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11689U - 一种直流低压超高温蒸汽过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流低压超高温蒸汽过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11689U
CN208011689U CN201721877261.7U CN201721877261U CN208011689U CN 208011689 U CN208011689 U CN 208011689U CN 201721877261 U CN201721877261 U CN 201721877261U CN 208011689 U CN208011689 U CN 2080116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hannel
coil pipe
voltage
low
st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7726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卫荣
王雁峰
沈小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ifang Wuxi Boil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ifang Wuxi Boil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ifang Wuxi Boil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ifang Wuxi Boil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7726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116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116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116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直流低压超高温蒸汽过热装置,其包括燃烧器、壳体和蒸汽管道,所述的蒸汽管道并排设置在壳体内部并将壳体内部空间分割成回流式气流通道,所述的燃烧器设置在壳体一端,用于向气流通道内喷射燃烧热气流,以热辐射的方式加热蒸汽管道内流通的蒸汽。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通过创新设计,使受热蒸汽管道处于上、下360°全辐射对流热源下受热辐射,大大提高了热效率,能提供石油业内快速干化处理含油污泥所需要的稳定热源,同时体积较小,热效率高,燃料消耗量少。

Description

一种直流低压超高温蒸汽过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快速干化处理含油污泥的直流低压超高温蒸汽过热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和炼油厂的污水处理系统以及原油生产储运系统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含油污泥总量达500余万吨。随着大多数油田进入中后期开采阶段,采出油中含水率越来越高,含油污泥量还会继续增加。对此,人们对含油污泥的处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至今没有一种成熟有效的处理方法。污泥热力干化处理是最常用的处理方法,一般污泥干化设备采用的是以燃煤热风炉产生的热风作为烘干热源,采用对流式、半辐射的方式对污泥进行烘干,炉内管道可承受温度较低,因此炉内烟温一般低于1000℃,烘干效率低,成本也比较高,体积庞大,结构相对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提供含油污泥固化处理所需要的稳定低压高温蒸汽热源的高效直流低压超高温蒸汽过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直流低压超高温蒸汽过热装置,其包括燃烧器、壳体和蒸汽管道,所述的蒸汽管道并排设置在壳体内部并将壳体内部空间分割成回流式气流通道,所述的燃烧器设置在壳体一端,用于向气流通道内喷射燃烧热气流,以热辐射的方式加热蒸汽管道内流通的蒸汽。
进一步地,所述的蒸汽管道以缠绕式并排设置在壳体内部,形成相隔的内盘管和外盘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蒸汽管道在外盘管处外接蒸汽入口,并以缠绕式形成外盘管,然后向内弯曲以缠绕式形成内盘管,在内盘管的端部外接蒸汽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设置在壳体的外部并位于壳体外部同一端部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盘管内部为第一气流通道,内盘管和外盘管之间为第二气流通道,外盘管和壳体之间相隔并形成第三气流通道,第一气流通道端部设置有通向第二气流通道的回流部,第二气流通道端部设置有通向第三气流通道的回流部,第一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和第三气流通道形成回流式气流通道,第三气流通道末端设置有烟气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和第三气流通道为水平气流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的燃烧器以天然气为燃料,用于向第一气流通道内喷射火焰形成燃烧热气流与内盘管蒸汽管道进行辐射换热,然后热气流在第一气流通道末端回流部向外转弯180°进入第二气流通道并在第二气流通道内与内、外盘管蒸汽管道进行辐射换热,然后气流在第二气流通道末端回流部向外转弯180°进入第三气流通道并在第三气流通道内与外盘管蒸汽管道进行辐射换热,最后热气流在壳体一端顶部的烟气出口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的燃烧器连接壳体的设置有蒸汽出、入口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盘管内径大于燃烧器喷射火焰的外径,内盘管的长度大于燃烧器喷射火焰的长度,保证燃烧器的火焰不与受热蒸汽管道接触,防止积碳,做到天然气的完全燃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的优点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通过创新设计,使受热蒸汽管道处于上、下360°全辐射对流热源下受热辐射,大大提高了热效率,能提供石油业内快速干化处理含油污泥所需要的稳定热源,同时体积较小,热效率高,燃料消耗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的一种直流低压超高温蒸汽过热装置,其包括燃烧器2、壳体1和蒸汽管道3,所述的蒸汽管道3并排设置在壳体1内部并将壳体1内部空间分割成回流式气流通4道,所述的燃烧器2设置在壳体1一端,用于向气流通道4内喷射燃烧热气流,以热辐射的方式加热蒸汽管道3内流通的蒸汽。
进一步地,所述的蒸汽管道3以缠绕式并排设置在壳体1内部,形成相隔的内盘管31和外盘管32。
进一步地,所述的蒸汽管道3在外盘管32处外接蒸汽入口33,并以缠绕式形成外盘管32,然后向内弯曲以缠绕式形成内盘管31,在内盘管31的端部外接蒸汽出口34。
进一步地,所述的蒸汽入口33和蒸汽出口34设置在壳体1的外部并位于壳体1外部同一端部的两侧,蒸汽入口33向蒸汽管道3内输入蒸汽,蒸汽在壳体1的内部接受热气流的换热辐射后从蒸汽出口34排出,排出的蒸汽为低压超高温蒸汽。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盘管31内部为第一气流通道41,内盘管31和外盘管32之间为第二气流通道42,外盘管32和壳体1之间相隔并形成第三气流通道43,第一气流通道41端部设置有通向第二气流通道42的回流部44,第二气流通道42端部设置有通向第三气流通道43的回流部45,第一气流通道41、第二气流通道42和第三气流通道43形成回流式气流通道4,第三气流通道43末端设置有烟气出口46。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气流通道41、第二气流通道42和第三气流通道43为水平气流通道,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同样为卧式布置,在气流通道内流通的热气流为水平、横向流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燃烧器2以天然气为燃料,用于向第一气流通道41内喷射火焰形成燃烧热气流与内盘管31蒸汽管道进行辐射换热,然后热气流在第一气流通道41末端回流部44向外转弯180°进入第二气流通道42并在第二气流通道42内与内、外盘管蒸汽管道进行辐射换热,然后气流在第二气流通道42末端回流部45向外转弯180°进入第三气流通道43并在第三气流通道43内与外盘管32蒸汽管道进行辐射换热,最后热气流在壳体1末端顶部的烟气出口46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的燃烧器2连接壳体1的设置有蒸汽出、入口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盘管31内径大于燃烧器喷射火焰21的外径,内盘管31的长度大于燃烧器喷射火焰21的长度,用于保证燃烧器的火焰21不与受热蒸汽管道接触,防止积碳,做到天然气的完全燃烧。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采用全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通入蒸汽管道3内的蒸汽流量在一个安全的范围之内,保证蒸汽管道外壁温度得到可靠的冷却,并为含油污泥的固化处理提供稳定低压高温蒸汽热源。

