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97233U - 一种双面磨床辅助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面磨床辅助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97233U
CN207997233U CN201820363489.2U CN201820363489U CN207997233U CN 207997233 U CN207997233 U CN 207997233U CN 201820363489 U CN201820363489 U CN 201820363489U CN 207997233 U CN207997233 U CN 2079972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groove
feed table
double face
abrad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6348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曦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Yigao Precision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Yigao Precision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Yigao Precision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Yigao Precision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6348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972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972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972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面磨床辅助上料装置,包括基座和机架,所述机架设置在基座的正上方,所述基座的顶部设有传输带组件,且传输带组件包括输送辊以及设置于输送辊之间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均匀的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机架上固定有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连通有储料管,所述壳体的底部连通有下料管,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转轴连接有送料盘,并且转轴的端部伸出壳体,所述送料盘的边缘均匀的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送料盘通过转轴连接有从动轮,所述机架的底部还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实现为双面磨床均匀的供料,降低上料难度,结构紧凑、设计合理。

Description

一种双面磨床辅助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面磨床辅助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汽车设计师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汽车的机械工程学的发展和革新上。到了20世纪前半期,汽车的基本构造已经全部发明出来后,汽车设计者们开始着手从汽车外部造型上进行改进,并相继引入了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人体工程学以及工业造型设计等概念,力求让汽车能够从外形上满足各种年龄、各种阶层,甚至各种文化背景的人的不同需求,使汽车成为真正的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最佳表现形象,最终达到最完善的境界。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的拥有量越来越多,汽车的普及为人类社会生活创造美好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扩大社交范围,方便出游,增加经济的发展,提高工作效率。随着汽车逐渐走进大众的生活,对于汽车装备的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汽车配件的种类繁多,现如今汽车的品牌越来越多,汽车的类型也越来越多。汽车可以分为乘用车与商用车两种,其中乘用车指的是车辆座位少于九坐(含驾驶员位),以载客为主要目的的车辆。具体来说,乘用车又分为基本乘用车即轿车,MPV车型,SUV车型以及其他车型比如皮卡等。
螺母是汽车重要配件之一,螺母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双面磨床,传统的双面磨床结构比较固定,螺母表面不规格,上料难度大,现缺少一种双面磨床辅助上料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磨床辅助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面磨床辅助上料装置,包括基座和机架,所述机架设置在基座的正上方,所述基座的顶部设有传输带组件,且传输带组件包括输送辊以及设置于输送辊之间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均匀的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机架上固定有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连通有储料管,所述壳体的底部连通有下料管,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转轴连接有送料盘,并且转轴的端部伸出壳体,所述所述送料盘和壳体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送料盘的边缘均匀的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送料盘通过转轴连接有从动轮,所述机架的底部还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送辊通过辊轮架固定安装在基座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壳体呈圆筒状,所述壳体的正面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侧板。
优选的,所述送料盘的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二凹槽在送料盘的边沿呈圆形阵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储料管和下料管内部的腔体为条形的通道,且方向均竖直向下。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呈梯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面磨床辅助上料装置,结构新颖,操作方便,螺母预先规律的存放在储料管中,储料管内部的腔体为条形的通道,螺母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电机驱动主动轮转动,从而使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进而使转轴驱动送料盘旋转,当送料盘上的第二凹槽转动至储料管的正下方时,储料管内的一个螺母会落在第二凹槽中,并随着送料盘转动,当落在第二凹槽中螺母被送料盘带至下料管的正上方时,螺母沿着下料管落至下料管的底端,当输送带上的第一凹槽移动至下料管的正下方时,位于下料管底端的螺母会落在第一凹槽中,并随着输送带被带走,利用好输送带为双面磨床均匀的供料,降低上料难度,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大大提升了该一种双面磨床辅助上料装置的使用功能性,保证其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益,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面磨床辅助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面磨床辅助上料装置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面磨床辅助上料装置的送料盘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机架、3输送辊、4输送带、5第一凹槽、6壳体、7储料管、8下料管、9送料盘、10第二凹槽、11从动轮、12电机、13主动轮、14皮带、15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面磨床辅助上料装置,包括基座1和机架2,所述机架2设置在基座1的正上方,所述基座1的顶部设有传输带组件,且传输带组件包括输送辊3以及设置于输送辊3之间的输送带4,所述输送带4上均匀的开设有第一凹槽5,所述机架2上固定有壳体6,所述壳体6的顶部连通有储料管7,所述壳体6的底部连通有下料管8,所述壳体6的内部通过转轴连接有送料盘9,并且转轴的端部伸出壳体6,所述所述送料盘9和壳体6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送料盘9的边缘均匀的开设有第二凹槽10,所述送料盘9通过转轴连接有从动轮11,所述机架2的底部还安装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轮13,所述主动轮13和从动轮11之间通过皮带14传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输送辊3通过辊轮架固定安装在基座1的顶部。
具体的,所述壳体6呈圆筒状,所述壳体6的正面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侧板15。
具体的,所述送料盘9的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二凹槽10在送料盘9的边沿呈圆形阵列分布。
具体的,所述储料管7和下料管8内部的腔体为条形的通道,且方向均竖直向下。
具体的,所述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10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10均呈梯形,和螺母的外形对应设置。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面磨床辅助上料装置,使用时,螺母预先规律的存放在储料管7中,储料管7内部的腔体为条形的通道,螺母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电机12驱动主动轮13转动,从而使皮带14带动从动轮11转动,进而使转轴驱动送料盘9旋转,当送料盘9上的第二凹槽10转动至储料管7的正下方时,储料管7内的一个螺母会落在第二凹槽10中,并随着送料盘9转动,当落在第二凹槽10中螺母被送料盘9带至下料管8的正上方时,螺母沿着下料管8落至下料管8的底端,当输送带4上的第一凹槽5移动至下料管8的正下方时,位于下料管8底端的螺母会落在第一凹槽5中,并随着输送带4被带走,利用好输送带4为双面磨床均匀的供料,结构紧凑、设计合理,适合推广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 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双面磨床辅助上料装置,包括基座(1)和机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设置在基座(1)的正上方,所述基座(1)的顶部设有传输带组件,且传输带组件包括输送辊(3)以及设置于输送辊(3)之间的输送带(4),所述输送带(4)上均匀的开设有第一凹槽(5),所述机架(2)上固定有壳体(6),所述壳体(6)的顶部连通有储料管(7),所述壳体(6)的底部连通有下料管(8),所述壳体(6)的内部通过转轴连接有送料盘(9),并且转轴的端部伸出壳体(6),所述送料盘(9)和壳体(6)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送料盘(9)的边缘均匀的开设有第二凹槽(10),所述送料盘(9)通过转轴连接有从动轮(11),所述机架(2)的底部还安装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轮(13),所述主动轮(13)和从动轮(11)之间通过皮带(14)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磨床辅助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辊(3)通过辊轮架固定安装在基座(1)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磨床辅助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呈圆筒状,所述壳体(6)的正面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侧板(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磨床辅助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盘(9)的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二凹槽(10)在送料盘(9)的边沿呈圆形阵列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磨床辅助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管(7)和下料管(8)内部的腔体为条形的通道,且方向均竖直向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磨床辅助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10)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10)均呈梯形。
CN201820363489.2U 2018-03-17 2018-03-17 一种双面磨床辅助上料装置 Active CN2079972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63489.2U CN207997233U (zh) 2018-03-17 2018-03-17 一种双面磨床辅助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63489.2U CN207997233U (zh) 2018-03-17 2018-03-17 一种双面磨床辅助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97233U true CN207997233U (zh) 2018-10-23

