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89269U - 空气压缩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气压缩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89269U
CN207989269U CN201820246345.9U CN201820246345U CN207989269U CN 207989269 U CN207989269 U CN 207989269U CN 201820246345 U CN201820246345 U CN 201820246345U CN 207989269 U CN207989269 U CN 2079892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let
shell
air
high pressure
pressur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4634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道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dao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dao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dao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dao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4634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892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892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8926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压缩系统,其包括空气压缩设备和雾化器,空气压缩设备具有用于容纳空气的低压气体储存腔室。雾化器设置于空气压缩设备。雾化器设有雾化出口通道,雾化出口通道与低压气体储存腔室连通,以将经过雾化器雾化的水通过雾化出口通道喷入低压气体储存腔室内。本实用新型能够对低压气体储存腔室内的空气进行降温和增湿,进而能够降低经过空气压缩设备压缩后的空气的温度以及增加经过空气压缩设备压缩后的空气的湿度,即无需设置中冷器和增湿器两个部件便能够对通过空气压缩设备压缩后的空气进行降温和增湿,这样使得空气压缩设备的结构更加简单,集成度更高,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较小。

Description

空气压缩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压缩系统。
背景技术
降低排放,减少空气污染,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燃料电池系统无疑能在这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空气压缩系统是燃料电池系统当前需要突破的技术瓶颈之一。
目前,传统的空气压缩系统包括空气压缩设备、中冷器和增湿器,所述空气压缩设备设有排气口,排气口用于将通过空气压缩设备压缩后的空气排出,中冷器通过管道与空气压缩设备的排气口连接并连通,以降低从空气压缩设备的排气口排出的空气的温度,增湿器通过管道与中冷器连接并连通,以增加中冷器排出的空气的湿度,并用于将增湿后的空气输送至燃料电池系统的电堆。
然而,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存在以下缺陷:通过中冷器和增湿器两个部件对通过空气压缩设备压缩后的空气进行降温和增湿,使得空气压缩系统的结构比较复杂,占用空间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空气压缩系统结构比较复杂、占用空间较大的缺陷,提供一种空气压缩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空气压缩系统,其包括空气压缩设备,所述空气压缩设备具有用于容纳空气的低压气体储存腔室,所述空气压缩系统还包括:
雾化器,所述雾化器设置于所述空气压缩设备,所述雾化器设有雾化出口通道,所述雾化出口通道与所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连通,以将经过所述雾化器雾化的水通过所述雾化出口通道喷入所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内。
在本方案中,雾化器能够将雾化的水通过雾化出口通道喷入低压气体储存腔室内,从而能够对低压气体储存腔室内的空气(即压缩前的空气)进行降温和增湿,进而能够降低经过空气压缩设备压缩后的空气的温度以及增加经过空气压缩设备压缩后的空气的湿度,即无需设置中冷器和增湿器两个部件便能够对通过空气压缩设备压缩后的空气进行降温和增湿,这样使得空气压缩设备的结构更加简单,集成度更高,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较小。
较佳地,所述雾化器设置于所述空气压缩设备的顶部,且所述雾化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内,所述雾化出口通道设置于所述雾化器的底部。
较佳地,所述雾化出口通道的底端与所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0mm。这样可以让经过雾化器雾化的水更加均匀分布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内。
