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14907U - 接线端子连接结构、线圈盘以及电磁加热烹饪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接线端子连接结构、线圈盘以及电磁加热烹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14907U
CN208014907U CN201820440974.5U CN201820440974U CN208014907U CN 208014907 U CN208014907 U CN 208014907U CN 201820440974 U CN201820440974 U CN 201820440974U CN 208014907 U CN208014907 U CN 2080149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terminal
convex ribs
crimp groove
connection structure
connecting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4097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吉昌
易亮
吴金华
张翼飞
郭兴家
陈荣
苏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4097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149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149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149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接线端子连接结构、线圈盘以及电磁加热烹饪装置,其中,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线和接线端子,连接线具有接线端,接线端子包括压接部,压接部形成有供连接线的接线端容设且压接的压接槽,压接槽内壁面设有多个沿压接槽长度方向延伸的凸筋,凸筋用以在压接槽与连接线的接线端压接后,与接线端咬合,凸筋在所述压接槽的长度方向上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压接槽的长度。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的凸筋增大了连接线与接线端子的接触面积和两者之间的铆接咬合力,从而增加接线端子与连接线铆接后的导通效果,防止在拉扯或长时间使用后连接线与接线端子发生松动或脱离现象,保证接线端子与连接线的接触电阻稳定性。

Description

接线端子连接结构、线圈盘以及电磁加热烹饪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线端子连接结构、线圈盘以及电磁加热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磁加热线圈盘的连接线3’与接线端子连接方式采用压接方式进行连接,例如铆接(后面以铆接为例进行说明),铆接后形成如图2所示的接线端子连接结构,由于接线端子的内壁面光滑,对连接线3’的固定作用不佳,如果连接线3’线径较小或股数较多,端子铆接会遇到以下问题:1、端子铆接后用力拉扯或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连接线3’与接线端子松动或者脱离,使端子与连接线3’的接触电阻加大,从而导致端子的铆接位置温度偏高甚至使端子烧毁。2、铆接和焊接后不一定能够使中间位置的连接线3’表层漆膜破坏,连接线3’不一定能够接触到端子表面,无法与端子连接,不仅浪费连接线3’,同时还会增加连接线3’的电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接线端子连接结构、线圈盘以及电磁加热烹饪装置,旨在提高接线端子的铆接力度,以及接线端子与连接线之间的导通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包括:
连接线,具有接线端;以及,
接线端子,包括压接部,所述压接部形成有供所述连接线的接线端容设且压接的压接槽,所述压接槽内壁面设有多个沿所述压接槽长度方向延伸的凸筋,所述凸筋用以在所述压接槽与所述连接线的接线端压接后,与所述接线端咬合,所述凸筋在所述压接槽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压接槽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压接部包括:
底板;以及,
两个侧板,自所述底板的两侧部延伸,且与所述底板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压接槽,所述两个侧板用以在所述压接槽与所述连接线压接时相向弯折以将所述连接线的接线端固定于所述压接槽内;
其中,所述底板的内侧面和/或所述侧板的内侧面设有多个所述凸筋。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内侧面和所述两个侧板的内侧面均设有多个所述凸筋。
优选地,在垂直于所述凸筋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凸筋的截面形状呈梯形、锥形、弧形或矩形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凸筋的高度为0.05mm至2mm。
优选地,所述凸筋在所述压接槽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尺寸为0.1mm至 2mm。
优选地,所述压接槽沿其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为A,所述凸筋的长度为B,其中,20mm≥A≥5mm,且A≥B。
优选地,所述接线端子还包括自所述压接部的一端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以将所述接线端子连接至电路板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线圈盘,包括接线端子连接结构,所述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包括:
连接线,具有接线端;以及,
接线端子,包括压接部,所述压接部形成有供所述连接线的接线端容设且压接的压接槽,所述压接槽内壁面设有多个沿所述压接槽长度方向延伸的凸筋,所述凸筋用以在所述压接槽与所述连接线的接线端压接后,与所述接线端咬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磁加热烹饪装置,包括线圈盘,所述线圈盘包括接线端子连接结构,所述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包括:
连接线,具有接线端;以及,
