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84549U - 车辆及其散热模块 - Google Patents

车辆及其散热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84549U
CN207984549U CN201820297023.7U CN201820297023U CN207984549U CN 207984549 U CN207984549 U CN 207984549U CN 201820297023 U CN201820297023 U CN 201820297023U CN 207984549 U CN207984549 U CN 2079845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air
installing rack
vehicle
radiat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9702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朋
黄帅
李磊
刘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9702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845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845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845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部件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车辆及其散热模块,车辆的散热模块包括:多个导流板,多个所述导流板围成送风通道;风扇安装架,所述风扇安装架上设置有风扇,并且所述风扇安装架设置在所述送风通道中;多个支撑网,所述风扇安装架通过多个所述支撑网连接于所述导流板,其中,多个所述支撑网围绕所述风扇安装架间隔地设置,并且所述风扇安装架、所述支撑网以及所述导流板之间形成进风口。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的散热模块中,风扇周围设置有支撑网和进风口,可以允许进入送风通道的散热气流穿过支撑网和进风口而到达散热部位,提高了对散热气流的利用率,当风扇低速运行时,也可以提供足够的散热气流。

Description

车辆及其散热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部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散热模块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发动机舱中包括发动机等发热量较大的部件,需要进行散热处理,以保证各个部件在合适的温度下运行,最为常用的散热方式为风冷散热,即通过风扇组件向发动机舱中提供散热气流,通过气流循环带走产生的热量。
安装于发动机舱中的散热模块包括送风通道以及设置在送风通道中的风扇,风扇周围设置连接板,从而将风扇固定在送风通道中,然而,连接板封堵了风扇周围的空间,导致在风扇低速运行时进风量不足,特别是车辆行驶时气流可以自行到达送风通道而被连接板阻挡,气流的利用率偏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辆的散热模块,以解决对散热气流进入送风通道后利用率不足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的散热模块,其中,所述车辆的散热模块包括:
多个导流板,多个所述导流板围成送风通道;
风扇安装架,所述风扇安装架上设置有风扇,并且所述风扇安装架设置在所述送风通道中;
多个支撑网,所述风扇安装架通过多个所述支撑网连接于所述导流板,
其中,多个所述支撑网围绕所述风扇安装架间隔地设置,并且所述风扇安装架、所述支撑网以及所述导流板之间形成进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车辆的散热模块包括四个所述导流板,四个所述导流板围成截面为四边形的所述送风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车辆的散热模块包括两个所述支撑网,两个所述支撑网设置在所述风扇安装架的彼此相对的两侧,并且两个所述支撑网连接于其中一组彼此相对的所述导流板。
进一步的,所述送风通道形成为喇叭口形状,并且所述送风通道入口处的流通面积大于出口处的流通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送风通道出口处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器和冷凝器。
进一步的,其中一组相对的所述导流板的外表面设置有卡接部和螺接部,所述散热组件的一端卡接于两个所述卡接部,所述散热组件的另一端螺接于所述螺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所述支撑网和所述风扇安装架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包括电机和叶轮。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安装架包括用于容纳所述电机的第一支撑环、用于容纳所述叶轮的第二支撑环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环和所述第二支撑环的支撑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的散热模块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的散热模块中,风扇周围设置有支撑网和进风口,可以允许进入送风通道的散热气流穿过支撑网和进风口而到达散热部位,提高了对散热气流的利用率,当风扇低速运行时,也可以提供足够的散热气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解决对散热气流进入送风通道后利用率不足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设置有以上方案所述的车辆的散热模块。
所述车辆与上述车辆的散热模块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车辆的散热模块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车辆的散热模块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车辆的散热模块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流板,2-风扇安装架,3-支撑网,4-进风口,5-风扇,11-螺接部, 12-卡接部,21-第一支撑环,22-第二支撑环,23-支撑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散热模块,其中,所述车辆的散热模块包括:
多个导流板1,多个所述导流板1围成送风通道;
风扇安装架2,所述风扇安装架2上设置有风扇5,并且所述风扇安装架2设置在所述送风通道中;
多个支撑网3,所述风扇安装架2通过多个所述支撑网3连接于所述导流板1,
其中,多个所述支撑网3围绕所述风扇安装架2间隔地设置,并且所述风扇安装架2、所述支撑网3以及所述导流板1之间形成进风口4。
