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10299U - 一种增力倒扣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力倒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10299U
CN208010299U CN201820227523.3U CN201820227523U CN208010299U CN 208010299 U CN208010299 U CN 208010299U CN 201820227523 U CN201820227523 U CN 201820227523U CN 208010299 U CN208010299 U CN 2080102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dy cap
planetary gear
gear
gear shaft
ring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2752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鑫
王杰
靳虹焘
林天源
张洪滨
刘明坤
李亚彤
石兴灏
何禹羲
杨阳
李漫呤
杨滨宇
李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JIN YONGSHENGLI PETROLEUM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JIN YONGSHENGLI PETROLEUM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JIN YONGSHENGLI PETROLEUM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JIN YONGSHENGLI PETROLEUM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2752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102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102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102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增力倒扣装置,包括输入总成、增力机构、锚定机构、减速换向机构和输出总成,输入总成包括上接头、上背帽、上键环、连接套和螺母,增力机构包括中心齿轮轴、行星齿轮架、行星齿轮轴、行星齿轮、内齿圈和防转套,锚定机构包括摩擦块座、弹簧片、摩擦块,摩擦块座背帽、锚爪座,减速换向机构包括二级中心齿轮轴、凸轮行星架、第一防转键槽、键块、行星齿轮和二级内齿圈,所述输出总成包括输出体、下接头、第二防转键套、下背帽和下螺母,该增力倒扣装置,具有结构设计人性化,生产成本低,所需地面装置设备简单,施工安全可靠,操作性简单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增力倒扣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田井下倒扣装置,尤其是一种可实现井下增力、完成减速及换向的倒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处理井下倒扣已经是油田作业的必不可少的方法,倒扣的原理就是使欲倒扣的管或杆在上提拉力的作用下,正好处于中和点的位置,这样这根管或者杆处于既不受拉,也不受压的受力状态,然后对解卡管柱施加反向扭矩,扭矩通过解卡管柱作用在欲倒开的管柱接箍上,使得该管杆卸扣与被卡管柱脱开,上提倒扣打捞管柱,将倒开的管柱取出,倒扣的原理的关键是使欲倒开的管或杆处于中和点位置,找准中和点位置是倒扣成功的先决条件。
目前处理井下倒扣大致有两种常规方法,其中一种是通过作业机来完成,具体的是用作业机提升管柱找综合点,然后在地面旋转管柱直接倒扣;另一只是利用减速换向装置来完成井下倒扣。这两种方法存在的共同问题是:倒扣扭矩达不到实际要求。因此,如何解决倒扣扭矩达不到实际要求的问题,已经成为人民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增力倒扣装置,包括输入总成、增力机构、锚定机构、减速换向机构和输出总成。
所述输入总成包括上接头、上背帽、上键环、连接套和螺母。
所述上接头的底部贯穿至所述连接套内,所述上接头的底部与所述连接套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套顶部的位置设置有上键环,所述上键环顶部的位置设置有上背帽,所述上背帽的内螺纹与所述上接头的外螺纹连接,所述上接头底部的位置设置有螺母。
所述增力机构包括中心齿轮轴、行星齿轮架、行星齿轮轴、行星齿轮、内齿圈和防转套。
所述行星齿轮架设置在所述中心齿轮轴带有的齿轮位置,所述行星齿轮轴、所述行星齿轮设置在所述行星齿轮架上,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中心齿轮轴上的齿轮部分配合,所述内齿圈设置在所述行星齿轮架的外侧,所述防转套设置在所述内齿圈顶部的位置。
所述锚定机构包括摩擦块座、弹簧片、摩擦块,摩擦块座背帽、锚爪座。
所述弹簧片设置在所述摩擦块座的槽中,所述摩擦块紧贴在所述弹簧片的外侧,所述摩擦块座背帽的内螺纹与所述摩擦块座的上螺纹连接,所述锚爪座的内螺纹与所述摩擦块座的下螺纹连接。
