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74413U - 房屋装修结构 - Google Patents

房屋装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74413U
CN207974413U CN201820076753.4U CN201820076753U CN207974413U CN 207974413 U CN207974413 U CN 207974413U CN 201820076753 U CN201820076753 U CN 201820076753U CN 207974413 U CN207974413 U CN 2079744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material
finishing
finishing portion
insulating layer
coherent m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7675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引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shi (Shanghai)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张引强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张引强 filed Critical 张引强
Priority to CN20182007675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744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744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744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一种房屋装修结构,包括待装修部和固定设置于所述待装修部的装修主材,所述房屋装修结构还包括:多个粘结块,分布于所述待装修部的表面,固定粘接所述待装修部和装修主材;所述粘结块适于发生形变,以改变所述待装修部和装修主材之间的间隙。不同的装修主材对应不同的粘结块,通过控制粘结块发生弹性形变,从而能够实现每一块装修主材的高度的调节,即使待装修部的表面不平整,也能够使所有的装修主材均位于同一高度(同一水平面上或同一竖直面上),使装修后的地面、顶面或墙面具有相对较好的外观。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能够快速的完成装修主材的安装,提升装修效率,降低装修成本,并且无需用到黄沙和水泥,不会产生粉尘,改善装修环境。

Description

房屋装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房屋装修结构。
背景技术
在房屋装修过程中,需要分别对地面、墙面和顶面等待装修部进行装修。由于待装修部的表面往往并不平整,若直接将装修主材固定设置在待装修部的表面,则会导致装修主材倾斜,或者使多块拼接而成的装修主材的表面具有不同的高度,从而影响美观。
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黄沙和水泥等材料铺设在待装修部和装修主材之间,以使装修主材能够较为平整的固定设置在待装修部上。例如,在对地面进行装修的过程中,首先在地面上铺设黄沙和水泥,然后在黄沙和水泥上固定设置瓷砖等装修材料,以使瓷砖不发生倾斜;并且,通过调整黄沙和水泥的用量使多块瓷砖拼接后的表面能够位于同一高度。
但是,此种装修方式相对较为复杂,装修效率低,增加施工成本。而且,装修过程中黄沙、水泥的使用会产生粉尘,导致装修环境较为恶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房屋装修方式相对复杂、装修效率低,增加施工成本,而且还会产生粉尘,使得装修环境较为恶劣。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房屋装修结构,包括待装修部和固定设置于所述待装修部的装修主材,所述房屋装修结构还包括:多个粘结块,分布于所述待装修部的表面,固定粘接所述待装修部和装修主材;所述粘结块适于发生形变,以改变所述待装修部和装修主材之间的间隙。
可选的,所述装修主材包括:平铺主材和装饰主材,所述粘结块固定粘接所述平铺主材和待装修部,所述装饰主材固定设置于所述平铺主材背向所述待装修部的表面。
可选的,所述装修主材还包括调平钉,所述调平钉穿设于所述平铺主材,且插入所述待装修部,以固定连接所述平铺主材和待装修部。
可选的,所述平铺主材包括由隔热材料制成的保温层。
可选的,所述平铺主材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保温层背向待装修部一侧的限位层,所述限位层的刚度大于所述保温层的刚度。
可选的,所述平铺主材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保温层面向待装修部一侧的支撑层,所述粘结块固定粘接支撑层和待装修部,所述支撑层支撑所述保温层。
可选的,所述保温层由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或者聚氨酯制成,和/或,所述支撑层为硅酸钙板或玻镁板或水泥板。
可选的,所述保温层内设有供热水管或供热电网。
可选的,所述装饰主材为瓷砖、实木板、塑料板或铝扣板。
可选的,所述粘接块为粘结剂、结构胶或水泥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所述的房屋装修结构,包括待装修部和适于固定设置在待装修部上的装修主材,通过在待装修部的表面上设置多个粘结块,使粘结块固定粘接待装修部和装修主材。不同的装修主材对应不同的粘结块,通过控制粘结块发生弹性形变,从而能够实现每一块装修主材的高度的调节,即使待装修部的表面不平整,也能够使所有的装修主材均位于同一高度(同一水平面上或同一竖直面上),使装修后的地面、顶面或墙面具有相对较好的外观。
由于仅需要调整粘结块的厚度,即能够改变装修主材和待装修部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多块装修主材均位于同一高度上。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能够快速的完成装修主材的固定安装,从而提升装修效率,降低装修成本。并且,此过程无需用到黄沙和水泥,因而不会产生粉尘,改善装修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房屋装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隐藏一部分平铺主材和装饰主材,以显示内部结构;
