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80115U - 垂直双管自动化造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垂直双管自动化造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80115U
CN207980115U CN201721755120.8U CN201721755120U CN207980115U CN 207980115 U CN207980115 U CN 207980115U CN 201721755120 U CN201721755120 U CN 201721755120U CN 207980115 U CN207980115 U CN 2079801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tube
cylinder
connector
solenoid valve
air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5512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贺智
费洪文
张曹进
陈欧迪
郑智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eral Hospital Guang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eral Hospital Guang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eral Hospital Guang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eral Hospital Guang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72175512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801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801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801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垂直双管自动化造影装置,包括固定板、医用三通接头、外壳、控制面板,固定板正面和右侧面设有固定座,固定座顶部分别设有圆弧槽、卡孔,圆弧槽上分别设有第一注射筒、第二注射筒,第一气缸活塞杆另一端连接着卡板,卡板上设有卡槽,第一注射筒、第二注射筒内部的活塞柄末端分别镶嵌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的卡槽内,第一气缸上侧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气泵,第二气缸左侧分别设有第二电磁阀和第二气泵,外壳底部设有控制面板,医用三通接头通过输液管分别与第一注射筒、第二注射筒注射端连接,本装置具有自动化将第一注射筒、第二注射筒内的空气、造影剂结合形成均匀且稳定造影剂微泡等优点。

Description

垂直双管自动化造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垂直双管自动化造影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心血管方面疾病的发病率得不到有效的降低,而是越来越高,在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血管疾病过程中,为了能更精确、准确了解患者心内结构及肺内分流情况,患者需要做声学造影检查。在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基础上,将能够使心血管系统超声图像发生改变的某些物质通过注射筒将造影剂注射入患者血管内产生造影效果。超声造影剂的配制需要在两支注射器间来回推送振荡,但大部分造影剂的粘稠度较高,推送注射筒时需要的推力较大,且医护人员手动推动注射筒时缺乏有效的支撑,容易双手疲劳,导致在操作及注射的过程中不够稳定,影响造影剂的注射速度及造影剂显影效果。人为操作无法实现超声造影的标准化操作,且操作者容易疲劳,影响造影剂注射速度、准确度及显影效果,不利于造影的顺利进行。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垂直双管自动化造影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垂直双管自动化造影装置,具备通过固定座分别将第一注射筒和第二注射筒限位固定、再通过气缸推动,自动化将第一注射筒、第二注射筒内的空气、造影剂结合形成大小均匀且稳定造影剂微泡等优点,解决了医护人员手动推动注射筒对造影剂的注射速度、准确度和造影剂显影效果得不到标准化操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垂直双管自动化造影装置,包括固定板、旋转卡位、第一注射筒、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气泵、第二气泵、医用三通接头、外壳、第二注射筒、控制面板,固定板正面和右侧面均分别设有固定座,固定座顶部均分别设有凹孔、圆弧槽、卡孔,圆弧槽上分别设有第一注射筒、第二注射筒,第一气缸活塞杆另一端连接着卡板,卡板上设有卡槽,所述第一注射筒、第二注射筒内部的活塞柄末端分别镶嵌