所述减速换向机构包括二级中心齿轮轴、凸轮行星架、第一防转键槽、键块、行星齿轮和二级内齿圈。
所述二级中心齿轮轴嵌套在所述凸轮行星架内部,所述凸轮行星架与所述防转键槽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凸轮行星架与所述防转键槽通过所述键块固定,所述行星齿轮设置在所述凸轮行星架的下部,所述二级内齿圈设置在所述凸轮行星架的外侧。
所述输出总成包括输出体、下接头、第二防转键套、下背帽和下螺母。
所述输出体内螺纹与所述下接头连接,所述第二防转键套设置在所述输出体与所述下接头的连接处,所述下背帽设置在所述第二防转键套的下方,所述下背帽的内螺纹与所述下接头中间部分的外螺纹连接,所述下螺母设置在所述输出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防转套的外部套有防转键套,所述防转键套的键插入所述内齿圈的键槽中。
优选的,所述防转键套的顶部设置有背帽,背帽的内螺纹与所述防转套上部外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齿圈下部设置有定位背帽,所述内齿圈下部内螺纹与所述定位背帽的外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锚爪座上的缺口处设置有锚爪。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增力倒扣装置,包括输入总成、增力机构、锚定机构、减速换向机构和输出总成,所述输入总成包括上接头、上背帽、上键环、连接套和螺母,所述上接头的底部贯穿至所述连接套内,所述上接头的底部与所述连接套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套顶部的位置设置有上键环,所述上键环顶部的位置设置有上背帽,所述上背帽的内螺纹与所述上接头的外螺纹连接,所述上接头底部的位置设置有螺母,所述增力机构包括中心齿轮轴、行星齿轮架、行星齿轮轴、行星齿轮、内齿圈和防转套,所述行星齿轮架设置在所述中心齿轮轴带有的齿轮位置,所述行星齿轮轴、所述行星齿轮设置在所述行星齿轮架上,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中心齿轮轴上的齿轮部分配合,所述内齿圈设置在所述行星齿轮架的外侧,所述防转套设置在所述内齿圈顶部的位置,所述锚定机构包括摩擦块座、弹簧片、摩擦块,摩擦块座背帽、锚爪座,所述弹簧片设置在所述摩擦块座的槽中,所述摩擦块紧贴在所述弹簧片的外侧,所述摩擦块座背帽的内螺纹与所述摩擦块座的上螺纹连接;所述锚爪座的内螺纹与所述摩擦块座的下螺纹连接,所述减速换向机构包括二级中心齿轮轴、凸轮行星架、第一防转键槽、键块、行星齿轮和二级内齿圈,所述二级中心齿轮轴嵌套在所述凸轮行星架内部,所述凸轮行星架与所述防转键槽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凸轮行星架与所述防转键槽通过所述键块固定,所述行星齿轮设置在所述凸轮行星架的下部,所述二级内齿圈设置在所述凸轮行星架的外侧,所述输出总成包括输出体、下接头、第二防转键套、下背帽和下螺母,所述输出体内螺纹与所述下接头连接,所述第二防转键套设置在所述输出体与所述下接头的连接处,所述下背帽设置在所述第二防转键套的下方,所述下背帽的内螺纹与所述下接头中间部分的外螺纹连接,所述下螺母设置在所述输出体的内部。该增力倒扣装置,具有结构设计人性化,生产成本低,所需地面装置设备简单,施工安全可靠,操作性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增力倒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输入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增力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锚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减速换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输出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
1-输入总成,2-增力机构,3-锚定机构,4-减速换向机构,5-输出总成,11-上接头,12-上背帽,13-上键环,14-连接套,15-螺母,21-中心齿轮轴,22-行星齿轮架,23- 行星齿轮轴,24-行星齿轮,25-内齿圈,26-防转套,27-防转键套,28-背帽,29-背帽, 31-摩擦块座,32-弹簧片,33-摩擦块,34-摩擦块座背帽,35-锚爪座,36-锚爪,41- 二级中心齿轮轴,42-凸轮行星架,43-第一防转键槽,44-键块,45-行星齿轮,46-二级内齿圈,51-输出体,52-下接头,53-第二防转键套,54-下背帽,55-下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增力倒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增力倒扣装置,包括输入总成1、增力机构2、锚定机构3、减速换向机构4和输出总成5。
参见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输入总成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输入总成1包括上接头11、上背帽12、上键环13、连接套14和螺母15。
