水支撑结构,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两侧分别形成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架主体的中部形成有用于固定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与各个所述支撑平台之间形成有主排水槽,所述支架主体两侧分别对称地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支架主体固定于屋面的固定结构。
优选地,所述支架主体包括支撑底座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两侧的所述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底座的侧边向所述支撑平台外侧延伸形成固定脚,所述固定脚与紧固件配合构成所述固定结构。
优选地,所述紧固件为螺纹紧固件,所述螺纹紧固件穿过所述固定脚与屋面配合将所述支架主体固定于屋面。
优选地,所述紧固件包括C形扣板以及螺纹紧固件,所述固定脚为L形卡脚,所述L形卡脚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架主体,另一端向所述主排水槽开口方向延伸,所述C形扣板扣于所述L形卡脚的另一端并通过所述螺纹紧固件固定于屋面。
优选地,所述支撑底座中部向上隆起形成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上形成有用于固定光伏组件的安装部。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包括下凹的卡槽,所述卡槽的槽口方向与所述主排水槽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支架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卡槽与屋面隔离的隔断。
优选地,所述支撑平台设置有减震垫。
优选地,所述支撑平台与所述减震垫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减震垫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
优选地,所述支撑平台下凹形成次排水槽。
一种光伏建筑,包括:
建筑主体;
光伏组件;
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排水支撑结构,所述光伏建筑一体化排水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建筑主体的屋面,压板与所述安装结构连接将所述光伏组件固定于所述光伏建筑一体化排水支撑结构。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建筑一体化排水支撑结构包括支架主体,支架主体两侧分别形成有支撑平台,支架主体的中部形成有用于固定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安装结构与各个支撑平台之间形成有主排水槽,支架主体两侧分别对称地设置有用于将支架主体固定于屋面的固定结构;综上所述,上述光伏建筑一体化排水支撑结构在相邻两个光伏组件间隙下方形成排水槽进行排水,在安装时无需打胶,其排水能力不受胶的使用年限的限制,能够达到相关标准,且由于无需打胶,安装过程对于工人技能要求较低,能够提升施工质量,不受天气因素的干扰,有助于提升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建筑,该光伏建筑包括建筑主体、光伏组件以及如上所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排水支撑结构,由于该光伏建筑采用了上述光伏建筑一体化排水支撑结构,因此光伏建筑兼具上述光伏建筑一体化排水支撑结构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建筑一体化排水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建筑一体化排水支撑结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建筑一体化排水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建筑一体化排水支撑结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建筑一体化排水支撑结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再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建筑一体化排水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为支撑底座;2为支撑平台;201为支撑台面;202为支撑筋;3为固定板;3’为L形卡脚;4为安装平台;5为卡槽;6为隔断;7为主排水槽;8、8’为螺纹紧固件;9为屋面;10为光伏组件;11为安装螺杆;12为压板;13为C形扣板;14为减震垫;15为次排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建筑一体化排水支撑结构,包括支架主体,支架主体两侧分别形成有支撑平台2,相邻两个光伏组件10由两个支撑平台2分别提供支撑,支架主体的中部形成有用于固定光伏组件10的安装结构,安装结构与各个支撑平台2之间形成有主排水槽7,支架主体两侧分别对称地设置有用于将支架主体固定于屋面9的固定结构,位于支架主体两侧且对称分布的固定结构能够支架主体受力均匀,更加稳定,如图1和图3所示。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建筑一体化排水支撑结构,能够在相邻两个光伏组件10间隙下方形成排水槽,以进行排水,在安装时无需打胶,其排水能力不受胶的使用年限的限制,能够达到相关标准,且由于无需打胶,安装过程对于工人技能要求较低,能够提升施工质量,不受天气因素的干扰,有助于提升施工效率。
