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14959U - 一种高速传输插头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速传输插头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14959U
CN208014959U CN201820030308.4U CN201820030308U CN208014959U CN 208014959 U CN208014959 U CN 208014959U CN 201820030308 U CN201820030308 U CN 201820030308U CN 208014959 U CN208014959 U CN 2080149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ground wire
pin connector
contact site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3030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小敏
谢柄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03030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149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149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1495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速传输插头连接器,包括有插头连接器主体,所述插头连接器主体具有插接口,所述插接口内设置有若干连接端子;其中:所述连接端子包括有信号端子、地线端子及电源端子;所述信号端子、地线端子及电源端子均具有接触部、连接部、焊接部,每个连接端子的连接部均连接于相应的接触部与焊接部之间;所有连接端子的接触部中,其中一部分接触部被布置于上排,另一部分接触部被布置于下排;所有连接端子的焊接部沿左右并排间距布置成一排。藉此,通过连接端子的合理排布,实现了插头连接器的高速传输,同时,也便利连接器的左右宽度变窄,利于连接器的小型化设计。

Description

一种高速传输插头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高速传输插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USB 3.1 是最新的 USB 规范,该规范由英特 尔等大公司发起。(USB 协会于2013 年 7 月推出了最新的 USB 3.1 规范,并于次 年 2014 年 8 月推出了 USB 3.1 CTYPE 规范。)USB 3.1 的数据传输速度可由原 USB3.0 的 5Gps 提升至 10Gbps。与 USB3.0 技术相比,新 USB 3.1 技术使用一个更高效的数据编码系统。
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申请人主要从端子的合理排布出发,针对现有的USB 3.1连接器,进一步提高其实际传输速度以及缩小连接器产品的宽度,从而,更好地满足高速传输及产品微型化设计等多方面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传输插头连接器,其通过连接端子的合理排布,实现了插头连接器的高速传输,同时,也便利连接器的左右宽度变窄,利于连接器的小型化设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高速传输插头连接器,包括有插头连接器主体,所述插头连接器主体具有插接口,所述插接口内设置有若干连接端子;其中:所述连接端子包括有信号端子、地线端子及电源端子;所述信号端子、地线端子及电源端子均具有接触部、连接部、焊接部,每个连接端子的连接部均连接于相应的接触部与焊接部之间;所有连接端子的接触部中,其中一部分接触部被布置于上排,另一部分接触部被布置于下排;所有连接端子的焊接部沿左右并排间距布置成一排。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信号端子包括有第一信号端子、第二信号端子,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的接触部左右并排间距布置于上排,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接触部左右并排间距布置于下排,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连接部与第一信号端子的连接部一一对应交叉布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地线端子包括有第一地线端子,所述第一地线端子的焊接部位于第一信号端子的焊接部、第二信号端子的焊接部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地线端子还包括有第二地线端子,所述第二地线端子的焊接部位于第一信号端子的焊接部的最右侧,所述第二地线端子的接触部布置于上排,所述第一地线端子的接触部布置于下排且与第二地线端子的接触部正对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地线端子还包括有第三地线端子,所述第三地线端子的焊接部位于第二信号端子的焊接部的最左侧;所述第三地线端子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三地线端子的焊接部并排相邻布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源端子设置有四个;每两个电源端子的焊接部并排相邻布置,且,两个相应电源端子中,其一电源端子的接触部布置于上排,另一电源端子的接触部布置于下排,两个相应电源端子的接触部正对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头连接器主体设置有用于卡入PCB板内的卡扣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扣臂设计为鱼叉状,其包括有间距布置的两个卡扣臂分支,两个卡扣臂分支之间形成有间槽,每个卡扣臂分支均具有倒勾凸部;所述间槽位于卡扣臂分支的一侧,所述倒勾凸部则位于卡扣臂分支的另一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头连接器主体设置有用于产品上板时定位作用的定位柱。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头连接器主体包括有上排端子座、下排端子座、隔板、绝缘壳及金属屏蔽壳;所述隔板位于上排端子座、下排端子座之间,所述卡扣臂分别连接于隔板的后端两侧位置;所有连接端子中,其中一部分连接端子镶嵌成型于上排端子座内,另一部分连接端子镶嵌成型于下排端子座内;上排端子座、下排端子座两者上下叠装后再装入绝缘壳内,所述金属屏壳包覆于绝缘壳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一、通过连接端子的合理排布,实现了插头连接器的高速传输,同时,也便利连接器的左右宽度变窄,利于连接器的小型化设计;
