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09419U - 一种便携式地锚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地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09419U
CN208009419U CN201820408247.0U CN201820408247U CN208009419U CN 208009419 U CN208009419 U CN 208009419U CN 201820408247 U CN201820408247 U CN 201820408247U CN 208009419 U CN208009419 U CN 2080094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auger
rod
head rod
portable 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082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Fixed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Fixed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Fixed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Fixed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8204082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094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094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0941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地锚,包括底座、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所述底座的上顶面开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槽的四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底座的下部设置有混凝土,且混凝土的下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部预留有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杆安装于凹槽的下部,且第一连接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绞龙,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位于第一连接杆的下部,所述第三连接杆位于第二连接杆的下部,且第三连接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三绞龙,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内侧预留有第二内槽。该便携式地锚,能够将其进行收缩,从而通过人工对该地锚进行携带时,可以更加轻松,增加了该地锚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地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地锚。
背景技术
地锚,通俗的来讲就是一种把需固定的物体固定在稳固的地面上,如电线杆的斜拉线的下端要拴在地下的“锚”上才不易拉出来,地锚主要用于大型组装平台,大型铺地平板。
在使用地锚的过程中,均是在室外使用,所以首先需要对地锚进行运输,而当工作量较小时,通过人工携带地锚时,往往较为麻烦,携带起来很是不便,导致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地锚,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通过人工携带地锚时,往往较为麻烦,携带起来很是不便,导致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地锚,包括底座、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所述底座的上顶面开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槽的四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底座的下部设置有混凝土,且混凝土的下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部预留有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杆安装于凹槽的下部,且第一连接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绞龙,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位于第一连接杆的下部,且第二连接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绞龙,并且第二连接杆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内槽,所述第三连接杆位于第二连接杆的下部,且第三连接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三绞龙,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内侧预留有第二内槽,且第三连接杆的下部连接有顶尖。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剖面形状为“U”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横切面形状为圆形,且第一连接杆的横切面半径大于第二连接杆的横切面半径大于第三连接杆的横切面半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绞龙、第二绞龙和第三绞龙的横切面形状均相同,且第一绞龙、第二绞龙和第三绞龙的横切面面积呈递减。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与第一内槽的内壁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第一内槽与第二内槽的内壁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底面面积与顶尖的顶面面积相同,且第三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杆构成伸缩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携式地锚,能够将其进行收缩,从而通过人工对该地锚进行携带时,可以更加轻松,增加了该地锚的实用性,
1.底座和挡板的使用,使该地锚在进行安装时,能够与外界的混凝土进行固定,使混凝土位于底座和挡板之间,保证了该地锚的稳定性,避免在使用时,发生晃动的情况;
2.连接槽和限位块的使用,使该地锚能够通过限位块将该地锚与外界的电机进行连接,可以通过电力将该地锚插入地下,提高了该地锚的工作效率;
3.第一内槽、第二内槽和支撑杆的使用,使该地锚能够在需要存放或者携带时,可以通过第一内槽、第二内槽和支撑杆将第三连接杆收回到第二连接杆的内部,并且将第二连接杆收回到第一连接杆的内部,从而使该地锚更加的小巧,从而方便通过人力对其进行携带,提高了该地锚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杆剖面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连接槽,3、限位块,4、混凝土,5、挡板,6、凹槽,7、第一连接杆,8、第一绞龙,9、支撑杆,10、第二连接杆,11、第二绞龙,12、第一内槽,13、第三连接杆,14、第三绞龙,15、第二内槽,16、顶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地锚,包括底座1、连接槽2、限位块3、混凝土4、挡板5、凹槽6、第一连接杆7、第一绞龙8、支撑杆9、第二连接杆10、第二绞龙11、第一内槽12、第三连接杆13、第三绞龙14、第二内槽15和顶尖16,底座1的上顶面开设有连接槽2,且连接槽2的四周设置有限位块3,底座1的下部设置有混凝土4,且混凝土4的下部连接有挡板5,挡板5的剖面形状为“U”形,使该地锚能够通过挡板5增加与外界的混凝土4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其能够更加稳定,避免在使用时,发生晃动的情况,挡板5的下部预留有凹槽6,第一连接杆7安装于凹槽6的下部,且第一连接杆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