Family

ID=63838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63489.2U Active CN207997233U (zh) 2018-03-17 2018-03-17 一种双面磨床辅助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9723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14905A (zh) * 2019-11-19 2020-02-21 长兴鼎瑞钢管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收集废屑的钢管端口打磨装置
CN113142599A (zh) * 2020-12-24 2021-07-23 东台捷尔银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银杏去壳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14905A (zh) * 2019-11-19 2020-02-21 长兴鼎瑞钢管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收集废屑的钢管端口打磨装置
CN110814905B (zh) * 2019-11-19 2021-08-03 无锡品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收集废屑的钢管端口打磨装置
CN113142599A (zh) * 2020-12-24 2021-07-23 东台捷尔银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银杏去壳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97233U (zh) 一种双面磨床辅助上料装置
CN101564984A (zh) 电动汽车电池快速更换装置
CN203032688U (zh) 随弯式轨道载重车
CN108086731B (zh) 自行车集中停放装置
CN106143781A (zh) 一种可调传动结构及动力总成
CN106862911B (zh) 一种锁螺丝机的可调工件安装座
CN211276115U (zh) 一种汽车隔板零件的连续生产模具
CN207071368U (zh) 一种建筑材料生产混合装置
CN107380299A (zh) 一种汽车顶盖料架
CN103084966A (zh) 一种汽车轮毂抛光方法及装置
CN204746403U (zh) 一种移动式高效研磨机
CN208454005U (zh) 一种用于活性炭的生产设备
CN207982956U (zh) 一种汽车垫片全自动平面磨床
CN208484671U (zh) 电池运输装置以及换电站
CN213760559U (zh) 防雾沫夹带的导向固阀塔板
CN215587829U (zh) 一种精密铸造机
CN213593722U (zh) 一种粉扑片材滚压复合机构
CN212529416U (zh) 一种便于存放物品的汽车座椅
CN210162852U (zh) 一种保护膜生产用收卷装置
CN212073096U (zh) 一种装纸平台升降装置
CN204119955U (zh) 用于电动车的新型喂料装置
CN209022367U (zh) 适用于特殊形状模件的脱模组件及模具设备
CN215626967U (zh) 一种小分子饮用水生产制备装置
CN203910920U (zh) 一种全自动锂电池芯成型机
CN213259352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翻转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