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09605U -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09605U
CN208009605U CN201820070891.1U CN201820070891U CN208009605U CN 208009605 U CN208009605 U CN 208009605U CN 201820070891 U CN201820070891 U CN 201820070891U CN 208009605 U CN208009605 U CN 2080096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screen
gully
axis
height
drain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7089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善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yang Urb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07089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096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096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096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涉及城市排水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路面下的呈圆柱形的排水井、与排水井连通的排水管、设置在排水井上方的具有通水口的井盖,所述排水井内设置有位于井盖下方的呈上圆锥形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中部转动设置有中轴,所述中轴上设置有与过滤网平行的刷轴,所述刷轴上固设有与过滤网抵接的刷毛,所述中轴上方固设有扇叶;排水井内的水经过过滤网的过滤后排走,在水经过扇叶时,通过扇叶使中轴转动,从而带动刷轴绕中轴转动,刷轴上的刷毛对过滤网上的杂质进行清扫,从而减小过滤网堵塞的概率。

Description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排水系统是处理和排除城市污水和雨水的工程设施系统,是城市公用设施的组成部分。城市排水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城市排水系统通常由排水管道和污水处理厂组成。在实行污水、雨水分流制的情况下,污水由排水管道收集,送至污水处理后,排入水体或回收利用;雨水径流由排水管道收集后,就近排入水体。
如公告号为205216402U的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市政排水管中的过滤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过滤管,过滤管中设置有锥形引流筒,引流筒的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过滤管的下端设置有可拆卸的集污筒,引流筒和过滤管内壁之间具有和排水管连通的排水腔,排水腔和集污筒之间设置有过滤网。
在实际使用当中,过滤网上可能会集聚大量的杂质,导致过滤网堵塞,影响排水管的排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具有减小过滤网堵塞概率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包括设置在路面下的呈圆柱形的排水井、与排水井连通的排水管、设置在排水井上方的具有通水孔的井盖,所述排水井内设置有位于井盖下方的呈上圆锥形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中部转动设置有中轴,所述中轴上设置有与过滤网平行的刷轴,所述刷轴上固设有与过滤网抵接的刷毛,所述中轴上方固设有扇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井内的水经过过滤网的过滤后排走,在水经过扇叶时,通过扇叶使中轴转动,从而带动刷轴绕中轴转动,刷轴上的刷毛对过滤网上的杂质进行清扫,从而减小过滤网堵塞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井沿过滤网周向开设有与过滤网上方区域连通的蓄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刷毛清扫下的杂质被扫落至蓄污槽内,蓄污槽可以存储一定量的杂质,从而减小过滤网堵塞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过滤网上方沿其周向开设有若干贯穿过滤网的齿孔,所述过滤网下方设有呈下圆锥形的过滤板,所述刷轴与中轴转动连接,所述刷轴上固设有与齿孔配合的驱动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刷轴绕中轴转动过程中,通过齿孔与驱动齿轮的配合,使刷轴绕刷轴轴线转动,从而带动刷轴上的刷毛转动,对过滤网上的杂质进行清扫,从而减小过滤网堵塞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刷毛设置有多组,单组所述刷毛呈螺旋形排列,且螺旋方向与刷轴转动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刷轴转动过程中,螺旋形排列的刷毛加强了对过滤网的清扫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污槽内靠过滤网近的一侧设置有连通排水井内部与蓄污槽的滤水网,滤水网的高度高于蓄污槽底面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上扫下的杂质进入蓄污槽内,蓄污槽内设置有滤水网,若过滤网发生堵塞,滤水网可以对水进行过滤后通入排水井