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89326U - 泵用吸排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泵用吸排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89326U
CN207989326U CN201820393340.9U CN201820393340U CN207989326U CN 207989326 U CN207989326 U CN 207989326U CN 201820393340 U CN201820393340 U CN 201820393340U CN 207989326 U CN207989326 U CN 2079893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liquid
separating pipe
main pump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9334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灿
刘洪福
杨军
何建芳
廖成元
冯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HAICHUAN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HAICHUAN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HAICHUAN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HAICHUAN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9334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893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893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893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泵用吸排水系统,包括:主泵,主泵连接有吸排水主件,吸排水主件用于抽出主泵腔体中的气体,并对从主泵腔体中抽出的气液混合物进行气液分离,使分离出的气体向外排出,分离出的液体回流至主泵内,吸排水主件包括:自吸装置,其输入端与主泵腔体相连,自吸装置用于将主泵腔体中的气体和分离出的气体抽出并派出吸排水系统。还包括气液分离装置,用于对气液混合物进行气液分离,气液分离装置的输入端与自吸装置的输出端相连,用于使通过自吸装置后的气液混合物进入气液分离装置内,且使分离出的气体由自吸装置处向外排出,气液分离装置的输出端与主泵侧壁上的侧进水口相连,用于使分离出的液体回流至主泵内。

Description

泵用吸排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泵用吸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强泵用吸排水系统如附图图1所示,包括水泵11、与水泵11的进水口连通的三通管12、与三通管12连通的吸排水管13、连接于吸排水管13中的气水分离器14、与气水分离器相连的自吸装置15,其中,水泵11的内腔与气水分离器14连通。工作时,气水混合物首先进入三通管12,然后再由吸排水管13进入气水分离器14,气水混合物在气水分离器14中进行气、水分离后,气体由自吸装置15排出至泵外,水由吸排水管13向下落入到三通管12中,然后再流入水泵11内。
由于用于进行气水分离的分支管路与水泵11的进水口相连,从而三通管12的尺寸需与水泵11进水口的口径一致,如在大口径水泵上连接分支管路,不仅大大增加水泵的尺寸及安装所需空间,也极大地增加制造成本。由于气水分离器14连接于自吸装置15之前,故自吸装置15工作时,容易将未分离的气水混合物抽出,不仅降低气水的分离效率和分离质量,同时抽出的混合物容易对人员及环境造成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泵用吸排水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吸排水系统存在的增大水泵的尺寸、增加所需安装空间、气水分离效率低及质量差、抽出的气液混合物对人员及环境造成伤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泵用吸排水系统,包括:主泵,主泵连接有吸排水主件;吸排水主件,用于抽出主泵腔体中的气体,并对从主泵腔体中抽出的气液混合物进行气液分离,使分离出的气体向外排出,分离出的液体回流至主泵内,吸排水主件包括:自吸装置,其输入端与主泵腔体相连,自吸装置用于将主泵腔体中的气体和分离出的气体抽出并排出吸排水系统;气液分离装置,用于对气液混合物进行气液分离,气液分离装置的输入端与自吸装置的输出端相连,使通过自吸装置后的气液混合物进入气液分离装置内,且使分离出的气体由自吸装置处向外排出,气液分离装置的输出端与主泵侧壁上的侧进水口相连,用于使分离出的液体回流至主泵内。
进一步地,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利用气体和液体两者的比重不同对气液混合物进行气液分离的分离管,分离管的输入端与自吸装置的输出端相连,分离管的输出端与侧进水口相连。
进一步地,分离管呈空心管状结构,且分离管输入端的高度高于其输出端的高度。
进一步地,分离管为呈“V”型、“U”型、“L”型、“H”型或“S”型的弯管。
进一步地,气液分离装置还包括连接于分离管的管路中的控制构件,控制构件用于根据分离管中液位的高低自动控制分离管与侧进水口导通或关闭。