接线端子,包括压接部,所述压接部形成有供所述连接线的接线端容设且压接的压接槽,所述压接槽内壁面设有多个沿所述压接槽长度方向延伸的凸筋,所述凸筋用以在所述压接槽与所述连接线的接线端压接后,与所述接线端咬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所述压接槽内壁面设置多个沿所述压接槽长度方向延伸的凸筋,使得接线端子铆接时连接线与接线端子接触更加充分,增大了连接线与接线端子的接触面积和两者之间的铆接咬合力,从而增加接线端子与连接线铆接后的导通效果,防止在拉扯或长时间使用后连接线与接线端子发生松动或脱离现象,保证接线端子与连接线的接触电阻稳定性,降低其被烧毁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接线端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线端子连接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接线端子的侧视图;
图5为图2中接线端子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6为图2中接线端子的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接线端子 13 凸筋
1 压接部 2 连接部
11 底板 3 连接线
12 侧板
现有技术的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1’ 底板 2’ 连接部
12’ 侧板 3’ 连接线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磁加热烹饪装置,所述电磁加热烹饪装置可以是电磁炉或者电饭煲等,以下将以所述电磁加热烹饪装置为电饭煲为例进行介绍,所述电磁加热烹饪装置包括线圈盘,所述线圈盘包括接线端子连接结构,所述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包括接线端子和连接线,所述接线端子可以用于所述连接线与所述电磁加热烹饪装置的电路板之间的连接,也可以用于两个所述连接线之间的连接,以下将以所述接线端子用于所述连接线与所述电路板之间的连接为例进行说明。图2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线端子连接结构的实施例。
请详细参阅图2和图3,所述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线3和接线端子 100,所述连接线3具有接线端,所述接线端子100包括压接部1,所述压接部1 形成有供所述连接线3的接线端容设且压接的压接槽,所述压接槽内壁面设有多个沿所述压接槽长度方向延伸的凸筋13,所述凸筋13用以在所述压接槽与所述连接线3的接线端压接后,与所述接线端咬合,所述凸筋13在所述压接槽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压接槽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所述压接槽内壁面设置多个沿所述压接槽长度方向延伸的凸筋13,使得接线端子100铆接时连接线3与接线端子100接触更加充分,增大了连接线3与接线端子100的接触面积和两者之间的铆接咬合力,从而增加接线端子100与连接线3铆接后的导通效果,防止在拉扯或长时间使用后连接线3与接线端子100发生松动或脱离现象,保证接线端子100与连接线3的接触电阻稳定性,降低其被烧毁的风险。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接部1包括底板11和两个侧板12,所述两个侧板12自所述底板11的两侧部延伸,且与所述底板11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压接槽,所述两个侧板12用以在所述压接槽与所述连接线3压接时相向弯折以将所述连接线3的接线端固定于所述压接槽内,如图4至6所示,其中,所述底板 11的内侧面和/或所述侧板12的内侧面设有多个所述凸筋13。在对所述连接线3 进行装配时,首先将所述连接线3的连接线3的一端伸入所述两个侧板12之间的所述容纳空间中,然后通过外力作用,将所述两个侧板12的上部分分别相向弯折以压紧所述连接线3的连接线3,如此加工工艺较为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对所述连接线3固定效果较好。
所述凸筋13设置在所述压接槽内壁面的位置具体如下:所述底板11的内侧面和所述两个侧板12的内侧面均设有多个所述凸筋13。在这里,对于所述底板11的内侧面和所述两个侧板12的内壁面设置的凸筋13个数不作具体限制,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所述凸筋13的个数越多,所述连接线3与所述接线端子100的接触则更加充分,但过多的凸筋13会使得压接槽的容纳空间变小,因此应合理安排所述凸筋13个数。
进一步地,在垂直于所述凸筋13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凸筋13的截面形状呈梯形、锥形、弧形或矩形中的任意一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其他类似有利于提高所述接线端子100与所述连接线3接触面积的截面形状同样适应于此,在此不一一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筋13的高度为0.05mm至2mm。在这里,将凸筋13 的高度限制在这个范围之内能够有效地防止凸筋13因过大而占用太多所述压接槽内的容纳空间,或因过小而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其效用的问题。
同样地,所述凸筋13的宽度也应得到限制,具体地,所述凸筋13在所述压接槽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尺寸为0.1mm至2mm。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接槽沿其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为A,所述凸筋13的长度为B,其中,20mm≥A≥5mm,且A≥B。
所述接线端子100用于所述连接线3与所述电磁加热烹饪装置的电路板之间的连接时,请参阅图2,所述接线端子100还包括自所述压接部1的一端延伸的连接部2,所述连接部2用以将所述接线端子100连接至电路板上,其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螺钉紧固或者焊接等方式。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凸筋13还可以同时抵压于所述压接槽的内底壁和内顶壁,以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形成隔板,将所述连接线3内的线材分开,从而增大其与接线端子100的接触面积,增加导通率。具体地,所述凸筋13下端可以固定连接于所述压接槽的内底壁,也可以固定连接于所述压接槽的内顶壁。需要说明的是,这两种凸筋13结构在所述压接部1内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只存在一种,其中,第一种结构即将凸筋13固定在内底壁上,再通过将凸筋13 的高度设置到一定高度,以使其上端能够在所述接线端子100铆接完成后抵接于内顶壁;同样地,第二种结构即将凸筋13固定在内顶壁上,再将凸筋13高度设置到一定高度,以使其下端能够在所述接线端子100铆接完成后抵压于内底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线,具有接线端;以及,