较佳地,所述雾化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多个所述雾化出口通道,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空气压缩设备;
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安装板和多个雾化片,所述雾化安装板固定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壳体限定有用于容纳液体的储液腔室,多个所述雾化片间隔设置于所述雾化安装板,所述雾化片用于将所述储液腔室位于所述雾化片的区域内的液体进行雾化,并能够供雾化的液体通过,多个所述雾化出口通道与多个所述雾化片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雾化出口通道用于将相对应的所述雾化片所雾化的液体释放至所述雾化器的外部;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控制装置与多个所述雾化片电连接,并能够独立控制对各个所述雾化片的供能,以独立调节各个所述雾化片的振动状态。
在本方案中,多个雾化片集成于雾化安装板,且控制装置与多个雾化片电连接,能够独立控制对各个雾化片的供能,从而能够独立调节各个雾化片的振动状态,即能够单独控制各个雾化片是否工作,进而能够调节雾化器的雾化量,使用灵活性较高,适应范围较广。
较佳地,多个所述雾化片在与所述雾化安装板的厚度方向垂直的面上间隔设置。
较佳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固定于所述空气压缩设备,所述雾化安装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壳体限定有所述储液腔室,多个所述雾化出口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雾化出口通道沿所述第二壳体的厚度方向贯穿于所述第二壳体。
较佳地,所述雾化安装板背离所述储液腔室的一面设有多个雾化槽,所述雾化安装板位于所述储液腔室的一面设有多个集液孔,多个所述集液孔与多个所述雾化槽、多个所述雾化片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所述集液孔与所述储液腔室、相对应的所述雾化槽连通,并位于所述储液腔室下方,以使所述储液腔室内的液体进入所述集液孔内,所述雾化槽与相对应的所述集液孔的邻接处具有一限位面;
每一所述雾化片嵌设于相对应的所述雾化槽内,每一所述雾化片压设于并密封连接于所述限位面与所述第二壳体中与所述雾化安装板相对设置的一面之间。
在本方案中,设置多个集液孔,便于将储液腔室内的液体汇集于多个集液孔内,从而使得每个雾化片的周围能够汇集液体,在雾化片进行高频震荡时,使得雾化片周围的液体雾化,并通过雾化片进入雾化出口通道,最终喷至所述雾化器外部。
较佳地,所述限位面具有多个环形凸起,多个所述环形凸起沿所述限位面的径向从内往外依次设置,每一所述环形凸起沿所述限位面的周向延伸,并与所述雾化片之间为线密封。这样提高了雾化片与雾化安装板之间的密封效果,从而避免了储液腔室内的液体泄漏至雾化安装板与第二壳体之间。
较佳地,所述集液孔的壁面的顶部具有一集液面,所述集液面从所述雾化安装板位于所述储液腔室的一面沿所述集液孔的轴向朝向所述雾化片斜向内延伸。
在本方案中,集液面的设置有利于将储液腔室内的液体汇集于集液孔内,从而提高雾化器的雾化效果。
较佳地,所述第二壳体中与所述雾化安装板相对设置的一面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与多个所述雾化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雾化片嵌设于相对应的所述雾化槽与相对应的所述凹槽内,所述雾化片压设于并密封连接于相对应的所述限位面与所述雾化槽的底面之间。
较佳地,所述壳体设有进口接头和出口接头,所述进口接头和所述出口接头均与所述储液腔室连通,且所述进口接头和所述出口接头均延伸至所述空气压缩设备的外部,所述进口接头用于与燃料电池系统的电堆的出口连接并连通,以将所述电堆的出口排出的空气和水通入所述储液腔室内,所述出口接头用于与尾排管连接并连通。
在本方案中,进口接头用于与燃料电池系统的电堆的出口连接并连通,能够将电堆的出口排出的空气和水通入储液腔室内,无需额外为雾化器设置供水装置,结构简单、紧凑。
较佳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PCB板、控制器和多个压电驱动电路,所述控制器和多个所述压电驱动电路均集成于所述PCB板;
多个所述压电驱动电路与多个所述雾化片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所述压电驱动电路与相对应的所述雾化片电连接,并用于为相对应的所述雾化片提供交流电;
所述控制器与多个所述压电驱动电路电连接,且多个所述压电驱动电路并联设置,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各所述压电驱动电路对相对应的所述雾化片的供能。
较佳地,所述空气压缩设备包括缸体总成,所述缸体总成限定有所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
所述缸体总成设有低压气体进口,所述低压气体进口与所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连通。
较佳地,所述缸体总成包括缸体、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上端盖与所述下端盖分别可拆卸连接于并密封连接于所述缸体的顶部和底部,且所述缸体与所述上端盖、所述下端盖围绕形成有所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所述低压气体进口设置于所述缸体的侧壁,所述雾化器穿设于所述上端盖,并密封连接于所述上端盖。
较佳地,所述缸体设有缸孔,所述缸体总成还包括缸套,所述缸套固定于所述缸孔内,并具有两端为开口的空腔,所述缸体总成还设有排气口和高压气体储存腔室;