进一步地,控制构件包括用于检测分离管中液位高低的液位检测器、用于使分离管与侧进水口导通或隔断的开关阀、用于控制开关阀动作的控制器;液位检测器和开关阀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液位检测器根据分离管中液位高低情况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信号并相应控制开关阀打开或关闭。
进一步地,液位检测器包括用于控制分离管中最高液位的第一液位传感器、用于控制分离管中最低液位的第二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位于第一液位传感器的下方;开关阀为直动式电磁阀。
进一步地,气液分离装置还包括用于将分离管中的气体向外排出的排气管,排气管的进气端与分离管的输入端连通,排气管的出气端与大气连通或与用于对气体进行处理的处理器连通。
进一步地,吸排水主件还包括用于输送气液混合物或气体的吸水管路,吸水管路的输入端与主泵腔体相连,吸水管路的输出端与自吸装置的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地,吸水管路包括与自吸装置的输入端连通的吸水主管、分别与吸水主管连通的多根吸水支管,多根吸水支管的输入端分别与主泵腔体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相比现有的吸排水系统中,用于进行气水分离的分支管路与水泵的进水口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泵用吸排水系统中,吸排水主件的输入端与主泵的主泵腔体相连,吸排水主件的输出端与主泵侧壁上的侧进水口相连,由于吸排水主件不与主泵20的主进水口相连,从而吸排水主件中管路的口径无需与主泵主进水口的口径一致,从而不仅可大大降低水泵的尺寸及安装所需空间,也可极大地降低制造成本,同时,将吸排水主件与主泵相连时,操作简单,无需更改主泵原有的管路结构。另一方面,自吸装置位于气液分离装置的上游,从而自吸装置工作时,不会将未分离的气液混合物抽出,不仅提高气水的分离效率和分离质量,且不容易对人员及周围环境造成危害。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的强自吸装置吸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泵用吸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泵用吸排水系统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1、水泵;12、三通管;13、吸排水管;14、气水分离器;15、自吸装置;20、主泵;30、自吸装置;40、气液分离装置;41、分离管;42、液位检测器;43、开关阀;44、排气管;50、吸水管路;51、吸水主管;52、吸水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泵用吸排水系统,包括:主泵20,主泵20连接有吸排水主件,吸排水主件用于抽出主泵腔体中的气体,并对从主泵腔体中抽出的气液混合物进行气液分离,使分离出的气体向外排出,分离出的液体回流至主泵20内,吸排水主件包括:自吸装置30,其输入端与主泵腔体相连,自吸装置30用于将主泵腔体中的气体和分离出的气体抽出并派出吸排水系统。还包括气液分离装置40,用于对气液混合物进行气液分离,气液分离装置40的输入端与自吸装置30的输出端相连,用于使通过自吸装置30后的气液混合物进入气液分离装置40内,且使分离出的气体由自吸装置30处向外排出,气液分离装置40的输出端与主泵20侧壁上的侧进水口相连,用于使分离出的液体回流至主泵20内。
本实用新型的泵用吸排水系统工作时,主泵20启动,自吸装置30随主泵20一同动作,将主泵内腔中的气体抽出。当主泵内腔中的液位达到一定高度时,泵中将抽出气液混合物,该气液混合物为泵启动时泵的内部空气未全部排尽而与水高度混合的产物。气液混合物首先被抽至自吸装置30中,并随该自吸装置30中活塞的高速抽吸运动排至气液分离装置40中,在气液分离装置40中实现气液分离。分离出的气体由自吸装置30处向外排出,分离出的液体由侧进水口回流至主泵20内。当主泵20内充满液体时,自吸装置30停止工作,从而实现气液分离后,液体全部回流至主泵20的目的。相比现有的吸排水系统中,用于进行气水分离的分支管路与水泵11的进水口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泵用吸排水系统中,吸排水主件的输入端与主泵20的主泵腔体相连,吸排水主件的输出端与主泵20侧壁上的侧进水口相连,由于吸排水主件不与主泵20的主进水口相连,从而吸排水主件中管路的口径无需与主泵20主进水口的口径一致,从而不仅可大大降低水泵的尺寸及安装所需空间,也可极大地降低制造成本,同时,将吸排水主件与主泵相连时,操作简单,无需更改主泵原有的管路结构。另一方面,自吸装置30位于气液分离装置40的上游,从而自吸装置30工作时,将将未分离的气液混合物排至气液分离装置40中以进行气液分离,且分离出的气体排出吸排水系统,分离出的液体回流至主泵20内,从而不仅提高气水的分离效率和分离质量,且不容易对人员及周围环境造成危害。
可选地,如图2所示,气液分离装置40包括利用气体和液体两者的比重不同对气液混合物进行气液分离的分离管41,分离管41的输入端与自吸装置30的输出端相连,分离管41的输出端与侧进水口相连。相比现有技术中,带有浮球阀的气水分离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分离管41进行气液分离,分离管41结构简单,可降低制作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分离管41呈空心管状结构,且分离管41输入端的高度高于其输出端的高度。便于分离出的液体由分离管41的输出端进入主泵20内。
本实用新型中,分离管41为呈“V”型、“U”型、“L”型、“H”型或“S”型的弯管。由于分离管41是利用气体和液体两者的比重不同对气液混合物进行气液分离,当分离管41为呈“V”型或“U”型的弯管时,可延长分离管41长度使分离管41中的气液混合物处于更平稳状态的同时,缩短分离管41所需的安装空间,使结构更紧凑。进一步地,分离管41的直径可为圆形或任意多边形。