接线端子,包括压接部,所述压接部形成有供所述连接线的接线端容设且压接的压接槽,所述压接槽内壁面设有多个沿所述压接槽长度方向延伸的凸筋,所述凸筋用以在所述压接槽与所述连接线的接线端压接后,与所述接线端咬合,所述凸筋在所述压接槽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压接槽的宽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部包括:
底板;以及,
两个侧板,自所述底板的两侧部延伸,且与所述底板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压接槽,所述两个侧板用以在所述压接槽与所述连接线压接时相向弯折以将所述连接线的接线端固定于所述压接槽内;
其中,所述底板的内侧面和/或所述侧板的内侧面设有多个所述凸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内侧面和所述两个侧板的内侧面均设有多个所述凸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凸筋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凸筋的截面形状呈梯形、锥形、弧形或矩形中的任意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槽沿其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为A,所述凸筋的长度为B,其中,20mm≥A≥5mm,且A≥B。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在所述压接槽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尺寸为0.1mm至2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在所述压接槽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尺寸为5mm至20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还包括自所述压接部的一端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以将所述接线端子连接至电路板上。
9.一种线圈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接线端子连接结构。
10.一种电磁加热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圈盘。
CN201820440974.5U 2018-03-28 2018-03-28 接线端子连接结构、线圈盘以及电磁加热烹饪装置 Active CN2080149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40974.5U CN208014907U (zh) 2018-03-28 2018-03-28 接线端子连接结构、线圈盘以及电磁加热烹饪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40974.5U CN208014907U (zh) 2018-03-28 2018-03-28 接线端子连接结构、线圈盘以及电磁加热烹饪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14907U true CN208014907U (zh) 2018-10-26

Family

ID=63891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40974.5U Active CN208014907U (zh) 2018-03-28 2018-03-28 接线端子连接结构、线圈盘以及电磁加热烹饪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149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3579A (zh) * 2018-03-28 2019-10-1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接线端子连接结构、线圈盘以及电磁加热烹饪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3579A (zh) * 2018-03-28 2019-10-1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接线端子连接结构、线圈盘以及电磁加热烹饪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65033B (zh) 电磁波屏蔽构造
CN208014907U (zh) 接线端子连接结构、线圈盘以及电磁加热烹饪装置
CN106992376B (zh) 一种可多方向插拔的大电流冲压成形端子及其加工工艺
CN207098075U (zh) 复合母排和铜排的绝缘连接结构
CN110323579A (zh) 接线端子连接结构、线圈盘以及电磁加热烹饪装置
CN112909607B (zh) 连接器、屏蔽片、接地接触件及插孔的成型方法
CN107994374A (zh) 整体式铆压矩形插孔及其加工方法
CN205724066U (zh) 高压接插件
CN203690541U (zh) 一种改良的插座导电片
CN204573932U (zh) 一种灯具堵头和铝基板的金属弹片式电气连接结构
CN207938857U (zh) 一种大电流端子
CN207490153U (zh) 整体式铆压矩形插孔
JP5552450B2 (ja) アルミニウム体の接続構造およびコネクタ
CN216289093U (zh) 一种具有双接触点的插座导电片
CN216212069U (zh) 接地结构及具有其的led显示装置
CN207938824U (zh) 一种接线端子、线圈盘以及电磁加热烹饪装置
CN110086015A (zh) 一种控制装配力的新型金属针
CN201247847Y (zh) 电器插座接触片
CN208655964U (zh) 一种大电流插槽及弹性护套结构
CN208769556U (zh) 一种接线端子连接结构、线圈盘以及电磁加热烹饪装置
CN208598190U (zh) 一种接线端子连接结构、线圈盘以及电磁加热烹饪装置
CN218569262U (zh) 一种大电流接线端子
CN216413326U (zh) 一种led铝机板插针母座端子
CN207691032U (zh) 一种线束压接端子
CN217507872U (zh) 一种发热板连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