所述上接头11的底部贯穿至所述连接套14内,所述上接头11的底部与所述连接套14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套14顶部的位置设置有上键环13,所述上键环13顶部的位置设置有上背帽12,所述上背帽12的内螺纹与所述上接头11的外螺纹连接,所述上接头11底部的位置设置有螺母15。
参见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增力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增力机构2包括中心齿轮轴21、行星齿轮架22、行星齿轮轴23、行星齿轮24、内齿圈25和防转套26。
所述行星齿轮架22设置在所述中心齿轮轴21带有的齿轮位置,所述行星齿轮轴23、所述行星齿轮24设置在所述行星齿轮架22上,所述行星齿轮24与所述中心齿轮轴21 上的齿轮部分配合,所述内齿圈25设置在所述行星齿轮架22的外侧,所述防转套26设置在所述内齿圈25顶部的位置。
参见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锚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锚定机构3包括摩擦块座31、弹簧片32、摩擦块33,摩擦块座背帽34、锚爪座35。
所述弹簧片32设置在所述摩擦块座31的槽中,所述摩擦块33紧贴在所述弹簧片32的外侧,所述摩擦块座背帽34的内螺纹与所述摩擦块座31的上螺纹连接;所述锚爪座35的内螺纹与所述摩擦块座31的下螺纹连接。
参见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减速换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减速换向机构4包括二级中心齿轮轴41、凸轮行星架42、第一防转键槽43、键块44、行星齿轮45和二级内齿圈46。
所述二级中心齿轮轴41嵌套在所述凸轮行星架42内部,所述凸轮行星架42与所述防转键槽4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凸轮行星架42与所述防转键槽43通过所述键块44固定,所述行星齿轮45设置在所述凸轮行星架42的下部,所述二级内齿圈46设置在所述凸轮行星架42的外侧。
参见图6,本申请提供的输出总成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输出总成5包括输出体51、下接头52、第二防转键套53、下背帽54和下螺母55。
所述输出体51内螺纹与所述下接头52连接,所述第二防转键套53设置在所述输出体51与所述下接头52的连接处,所述下背帽54设置在所述第二防转键套53的下方,所述下背帽54的内螺纹与所述下接头52中间部分的外螺纹连接,所述下螺母55设置在所述输出体51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防转套26的外部套有防转键套27,所述防转键套27的键插入所述内齿圈25的键槽中。
优选的,所述内齿圈25下部设置有定位背帽29,所述内齿圈25下部内螺纹与所述定位背帽29的外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锚爪座35上的缺口处设置有锚爪36。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增力倒扣装置,包括输入总成1、增力机构2、锚定机构3、减速换向机构4和输出总成5,所述输入总成1包括上接头11、上背帽12、上键环13、连接套14和螺母15,所述上接头11的底部贯穿至所述连接套 14内,所述上接头11的底部与所述连接套14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套14顶部的位置设置有上键环13,所述上键环13顶部的位置设置有上背帽12,所述上背帽12的内螺纹与所述上接头11的外螺纹连接,所述上接头11底部的位置设置有螺母15,所述增力机构2包括中心齿轮轴21、行星齿轮架22、行星齿轮轴23、行星齿轮24、内齿圈25和防转套26,所述行星齿轮架22设置在所述中心齿轮轴21带有的齿轮位置,所述行星齿轮轴23、所述行星齿轮24设置在所述行星齿轮架22上,所述行星齿轮24与所述中心齿轮轴21上的齿轮部分配合,所述内齿圈25设置在所述行星齿轮架22的外侧,所述防转套26设置在所述内齿圈25顶部的位置,所述锚定机构3包括摩擦块座31、弹簧片 32、摩擦块33,摩擦块座背帽34、锚爪座35,所述弹簧片32设置在所述摩擦块座31 的槽中,所述摩擦块33紧贴在所述弹簧片32的外侧,所述摩擦块座背帽34的内螺纹与所述摩擦块座31的上螺纹连接;所述锚爪座35的内螺纹与所述摩擦块座31的下螺纹连接,所述减速换向机构4包括二级中心齿轮轴41、凸轮行星架42、第一防转键槽43、键块44、行星齿轮45和二级内齿圈46,所述二级中心齿轮轴41嵌套在所述凸轮行星架 42内部,所述凸轮行星架42与所述防转键槽4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凸轮行星架42与所述防转键槽43通过所述键块44固定,所述行星齿轮45设置在所述凸轮行星架42的下部,所述二级内齿圈46设置在所述凸轮行星架42的外侧,所述输出总成5包括输出体51、下接头52、第二防转键套53、下背帽54和下螺母55,所述输出体51内螺纹与所述下接头52连接,所述第二防转键套53设置在所述输出体51与所述下接头52的连接处,所述下背帽54设置在所述第二防转键套53的下方,所述下背帽54的内螺纹与所述下接头52中间部分的外螺纹连接,所述下螺母55设置在所述输出体51的内部。该增力倒扣装置,具有结构设计人性化,生产成本低,所需地面装置设备简单,施工安全可靠,操作性简单的优点。
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5)