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一端的卡槽内,所述第一气缸上侧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气泵,第二气缸左侧分别设有第二电磁阀和第二气泵,所述外壳安装于固定板顶部外侧,外壳底部设有控制面板,外壳左侧面分别设有电源接口和通风口,所述医用三通接头的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分别与第一注射筒、第二注射筒注射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注射筒和第二注射筒顶部的筒柄均分别镶嵌于固定座顶部的卡孔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注射筒和第二注射筒、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第一气泵和第二气泵规格均各自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注射筒、第二注射筒注射端和医用三通接头的第三接头均分别设有螺纹,第一注射筒、第二注射筒注射端与医用三通接头的第一接头、第二接头之间均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正面和右侧面均设有通槽,通槽一端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医用三通接头可通过开关旋钮调节形成其中的三种通路,第一种为: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开通,第三接头关闭;第二种为:第一接头关闭,第二接头与第三接头开通,第三种为:第二接头关闭,第一接头与第三接头开通。
优选的,所述凹孔底部设有卡柱,卡柱外侧套嵌着弹簧,弹簧顶端连接着旋转卡位,弹簧可旋转九十度,且旋转卡位顶部为圆弧形状,圆弧直径与第一注射筒、第二注射筒直径相等,旋转卡位顶部可与第一注射筒、第二注射筒顶部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泵和第二气泵输气端分别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进气端连接,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出气端分别与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进气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泵和第二气泵电源输入端与控制面板电源输出端连接,且第一气泵和第二气泵通过自身安装的压力开关控制其电机工作,使第一气泵和第二气泵的罐体内空气压力保持在稳定状态。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电源输入端与电源接口连接,控制面板底部还设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内设有单片机,单片机控制电源输出端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电源输入端连接,单片机根据控制信号进行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相应动作。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垂直双管自动化造影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垂直双管自动化造影装置,通过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固定座、第一注射筒、第二注射筒和医用三通接头之间的结构连接,然后通过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带动第一注射筒、第二注射筒的活塞柄伸缩,进而避免了医护人员手动推动注射筒对造影剂的注射速度、准确度和造影剂显影效果得不到标准化操作的问题,同时利用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活塞杆均匀伸缩的优点,进而自动化合成大小均匀且稳定造影剂微泡。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气缸、活塞杆、卡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医用三通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卡位、弹簧、卡柱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固定座、21-凹孔、211-卡柱、212-弹簧、22-圆弧槽、23-卡孔、3-旋转卡位、4-第一注射筒、41-筒柄、42-活塞柄、5-第一气缸、51-活塞杆、52-卡板、53-卡槽、6-第二气缸、7-第一电磁阀、8-第二电磁阀、9-第一气泵、10-第二气泵、11-医用三通接头、111-第一接头、112-第二接头、113-第三接头、12-开关旋钮、13-外壳、131-电源接口、132-通风口、133-通槽、134-通孔、14-第二注射筒、15-控制面板、16-输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垂直双管自动化造影装置,包括固定板1、旋转卡位3、第一注射筒4、第一气缸5、第二气缸6、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