可选地,如图2所示,气液分离装置40还包括连接于分离管41的管路中的控制构件,控制构件用于根据分离管41中液位的高低自动控制分离管41与侧进水口导通或关闭。本实用新型中,控制构件包括用于检测分离管41中液位高低的液位检测器42、用于使分离管41与侧进水口导通或隔断的开关阀43、用于控制开关阀43动作的控制器。液位检测器42和开关阀43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液位检测器42根据分离管41中液位高低情况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信号并相应控制开关阀43打开或关闭。
本具体实施例中,液位检测器42包括用于控制分离管41中最高液位的第一液位传感器、用于控制分离管41中最低液位的第二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位于第一液位传感器的下方。开关阀43为直动式电磁阀。
工作时,分离管41中分离出的液体留在分离管41中,当分离管41中液体的液位高于第一液位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时,第一液位传感器感应到液体并发出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的信号打开电磁阀,由于主泵20的主进水口为负压,分离管41中的液体被负压吸入至水泵中。当分离管41中液体的液位低于第二液位传感器的位置时,第二液位传感器感应到液体并发出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的信号控制电磁阀关闭。重复上述过程直至主泵20内充满液体,自吸装置30停止工作,以实现气液分离后,液体全部回流至主泵20的目的。
优选地,如图3所示,气液分离装置40还包括用于将分离管41中的气体向外排出的排气管44,排气管44的进气端与分离管41的输入端连通,排气管44的出气端与大气连通或与用于对气体进行处理的处理器连通。当分离出的气体为有毒、有害、易燃或带有腐蚀性的气体时,可通过排气管44连接处理器对分离出的气体进行集中收集并处理,防止气体排出至大气中对人员及环境造成危害。
可选地,如图2所示,吸排水主件还包括用于输送气液混合物或气体的吸水管路50,吸水管路50的输入端与主泵腔体相连,吸水管路50的输出端与自吸装置30的输入端相连。
本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吸水管路50包括与自吸装置30的输入端连通的吸水主管51、分别与吸水主管51连通的多根吸水支管52,多根吸水支管52的输入端分别与主泵腔体连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泵用吸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泵(20),所述主泵(20)连接有吸排水主件;
所述吸排水主件,用于抽出主泵腔体中的气体,并对从所述主泵腔体中抽出的气液混合物进行气液分离,使分离出的气体向外排出,分离出的液体回流至所述主泵(20)内,所述吸排水主件包括:
自吸装置(30),其输入端与所述主泵腔体相连,所述自吸装置(30)用于将所述主泵腔体中的气体和分离出的气体抽出并排出吸排水系统;
气液分离装置(40),用于对气液混合物进行气液分离,所述气液分离装置(40)的输入端与所述自吸装置(30)的输出端相连,使通过所述自吸装置(30)后的气液混合物进入所述气液分离装置(40)内,且使分离出的气体由所述自吸装置(30)处向外排出,所述气液分离装置(40)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泵(20)侧壁上的侧进水口相连,用于使分离出的液体回流至所述主泵(2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用吸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液分离装置(40)包括利用气体和液体两者的比重不同对气液混合物进行气液分离的分离管(41),所述分离管(41)的输入端与所述自吸装置(30)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分离管(41)的输出端与所述侧进水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用吸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管(41)呈空心管状结构,且所述分离管(41)输入端的高度高于其输出端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用吸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管(41)为呈“V”型、“U”型、“L”型、“H”型或“S”型的弯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用吸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液分离装置(40)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分离管(41)的管路中的控制构件,所述控制构件用于根据所述分离管(41)中液位的高低自动控制所述分离管(41)与所述侧进水口导通或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用吸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构件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分离管(41)中液位高低的液位检测器(42)、用于使所述分离管(41)与所述侧进水口导通或隔断的开关阀(43)、用于控制所述开关阀(43)动作的控制器;