所述空腔的一端与所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连通,当所述空腔内的空气被压缩时,所述排气口被打开,所述空腔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排气口与所述高压气体储存腔室相连通,以使所述空腔内被压缩的气体通过所述排气口进入所述高压气体储存腔室。
较佳地,所述缸体总成还包括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包括:
高压出气盖,所述高压出气盖固定于所述缸体,并设有盖导向部;
高压出气门,所述高压出气门能够相对于所述排气口移动,以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变化,所述高压出气门设有门导向部,所述门导向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盖导向部,当所述高压出气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高压出气门密封连接于所述排气口,当所述高压出气门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排气口被打开,以使所述空腔内被压缩的气体通过所述排气口排出;
复位部件,所述复位部件设于所述高压出气盖并作用于所述高压出气门,所述复位部件能够发生弹性变形,并用于使得所述高压出气门沿一关闭方向移动以从所述打开状态复位到所述关闭状态。
在本方案中,高压出气门的门导向部滑动连接于盖导向部,从而对高压出气门在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的切换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避免高压出气门在由打开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时相对于排气口易产生偏移,使得高压出气门与排气口之间的闭合到位,避免空腔内的气体泄漏至空腔外以及已排出至空腔外的气体倒流进空腔内。且排气装置结构简单、紧凑,使得缸体总成的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小。
另外,复位部件使得空腔内的气体被压缩至其压力达到复位部件的预设压力时高压出气门才能被打开,并能够非常方便地使得高压出气门由打开状态复位到关闭状态。
较佳地,所述空气压缩设备还包括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嵌设于所述空腔,并与所述缸体总成限定气室,所述气室与所述排气口连通;
当所述高压出气门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排气口被打开,以使所述气室内被压缩的气体通过所述排气口排出。
较佳地,所述缸体采用环形结构,所述低压气体进口具有多个,多个所述低压气体进口沿所述缸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并均与所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连通,所述缸孔和所述缸套具有多个,多个所述缸孔和多个所述缸套均沿所述缸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缸套的所述空腔的一端均与所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连通。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能够与多个活塞组件配合,实现连续不间断压缩空气,从而提高空气压缩效率。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压缩系统,雾化器能够将雾化的水通过雾化出口通道喷入低压气体储存腔室内,从而能够对低压气体储存腔室内的空气进行降温和增湿,进而能够降低经过空气压缩设备压缩后的空气的温度以及增加经过空气压缩设备压缩后的空气的湿度,即无需设置中冷器和增湿器两个部件便能够对通过空气压缩设备压缩后的空气进行降温和增湿,这样使得空气压缩设备的结构更加简单,集成度更高,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空气压缩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空气压缩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空气压缩系统的雾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空气压缩系统的雾化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空气压缩系统的活塞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空气压缩系统:100
雾化器:1
壳体:2
第一壳体:20
壳本体:200
法兰:201
连接孔:2010
隔离板:202
第二壳体:21
雾化出口通道:210
凹槽:211
进口接头:22
出口接头:23
雾化装置:3
雾化安装板:30
雾化槽:300
集液孔:301
集液面:302
限位面:303
环形凸起:304
雾化片:31
控制装置:4
PCB板:40
储液腔室:5
盖板:6
容纳空间:7
空气压缩设备:8
缸体总成:80
缸体:81
缸孔:810
缸出气口:811
上端盖:82
高压气体出口:820
下端盖:83
缸端盖:84
端盖出气口:840
缸套:85
空腔:850
低压气体储存腔室:86
低压气体进口:87
排气口:88
高压气体储存腔室:89
排气装置:90
高压出气盖:91
盖导向部:92
高压出气门:93
门导向部:94
空间:95
活塞组件:98
活塞:980
滚动结构:981
活塞杆:98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图1-2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了一种空气压缩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如图1-2所示,空气压缩系统100包括空气压缩设备8和雾化器1。空气压缩设备8具有用于容纳空气(此处的空气为低压空气,即被压缩前的空气) 的低压气体储存腔室86。