二、通过将地线端子、电源线端子两两靠在一起以缩小连接端子之间的间距,进一步缩小了连接器的左右宽度;
三、通过上下排信号端子交叉设置,并将地线端子放置于信号端子之间,起到降低串音的作用;
四、卡扣臂的设置,可以用于产品上板时,将卡扣臂卡入PCB上,防止连接器上板时因重心而倾斜;以及,定位柱的设置,提高了连接器上板时的定位作用,后续对连接器于PCB板上的焊接操作更加方便,连接器整体于PCB板上的定位及连接也更加稳固可靠。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组装立体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结构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连接端子排布结构示图。
附图标识说明:
1、金属屏蔽壳 2、绝缘壳
3、上排端子座 4、下排端子座
5、凹位 6、凸部
71、第一地线端子 72、第二地线端子
73、第三地线端子 8、电源端子
9、第一信号端子 10、第二信号端子
101、接触部 102、连接部
103、焊接部 20、隔板
21、卡扣臂 211、卡扣臂分支
212、间槽 213、倒勾凸部
22、延伸片 30、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一种高速传输插头连接器,包括有插头连接器主体,所述插头连接器主体具有插接口,所述插接口内设置有若干连接端子;其中:所述连接端子包括有信号端子、地线端子及电源端子8;所述信号端子、地线端子及电源端子8均具有接触部101、连接部102、焊接部103,每个连接端子的连接部均连接于相应的接触部与焊接部之间;所有连接端子的接触部中,其中一部分接触部被布置于上排,另一部分接触部被布置于下排;所有连接端子的焊接部沿左右并排间距布置成一排;如此,通过连接端子的合理排布,实现了插头连接器的高速传输,同时,也便利连接器的左右宽度变窄,利于连接器的小型化设计。
所述信号端子包括有第一信号端子9、第二信号端子10,所述第一信号端子9的接触部左右并排间距布置于上排,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0的接触部左右并排间距布置于下排,所述第二信号端子10的连接部与第一信号端子9的连接部一一对应交叉布置。
所述地线端子包括有第一地线端子71,所述第一地线端子71的焊接部位于第一信号端子9的焊接部、第二信号端子10的焊接部之间。所述地线端子还包括有第二地线端子72,所述第二地线端子72的焊接部位于第一信号端子9的焊接部的最右侧,所述第二地线端子72的接触部布置于上排,所述第一地线端子71的接触部布置于下排且与第二地线端子72的接触部正对设置。所述地线端子还包括有第三地线端子73,所述第三地线端子73的焊接部位于第二信号端子10的焊接部的最左侧;所述第三地线端子73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三地线端子73的焊接部并排相邻布置。通过将地线端子两两靠在一起以缩小连接端子之间的间距,进一步缩小了连接器的左右宽度;通过前述上下排信号端子(也指第一信号端子9、第二信号端子10)交叉设置,并将地线端子放置于信号端子之间,起到降低串音的作用。
所述电源端子8设置有四个;每两个电源端子8的焊接部并排相邻布置,且,两个相应电源端子8中,其一电源端子8的接触部布置于上排,另一电源端子8的接触部布置于下排,两个相应电源端子8的接触部正对设置。通过将电源线端子两两靠在一起以缩小连接端子之间的间距,进一步缩小了连接器的左右宽度。
所述插头连接器主体设置有用于卡入PCB板内的卡扣臂21。所述卡扣臂设计为鱼叉状,其包括有间距布置的两个卡扣臂分支211,两个卡扣臂分支211之间形成有间槽212,每个卡扣臂分支211均具有倒勾凸部213;所述间槽212位于卡扣臂分支211的一侧,所述倒勾凸部213则位于卡扣臂分支211的另一侧。卡扣臂21的设置,可以用于产品上板时,将卡扣臂21卡入PCB上,防止连接器上板时因重心而倾斜。以及,所述插头连接器主体设置有用于产品上板时定位作用的定位柱30。定位柱30的设置,提高了连接器上板时的定位作用。结合卡扣臂21和定位柱30的设置,后续对连接器于PCB板上的焊接操作更加方便,连接器整体于PCB板上的定位及连接也更加稳固可靠。在本实施例中,前述卡扣臂21分别设置于下述的隔板20后端底部左、右侧位置,定位柱30则分别设置于下述的上排端子座3的尾端底部右侧位置、下述的下排端子座4的尾端底部左侧位置,当然,也可依需要改动设置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头连接器主体包括有上排端子座3、下排端子座4、隔板20、绝缘壳2及金属屏蔽壳1;所有连接端子中,其中一部分连接端子镶嵌成型于上排端子座3内,另一部分连接端子镶嵌成型于下排端子座4内;所述隔板20位于上排端子座3、下排端子座4之间,所述卡扣臂分别连接于隔板20的后端两侧位置;此处,所述隔板20的后端左、右侧位置分别一体向上弯折形成有延伸片,所述延伸片向后延伸设置,所述卡扣臂分支211自延伸片的底端一体向下延伸设置,相当于是左侧的卡扣臂形成于左侧的延伸片上,右侧的卡扣臂形成于右侧的延伸片上。上排端子座3、下排端子座4两者上下叠装后再装入绝缘壳2内,所述金属屏壳1包覆于绝缘壳2的外部。此处,在上排端子座3的尾端底部设置有一凹位5,以供下排端子座4的凸部6相适配,一方面可以起到提高上排端子座3、下排端子座4之间组装定位稳固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上排端子座3、下排端子座4上的焊接部装配后保持同一并排高度;当然,上排端子座3、下排端子座4还通过各自设置的嵌装凸柱、嵌装凹槽达成两者的组装定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连接端子的合理排布,实现了插头连接器的高速传输,同时,也便利连接器的左右宽度变窄,利于连接器的小型化设计;其次是,通过将地线端子、电源线端子两两靠在一起以缩小连接端子之间的间距,进一步缩小了连接器的左右宽度;再者是,通过上下排信号端子交叉设置,并将地线端子放置于信号端子之间,起到降低串音的作用;以及,卡扣臂的设置,可以用于产品上板时,将卡扣臂卡入PCB上,防止连接器上板时因重心而倾斜;以及,定位柱的设置,提高了连接器上板时的定位作用,后续对连接器于PCB板上的焊接操作更加方便,连接器整体于PCB板上的定位及连接也更加稳固可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高速传输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插头连接器主体,所述插头连接器主体具有插接口,所述插接口内设置有若干连接端子;其中:所述连接端子包括有信号端子、地线端子及电源端子;所述信号端子、地线端子及电源端子均具有接触部、连接部、焊接部,每个连接端子的连接部均连接于相应的接触部与焊接部之间;所有连接端子的接触部中,其中一部分接触部被布置于上排,另一部分接触部被布置于下排;所有连接端子的焊接部沿左右并排间距布置成一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传输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端子包括有第一信号端子、第二信号端子,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