1.一种增力倒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总成(1)、增力机构(2)、锚定机构(3)、减速换向机构(4)和输出总成(5);
所述输入总成(1)包括上接头(11)、上背帽(12)、上键环(13)、连接套(14)和螺母(15);
所述上接头(11)的底部贯穿至所述连接套(14)内,所述上接头(11)的底部与所述连接套(14)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套(14)顶部的位置设置有上键环(13),所述上键环(13)顶部位置设置有上背帽(12),所述上背帽(12)的内螺纹与所述上接头(11)的外螺纹连接,所述上接头(11)底部的位设置有螺母(15);
所述增力机构(2)包括中心齿轮轴(21)、行星齿轮架(22)、行星齿轮轴(23)、行星齿轮(24)、内齿圈(25)和防转套(26);
所述行星齿轮架(22)设置在所述中心齿轮轴(21)带有的齿轮位置,所述行星齿轮轴(23)、所述行星齿轮(24)设置在所述行星齿轮架(22)上,所述行星齿轮(24)与所述中心齿轮轴(21)上的齿轮部分配合,所述内齿圈(25)设置在所述行星齿轮架(22)的外侧,所述防转套(26)设置在所述内齿圈(25)顶部的位置;
所述锚定机构(3)包括摩擦块座(31)、弹簧片(32)、摩擦块(33),摩擦块座背帽(34)、锚爪座(35);
所述弹簧片(32)设置在所述摩擦块座(31)的槽中,所述摩擦块(33)紧贴在所述弹簧片(32)的外侧,所述摩擦块座背帽(34)的内螺纹与所述摩擦块座(31)的上螺纹连接;所述锚爪座(35)的内螺纹与所述摩擦块座(31)的下螺纹连接;
所述减速换向机构(4)包括二级中心齿轮轴(41)、凸轮行星架(42)、第一防转键槽(43)、键块(44)、行星齿轮(45)和二级内齿圈(46);
所述二级中心齿轮轴(41)嵌套在所述凸轮行星架(42)内部,所述凸轮行星架(42)与所述防转键槽(4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凸轮行星架(42)与所述防转键槽(43)通过所述键块(44)固定,所述行星齿轮(45)设置在所述凸轮行星架(42)的下部,所述二级内齿圈(46)设置在所述凸轮行星架(42)的外侧;
所述输出总成(5)包括输出体(51)、下接头(52)、第二防转键套(53)、下背帽(54)和下螺母(55);
所述输出体(51)内螺纹与所述下接头(52)连接,所述第二防转键套(53)设置在所述输出体(51)与所述下接头(52)的连接处,所述下背帽(54)设置在所述第二防转键套(53)的下方,所述下背帽(54)的内螺纹与所述下接头(52)中间部分的外螺纹连接,所述下螺母(55)设置在所述输出体(5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力倒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套(26)的外部套有防转键套(27),所述防转键套(27)的键插入所述内齿圈(25)的键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力倒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键套(27)的顶部设置有背帽(28),背帽(28)的内螺纹与所述防转套(26)上部外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力倒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圈(25)下部设置有定位背帽(29),所述内齿圈(25)下部内螺纹与所述定位背帽(29)的外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力倒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爪座(35)上的缺口处设置有锚爪(36)。
CN201820227523.3U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增力倒扣装置 Active CN2080102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27523.3U CN208010299U (zh)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增力倒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27523.3U CN208010299U (zh)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增力倒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10299U true CN208010299U (zh) 2018-10-26