为方便将支架主体安装于光伏建筑屋面9,可在支架主体上设置固定脚,该固定脚与紧固件共同构成上述的固定结构。
如图1和图3所示,支架主体包括支撑底座1以及分别设置于支撑底座1两侧的支撑平台2,固定脚可设置于支撑底座1、或者设置于支撑平台2、或者同时与支撑底座1及支撑平台2连接。
作为优选地,固定脚与支撑底座1采用一体结构,即支撑底座1的侧边向支撑平台2外侧延伸形成固定脚。
固定脚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脚为固定板3,该固定板3上形成有通孔,在此基础上,紧固件为螺纹紧固件8,比如螺栓、螺钉等,螺纹紧固件8穿过固定板3上的通孔与屋面9配合将支架主体固定于屋面9。进一步地,为便于安装,上述通孔为条形孔或者U形孔。
当然固定脚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固定脚为L形卡脚3’,与之对应的,紧固件包括C形扣板13以及螺纹紧固件8’,L形卡脚3’一端连接于支架主体,另一端向主排水槽7开口方向延伸,C形扣板13扣于L形卡脚3’的另一端并通过螺纹紧固件8’固定于屋面9。
安装结构主要用于连接压板12,以通过压板12将光伏组件10固定在支架主体上,安装结构由支撑底座1中部向上隆起形成安装平台4以及安装平台4上的安装部构成,由于目前压板12多通过安装螺杆11固定在支架主体上,因此,该安装部可以为螺孔、卡槽等结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安装部采用孔还是槽或者其他结构,都需要保证其与屋面9相互隔离,避免从安装结构中发生渗漏。
作为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安装部包括下凹的卡槽5,卡槽5的槽口方向与主排水槽7的开口方向相同,支架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将卡槽5与屋面9隔离的隔断6,通过上述隔断6,使卡槽5形成了除槽口及两端外,其余方向封闭的结构,其避免渗漏,另外,该隔断6还能够起到加强筋的作用,提高安装部的强度。
如图2和图4所示,在安装时,光伏组件10的边缘没有支撑,因此在压板12下压的过程中,光伏组件10的边缘容易下沉,若光伏组件10一侧边缘已经固定,在固定光伏组件10另一侧边缘时,也容易使光伏组件10受损,因此,还可以在支架主体的中部设置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能够与光伏组件10的边缘配合,在安装时提供支撑,避免光伏组件10的边缘下沉或受损。该定位结构可以设置在安装平台4上,也可以独立于安装平台4设置于支架主体上。
可以理解的时,光伏组件10在使用时处于户外,除了要保证稳固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防风防震功能,以对光伏组件10提供保护,为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支撑平台2设置有减震垫14。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平台2与减震垫14之间设置有用于对减震垫14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以避免减震垫14自支撑平台2上脱落。
如图1-图5所示,支撑平台2包括支撑筋202以及支撑台面201,其中,支撑台面201通过支撑筋202设置于支撑底座1,支撑台面201用于与光伏组件10接触配合,可以理解的是,支撑平台2主要受到光伏组件10向下的压力,因此,支撑筋202优选为竖直设置,且每个支撑平台2至少设置两个支撑筋202,支撑台面201横跨在至少两个支撑筋202的顶部,以提高支撑平台2的强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变形等问题影响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支撑台面201向主排水槽7方向延伸至支撑筋202外侧,形成一限位凸起,减震垫14上形成一限位凹槽,该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配合实现对减震垫14的定位。
为避免特殊情况下,光伏组件10与支撑平台2之间出现渗漏,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平台2下凹形成次排水槽15,通过设置该次排水槽15,能够在出现特殊情况时,收集光伏组件10与支撑平台2之间的渗漏水,并将其排出,进一步提高排水效果。
作为优选地,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该次排水槽15为半圆弧形排水槽。
基于上述光伏建筑一体化排水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建筑,该光伏建筑包括建筑主体、光伏组件10以及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排水支撑结构,光伏建筑一体化排水支撑结构设置于建筑主体的屋面9,压板12与安装结构连接将光伏组件10固定于光伏建筑一体化排水支撑结构,由于该光伏建筑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光伏建筑一体化排水支撑结构,因此,该光伏建筑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