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89231U - 驱动扇叶组 - Google Patents

驱动扇叶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89231U
CN207989231U CN201820377026.1U CN201820377026U CN207989231U CN 207989231 U CN207989231 U CN 207989231U CN 201820377026 U CN201820377026 U CN 201820377026U CN 207989231 U CN207989231 U CN 2079892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bellum
retainer
fixed part
wall surface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7702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顺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DIAN IND CO Ltd
True Te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DIAN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DIAN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DIAN IN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7702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892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892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892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4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wind direction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驱动扇叶组,其设有一传动装置及多片扇叶,其中该传动装置设于该驱动扇叶组的中心处,且该传动装置设有一传动座,该多片扇叶沿该传动座的径向方向间隔设置于该传动座的侧壁面,各扇叶设有一固定部及一转动部,各扇叶的该固定部具有一枢转端及一限位槽,该限位槽朝内凹设于该固定部邻近该枢转端的侧壁面,各扇叶的该转动部与该固定部相枢设连接,藉以通过该固定部的枢转端为轴心相对该固定部转动,该转动部设有一枢转部及一受力部,该枢转部设有一与该限位槽的内壁面相对应的抵靠面,使该枢转部容设于该限位槽之中时,该限位槽会对该枢转部造成一限位效果,藉以提供一能提升输出扭力,进而提高电能转换效率的驱动扇叶组。

Description

驱动扇叶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驱动扇叶组,尤指一种能提升输出扭力,进而提高电能转换效率的驱动扇叶组。
背景技术
由于风力发电及水力发电相对火力发电更为环保,故于近年来备受瞩目,其中风力发电装置及水力发电装置中均设有一驱动扇叶组,其发电方式是通过风力或水力驱动该驱动扇叶组转动,该驱动扇叶组会因转动而对外施予一扭力而发电,亦即通过该驱动扇叶组,能将风的动能或水的动能转换成电能,藉以发电;请配合参看如图8所示,现有驱动扇叶组30包括一传动座31及多片扇叶32,该传动座31设于现有驱动扇叶组30的中心处,该多片扇叶32沿该传动座31的径向方向朝外均匀地间隔设置于该传动座31的侧壁面,且各片扇叶32均为一体式的单一板体;当风或水从特定方向吹向或流向现有驱动扇叶组30时,由于各片扇叶32均具有一等长的有效力臂,风力或水力会对各片扇叶32施力而相对该传动座31产生不同方向且等量的力矩。
然而,由于各片扇叶32沿不同方向朝外设置于该传动座31的侧壁面上,因此,风力或水力会对各片扇叶32相对该传动座31造成不同方向的力矩,以如图8中的驱动扇叶组30为例,位于以图8为主的右方的该多片扇叶32,会受风力或水力施力而相对该传动座31产生以图8为主的顺时钟方向的力矩(Mr);位于以图8为主的左方的该多片扇叶32,则会受风力或水力施力而相对该传动座31产生以图8为主的逆时钟方向的力矩(Ml),该顺时钟方向的力矩(Mr)及该逆时钟方向的力矩(Ml),于加成后会产生一抵消现象,而相对该传动座31产生一抵消后的总力矩,此状况会导致该驱动扇叶组30所对外输出的扭力降低,电能转换效率也会降低,因此,现有驱动扇叶组30诚有其需加以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驱动扇叶组的各片扇叶均沿不同方向朝外设置于该传动座的侧壁面,导致各片扇叶受风力或水力施力后,风力或水力会对各片扇叶相对该传动座造成两相反方向且等量的的力矩,该两相反方向且等量的力矩会相抵消而相对该传动座产生一抵消后的总力矩,导致该驱动扇叶组所对外输出的扭力降低,电能转换效率也会降低,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目前技术问题的驱动扇叶组,其包括有一传动装置及多片扇叶,其中:
该传动装置设于该驱动扇叶组的中心处,且该传动装置设有一传动座;以及
该多片扇叶沿该传动座的径向方向朝外间隔设置于该传动座的侧壁面,各扇叶设有一固定部及一转动部,其中各扇叶的该固定部沿该传动座的径向方向朝外设置于该传动座的侧壁面,该固定部具有一枢转端及一限位槽,该枢转端设于该固定部远离结合于该传动座的侧壁面的一端,该限位槽朝内凹设于该固定部邻近该枢转端的侧壁面,各扇叶的该转动部与该固定部相枢设连接,藉以通过该固定部的枢转端为轴心相对该固定部转动,该转动部设有一枢转部及一受力部,其中该枢转部设于该转动部的其中一端,且该枢转部以该枢转端为轴心转动地与该固定部的枢转端相枢设结合,该枢转部设有一与该限位槽的内壁面相对应的抵靠面,使该枢转部容设于该限位槽之中时,该限位槽会对该枢转部造成一限位效果,该受力部结合于该枢转部。
进一步,如前所述的驱动扇叶组,其中各扇叶的受力部具有相对的两面,其中一面为一受流体面,另一面为一逆流体面,该受流体面与该扇叶的枢转部的抵靠面朝向相同的方向设置,该逆流体面与该扇叶的枢转部的抵靠面朝向相反的方向设置。
再进一步,如前所述的驱动扇叶组,其中各扇叶的逆流体面的表面上间隔设置有多条肋条。
更进一步,如前所述的驱动扇叶组,其中该传动装置设有一中心柱,该中心柱沿该传动座的轴向方向设于该传动座的其中一面。
较佳地是,如前所述的驱动扇叶组,其中该驱动扇叶组于该中心柱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传动座,且于各传动座上设有该多片间隔设置的扇叶。
更佳地是,如前所述的驱动扇叶组,其中各扇叶的固定部具有一结合端,该结合端设于该扇叶的固定部远离该枢转端的一端,该结合端结合于该传动座的侧壁面,使该固定部能沿该传动座的径向方向朝外设置于该传动座的侧壁面。
更佳地是,如前所述的驱动扇叶组,其中该传动座设有多个结合柱,该多个结合柱沿该传动座的径向方向朝外均匀地间隔设置于该传动座的侧壁面;各扇叶的固定部的结合端呈一与各结合柱相对应的圆筒状,使该固定部能藉该呈一圆筒状的结合端与其中一结合柱的套设关系,而结合于该传动座的侧壁面。
藉由上述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驱动扇叶组通过各扇叶设有一固定部及一转动部,该转动部以该枢转端为轴心枢转,相对该固定部转动的结构,相对现有驱动扇叶组的各片扇叶沿不同方向设置,且均为一体式单一板体,导致不同方向的各片扇叶均具有一等长的有效力臂,受风力或水力施力后,会相对该传动座产生不同方向且等量的力矩,此等不同方向且等量的力矩于加成后会产生一抵消现象,而相对该传动座产生一抵消后的总力矩;本实用新型借着该抵靠面与该限位槽的内壁面的相抵靠关系,该限位槽会对该枢转部造成一限位效果,使该转动部在相对该固定部朝特定方向转动时,会因为被限位无法持续转动,导致各扇叶的转动部只能相对该固定部朝单一方向旋转而不被限位,而只具有一极短的力臂,朝另一方向旋转的扇叶则会因为无法相对该固定部持续转动而具有一有效力臂,故于加成后本实用新型驱动扇叶组只会产生单一方向的总力矩,而不会有如现有驱动扇叶组因具有不同方向且等量的力矩,而在加成后会产生一抵消现象,故能提供一能提升输出扭力,进而提高电能转换效率的驱动扇叶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外观动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俯视剖面动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俯视局部剖面动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平面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实施于环境的操作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实施于另一环境的操作示意图。
图8现有驱动扇叶组的局部俯视平面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 传动装置 11 传动座
111 结合柱 12 中心柱
20 扇叶 21 固定部
211 结合端 212 枢转端
22 转动部 221 枢转部
222 受力部 223 抵靠面
224 受流体面 225 逆流体面