雾化器1设置于空气压缩设备8。雾化器1设有雾化出口通道,雾化出口通道与低压气体储存腔室86连通,以将经过雾化器1雾化的水通过雾化出口通道喷入低压气体储存腔室86内。
雾化器1能够将雾化的水通过雾化出口通道喷入低压气体储存腔室86 内,从而能够对低压气体储存腔室86内的空气(即压缩前的空气)进行降温和增湿,进而能够降低经过空气压缩设备8压缩后的空气的温度以及增加经过空气压缩设备8压缩后的空气的湿度,即无需设置中冷器和增湿器两个部件便能够对通过空气压缩设备8压缩后的空气进行降温和增湿,这样使得空气压缩设备8的结构更加简单,集成度更高,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较小,并且安装方便可靠。
同时,雾化器1还为空气压缩设备8的内部提供了水润滑,使得空气压缩设备8的内部的摩擦系数减小,从而提高了空气压缩设备8及空气压缩系统100的使用寿命。并且,雾化出口通道与低压气体储存腔室86连通,能够避免低压气体储存腔室86内的空气倒流至雾化器1内部。
另外,雾化器1设置于空气压缩设备8的顶部,且雾化器1的至少部分位于低压气体储存腔室86内。雾化出口通道设置于雾化器1的底部。进一步地,雾化出口通道的底端与低压气体储存腔室86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0mm。这样可以让经过雾化器1雾化的水更加均匀分布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86内。
图4-6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了一种雾化器1的示意性结构。如图4-6所示,雾化器1包括壳体2、雾化装置3和控制装置4。壳体2固定于空气压缩设备8。雾化装置3包括雾化安装板30和多个雾化片31。雾化安装板30固定于壳体2,并与壳体2限定有储液腔室5。储液腔室5用于容纳液体,例如水、液态药物或精油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储液腔室5为基本封闭的腔室。
多个雾化片31间隔设置于雾化安装板30。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雾化片31在与雾化安装板30的厚度方向垂直(或基本垂直)的面上间隔设置。雾化片31用于将储液腔室5位于雾化片31(或位于雾化片31的周围或附近) 的区域内的液体进行雾化,并能够供雾化的液体通过。在使用时,通过提供交流电给雾化片31,使得雾化片31能够产生高频谐振,从而能够将雾化片 31周围的液体水分子结构打散,分裂后的水分子能够通过雾化片31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雾化片31采用现有已知的雾化片31,比如压电陶瓷雾化片31,在此不做不多赘述。
壳体2设有多个雾化出口通道210。多个雾化出口通道210与多个雾化片31一一对应设置。雾化出口通道210用于将相对应的雾化片31所雾化的液体释放至雾化器1的外部。
控制装置4设置于壳体2。控制装置4与多个雾化片31电连接,并能够独立控制对各个雾化片31的供能,以独立调节各个雾化片31的振动状态。
多个雾化片31集成于雾化安装板30,且控制装置4与多个雾化片31 电连接,能够独立控制对各个雾化片31的供能,从而能够独立调节各个雾化片31的振动状态,即能够单独控制各个雾化片31是否工作,进而能够调节雾化器1的雾化量,使用灵活性较高,适应范围较广。
另外,壳体2包括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21。第一壳体20固定于空气压缩设备8。雾化安装板30固定于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21之间,并与第一壳体20限定有储液腔室5。进一步地,雾化安装板30可拆卸连接于并密封连接于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21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20位于第二壳体21的上方,并位于雾化安装板30的上方。第一壳体20包括壳本体200、法兰201和隔离板202。壳本体200具有两端为开口的内腔,且内腔沿壳本体200的轴向延伸。法兰201 从壳本体200远离第二壳体21的一端的外壁面沿壳本体200的径向向外延伸。法兰201具有若干连接孔2010,通孔沿壳本体200的轴向贯穿于法兰 201。若干连接孔2010沿壳本体200的周向间隔设置。隔离板202设置于壳本体200内部,并将内腔隔离成沿壳本体200的轴向依次设置的两个部分。隔离板202与壳本体200一体成型。壳本体200的底面与雾化安装板30的外周缘的顶面密封并可拆卸连接。
此外,雾化器1还包括盖板6。盖板6设置于第一壳体20,并与第一壳体20之间限定有一容纳空间7。容纳空间7与储液腔室5相隔离。控制装置 4位于容纳空间7内。这样能够对控制装置4起到保护作用。
在实施方式中,盖板6固定于第一壳体20的壳本体200背离第二壳体 21的一端,并覆盖内腔的一端。盖板6与隔离板202、壳本体200中位于隔离板202上方的区域限定有容纳空间7。
进一步地,壳体2设有进口接头22和出口接头23。进口接头22和出口接头23均与储液腔室5连通。这样便于对储液腔室5内的液体进行更换。在本实施方式中,进口接头22和出口接头23均设置于第一壳体20的隔离板202。进口接头22和出口接头23贯穿于盖板6。
更进一步地,进口接头和出口接头均延伸至空气压缩设备8的外部。进口接头用于与燃料电池系统的电堆的出口连接并连通,以将电堆的出口排出的空气和水通入储液腔室内。出口接头用于与尾排管连接并连通,能够将储液腔室内剩余的水和空气排向尾排管。
进口接头用于与燃料电池系统的电堆的出口连接并连通,能够将电堆的出口排出的空气和水通入储液腔室内,无需额外为雾化器设置供水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同时,从电堆出来的水的温度较为恒定,将其经过雾化器雾化后对压缩前的空气进行降温,经过降温后的空气通过空气压缩设备8压缩后再应用于电堆内,适应性更好,这样能够进一步保证电堆内部的电化学反应效果。