Family

ID=63885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27523.3U Active CN208010299U (zh)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增力倒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102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5658A (zh) * 2019-10-14 2020-01-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径向锚定倒扣取换套管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5658A (zh) * 2019-10-14 2020-01-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径向锚定倒扣取换套管装置及方法
CN110725658B (zh) * 2019-10-14 2022-05-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径向锚定倒扣取换套管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24940B (zh) 电动打捞器
CN208010299U (zh) 一种增力倒扣装置
CN206386362U (zh) 一种按钮形式的快速连接机构
CN105386736A (zh) 一种用于井下定点取套管工具及使用方法
CN106907120B (zh) 用于水平井砾石充填防砂管柱送入脱手工具及其施工方法
CN210033285U (zh) 顶驱下套管装置
CN107476765A (zh) 液压驱动水下钻机钻头结构
CN207212276U (zh) 液压驱动水下钻机钻头结构
CN203835315U (zh) 电动打捞器
CN110206502A (zh) 套管倒扣器
CN201843556U (zh) 液压可退捞筒
CN208281401U (zh) 一种具有锁止保护机构的过载安全离合器
CN203022674U (zh) 一种打捞井下脱扣钻杆用的公锥
CN206801463U (zh) 一种一体式侧钻工具
CN203669806U (zh) 螺杆泵油管锚
CN212337199U (zh) 一种油田采油用采油井洗井装置
CN204651774U (zh) 便携式工具u型环
CN103850658B (zh) 智能电动通井装置及方法
CN207423416U (zh) 中轴扭力光电传感器结构
CN2782764Y (zh) 马牙啮合式防盗地锚
CN202659187U (zh) 变直径坐封螺杆泵油管锚
CN201502333U (zh) 抗拉力正反转防松扣接头
CN211226147U (zh) 带90度转向齿轮升降机
CN217328182U (zh) 一种联轴器
CN103433890B (zh) 一种挖掘机拔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Xin

Inventor after: Wang Jie

Inventor after: Jin Hongdao

Inventor after: Lin Tianyuan

Inventor after: Zhang Hongbin

Inventor after: Liu Mingkun

Inventor after: Li Xiang

Inventor before: Liu Xin

Inventor before: Yang Yang

Inventor before: Li Manling

Inventor before: Yang Binyu

Inventor before: Li Xiang

Inventor before: Wang Jie

Inventor before: Jin Hongdao

Inventor before: Lin Tianyuan

Inventor before: Zhang Hongbin

Inventor before: Liu Mingkun

Inventor before: Li Yatong

Inventor before: Shi Xinghao

Inventor before: He Yux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