所述液位检测器(42)和所述开关阀(43)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液位检测器(42)根据所述分离管(41)中液位高低情况发送信号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信号并相应控制所述开关阀(43)打开或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用吸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位检测器(42)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分离管(41)中最高液位的第一液位传感器、用于控制所述分离管(41)中最低液位的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的下方;
所述开关阀(43)为直动式电磁阀。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用吸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液分离装置(40)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分离管(41)中的气体向外排出的排气管(44),所述排气管(44)的进气端与所述分离管(41)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排气管(44)的出气端与大气连通或与用于对气体进行处理的处理器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用吸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排水主件还包括用于输送气液混合物或气体的吸水管路(50),所述吸水管路(50)的输入端与所述主泵腔体相连,所述吸水管路(50)的输出端与所述自吸装置(30)的输入端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泵用吸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水管路(50)包括与所述自吸装置(30)的输入端连通的吸水主管(51)、分别与所述吸水主管(51)连通的多根吸水支管(52),多根所述吸水支管(52)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主泵腔体连通。
CN201820393340.9U 2018-03-22 2018-03-22 泵用吸排水系统 Active CN2079893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93340.9U CN207989326U (zh) 2018-03-22 2018-03-22 泵用吸排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93340.9U CN207989326U (zh) 2018-03-22 2018-03-22 泵用吸排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89326U true CN207989326U (zh) 2018-10-19

Family

ID=63828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93340.9U Active CN207989326U (zh) 2018-03-22 2018-03-22 泵用吸排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893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45378B (zh) 带自动控制系统的组合式射流吸鱼泵
CN104291031B (zh) 一种用于虹吸式油罐的呼吸式自动脱水回油系统及方法
CN205559297U (zh) 全自动真空辅助引水装置
CN208793040U (zh) 一种适用于隧道区间低洼点的分散式真空排水系统
CN207989326U (zh) 泵用吸排水系统
CN204767789U (zh) 真空离心滤油机
CN207420884U (zh) 一种自动抽真空系统及包含其的输水系统
CN204755420U (zh) 六级蒸汽喷射泵抽真空系统
CN204173386U (zh) 一种用于虹吸式油罐的呼吸式自动脱水回油系统
CN205327887U (zh) 一种真空积油自动排放系统
CN203379640U (zh) 油泵车抽真空油气分离装置
CN205315292U (zh) 一种泵用轻便型喷气式自吸装置
CN105485040B (zh) 一种真空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7155378U (zh) 抽水排水器
CN103527245A (zh) 用于瓦斯抽放管道的排水装置
CN208678441U (zh) 一种低压真空聚油装置
CN206636803U (zh) 一种水泵自动排气系统
CN217842033U (zh) 离心泵用辅助自吸装置
CN215722547U (zh) 一种排水控制系统
CN204142486U (zh) 一种油箱试验防液体倒吸装置
CN207847693U (zh) 一种气动自动开停型气动隔膜泵
CN215053649U (zh) 真空引水排水装置
CN206476815U (zh) 一种兼具污水池充氧及设备机房排涝的装置
CN105545783B (zh) 真空保持系统
CN101975171A (zh) 水泵引水真空自动吸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