226 肋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详细了解本新型的技术特征及实用功效,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来实现,兹进一步以如图式所示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驱动扇叶组的较佳实施例如图1至3所示,其包括一传动装置10及多片扇叶20,其中:
该传动装置10设于该驱动扇叶组的中心处,且该传动装置10设有一传动座11,该传动座11位于该传动装置10的中心处,进一步,该传动座11设有多个结合柱111,该多个结合柱111沿该传动座11的径向方向朝外均匀地间隔设置于该传动座11的侧壁面,较佳的是,该传动装置10设有一中心柱12,该中心柱12沿该传动座11的轴向方向设于该传动座11的其中一面,藉以提供该驱动扇叶组一固定功能。
请配合参看如图1至3所示,该多片扇叶20沿该传动座11的径向方向朝外均匀地间隔设置于该传动座11的侧壁面,各扇叶20设有一固定部21及一转动部22;其中各扇叶20的该固定部21沿该传动座11的径向方向朝外设置于该传动座11的侧壁面,该固定部21具有一结合端211、一枢转端212及一限位槽213,该结合端211设于该固定部21的其中一端,该结合端211结合于该传动座11的侧壁面,使该固定部21能沿该传动座11的径向方向朝外设置于该传动座11的侧壁面,进一步,该结合端211呈一与各结合柱111相对应的圆筒状,使该固定部21能藉由该呈一圆筒状的结合端211与其中一结合柱111的套设关系,而结合于该传动座11的侧壁面,该枢转端212设于该固定部21远离该固定端211的一端,请配合参看如图3所示,该限位槽213朝内凹设于该固定部21邻近该枢转端212的侧壁面。
请配合参看如图2及3所示,各扇叶20的该转动部22与该固定部21相枢设连接,藉以通过该固定部21的枢转端212为轴心相对该固定部21转动,该转动部22设有一枢转部221及一受力部222,其中该枢转部221设于该转动部22的其中一端,且该枢转部221以该枢转端212为轴心转动地与该固定部21的枢转端212相枢设结合,该枢转部221设有一与该限位槽213的内壁面相对应的抵靠面223,当该转动部22以该枢转端212为轴心相对该固定部21转动时,该转动部22能朝以图3为主的逆时钟方向相对该固定部21转动,该转动部22也能朝以图3为主的顺时钟方向相对该固定部21转动,直到该枢转部221的抵靠面223与该固定部21的限位槽213的内壁面相抵靠,使该枢转部221容设于该限位槽213之中,该限位槽213会对该枢转部221造成一限位效果,使该转动部22无法继续以该枢转端212为轴心朝以图3为主的顺时钟方向相对该固定部21转动,此时该固定部21与该转动部22会呈一直线相对状态;当各扇叶20的转动部22以该固定部21的枢转端212为轴心相对该固定部21朝同一方向枢转时,各扇叶20的该转动部22的抵靠面223会一致地朝该固定部21的限位槽213靠近或远离。
该受力部222结合于该枢转部221且呈一片状,该受力部222具有相对的两面,其中一面为一受流体面224,另一面为一逆流体面225,该受流体面224与该枢转部221的抵靠面223朝向相同的方向设置,该逆流体面225与该枢转部221的抵靠面223朝向相反的方向设置,进一步,该逆流体面225的表面上间隔设置有多条肋条226,藉以增加该受力部222的结构强度。
请配合参看如图3及4所示,当风或水从特定方向吹向或流向本实用新型驱动扇叶组时,以图4为主的实施例为例,当各扇叶20的转动部22受到风力或水力施力时,该受流体面224朝向该风力或水力的施力方向的转动部22,会以该枢转端212为轴心朝以图4为主的顺时钟方向相对该固定部21转动,直到该枢转部221的抵靠面223与该固定部21的限位槽213的内壁面相抵靠,使该枢转部221容设于该限位槽213之中,该限位槽213会对该枢转部221造成一限位效果,使该转动部22无法继续以该枢转端212为轴心朝以图4为主的顺时钟方向相对该固定部21转动,此时,该固定部21与该转动部22会呈一直线相对状态;该逆流体面225朝向该风力或水力的施力方向的转动部22,会以该枢转端212为轴心朝以图4为主的逆时钟方向相对该固定部21转动,使该固定部21与该转动部22呈一弯曲状态。
此时,以该受流体面224朝向该风力或水力的施力方向,会因为该转动部22无法相对该固定部21持续转动,而相对该传动座11具有一力臂,持续受到水力或风力施力后,相对该传动座11产生一以图4为主的顺时钟方向的力矩;以该逆流体面225朝向该风力或水力的施力方向,使该固定部21与该转动部22呈一弯曲状态的扇叶20,则因为该转动部22相对该固定部21呈一弯曲状态,而相对该传动座11只具有一极短的有效力臂,故在受到水力或风力持续施力时只会产生一极小的以图4为主的逆时钟方向的力矩;将各扇叶20相对该传动座11产生的力矩加成后,会得到一相对该传动座11朝以图4为主的顺时钟方向的力矩,故图4中的实施例的本实用新型驱动扇叶组,会朝顺时钟的方向旋转。