如图1所示,多个导流板1围成允许气流通过的送风通道,风扇安装架 2和风扇5设置在该送风通道中,风扇5通过风扇安装架2支撑,风扇安装架2通过支撑网3连接在送风通道上,即连接于导流板1。其中,支撑网3 在风扇安装架2也就是风扇5的周围间隔设置,从而形成进风口4,允许气流在风扇5的周围通过,也就是说,即使风扇5处于低速状态,气流也可以在风扇5周围穿过所述送风通道。另外,支撑网3为网状结构,形成有允许气流通过的气孔。本方案的车辆地散热模块可以用于车辆的发动机舱中,所述送风通道的入口朝向车辆前方,车辆的前保险杠上设置有进风格栅,在车辆行驶时,气流可以通过进风格栅进入到所述送风通道中,并穿过进风口4 和支撑网3上的气孔而进入到发动机舱的散热部位,可以充分利用气流本身的动能,保证在风扇低速运行时也可以具有较好的散热能力。
具体的,所述车辆的散热模块包括四个所述导流板1,四个所述导流板 1围成截面为四边形的所述送风通道。如图1和图3所示,四个导流板1组成截面大致为四边形的所述送风通道,而风扇5以及风扇安装架2大致为圆形,从而风扇安装架2与所述送风通道之间形成空间,以允许设置支撑网3 以及进风口4。
另外,所述车辆的散热模块包括两个所述支撑网3,两个所述支撑网3 设置在所述风扇安装架2的彼此相对的两侧,并且两个所述支撑网3连接于其中一组彼此相对的所述导流板1。如图1所示,所述送风通道的截面可以为长方形,即所述送风通道由一组较长的导流板1和一组较短的导流板1围成,两个支撑网3分别连接于一组较长的导流板1,安装于车辆时,一组较长的导流板1可以水平延伸设置,使得两个进风口4位于风扇5的水平两侧,更适应于发动机舱水平尺寸相对于竖直尺寸较大的特点。
此外,所述送风通道形成为喇叭口形状,并且所述送风通道入口处的流通面积大于出口处的流通面积。采用喇叭口形状的送风通道,可以使得气流更容易地穿过送风通道。如图2所示,导流板1大致沿气流方向形成为三段,其中中间一段为渐缩段,多个导流板1的渐缩段彼此配合形成喇叭口形状,可以更好地汇集气流,使得更多的气流通过所述送风通道输送到待散热位置。
另外,所述散热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送风通道出口处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器和冷凝器。也就是说,风扇5设置在冷凝器和散热器的前侧,所述冷凝器和所述散热器沿从入口指向出口的方向排列,所述冷凝器借助来自于所述送风通道的气流实现冷凝过程,所述散热器通过来自于所述送风通道的气流实现散热过程。
进一步的,其中一组相对的所述导流板1的外表面设置有卡接部12和螺接部11,所述散热组件的一端卡接于两个所述卡接部12,所述散热组件的另一端螺接于所述螺接部11。如图2和图3所示,位于横向两侧的两个导流板1的外表面设置有卡接部12和螺接部11,其中卡接部12可以位于下侧,螺接部11位于上侧,安装所述散热组件时,先将所述散热组件卡接于卡接部12,随后将所述散热组件螺接到螺接部11,实现散热组件的快速安装。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1、所述支撑网3和所述风扇安装架2一体成型。导流板1、支撑网3以及风扇安装架2可以由塑料材料一体注塑成型,整体结构成型工艺简单,便于加工制造,并且材料成本较低。
其中,所述风扇5包括电机和叶轮。所述电机可以驱动叶轮旋转,以提供输送气流的动力,其中,风扇5可以为轴流风扇,使得气流在风扇的轴向方向上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安装架2包括用于容纳所述电机的第一支撑环21、用于容纳所述叶轮的第二支撑环2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环21和所述第二支撑环22的支撑条23。第一支撑环21大致位于所述送风通道的中心位置,可以用于支撑固定所述电机,第二支撑环22用于容纳保护所述叶轮,并且第二支撑环22通过以上所述的支撑网3支撑,第一支撑环21和第二支撑环22之间通过径向延伸的支撑条23连接,从而第一支撑环21通过第二支撑环22支撑。另外,可以设置多个周向间隔的支撑条23,并且支撑条23 位于靠近所述送风通道入口的一侧,实现对叶轮的保护。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设置有以上方案所述的车辆的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可以用于车辆前部的发动机舱中,车辆的前保险杠设置有进风格栅,所述送风通道的入口可以朝向进风格栅设置,所述送风通道中的支撑网3以及进风口4可以允许来自进风格栅的气流进入发动机舱内部,充分利用进入进风格栅的气流,可以在风扇5低速运行时提供充足的散热气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散热模块包括:
多个导流板(1),多个所述导流板(1)围成送风通道;
风扇安装架(2),所述风扇安装架(2)上设置有风扇(5),并且所述风扇安装架(2)设置在所述送风通道中;
多个支撑网(3),所述风扇安装架(2)通过多个所述支撑网(3)连接于所述导流板(1),
其中,多个所述支撑网(3)围绕所述风扇安装架(2)间隔地设置,并且所述风扇安装架(2)、所述支撑网(3)以及所述导流板(1)之间形成进风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散热模块包括四个所述导流板(1),四个所述导流板(1)围成截面为四边形的所述送风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散热模块包括两个所述支撑网(3),两个所述支撑网(3)设置在所述风扇安装架(2)的彼此相对的两侧,并且两个所述支撑网(3)连接于其中一组彼此相对的所述导流板(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通道形成为喇叭口形状,并且所述送风通道入口处的流通面积大于出口处的流通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送风通道出口处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器和冷凝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组相对的所述导流板(1)的外表面设置有卡接部(12)和螺接部(11),所述散热组件的一端卡接于两个所述卡接部(12),所述散热组件的另一端螺接于所述螺接部(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所述支撑网(3)和所述风扇安装架(2)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5)包括电机和叶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安装架(2)包括用于容纳所述电机的第一支撑环(21)、用于容纳所述叶轮的第二支撑环(2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环(21)和所述第二支撑环(22)的支撑条(23)。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设置有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散热模块。
CN201820297023.7U 2018-02-28 2018-02-28 车辆及其散热模块 Active CN2079845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97023.7U CN207984549U (zh) 2018-02-28 2018-02-28 车辆及其散热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97023.7U CN207984549U (zh) 2018-02-28 2018-02-28 车辆及其散热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84549U true CN207984549U (zh) 2018-10-19