8、第一气泵9、第二气泵10、医用三通接头11、外壳13、第二注射筒14、控制面板15,固定板1正面和右侧面均分别设有固定座2,固定座2顶部均分别设有凹孔21、圆弧槽22、卡孔23,圆弧槽22上分别设有第一注射筒4、第二注射筒14,第一气缸5活塞杆51另一端连接着卡板52,卡板52上设有卡槽53,所述第一注射筒4、第二注射筒14内部的活塞柄42末端分别镶嵌于第一气缸5、第二气缸6一端的卡槽53内,所述第一气缸5上侧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7和第一气泵9,第二气缸6左侧分别设有第二电磁阀8和第二气泵10,所述外壳13安装于固定板1顶部外侧,外壳13底部设有控制面板15,外壳13左侧面分别设有电源接口131和通风口132,便于第一气泵9和第二气泵10的正常通风运作,医用三通接头11的第一接头(111)、第二接头112分别与第一注射筒4、第二注射筒14注射端连接。
第一注射筒4和第二注射筒14顶部的筒柄41均分别镶嵌于固定座2顶部的卡孔23内,防止本装置在运作时,第一注射筒4和第二注射筒14在活塞杆51方向移动,进而影响第一注射筒4和第二注射筒14内的造影剂和空气混合或影响将造影剂微泡注射入患者体内。
第一注射筒4和第二注射筒14、第一气缸5和第二气缸6、第一电磁阀7和第二电磁阀8、第一气泵9和第二气泵10规格均各自相同。
第一注射筒4、第二注射筒14注射端和医用三通接头11接头端均分别设有螺纹,第一注射筒4、第二注射筒14注射端与医用三通接头11的第一接头111、第二接头112之间均通过螺纹连接。
外壳13正面和右侧面均设有通槽133,通槽133一端设有通孔134,便于容纳固定座2和不影响活塞柄42和卡板52伸缩。
医用三通接头11可通过开关旋钮12调节形成其中的三种通路,第一种为:第一接头111与第二接头112开通,第三接头113关闭,即第一注射筒4和第二注射筒14形成回路,便于将第一注射筒4内的造影剂和第二注射筒14内的空气组合成造影剂微泡;第二种为:第一接头111关闭,第二接头112与第三接头113开通,第三接头113通过输液管16和输液针头与患者静脉注射端连接,即第二注射筒14与患者静脉注射端形成回路,便于后续将第二注射筒14内的造影剂微泡注射入患者内体,进而进行造影项目的检查;第三种为:第二接头112关闭,第一接头111与第三接头113开通,即第一注射筒4与患者静脉注射端形成回路,便于当造影剂微泡在第一注射筒4内时,通过控制面板15控制第一气缸5的活塞杆51伸出,卡板52同步伸出将第一注射筒4的活塞柄42往收缩方向推进,从而将第一注射筒4内的造影剂微泡注射入患者体内。
凹孔21底部设有卡柱211,卡柱211外侧套嵌着弹簧212,弹簧212顶端连接着旋转卡位3,弹簧212可旋转九十度,且旋转卡位3顶部为圆弧形状,圆弧直径与第一注射筒4、第二注射筒14直径相等,旋转卡位3顶部可与第一注射筒4、第二注射筒14顶部配合连接,当本装置运作时,旋转卡位3分别与第一注射筒4、第二注射筒14垂直,在弹簧212的恢复作用力下,旋转卡位3顶部按压住第一注射筒4、第二注射筒14的顶部,进而进一步防止当本装置运作时,由于第一注射筒4、第二注射筒14松动而影响正常使用,当需要更换另一根第一注射筒4、第二注射筒14时,将旋转卡位3提起再旋转九十度,旋转卡位3分别与第一注射筒4、第二注射筒14平行,进而更换新的第一注射筒4和第二注射筒14。
第一气泵9和第二气泵10输气端分别与第一电磁阀7和第二电磁阀8进气端连接,第一电磁阀7和第二电磁阀8出气端分别与第一气缸5和第二气缸6进气端连接,通过第一气泵9和第二气泵10分别为第一气缸5和第二气缸6提供动力气源,而且第一电磁阀7和第二电磁阀8均为五位三通电磁气阀。
第一气泵9和第二气泵10电源输入端与控制面板15电源输出端连接,且第一气泵9和第二气泵10通过自身安装的压力开关控制其电机工作,使第一气泵9和第二气泵10的罐体内空气压力保持在稳定状态。
控制面板15电源输入端与电源接口131连接,控制面板15底部还设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内设有单片机,单片机控制电源输出端与第一电磁阀7和第二电磁阀8电源输入端连接,单片机根据控制信号进行控制第一电磁阀7和第二电磁阀8的相应动作,控制面板15通过单片机控制第一电磁阀7和第二电磁阀8的通断电,进而控制第一电磁阀7和第二电磁阀8转换排气端,从而控制第一气缸5和第二气缸6的伸缩。
在使用时,第一注射筒4内装载有1ml空气,第二注射筒14内装载有9ml造影剂,控制面板15设有控制第一气缸5和第二气缸6活塞杆51伸缩的频率、次数和速度的按键,在启动本装置前,手动拧动开关旋钮12,调节第一注射筒4和第二注射筒14形成回路,在控制面板15按下第一气泵9、第二气泵10和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8的启动按键,第一气缸5的活塞杆51伸出和收缩、第二气缸6的活塞杆51收缩和伸出各20次,卡板52进而带动第一注射筒4、第二注射筒14的活塞柄42伸出、收缩20次,第一注射筒4内的空气与第二注射筒14内的造影剂充分混匀形成造影剂微泡,并最终全部转移到第二注射筒14内,再手动拧动开关旋钮12,调节第二注射筒14之间和第三接头113形成回路,第三接头113再通过输液管16、输液针头与患者静脉注射端连接,最终通过单片机控制第二气泵10缓慢充气再次将第二气缸6的活塞杆51缓慢顶出,进而将第二注射筒14内的造影剂微泡缓慢注射入患者体内,当造影剂微泡注射入患者体内后活塞杆51停止,便于后续造影项目的检查。
特别地,造影剂成分为 0.9%生理盐水或50%葡萄糖注射液。