图2是图1所示房屋装修结构的局部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房屋装修结构的局部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房屋装修结构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图2,一种房屋装修结构100,包括装修主材10、待装修部20和多个粘结块30,多个所述粘结块30均匀的分布于所述待装修部20的表面,用以固定粘接所述待装修部20和装修主材10。其中,所述待装修部20为地面,装修主材10平铺在地面上,承受一定的载荷。
本实施例中,所述粘结块30具有一定的厚度,使得所述装修主材10和待装修部20之间具有间隙L,所述间隙L即为粘结块30的厚度尺寸。具体的,所述粘结块30适于发生形变,以改变粘结块30的厚度,从而实现所述间隙L大小的调整。
作为地面的所述待装修部20的表面具有较大的面积,通过在待装修部20上设置多个装修主材10,使多个装修主材10相互拼接形成装修面以覆盖整个所述待装修部20,实现对待装修部20的装修。
由于粘结块30均匀的分布在待装修部20的表面,因而能够使不同的装修主材10对应不同的粘结块30,从而可以通过调整每一块装修主材10下的粘结块30的厚度,调整每一块装修主材10和待装修部20之间的间隙L,从而实现每一块装修主材10的高度的调节。即使待装修部20的表面不平整,也能够使所有的装修主材10均位于同一高度(同一水平面上),使装修后的地面具有相对较好的外观。
具体的,所述粘结块30可以采用粘结剂、结构胶或水泥浆。其中,结构胶和水泥浆均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且耐老化、耐腐蚀,从而能够避免地板在使用过程中,因粘结块30失效而发生变形。
本实施例中,调整所述粘结块30的厚度,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当将所述粘结块30设置在待装修部20上时,使粘结块30具有较大的厚度;然后将装修主材10固定放置在粘结块30上,并适当挤压装修主材10和粘结块30,所述粘结块30受挤压使粘结块30的厚度变小,从而使装修主材10的高度处于适当的位置。
当待装修部20的表面局部区域为凹陷时,施加相对较小的挤压力,使粘结块30具有较大的厚度;当待装修部20的表面局部区域为凸起时,施加相对较大的挤压力,使粘结块30具有较小的厚度,从而使多块装修主材10均位于同一高度,使装修后的地面具有相对较好的外观。
由于仅需要调整粘结块30的厚度,既能够改变装修主材10和待装修部20之间的间隙L,从而保证多块装修主材10均位于同一高度上。
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能够快速的完成装修主材10的固定安装,从而提升装修效率,降低装修成本。并且,此过程无需用到黄沙和水泥,因而不会产生粉尘,改善装修环境。
继续参照图1、图2,所述装修主材10包括:平铺主材11和装饰主材12,所述平铺主材11、装饰主材12面对面贴合设置。其中,所述平铺主材11作为装修基层,通过所述粘结块30固定粘接所述待装修部20;所述装饰主材12作为装修表层,固定设置于所述平铺主材11背向所述待装修部20的表面。
在地面装修过程中,先将所述平铺主材11铺设于待装修部20上,再将所述装饰主材12铺设于平铺主材11上。平铺主材11的作用在于使地面变得平坦,装饰主材12的作用在于使底面具有更好的外观。
本实施例中,所述房屋装修结构100还包括调平钉40,所述调平钉40具有位于尾部的钉帽41和位于头部的钉尖42。所述钉尖42能够钉入平铺主材11,并穿过平铺主材11,最后钉入至待装修部20;所述钉帽41能够贴合于平铺主材11的上表面,对所述平铺主材11进行限位。
根据调平钉40钉入待装修部20的深度,能够挤压粘结块30,使粘结块30的厚度变小,从而调节平铺主材11和待装修部20之间的间隙L,从而使平铺主材11的高度处于适当的位置。
利用调平钉40对多块平铺主材11进行限位,则能够使多块平铺主材11均位于同一高度,使装修后的地面具有相对较好的外观。
在铺设平铺主材11的过程中,粘结块30的凝固需要一定的时间。若没有外力固定所述平铺主材11,在所述粘结块30凝固之前,平铺主材11的位置仍有可能发生变化,导致铺设后的多块平铺主材11之间并不齐整。
通过设置调平钉40,调平钉40还能够起到固定的作用,当调平钉40钉入至所述平铺主材11和待装修部20时,调平钉40和平铺主材11、待装修部20之间的摩擦力能够实现平铺主材11、待装修部20的相对固定。从而能够防止平铺主材11的位置发生变化,直至粘结块30凝固。
如图2所示,所述平铺主材11包括保温层11a,保温层11a由隔热材料制成,以减小室内和外界之间的热交换。具体的,所述保温层11a由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挤塑板)或者聚氨酯制成。其中,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材料不仅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还具有极低的吸水性能和抗老化性能,从而能够防止地板受潮,增加保温层11a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平铺主材11还包括支撑层11b,与所述保温层11a面对面贴合设置,所述保温层11a、支撑层11b贴合设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铺设。其中,所述支撑层11b面向待装修部20,与粘结块30固定粘接;所述保温层11a设置于所述支撑层11b的上方,且所述支撑层11b的刚度大于所述保温层11a的刚度,即所述支撑层11b相对更不易发生变形。
由于平铺主材11和待装修部20之间存在间隙L,且平铺主材11作为地面的一部分还要承受一定的载荷,有可能使保温层11a发生形变而更靠近待装修部20。通过设置支撑层11b,从而能够对所述保温层11a起到支撑的作用,以避免所述保温层11a发生变形。
具体的,所述支撑层11b为硅酸钙板。硅酸钙板不仅具有较大的刚度,不易发生变形等优点,还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和使用寿命,从而使地板能够防火,同时也使地板不易老化而发生变形。