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水孔下方横截面积大于上方横截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有杂质进入通水孔内,由于通水孔下方横截面积大于上方横截面积,所以可以减少通水孔堵塞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井与排水管之间设置有连通排水井内部和排水管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排水井内部的连接处的高度高于排水井底面的高度,所述连接管与排水管的连接处的高度高于排水管底部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管与排水井内部的连接处的高度高于排水井底面的高度连接管的高度较高,可以起到让水中杂质沉降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与排水管连通的泄洪管,所述泄洪管与排水管连接处高于排水管底面的高度,所述泄洪管一侧还设置有与泄洪管连通的蓄水池,所述蓄水池与泄洪管之间设置有连通泄洪管与蓄水箱的蓄水管,所述蓄水管与泄洪管的连接处的高度高于泄洪管底面的高度,所述蓄水管与蓄水池的连接处的高度位于蓄水池侧面上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排水管内排水压力大时,排水管内的水通向泄洪管,达到排水的效果,蓄水池可以存储一定量的水,可以用作路边树木的浇灌。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池内竖直滑动设置有与蓄水管配合的阀片,所述阀片上固连有浮球,当蓄水池内水量达到预设值时,阀片使蓄水管关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蓄水池内存满水时,阀片通过浮球的作用,使蓄水池与泄洪管分隔,从而减少蓄水池与泄洪管之间的水交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管内设置有倾斜的过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层对进入蓄水池中的水进行过滤,保证了水质,倾斜的过滤层可以吸附杂质,减小堵塞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排水井内的水经过过滤网的过滤后排走,在水经过扇叶时,通过扇叶使中轴转动,从而带动刷轴绕中轴转动,刷轴上的刷毛对过滤网上的杂质进行清扫,从而减小过滤网堵塞的概率。连接管、泄洪管在排水压力大时可达到排水的效果。蓄水池可以存储一定量的水,可以用作路边树木的浇灌。过滤层对进入蓄水池中的水进行过滤。阀片减少蓄水池与泄洪管之间的水交换。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过滤网的结构图;
图3为蓄水池的结构图;
图4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B区域的放大图;
图6为图1中C区域的放大图;
图7为泄洪电路的电路图,具体涉及比较电路、控时电路、收缩电路的电路图;
图8为泄洪电路的电路图,具体涉及伸长电路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1、排水井;2、排水管;3、孔塞;4、井盖;5、通水孔;6、支撑板;7、过滤网;8、中轴;9、扇叶;10、刷轴;11、齿孔;12、过滤板;13、驱动齿轮;14、气缸;15、刷毛;16、蓄污槽;17、滤水网;18、连接管;19、泄洪管;20、蓄水池;21、蓄水管;22、阀片;23、浮球;24、支撑槽;25、安装块;26、地砖;27、通孔;28、滑动块,29、滑动槽;30、过滤层;31、防堵管;32、压力传感器;100、泄洪电路;101、比较电路;102、收缩电路;103、伸长电路;104、第一开关部;105、第二开关部;106、第三开关部;107、第四开关部;108、控时电路;109、分压部;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D1、第一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Q1、第一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Q3、第三三极管;Q4第四三极管;KM1、第一继电器;KM2、第二继电器;A、比较器;E、信号延迟器;F、非门;X、异或非门;S1、第一常开触点开关;S2、第二常开触点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泄洪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在路面下的呈圆柱形的排水井1、与排水井1连通的排水管2、设置在排水井1上方的具有通水孔5的井盖4。
如图2所示:通水孔5下方横截面积大于上方横截面积。排水井1内设置有安装块25(如图5所示),安装块25上设置有位于井盖4下方的呈上圆锥形的过滤网7,过滤网7中部转动设置有中轴8,中轴8上方固设有倾斜的扇叶9,当有水流经过扇叶9时,扇叶9带动中轴8转动。
如图4所示:中轴8上设置有与过滤网7平行的刷轴10,过滤网7上方沿其周向开设有若干贯穿过滤网7的齿孔11,过滤网7下方设有呈下圆锥形的过滤板12,刷轴10与中轴8转动连接,刷轴10上固设有与齿孔11配合的驱动齿轮13。刷轴10上固设有与过滤网7抵接的刷毛15,刷毛15设置有多组,单组刷毛15呈螺旋形排列,且螺旋方向与刷轴10转动方向相反,在刷轴10转动过程中,刷毛15将过滤网7上的杂质扫动。
如图5所示:排水井1沿过滤网7周向开设有与排水井1内过滤网7上方区域连通的蓄污槽16。蓄污槽16内靠过滤网7近的一侧设置有连通排水井1内部与蓄污槽16的滤水网17,滤水网17的高度高于蓄污槽16底面的高度。
如图1所示:排水井1与排水管2之间设置有连通排水井1内部和排水管2的连接管18,连接管18与排水井1内部的连接处的高度高于排水井1底面的高度,连接管18与排水管2的连接处的高度高于排水管2底部的高度。
如图1所示:排水井旁设置有防堵管31,防堵管31连通排水井1与排水管2,防堵管31与排水井1的连接处高于过滤网7的位置。