其中当该转动部22无法相对该固定部21持续转动的扇叶20,因为相对该传动座11具有一力臂并受到水力或风力持续施力,而相对该传动座11产生一以图4为主的顺时钟方向的力矩,而相对该传动座11朝顺时钟方向旋转,直到该扇叶20旋转至该逆流体面225朝向该风力或水力的施力方向,使该固定部21与该转动部22呈一弯曲状态时,该扇叶20只具有一极短的有效力臂而只会相对该传动座11产生一极小的以图4为主的逆时钟方向的力矩;而该固定部21与该转动部22呈一弯曲状态的扇叶20,则会因为整体驱动扇叶组持续朝顺时钟方向旋转,直到该扇叶20旋转至该受流体面224朝向该风力或水力的施力方向,使该转动部22无法相对该固定部21持续转动而相对该传动座11产生一力臂,持续受到水力或风力施力,会相对该传动座11产生一以图4为主的顺时钟方向的力矩;因此图4中的实施例的本实用新型驱动扇叶组会周而复始的朝顺时钟方向旋转,藉以将本实用新型驱动扇叶组因转动所产生的扭力传送至外部,进行风力或水力发电。
本实用新型驱动扇叶组的第二较佳实施例请配合参看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驱动扇叶组可设有一组以上,该一组以上的驱动扇叶组系间隔设置,而位于该中心柱12的两端,藉由设置一层以上的本实用新型驱动扇叶组,可传输出更高的扭力,进而提高电能转换效率。
本实用新型驱动扇叶组的各扇叶20设有一固定部21及一转动部22,各扇叶20的该转动部22系与该固定部21相枢设连接,藉以通过该固定部21的枢转端212为轴心相对该固定部21转动,且该固定部21具有一限位槽213,该转动部22的枢转部221设有一抵靠面223,借着该抵靠面223与该限位槽213的内壁面的相抵靠关系,该限位槽213会对该枢转部221造成一限位效果,使该转动部22在相对该固定部21朝特定方向转动时,会因为被限位无法持续转动,而相对该传动座11产生一力臂;而该转动部22在相对该固定部21朝另一方向转动时,则因不被限位而呈一弯曲状态,而相对该传动座11只具有一极短的有效力臂,藉由此结构,当风或水从特定方向吹向或流向本实用新型驱动扇叶组时,各扇叶20的转动部22只能相对该固定部21朝单一方向旋转而不被限位,而只具有一极短的有效力臂,朝另一方向旋转的扇叶20则会因为无法相对该固定部21持续转动而具有一有效力臂,故于加成后本实用新型驱动扇叶组只会产生单一方向的总力矩,而不会出现如现有驱动扇叶组30,由于各片扇叶32沿不同方向设置,且均为一体式单一板体,导致不同方向的各片扇叶32均具有一等长的有效力臂,受风力或水力施力后,会相对该传动座31产生不同方向且等量的力矩,此等不同方向且等量的力矩于加成后会产生一抵消现象,而相对该传动座31产生一抵消后的总力矩,导致现有驱动扇叶组30所对外输出的扭力相对小,能转换出的电能也相对小。
请配合参看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驱动扇叶组可使用于风力发电,亦即离水使用,请配合参看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驱动扇叶组亦可使用于水陆发电,亦即通过将一组以上的本实用新型驱动扇叶组设于该中心柱12的顶端及底端,设于该中心柱12底端的本实用新型驱动扇叶组被置入水中,利用水力发电,设于该中心柱12顶端的本实用新型驱动扇叶则位于空中,利用风力发电;另外,可通过调整该中心柱12的长度改变该一组以上的本实用新型驱动扇叶组之间的距离,以利于在不同环境中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驱动扇叶组,其设有一传动装置及多片扇叶,其特征在于:
该传动装置设于该驱动扇叶组的中心处,且该传动装置设有一传动座;以及
该多片扇叶沿该传动座的径向方向朝外间隔设置于该传动座的侧壁面,各扇叶设有一固定部及一转动部,其中各扇叶的该固定部沿该传动座的径向方向朝外设置于该传动座的侧壁面,该固定部具有一枢转端及一限位槽,该枢转端设于该固定部远离结合于该传动座的侧壁面的一端,该限位槽朝内凹设于该固定部邻近该枢转端的侧壁面,各扇叶的该转动部与该固定部相枢设连接,藉以通过该固定部的枢转端为轴心相对该固定部转动,该转动部设有一枢转部及一受力部,其中该枢转部设于该转动部的其中一端,且该枢转部以该枢转端为轴心转动地与该固定部的枢转端相枢设结合,该枢转部设有一与该限位槽的内壁面相对应的抵靠面,使该枢转部容设于该限位槽之中时,该限位槽会对该枢转部造成一限位效果,该受力部结合于该枢转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扇叶组,其特征在于,各扇叶的受力部具有相对的两面,其中一面为一受流体面,另一面为一逆流体面,该受流体面与该扇叶的枢转部的抵靠面朝向相同的方向设置,该逆流体面与该扇叶的枢转部的抵靠面朝向相反的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扇叶组,其特征在于,各扇叶的逆流体面的表面上间隔设置有多条肋条。