综上所述,该垂直双管自动化造影装置,通过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固定座、第一注射筒、第二注射筒和医用三通接头之间的结构连接,然后通过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带动第一注射筒、第二注射筒的活塞柄伸缩,进而避免了医护人员手动推动注射筒对造影剂的注射速度和准确度得不到标准化的掌握和操作,进而不利于造影的顺利进行的问题,同时利用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活塞杆均匀伸缩的优点,进而自动化合成大小均匀且稳定造影剂微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垂直双管自动化造影装置,包括固定板(1)、旋转卡位(3)、第一注射筒(4)、第一气缸(5)、第二气缸(6)、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8)、第一气泵(9)、第二气泵(10)、医用三通接头(11)、外壳(13)、第二注射筒(14)、控制面板(15),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正面和右侧面分别设有固定座(2),固定座(2)顶部均设有凹孔(21)、圆弧槽(22)、卡孔(23),所述圆弧槽(22)上分别设有第一注射筒(4)、第二注射筒(14),第一气缸(5)活塞杆(51)另一端连接着卡板(52),卡板(52)上设有卡槽(53),所述第一注射筒(4)、第二注射筒(14)内部的活塞柄(42)末端分别镶嵌于第一气缸(5)、第二气缸(6)一端的卡槽(53)内,所述第一气缸(5)上侧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7)和第一气泵(9),第二气缸(6)左侧分别设有第二电磁阀(8)和第二气泵(10),所述外壳(13)安装于固定板(1)顶部外侧,外壳(13)底部设有控制面板(15),外壳(13)左侧面分别设有电源接口(131)和通风口(132),所述医用三通接头(11)的第一接头(111)、第二接头(112)分别与第一注射筒(4)、第二注射筒(14)注射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双管自动化造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射筒(4)和第二注射筒(14)顶部的筒柄(41)均分别镶嵌于固定座(2)顶部的卡孔(23)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双管自动化造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射筒(4)和第二注射筒(14)、第一气缸(5)和第二气缸(6)、第一电磁阀(7)和第二电磁阀(8)、第一气泵(9)和第二气泵(10)规格均各自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双管自动化造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射筒(4)、第二注射筒(14)注射端和医用三通接头(11)的第三接头(113)均分别设有螺纹,第一注射筒(4)、第二注射筒(14)注射端与医用三通接头(11)的第一接头(111)、第二接头(112)之间均通过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双管自动化造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3)正面和右侧面均设有通槽(133),通槽(133)一端设有通孔(1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双管自动化造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三通接头(11)可通过开关旋钮(12)调节形成其中的三种通路,第一种为:第一接头(111)与第二接头(112)开通,第三接头(113)关闭;第二种为:第一接头(111)关闭,第二接头(112)与第三接头(113)开通,第三种为:第二接头(112)关闭,第一接头(111)与第三接头(113)开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双管自动化造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孔(21)底部设有卡柱(211),卡柱(211)外侧套嵌着弹簧(212),弹簧(212)顶端连接着旋转卡位(3),弹簧(212)可旋转九十度,且旋转卡位(3)顶部为圆弧形状,圆弧直径与第一注射筒(4)、第二注射筒(14)直径相等,旋转卡位(3)顶部可与第一注射筒(4)、第二注射筒(14)顶部配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双管自动化造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泵(9)和第二气泵(10)输气端分别与第一电磁阀(7)和第二电磁阀(8)进气端连接,第一电磁阀(7)和第二电磁阀(8)出气端分别与第一气缸(5)和第二气缸(6)进气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双管自动化造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泵(9)和第二气泵(10)电源输入端与控制面板(15)电源输出端连接,且第一气泵(9)和第二气泵(10)通过自身安装的压力开关控制其电机工作,使第一气泵(9)和第二气泵(10)的罐体内空气压力保持在稳定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双管自动化造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15)电源输入端与电源接口(131)连接,控制面板(15)底部还设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内设有单片机,单片机控制电源输出端与第一电磁阀(7)和第二电磁阀(8)电源输入端连接,单片机根据控制信号进行控制第一电磁阀(7)和第二电磁阀(8)的相应动作。