的接触部左右并排间距布置于上排,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接触部左右并排间距布置于下排,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连接部与第一信号端子的连接部一一对应交叉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传输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线端子包括有第一地线端子,所述第一地线端子的焊接部位于第一信号端子的焊接部、第二信号端子的焊接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速传输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线端子还包括有第二地线端子,所述第二地线端子的焊接部位于第一信号端子的焊接部的最右侧,所述第二地线端子的接触部布置于上排,所述第一地线端子的接触部布置于下排且与第二地线端子的接触部正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速传输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线端子还包括有第三地线端子,所述第三地线端子的焊接部位于第二信号端子的焊接部的最左侧;所述第三地线端子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三地线端子的焊接部并排相邻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传输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端子设置有四个;每两个电源端子的焊接部并排相邻布置,且,两个相应电源端子中,其一电源端子的接触部布置于上排,另一电源端子的接触部布置于下排,两个相应电源端子的接触部正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传输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连接器主体设置有用于卡入PCB板内的卡扣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速传输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臂设计为鱼叉状,其包括有间距布置的两个卡扣臂分支,两个卡扣臂分支之间形成有间槽,每个卡扣臂分支均具有倒勾凸部;所述间槽位于卡扣臂分支的一侧,所述倒勾凸部则位于卡扣臂分支的另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传输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连接器主体设置有用于产品上板时定位作用的定位柱。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高速传输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连接器主体包括有上排端子座、下排端子座、隔板、绝缘壳及金属屏蔽壳;所述隔板位于上排端子座、下排端子座之间,所述卡扣臂分别连接于隔板的后端两侧位置;所有连接端子中,其中一部分连接端子镶嵌成型于上排端子座内,另一部分连接端子镶嵌成型于下排端子座内;上排端子座、下排端子座两者上下叠装后再装入绝缘壳内,所述金属屏壳包覆于绝缘壳的外部。
CN201820030308.4U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高速传输插头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149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30308.4U CN208014959U (zh)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高速传输插头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30308.4U CN208014959U (zh)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高速传输插头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14959U true CN208014959U (zh) 2018-10-26

Family

ID=63881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3030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14959U (zh)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高速传输插头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149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91416U (zh) 通配型七针usb插座、七针usb插头及其连接器组件
CN204030066U (zh) 具有弹片的usb3.1插头连接器
CN204376019U (zh) 可正反插的usb连接器结构
CN204760595U (zh) 一种USB C-Type连接器
CN205543326U (zh) 电连接器
CN204118388U (zh) 具有中间屏蔽片的usb3.1插头连接器
CN205452597U (zh) 插座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CN104752864B (zh) 电连接器端子组
CN208014959U (zh) 一种高速传输插头连接器
CN104319520A (zh) 连接器及具有该连接器的终端设备
CN209571607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04424494U (zh) 一种双向高速usb母座连接器
CN105375177B (zh) Usb3.1插头连接器
CN208423267U (zh) 电连接器
CN213026631U (zh) 一种立式贴片式电气连接器端子、端子组件和电气连接器
CN204858056U (zh) 插座电子连接器
CN2410764Y (zh) 多扭曲插座端子
CN204391379U (zh) 正反插usb3.1连接器
CN209860214U (zh) 正反插usb插座及其连接器组件
CN202434783U (zh) 薄卡连接器
CN201340935Y (zh) 微型插头连接器
CN204257903U (zh) Usb3.1插头连接器
CN204668551U (zh) 具有高稳固性的电池连接器
CN213584262U (zh) 10pin式smt型usb3.0连接器
CN213878494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