在其他变形例中,所述支撑层11b还可以为玻镁板或水泥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11a、支撑层11b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铺设。也就是说,所述平铺主材11能够在工厂中制造成型,从而使得同一类型的平铺主材11具有相同的厚度尺寸和保温性能。因此,在装修过程中,无需对保温层11a、支撑层11b进一步固定,提高施工效率。另外,用于装修的所述平铺主材11均具有相同的厚度,从而更容易的使多块所述平铺主材11均具有相同的高度,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保证施工平整度,提升施工精度。
继续参照图2,所述保温层11a的厚度大于所述支撑层11b的厚度,较大的厚度能够使所述包温度11a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另外,还可以在所述保温层11a所在的空间内设置供热水管或供热电网(图中未示出),以实现地暖的功能。通过在保温层11a内设置供热水管或供热电网,从而能够通过保温层11a实现供热水管和供热电网的固定,无需再利用其它物件,例如龙骨等进行固定,使得地面的结构更加简单,同时也使地面的结构更为紧凑。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保温层11a的具体厚度和材料选用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设置。例如对于节能要求较高的用户,可以选用厚度较厚、隔热性能较好的材料作为保温层11a;而对于节能要求不高的的用户,可以选用厚度较薄,隔热性能一般的材料作为保温层11a。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调平钉的钉帽41直接贴合于所述保温层11a的上表面,这是因为钉帽41和保温层11a之间的挤压力相对较小,不会使保温层11a发生较大的变形。在其他变形例中,还可以在所述保温层11a的上表面设置限位层,且使限位层的刚度大于保温层的刚度。此时,能够使调平钉的钉帽41贴合于刚度较大的限位层,以防止钉帽41和保温层11a之间因直接挤压而使保温层11a发生变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饰主材12为瓷砖或实木板,当平铺主材11铺设至待装修部20之后,固定铺设于所述平铺主材11的上表面。由于平铺主材11的铺设能够使平铺主材11均位于同一高度上,也就是使平铺主材11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从而能够使装饰主材12平整的铺设,使装修后的地面具有相对较好的外观。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一块所述平铺主材11对应多个粘结块30,多个所述粘结块30均匀的设置于平铺主材11的底面,从而能够更好的支撑平铺主材11,防止平铺主材11发生倾斜。另外,多个所述调平钉40均匀的分布于所述平铺主材11的表面,从而能够更好的对平铺主材11起到限位和固定的作用,防止因某个调平钉40固定不牢,平铺主材11松动的情况发生。
其中,所述装饰主材12的形状和大小根据房屋的装修风格进行具体设计,不受平铺主材11的形状和大小的影响。
第二实施例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待装修部20为墙面,装修主材10平铺在墙面上,此时的装修主材10几乎不会承受朝向待装修部20的载荷,或仅承受很小的载荷。
具体的,所述装修主材10包括平铺主材11和装饰主材12。所述平铺主材11包括保温层11a和限位层11c,所述保温层11a和限位层11c面对面贴合设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铺设。其中,所述保温层11a面向待装修部20,与粘结块30固定粘接;所述限位层11c设置于所述限位层11c背向待装修部20的一面,且所述限位层11c的刚度大于所述保温层11a的刚度,即所述限位层11c相对更不易发生变形。
本实施例中,不设置支撑层的原因在于,装修主材10几乎不承受载荷或仅承受很小的载荷,使得保温层11a和待装修部20不会存在较大的挤压作用力,不会使保温层11a发生变形,从而节约成本。
设置限位层11c的原因在于,竖直设置的平铺主材11受到重力而具有下落的趋势,调平钉40钉入所述平铺主材11和待装修部20的过程中,需要阻止平铺主材11下落,使得钉帽41和平铺主材11之间具有较大的挤压作用力,通过设置限位层11c,能够防止钉帽41和保温层11a之间因直接挤压而使保温层11a发生变形。具体的,所述限位层11c为木基层。
在其他变形例中,所述限位层11c也可以为硅酸钙板。
其中,所述保温层11a、限位层11c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铺设。所述平铺主材11能够在工厂中制造成型,从而使得同一类型的平铺主材11具有相同的厚度尺寸和保温性能,提高施工效率,提升施工精度。
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选用不同厚度、不同隔热性能的材料作为保温层11a,以使保温层11a具有不同的程度的保温性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饰主材12为瓷砖或实木板,当平铺主材11铺设至待装修部20之后,固定铺设于所述平铺主材11背向待装修部20的表面。
第三实施例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待装修部20为顶面,装修主材10平铺在顶面上,此时的装修主材10几乎不会承受朝向待装修部20的载荷,或仅承受很小的载荷。
与第二实施例类似,所述装修主材10中的平铺主材11同样设置限位层11c,而不设置支撑层。具体原因可以参照第二实施例,不再赘述。具体的,所述限位层11c为石膏板。