如图1所示:排水管2旁设置有与排水管2连通的泄洪管19,泄洪管19与排水管2连接处高于排水管2底面的高度,泄洪管19一侧还设置有与泄洪管19连通的蓄水池20,蓄水池20与泄洪管19之间设置有连通泄洪管19与蓄水箱的蓄水管21,蓄水管21与泄洪管19的连接处的高度高于泄洪管19底面的高度,蓄水管21内设置有倾斜的过滤层30。蓄水管21与蓄水池20的连接处的高度位于蓄水池20侧面上部。
如图3所示:蓄水池20内竖直滑动设置有与蓄水管21配合的阀片22,阀片22上固连有浮球23,蓄水池20内开设有滑动槽29,滑动槽29内竖直滑动设置有与阀片22固连的滑动块28,当蓄水池20内水量达到预设值时,阀片22使蓄水管21关闭。
如图6所示:排水井1上方设置有若干具有通孔27的地砖26,排水井1位于地砖26下方设置有与通孔27连通的支撑槽24,支撑槽24与排水井1内连通,支撑槽24内设置有气缸14,支撑槽24内竖直滑动设置有与气缸14气杆固连的支撑板6,支撑杆上方设置有若干与通孔27配合的孔塞3。
如图6所示:路面上水量小时,气缸14气杆为伸长状态,孔塞3完全嵌入通孔27内。
如图1所示:排水井1底部设置有用于检测排水井1内水的压力并输出检测信号的压力传感器32。
如图7和8所示:支撑槽24内侧壁设置有耦接于压力传感器32的泄洪电路100。泄洪电路100包括:耦接于压力传感器32以接收检测信号并与预设值比较后输出比较信号的比较电路101、耦接于比较电路101以接收比较信号并输出控制气缸14工作预设时长的控时信号的控时电路108、收缩电路102、伸长电路103。收缩电路102耦接于比较电路101以接收比较信号并控制收缩电路102的通断,收缩电路102还耦接于控时电路108以接收控时信号并控制气缸14气杆的收缩;伸长电路103耦接于比较电路101以接收比较信号并控制伸长电路103的通断,伸长电路103耦接于控时电路108以接收控时信号并控制气缸14气杆的伸长。
如图7所示:比较电路101包括:分压部109、比较器A。分压部109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阻R1一端耦接于直流电,第一电阻R1另一端耦接于第二电阻R2,第二电阻R2接地。比较器A的正相端耦接于压力传感器32,比较器A反相端耦接于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的连接点以接收预设值,比较器A的输出端输出比较信号。
如图7所示:控时电路108包括,信号延迟器E、非门F、异或非门XF。信号延迟器E的输入端耦接于比较电路101以接收比较信号,信号延迟器E输出端耦接于非门F输入端;非门F的输出端耦接于异或非门XF的一个输入端;异或非门XF的另一个输入端耦接于比较电路101与信号延迟器E的输入端的连接点;异或非门XF输出端输出控时信号。控时信号控制气缸14工作时间,从而控制气缸14的伸长或收缩量,从而控制通孔27与排水井1是否连通。
如图7所示:收缩电路102包括:第一开关部104、第二开关部105、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二极管D1、第一继电器KM1,第一开关部104为第一三极管Q1,第二开关部105为第二三极管Q2。
如图7所示:第一三极管Q1基极耦接于第三电阻R3,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耦接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耦接于比较器A输出端与信号延迟器E输入端的连接点以接收比较信号,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耦接于第一继电器KM1。第三电阻R3耦接于异或非门XF的输出端以使第一三极管Q1接收控时信号。
如图7所示:第一继电器KM1耦接于直流电,第一继电器KM1包括第一常开触点开关S1,第一常开触点开关S1一端耦接于电源,第一常开触点开关S1的另一端耦接于气缸14的反转电磁阀以控制气缸14收缩。第四电阻R4一端耦接于第三电阻R3与第一三极管Q1基极的连接点,第四电阻R4另一端耦接于第一三极管Q1发射极与地的连接点。第一二极管D1阳极耦接于第一继电器KM1与第二三极管Q2集电极连接点,第一二极管D1阴极耦接于第一继电器KM1与直流电连接点。
如图8所示:伸长电路103包括:第三开关部106、第四开关部107、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二二极管D2、第二继电器KM2,第四开关部107为第四三极管Q4,第三开关部106为第三三极管Q3。
如图8所示:第四三极管Q4基极耦接于第五电阻R5,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耦接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耦接于比较器A输出端与信号延迟器E输入端的连接点以接收比较信号,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耦接于第二继电器KM2。第五电阻R5耦接于异或非门XF的输出端以使第四三极管Q4接收控时信号。
如图8所示:第二继电器KM2耦接于直流电,第二继电器KM2包括第二常开触点开关S2,第二常开触点开关S2一端耦接于电源,第二常开触点开关S2的另一端耦接于气缸14的正转电磁阀以控制气缸14伸长。第六电阻R6一端耦接于第五电阻R5与第四三极管Q4基极的连接点,第六电阻R6另一端耦接于第四三极管Q4发射极与地的连接点。第二二极管D2阳极耦接于第二继电器KM2与第三三极管Q3发射极连接点,第二二极管D2阴极耦接于第二继电器KM2与直流电连接点。
工作原理:压力传感器32将检测信号传递至比较电路101,当路面有积水时,排水井1内的水量增多,检测信号发生变化,比较器A发射高电平,比较器A的电平变化使控时电路108发出一定时长的高电平,控时电路108的高电平使第一三极管Q1与第四三极管Q4导通,比较器A的高电平使第二三极管Q2导通,从而通过第一继电器KM1控制气缸14做收缩动作,从而使孔塞3与通孔27分离,从而使通孔27与排水井1内部连通,达到排水的效果。
排水井1内的水经过过滤网7与过滤板12的过滤后排走,在水经过扇叶9时,通过扇叶9使中轴8转动,从而带动刷轴10绕中轴8转动,刷轴10绕中轴8转动过程中,通过齿孔11与驱动齿轮13的配合,使刷轴10绕刷轴10轴线转动,从而带动刷轴10上的刷毛15转动,对过滤网7上的杂质进行清扫,从而减小过滤网7堵塞的概率。
过滤网7上扫下的杂质进入蓄污槽16内,蓄污槽16内设置有滤水网17,滤水网17可以对水进行过滤后通入排水井1内。