在使用时,燃料电池系统的空气和水从电堆出来后直奔尾排管,雾化器是串联在这中间,接电堆排出的空气和水与接尾排管的通道均不与空气压缩设备8的低压气体储存腔室86直接连通,中间有雾化安装板和雾化片隔开,进入雾化器的水和空气最终通过管道通向尾排管。
如图5-6所示,第二壳体21的顶面与雾化安装板30的底面密封并可拆卸连接。第二壳体21采用板状结构。多个雾化出口通道210设置于第二壳体21,雾化出口通道210沿第二壳体21的厚度方向贯穿于第二壳体21。在本实施方式中,雾化出口通道210位于雾化片31的正下方。
进一步地,雾化出口通道210沿雾化出口通道210的轴向朝远离雾化片 31的方向斜向外延伸。这样有利于通过雾化片31雾化好的液体喷向雾化器 1外部。在本实施方式中,雾化出口通道210为喇叭口,且雾化出口通道210 的直径从靠近雾化片31的一端朝远离雾化片31的一端逐渐增加。
另外,雾化安装板30背离储液腔室5的一面设有多个雾化槽300。雾化安装板30位于储液腔室5的一面设有多个集液孔301。多个集液孔301与多个雾化槽300、多个雾化片31一一对应设置。每一集液孔301与储液腔室5、相对应的雾化槽300连通,并位于储液腔室5下方,以使储液腔室5内的液体进入集液孔301内。雾化槽300与相对应的集液孔301的邻接处具有一限位面303;
每一雾化片31嵌设于相对应的雾化槽300内。每一雾化片31压设于并密封连接于限位面303与第二壳体21中与雾化安装板30相对设置的一面之间。
设置多个集液孔301,便于将储液腔室5内的液体汇集于多个集液孔301 内,从而使得每个雾化片31的周围能够汇集液体,在雾化片31进行高频震荡时,使得雾化片31周围的液体雾化,并通过雾化片31进入雾化出口通道 210,最终喷至雾化器1外部。
此外,雾化片31具有间隔设置的多个通孔(图中未示出),多个通孔用于供储液腔室5内雾化的液体通过以进入雾化出口通道210,通孔的直径为 7μm-8μm。值得一提的是,雾化片31的通孔相当小,在没有外力驱动下,液体不易通过雾化片31,从而并不会从储液腔室5渗出。
如图6所示,限位面303具有多个环形凸起304,多个环形凸起304沿限位面303的径向从内往外依次设置。每一环形凸起304沿限位面303的周向延伸,并与雾化片31之间为线密封。这样提高了雾化片31与雾化安装板 30之间的密封效果,从而避免了储液腔室5内的液体泄漏至雾化安装板30 与第二壳体21之间。
其中,多个环形凸起304沿限位面303的径向从内往外连续设置,以形成锯齿结构。这样进一步提高了雾化片31与雾化安装板30之间的密封效果。
另外,集液孔301的壁面的顶部具有一集液面302,集液面302从雾化安装板30位于储液腔室5的一面沿集液孔301的轴向朝向雾化片31斜向内延伸。集液面302的设置有利于将储液腔室5内的液体汇集于集液孔301内,从而提高雾化器1的雾化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集液面302的直径从靠近储液腔室5的一端朝远离储液腔室5的一端逐渐减小。
此外,第二壳体21中与雾化安装板30相对设置的一面设有多个凹槽211。多个凹槽211与多个雾化槽300一一对应设置。雾化片31嵌设于相对应的雾化槽300与相对应的凹槽211内,雾化片31压设于并密封连接于相对应的限位面303与雾化槽300的底面之间。
如图5所示,控制装置4包括PCB板40、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和多个压电驱动电路(图中未示出),控制器和多个压电驱动电路均集成于PCB 板40。在本实施方式中,PCB板40固定于隔离板202中背离储液腔室5的一面。
多个压电驱动电路与多个雾化片31一一对应设置,每一压电驱动电路与相对应的雾化片31电连接,并用于为相对应的雾化片31提供交流电。
控制器与多个压电驱动电路电连接。且多个压电驱动电路并联设置。控制器用于控制各压电驱动电路对相对应的雾化片31的供能。使用时,由压电驱动电路激活雾化片31,以引起液体中的驻波。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电驱动电路可为交流电源,控制器通过控制各交流电源的开关来控制雾化片31 是否振动。
如图1-3所示,空气压缩设备8包括缸体总成80,缸体总成80限定有低压气体储存腔室86。缸体总成80设有低压气体进口87,低压气体进口87 与低压气体储存腔室86连通。
其中,缸体总成80包括缸体81、上端盖82和下端盖83。上端盖82与下端盖83分别可拆卸连接于并密封连接于缸体81的顶部和底部。且缸体81 与上端盖82、下端盖83围绕形成有低压气体储存腔室86。低压气体进口87 设置于缸体81的侧壁。雾化器1穿设于上端盖82,并密封连接于上端盖82。
另外,缸体81设有缸孔810。缸体总成80还包括缸套85,缸套85固定于缸孔810内,并具有两端为开口的空腔850。缸体总成80还设有排气口 88和高压气体储存腔室89。排气口88与空腔850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排气口88位于空腔850的一端。
空腔850的一端与低压气体储存腔室86连通。当空腔850内的空气被压缩时,排气口88被打开,空腔850的另一端通过排气口88与高压气体储存腔室89相连通,以使空腔850内被压缩的气体通过排气口88进入高压气体储存腔室89。在排气口88处于关闭状态时,高压气体储存腔室89与低压气体储存腔室86相互隔离。上端盖82设有高压气体出口820,高压气体出口820与高压气体储存腔室89连通。在使用时,高压气体出口820用于连接于电堆的空气入口。
进一步地,缸体总成80还包括缸端盖84,缸端盖84固定于缸体81,缸端盖84抵靠于缸套85的一端,并位于空腔850的一端。排气口88设置于缸端盖84。高压出气盖91固定于缸端盖84。
此外,缸体总成80还包括排气装置90。排气装置90包括高压出气盖 91、高压出气门93和复位部件(图中未示出)。高压出气盖91固定于缸体 81,并设有盖导向部92。在本实施方式中,盖导向部92设置于高压出气盖 91朝向缸体81的一侧;盖导向部92的轴线与空腔850的轴线平行或位于同一直线上。
高压出气门93能够相对于排气口88移动,以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变化。高压出气门93设有门导向部94,门导向部94滑动连接于盖导向部 92。在本实施方式中,高压出气门93处于关闭状态或打开状态时,门导向部94始终与盖导向部92活动连接;门导向部94设置于高压出气门93背离缸体81的一侧,即设置于高压出气门93朝向高压出气盖91的一侧;门导向部94的轴线与空腔850的轴线平行或位于同一直线上。