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扇叶组,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装置设有一中心柱,该中心柱沿该传动座的轴向方向设于该传动座的其中一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扇叶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扇叶组于该中心柱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传动座,且于各传动座上设有该多片间隔设置的扇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扇叶组,其特征在于,各扇叶的固定部具有一结合端,该结合端设于该扇叶的固定部远离该枢转端的一端,该结合端结合于该传动座的侧壁面,使该固定部能沿该传动座的径向方向朝外设置于该传动座的侧壁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扇叶组,其特征在于,该传动座设有多个结合柱,该多个结合柱沿该传动座的径向方向朝外均匀地间隔设置于该传动座的侧壁面;各扇叶的固定部的结合端呈一与各结合柱相对应的圆筒状,使该固定部能藉由该呈一圆筒状的结合端与其中一结合柱的套设关系,而结合于该传动座的侧壁面。
CN201820377026.1U 2018-03-20 2018-03-20 驱动扇叶组 Active CN2079892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77026.1U CN207989231U (zh) 2018-03-20 2018-03-20 驱动扇叶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77026.1U CN207989231U (zh) 2018-03-20 2018-03-20 驱动扇叶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89231U true CN207989231U (zh) 2018-10-19

Family

ID=63827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77026.1U Active CN207989231U (zh) 2018-03-20 2018-03-20 驱动扇叶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892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05564U (zh) 变风速筒式风力发电机
CN103925154A (zh) 适于风力发电或风力泵浦设备的高效导风装置
CN102364094A (zh) 一种双向风筒式磁悬浮风力发电装置
CN207989231U (zh) 驱动扇叶组
KR100942831B1 (ko) 풍력 발전 장치
US2010013580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energy using wind power
US2010012921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Energy Using Wind Power
TWM562339U (zh) 驅動扇葉組
CN107314489B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CN103967701A (zh) 升阻互补型垂直轴微风风力机
US10914282B2 (en) Multi-rotor, multi-axis wind turbine
CN201298791Y (zh) 磁能同步发电机
US8491266B2 (en) Fluid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
CN206036122U (zh) 惯性飞轮传动组件及具有惯性飞轮传动组件的系统
TW201636505A (zh) 智慧型風力發電機
CN201326516Y (zh) 风力发电设备
CN207884543U (zh) 一种带有风能发电的太阳能发电固定架
CN105134478A (zh) 一种整流风力发电机组及制造方法
CN106032787A (zh) 一种用于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组合型风轮
KR102470537B1 (ko) 가변 블레이드 수차
CN205744284U (zh)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CN217080682U (zh) 一种变直径螺旋曲面叶轮双向旋转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CN209604189U (zh)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叶轮
JP2005002816A (ja) ハイブリッドタービン
CN201486759U (zh) 垂直轴、双槽式风力发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