水通过排水井1排入到排水管2内,在排水管2内排水压力大时,排水管2内的水通向泄洪管19,达到排水的效果,排水管2内上层的水通过蓄水管21经过过滤层30通向蓄水池20内,从而达到蓄水的效果。
当蓄水池20内存满水时,阀片22通过浮球23的作用,使蓄水池20与泄洪管19分隔,从而减少蓄水池20与泄洪管19之间的水交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包括设置在路面下的呈圆柱形的排水井(1)、与排水井(1)连通的排水管(2)、设置在排水井(1)上方的具有通水孔(5)的井盖(4),其特征是:所述排水井(1)内设置有位于井盖(4)下方的呈上圆锥形的过滤网(7),所述过滤网(7)中部转动设置有中轴(8),所述中轴(8)上设置有与过滤网(7)平行的刷轴(10),所述刷轴(10)上固设有与过滤网(7)抵接的刷毛(15),所述中轴(8)上方固设有扇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排水井(1)沿过滤网(7)周向开设有与过滤网(7)上方区域连通的蓄污槽(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其特征是:过滤网(7)上方沿其周向开设有若干贯穿过滤网(7)的齿孔(11),所述过滤网(7)下方设有呈下圆锥形的过滤板(12),所述刷轴(10)与中轴(8)转动连接,所述刷轴(10)上固设有与齿孔(11)配合的驱动齿轮(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刷毛(15)设置有多组,单组所述刷毛(15)呈螺旋形排列,且螺旋方向与刷轴(10)转动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蓄污槽(16)内靠过滤网(7)近的一侧设置有连通排水井(1)内部与蓄污槽(16)的滤水网(17),滤水网(17)的高度高于蓄污槽(16)底面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通水孔(5)下方横截面积大于上方横截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排水井(1)与排水管(2)之间设置有连通排水井(1)内部和排水管(2)的连接管(18),所述连接管(18)与排水井(1)内部的连接处的高度高于排水井(1)底面的高度,所述连接管(18)与排水管(2)的连接处的高度高于排水管(2)底部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与排水管(2)连通的泄洪管(19),所述泄洪管(19)与排水管(2)连接处高于排水管(2)底面的高度,所述泄洪管(19)一侧还设置有与泄洪管(19)连通的蓄水池(20),所述蓄水池(20)与泄洪管(19)之间设置有连通泄洪管(19)与蓄水箱的蓄水管(21),所述蓄水管(21)与泄洪管(19)的连接处的高度高于泄洪管(19)底面的高度,所述蓄水管(21)与蓄水池(20)的连接处的高度位于蓄水池(20)侧面上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蓄水池(20)内竖直滑动设置有与蓄水管(21)配合的阀片(22),所述阀片(22)上固连有浮球(23),当蓄水池(20)内水量达到预设值时,阀片(22)使蓄水管(21)关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蓄水管(21)内设置有倾斜的过滤层(30)。
CN201820070891.1U 2018-01-16 2018-01-16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 Active CN2080096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70891.1U CN208009605U (zh) 2018-01-16 2018-01-16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70891.1U CN208009605U (zh) 2018-01-16 2018-01-16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09605U true CN208009605U (zh) 2018-10-26

Family

ID=63882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70891.1U Active CN208009605U (zh) 2018-01-16 2018-01-16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09605U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7172A (zh) * 2019-05-17 2019-07-30 连乐强 排除路面积水的新型雨水井及施工方法
CN111204894A (zh) * 2018-11-21 2020-05-29 天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污水施工工艺
CN111335438A (zh) * 2020-03-23 2020-06-26 武汉一念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排水设施用畅通无阻碍排水管网
CN111636543A (zh) * 2020-06-03 2020-09-08 陈阳利 一种自驱动分流筛选道路排水装置
CN111877514A (zh) * 2020-07-11 2020-11-03 温州绿瑜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工程防脱井盖
CN112554303A (zh) * 2020-12-30 2021-03-26 李海英 基于智慧海绵城市的智能防内涝分洪系统装置及方法
CN112663724A (zh) * 2020-12-16 2021-04-16 深圳市中荣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工程用雨水回收处理装置
CN113323109A (zh) * 2021-07-07 2021-08-31 青岛博雅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防堵塞园林排水管道