Claims (9)

1.一种直流低压超高温蒸汽过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壳体和蒸汽管道,所述的蒸汽管道并排设置在壳体内部并将壳体内部空间分割成回流式气流通道,所述的燃烧器设置在壳体一端,用于向气流通道内喷射燃烧热气流,以热辐射的方式加热蒸汽管道内流通的蒸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低压超高温蒸汽过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汽管道以缠绕式并排设置在壳体内部,形成相隔的内盘管和外盘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直流低压超高温蒸汽过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汽管道在外盘管处外接蒸汽入口,并以缠绕式形成外盘管,然后向内弯曲以缠绕式形成内盘管,在内盘管的端部外接蒸汽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流低压超高温蒸汽过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设置在壳体的外部并位于壳体外部同一端部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流低压超高温蒸汽过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盘管内部为第一气流通道,内盘管和外盘管之间为第二气流通道,外盘管和壳体之间相隔并形成第三气流通道,第一气流通道端部设置有通向第二气流通道的回流部,第二气流通道端部设置有通向第三气流通道的回流部,第一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和第三气流通道形成回流式气流通道,第三气流通道末端设置有烟气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直流低压超高温蒸汽过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和第三气流通道为水平气流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低压超高温蒸汽过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器以天然气为燃料,用于向第一气流通道内喷射火焰形成燃烧热气流与内盘管蒸汽管道进行辐射换热,然后热气流在第一气流通道末端回流部向外转弯180°进入第二气流通道并在第二气流通道内与内、外盘管蒸汽管道进行辐射换热,然后气流在第二气流通道末端回流部向外转弯180°进入第三气流通道并在第三气流通道内与外盘管蒸汽管道进行辐射换热,最后热气流在壳体一端顶部的烟气出口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直流低压超高温蒸汽过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器连接壳体的设置有蒸汽出、入口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流低压超高温蒸汽过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盘管内径大于燃烧器喷射火焰的外径,内盘管的长度大于燃烧器喷射火焰的长度。
CN201721877261.7U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直流低压超高温蒸汽过热装置 Active CN2080116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77261.7U CN208011689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直流低压超高温蒸汽过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77261.7U CN208011689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直流低压超高温蒸汽过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11689U true CN208011689U (zh) 2018-10-26

Family

ID=63881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77261.7U Active CN208011689U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直流低压超高温蒸汽过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116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75789A (zh) * 2017-12-28 2018-05-01 无锡博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低压超高温蒸汽过热装置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75789A (zh) * 2017-12-28 2018-05-01 无锡博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低压超高温蒸汽过热装置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245055A (en) System for drying sludge by steam extracted from boiler set with thermal compensation
CN104075332A (zh) 用于提高黄磷尾气综合利用率的系统和方法
CN205909502U (zh) 一种充分利用烟气余热的锅炉
CN208011689U (zh) 一种直流低压超高温蒸汽过热装置
CN205746946U (zh) 一种锅炉及其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204421052U (zh) 一种余热回收炉
CN204026622U (zh) 蒸汽锅炉
CN207422234U (zh) 一种可以回收热量式的垃圾焚烧炉
CN203454160U (zh) 硫磺回收尾气的处理装置
CN107218591B (zh) 一种加热热一次风的外置式蒸汽冷却器系统
CN102878818A (zh) 利用自吸式负压可调节热载体炉中余热的供暖系统
CN205048405U (zh) 一种工业锅炉烟道余热利用系统
CN102778133A (zh) 台车式燃气热处理炉进风系统
CN204534546U (zh) 生物质锅炉环保节能控制系统
CN204454888U (zh) 一种可以回收冷却风热能的套筒窑
CN106931433A (zh) 水冷式火排燃气燃烧器
CN208431758U (zh) 工业燃气自加温节能燃烧器
CN204829834U (zh) 用于煤制甲醇中蒸汽和尾气的利用装置
CN206073757U (zh) 一种低温空气排放气升温装置
CN204830451U (zh) 智能化醇基燃料热水器、热水系统
CN206018583U (zh) 鸡粪锅炉余热回收系统
CN205048996U (zh) 一种烧结环冷机余热锅炉
CN205579623U (zh) 一种冷凝式空气预热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04648668U (zh) 一种琉璃瓦加工用热风炉
CN204787867U (zh) 改进型天然气加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