CN201721755120.8U 2017-12-15 2017-12-15 垂直双管自动化造影装置 Active CN2079801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55120.8U CN207980115U (zh) 2017-12-15 2017-12-15 垂直双管自动化造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55120.8U CN207980115U (zh) 2017-12-15 2017-12-15 垂直双管自动化造影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80115U true CN207980115U (zh) 2018-10-19

Family

ID=63816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55120.8U Active CN207980115U (zh) 2017-12-15 2017-12-15 垂直双管自动化造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8011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0114A (zh) * 2018-11-28 2019-02-19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一种多功能心脏彩超声学造影检查装置
CN110038188A (zh) * 2019-05-20 2019-07-23 崔文馨 右心声学造影及发泡试验专用三通及配套注射器组件
CN117398546A (zh) * 2023-12-14 2024-01-16 无忧跳动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化执行发泡试验的装置和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0114A (zh) * 2018-11-28 2019-02-19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一种多功能心脏彩超声学造影检查装置
CN109350114B (zh) * 2018-11-28 2023-07-04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一种多功能心脏彩超声学造影检查装置
CN110038188A (zh) * 2019-05-20 2019-07-23 崔文馨 右心声学造影及发泡试验专用三通及配套注射器组件
CN117398546A (zh) * 2023-12-14 2024-01-16 无忧跳动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化执行发泡试验的装置和方法
CN117398546B (zh) * 2023-12-14 2024-02-27 无忧跳动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化执行发泡试验的装置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80115U (zh) 垂直双管自动化造影装置
CN107837439A (zh) 一体式可更换注射筒造影设备
US10610636B2 (en) Multi-directional intelligent enema machine
CN108853635A (zh) 一种自动造影注射装置
CN209004907U (zh) 一种造影注射装置
CN108744113A (zh) 一种自动化合成造影剂及注射装置
CN204600635U (zh) 一种遥控加压骨水泥注入器
CN107929870A (zh) 单气缸双管造影装置
CN208065535U (zh) 双管并列自动化造影注射装置
CN108744114A (zh) 压力触发自动化造影装置
CN109350114B (zh) 一种多功能心脏彩超声学造影检查装置
CN203954351U (zh) 便携式医用注射泵
WO2020125605A1 (zh) 一种负压吸入式骨水泥灌注装置及灌注方法
CN208065534U (zh) 单气缸双管造影装置
CN207980116U (zh) 一体式可更换注射筒造影设备
CN208877509U (zh) 一种自动化合成造影剂及注射装置
CN215386330U (zh) 一种手术用的可调节吸引器
CN210078489U (zh) 右心声学造影及发泡试验专用三通及配套注射器组件
CN113509607B (zh) 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
CN108785775A (zh) 一种腹水引流回收装置
CN219167427U (zh) 一种内支架式胆道造影管
CN209253779U (zh) 一种自动造影注射装置
CN210844292U (zh) 用于b超右心声学造影的造影剂制备组件
CN203075358U (zh) 双下肢静脉造影注射器
CN210843163U (zh) 一种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