当高压出气门93处于关闭状态时,高压出气门93密封连接于排气口88。当高压出气门93处于打开状态时,排气口88被打开,以使空腔850内被压缩的气体通过排气口88排出。
复位部件设于高压出气盖91并作用于高压出气门93。复位部件能够发生弹性变形,并用于使得高压出气门93沿一关闭方向移动以从打开状态复位到关闭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关闭方向为高压出气门93从高压出气盖 91朝向排气口88的方向,并在门导向部94相对于盖导向部92的滑动方向上;通过高压出气门93的直线运动实现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的切换。
高压出气门93的门导向部94滑动连接于盖导向部92,从而对高压出气门93在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的切换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避免高压出气门 93在由打开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时相对于排气口88易产生偏移,使得高压出气门93与排气口88之间的闭合到位,避免空腔850内的气体泄漏至空腔 850外以及已排出至空腔850外的气体倒流进空腔850内。且排气装置90 结构简单、紧凑,使得缸体总成80的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小。
复位部件使得空腔850内的气体被压缩至其压力达到复位部件的预设压力时高压出气门93才能被打开,并非常方便地使得高压出气门93由打开状态复位到关闭状态。
当高压出气门93处于关闭状态时,高压出气盖91与高压出气门93、缸端盖84限定有密闭的空间95。当高压出气门93处于打开状态时,空腔850 通过排气口88与空间95连通,以使空腔850内被压缩的气体通过排气口88 进入空间95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高压气体储存腔室89位于空腔850的上方。缸体81 上还设有与高压气体储存腔室89连通的缸出气口811。缸端盖84还设置有端盖出气口840。空间95、端盖出气口840、缸出气口811和高压气体储存腔室89依次连通,以形成一高压气体流路。
如图1-2所示,缸体总成80采用环形结构。缸体81采用环形结构。低压气体进口87具有多个,多个低压气体进口87沿缸体81的周向间隔设置,并均与低压气体储存腔室86连通。缸孔810和缸套85具有多个,多个缸孔 810和多个缸套85均沿缸体81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缸套85的空腔850 的一端均与低压气体储存腔室86连通。排气装置90具有多个,多个排气装置90与多个缸套85的空腔850一一对应设置。这样能够与多个活塞组件98 配合,实现连续不间断压缩空气,从而提高空气压缩效率。
如图7所示,空气压缩设备8还包括活塞组件98。结合图2-3予以理解,活塞组件98嵌设于空腔850,并与缸体总成80限定气室。气室与排气口88 连通。当高压出气门93处于打开状态时,排气口88被打开,以使气室内被压缩的气体通过排气口88排出。
结合图7予以理解,活塞组件98包括活塞980和滚动结构981。滚动结构981设置于活塞980的侧面,滚动结构981与空腔850的壁面接触。这样减少了活塞组件98移动时的摩擦力,提高了活塞组件98的移动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活塞组件98具有多个,多个活塞组件98与多个空腔 850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活塞组件98设置于相对应的空腔850内。
结合图7予以理解,活塞杆982连接于活塞980。通过活塞杆982的运动联动活塞980在空腔850内往复移动,以压缩空气。
进一步地,滚动结构981为轴承组。轴承组的滚动摩擦力更小,减少活塞980阻滞。当然,滚动结构981也可以为其他形式,例如,滚动结构981 可以为嵌入活塞980中并相对于活塞980可滚动的滚珠。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一活塞组件98包括多个滚动结构981,多个滚动结构981沿活塞980的周向布置。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空气压缩系统,其包括空气压缩设备,所述空气压缩设备具有用于容纳空气的低压气体储存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系统还包括:
雾化器,所述雾化器设置于所述空气压缩设备,所述雾化器设有雾化出口通道,所述雾化出口通道与所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连通,以将经过所述雾化器雾化的水通过所述雾化出口通道喷入所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设置于所述空气压缩设备的顶部,且所述雾化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内,所述雾化出口通道设置于所述雾化器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出口通道的底端与所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多个所述雾化出口通道,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空气压缩设备;