在其他变形例中,所述限位层11c也可以为硅酸钙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饰主材12为铝扣板或塑料板。当平铺主材11铺设至待装修部20之后,固定铺设于所述平铺主材11背向待装修部20的表面。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房屋装修结构,包括待装修部和固定设置于所述待装修部的装修主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粘结块,分布于所述待装修部的表面,固定粘接所述待装修部和装修主材;所述粘结块适于发生形变,以改变所述待装修部和装修主材之间的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装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修主材包括:平铺主材和装饰主材,所述粘结块固定粘接所述平铺主材和待装修部,所述装饰主材固定设置于所述平铺主材背向所述待装修部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屋装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平钉,所述调平钉穿设于所述平铺主材,且插入所述待装修部,以固定连接所述平铺主材和待装修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屋装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铺主材包括由隔热材料制成的保温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房屋装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铺主材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保温层背向待装修部一侧的限位层,所述限位层的刚度大于所述保温层的刚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房屋装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铺主材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保温层面向待装修部一侧的支撑层,所述粘结块固定粘接支撑层和待装修部,所述支撑层支撑所述保温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房屋装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由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或者聚氨酯制成,和/或,所述支撑层为硅酸钙板或玻镁板或水泥板。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房屋装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内设有供热水管或供热电网。
9.如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房屋装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主材为瓷砖、实木板、塑料板或铝扣板。
10.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房屋装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块为粘结剂、结构胶或水泥浆。
CN201820076753.4U 2018-01-17 2018-01-17 房屋装修结构 Active CN2079744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76753.4U CN207974413U (zh) 2018-01-17 2018-01-17 房屋装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76753.4U CN207974413U (zh) 2018-01-17 2018-01-17 房屋装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74413U true CN207974413U (zh) 2018-10-16

Family

ID=63769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76753.4U Active CN207974413U (zh) 2018-01-17 2018-01-17 房屋装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744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62553A (zh) 一种地暖结构
CN104196135B (zh) 一种外墙保温施工节能工艺
CN207974413U (zh) 房屋装修结构
CN211774969U (zh) 一种具有地暖功能的楼地面保温隔声结构
CN104358325A (zh) 一种装配式外墙外保温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CN202596114U (zh) 一种用于干式铺装的地暖铺板
CN202081616U (zh) 楼板隔音板
CN207776195U (zh) 一种保温隔声垫板和保温隔声楼板结构
CN110042996A (zh) 房屋装修结构
KR102086825B1 (ko) 온수 난방패널
CN205560931U (zh) 一种楼面地暖
CN202280161U (zh) 一种建筑地面变形缝
KR100766335B1 (ko) 건식 온수 온돌의 시공방법
CN204311582U (zh) 一种装配式外墙外保温系统
CN207794485U (zh) 保温板及房屋装修组装结构
CN209799250U (zh) 一种全装修住宅地砖地面楼板保温隔声系统
CN111677231A (zh) 一种新型承重找平板及其制备方法和铺装方法
KR101848740B1 (ko) 건식 도자기 타일 온돌 패널
CN218714649U (zh) 石膏基360度辐射传热保温隔声快装地暖模块
CN110243004A (zh) 一种薄式地暖安装结构
KR101154885B1 (ko) 온돌 시공용 몰딩
CN209620501U (zh) 铺装结构
CN2228509Y (zh) 建筑物磁砖壁板材与地板材的新结构
CN216840394U (zh) 一种装配式地面
CN212836500U (zh) 一种新型承重找平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13

Address after: 201105 floor 5, No. 277, Huqingpi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Heshi (Shanghai)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101 B1-403 6000, Shen brick road, Dongjing Town,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Zhang Yinqiang