CN115492210A (zh) * 2022-09-27 2022-12-20 江阴澄云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排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04894A (zh) * 2018-11-21 2020-05-29 天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污水施工工艺
CN110067172A (zh) * 2019-05-17 2019-07-30 连乐强 排除路面积水的新型雨水井及施工方法
CN111335438A (zh) * 2020-03-23 2020-06-26 武汉一念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排水设施用畅通无阻碍排水管网
CN111636543A (zh) * 2020-06-03 2020-09-08 陈阳利 一种自驱动分流筛选道路排水装置
CN111877514A (zh) * 2020-07-11 2020-11-03 温州绿瑜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工程防脱井盖
CN112663724A (zh) * 2020-12-16 2021-04-16 深圳市中荣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工程用雨水回收处理装置
CN112554303A (zh) * 2020-12-30 2021-03-26 李海英 基于智慧海绵城市的智能防内涝分洪系统装置及方法
CN112554303B (zh) * 2020-12-30 2022-02-22 江苏瀚能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智慧海绵城市的智能防内涝分洪系统装置及方法
CN113323109A (zh) * 2021-07-07 2021-08-31 青岛博雅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防堵塞园林排水管道
CN115492210A (zh) * 2022-09-27 2022-12-20 江阴澄云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排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09605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
CN201512826U (zh) 砂滤墙式分体雨水处理系统
CN103046632B (zh) 一种市政雨水调蓄系统
CN105625545B (zh) 一种基于分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处理系统
CN101105039B (zh) 雨水初期弃流装置
CN105714913B (zh) 一种基于分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分流处理系统
CN106677445A (zh) 一种屋顶雨水收集储存回用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106865642A (zh) 道路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10984351A (zh) 一种初期雨水自动分流装置
CN109937747A (zh) 高架桥绿化带雨水收集及自动灌溉系统
CN208105444U (zh) 一种市政泄洪系统
CN108661152A (zh) 一种雨污分流型雨水口结构
CN205475586U (zh) 基于合流制管网的雨水分区处理系统
KR101932145B1 (ko) 단위면적당 강수량을 측정하는 유량계를 이용한 초기빗물 배제장치
CN212835818U (zh)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收集装置
CN206554213U (zh) 一种城市防内涝排水系统
CN210658616U (zh) 一种地下自动蓄水和自动排水系统
KR100699326B1 (ko) 우수정수장치 및 그 정수방법
CN104975649A (zh) 分流制初期雨水调蓄池
CN106567505A (zh) 用于干旱地区家庭式分质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8430430U (zh) 一种公路桥路面排水装置
CN106638899B (zh) 园林雨水收集系统
CN213358871U (zh) 一种市政道路用排水装置
CN210031499U (zh) 一种桥梁排水系统
CN106592729A (zh) 干旱地区庭院地面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28

Address after: 550000 Guiyang Nanming District Guihui Road 179

Patentee after: GUIYA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325000 Hong Jing garden 701, Jinxiu Road, Lucheng District, Wenzhou, Zhejiang 6-302

Patentee before: Gu Qiongqio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79, Guihui Road, Nanming District,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550002

Patentee after: Guiyang Urb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50000 Guiyang Nanming District Guihui Road 179

Patentee before: GUIYA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