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安装板和多个雾化片,所述雾化安装板固定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壳体限定有用于容纳液体的储液腔室,多个所述雾化片间隔设置于所述雾化安装板,所述雾化片用于将所述储液腔室位于所述雾化片的区域内的液体进行雾化,并能够供雾化的液体通过,多个所述雾化出口通道与多个所述雾化片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雾化出口通道用于将相对应的所述雾化片所雾化的液体释放至所述雾化器的外部;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控制装置与多个所述雾化片电连接,并能够独立控制对各个所述雾化片的供能,以独立调节各个所述雾化片的振动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雾化片在与所述雾化安装板的厚度方向垂直的面上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固定于所述空气压缩设备,所述雾化安装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壳体限定有所述储液腔室,多个所述雾化出口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雾化出口通道沿所述第二壳体的厚度方向贯穿于所述第二壳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安装板背离所述储液腔室的一面设有多个雾化槽,所述雾化安装板位于所述储液腔室的一面设有多个集液孔,多个所述集液孔与多个所述雾化槽、多个所述雾化片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所述集液孔与所述储液腔室、相对应的所述雾化槽连通,并位于所述储液腔室下方,以使所述储液腔室内的液体进入所述集液孔内,所述雾化槽与相对应的所述集液孔的邻接处具有一限位面;
每一所述雾化片嵌设于相对应的所述雾化槽内,每一所述雾化片压设于并密封连接于所述限位面与所述第二壳体中与所述雾化安装板相对设置的一面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面具有多个环形凸起,多个所述环形凸起沿所述限位面的径向从内往外依次设置,每一所述环形凸起沿所述限位面的周向延伸,并与所述雾化片之间为线密封。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孔的壁面的顶部具有一集液面,所述集液面从所述雾化安装板位于所述储液腔室的一面沿所述集液孔的轴向朝向所述雾化片斜向内延伸。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中与所述雾化安装板相对设置的一面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与多个所述雾化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雾化片嵌设于相对应的所述雾化槽与相对应的所述凹槽内,所述雾化片压设于并密封连接于相对应的所述限位面与所述雾化槽的底面之间。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进口接头和出口接头,所述进口接头和所述出口接头均与所述储液腔室连通,且所述进口接头和所述出口接头均延伸至所述空气压缩设备的外部,所述进口接头用于与燃料电池系统的电堆的出口连接并连通,以将所述电堆的出口排出的空气和水通入所述储液腔室内,所述出口接头用于与尾排管连接并连通。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PCB板、控制器和多个压电驱动电路,所述控制器和多个所述压电驱动电路均集成于所述PCB板;
多个所述压电驱动电路与多个所述雾化片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所述压电驱动电路与相对应的所述雾化片电连接,并用于为相对应的所述雾化片提供交流电;
所述控制器与多个所述压电驱动电路电连接,且多个所述压电驱动电路并联设置,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各所述压电驱动电路对相对应的所述雾化片的供能。
13.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设备包括缸体总成,所述缸体总成限定有所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
所述缸体总成设有低压气体进口,所述低压气体进口与所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连通。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气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总成包括缸体、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上端盖与所述下端盖分别可拆卸连接于并密封连接于所述缸体的顶部和底部,且所述缸体与所述上端盖、所述下端盖围绕形成有所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所述低压气体进口设置于所述缸体的侧壁,所述雾化器穿设于所述上端盖,并密封连接于所述上端盖。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气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设有缸孔,所述缸体总成还包括缸套,所述缸套固定于所述缸孔内,并具有两端为开口的空腔,所述缸体总成还设有排气口和高压气体储存腔室;
所述空腔的一端与所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连通,当所述空腔内的空气被压缩时,所述排气口被打开,所述空腔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排气口与所述高压气体储存腔室相连通,以使所述空腔内被压缩的气体通过所述排气口进入所述高压气体储存腔室。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总成还包括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包括:
高压出气盖,所述高压出气盖固定于所述缸体,并设有盖导向部;
高压出气门,所述高压出气门能够相对于所述排气口移动,以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变化,所述高压出气门设有门导向部,所述门导向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盖导向部,当所述高压出气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高压出气门密封连接于所述排气口,当所述高压出气门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排气口被打开,以使所述空腔内被压缩的气体通过所述排气口排出;
复位部件,所述复位部件设于所述高压出气盖并作用于所述高压出气门,所述复位部件能够发生弹性变形,并用于使得所述高压出气门沿一关闭方向移动以从所述打开状态复位到所述关闭状态。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气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设备还包括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嵌设于所述空腔,并与所述缸体总成限定气室,所述气室与所述排气口连通;
当所述高压出气门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排气口被打开,以使所述气室内被压缩的气体通过所述排气口排出。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采用环形结构,所述低压气体进口具有多个,多个所述低压气体进口沿所述缸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并均与所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连通,所述缸孔和所述缸套具有多个,多个所述缸孔和多个所述缸套均沿所述缸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缸套的所述空腔的一端均与所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连通。
CN201820246345.9U 2018-02-11 2018-02-11 空气压缩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892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46345.9U CN207989269U (zh) 2018-02-11 2018-02-11 空气压缩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46345.9U CN207989269U (zh) 2018-02-11 2018-02-11 空气压缩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89269U true CN207989269U (zh) 2018-10-19

Family

ID=63824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4634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89269U (zh) 2018-02-11 2018-02-11 空气压缩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892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31705B (zh) 一种微量润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6827350U (zh) 精油扩散器
KR20210152964A (ko) 에센셜 오일 분무기
CN207989269U (zh) 空气压缩系统
CN108194329A (zh) 空气压缩设备及包含其的空气压缩系统
CN207989274U (zh) 空气压缩设备及包含其的空气压缩系统
CN211327520U (zh) 一种可快速高效雾化的雾化器
CN201166431Y (zh) 一种空气加湿器
CN205939526U (zh) 室内除尘加湿器
CN110755666B (zh) 一种香薰精油雾化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21301A (zh) 精油扩散器
CN213557774U (zh) 一种手持静电喷射枪
CN214077434U (zh) 一种具有衔接口处防水功能的恒温雾化器
CN112855544A (zh) 一种水润滑单螺杆压缩机喷水雾化装置
CN220571393U (zh) 一种超声波静电喷雾器
CN218209878U (zh) 一种制冷机
CN219781574U (zh) 一种雾化器件和具有其的电子雾化设备
CN220780921U (zh) 一种带有粉末回收的粉末喷涂设备
CN220478138U (zh) 一种荧光素钠喷雾干燥装置
CN211146767U (zh) 一种手持式喷雾风扇
CN203253574U (zh) 一种超声雾化装置
CN214403989U (zh) 一种水润滑单螺杆压缩机喷水雾化装置
CN215465297U (zh) 一种气助式静电喷雾装置
CN220417375U (zh) 一种火罐点火装置
CN215612341U (zh) 一种带雾化加湿功能的静电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9

Termination date: 20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