绞龙8,第一连接杆7的横切面形状为圆形,且第一连接杆7的横切面半径大于第二连接杆10的横切面半径大于第三连接杆13的横切面半径,使该地锚能够在未使用时,将第三连接杆13放置在第二连接杆10的内侧,再将第二连接杆10放置在第一连接杆7的内侧,第一绞龙8、第二绞龙11和第三绞龙14的横切面形状均相同,且第一绞龙8、第二绞龙11和第三绞龙14的横切面面积呈递减,使该地锚的第一绞龙8、第二绞龙11和第三绞龙14不会对其进行伸缩时造成妨碍,第一连接杆7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杆9,支撑杆9与第一内槽12的内壁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第一内槽12与第二内槽15的内壁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使该地锚在进行工作时,避免其进行收缩,第二连接杆10位于第一连接杆7的下部,且第二连接杆10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绞龙11,并且第二连接杆10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内槽12,第三连接杆13位于第二连接杆10的下部,且第三连接杆1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三绞龙14,第三连接杆13的底面面积与顶尖16的顶面面积相同,且第三连接杆13、第二连接杆10和第一连接杆7构成伸缩结构,使该地锚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更加轻松,增加了该地锚的工作效率,第三连接杆13的内侧预留有第二内槽15,且第三连接杆13的下部连接有顶尖16。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携式地锚时,首先确定该地锚是否完好,之后便可正常使用,当该地锚需要收缩时,通过对第三连接杆13进行旋转,从而使第三连接杆13内部的第二内槽15与第二连接杆10内部的支撑杆9进行螺纹连接,使第三连接杆13进入到第二连接杆10的内部,之后根据相同的原理,对第二连接杆10进行旋转,使第二连接杆10进入到第一连接杆7的内部,从而使操作人员能够更加方便对其进行携带,提高了该地锚的实用性,通过底座1顶部的连接槽2和限位块3,使该地锚能够通过外界的电机等机械对其进行转动,能够增加该地锚的工作效率,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便携式地锚,包括底座(1)、第一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10)和第三连接杆(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顶面开设有连接槽(2),且连接槽(2)的四周设置有限位块(3),所述底座(1)的下部设置有混凝土(4),且混凝土(4)的下部连接有挡板(5),所述挡板(5)的下部预留有凹槽(6),所述第一连接杆(7)安装于凹槽(6)的下部,且第一连接杆(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绞龙(8),所述第一连接杆(7)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杆(9),所述第二连接杆(10)位于第一连接杆(7)的下部,且第二连接杆(10)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绞龙(11),并且第二连接杆(10)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内槽(12),所述第三连接杆(13)位于第二连接杆(10)的下部,且第三连接杆(1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三绞龙(14),所述第三连接杆(13)的内侧预留有第二内槽(15),且第三连接杆(13)的下部连接有顶尖(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地锚,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的剖面形状为“U”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地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7)的横切面形状为圆形,且第一连接杆(7)的横切面半径大于第二连接杆(10)的横切面半径大于第三连接杆(13)的横切面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地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绞龙(8)、第二绞龙(11)和第三绞龙(14)的横切面形状均相同,且第一绞龙(8)、第二绞龙(11)和第三绞龙(14)的横切面面积呈递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地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9)与第一内槽(12)的内壁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第一内槽(12)与第二内槽(15)的内壁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地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杆(13)的底面面积与顶尖(16)的顶面面积相同,且第三连接杆(13)、第二连接杆(10)和第一连接杆(7)构成伸缩结构。
CN201820408247.0U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便携式地锚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094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08247.0U CN208009419U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便携式地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08247.0U CN208009419U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便携式地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09419U true CN208009419U (zh) 2018-10-26

Family

ID=63889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0824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09419U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便携式地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094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96451U (zh) 正杆器
CN208009419U (zh) 一种便携式地锚
CN205124571U (zh) 一种用于砍树的定向辅助保护工具
CN205062828U (zh) 一种用于电线杆基础固定的装置
CN208673679U (zh) 一种厂内设施建设安全警示牌
CN206369009U (zh) 一种天然气管道支撑结构
CN212802494U (zh) 一种可调轮扣架
CN204626949U (zh) 剪力墙模板
CN210350691U (zh) 一种电子通信电线布设装置
CN201066724Y (zh) 手拧式安全接地棒
CN209151804U (zh) 一种园林绿化工程用移载树木的加固装置
CN208191607U (zh) 河道边坡景观树支护装置
CN206458490U (zh) 一种组合式煤矿巷道用支护架
CN205917725U (zh) 一种通信塔
CN206385541U (zh) 角铁桩上拔辅助工具
CN208380229U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立杆牵引装置
CN213360042U (zh) 一种新型麻花钻杆
CN214031430U (zh) 一种具有送料功能的建筑支架
CN216277190U (zh) 衔接式电杆
CN218406652U (zh) 一种施工安全防护网
CN218292051U (zh) 一种桩基工程用抗浮锚杆加强结构
CN208137483U (zh) 植筋孔竖直向上打胶装置
CN206532900U (zh) 一种蓄能电站接地网
CN210714039U (zh) 一种电杆固定装置
CN212520155U (zh) 一种用于园林绿化工程的藤蔓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