Family

ID=63826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97023.7U Active CN207984549U (zh) 2018-02-28 2018-02-28 车辆及其散热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8454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28199A1 (fr) * 2018-12-19 2020-06-25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Boitier pour module de face avant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CN114475224A (zh) * 2021-12-31 2022-05-13 优跑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冷却风扇模块及底盘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28199A1 (fr) * 2018-12-19 2020-06-25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Boitier pour module de face avant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FR3090509A1 (fr) * 2018-12-19 2020-06-26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Boîtier pour module de face avant d’un véhicule automobile
US11858336B2 (en) 2018-12-19 2024-01-02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Housing for a front face module of a motor vehicle
CN114475224A (zh) * 2021-12-31 2022-05-13 优跑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冷却风扇模块及底盘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87459B (zh) 动力电池系统及包含该动力电池系统的电动汽车
CN205356166U (zh) 应用于光伏逆变器的散热结构
CN202374619U (zh) 新型热交换通信机柜
CN207984549U (zh) 车辆及其散热模块
CN103648257A (zh) 变频模块散热风道装置
CN204283598U (zh) 通风散热装置和车辆
CN109842276A (zh) 变频器和空调器
CN203352422U (zh) 一种风能变流器系统
CN206895092U (zh) 无人飞行器风路散热系统
CN102594093A (zh) 一种大功率变流设备功率模块组
CN209358427U (zh) 变频器和空调器
CN208210538U (zh) 一种多功率通用的直流充电柜
CN208595671U (zh) 电器盒、空调器
CN206036877U (zh) 车灯散热系统及具有该车灯散热系统的汽车
CN203932737U (zh) 一种配电柜通风散热结构
CN116315340A (zh) 一种具有双循环散热系统的电化学储能集成箱
CN202866963U (zh) 一种斜立式上排风发电机组散热器
CN203040087U (zh) 用于逆变器的散热装置和太阳能逆变器
CN212875645U (zh) 储能变流器和储能系统
CN204835296U (zh) 一种注塑机配电箱散热装置
CN210373823U (zh) 电器盒散热结构、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08480203U (zh) 用于储能柜的分布式散热风道结构
CN207809297U (zh) 一种汽车进气格栅结构
CN102082398A (zh) 强制散热开关柜
CN207853629U (zh) 电机机座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